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 2024年
- 24期
- 471113238915907
- 477
- 6月號
- 9786263106796
- 9786263106963
- 9786263183087
- 9786263353039
- 9786263557697
- 9786263749870
- 9786263794214
- 9786263960374
- 9786263963849
- 9786263963870
- 9786267026472
- 9786267074558
- 9786267102015
- 9786267198278
- 9786267430163
- 9786267441367
- 9786267483237
- 9786269786572
- 9786269812349
- 9786269836222
- 97862698394
- 9786269875931
- 9787522828671
- 9789570872910
- 9789573341505
- 9789573341710
- 9789577108982
- 9789578654907
- 9789579501200
- 9789579689830
- 9789628271801
- 9789811874567
- 9789860600681
- 9789860763140
- 9789861344720
- 9789862139097
- 9789863840992
- 9789864064182
- 9789864947812
- 9789865401238
- 9789865488505
- 9789865548186
- 9789865562618
- 9789869236843
- 9789869475044
- 9789869749510
- Always Have Enough Money
- Angela Carter
- Angela Carter’s Book of Fairy Tales
- art practices
- AV帝王說服術:推銷、借錢、搭訕、求職、吵架……甚至躲債,AV帝王村西透只要一開口,難纏客戶也能變朋友。
- AV帝王说服术
- Barbara Marciniak
- biases
- BL
- Bob Dylan
- Braden Kowitz
- Bullfrog
- Central Provident Fund schemes
- Claudine Lim And Kathleen Yao
- common investment mistakes
- complex financial concepts
- consumer protection
- Contemporary Art
-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 CPF
- credit and debt planning
- David W. Anthony
- decision-making
- Detached: Put Your Phone in Its Place
- Doing Good Better: Choices and Paradigms in the Social Ecosystem
- Entrepreneurs' Blueprint
- Ernest Hemingway
- Ernest Hemingway: The Last Interview: and Other Conversations
-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 financial planning
- Focus Publishing
- for profit
- Franz Kafka
- François Gautier
- gaatii光体
- gaatii光體
- Goh Eng Yeow
- GOOD IDEAS
- Google衝刺工作法
- Google衝刺工作法:Google打造成功產品的祕密,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 Howard Eiland
- installation
- insurance planning
- Integrated Shield Plan
- investment
- investors
- Jake Knapp
- Jamyong Singye
- jargon
- Jing Tsu
- John Zeratsky
- Kingdom of Characters: The Language Revolution That Made China Modern
- Law Yuki
- legacy planning
- Lorna Tan
- Marc Bollansee
- Mark Forsyth
- Market Smart: How to Grow your Wealth in an Uncertain World
- market values in society
- Michael W. Jennings
- Money Smart: Own Your Financial Destiny
- More Talk Money
-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 On the Origin of Time: Stephen Hawking’s Final Theory
- painting
- Penney Peirce
- personal finance
- personal finance guide
- Peter Hessler
- photography and performance
- Retire Smart: Financial Planning Made Easy
- retirement
- retirement planning
- savings
- sculpture
- Singapore
- Singpaore
- social ecosystem
- Southeast Asian
- Southeast Asian Contemporary Art
- stock investing
- T. J. Burdick
- Tan Ooi Boon
- tax planning
- The Buried: An Archaeology of the Egyptian Revolution
- The Etymologicon: A Circular Stroll Through the Hidden Connection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 The Horse
-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 The Sacred Thangka That Speaks to You
- the Wheel and Language: How Bronze-Age Riders from the Eurasian Steppes Shaped the Modern World
- Thomas Hertog
- UFO&宇宙人大百科
- UFO&宇宙人大百科:107則幽浮與外星人造訪地球實錄揭祕
- UNITAS
- VERSE(6月号/2024)白日版(第24期)
- VERSE(6月號/2024)夜晚版(第24期)
- VERSE(6月號/2024)白日版(第24期)
- video
- volunteerism
- Walter Benjamin: A Critical Life
- William Magnuson
- Willie Cheng
- 一个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
- 一個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
- 一頁文化
- 上智
- 不明白播客
- 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走到了这里
- 不明白:為什麼中國走到了這裡
- 不明飛行物與逆向工程
- 世界歷史
- 中國
- 中國大陸
- 为自己选对一幅唐卡:西藏唐卡绘画大师带路,让你选对唐卡,创造自己的心灵圣境
- 二〇四六出版
- 亞洲史
- 亞洲研究
- 人文
- 人文社科
- 人格天賦
- 传奇【出版80周年限量爱藏版】
- 何伟
- 何偉
- 佛教
- 你被手機偷走多少時間?:21天終結瞎忙與分心,滿足渴求的心靈
- 做书的人:探访十家韩国独立出版社快乐的生存之道
- 做書的人: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
- 傑克·納普
- 傳奇【出版80週年限量愛藏版】
- 傳奇【出版80週年限量愛藏版】:張愛玲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傳奇再現。限量附贈「不朽傳奇」金句藏書票組!
