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isioo++
- 87
- 87期
- 9786269616282
- 9789570863086
- 9789573333982
- 9789573334064
- 9789573336884
- 9789864945023
- A Contract with God: And Other Tenement Stories
- Albert Camus
- Anne Rooney
- Art Spiegelman
- Atomic Habits
- 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
- Black Sands
- Black Sands of Iceland
- boy love
- Byeonduck
- Carmen Maria Machado
- Cécile Marin
- Eau De Parfum
- EDP
- Equipo Plantel
- Her Body and Other Parties
- Iceland
- Isabelle Merlet
- Italo Calvino
- Jacques et son maître: hommage à Denis Diderot en trois actes
- James Clear
- Jerusalem:The Biography
- Joan Negrescolor
- KAKAO FRIENDS OFFICE:拜託讓我6點準時下班
- Kniha Smíchu a Zapomnění
- La fête de l’insignifiance
- LA LENTEUR
- La Peste
- LES CHATS DU LOUVRE
- Louise Glück
- L’IDENTITÉ
- L’ignorance
- Marta Pina
- Martin Burckhardt
- Maus
- MAUS: A Survivor’s Tale
- Michel Houellebecq
- Mikel Casal
- Milan Kundera
- Nadine Cattan
- Neil MacGregor
- NESMRTELNOST
-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 Perfume
- Seonny
- Shoshana Zuboff
- Simon Sebag Montefiore
- SMĚŠNÉ LÁSKY
- Stéphane Leroy
- Sérotonine
- 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The Fight for a Human Future at the New Frontier of Power
- The Wild Iris
- Think Like a Philosopher
- Travellers
- ULTIMO VIENE IL CORVO
- verse
- Verse第二期
- Verse(10月號/2020)(第2期)
- Will Eisner
- Život je jinde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不朽
- 不朽(出版30週年紀念版)(NESMRTELNOST)
- 中國大陸
- 中野明
- 九歌
- 五香街
- 亞特·史畢格曼
- 什麼是民主
- 今野敏
- 他不是我 上+下套組 (限)
- 他不是我 上+下套组
- 伊塔羅·卡爾維諾
- 伊莎貝爾·梅蕾特
- 但我就是忍不住
- 余淑慧
- 倪安宇
- 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 像哲學家一樣思考:27堂超有料人生思辨課,Step by Step打造你的心智護城河(Think Like a Philosopher)
- 兒童繪本
- 其他
- 其實應該是壞掉了
- 冰島
- 冰島玄砂
- 冼文光
- 劉黎兒
- 北極之光
- 卓惠娟
- 南方學院
- 南方家園
- 卡繆
- 卡門·瑪麗亞·馬查多
- 印刻
- 原子習慣
-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 古典
- 古典小說
- 可笑的愛
- 可笑的愛(出版55週年紀念版)(SMĚŠNÉ LÁSKY)
- 台灣
- 史蒂芬·樂華
- 吃飽睡飽,人生不怕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同期
- 吳心尹
- 哲學
- 唐七公子
- 嚴慧瑩
- 基礎與演進
- 夏丏尊
- 夏丏尊、葉聖陶
- 夏宇
- 夏川草介
- 夜畫帳
- 夜畫帳(第二卷)
- 大牌出版
- 大田
- 大辣
