- ++saisioo++
- 87
- 87期
- 9786269616282
- 9789570863086
- 9789573333982
- 9789573334064
- 9789573336884
- 9789864945023
- A Contract with God: And Other Tenement Stories
- Albert Camus
- Anne Rooney
- Art Spiegelman
- Atomic Habits
- 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
- Black Sands
- Black Sands of Iceland
- boy love
- Byeonduck
- Carmen Maria Machado
- Cécile Marin
- Eau De Parfum
- EDP
- Equipo Plantel
- Her Body and Other Parties
- Iceland
- Isabelle Merlet
- Italo Calvino
- Jacques et son maître: hommage à Denis Diderot en trois actes
- James Clear
- Jerusalem:The Biography
- Joan Negrescolor
- KAKAO FRIENDS OFFICE:拜託讓我6點準時下班
- Kniha Smíchu a Zapomnění
- La fête de l’insignifiance
- LA LENTEUR
- La Peste
- LES CHATS DU LOUVRE
- Louise Glück
- L’IDENTITÉ
- L’ignorance
- Marta Pina
- Martin Burckhardt
- Maus
- MAUS: A Survivor’s Tale
- Michel Houellebecq
- Mikel Casal
- Milan Kundera
- Nadine Cattan
- Neil MacGregor
- NESMRTELNOST
-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 Perfume
- Seonny
- Shoshana Zuboff
- Simon Sebag Montefiore
- SMĚŠNÉ LÁSKY
- Stéphane Leroy
- Sérotonine
- 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The Fight for a Human Future at the New Frontier of Power
- The Wild Iris
- Think Like a Philosopher
- Travellers
- ULTIMO VIENE IL CORVO
- verse
- Verse第二期
- Verse(10月號/2020)(第2期)
- Will Eisner
- Život je jinde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不朽
- 不朽(出版30週年紀念版)(NESMRTELNOST)
- 中國大陸
- 中野明
- 九歌
- 五香街
- 亞特·史畢格曼
- 什麼是民主
- 今野敏
- 他不是我 上+下套組 (限)
- 他不是我 上+下套组
- 伊塔羅·卡爾維諾
- 伊莎貝爾·梅蕾特
- 但我就是忍不住
- 余淑慧
- 倪安宇
- 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 像哲學家一樣思考:27堂超有料人生思辨課,Step by Step打造你的心智護城河(Think Like a Philosopher)
- 兒童繪本
- 其他
- 其實應該是壞掉了
- 冰島
- 冰島玄砂
- 冼文光
- 劉黎兒
- 北極之光
- 卓惠娟
- 南方學院
- 南方家園
- 卡繆
- 卡門·瑪麗亞·馬查多
- 印刻
- 原子習慣
-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 古典
- 古典小說
- 可笑的愛
- 可笑的愛(出版55週年紀念版)(SMĚŠNÉ LÁSKY)
- 台灣
- 史蒂芬·樂華
- 吃飽睡飽,人生不怕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同期
- 吳心尹
- 哲學
- 唐七公子
- 嚴慧瑩
- 基礎與演進
- 夏丏尊
- 夏丏尊、葉聖陶
- 夏宇
- 夏川草介
- 夜畫帳
- 夜畫帳(第二卷)
- 大牌出版
- 大田
- 大辣
- 失戀傳奇
- 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
- 如果出版社
- 威爾·埃斯納
- 娜汀·卡坦
- 字畝文化
- 字花
- 守護書的貓
- 安·魯尼
- 宋瑛堂
- 宮崎正勝
- 宮崎正勝的飲食世界史(一套三冊不拆售)
- 富海科技翻譯
- 寧欣
- 寶瓶文化
- 尉遲秀
- 小說
- 尖端
- 尤安·內格雷斯葛羅
- 尼爾·麥葛瑞格
- 山海經
- 平川遊佐
- 平心出版
- 張亦絢
- 張愛玲
- 張淑英
- 張鐵志
- 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
- 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
- 心一堂
- 性別研究
- 性意思史
- 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
- 性的世界地圖
- 性的世界地圖:自由、歡愉與禁制
- 悅知文化
- 想把餘生的溫柔都給你
- 愛米粒
- 手機裡的男朋友
- 拜託讓我6點準時下班
- 推理小說
- 教材
- 散文
- 文創
- 文化研究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文話
- 文話:寫給中學生的作文與閱讀指導
- 新神
- 新經典文化
- 方慧
- 方智
- 旅人
- 日光綿羊
- 日本
- 明日之書套書(一套三冊不拆售):《什麼是民主》+《關於社會階級》+《這就是獨裁》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書
- 最後來的是烏鴉
- 月光的合金
- 有鹿文化
- 木馬文化
- 本事文化
- 杉澤
- 李后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 李建興
-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 李秉樞
- 村上春樹
- 松本大洋
- 林怡婷
- 林琬清
- 林謹瓊
- 果阿
- 柳向阳
- 梁超
- 楊家昌
- 機器控制力量
- 歷史
- 歷史經典
- 殘雪
- 毛大
- 汐街可奈
- 海外
- 海風書屋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溫澤元
- 漫畫
- 無境文化
- 無知
- 無知(全新版)(L’ignorance)
- 無謂的盛宴
- 無謂的盛宴(La fête de l’insignifiance)
- 玄砂
- 王聰威
- 王薇甄
- 王靜怡
- 瑟西莉·馬涵
- 瑪爾妲·碧娜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全新版)(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 生活在他方
- 生活在他方(50週年紀念版)(Život je jinde)
- 生而為GAY
- 生而為GAY,我很抱歉:我的性決定我的人生
- 生而為GAY,那又如何:在同志酒吧長大的我們
- 生而為GAY,那又如何:在同志酒吧長大的我們 vol.1
- 畫符
- 皇冠
-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
- 目宿媒体
-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 瞿欣怡
- 秋陽
- 究竟
- 童書
- 笑忘書
- 笑忘書(40週年紀念版)(Kniha Smíchu a Zapomnění)
- 笑說
- 簡體
- 米格爾·卡薩爾
- 米榭‧韋勒貝克
- 米蘭·昆德拉
- 絣織紅縷:《紅樓夢》與乾隆的十三道陰影
- 絣织红缕:《红楼梦》与乾隆的十三道阴影
- 給中學生的十二堂作文課
- 給中學生的十二堂作文課:傳承半世紀的經典作文入門
- 緋華璃
- 編輯樣
- 編輯樣Ⅱ
- 編輯樣Ⅱ: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
- 緩慢
- 緩慢(出版25週年紀念版)(LA LENTEUR)
- 繁體
- 繪本
- 缺席
- 羅曼史作為頓悟
- 羅浥薇薇
- 羅浮宮的貓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耶路撒冷三千年
- 联经出版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第432期
- 聯合文學(10月號/2020)(第432期)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肖莎娜·祖博夫
- 育苗團隊
- 胡矇
- 脆弱練習
- 臉譜
- 與神的契約:百年冥誕紀念版
- 苦苓
- 苦苓開課,原來國文超好玩!
- 范静哗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研究
- 華胥引
- 萬歲
- 葉佳怡
- 葉聖陶
- 董啟章
- 蒼老的浮雲
- 蔡世偉
- 蔡翔任
- 蔡蕙光
- 蔡蕙璞
- 蔡詩萍
- 蔡诗萍
- 蔣連根
- 蕉風
- 蕉風——491期
- 虹影
- 蠢羊
- 血清素
- 血清素(時代的挑釁者──韋勒貝克再掀文壇巨浪之作)(Sérotonine)
- 街角遇見哲學
- 街角遇見哲學:從ABC到DNA,生活中35個改變現實的偉大思想
- 裸
- 裸體日本
- 裸體日本:混浴、窺看、性意識,一段被極力遮掩的日本近代史
- 裸:劉黎兒的日本情色文化觀察
- 觀山海
- 許玉意
- 詩
- 詹姆斯‧克利爾
- 語不驚人毛不休
- 諸神的起源
- 諸神的起源:四萬年的信仰、信徒與信物,見證眾神世界史
- 諸神的起源:四萬年的信仰、信徒與信物,見證眾神世界史(Living with the Gods: On Beliefs and People)
- 謫花:再詳張愛玲
- 變幻
- 貓
- 賀淑芳
- 賽門·蒙提費歐里
- 赤腳醫生
- 身分
- 身分(出版20週年紀念版)(L’IDENTITÉ)
- 這就是獨裁
- 遠流
- 遠足文化
- 邊疆
- 邱常婷
- 邱瑞鑾
- 鄭問
- 酒杯裡的世界史
- 酒杯裡的世界史(全新插畫版)
- 野鳶尾
- 金庸
- 金庸的江湖師友
- 金庸的江湖師友:作家良朋篇
- 金庸的江湖師友:師友同業篇
- 金庸的江湖師友:明教精英篇
- 金庸的江湖師友:金學群豪篇
- 關於社會階級
- 阿爆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陳心慧
- 陳思穎
- 陳柏瑤
- 陳繁齊
- 陳育虹
- 陳郁雯
- 雅克和他的主人:向狄德羅致敬的三幕劇
- 雅克和他的主人:向狄德羅致敬的三幕劇(50週年紀念版)(Jacques et son maître: hommage à Denis Diderot en trois actes)
- 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辭職的理由
- 雜誌
- 電腦人文化
- 露伊絲‧葛綠珂
- 露易丝·格丽克
- 青空文化
- 顏湘如
- 風吹樹梢
- 風華
- 風華上海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學
- 餐桌上的世界史
- 餐桌上的世界史(全新插畫版)
- 餐桌上的日本史
- 餐桌上的日本史(全新插畫版)
- 香水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馬丁·勃克哈特
- 馬世儀
- 馬以工
- 馬來西亞
- 马以工
- 高博倫
- 高寶
- 高詹燦
- 魏可風
- 麥德文
- 麥田
- 黃煜文
- 黃金
- 黃金果阿
- 鼠族
- 鼠族(MAUS: A Survivor’s Tale)
- 鼠疫
- 시루Siru
- 안또이ddoy

【預購】夜畫帳(第一卷)◎Byeonduck(譯者:王薇甄、蔡慧璞)
平常價 $29.00
【預購】夜畫帳(第二卷)◎Byeonduck(譯者:蔡蕙璞、Seonny)
平常價 $29.00Black Sands of Iceland (Eau de Parfum, 50ml) ◎Travellers, by Sea Breeze Books
平常價 $58.00*Perfumes are only available for order within Singapore.*
Fragrance Notes 香調
Top Note 前調
Camellia, Sandalwood
山茶花、檀香
Middle Note 中調
Cedarwood, Wulong
雪松木、烏龍
Bottom Note 後調
Leather, White Musk
皮革、白麝香
★
Direction 使用建議
Spray on skin for stronger scent. Spray on clothes for longer lasting scent.
噴在肌膚上,可使香氣更濃厚;噴在衣物上,則使香氣更持久。
★
Remark 備註
Flammable
易燃品
Expiry in 36 months from manufacturing date
以生產日期為準,有效使用期為36個月
★
Ingredients 成分
Alcohol Denat., fragrance, Geraniol, Alpha-iso-methyl ionone, Citronella, Citral, Limonene, Coumarin, Linalool, BHT.
★
Brand Description
Travellers is a fragrance line by Sea Breeze Books that is part of its larger lifestyle brand which also features perfume, essential oil, indoor mist etc. With urban dwellers’ modern lifestyle and aspirations in mind, Travellers will provide perfume users with a brand-new experience with a story to tell, ultimately creating a cozy, stress-free, yet evoking one’s uniqueness and attitude.
Travellers fragrances are named after famous beaches in the world, providing fragrant lovers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longing to embrace the warmth and soft winds. One can imagine the sea breeze brushing by, warm rays from the sun (or starry skies) as well as the feeling of fine sands and friendly waves, hoping that it brings about positive feelings and encourages people to embrace the day.