- 儒家
- 先覺出版
- 內政
- 兩性
- 八旗文化
- 兰兹·卡夫卡
- 其他
- 其实你都知道答案:启动直觉导航,无往不利的万用手册
- 其實你都知道答案:啟動直覺導航,無往不利的萬用手冊 The Intuitive Way
- 典藏藝術家庭
- 凶宅紀實
- 出版
- 创意包装这样来:好设计的奥义GOOD IDEAS
- 創意包裝這樣來:好設計的奧義
- 劉子倩
- 华文报历史
- 卓男
- 南亞
- 卡夫卡日記【完整德文直譯.繁體中文首次出版】
- 又吉直树
- 又吉直樹
- 又見面了!我是凶宅房仲:租屋悲歌、紅衣吊死、陰魂託售,那些年賣房子總有刺激事
- 又见面了!我是凶宅房仲:租屋悲歌、红衣吊死、阴魂托售,那些年卖房子总有刺激事
- 变形记:中·英·德三种语言对照法
- 口述历史
- 口述歷史
- 古文明
- 古老創造
- 古馬雅曆法大解密:活出你的靈魂印記,取用宇宙能量頻率
- 古马雅历法大解密:活出你的灵魂印记,取用宇宙能量频率
- 台灣
- 台灣文化民俗
- 台灣東販
- 台灣歷史
- 史上最有梗的东方魔法书:奇幻深远的道门咒语
- 史上最有梗的東方魔法書:奇幻深遠的道門咒語
- 吉本芭娜娜
- 吉竹伸介
- 吳淡如
- 吳煒聲
- 周漢輝
- 命相
- 哲學
- 商周出版
- 商業理財
- 圖文書
- 圖書館學
- 地球
- 地球科學
- 埃及的革命考古学
-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
- 墨香銅臭
- 墨香铜臭
- 夏目漱石等32人
- 外國詩
- 外星人
- 外星人傳奇
- 外星人跟你想的不一样!:《黎明行者》+〈心.守护金字塔〉
- 外星人跟你想的不一樣!:《黎明行者》+〈心.守護金字塔〉
- 夜晚版
- 大卫·安东尼
- 大塊文化
- 大家出版
- 大寫出版
- 大是文化
- 大牌出版
- 大衛·安東尼
- 大象席地而坐
- 天下文化
- 天文地科史
- 天文學
- 太空科學
- 好的文化
- 如是苏东坡
- 如是蘇東坡
- 威廉·馬格努森
- 孔子大历史: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期华夏
- 孔子大歷史
- 孔子大歷史:初民、貴族與寡頭們的早期華夏
- 學研教育出版
- 宇宙
- 安洁拉·卡特精怪故事集
- 安潔拉·卡特
- 安潔拉.卡特精怪故事集:104則以女性為主角,既怪誕又魔幻的傳說故事
- 宗教命理
- 宝瓶文化
- 寵物
- 寶瓶文化
- 封面标题:台南再发现:艺术、酒吧,偶尔还有爵士乐
- 封面標題:台南再發現:藝術、酒吧,偶爾還有爵士樂
- 導演胡波最後遺作
- 小說
- 巴布·狄伦
- 巴布·狄伦歌诗集套书The Lyrics 1961-2012
- 巴布·狄倫
- 巴布·狄倫歌詩集套書The Lyrics 1961-2012
- 布雷登·柯維茲
- 平心
- 平心出版
- 廖亭雲
- 廖建华
- 廖建華
- 廖日昇
- 廚房
- 弗朗索瓦·高堤耶
- 张爱玲
- 張愛玲
- 徐剛
- 德國文學
-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
- 性別研究
- 性別認同與差異
- 性学三论:佛洛伊德对人性探讨中最富创见与永恒的贡献之一
- 性學三論
- 性學三論:佛洛伊德對人性探討中最富創見與永恆的貢獻之一
- 恐怖
- 想想下北澤
- 我们――联合早报口述历史
- 我們――聯合早報口述歷史
- 我是心理师,我得了忧郁症
- 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
- 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罹患憂鬱症的諮商心理師,教你如何與憂鬱症和平共處
- 我香港,我街道(漫画版):微物情歌
- 我香港,我街道(漫畫版):微物情歌
- 房屋仲介
- 手套與憐憫
- 抵抗的原力
- 抵抗的原力:性別藝術與酷異美學的源起
- 提摩希·柏狄克
- 散文
- 文化
- 文化史
- 文化評論
- 文奕夫(水鏡)
- 文奕夫(水镜)
- 文学,就是我的武器
- 文學小說
- 文學雜誌
- 文學,就是我的武器
- 新加坡
- 新加坡华人的历史
- 新加坡華人的歷史
- 新時代
- 新經典文化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日本翻譯