- 失戀傳奇
- 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
- 如果出版社
- 威爾·埃斯納
- 娜汀·卡坦
- 字畝文化
- 字花
- 守護書的貓
- 安·魯尼
- 宋瑛堂
- 宮崎正勝
- 宮崎正勝的飲食世界史(一套三冊不拆售)
- 富海科技翻譯
- 寧欣
- 寶瓶文化
- 尉遲秀
- 小說
- 尖端
- 尤安·內格雷斯葛羅
- 尼爾·麥葛瑞格
- 山海經
- 平川遊佐
- 平心出版
- 張亦絢
- 張愛玲
- 張淑英
- 張鐵志
- 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
- 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
- 心一堂
- 性別研究
- 性意思史
- 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
- 性的世界地圖
- 性的世界地圖:自由、歡愉與禁制
- 悅知文化
- 想把餘生的溫柔都給你
- 愛米粒
- 手機裡的男朋友
- 拜託讓我6點準時下班
- 推理小說
- 教材
- 散文
- 文創
- 文化研究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文話
- 文話:寫給中學生的作文與閱讀指導
- 新神
- 新經典文化
- 方慧
- 方智
- 旅人
- 日光綿羊
- 日本
- 明日之書套書(一套三冊不拆售):《什麼是民主》+《關於社會階級》+《這就是獨裁》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書
- 最後來的是烏鴉
- 月光的合金
- 有鹿文化
- 木馬文化
- 本事文化
- 杉澤
- 李后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 李建興
- 李後主事件簿:他死一次,活了千年
- 李秉樞
- 村上春樹
- 松本大洋
- 林怡婷
- 林琬清
- 林謹瓊
- 果阿
- 柳向阳
- 梁超
- 楊家昌
- 機器控制力量
- 歷史
- 歷史經典
- 殘雪
- 毛大
- 汐街可奈
- 海外
- 海風書屋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溫澤元
- 漫畫
- 無境文化
- 無知
- 無知(全新版)(L’ignorance)
- 無謂的盛宴
- 無謂的盛宴(La fête de l’insignifiance)
- 玄砂
- 王聰威
- 王薇甄
- 王靜怡
- 瑟西莉·馬涵
- 瑪爾妲·碧娜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全新版)(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 生活在他方
- 生活在他方(50週年紀念版)(Život je jinde)
- 生而為GAY
- 生而為GAY,我很抱歉:我的性決定我的人生
- 生而為GAY,那又如何:在同志酒吧長大的我們
- 生而為GAY,那又如何:在同志酒吧長大的我們 vol.1
- 畫符
- 皇冠
-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
- 目宿媒体
-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 瞿欣怡
- 秋陽
- 究竟
- 童書
- 笑忘書
- 笑忘書(40週年紀念版)(Kniha Smíchu a Zapomnění)
- 笑說
- 簡體
- 米格爾·卡薩爾
- 米榭‧韋勒貝克
- 米蘭·昆德拉
- 絣織紅縷:《紅樓夢》與乾隆的十三道陰影
- 絣织红缕:《红楼梦》与乾隆的十三道阴影
- 給中學生的十二堂作文課
- 給中學生的十二堂作文課:傳承半世紀的經典作文入門
- 緋華璃
- 編輯樣
- 編輯樣Ⅱ
- 編輯樣Ⅱ: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
- 緩慢
- 緩慢(出版25週年紀念版)(LA LENTEUR)
- 繁體
- 繪本
- 缺席
- 羅曼史作為頓悟
- 羅浥薇薇
- 羅浮宮的貓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耶路撒冷三千年
- 联经出版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第432期
- 聯合文學(10月號/2020)(第432期)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肖莎娜·祖博夫
- 育苗團隊
- 胡矇
- 脆弱練習
- 臉譜
- 與神的契約:百年冥誕紀念版
- 苦苓
- 苦苓開課,原來國文超好玩!