品牌簡介
「旅人」(Travellers)是海風書屋旗下的「香氛系列」,包括香水、香精油、室內香薰等。結合城市人對於新時代生活方式的追求與憧憬,「旅人」提供給喜歡獨特芳香的使用者嶄新且有故事的體驗,打造舒適、無壓力的氛圍,但卻能特立獨行,活出自我的態度。
「旅人」的香水以世界不同的名海灘為主題,令愛香之人不論身處何地總對遠方暖陽和風有種嚮往,若海風輕拂、陽光明媚(又或繁星點點),感受著腳邊的細沙與溫熱的海浪,享受著生活的每一天。「旅人」希望同過「香」賦予使用者對生活的熱情,對美好生活的盼望,讓日日是好日,天天是大好天。
【預購】聯合文學(10月號/2020)(第432期)
平常價 $20.00 創刊於1984年11月,允為當代華文刊物中最具影響力的人文雜誌。
困惑的時刻,歡迎體驗文學世界的深刻感覺。
創刊於1984年11月的《聯合文學》雜誌,允為當代華文刊物中最具影響力的人文雜誌,走過四分之一世紀,依然秉持「文學不應只是少數文學人口的奢侈品,而應是全民生活的必需品」的理念而努力未懈。
◎在創作意念上:提供海內外中文創作者一個自由、開放的發表園地。
◎在編輯旨趣上:一方面探索文學的倫理意涵和藝術性,一方面兼顧文學反映現實、反映時代的功能性。
◎在內容設計上:舉凡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創作、世界文藝思潮、中外報導文學、文學批評、書評、藝術賞鑑等均涵括在內。
◎在編輯方向上:縱的方面,傳承中國文學的命脈,加速新文學的成長;橫的方面,薈萃世界各國最新的文學思潮。
第432期內容
應該會是這樣吧?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有點令人傷腦筋的
村上春樹的一週
月曜日 寫作 走過《棄貓》的所在
四方田犬彥、沼野充義談村上
火曜日 運動 跑步 自行車 長泳 看棒球
水曜日 貓咪 村上的貓之村
專訪《棄貓》繪者高妍
木曜日 下廚 深入村上的料理描寫
金曜日 爵士 令人著迷的爵士喫茶店DUG
土曜日 咖啡 在東京「6次元」book cafe呼喚村上春樹
村上RADIO放送中
日曜日 遊玩 黑膠唱片和T恤
去薩哈林旅行
+PLUS村上春樹目擊情報
「身為忠實讀者的我嚇了一跳,絕對就是村上沒錯。」
Golden Sunset of Goa (Eau de Parfum, 50ml) ◎Travellers, by Sea Breeze Books
平常價 $58.00*Perfumes are only available for order within Singapore.*
Fragrance Notes 香調
Top Note 前調
Honey, Pear, Tangerine
蜂蜜、梨子、柑橘
Middle Note 中調
Rose, Peony, White Tea
玫瑰、牡丹、白茶
Bottom Note 後調
Musk, Amber
麝香、琥珀
★
Direction 使用建議
Spray on skin for stronger scent. Spray on clothes for longer lasting scent.
噴在肌膚上,可使香氣更濃厚;噴在衣物上,則使香氣更持久。
★
Remark 備註
Flammable
易燃品
Expiry in 36 months from manufacturing date
以生產日期為準,有效使用期為36個月
★
Ingredients 成分
Alcohol Denat., fragrance, Geraniol, Alpha-iso-methyl ionone, Citronella, Citral, Limonene, Coumarin, Linalool, BHT.
★
Brand Description
Travellers is a fragrance line by Sea Breeze Books that is part of its larger lifestyle brand which also features perfume, essential oil, indoor mist etc. With urban dwellers’ modern lifestyle and aspirations in mind, Travellers will provide perfume users with a brand-new experience with a story to tell, ultimately creating a cozy, stress-free, yet evoking one’s uniqueness and attitude.
Travellers fragrances are named after famous beaches in the world, providing fragrant lovers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longing to embrace the warmth and soft winds. One can imagine the sea breeze brushing by, warm rays from the sun (or starry skies) as well as the feeling of fine sands and friendly waves, hoping that it brings about positive feelings and encourages people to embrace the day.
品牌簡介
「旅人」(Travellers)是海風書屋旗下的「香氛系列」,包括香水、香精油、室內香薰等。結合城市人對於新時代生活方式的追求與憧憬,「旅人」提供給喜歡獨特芳香的使用者嶄新且有故事的體驗,打造舒適、無壓力的氛圍,但卻能特立獨行,活出自我的態度。
「旅人」的香水以世界不同的名海灘為主題,令愛香之人不論身處何地總對遠方暖陽和風有種嚮往,若海風輕拂、陽光明媚(又或繁星點點),感受著腳邊的細沙與溫熱的海浪,享受著生活的每一天。「旅人」希望同過「香」賦予使用者對生活的熱情,對美好生活的盼望,讓日日是好日,天天是大好天。
Shanghai Glam (Eau de Parfum, 50ml) ◎Travellers, by Sea Breeze Books
平常價 $58.00*Perfumes are only available for order within Singapore.*
Fragrance Notes 香調
Top Note 前調
Red Apple, Bergamot, Lemon
紅蘋果、佛手柑、檸檬
Middle Note 中調
Peony, Jasmine, Cedarwood
牡丹、茉莉、雪松木
Bottom Note 後調
Suede, Cedarwood, Amber, Oud
麂绒、雪松木、琥珀、沉香木
★
Direction 使用建議
Spray on skin for stronger scent. Spray on clothes for longer lasting scent.
噴在肌膚上,可使香氣更濃厚;噴在衣物上,則使香氣更持久。
★
Remark 備註
Flammable
易燃品
Expiry in 36 months from manufacturing date
以生產日期為準,有效使用期為36個月
★
Ingredients 成分
Alcohol Denat., fragrance, Geraniol, Alpha-iso-methyl ionone, Citronella, Citral, Limonene, Coumarin, Linalool, BHT.
★
Brand Description
Travellers is a fragrance line by Sea Breeze Books that is part of its larger lifestyle brand which also features perfume, essential oil, indoor mist etc. With urban dwellers’ modern lifestyle and aspirations in mind, Travellers will provide perfume users with a brand-new experience with a story to tell, ultimately creating a cozy, stress-free, yet evoking one’s uniqueness and attitude.
Travellers fragrances are named after famous beaches in the world, providing fragrant lovers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longing to embrace the warmth and soft winds. One can imagine the sea breeze brushing by, warm rays from the sun (or starry skies) as well as the feeling of fine sands and friendly waves, hoping that it brings about positive feelings and encourages people to embrace the day.
品牌簡介
「旅人」(Travellers)是海風書屋旗下的「香氛系列」,包括香水、香精油、室內香薰等。結合城市人對於新時代生活方式的追求與憧憬,「旅人」提供給喜歡獨特芳香的使用者嶄新且有故事的體驗,打造舒適、無壓力的氛圍,但卻能特立獨行,活出自我的態度。
「旅人」的香水以世界不同的名海灘為主題,令愛香之人不論身處何地總對遠方暖陽和風有種嚮往,若海風輕拂、陽光明媚(又或繁星點點),感受著腳邊的細沙與溫熱的海浪,享受著生活的每一天。「旅人」希望同過「香」賦予使用者對生活的熱情,對美好生活的盼望,讓日日是好日,天天是大好天。

【預購】後人間喜劇◎董啟章
平常價 $31.00繼《地圖集》、《愛妻》後,再度突破寫作格局。
將哲學、科學及文學融於一爐──董啟章挑戰時代的最新力作!
「文學不能完全機械化生產,因為作家的意識和潛意識,會在個人和時代的互動中,產生獨特的無法約化的作品。」──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寫作者如董啟章,像一臺注定要被鬼魂圍繞的機器。
他們注視著時代走上科學操縱、權力統治、社會悲劇,
矢志在其中找到人性的能量,將其扭轉成喜劇!
「一本博學、強悍、力透通俗的不正經政治寓言。」──連明偉
★駱以軍盛讚的同代作家
★紅樓夢獎三屆決審團獎得主
★2019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得主
★代表作《體育時期》售出國外電影版權
──關於創作 後人間喜劇
「一本博學、強悍、力透通俗的不正經政治寓言。」──連明偉
小說家駱以軍曾說:「當今的華文小說家,若真要選出一位與諾貝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對話,也就是董啟章。」香港教授李歐梵則以「異數」推崇他在香港作家中獨樹一格的精緻風格。日本作家中島京子則以「日本在書上將董啟章與卡爾維諾做比較」來引介董啟章。
「文學不能完全機械化生產,因為作家的意識和潛意識,會在個人和時代的互動中,產生獨特的無法約化的作品。」──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作為香港當代少數還在小說文字上經營的作家,董啟章的認真早已經受華語文壇公認。2020年,他在香港與世人共同經歷了時代震撼後,寫下這本虛以新加坡,實則寫給香港的寓言小說──並以「喜劇」定位之。
──故事簡介
有繁複的演算、影響全世界的陰謀、爭取自由的人、魔術子彈、旋轉瀑布及熵理論。
在故事裡混戰、追逐與思考──
故事主角是以「模控學」專業聞名的香港教授胡德浩,受邀至新加坡擔任客座教授,實為秘密研究計畫的顧問。隨著故事,我們跟胡教授一起感受到這個研究計畫並非尋常。誘惑他的德國教授巴巴拉、奇特的鄰居作家「黑」、登堂入室的女學生「林恩祖」、名為「Ghost Writer」的靈魂書寫器,以及社會菁英們的權力鬥爭。
與此同時,胡教授在香港的前妻與女兒也隱隱與故事有著關聯。胡教授陷入謎霧中,唯一知道的是:他參與了一個創造超越現有人類的「後人類」計畫。單純的學術生活從此生變。
隨著恩祖身分真相浮出以及失蹤,他越來越靠近國家權力的核心,與既是律師,同時也是計畫背後金主女兒的柳海清相戀後,讓他知曉了關於這個國度的未來模樣,乃至人類的未來姿態──後人類們的生存危機。
他能否扭轉局面?擊發象徵「自由」的最後一發子彈──後人類生存宣言,為自由的正義扭轉局面?