- 时间的起源:史蒂芬·霍金的最终理论
- 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
- 星空帝國:中國古代星宿揭祕
- 春琴抄
- 春琴抄:人性慾念的極致書寫,谷崎潤一郎最具官能之美短篇小說集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時間的起源
- 時間的起源:史蒂芬·霍金的最終理論
- 書
- 曹志誠
- 曾肇弘
- 本事出版社
- 本地
- 李光耀的女儿
- 李光耀的女兒
- 李玮玲
- 李瑋玲
- 李硕
- 李碩
- 李郁淳
- 村西透
- 東南亞
- 東坡軼事
- 東方哲學
- 林博
- 柳廣成
- 柿子文化
- 梁莉姿
- 楊彩杰
- 楓樹林出版社
- 橡实文化
- 橡實文化
- 橡實文化出版
- 歌詞
- 歐美經典文學
- 歷史
- 死線已是十天前:日本文豪的截稿地獄實錄
- 每天写,重新写,写到最后:《不便利的便利店》韩国百万畅销作家生存记
- 每天寫,重新寫,寫到最後
- 每天寫,重新寫,寫到最後:《不便利的便利店》韓國百萬暢銷作家生存記
- 民生
- 江晃榮
- 治療
- 法兰兹·卡夫卡
- 法蘭茲·卡夫卡
- 洪昊賢
- 海外
- 海明威
- 海明威:最后的访谈
- 海明威:最後的訪談
- 消災
- 湯瑪仕·赫托
- 溝通說話
- 漢字王國
- 漢字王國:從打字機鍵盤、拼音系統到電腦輸入法的問世,讓漢字走向現代的百年語言革命
- 漫画
- 漫畫
- 潘妮·皮尔斯
- 潘妮·皮爾斯
- 潛能開發
- 為自己選對一幅唐卡:西藏唐卡繪畫大師帶路,讓你選對唐卡,創造自己的心靈聖境
- 焦點出版
- 爆裂小念头——叶伟信
- 爆裂小念頭——葉偉信
- 牛蛙
- 牛蛙(胡迁唯一诗集《坍塌》限定珍藏)
- 王慧芳
- 王榆琮
- 王樂儀
- 王燕平
- 王瑞琪
- 珍藏詩集
- 班雅明
- 班雅明傳
- 生活
- 用青春换一场相逢【情缘札记·台北篇】(最新回响版)
- 用青春換一場相逢【情緣札記·台北篇】(最新迴響版)
- 男同志
- 當代思潮
- 白象文化
- 皇冠出版
- 石靜遠
- 社會寫實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社會觀察
- 社會議題
- 神秘
- 科學
- 空間
- 笛藤出版
- 简体
- 管理與領導
- 簡體
- 米格尔
- 米格爾
- 約翰·澤拉斯基
- 約翰·澤拉斯基(John Zeratsky)
- 經典人物
- 經典小說
- 經典文學
- 經濟
- 編輯
- 繁體
- 美國文學
- 群鳥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老人与海(杨照翻译‧海明威代表作‧诺贝尔文学奖、普立兹奖双冠文学经典)
- 老人與海
- 老人與海(楊照翻譯‧海明威代表作‧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獎雙冠文學經典
- 考古研究
- 联合文学
- 联合文学生活志
- 联合文学(7月号/2024/第477期)
- 联合早报
- 联经出版公司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7月號/2024/第477期)
- 聯合早報
- 聯經出版
- 聯經出版公司
- 職場
- 職場工作術
- 胡波
- 胡迁
- 胡遷
- 胡遷唯一詩集《坍塌》限定珍藏
- 脏东西
- 自傳
- 自然科普
- 芭芭拉·馬西妮亞克
- 芭芭拉·马西妮亚克
- 英國文學
- 英國翻譯
- 英文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報歷史
- 華滋出版
- 落地成球
- 蒋咏·辛杰
- 蔡炎培
- 蔣詠·辛傑
- 藏傳佛教
- 藝術
- 藝術設計
- 衛城出版
- 被誤解的印度大歷史(二版):被忽視與不容忽視的文明國度
- 被误解的印度大历史(二版)
- 西北國際
- 西格蒙‧佛洛伊德
- 解密外星人
- 解密外星人:揭開人類古文明、宗教神明與星際文明間的真實關係
- 訪談
- 設計
- 設計概論
- 許瑞宋
- 詞源
- 詩
- 語言
- 譯者: 王立言
- 譯者:余韋達
- 譯者:劉子倩
- 譯者:姬健梅
- 譯者:孫中文
- 譯者:張琰
- 譯者:林琬淳
- 譯者:林農凱