- 范静哗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研究
- 華胥引
- 萬歲
- 葉佳怡
- 葉聖陶
- 董啟章
- 蒼老的浮雲
- 蔡世偉
- 蔡翔任
- 蔡蕙光
- 蔡蕙璞
- 蔡詩萍
- 蔡诗萍
- 蔣連根
- 蕉風
- 蕉風——491期
- 虹影
- 蠢羊
- 血清素
- 血清素(時代的挑釁者──韋勒貝克再掀文壇巨浪之作)(Sérotonine)
- 街角遇見哲學
- 街角遇見哲學:從ABC到DNA,生活中35個改變現實的偉大思想
- 裸
- 裸體日本
- 裸體日本:混浴、窺看、性意識,一段被極力遮掩的日本近代史
- 裸:劉黎兒的日本情色文化觀察
- 觀山海
- 許玉意
- 詩
- 詹姆斯‧克利爾
- 語不驚人毛不休
- 諸神的起源
- 諸神的起源:四萬年的信仰、信徒與信物,見證眾神世界史
- 諸神的起源:四萬年的信仰、信徒與信物,見證眾神世界史(Living with the Gods: On Beliefs and People)
- 謫花:再詳張愛玲
- 變幻
- 貓
- 賀淑芳
- 賽門·蒙提費歐里
- 赤腳醫生
- 身分
- 身分(出版20週年紀念版)(L’IDENTITÉ)
- 這就是獨裁
- 遠流
- 遠足文化
- 邊疆
- 邱常婷
- 邱瑞鑾
- 鄭問
- 酒杯裡的世界史
- 酒杯裡的世界史(全新插畫版)
- 野鳶尾
- 金庸
- 金庸的江湖師友
- 金庸的江湖師友:作家良朋篇
- 金庸的江湖師友:師友同業篇
- 金庸的江湖師友:明教精英篇
- 金庸的江湖師友:金學群豪篇
- 關於社會階級
- 阿爆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陳心慧
- 陳思穎
- 陳柏瑤
- 陳繁齊
- 陳育虹
- 陳郁雯
- 雅克和他的主人:向狄德羅致敬的三幕劇
- 雅克和他的主人:向狄德羅致敬的三幕劇(50週年紀念版)(Jacques et son maître: hommage à Denis Diderot en trois actes)
- 雖然痛苦到想死,卻無法辭職的理由
- 雜誌
- 電腦人文化
- 露伊絲‧葛綠珂
- 露易丝·格丽克
- 青空文化
- 顏湘如
- 風吹樹梢
- 風華
- 風華上海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學
- 餐桌上的世界史
- 餐桌上的世界史(全新插畫版)
- 餐桌上的日本史
- 餐桌上的日本史(全新插畫版)
- 香水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馬丁·勃克哈特
- 馬世儀
- 馬以工
- 馬來西亞
- 马以工
- 高博倫
- 高寶
- 高詹燦
- 魏可風
- 麥德文
- 麥田
- 黃煜文
- 黃金
- 黃金果阿
- 鼠族
- 鼠族(MAUS: A Survivor’s Tale)
- 鼠疫
- 시루Siru
- 안또이ddoy

【預購】耶路撒冷三千年(Jerusalem:The Biography)◎賽門·蒙提費歐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譯者:黃煜文)
平常價 $43.00基督教徒、天主教徒、猶太教徒、伊斯蘭教徒、歷史學家、人文關懷人士,和一切胸懷大志者,全球30多國爭先搶讀!
經濟學人、出版人週刊、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書評、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新聞週刊、洛杉磯時報……各大媒體競相報導。
聽最會說故事的作家,為你闡釋一個兼容天堂與地獄的城市!
耶路撒冷是一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個宗教的聖地,
更是唯一擁有兩種存在的城市——天堂與人間。
《塔木德》記載:「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人們卻說:「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也在耶路撒冷。」
了解耶路撒冷的歷史,就明白世界為何演變至今日樣貌……
耶路撒冷曾被視為世界的中心,今日的它與過去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座城市是亞伯拉罕諸宗教爭鬥的焦點,是信徒日增的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的聖地,是文明衝突的戰略要衝,是無神論與信仰齟齬的前線,是讓世人魂牽夢繫的去處,是惑人的陰謀與虛構的網路傳說發生的地點。