名人推薦
王德威、郭強生、馬家輝、鄧小樺、林奕華、連明偉
韓麗珠、廖偉棠、陳國偉、陳智德、陳栢青
---齊聲推薦---
董啟章
1967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現專職寫作,寫作生涯接近三十年。1994年即以〈安卓珍尼〉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少年神農〉獲同屆短篇小說推薦獎,令當時從未懷疑過這兩篇皆出自「同一人」之手的評審們為之讚嘆。他的寫作從虛擬到現實,似真似幻,卻又寫入家庭、妻子與兒子,並以自身的寫作語言回應世界。《精神史三部曲》、《自然史三部曲》為其著名系列。其《體育時期》改編成舞台劇,並售出國外電影版權;《地圖集》也已翻譯成多國語言。近年於長篇小說創作大有突破,從《愛妻》再到《後人間喜劇》,拓展更加貼近大眾的寫作路線。
2006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榮獲第一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2008年再以《時間繁史‧啞瓷之光》榮獲第二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2013年《地圖集》獲國際「科幻&奇幻翻譯獎」(Science Fiction & Fantasy Translation Awards)長篇小說獎。
2014年被選為香港書展年度作家。
2019年《愛妻》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2020年此作令他三度獲紅樓夢獎決審團獎。
著有《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地圖集: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體育時期》、《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時間繁史‧啞瓷之光》、《夢華錄》、《繁勝錄》、《博物誌》、《名字的玫瑰:董啟章中短篇小說集Ⅰ》、《心》、《神》、《愛妻》、《後人間喜劇》等多部短篇集、長篇小說及各類文集。
【預購】生而為GAY×潘柏霖小詩獨家套書(博客來限定書衣海報版)◎もちぎ(譯者:林琬清、平川遊佐)
平常價 $47.00
【預購】羅曼史作為頓悟◎夏宇
平常價 $29.00156頁,32開本,11cmx19cm,一百磅單光牛皮印刷,線裝。
夏宇的詩,抗拒固定的意義,不停流動運送,可以隨時加入句子,有機組合,去任何她想去的地方,只能暫時用一個題目固定一下,一頁排十一行或更少,大量留白,釋放字躁動的能量,只能全部讀完,或者讀不完 ; 是混亂人生的臨時配方,露出乳房的羞恥,是混凝土興奮,硬蕊龐克,也是律動與共鳴,重新安置、翻新或更改。
再度狂吸,天真的細節在你的腦袋裡攪拌,放錯字幕了嗎?一群朝聖者正在追趕睡眠,被再三保證將會提前到達,好婊子好房客與好食慾好詩人是好幾件事,居然有人指望在一個好飯館可以變成一件,瓶子裏有一封給你的信,你愛上撿到瓶子的人,詩無所事事,水平線忽左忽右傾斜,搖盪得太厲害,真可惜女士您的詩各種不連貫雖然有些句子令人激動。

【預購】日光綿羊◎蔡翔任
平常價 $25.00對著你,而非對著真理
我內心還有無數的目光
正在破繭而出。──〈白晝飛越過我〉
☆如若詩即身驅,必定多肢且奇異
蔡翔任首部詩集《日光綿羊》,滿載老而新鮮的格物想趣,飽含生存深省,其意幻似水露,從語構之間堅實的岩縫滲出,匯作甘甜意象流,誘引同在此中苦行者更切切眷渴於詩、輾轉於思……
詩分三輯:輯一「回到語言的身體」:選錄十六首,多採用短詩體式,著力於詩句的速度感及語言的飽滿度。語言為顆粒狀且具有身體,並能透過力道、重量跟速度來現形;背後精神則是對生之肯定與熱愛、對萬物的親近與歌頌。作者認為,詩在某種意義上類似宗教修行,藉由觀想來創造另外一種肢體(甚至身體),由此延伸、碰觸萬物的實質與本體,是物與詩人的共體蛻變。
輯二「語詞的說話聲」:選錄十四首,調性偏向抒情與詠嘆。形式上較多嘗試長短句的調度、換氣與節奏的安排、明與暗、大調小調的交錯、主題的反覆與迴盪,以及主題及其可能的變奏。嘗試把某些音樂的技巧(特別是奏鳴曲式)轉化入詩。
輯三「神話殘篇」:本輯或可視為一組長詩習作,亦可視為一開放文本或「打開的作品」(l'oeuvre ouverte),即尚未完成、也不可能完成的作品。以最少的語言顯現萬物的全新姿態。每一段落皆如某種敘述片段,指向一業已碎散的初始神話,在刻意留置的空白中讓讀者自行填補和賦予,有如一場手工編織,細節愈趨繁多,意義日益增衍,這樣的遊戲之舉既通往未來,也開放當下。作者將印第安原住民的薩滿觀(Shamanism)挪用至詩之創作,讓事物的身體不斷變形、轉化,譜作一首開放之詩與自由之歌。
本書特色
☆第四屆(2017)「詩的蓓蕾獎」獲獎作。
☆蔡翔任首度集結詩作出版。
名人推薦
☆宋文里、許綺玲、楊澤、羅智成 推薦。
蔡翔任
一九七三生於臺南。哲學博士,曾獲「詩的蓓蕾獎」。終日學習讀、思、寫,樂而忘憂。
設計者簡介
張巖
出生於屏東的視覺設計師,致力於視覺設計領域,希望藉由設計的力量回饋故鄉。
changyendesign.tumblr.com
〈夜不再和白天輪班──讀蔡翔任的詩〉
楊澤
在蔡翔任的「未來著作」前頭(尼采筆記,巴斯卡筆記,盧梭研究,還有,半是盧梭啓迪,半是自家研發的蔡氏昆蟲學,博物學?),這是他的第一本書,一册力透紙背,也許有人會說薄了些,卻足証其深情款款的新詩集。
幾年前,蔡翔任以這份詩稿得了「詩的蓓蕾奬」。那是一個鼓勵年輕詩人出版第一本書的奬,不過他並未馬上出版它。這麼一耽擱,蔡固然仍是一個深情款款的年輕詩人,卻也或多或少成了一個不再年輕的年輕詩人。
蔡翔任的深情款款,帶有幾分不可救藥的特質,一度令人想起契訶夫劇本中那些永恆的大學生。他們最先喊出「學習生活」(生活,包括勞動和工作)的口號,最後,除了鬧鬧自殺和決鬥外,往往一事無成。我記得,在翔任以巴塔耶研究拿到臺北某大的博士前,有好一段日子他著實讓傍觀的人捏了把冷汗。
如今,開了花,結了果的蔡式深情──「專注」或是更準確的詞──証明完全不是契訶夫筆下的那回事。閲讀這册新詩集,我第一個想到的反而是,詩人里爾克的老派心法:「信任生活」。
在有名的《給青年詩人的信》中,里爾克告訴青年詩人卡卜斯,一定要樂於與寂寞為伍,忍受得住寂寞,且對自己有耐心(比如,不隨便問人自己的詩到底寫得如何)。里爾克相信,對自己有耐心,信心,也就是對生活有耐心信心;而一旦青年詩人做得到「信任生活」的心法,慢慢懂得容納,擁抱,生活裡的問題及心頭的困頓,久而久之,所有問題也都將在生活裡,得到它們的解答。
有意思的是,里爾克正好是契訶夫劇場中那些毛毛躁躁的進步文青,小左派的對立面。他確信,詩人的成熟是「像樹木似的」,在成熟前絶對不好「勉強擠它的汁液」,而是「滿懷信心的立在春天的暴風雨中,也不擔心後邊沒有夏天來到」;「夏天終歸是會來的!」。
這裡只一點補充,詩人里爾克的心法看似獨門,其實不少承接自前人,比如德國浪漫派的自然詩學,或英國詩人濟慈的「負面能力」說。但「心法」之為物,本來就是中外古今,其理同,其心同,翔任於中西典籍比我博覽得多,對此並不陌生。
「信任生活」是里爾克詩學的起點,更重要的,卻是後續那份模仿苦行僧,朝聖般「走向内心」的執著與努力。對里爾克來說,所有執著與努力都是為了詩,因此與其說是「走向内心」,不如說是「走向無我」:追求把自己更無私的奉獻在詩的祭壇下,尋覓一種更偉大深沉的内在情感或情感的超越。而我們在《馬爾泰手記》中找得到的底下這段提點,幾乎就是里爾克孤獨詩學的内核了:「詩並不像一般人所說的是情感……詩是經驗。為了作出一句詩,詩人必須看過無數城市,人群和事物,必須熟識動物,諳知鳥怎樣展翅飛翔,花朶怎樣在凌晨開放……只是回憶還不夠,必須學會忘掉它們……然後學會耐心等候它們返來。因為回憶還不是詩,只有當它們失去名稱而和我們化為一體,變成我們的血液,視線及姿態,才可能在一個罕有的時刻:從它們中間,升起一句詩的第一個字!」。
說來神奇,如果詩人的成熟,整體而言是「像樹木似的」,那麼詩句的成熟同樣也是日積月累,一點一滴緩緩轉化而成;直到那一刻,里爾克告訴我們,夏天終歸來到,一切驀地像樹上漿果迸裂,字與句宛如奇蹟般,紛紛自詩人内在迸發而出!
對里爾克這樣聖徒型的藝術家,寫詩是一種嚴肅,嚴苛的長時間的修行,殆無疑義。抛開最早三〇年代馮至的引介不談,單說上世紀五〇年代方思譯出《時間之書》,台北詩壇震動,方思,瘂弦,周夢蝶等皆蒙其靈光,飽受沾蓋。這其中,又以「情僧」周夢蝶後來在這條「内在之路」「無我之路」上走得最遠。大半個世紀過後,如果你問我,有誰曾成功結合東西方神祕主義心法,復以其詩作中一以貫之的「情情」、「情不情」命題反覆叩問孤獨,叩問存在,我敢說,周公絶對是最神似里爾克的那個人!
初識翔任已是二十年前的事。那時他碩論剛成,哲學雜誌連發了兩篇他寫本雅明的長文,師友皆視他為明日之星,他卻一點驕氣也無,人看來青青澀澀的,像個大男孩。二十年後再見翔任,老樣子紋風未動,人也未減青澀,居陋巷讀書寫作,不改其樂;只有一個小細節,我注意到,不知何時開始,他講話明顯放慢,目光似乎更趨緩和,也更向内了!
崔崔君,幾次寫信跟我聯絡的此書編輯,也是詩人,她比翔任年輕得多,卻掩不住對翔任詩的喜歡,形容翔任是「飽知衆苦,卻心懷童真的修行僧」;又補充說,翔任的詩風鮮明,有他個人獨具的「思慮繁深,語言清簡」的特色。不過,崔崔君只要求我寫個五百到一仟字的推薦文,我卻下筆不能自已,明顯超標了!
結束此文前,容我提出翔任詩的幾點特色供參。總的說來,倘就詩的六義論,則翔任此集,風雅頌大多以頌為主,賦比興則以興居多;也就是,翔任往往以興起筆,且偏愛,偏嗜以風寫頌,因此詩意一貫呈迸射狀,而且通篇獨多「神來之筆」!
另一方面,翔任的「童真心」,掩也掩不住,讓我頻頻憶起楊喚。對我而言,楊喚是周夢蝶之前另一不該被遺忘的名字,也是一位永遠不缺神來之筆的青年詩人,或童真詩人。楊喚的詩看似柔弱感傷,其實剛硬,骨子裡有份素樸美,和他擅寫童話詩不無關係。我也從蔡翔任看似柔美的詩句中,讀到那份楊喚般無限隽永的魅力。
因為早夭,楊喚固然沒讀過方思譯的里爾克,不過他的詩風純淨,透亮,〈詩的噴泉〉最後遺作十首尤其集中展現一股強大的内在性,無我性,其濃郁冷洌宛如高粱白乾(楊喚來自東北),令人忘也忘不了。
最後的最後,我不知道,我是不可以這樣說:讀過里爾克的青年詩人比比皆是,一點也並不稀奇,但讀過里爾克,木心,佩索阿的楊喚,這就是「人間難得幾回聞」了!