- 譯者:楊照
- 譯者:王蘊潔
- 譯者:詹蕎語
- 譯者:謝樹寬
- 譯者:謝汝萱
- 譯者:賴芊曄
- 譯者:陳思瑋
- 譯者:陳榮彬
- 譯者:馮奕達
- 變形記
- 變形記:中·英·德三種語言對照
- 访谈
- 译者:余韦达
- 译者:王蕴洁
- 谷崎潤一郎
- 貓
- 貓與庄造與兩個女人:耽美派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描寫男女情感細膩之作
- 賈平凹
- 賴盈滿
- 赖隆彦)
- 逐利而生:3000年公司演變史
- 逗點文創結社
- 遠處的拉莫
- 那本书是:芥川赏得主×人气绘本作家,献给爱书人的究极之书
- 那本書是
- 那本書是:芥川賞得主×人氣繪本作家,獻給愛書人的究極之書(附首刷限定燙金藏書票)【首刷限定版】
- 郭強生
- 郭强生
- 鄧阿藍
- 酱豆(《废都》作者贾平凹自传性小说)
- 醬豆(《廢都》作者賈平凹自傳性小說)
- 重版文化
- 野人出版社
- 金浩然
- 開運
- 閱讀
- 陈柏青
- 陈雨汝
- 陳令嫻
- 陳栢青
- 陳雨汝
- 雙月刊
- 雜誌
- 電影
- 霍華·艾蘭德
- 靈性導師
- 靈異
- 靈訊
- 韓國文學
- 韩国文学
- 音樂
- 風和文創
- 风和文创
- 飛地工作室
- 飞地工作室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 馬、車輪和語言:歐亞草原的騎馬者如何形塑古代文明與現代世界
- 馬克·福賽斯
- 马、车轮和语言:欧亚草原的骑马者如何形塑古代文明与现代世界
- 髒東西
- 高千惠
- 魔道祖師
- 魔道祖師(漫畫版 十一)
- 鶇
- 鸫
- 麥田
- 麥田出版
- 黃裕邦
- (譯者:林瑞冠,賴隆彥)
- (译者:林瑞冠
- A某
2024年7月——新書上架

【預購】遠處的拉莫:《大象席地而坐》導演胡波最後遺作◎胡遷
平常價 $29.00
他總是看著你,除此之外什麼也不做。
現在你感覺到他了嗎?你記住我說的了嗎?
《大象席地而坐》導演
胡波離世前五日定稿‧最後遺作
去年,駱以軍老師在信裡回覆我:「但你悠著點,寫作是越渡的空間。」
最近幾天改寫一個真實事件,敲下最後一行字的瞬間,想起這句話。
上一次我有這種感受,是創作《遠處的拉莫》時,最末,如逃離夢魘般終結掉一次被侵入。明年的這本新書,為了打破之前的習慣,這半年我每休息一段時間後,就會重新嘗試不同的越渡,摧毀某種關係進入崩潰邊界。酒精是好東西,但直接灌入大腦就不好了。男女情愛的小故事是排遣無聊的,它們無論任何維度都在安全的區域。另一種創作則充斥著危險。——胡遷,2017年9月5日
我只是告訴你我所知道的,但這是多麼傷感。其實我無法感受你,你看到的是腐爛的、凋亡的,還有天空,快看,天空,面目可憎的拉莫,你存在的每一秒,被痛苦占據的每一秒,他都看著你,炸彈傾瀉而下,汙濁的雨水向大海流淌,剩下乾枯的屍體堆積在這裡。——〈遠處的拉莫:警報〉
▍如果你想了解胡遷是怎樣的人,看《大象席地而坐》吧。
▍如果你想知道他在最後的日子經歷過什麼,看《遠處的拉莫》吧。
▍一個缺席的人,一系列危險的創作
他在文學中找到安全的出口,寫下一系列遊走在崩潰邊緣的危險創作。關於這本書,胡遷沒有留下太多說明,我們只知道每一次書寫,都是他的嘗試與越渡。最終他以靈魂的獻祭,帶領我們走向自己心中的拉莫。
本書集結胡遷離世前,自2017年6至10月的最後遺作,包含十二則中短篇故事、一部未及排演的劇本,文章排序皆由他親自擬定。特別收錄一篇生前訪談,以及胡遷大事年表。
// 這裡有著最後一束光
我把我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你…… //
本書特色
1.特別收錄胡遷生前訪談〈文學是很安全的出口〉。
特別收錄胡遷大事年表,梳理胡遷從出生、成長到走向作家和電影導演之路的重要細節。
共同推薦
吳繼文(作家)專文作序
如果有神,也許神就是一個酗酒常習者,聽任一列列人類命運的火車衝入永劫回歸的懸崖。或者祂跟你玩;你覺得痛,但祂並不知道你這叫痛。就像貓的遊戲。
……永恆將意義肢解,並篩為齏粉,而時間殘暴,不留活口。他於是用自己的方式,啟動所有想像的機制,以文字中的細節、影像中的特寫,嚴密編織一個全息的仿真世界,由於風格統一,美學上完全可以成立,以至於「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是不可更改的,每一個瞬間也都是不可複製的」(〈遠處的拉莫:警報〉),所以理當也不能濃縮、剪接割裂。——吳繼文(作家)專文推薦