本書作者力圖中立,依年代順序講述耶路撒冷的故事,透過男男女女--士兵與先知、詩人與國王、農民與音樂家--的生活,與創造耶路撒冷的家族來呈現這座城市的歷史。目的就是說出事實,無論它們聽起來是否刺耳……
作者簡介
賽門·蒙提費歐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
生於一九六五年,曾於劍橋大學攻讀歷史。
他的《凱薩琳大帝與波騰金》曾進入薩謬爾.強森獎、杜夫.庫伯獎與瑪許傳記獎的最後決選名單;《史達林:紅色沙皇的宮廷》榮獲英國圖書獎的年度歷史書獎;《青年史達林》贏得柯斯達傳記獎(英國)、洛杉磯時報傳記類圖書獎(美國)、政治傳記大獎(法國)與克萊斯基政治文學獎(奧地利);並寫過一部小說《薩申卡》。
他運用新檔案資料、當前的學術成果、自己家族的文件,以及花費一輩子的時間進行研究,完成了《耶路撒冷三千年》這部驚人的歷史鉅著。
據《新聞週刊》所述,他能將龐大的歷史書籍寫成極為好看的驚悚作品;他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歷史變得淺顯易懂;他的博學與睿智使人忍不住向美國國務卿推薦聘請他擔任幕僚。
其作品已被翻譯成三十五種語言。身為皇家文學學會會員的他,現與妻子及兩名子女住在倫敦。
譯者簡介
黃煜文
1974年生。專職譯者,譯有《耶路撒冷三千年》《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金錢與權力》《如何改變世界》與《最純潔的種族:北韓人眼中的北韓人》。
推薦文一
周聯華 牧師
《耶路撒冷三千年》是多麼美麗又吸引人的書名;她是全世界人士所景仰的城市,她不是紐約、倫敦、巴黎,當然更非台北所能比擬;她之所以為人所景仰,因為她是全世界三大宗教的搖籃。
我上一次去耶路撒冷時,沿途看到旗幟上印著「慶祝大衛之城」的標誌。這對猶太人是沒有問題的,大衛是猶太人所尊敬的祖先,大衛出生在公元前1010-970;如此算來,耶路撒冷到現在剛好是三千年。但在巴勒斯坦的另一些居民卻不是這麼想的,好比那一次我來到巴勒斯坦時,與當時巴勒斯坦的領袖阿拉法特有過短短的會面,他很清楚地表達另外一種想法,而我不能不把他的想法考慮進去,因為他也代表了當地的另一群人。他告訴我:「這不是大衛之城,這是麥基洗德的城(見本書p50)。」他還向我提出挑戰,要我再去讀聖經,並告訴我:「亞伯拉罕所擁有的土地僅是他花了四百舍客勒所埋葬他妻子的墳地。」當然,以色列人不是這麼想的。當天晚上,我回到我下榻的住所閱讀聖經,果真這段經文記載在創世記第二十三章第七至十六節。
還有一次,我參加一個在耶路撒冷的學術會議,雖然人微言輕,仍主張耶路撒冷不要參加任何政治協商。我的想法是,既然她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搖籃,那麼就由三個宗教共同負責經濟來維持一切的開支。這三大宗教都非常有錢,只要它們肯合作,財源是最小的問題,可惜沒有成功。
我希望藉著本書能喚起一般讀者對耶路撒冷的興趣。因為本書對歷史的考證有特殊的貢獻,藉著閱讀本書對耶路撒冷有深刻的了解;無論是學者、歷史家,和一般信徒都應該對耶路撒冷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推薦文二
吳獻章博士(中華福音神學院舊約教授)
這本書幫地球上最令人癡迷並迷惑的城市寫傳!
看官您或許會問:傳記,不是敘述人用的文體嗎?給一座城市寫傳?一個缺乏水源、充斥岩石、崎嶇難行、夏烈冬寒、交通遠離地中海沿岸商路?套用白居易的話:「耶路撒冷居,大不易!」何況這城市四周圍是乾癟的骸骨,「藏骸所」不論如何修飾,都掩埋不去歷世這城所經歷的屠殺、災難、破壞、戰爭、恐怖;從聖殿平台往上看橄欖山,墓園滿布,彷彿一座「死人城市」,連看一眼都嫌嘔,還幫她寫傳?
更讓看官迷惑的是,這飽經滄桑的城市,人間許多帝王為此城而動刀,她還是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的故鄉,是文明衝突的戰略要衝,是無神論與信仰齟齬的前線,也是全球鎂光燈聚焦的舞臺,更是當今世界政治上牽一髮動全身的城市──它是九一一戰爭背後的爆炸導火線,中古世紀綿延數百年的十字軍也是為她開打!為這樣的城市寫傳?怎能不讓人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訝異道:這耶京是「何方神聖」?怎會是讓世人魂牽夢繫的去處,讓亡國後的猶太人朝思夕夢,「明年耶路撒冷見」?