作者簡介
楊澤。上世紀五○年代生,成長於嘉南平原,一九七三年北上唸書,其後留美十載,直到一九九○年返國,定居臺北。已從長年文學編輯工作退役,平生愛在筆記本上塗抹,以市井訪友泡茶、擁書成眠為樂事。

【預購】明日之書套書(一套三冊不拆售):《什麼是民主》+《關於社會階級》+《這就是獨裁》◎育苗團隊(Equipo Plantel)(譯者:張淑英)(繪者: 瑪爾妲·碧娜(Marta Pina)、尤安·內格雷斯葛羅(Joan Negrescolor)、米格爾·卡薩爾(Mikel Casal))
平常價 $64.00什麼是民主,社會階級,獨裁
★二○一六年波隆那童書大獎★
★委內瑞拉圖書銀行文學獎★
《什麼是民主》
除了吸血鬼、怪物、夢幻的故事之外,孩子的書單中,是否也應該有一本關於「選擇權」的書!本書以淺白、生活化、幽默易懂的方式,討論民主的理念,指出民主的意義在於參與以及選擇的自由。這本書讓孩子認識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而且民主是全體民眾努力的成果。
《關於社會階級》
讀過這本書之後,你可能對於公主和王子的故事,會有不同以往的看法,因為經濟上的不平等,會讓人過著不同的生活。本書以淺白、生活化、幽默易懂的方式,讓人正視人與人之間存在的種種差別,並且認知到這種差別,至今仍存在於我們所處的社會當中。
《這就是獨裁》
如果你身處一個獨裁國家,基本上你不太有機會看到這本書,但也請不要覺得一切與你無關,因為至今,全世界仍有許多獨裁政權存在。本書以淺白、生活化、幽默易懂的方式,介紹獨裁者的思維、執政方式,以及他們如何透過個人勢力操控國家。
本書特色
【明日之書】套書一共三冊,是專為兒童讀者編寫的公民素養圖畫書。這套書於一九七七年、一九七八年首次在西班牙出版。當時西班牙在長達四十多年獨裁政權終結之後,正往自由的方向邁進,因此需要提供年輕世代關於民主,以及過往無法談論的議題的基本介紹。
書中回溯上個世紀七○年代的重大政治、社會事件,希望能開闊年輕一輩的心智,鼓勵他們以更加寬廣的眼界去思考,但時空轉換至四十多年後的二十一世紀,不難發現這些概念仍迫切需要被普及。在幾乎未更改文字的情況之下,由畫家重新繪製插圖,【明日之書】於二○一五再度出版,在二○一六年波隆那童書展當中,獲得最高榮譽–拉加茲童書獎 (Bologna Ragazzi Award)。
我們很幸運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但也常因不同意識形態相互對立,造成社會的不平靜。如何聰明思考、判斷、做出正確選擇,則須對民主、社會階級,以及對獨裁政權有基本認知,【明日之書】以淺白幽默的文字、貼近生活的描述,介紹這些重要觀念,適合兒童閱讀,是一套適合父母跟孩子討論公民素養,以及了解身處社會現況的繪本,用這一套書,幫助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明天
名人推薦
沈雅琪 神老師&神媽咪.資深熱血教師
林蔚昀 作家.波蘭文譯者
黃益中 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陳正芳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張淑英 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兼校長室特別顧問.譯者
葉大華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
楊瓊瑩 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教授
(以上按姓名筆畫排序)
一致推薦
趁還有時間和可能性,我們這些大人可以、也必須為今日和明日努力。我們需要這些童書,給未來的孩子,也給過去的我們。 ——林蔚昀 波蘭文譯者.作者
用孩子的語言溝通,不用設限教育的議題,他們可以懂的成人關心的世界。——張淑英 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兼校長室特別顧問.譯者
育苗團隊 Equipo Plantel
「育苗團隊」共有三名成員,由一對夫妻及一位年輕女孩組成。先生是經濟線記者,太太是來自阿根廷的教師,兩人婚後住在馬德里。年輕女孩是這對夫妻的好朋友,也是一名經濟系的學生。三位作者經常聚集在年輕女孩的家裡聊天發想,一起做菜,也一起寫下這三本書。1977年底,這三本書首次在西班牙出版,距離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逝世不過兩年。佛朗哥死後,四十多年來的獨裁政權終結,西班牙終於往自由的方向邁進。在此之前,想在雜誌上看到各式各樣的主題探討,以及為年輕人出版關於政治及社會問題的書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在媒體及書籍出版方面,「育苗團隊」的成員有各種合作,但唯有這套書是三人以團隊之名共同出版的。
繪者簡介
瑪爾妲.碧娜 Marta Pina
瑪爾妲.碧娜經常穿梭在城市的跳蚤市場和傳統市場裡,因此發現了許多奇妙的事物:有黑白插畫的舊書報雜誌、有藝術字設計的海報、美麗的攝影照片,和許多不認識的人。
尤安.內格雷斯葛羅 Joan Negrescolor
尤安.內格雷斯葛羅是一位插畫家,他為廣告、媒體、童書或繪本甚至玩具畫圖。他畫卡通,同時也畫許多彩繪海報。
米格爾.卡薩爾 Mikel Casal
米格爾在全世界各地的報紙和雜誌上,發表插畫和漫畫,連遠在南美洲的秘魯也看得到。他是【明日之書】套書的幾位插畫家裡,唯一經歷過獨裁政權的人。雖然他不記得太多事情(因為當時他年紀還小),但是隱約注意到他生活周遭有一股悲傷的氣氛(當時他就像一個裝著天線的小孩)。他從長輩那邊知道,很多人生活在恐懼之中。
譯者簡介
張淑英
現為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兼校長室特別顧問(2019.08 自臺大外文系借調)。馬德里大學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博士。 2016 年膺選西班牙皇家學院外籍院士。 2019年起為西班牙王室索利亞伯爵基金會通訊委員。
現為《英語島》、《人間福報》定期撰文。 中譯《世界圖繪》,《佩德羅.巴拉莫》、《紙房子裡的人》等十餘部作品。
首度翻譯童書繪本,讓我想起陪伴兩個女兒成長的歲月,古今中外小說、故事,好些個講述超過五十回,如今長大成人,她們都還記得。用孩子的語言溝通,不用設限教育的議題,他們可以懂的成人關心的世界,我差一點世故老成的筆觸,在譯【明日之書】的過程中找回赤子之心。
給昨日的明日之書
林蔚昀(波蘭文譯者.作家)
第一次看到西班牙出版社的【明日之書】時,我十分驚豔。政治、社會科學主題的童書不好做,要不就是流於說教,要不就是不清不楚,說了等於沒說。【明日之書】的內容簡單明瞭,實事求是又不乏想像力和幽默,重點是,圖都很美。而且,這套書很適合拿來教小孩,因為每本都有附短文介紹,還有問答,可以讓親子/師生互動。
這套書會出現是有歷史背景的。西班牙的獨裁者佛朗哥死後,巴賽隆納的喜鵲科學出版社在1977年和1978年出了一套四本的【明日之書】,和兒童及青少年談什麼是民主、獨裁者、階級和性別(註:臺版只有出前三本)。2015年,西班牙出版社半頭牛沿用原版文字,換上新插畫,重新推出,獲得了2016年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知識類首獎。
在《這就是獨裁》中,我們彷彿偷窺到一位獨裁者的生活。他的日子充滿例行公事(出席閱兵、和名流政要見面並瓜分利益),有時看來荒謬可笑(他讀到的新聞也是審查過的)。在他的統治下,人民過得很痛苦,因為人民只能像考聽寫一樣照他的話去做,不能有自己的意見。當獨裁者死掉或被趕下臺,人們就迎向自由和民主。
獨裁結束了,不代表世界從此大同。民主社會中依然有階級、性別和種族的不平等,【明日之書】對此也沒有迴避。
「所有的人都生而平等。但是,有些事情卻讓人們不平等:力氣,權力,財富,以及文化。」從這句看似中性的描述開始,《關於社會階級》為讀者拉開了兩個懸殊的世界。一個世界的嬰兒睡在自己的嬰兒床,一個世界的嬰兒和父母手足擠在一張床上。一個世界的人站在金字塔頂端俯瞰,一個世界的人在金字塔底部往上爬。人人生而平等,但人人的立足點並非平等,只要階級存在,勢必有階級的鬥爭。
民主並非從天而降,也不是一次擁有就終身保固。民主可能被濫用,可能變成民粹,人人都有投票權,不代表人人都會負責任的投票。雖然是本童書,但《什麼是民主》其實大人小孩都該讀,尤其是已經可以投票的大人。本書重點太多,只摘其中一段含金量最高的:「還有,必須由所有人來共同監督一切,而不是讓一個人來監督所有人。因為,要矇騙人民是很容易的,比方說,花言巧語、撒錢拉攏,以及,給人民一堆無法實踐的承諾。」
看起來很熟悉,不是嗎?甚至因為太熟悉而讓人心痛了。看這套書時我一直在想:如果這本書早在三十年前解嚴時就在臺灣出版,如果我們也有自己的【明日之書】,今天,或許就不會有人們坐享民主卻還在緬懷威權、想把民主拱手讓人的問題了!
但昨日無法彌補,今日尚且可追(雖然它也很快變成昨日了)。趁還有時間和可能性,我們這些大人可以、也必須為今日和明日努力。我們需要這些童書,給未來的孩子,也給過去的我們。我們要長大成人,才能趕上孩子和未來的腳步。
【預購】餐桌上的日本史(全新插畫版)◎宮崎正勝(譯者:陳心慧)
平常價 $29.00重新認識傲視亞洲的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以世界的歷史變動為主軸,說明日本的飲食文化是如何經過重組與演變
屬於古代時尚食品的丸子、大佛與蠶豆之間,
竟有出人意外的關係?
從豆腐料理大變身而成的關東煮,
原是伊斯蘭點心的五目油豆腐包?
鮪魚原本被視為下等魚而遭人嫌棄?
日清戰爭帶來哪些料理,豐厚了日本飲食文化?
本書內容充滿各種小知識,淺顯易懂,讓你輕鬆了解日本的歷史與文化。
本書特色
★精美插畫搭配流暢文字,不但有助認識一些少見或特殊的食材、料理,同時也倍添閱讀的樂趣。
宮崎正勝
1942年出生。原任北海道教育大學教育系教授。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史學系畢業。專攻前現代的國際交流史、世界教育史。著有《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史圖解》(商周出版)、《世界史圖解》(商周出版)、《圖解世界近現代史》(易博士出版社)、《從地名與地圖看世界史》(世潮)、《圖解東亞史》(易博士出版社)
譯者簡介
陳心慧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傳播學系碩士。現任專業中日筆譯、口譯人員。譯有《中國為何反日?》、《世界史的誕生》、《日本史的誕生》、《從蒙古到大清》、《代表的日本人》等。

【預購】赤腳醫生◎殘雪
平常價 $23.00作者簡介
殘雪,本名鄧小華,1953年生於長沙。 1985年1月殘雪首次發表小說,至今已有六百萬字作品,被美國和日本文學界認為是20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文學具創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黃泥街》、《蒼老的浮雲》、《五香街》等。殘雪的作品被國外被翻譯成多個版本,她的小說成為美國哈佛、康奈爾、哥倫比亞等大學及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國學院大學的文學教材,作品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多次被入選世界優秀小說選集。
殘雪語錄
我將我寫的作品稱為純文學,這是我的領域,是我的內部的精神得以成形的方式。按照我的理解,在文學這個領域裡,純即意味著深,意味著向核心的突進。
我認為,一名純文學作者的真正突破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他的作品所達到的精神深度。在純文學的創作領域裡,更深,才會更廣,更自由。我提倡並鼓吹使自己成為一個藝術的人,不僅是作家,就連讀者也一樣,在搞文學時精神層次和生活質量都會高一些。
我提倡並鼓吹使自己成為一個藝術的人,不僅是作家,就連讀者也一樣,在搞文學時精神層次和生活質量都會高一些。

【預購】邊疆◎殘雪
平常價 $29.00作者簡介
殘雪,本名鄧小華,1953年生於長沙。 1985年1月殘雪首次發表小說,至今已有六百萬字作品,被美國和日本文學界認為是20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文學具創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黃泥街》、《蒼老的浮雲》、《五香街》等。殘雪的作品被國外被翻譯成多個版本,她的小說成為美國哈佛、康奈爾、哥倫比亞等大學及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國學院大學的文學教材,作品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多次被入選世界優秀小說選集。
殘雪語錄
我將我寫的作品稱為純文學,這是我的領域,是我的內部的精神得以成形的方式。按照我的理解,在文學這個領域裡,純即意味著深,意味著向核心的突進。
我認為,一名純文學作者的真正突破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他的作品所達到的精神深度。在純文學的創作領域裡,更深,才會更廣,更自由。我提倡並鼓吹使自己成為一個藝術的人,不僅是作家,就連讀者也一樣,在搞文學時精神層次和生活質量都會高一些。
我提倡並鼓吹使自己成為一個藝術的人,不僅是作家,就連讀者也一樣,在搞文學時精神層次和生活質量都會高一些。

【預購】五香街◎殘雪
平常價 $24.00獲得美國翻譯圖書獎的中國作家,獲得英國獨立報外國小說獎提名,入圍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短名單。
殘雪的作品在海外被翻譯很多次,值得好好細讀。
殘雪獲得三個國際大獎之後的首部長篇小說。
這部小說相較於殘雪之前的小說,可讀性更強,故事性更強,能讓更多讀者接受。
殘雪的語言精練,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學功底,任何一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都有她濃墨重彩的一筆。
殘雪具有世界性超強的影響力,本系列力圖運用較好的裝幀設計的呈現效果讓這種影響力更進一步。
作者簡介
殘雪,本名鄧小華,1953年生於長沙。 1985年1月殘雪首次發表小說,至今已有六百萬字作品,被美國和日本文學界認為是20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文學具創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黃泥街》、《蒼老的浮雲》、《五香街》等。殘雪的作品被國外被翻譯成多個版本,她的小說成為美國哈佛、康奈爾、哥倫比亞等大學及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國學院大學的文學教材,作品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多次被入選世界優秀小說選集。
殘雪語錄
我將我寫的作品稱為純文學,這是我的領域,是我的內部的精神得以成形的方式。按照我的理解,在文學這個領域裡,純即意味著深,意味著向核心的突進。
我認為,一名純文學作者的真正突破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他的作品所達到的精神深度。在純文學的創作領域裡,更深,才會更廣,更自由。我提倡並鼓吹使自己成為一個藝術的人,不僅是作家,就連讀者也一樣,在搞文學時精神層次和生活質量都會高一些。
我提倡並鼓吹使自己成為一個藝術的人,不僅是作家,就連讀者也一樣,在搞文學時精神層次和生活質量都會高一些。

【預購】蒼老的浮雲◎殘雪
平常價 $18.00虛汝華與更善無在長期的鄰居生活中, 彼此有意無意地在對方的內心深處落下了一個影子。對生活本質的同一認知,讓他們自然走到了一起;但也由於對生活選擇的差異,虛汝華試圖在更善無身上構建自我的希望破滅, 她將自己的身體禁錮在自己的住處,心靈也徹底地回歸了自我。
※
殘雪是當代中國乃至世界文壇頗具影響力的先鋒派作家之一。以其創作面貌及其個人精神氣質的獨特性,形成了所謂的“殘雪之謎”。殘雪對於陰暗與醜惡的揭露給人深刻的印象。讀殘雪的作品給人以這樣的感覺,一個女孩子眼中的世界往往是玫瑰色的,但殘雪不給人們這些,她的眼睛是帶有顏色的,她給世界抹上了灰暗的色調。
《蒼老的浮雲》是殘雪象徵主義代表作,在書中殘雪採用的是印象疊加的意識流寫法,小說中人物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易區分,但實際上作者意圖描寫的是人性各個層面的對話。小說主要的兩個人物,女主人公虛汝華和男鄰居更善無,代表一個人的兩種生存狀態。殘雪白己說道:“靈魂的分裂已經開始,分裂的兩個部分以男女主人公的形式展開對話,他們之間的糾纏與扭鬥推動作品的發展。男主人公往往以表層的、生命的形式表演著肉體的尷尬處境;
女主人公身上則凝聚了千年不滅的精神,就像一種奇蹟般的存活。二者既對立又互為依托,構成完整的、靈魂的風景。 「他們各自的名字暗示了小說的意義世界——『虛』和『無』。這是一個虛無的世界,而兩個主人公是在這個虛無的、無意義的世界中尋找人生的意義,對虛無進行抵制的一對人物。」
鄧曉芒∶「我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一種怪誕的寫法,而且裡面透露出來的那種摧枯拉朽的生命力,隱含一種令人恐懼的危險性……」
蘇珊·桑塔格:「如果要我說出誰是中國最好的作家,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殘雪』」。
馬悅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她是中國的卡夫卡。」
原名鄧小華,女,湖南耒陽人。當過赤腳醫生,工人,個體裁縫。 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實驗小說和文學評論在國內外均有很大影響,被譽為20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文學界最具創造力的作家之一。多部作品入選美國哈佛、康奈爾、哥倫比亞等大學的文學教材,在海外被廣為翻譯傳播。
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黃泥街》、《五香街》、《蒼老的浮雲》、《最後的情人》等。
【預購】華胥引(一套兩本不拆售)◎唐七公子
平常價 $42.00繁體版特別收錄最後完整版番外篇──〈長安調〉!