胡遷是一個滿懷尊嚴的人,從他的眼睛就能知道他不尋常的強烈個性。我想告訴你們,我遇到的胡遷對世界懷有遼遠廣闊的目光……他是勇敢的電影人。——貝拉•塔爾(匈牙利電影大師)
胡遷的小說從我初次讀到,就如雷電爆閃著天才的光。他是烈性要用那光焰亮瞎觀者之眼,要燙傷人,要讓人有真實痛感的。他作品中那超荷的憂鬱、憤怒,或正是這個國度裡的青年切膚、呼吸、每一毛孔感受到的憂鬱。我想一百年後,人們觀測這個年代的中國年輕人,他們活在怎樣的時光?那時是怎樣的一種文明?可能並不總是一個解離的、紛亂光影的、樓盤如蕈菇暴長的、選秀節目和無聊大製作電影充斥的時代,我覺得未來的人們,會拿起胡遷的小說,若有所感地讀著。——駱以軍(作家)
胡遷的小說,你會感受到那赤誠中所迸射出的破壞力,你會獲得完整和有效的灼傷,純正的藝術性灼傷,如同蘇洛的簽名或V怪客的面具,那是胡遷對藝術這片日漸荒蕪貧瘠的領土的貢獻。他加重了陰影,他校減了速度。他後視鏡,他惡作劇,他思無邪。——魯敏(作家)
胡遷剛寫完的新劇本,叫〈抵達〉。本來我們要一起弄舞臺劇,可他孑然前往,率先抵達。他再不會被消解掉,他再不給你們、我們和這個世界,任何一絲消解他的機會。——章宇(《大象席地而坐》主演)
作者簡介
胡遷(1988-2017),本名胡波,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中國青年導演與小說家。臺灣第六屆BenQ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首獎得主。
執導首部長片《大象席地而坐》,獲得2018年第68屆柏林國際影展最佳首部電影特別提及、青年論壇影評人費比西獎,及第55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改編劇本、觀眾票選最受歡迎影片。
2017年10月,胡遷離世,《遠處的拉莫》為其離世前五日定稿之最後遺作。

爆裂小念頭——葉偉信◎卓男、曾肇弘主編
平常價 $45.00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策劃及出版,繼《林嶺東—嶺上起風雲》、《王家衛的映畫世界》和《許鞍華 電影四十》後,第四本專研香港導演專書。書籍收錄多篇影評人撰寫的專題評論文章,深入剖析葉偉信導演的電影特色和風格,宏觀而立體地呈現其電影足跡。書內亦輯錄深度影人訪問,多名與葉導演合作經年的電影人,包括鄭保瑞、鄒凱光、彭玉琳、吳鎮宇、任達華等,暢談合作點滴與大腦碰撞。
內容簡介:
逆線思維,出其不意,葉偉信從不受成規所限—擅於從荒謬處境突 顯人性,以輕鬆腔調述說深沉情感,在凌厲動作之間滲進真情實感。 其非反其道而行不可的叛逆,見於貫徹始終的offbeat冷幽默,底 蘊是對現實的批判,更是應對無常的反射動作。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舉辦葉偉信電影回顧展後推出《爆裂小念頭 葉偉信》,帶領影迷重 新探索其橫跨不同類型之間展現的「爆裂」創意。
第一章 影人專訪
- 葉偉信 我只是一個有趣的導演
- 鄒凱光 自成一派的魔術師
- 鄭保瑞 以獨特之姿存在影壇的阿信
- 彭玉琳 一路走來合作無間斷
- 郭子健 他是融合世上所有矛盾的人
- 吳鎮宇 葉偉信是值得珍惜的導演
- 古天樂 這個人要找條鐵鏈鎖住他
- 任達華 共創角色的豐富質感
- 司徒錦源與葉偉信對談 極端份子的順流逆流
- 附錄一 配角篇
第二章 評論文章
- 逆道行者葉偉信——曾肇弘
- 葉偉信望愛家——登徒
- 葉偉信的類型變奏策略——湯禎兆
- 《葉問》結構招式的變與不變 ——蒲鋒
- 《生化壽屍》與《5個嚇鬼的少年》的恐怖樂園——賴勇衡
- 香港青春空間:葉偉信的場景遊戲——李照興
- 附錄二 場景篇
第三章 作品簡介
- 葉偉信小傳
- 作品年表
- 鳴謝
【預購】髒東西◎陳栢青
平常價 $31.00[變成別人才像自己,陳栢青首發短篇小說集]
最腌臢的,才最乾淨。
20XX年,什麼都有了,男人卻不活了,遠赴東京,最後一發要給正青春時看的第一部色情影片男優……
2019年,同婚三讀通過。蝙蝠俠參加市長大選,足以動搖國本和你的心,卻都因為羅賓。
2000年,新世紀大解放,三溫暖裡有吃到飽,跟著性的米其林指南會否能遇到愛的地獄廚神?