歷史和聖城的石頭會說話。誠摯地邀請您,透過本書細膩嚴謹深遠流長的刻畫,坐上這彷彿魂遊人間歷史的「萬花筒時間船」,凝視三千多年來這原本稱為「和平」的聖城,看舊約人物如大衛、所羅門、希西家、約西亞、尼希米相繼在此登上這座神聖城市,歷代梟雄如尼布甲尼撒王、大利烏王、亞歷山大大帝、龐培、安東尼等,如何用火和劍在此遍體麟傷的城市上耀武揚威,還有馬加比「鐵鎚」家族如何興起,新約人物如希律家族見證君王在宮廷中的腐敗,聖城和馬薩達如何亡於羅馬帝國的刀光火影下,以及兩千年來的基督教、伊斯蘭教、十字軍、鄂圖曼帝國、錫安運動乃至以阿衝突,如何相繼在這上帝聖殿所在的耶路撒冷登場……看官您就會覺得值回書價,且更能瞭解兩千年前,進入這聖城的耶穌,在橄欖山俯瞰這飽經創傷的城市,真情流露出的千年之嘆:
「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二十三章37-39節)
《耶路撒冷三千年》見證了:
1.人類無可救藥的罪行:離棄上帝的瑪拿西王就在這城活活地燒死自己的孩子(列王紀下二十一章6節),聖殿南邊的欣嫩谷見證人心黑暗如「地獄」;連指責這城為妓女之城的先知以賽亞(賽一21),自己都在這城之聖殿,看見至高者顯現後,不禁冒出人間政治和宗教領袖必須反省的呼籲:「禍哉,我滅亡了!」(賽六5);
2.上帝的公義和聖潔:以色列和猶大相繼被擄亞述帝國和巴比倫帝國,因為不肯垂聽上帝透過先知們的警惕,繼續不斷地與立約的上帝「背約、撕票」。舊約歷史見證了,以色列淪亡原因並非因為「他殺」,而是得罪公義聖潔的上帝──「自殺」導致「他殺」──正如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的名言:Civilizations die from suicide, not by murder. (Study of History;《歷史研究》)。難怪先知耶利米就曾以擬人化口吻來為這聖城哭泣(耶利米哀歌);
3.上帝的救贖和慈愛:不論人間君王臣宰如何叫囂、抵擋,上帝預告在祂的聖山所設立的君王(詩篇二篇),已在「神人相會之城」應驗了。彌賽亞耶穌在這聖城旁的伯利恆降生,在有「以色列之地的靈魂」之稱的聖城,他講道、行神蹟,潔淨聖殿,吩咐死人從墳墓中走出,且為世人的罪,走上這錫安城冰冷的石板路,最後被粗暴地掛在城外的十字架上,死後就在此被埋葬,第三天且從墳墓中復活,也在這大君京城的橄欖山升天……讓最先遇見這城城主麥基洗德的亞伯拉罕(創世記十四章),都歡歡喜喜的仰望、期待(約翰福音八章56節)。因著耶穌,會死、必死的世人從此有路可走,並可親身經歷老子和莊子所期待的「天人合一、以馬內利」。
閱讀這本從耶路撒冷所濃縮出的世界編年史,您可以從這最令人迷茫之城中發現最真實的面貌,看清了上帝最終極心意:「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三章16節)
推薦文三
陳南州(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 鳳信教會牧師)
《耶路撒冷三千年》這本書不只是耶路撒冷這座位於世界歷史中心之城市的歷史。它敘述耶路撒冷猶太人、基督徒、穆斯林的故事;也透露屬世的權勢、武力、財富、虛榮,和屬靈的奧秘、敬虔相互交錯會合的悲慘故事,也就是人民苦難的歷史。它再一次震撼我的心靈,讓我憶起2005年,我在當今世界最大的基督教組織--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假希臘雅典召開的「宣教與傳道世界研討會」(World Conference on Mission and Evangelism)中認識的幾位巴勒斯坦基督徒的叮嚀。他們當中有一位送我一枝用以色列政府建造隔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圍牆時,所剷除的樹木製成的小十字架,他要我紀念被阻隔在耶路撒冷城外之基督徒的苦難。耶路撒冷城的興衰反映出苦難人民令人心疼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