繼《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之後,暌違兩年,【唐七公子】再度推出驚才絕豔之作!
【上冊】
我不能像一位公主那樣長大,卻像一位公主那樣死去。─葉蓁
幻術構成的曲譜裡,盡是人世間的心酸與苦澀。比起淒楚的傷痛,更讓人嚮往的,或許是寧可活在夢裡的愛情……
這是一個發生在亂世的故事。
以身殉國的衛國公主葉蓁,藉由一顆封印了幻術「華胥引」的鮫珠死而復生。當她的靈魂從虛無之境被喚回,一切如常,只除了她胸前跳動的不再是熱呼呼的心臟,只是一顆靜靜躺著的珠子,像冰塊一樣寒冷。
據說鮫珠以吸食人的性命修煉,而為了延續生命,她必須催動華胥引,為夙願未了的人們編織出一個個美夢幻境。在這以幻術構成的夢境裡,誤會可以解釋、錯誤可以挽回、注定的邂逅不致錯過,於是皆大歡喜、人人幸福,但代價是永遠沉溺於美夢之中,以及一條心甘情願奉獻出的塵世生命。
葉蓁從未想過,初次為人織夢,所見的竟會是將軍夫人宋凝那如心碎般的決絕。所謂的真實,是那樣不堪,那麼我還活著做什麼呢?夢境裡,宋凝輕輕低語。其實,愛一個人這樣容易,恨一個人也這樣容易。初識情愛的葉蓁恍然明瞭,若非一顆心痛到極致,誰又願意輕易放棄生命?甚至不只平凡如宋凝,身處深宮愁苑中的月夫人,亦嘗盡相思苦痛,只求以死相忘。我在你心裡算是什麼?月夫人雙眼微睜,眼淚撲簌跌落。我把心放在你那裡,可你,把它丟到哪兒去了?
究竟,愛一個人是寧願明明白白痛苦,或是糊里糊塗幸福好些?葉蓁沒有答案,她只知道現實太苦,幻境則彷彿糖心毒藥,入口香甜,卻足以致命……
【下冊】
我希望妳活著,可以對我哭對我笑,對我生氣,我這有這樣一個願望而已。─蘇譽
華胥調起,引情魂入夢。我以有情人的性命,延續這殘破的身軀,只為與你再次相遇,一聞你衣袖間淡淡的清冷梅香……
這世上,有多少人曾為已逝的人生感到後悔?
卿酒酒與公儀斐,兩人糾葛在復仇與情愛之間,幾番顛沛輾轉,竟被命運狠狠愚弄了一回;陳侯蘇珩於江山美人間兀自掙扎難解,但他與慕容安不見容於世的愛情,卻注定是個永生難逃的劫。直到看盡紛擾人事,葉蓁才總算明白,自己與人們祈求沉溺於幸福幻境的心願雖不相同,卻一樣擁有屬於自己的心魔。
她的心魔,慕言,那個她彷彿愛了一輩子的人。
她在最純真的年紀與他相遇,可從此錯過;她在最美的年華裡死去,卻連最後一面也未能讓他見到。人世間尋尋覓覓,她總盼望著,能再見他一面就好,可惜老天著實缺德,跨越了半截相思、百丈高牆,他們再一次重逢,卻彼此隔著生死兩端。
如果我能不死,就好了……當渺小的希望在葉蓁心底漸次擴大,對愛的執念也就成為一種貪心與奢求。然而,她不斷說服自己,能再次睜開眼睛看看這世間,能這樣一直在他身旁守護下去,這就夠了。可惜的是,她為人們編織了無數幻境,卻未能替自己也留下一個美夢。
那一日、那個人、陳王宮裡的那一把劍,澈底毀滅了葉蓁的一切想望。一切都快得讓她措手不及,在最後一絲殘存意識消失前,她只看見一把長劍瞬間沒入自己胸膛,剎那裡聽見鮫珠碎裂的微響,就像無聲的暗夜裡,一朵花驟然開放,生命也隨之快速流逝……
本書特色
故事中,女主角死而重生後,依賴鮫珠生存、為人編織夢境以進行故事的橋段極為特別有創意,帶有一點點輕奇幻的味道,不過整體故事幽默風趣、愛情、感性十足!
作者簡介
唐七公子
中學時看王爾德的書,裡邊有一句話一直記著。他說,一個人想恢復青春,只消重演過去幹的蠢事就夠了。倒並不是覺得他說得好,不知道怎麼就記到現在了。如今,我每天都在幹蠢事,一邊青春著,一邊覺得繼續這麼青春下去有點不妙。
推薦序
(1)《九州.華胥引》一部影像化的奇幻歷史劇
「九州」此一稱謂為古代中國的地理行政區總稱,天下共分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涼州、雍州、豫州),九州大地即指中國大地,九夷來朝,萬民咸服。
而於《列子.黃帝》的記載中,黃帝憂於國家動亂,遂「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於夢中見到了自己的理想之國,等醒來便以此治國,海清河晏,天下大治。而後黃帝以夢中所見,譜成一曲,即名〈華胥引〉,傳說若三段齊奏,則顛倒迷離,見眾生萬象,償一切所願──唐七公子此書,此名大概便出典於此。
由此可見,唐七公子卓越的想像力之下,所依託的並不是憑空捏造想像,而是極其深厚的古典文學素養,這是現今作者們大部分都缺乏,但是於寫作上很重要乃至於必須的專業素養。
作者在《華胥引》書中之章節段落的引名如國破、浮生盡、一世安等,都精練而頗具想像力,幾乎都可以成為一個歌名來發揮,由此延展出具備中國古風的歌曲。還有其描景寫物之用字遣詞如畫筆,時而如羊毫軟宣,勾寫婉約旖旎,哀感頑豔不可方物;時而是狼毫重墨,寫家國歷史濃墨重彩。一行一段的每一個描繪都極具畫面感,再加上角色塑造之傳神,勾勒人物性情之逼真,故事情節之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讓讀者幾乎覺得自己不是在看一本書,而是在看一場紙面上的電影,使讀者在文字閱讀行進間,彷彿觀看了一幕幕影像化的歷史劇。對我來說,《華胥引》是一本會擺放在書桌上、檯燈邊的一本小說,會在看完之後一次次地信手翻來,隨意展開一頁,都是一場影像化的文字!
方文山
推薦序
(2)
我很少為人寫序,因為我知道我不夠資格,在文學創作裡,我只不過是一個閱讀者和小學生,在我眼裡能寫出一篇感人的文章和故事都是一件非凡的成就,我羨慕有這樣才華與能力的人,我很樂意被他們引導入一篇一篇動人的故事與文章裡,如果要我說出讀後感,我可以滔滔不絕地說著,但是要我寫序,那就太為難我了。但是這回有一點不一樣,因為計畫著退休後開始多寫一些文字,而結識了一些出版社,因此有機緣搶先看到唐七公子的新作《華胥引》,因為在別人之前閱讀了,所以也忍不住先說了閱讀心得。
之前我從未看過唐七公子的作品,只在一些評論裡,看到有人對她有如下的評價:唐七公子文風流暢,情節跌宕,擅長用幽默的語言述說令人心傷的故事,感動無數痴情男女,被譽為虐心女王。現在因為好奇所以看完了《華胥引》,果然名不虛傳!在她的故事裡有著接近於電影的畫面感,就算這是一則古早的故事,卻有著科幻小說的情節。小說裡的角色與情感似古似今地跨越了時空的界限,於是在閱讀起來更是天馬行空的想像。看完了《華胥引》後,我對唐七公子本人也有了讀者角度上的好奇,透過出版社的安排有機會跟她通上電話,電話那頭的女子年輕而清脆的聲音,完全跟我預期是一位深沉的作者不同,我特別好奇地問她是否看過《全面啟動》這部電影,她笑著回答說:看過這篇小說的人都這麼問過她,她的確看過這部電影,但是在寫完這篇小說以後,這點更讓我對她的想像力佩服不已。
我想也只有在筆耕的世界裡的人,藉由一枝筆才能翱翔在這樣充滿了創意的空間,如同哈利波特騎上了他那枝掃帚。我衷心地期待她能繼續帶著喜歡她文筆的人們,往後隨著她的筆,不斷地經歷超越時空的旅行。
姚謙
推薦序
(3)人人都需要一次起死回生
或許,只有透過死的過程,才能找到生的意義。
或許,歷史就是需要從流逝才能找到擁有的價值。
在二○一二末日傳說前,唐七公子的《華胥引》給了故事中的女主角一個新生的機會,故事從女主角的死亡開始,在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下,牽引出一段一段玄妙的故事,藉著一個叫「華胥引」,可以讓人夢想成真的祕術,女主角由此而展開了她的冒險!
「華胥引」彈起的時候,彈奏者和祈願者就會一起沉入祕術編織成的夢境中。
夢境裡誤會可以解釋,錯誤可以挽回,想說的話終於能說出來,想要的邂逅可以不必錯過,於是皆大歡喜、人人幸福,但代價是一條命,從此沉溺在那個幸福的夢裡。
換了是你,你要不要?
你有沒有什麼錯誤要拿生命去換?