1993年,同志得以免服兵役。大頭兵軍中玩碟仙,卻請來關公,逃不掉兵役,就帶著關公去招妓……
1988年,經國先生大去,愛滋開始流行,護送總統棺槨的男孩發現病毒就在……
1979年,中華民國退出奧運。變裝男孩擬組織電玩戰隊出國比賽,並夾帶黨外頭子出逃……
1976年,電影分級制度還沒誕生,台灣有插片電影院,男孩要去綁架豔星愛雲芬芝。
1969年,義士劫了飛機飛往寶島,自由之土,真正的解放該朝哪裡去?
縱橫出入台灣史。全腦補,超展開。國族、政治、宗教,一次都冒犯。歷史來不及的,小說過猶不及。
所有邊緣的人都站起來了。
超級不正確,一切攏是假/GAY,只有情最真。似是而非,奇想天外。花式唱腔,栢青式技藝,哀而不淫,腥素不忌。軟硬通吃。吞吞吐吐。欲拒還迎。
//
你,那麼驕傲,你,那麼獨特。
所以,你必然會破碎。
你最終一定會失敗。
但你依然想:
「我忍不住要冒犯所有人。」
本書特色
●三溫暖、G片男優、關公上身、羅賓之死……第一本短篇小說集,陳栢青端上八個「冒犯」的故事,腥素不忌,軟硬通吃。他吞吐虛實,破框揮灑,身一挺便將這島上的一切尊貴的給掀了。張狂而華豔,呼息著孤單寂寞冷;暴露自己是羞恥的,一切都是暗示。極致陳栢青式的「撩」,越放浪越易碎,請小心輕用。
●「這不就是在三溫暖嗎?/黑暗中不辨精粗,用手指摳,用嘴巴去吮去齧,童子雞,跑山雞,烏骨雞,好嫩好嫩的乳豬肉,豐乳肥臀,直想要把裡頭青春的原汁啜出來,抱得緊些,更緊些,緊到讓那膚霜披雪低脂肪下肋骨爆開好年輕未經人事的骨盆腔戳穿自己,最好你裡頭有我,我裡頭有你……/(小小鳥兒上鉤囉。)」——摘自內文〈世界之胃〉。
●「我們是第一人稱複數。當我們說我的時候,那是一種勇敢,為了每一個不敢說我的我們。
而當我說我們的時候,那真的是我們了。這些故事是寫給你的。對,就是你,不論你是誰, 你在哪裡,希望在這些故事裡頭,你都可以找到一點連結的什麼,因此成為我們。
當我的故事結束了。屬於我們的歷史已經開始了。」——摘自〈後記:我們〉。
作家群強力推薦
王盛弘
吳曉樂
李桐豪
徐珮芬
馬欣
陳雪
黃崇凱
楊隸亞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陳栢青
──「小說就是那道門縫,我知道只要有這一道門縫,我們就可以出去。」
1983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四十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另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兩百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
另著有散文集《Mr. Adult大人先生》、長篇小說《尖叫連線》(獲2020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

【預購】如是蘇東坡◎吳淡如
平常價 $33.00被嚴酷動盪生活相逼的人,才能體會隨遇而安的美好。
明白人事無常,所以有氣度呈現豪邁灑脫的性格。
大起大落的坎坷,成就一代文豪氣韻卓絕的詩與遠方。
史上文學全才的蘇軾,詩、詞、文、賦、書法和繪畫都自成風格,他的詼諧性格,甚至獨創品味的美食體悟,傳唱千百年一樣鮮明。
少年得志,文名滿天下,也以天下蒼生為念,風發的意氣卻換得了一生的委屈坎坷;該講就忍不住要講的招黑體質,使蘇東坡命中從來不缺小人……還好也不缺朋友。在憂患中年後種種身不由己之中,他用他獨特的眼睛看見平凡生活中的小幸運,依舊活得有滋有味,豁達的迎接命運。
殺不死他的,總使他的人生更飽滿。曲曲折折的考驗,碰撞出燦亮的人性之光,在至暗時刻,他依然友善而坦蕩。正因為這些對他刀劍相逼的苦難,使他行雲流水的各種書寫,成為文學中的千古傳唱。
熟諳中國古典文學與史學的吳淡如,以蘇東坡的經歷為切入點,以詩詞文章襯托重構蘇東坡的人生行旅,讓你了解蘇東坡的世界:雖然有那麼複雜的難、那麼巨大的冤,竟然可以在他從容面對及咀嚼之後,或期待或失落,或含笑或帶悲,呈現了既壯闊又細膩的獨特之美。