沒有的話,恭喜你,不犯錯,不傷人不傷己。
有的話也恭喜你,並不是誰都會犯拿生命去換的錯,也不是犯了錯的人都想拿生命去換。肯去換,還有救。
也或許不要以自身利益的角度,人才會公道地看待世事,這本書,要你經歷的就是放下自我,擁抱全新的可能。
許常德
推薦序
(4)如有真愛,當真心言說─唐七公子特為繁體版序
我的編輯風風火火,剪個男孩子的髮型,曾經有一次坐飛機,漂亮的空中小姐問她要點什麼餐,用的是:「先生,請問您要用點什麼?」這件事後來被與她同機的一位朋友抖出來,很長時間成為我們的笑柄。這是個上一句會鄭重其事和你講一件無聊八卦,下一句即輕描淡寫告知你一件十分緊要事件的神奇人物。出版社邀請我為繁體版《華胥引》寫序這件事,就是在這樣的場合之下得知。
我不太會寫序,儘管是自己的書,為此翻看了許多前人樣稿,發現多是談寫作心路,這之於我就更加困難,從小,我的抒情散文就寫得十分糟糕。這樣的前科卻能寫書,大概講故事是不一樣的,我更願意將寫書稱為講故事,講故事重要的在於分享,當然並不至於想到能把心中的故事同多人分享,筆端就會自動流淌出文字來,這是神筆馬良。只是,我喜歡講故事。我工作中的上司喜歡說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我將它翻譯得更加親民一些,是喜歡能滋生一種強大力量,指引我們摧毀一切或者創造一切。你要創造什麼總會摧毀什麼。
還是回到《華胥引》。
應該是在二○○九年的三月開始動筆寫這個故事。三月,水秀山清,風和柳綠,是川蜀之地最好的季節。我在一個黃道吉日決定開寫,但這個故事的開頭卻特別艱辛,楔子總共改了五遍才最後定稿,算是將頭開好,定下了一個基調,這告訴我們黃道吉日都是騙人的,辦事情還是擇日不如撞日。
這本書我採取了第一人稱的寫法,因為初衷其實是為一個人立傳,真切地展現出我所虛構出的她這一生。這個人是葉蓁。莎士比亞留給後世許多名言,正確度見仁見智,但我很欣賞其中一句:「如有真愛,當真心言說。」有沒有這樣一個女孩子,能對待愛情超乎世人所想的坦白和真誠,最後她贏得了自己想要的。於是我創造了葉蓁。最初我想描寫和講述的,僅此而已。但所有的故事都是在創作中不斷豐滿,到最後成書,凝結了兩年心血,融入了許多自己的生活沉澱,我很欣慰在這本書中看到葉蓁的成長,也看到自己的成長。
曾有一位長者打電話問過我:「妳在創作《華胥引》這本書時,是想要表達什麼呢?」我想了想,回答他說:「可能是想要告訴大家真誠的重要吧!」可能更多的人從這本書中看到的是現實與虛幻如何抉擇,生的勇氣或愛的勇氣之類,當然也不排除只是看到一個個愛情故事。但之於這個故事,藉葉蓁的塑造,我願意相信的是,只要足夠真誠,終會打動人心,化解一切堅冰。我願意相信真的有一個姑娘,她叫葉蓁,真誠地對待自己,對待短暫的人生,最後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一份愛情,我願意相信這樣的事。
最後,向臺灣的讀者問好,我的書能得到大家的喜愛,於我而言是很珍貴且榮幸的事。
唐七公子,寫於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預購】羅浮宮的貓(LES CHATS DU LOUVRE)(彩色豪華版)(一套兩本不拆售)◎松本大洋(譯者:馬世儀)(繪者:伊莎貝爾·梅蕾特Isabelle Merlet)
平常價 $85.00★松本大洋中文版最新夢幻之作!童話般不可思議的世界!
★本書為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漫畫計畫「當羅浮宮遇上漫畫(BD Louvre)」邀請所繪!
★台灣版由旅日動漫達人馬世儀翻譯、漫畫家力本嘔心瀝血書法手寫字!
沒有人知道,羅浮宮美術館的閣樓頂其實住著一群貓……
一天,一隻雙眼異色的小白貓為了看畫、冒險闖入了人類的視界。
牠聽得見名畫的聲音,情急之下牠一躍而入畫中世界……
小白貓是否真是傳說中的「入畫者」?
牠不斷聽到某幅畫中神祕女孩傳來的呼喚,
難道……是羅浮宮老警衛五十多年前失蹤的姊姊?
松本大洋愛動物,尤其愛貓,這點毫無疑問。貓很早就出現在他的作品裡,《惡童當街》裡的小黑小白就被暱稱為「貓」,他幾乎每部作品都有貓(花男午睡時、《乒乓》裡的背景),到了後期,貓咪像智者一樣犀利地看著街屋和人類、下評論註腳(《竹光侍》裡黑貓聞得到血腥味……);而這次應羅浮宮漫畫計畫之邀,松本大洋首次以貓作為主角。
雖說主角雪子是隻貓,但許多畫面中,大洋將貓咪化為人形。雪子像是個長不大的、和其他人都不一樣的孩子,總是睡眼惺忪、無法融進群體、自顧自地做愛做的事(溜進人群洶湧的羅浮宮看畫聽導覽)。也因為如此,可能被罷凌,但純淨獨特的天性引人憐惜。當他人因為自己而受到傷害時,自責之情尤甚。
大洋透過雪子以及神祕的小女孩愛麗塔,描繪出對這樣特殊孩子的溫暖觀察和理解。羅浮宮名畫的世界簡直是《惡童當街》第三集中,黃鼠狼帶領小黑前往的奇異世界的延伸。另一隻黑貓「鋸子」,形象既有「蛇」的影子,幼時被拋棄的孤單身影也完全是「小黑」的再現。大洋和妻子詳細考究羅浮宮的裡外建築,挑選了1580年楓丹白露畫派法國藝術家Antoine Caron《愛的葬禮》(Les Funérailles de l'Amour)作為異世界通道,奇幻和現實並存。大洋巧妙地以羅浮宮和名畫為引,藝術品是厭倦現實的心靈之避風港——只有保有赤子之心的靈魂才能進入的夢幻世界。
《竹光侍》畫面的古典講究令人咋舌,《Sunny》和大洋其他繪本則展顯另一種魅力。《羅浮宮的貓》進而結合兩者,書中現實與夢幻之間的畫面使用了不同的技法:現實背景使用沾水筆線條和水墨渲染,畫作世界夢幻背景則是層次柔和、筆觸感更強的鉛筆。不同貓咪的各種動作、貓和狗的打架場面也令人驚嘆佩服,名畫重現的部份同樣用心。若說《羅浮宮的貓》是一則不折不扣的奇幻故事,巴黎這個背景的重責大任在於以作圖技法盡量鞏固故事的逼真感,居高臨下的城市鳥瞰風景非常細膩。
松本大洋曾多次參訪觀察羅浮宮的閉館時段,得以重建只有警衛和維護人員才能感受到的氛圍。透過光影對比的技巧,既能表現空曠展廳的莊嚴感,也描繪出閣樓貓居的私密感。
由法國藝術家Isabelle Merlet上色的全彩豪華版,畫面如同童話般,流露繪本和歐漫風情。本作同時出版【大洋原色版】,收錄松本大洋原始彩頁+黑白內頁,一樣的故事,兩個版本的畫面感截然不同。死忠粉絲一定要收藏兩版本好好比較。
「我們的每一本書都可見到冬野さほ(松本大洋的妻子兼助手)和我之間不同的合作模式誕生。但是我相信,《羅浮宮的貓》是她個人特質最明顯的一套作品,也許比我的還強烈。這是我在《Sunny》之後踏出的第一步,也想藉此徹底拋開童年的世界。在這部作品中,貓取代了童年這個主題,而我的下一部作品會脫離得更遠。」——松本大洋
「松本大洋總是能在一片污濁裡安放最澄澈的核心。『真實蘊藏於黑暗之中』——當社會被黑暗包圍,孩子便是那火光。」—— 61Chi(漫畫家)
「松本大洋以每一部作品對前一部的突破,說明了他的藝術企圖心,而他試圖用畫面來牽引作品的意圖,顯然不只是『娛樂』、『有趣』而已。藝術家在創作的歷程中,有時也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麼人生的真相,畢竟人生巨大如一面無盡的馬賽克牆,而我們不過是上頭的一片磁磚。但即便如此,優秀的藝術家會透過作品,讓我們彷彿看到了某個隱隱約約的全景,那『目送歸鴻』的眼光裡,人類的靈魂深處。」—— 吳明益(作家/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松本大洋Matsumoto Taiyou
1967 年出生於東京。
1987 年以《STRAIGHT》進入講談社「Afternoon 四季賞」的秋季賞準入選,從此出道。
長篇漫畫作品包括:《STRAIGHT》、《ZERO》、《花男》、《惡童當街》、《乒乓》、《GOGO Monster》、《No. 吾》、《竹光侍》(和永福一成合著)、《Sunny》、《羅浮宮的貓》等。另著有短篇集、畫冊,以及繪本等。
其中《竹光侍》獲得第15 回手塚治虫文化賞漫畫大賞、2007年第11回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賞;《Sunny》獲得第61 回小學館漫畫賞、2017年第20回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賞。
松本大洋的作品經常改編成影視,代表作《惡童當街》曾於2006 年改編成動畫電影,獲第31回日本電影金像獎最優秀動畫片及諸多國際動畫大獎。被譽為神作的《乒乓》則分別曾於2002年改編成真人電影(曾利文彥執導、宮藤官九郎編劇,窪塚洋介主演),2014年由天才動畫師湯淺政明再度改拍成電視動畫《乒乓 THE ANIMATION》,獲2015年東京動畫獎(TAAF)年度最佳電視動畫大賞。短篇漫畫《藍色青春》(青い春)也曾於2002年拍成電影(豊田利晃導演,松田龍平主演)。
上色師簡介
伊莎貝爾・梅蕾特Isabelle Merlet
1967年生於法國默路斯(Mulhouse),是一名漫畫上色師。曾和二〇〇九年的安古蘭大獎得主、知名法國漫畫家布洛奇(Blutch)合作,也曾參與法國新浪潮名導亞倫・雷奈的喜劇電影《萊利生活》(暫譯,Aimer, boire et chanter)。
譯者簡介
馬世儀
學生時代寫過幾年動漫畫評論,退伍後幹過幾本漫畫雜誌編輯。21世紀初赴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留學。畢業後定居東京,在電車通勤的夾縫中翻了些漫畫、小說,偶爾也寫寫短文散稿餬口。文字譯作有《阪急電車》,漫畫譯作有《冥王PLUTO》、《聖堂風雲》、《星守犬/續・星守犬》、《來去澳洲!》及《犬之島》、《夢的化石:今敏全短篇》等。目前亦擔任大塊文化出版的松本大洋系列作品審譯。

【預購】野鳶尾(The Wild Iris)◎露伊絲‧葛綠珂(Louise Glück)(譯者:陳育虹)
平常價 $24.00第一本完整譯介的葛綠珂繁體中文版詩集
陳育虹/譯‧後記
本書特色
★《野鳶尾》為美國家喻戶曉的詩人葛綠珂普立茲文學獎獲獎作品,亦為華文文壇第一本完整譯介的葛綠珂詩集,並附英文原詩對照。
★由台灣重量級詩人陳育虹翻譯,並專文撰寫譯後記。
★台灣新生代詩人波戈拉、林婉瑜、孫得欽、夏夏、崔舜華、楊佳嫻撰真情賞析,與陳育虹譯後記共同收錄於精美別冊,隨書附贈。
名人推薦
台灣新生代詩人
波戈拉
林婉瑜
孫得欽
夏夏
崔舜華
楊佳嫻
(按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真情賞析
「當代少數詩人有新作問世時,讀者會搶著先睹為快;葛綠珂就列於這有限名單之首。她筆下的情感與修辭張力無可爭議;前後六部詩集,她堅持一貫的嚴謹格式,優雅的掌控力與樸直的表達,像一把解剖刀,剖開希望與痛苦之間的迷霧。」——大衛.畢思彼《華盛頓郵報》
「葛綠珂形象強烈,讓人難忘。二十年來累積了一系列醒目的著作,她的詩既不『告白』也非『智性』,與一般認知中的兩大詩類有不尋常的區隔……出現於二十世紀末,《野鳶尾》這以花的語言寫成的奇書,是一首德國藝術抒情組曲,帶著抒情曲式的哀傷節奏。它的詩能量來自那屬於古老吟遊詩人的春天意象,那聖經中的田野百合,自然的再生。」——海倫.范德樂《新共和報》
露伊絲‧葛綠珂 Louise Glück
1943年生於美國紐約市,匈牙利猶太後裔。她自幼即喜愛讀詩,十三歲開始寫詩投稿;高中畢業進入莎拉勞倫斯學院及哥倫比亞大學,但因嚴重精神性厭食症輟學就醫,沒有完成學業。其後多年,她持續接受心理分析治療,聽從醫師建議把所思所感化成文字,並回哥倫比亞大學繼續學業。
1968年,出版第一本詩集《第一個孩子》。1985年《艾奇里斯勝利》獲國家書評人獎,1992年《野鳶尾》獲普立茲文學獎,1999年《新生》得《紐約客雜誌》詩獎,隔年並獲頒耶魯大學博令根終身成就獎,2014年更以《貞潔之夜》獲國家書獎;累積著作詩集十五本,詩論一部,並曾先後任教於波士頓及愛荷華等多所大學。2003年榮膺美國國家桂冠詩人,2004應聘耶魯大學駐校作家,教授創作至今。
譯者簡介
陳育虹
1952年生。文藻外語學院英文系畢,生於台灣高雄市。寄旅加拿大多年後,現定居台北。出版詩集《閃神》(洪範2016)、《之間》(洪範2011)、《魅》(寶瓶2007)、《索隱》(寶瓶2004)等七本;散文《2010日記∕365°斜角》(爾雅2011);譯作:凱洛‧安‧達菲詩集《癡迷Rapture》(寶瓶2010)、瑪格麗特‧艾特伍詩選《吞火Eating Fire: Selected Poetry 1965-1995》(寶瓶2015)等。2011年於日本思潮社出版日譯詩集《我告訴過你》。曾獲2004《台灣詩選》【年度詩獎】、2007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入選2008九歌台灣文學三十年菁英選《新詩30家》。
自己的花園
◎陳育虹
*
露伊絲.葛綠珂(Louise Glück)1943年生於美國紐約市,匈牙利猶太後裔,父親從商。她自幼即喜愛讀詩,十三歲開始寫詩投稿;高中畢業進入莎拉勞倫斯學院及哥倫比亞大學,但因嚴重精神性厭食症 輟學就醫,沒有完成學業。其後多年她持續接受心理分析治療,聽從醫師建議把所思所感化成文字,並回哥大上夜間通識課,受教於前輩詩人黎歐妮.亞當斯及史坦利.庫尼茲 。青春期的特殊經驗,深刻影響了她的創作。
1968年第一本詩集《第一個孩子》出版,她早熟的文字,疏離的語調,長於表達細膩情感的寫作天分,立即受到關注。1985年《艾奇里斯勝利》獲國家書評人獎,1992年《野鳶尾》獲普立茲文學獎,1999年《新生》得《紐約客雜誌》詩獎,隔年並獲頒耶魯大學博令郡終身成就獎,2014年更以《貞潔之夜》獲國家書獎;累積著作詩集十五本,詩論一部,並曾先後任教於波士頓及愛荷華等多所大學。2003年榮膺美國國家桂冠詩人,2004年應聘耶魯大學駐校作家,教授創作至今,其間八年並擔任「耶魯青年詩人獎」決審。
*
《野鳶尾》是葛綠珂第七本詩集,是她沉澱多年,以兩個月時間一鼓作氣完成的作品,共五十四首詩。詩中她誠實而無畏的,像精神分析師面對病患,挖掘自我內在的糾結。詩中的「我」,可能是某一株花草,可能是在花園勞作的詩人,祈禱的詩人,也可能是大自然或造物主——比如那一簇簇棉棗兒花,看透了個體生命的卑微,對詩人說:「你為甚麼還在乎╱自己的聲音,如果╱是甚麼╱幾乎等於甚麼都不是」〈棉棗兒〉;而自知「永遠無法花開二度」的紅罌粟,告訴詩人:「我有很多感覺,感覺╱統治我……我開口說話╱因為我已經碎成片片」〈紅罌粟〉。
詩人對生命盛極而衰的焦慮,讓她盼望時間能停頓:「我想停下來,像以往一樣╱靜止,因為世界從來不靜止╱不停在仲夏,而停在第一朵花╱成形之前,一切還沒過去╱那一刻——」〈門口〉;而雖然美好回憶清晰如昔:「那房間一定還在……╱一切還沒褪入空無,褪入現實……╱你臉上幾綹亂髮,濕答答,參差著赭紅╱棉麻褐,銀光閃爍。沉甸甸一整甕白牡丹」〈派斯克島〉,雖然猶在希望無窮的春天,她也預見情愛的必然幻滅:「她的手指冰冷╱沾著春雨╱稀疏的草地冒出紫色番紅花——╱就算在這裡,在這愛的起點╱她的手離開他臉龐,已然╱留下一個分手的意象」〈花園〉。
她對上蒼是有埋怨的:「現在四周只有沉默對我說話……╱當祢離開,祢離開得斷然╱決然,帶走所有可見的生命」〈晚禱〉;而上蒼呢?祂責備:「我怎能幫得了你們如果╱你們的需求各個不同╱日照,陰影,濕暗,乾熱╱你們自己聽聽……╱每個聲音都高喊著╱一些需要,一些必要╱並且藉此不斷╱相互扼殺╱在開闊的原野」〈仲夏〉;祂也提示:「不像植物╱你們的生命不循環╱你們的生命是鳥之飛翔╱始於靜止,終於靜止」〈退隱的風〉。祂點醒詩人:「如果你願意睜開眼╱就會看見我,就會看見╱天堂的空虛╱反映在大地,原野再次╱一無所有一無生息,覆蓋著雪——」〈夏末〉。是的,或許那擁有最後說話權的,正是大自然:「我已經在夏夜對你唱得夠久了╱終究我會贏得你;這世界無法給你同樣╱持久的關注╱你得學會愛我,人得學會愛上╱沉默,和黑暗」〈安眠曲〉。
赤裸裸,不多加修飾,散文化,抒情的句行裡處處是矛盾,魅惑,不安,苦澀,憤懣,甚至嚴苛的質疑,辯論或控訴,抗拒那逼近的昏晦,那終不可免的,沉寂;口吻有時瑣碎家常,謙卑,沮喪,慧黠兼而有之,有時又彷彿神諭,專斷,權威,讓人不寒而慄。詩集中不同的發言者,允許詩人藉多重視角,更全面的從流動觀點表達「我」在花園變遷中的體會,省思,以及對生命的迷惘與領悟。
*
葛綠珂用字素樸,直白。「對語言的熱情,對文字的敏銳感應,是詩之為詩的標記。最簡單的字,可能蘊含最豐富的意義,最戲劇化的張力……我喜愛小小的,卻能在腦子裡膨脹的詩。」她在《詩的實證與理論》寫。在詩論或詩作中,葛綠珂經常提到voice一字:「Voice意指『思考風格』,這是『文字風格』永遠無法取代的……詩得以流傳,不因其內容,而因其思考風格。」
詩人追求的毋寧是更幽深的詩意,不是詩的表面技巧。而voice,我想,可以譯成「心聲」。
詩人批評家安德魯.江斯頓 曾說葛綠珂的詩「像幽靈,骨瘦嶙峋一襲黑衫,冷靜,清醒」。的確,詩如其人。早熟,憂鬱症,心理分析治療,失衡的親情,對孤寂的洞察,對內在黑暗的凝注,對存在與消亡的尋探……因為相似的生命履歷,葛綠珂的詩難免不讓人聯想到「告白詩派」的希薇亞.普拉斯與安.賽克絲頓 ;詩人學者史岱棻.柏特 甚至認為「普拉斯之外,葛綠珂是少數能把抑鬱和疏離感提升到美學領域的詩人」。但與早逝的兩位前輩相比,葛綠珂應該是更堅韌的。也因為跨過前輩沒跨越的關卡,葛綠珂走得更遠,視野更超脫,心思更透徹。《野鳶尾》裡迴響著的,是葛綠珂冷清的「心聲」,她思想的獨特音樂。她苦心經營的花園,她知道,最多只是一個變質的伊甸;而在無數晨禱晚禱後,她終究得到啟示,以詩安頓了自己。
詩是她抵擋厄運,痛苦與恐懼,找到生命「剎那即永恆」的意義,與之協商而得到救贖的歸依。
葛綠珂的詩,例如早期的《艾奇里斯勝利》,稍後的《牧場》或《亞維諾火山口》等,靈感廣泛取材西方童話,史詩或神話;但《野鳶尾》中提到的花果植物則多出自《聖經》:番紅花,雅各之梯,蘋果,玫瑰,無花果,水仙,雛菊,莢蒾,百合與荊棘,葡萄園……甚至兩個人名,諾亞與約翰 ,都帶著象徵,架構出一個幾可亂真,同樣也要失去的,伊甸情境。除了這些,詩集中其他的花,比如野芝麻別名「死亡蕁麻」,延齡草別名「三葉花」(表示三位一體?),各自又蘊藏了表層之外的影射。至於野鳶尾:iris,除了是意涵「希望,信仰,勇氣與智慧」的花,它同時也是眼睛瞳孔外圈的虹膜,wild iris因此是不是可能隱喻「狂野的眼色」?林林總總,「她謎樣的語言,吸引讀者參與她的故事,融入,並各自填補其中的留白,」詩評家海倫.范德樂 說。葛綠珂的敘述雖不離「我」,但那「抒情我」其實並不陷溺於主觀,也因而柔軟了主╱客體二分的對立。這不斷自我詰辯的《野鳶尾》,彷彿一個洗滌儀典,她創作的分水嶺。
*
葛綠珂的創作始終源於清明的「內視」。借用詩人自己的說法:詩是她思想風格的完整體現,她發自底層的心聲;而《野鳶尾》主題詩的結語,或許正是這說法最詩意的表達——
自我生命中央噴出
一柱泉湧,鬱鬱的深藍
投影在碧藍海藍 〈野鳶尾〉
詩人為自己建了一座花園,園裡種上比伊甸更多的花:野芝麻、罌粟、雪花蓮,甚至巫草;園裡,她聆聽幻變的風雨星辰,她祈禱,她記錄著一切,清晨以至夜深,年少以至年老,感知那繁華而迅速的春夏,以及終將到來的秋冬,靜靜的。
並且,她讓我們走進她的花園……

【預購】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張亦絢
平常價 $25.00張亦絢短篇小說集
從此身敗名裂的小說
附錄張亦絢、葉佳怡9000字對談
葉佳怡:《性意思史》似乎像一種「世故的倒帶手法」,去幫助讀者再一次發現「性」。而少女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一套輕巧編碼系統,透過這樣的編碼系統,讀者幾乎可以回到「性別角色」之前的「前性別」的時期,去撫摸到關於人的「樣子」的各種曖昧邊角。
張亦絢:為什麼強調「性」呢,主要是我發現,許多事物,仍因為「性」卡住,但也有另一種相反傾向,所謂「性大於一切」,又造成對其他事物的貶低忽略——這個傾向的副作用,就是例如認為膽怯不可以、保守就壞、羞恥必逐、不確定就不耐煩、哀傷太低級——簡言之,就是「感情不可」。我想克服的確實就是對性與感情「兩者必擇一」的這種方便慣性。——摘自附錄〈在性意思間繼續摩擦:如果妳我本是雙頭龍〉
關於性,我們都複雜,也都單純。
幾乎從來沒有人提醒我們,注意妳的性在哪裡,記得它為何發生,看見它的許多形狀、死滅或光亮。我花時間記錄過綠豆與黃豆如何長大、有陣子每天都得觀察蠶寶寶吃了桑葉沒有......為什麼,沒人用一種說「嗨」的方式讓我知道,妳當留意......。妳生命中沒有一個性,是與另一個性,一模一樣的。它們從不重來,一朝一命。
本書收錄四篇小說,成篇最早的〈淫婦不是一天造成的〉,是應《金瓶梅同人誌》的邀稿寫成,是一篇以蘭陵笑笑生《金瓶梅》人物為底的新小說。小說裡的潘金蓮與白玉蓮,都是原來《金瓶梅》中就有的人物。〈四十三層樓〉則是應「字母會」的企畫寫成,〈性意思史〉既是12篇文本也是一個作品,原是刊在《聯合文學》的專欄。〈風流韻事〉延續〈性意思史〉的筆調,算是〈性意思史〉的第二部。張亦絢:「出現在這本小說集中的,是我在心裡放了非常多年的素材,也是我非常在乎的東西。」
名人推薦
林蔚昀、孫梓評、陳栢青、諶淑婷 一致推薦
如果我有女兒,我會送《性意思史》給她,作為青春的禮物,這樣她就可以看到性的各種面貌:可愛、好笑、好玩、迷人、悲傷、可怕、荒涼、療癒……(是的,性就像人一樣,是很複雜的哦)但是我沒有女兒,所以我把《性意思史》送給自己心中的少女,這青春的禮物,來得一點都不遲。——作家 林蔚昀
文體如身體,羨慕張亦絢「永不出櫃」的衣櫃有那麼多身體,層層疊疊,鬆鬆緊緊——這說的是皮膚,或者文字,她卻永遠在乎並企圖更深:表面的裡面,上面的下面,後面的前面,畢竟,「沒有一個性,是與另一個性,一模一樣的……」身體也是。
讀《性意思史》,感覺書中所要顯露的,並非色情,而是知情。與身體有關的記憶及政治,全都在小說所允許的誠實中滔滔掏出。這絕不是容易的事。一如我們對待自己身體常有的陌生或漠視,挖掘性欲的手勢也可能跟日常扒飯一樣潦草了事,如何竟可以看穿自己和性欲、和他人之間,那道實存的「隱形牆」?