面臨多變的世界,若要問歷史中有誰的人生態度最值得學習,那肯定是蘇東坡了。
東坡之風,蒼蒼泱泱,山高水長。
委屈無人懂的,來學蘇東坡吧。被黑到對人性快絕望時,來看蘇東坡吧。
蘇東坡會是你很好的心理導師,
你會懂在那些無奈浮沉的風波中,一顆不隨波逐流的真心。
就因為人生苦短,做人就是要做自己。──吳淡如|本書作者
本書特色
★本書特別收錄多幅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國寶」等級文物的蘇東坡尺牘,包含〈蘇軾書前赤壁賦〉、〈致知縣朝奉尺牘〉(別名江上帖)等手跡以及尺牘背後相關的故事。
★大起大落的貶謫仕途如何催生出蘇東坡踏遍廣闊大地的豪放胸襟,看著作等身且獲得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中國史博士學位的吳淡如,以深刻的學養以及自身 的生命體驗重新詮釋蘇式獨有的詩詞心境,對讀者予以另一種心靈指引。
好評推薦
年少得意的蘇軾,是怎麼成為這個顛沛流離的蘇東坡的?偵探式小說的戲劇性設置,讓全書得以用倒敘、插敘、補敘等等多種手段逸趣橫生地展開。這種抓住人物命運的主線、採用解謎式的戲劇化手法,讓蘇東坡在一瞬間就向我們呈現出個性鮮明的靈魂,是本書與其他蘇軾傳記的顯著差別。——朱周斌|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教授。
吳淡如
興趣就是讀書還有寫書,台大法律系學士,有三個碩士學位,包括台大中國文學、商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商學碩士。寫這本書之前剛剛獲得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歷史博士、目前也是瑞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企管博士候選人。
寫過很多本書,並不想計算;寫了許多年,幾乎是一種和生命連結的愛好。當然,也沒有忘記好好生活;充滿好奇心,喜歡用不同的視角探討所有自己想研究的問題。

【預購】VERSE(6月號/2024)白日版(第24期)
平常價 $28.00四百年後,台南依然青春
剛好十年前,我在香港擔任《號外》雜誌總編輯,做了一期關於台南的封面故事。那時,台南已經很夯,在香港也是,不論是小吃或老宅民宿——但我們決定不做這些很熱門的題目,而是把重點放在:文學場所、藝術和創意空間,與台南的生活style。目的不只是介紹台南的魅力,更希望對香港匆忙的城市生活提出一種啟發。
那之後的十年,台南儼然成為台灣最具文化力與創意的城市,當然,改變也很巨大:曾經的正興街和海安路、神農街完全不同了(但蜷尾家還在!);酒吧成為當前最潮的文化:你可以在巷弄中隨時邂逅一盞神秘燈火,走進一個完全想不到的時空,喝一款以台南某地為名的調酒。藝術場景也愈發熱鬧了,台南美術館二館成為新地標,並改變了周遭環境,漁光島因藝術節而熱鬧起來,市區之外的新藝術節每年吸引著各地的人們前去。
不變的是,台南人對自己這座城市與生活方式的驕傲與認同。他們有著最古老的歷史,但也是最創新的。而越來越多人移居到台南,或者覺得生命中應該有兩、三年在台南生活,也讓這座老城總是有新活力,始終青春。
本期《VERSE》希望在這個四百年的歷史時刻,紀錄台南的新文化創造、探索新創意景點,與新台南人的生活感受,以呈現這座古城的新精神。
我們特別製作兩款封面:白日版與黑夜版。前者的主角是近年深受矚目、曾獲金鐘獎最具潛力新人獎的女演員林奕嵐,加上這座城市的新藝術中心:台南美術館2館;黑夜版則是台南新興的酒吧與巷弄文化的組合,因為,這非常台南。(兩款封面都是曾為日本雜誌《BRUTUS》拍過封面的正港台南攝影師Tim操刀。)
揭秘:黑夜封面酒吧是台南傳奇酒吧TCRC系列之「Phowa」,並由硬是設計負責空間設計。