知情更淫。她所能見,所欲見,所呵護,所對抗,是時間向所有人敞開卻未有人曾牴觸(或觸而未覺,無法以文體或身體留下敘事)的洞穴,穿過明暗迂迴的獸徑,她一次次徒手交回,對我而言極其貴重的啟蒙:性亦是死。在「一朝一命」,各種各樣的小死亡之後,唯有歷劫歸來的人,才能冰清玉潔地說:「性,乃妳的心,加妳的生。」
這是一本沒有人寫過的心的故事,也是一本沒有人該忽略的生的斷代史。——詩人 孫梓評
當人們讚美女人很「知性」,往往是藉此取消她的身體。當人們說這女人很知「性」,太知道性,一下又太多身體,是小男生總愛彼此幹拐子擠眉弄眼傳耳語。張亦絢這批小說讓兩者並置,並讓他們互相抵消,豈止「知性」,更能知「性」,不多不少還原最初的身體,其實是不黏不膩還原最初的性。如果整個人類文明演進只為了傳達一件事情,知「性」近乎恥。那張亦絢的小說做到一件事情:知恥。近乎勇。她指出世界是怎麼寫出這個大大的恥字,但知恥是一回事,那又怎麼樣呢?把句號打上,把身體打開,《性意思史》讓羞恥的變勇敢。讓終於勇敢起來的,別因此羞愧。——作家 陳栢青
談性似乎沒什麼了不起,但我們其實從沒真正在談,我們在怕。只是畏懼的是性,還是生命的重量與心無法真誠?——文字工作者 諶淑婷
張亦絢
一九七三年出生於台北木柵。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及視聽研究所碩士。早期作品,曾入選同志文學選與台灣文學選。另著有《我們沿河冒險》(國片優良劇本佳作)、《小道消息》、《晚間娛樂:推理不必入門書》,長篇小說《愛的不久時:南特 /巴黎回憶錄》 (台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台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二〇一九起,在BIOS Monthly撰「麻煩電影一下」專欄。
網站:nathaliechang.wixsite.com/nathaliechang
出現在這本小說集中的,是我在心裡放了非常多年的素材,也是我非常在乎的東西。
原本這個出版計畫很可能隨我高興,一再延宕。2017/4/27 小含(林奕含)離世,我有許多私人感情上的傷痛,因為過於私人,除了在特定的日期,如她的生日等,我盡可能與這段記憶稍事隔離。對於後續的大部份議論,我也選擇沉默。現在究竟算不算對該事件的回應?嚴格來說,我認為不算。因為真正完整且嚴肅的回應,不是一本書,甚至也不是一個十年就可以做到的—這是我的看法。或許將來有賴比我更堅強的人來投入,也不一定。但這個事件的影響是,使我感到為少女而寫(但也並不排斥其他讀者),為性處境而寫,有其刻不容緩的急迫性。文學的作用有時在直接,有時在間接—我會把它當作間接回應的一種。如果有人因為此書的一行一字而略有收穫,將它視為林奕含的遺澤,我也會非常感激地與您握手。這個部份,我就說到此為止。
現在檢視它們,大約只用了原始素材的十分之一,仍然割捨了不少。割捨的原因多為書寫結構。自我檢禁的部份,我盡可能鍛鍊了勇氣與臉皮,不讓它以某種刪節版的面貌出現。
成篇最早的〈淫婦不是一天造成的〉,是應《金瓶梅同人誌》企畫的邀稿寫成,收在聯經2016年出版的《金瓶梅同人誌》一書中。計畫的提議,記得是讓我們寫成一篇以蘭陵笑笑生《金瓶梅》人物為底的新小說。寫小說之前,當然把這本兒時讀物又讀了一遍。小說〈淫婦不是一天造成的〉中的潘金蓮與白玉蓮,都是原來《金瓶梅》中就有的人物。
我也嘗試讓武松與武大在現代小說中得到一瞥,不過武大是以綽號「拿破崙」的美術老師現形,我有真實人物作底,寫起來非常得心應手——剛剛我翻開看到「拿破崙」三個字,嚇一跳又笑出來:這誰啊?真實人物原來的綽號才難聽,我重新給了她「拿破崙」這個稱號,對原始《金瓶梅》的文本與我手上的素材,都做了對話與文學性的必要修改。也寄託了我的翻案柔情。這篇刊出後,有中文系的女大學生(同時也是很優秀的年輕小說家)寫信告訴我,喜歡讓白玉蓮入鏡的選擇——在這裡提一下,主要是說,熟悉《金瓶梅》或中文系的讀者,會因為互文性而有不同讀法:但對不顧互文性的讀者,也無礙閱讀就是。
〈四十三層樓〉則是回應「字母會」的企畫寫成。收在2018衛城出版《字母會Q任意一個》中,出版之前曾在《自由副刊》刊載,阿尼默畫了有趣的插圖——但是細節上和小說會有所衝突,關係到窗子的構造,這部份我倒是很講究寫實的。——「字母會」的資料非常容易查到,我就不深入說明。但補充一事,就是因為我有些迷糊,以為小說除了對照「任意一個」的概念外,也要呼應Q字母的造型,因此我是從「窗子外吊了一個人」這個意像開始發想的。後來才知道,這就叫做「想太多」——但這誤解並不壞。
〈性意思史〉既是12篇文本也是一個作品,是2018為期一年,刊登在《聯合文學》的專欄。原初我的設想是帶有一點連載意味外,但也要使從任何一個月突然翻開閱讀的讀者,沒有太大困難。以上就是一些外緣,如何刺激創作誕生的回顧。
此外,幾個月前《九歌107散文選》來信詢問,是否同意將性意思史的首篇〈路易想到她們的下面〉收於散文選中,我吃了一驚。近年對於「何謂小說?何謂散文?」有許多爭論。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文類的認定只要認定者有其邏輯,實是不妨多方參考不一樣的邏輯。我的思考也經過不同的歷程與演變。不過,因為寫作之初,就是以小說連作的方式在進行,所以在自己的書中,就還是說明一下,在我的觀點裡來看:這都是小說。是將虛構的精神擺在紀實之前的作品。
〈風流韻事〉原是想延續〈性意思史〉的筆調,但加入教育小說沒有的硬蕊(?),並小小顛覆一下傳統「風流韻事」的概念。——可我寫小說就像扶乩,最後出來的顛覆,連我自己都嘆氣:不是說只「小小的」顛覆嗎?我禁不住要掩面偷笑:終於寫到可以身敗名裂的小說了。身敗名裂就是小說的本業,雖知會對現實生活造成困擾,但也只能這樣。還能怎樣。
性也是很猙獰的,而且不是他人的性才會猙獰。如果沒有這部份,我始終感到誠實有虧。
從〈性意思史〉起筆到完成,每回我都對自己說,該寫到「醬油」了。但寫了12個月,「醬油」還是原封不動,倒不出來。倒不出來就是倒不出來——到寫〈風流韻事〉,「醬油」自然流出來時,我真是大喜過望。因為「醬油」如果是在〈性意思史〉出現,勢必會成完全不一樣的面貌。我很高興它在〈風流韻事〉中,我很高興有了〈風流韻事〉。〈風流韻事〉是目前為止,最接近我理想中「小說的樣子」——就是沒有樣子。我畢竟深愛太宰。

【預購】笑忘書(40週年紀念版)(Kniha Smíchu a Zapomnění)◎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譯者:尉遲秀)
平常價 $27.00米蘭.昆德拉奠定大師地位的關鍵代表作!
其實所有的愛情關係都是建立在一些不成文的公約上,那是戀人們還在熱戀的最初幾星期裡,未經深思熟慮就草草擬定的公約。
那時戀人們還沉浸在夢裡,但這時候,他們其實已經不知不覺地扮演起難纏的法學家,開始逐條逐字編寫他們的愛情合約。
噢!戀人們,開頭這幾個險惡的日子裡要當心哪!如果您幫別人把早餐端到床上,您就得一輩子幫他送早餐過去,否則您就會揹上讓愛情褪色與背叛的罪名……
宛如一曲變奏,《笑忘書》收錄七個以「布拉格之春」為主調的短篇故事,故事中的人有的想留住記憶,有的想抵抗記憶,昆德拉藉此帶出微小個體與龐大歷史之間的微妙連結,並融合夢境、詩歌,雜糅以批判、敘事,用時快時慢的節奏,交織成關於笑與忘的動人樂章。
最高評價
《笑忘書》本質上是一本小說,卻是一本童話,一本文學批評,一本帶有政治味的冊子,一本音樂理論,一本具有傳記色彩的書。它可以變化成任何它想成為的一本書,整體來說,它根本是一本天才之作!──紐約時報
這本書可以很率直地自稱為一本傑出又新穎的書,它以最乾淨純粹又充滿機智的文字,邀請讀者直接進入書的核心。──【普立茲獎大師】約翰.厄普戴克
昆德拉對現代生活的譴責是宏觀的,但他對那些創作和經歷痛苦的人的關懷卻是最深沉的。──時代雜誌
這本書是一部令人眼花撩亂的娛樂,它啟發了每個政治的、知性的、情欲的,甚至是幽默的層面。──新聞周刊
米蘭.昆德拉運用解放與自由的宏觀概念開創了感性,並使用「性」作為政治事務的隱喻。──洛杉磯時報
《笑忘書》擁有豐富的故事、人物以及想像力,它為米蘭‧昆德拉帶來首次全球性的成功。──亞馬遜書店
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一九二九年生於捷克的布爾諾。一九七五年流亡移居法國。作品有長篇小說:《玩笑》、《身分》、《笑忘書》、《生活在他方》(榮獲法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的「麥迪西大獎」)、《賦別曲》(榮獲義大利最佳外國文學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朽》、《緩慢》、《無知》、《無謂的盛宴》;短篇小說集:《可笑的愛》;評論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簾幕》、《相遇》;此外還有一部舞台劇劇本《雅克和他的主人》(靈感來自狄德羅小說《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譯者簡介
尉遲秀
一九六八年生於台北。曾任報社文化版記者、出版社文學線主編,輔大翻譯學研究所講師、政府駐外人員,現專事翻譯。譯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笑忘書》、《雅克和他的主人》、《小說的藝術》、《無知》、《不朽》、《緩慢》、《生活在他方》、《戀酒事典》、《渴望之書》(合譯)、《HQ事件的真相》、《馬塞林為什麼會臉紅?》、《哈伍勒的秘密》、《童年》等書,近年開始投入童書及人文科學類的翻譯。
【預購】無謂的盛宴(La fête de l’insignifiance)◎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譯者:尉遲秀)
平常價 $25.00也是一場終極的如釋重負。
我們從很久以前就知道,
這個世界已經不可能推翻,不可能改造,
也不可能讓它向前的悲慘進程停下來了。
我們只有一種可能的抵抗,
就是不把它當一回事。
無意義,我的朋友,這是存在的本質。
它隨時隨地永遠與我們同在。
就算沒有人想看到它,它也會出現:
在恐怖之中,在血腥鬥爭之中,在最不幸的厄運之中。
要在這麼悲劇性的境況裡認出它,直呼其名,
這經常需要一點勇氣。
可是我們不只要認出它,還要去愛它,
無意義,我們必須學習去愛它。
呼吸這圍繞著我們的無意義,
它是智慧的鎖鑰,它是好心情的鎖鑰……
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一九二九年生於捷克的布爾諾。一九七五年流亡移居法國。作品有長篇小說:《玩笑》、《身分》、《笑忘書》、《生活在他方》(榮獲法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的「麥迪西大獎」)、《賦別曲》(榮獲義大利最佳外國文學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朽》、《緩慢》、《無知》、《無謂的盛宴》;短篇小說集:《可笑的愛》;評論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簾幕》、《相遇》;此外還有一部舞台劇劇本《雅克和他的主人》(靈感來自狄德羅小說《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譯者簡介
尉遲秀
一九六八年生於台北。曾任報社文化版記者、出版社文學線主編、輔大翻譯學研究所講師、政府駐外人員,現專事翻譯。譯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笑忘書》、《雅克和他的主人》、《小說的藝術》、《無知》、《不朽》、《緩慢》、《生活在他方》、《相遇》、《戀酒事典》、《渴望之書》(合譯)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