專題開門兩篇是重磅文章,一篇是對台南文化論述用力極深的現任台南文化局長謝仕淵,書寫從台南做16歲的傳統到如何練習成為台南人,其後是深度報導這十多年台南創意場景的變遷,訪問三位見證與參與這些變化的重要人物:蜷尾家創辦人李豫、開啟老宅新生的謝宅謝小五、風尚旅遊的游智維。在討論過去與現在後,報導兩個未來將從歷史古蹟轉身的新文化空間:西市場和321巷藝術聚落。三位深具代表性、長期深耕台南的文化創作者:音樂人謝銘祐、策展人杜昭賢、藝術家楊士毅,則展現這座城市的文化創造力如何影響全台灣。
酒吧文化是本期重點,我們介紹六家必訪酒吧——重點不是給你名單,而是說故事,因為每家店都有一個屬於他們的台南故事。(更可能的情況是,沒訂位根本進不去。)此外,有人說台北之外最爵士的城市是台南,為什麼?來看專文介紹台南的爵士新文化。
關於遊逛台南,嘻哈校長大支今天不唱歌,而是分享他的台南蔬食餐廳地圖;很紅的本事空間共同創辦人小又不談本事的作品,而是介紹他喜歡的台南空間設計。台南今年還有許多新事物:包括最新飯店「綉溪安平」和知名品牌森/CASA在漁光島上的全新旗艦店。同樣必收的,是編輯四處打探、問了許多台南人、總結出的12家特色店家。
本期也報導從島內其他地方,或者是從另一個國度來移居的四位新台南人,你可以看到他們如何熱愛台南的生活。畢竟,生活就是文化。
封面故事外的其他單元也扣合台南主題。今年五星級酒店系列報導,本期是台南最高標準的台南晶英飯店,OOTD是台南在地的厲害設計團隊oqLiq共同創辦人洪琪,MY LISTS是台南名店「鳥飛古物店」負責人葉家宏的私人收藏,VERSE Test是台南人基因檢測表(做這題很危險!)
雖然,本期封面故事豐富,但當然只是這座城市的一小部分,某些有趣的人和事《VERSE》過去曾經報導過,不過可以預告的是,這只是今年我們台南報導計畫的第一部,請期待第二部的推出。
最後,今年之所以是四百年,是因為1624年荷蘭人「發現」了這座獨特的小島,讓台灣跟全球大航海時代緊密聯繫起來,這也是如今我們這時代的關鍵命題:如何讓世界不只是「發現」,且能深刻認識台灣的意義,不論是科技產業的、民主價值的,或者是文化創造等各方面。而四百年後依然青春的台南,就可以是這個新的支點。
—————《VERSE》總編輯張鐵志

【預購】VERSE(6月號/2024)夜晚版(第24期)
平常價 $28.00四百年後,台南依然青春
剛好十年前,我在香港擔任《號外》雜誌總編輯,做了一期關於台南的封面故事。那時,台南已經很夯,在香港也是,不論是小吃或老宅民宿——但我們決定不做這些很熱門的題目,而是把重點放在:文學場所、藝術和創意空間,與台南的生活style。目的不只是介紹台南的魅力,更希望對香港匆忙的城市生活提出一種啟發。
那之後的十年,台南儼然成為台灣最具文化力與創意的城市,當然,改變也很巨大:曾經的正興街和海安路、神農街完全不同了(但蜷尾家還在!);酒吧成為當前最潮的文化:你可以在巷弄中隨時邂逅一盞神秘燈火,走進一個完全想不到的時空,喝一款以台南某地為名的調酒。藝術場景也愈發熱鬧了,台南美術館二館成為新地標,並改變了周遭環境,漁光島因藝術節而熱鬧起來,市區之外的新藝術節每年吸引著各地的人們前去。
不變的是,台南人對自己這座城市與生活方式的驕傲與認同。他們有著最古老的歷史,但也是最創新的。而越來越多人移居到台南,或者覺得生命中應該有兩、三年在台南生活,也讓這座老城總是有新活力,始終青春。
本期《VERSE》希望在這個四百年的歷史時刻,紀錄台南的新文化創造、探索新創意景點,與新台南人的生活感受,以呈現這座古城的新精神。
我們特別製作兩款封面:白日版與黑夜版。前者的主角是近年深受矚目、曾獲金鐘獎最具潛力新人獎的女演員林奕嵐,加上這座城市的新藝術中心:台南美術館2館;黑夜版則是台南新興的酒吧與巷弄文化的組合,因為,這非常台南。(兩款封面都是曾為日本雜誌《BRUTUS》拍過封面的正港台南攝影師Tim操刀。)
揭秘:黑夜封面酒吧是台南傳奇酒吧TCRC系列之「Phowa」,並由硬是設計負責空間設計。
專題開門兩篇是重磅文章,一篇是對台南文化論述用力極深的現任台南文化局長謝仕淵,書寫從台南做16歲的傳統到如何練習成為台南人,其後是深度報導這十多年台南創意場景的變遷,訪問三位見證與參與這些變化的重要人物:蜷尾家創辦人李豫、開啟老宅新生的謝宅謝小五、風尚旅遊的游智維。在討論過去與現在後,報導兩個未來將從歷史古蹟轉身的新文化空間:西市場和321巷藝術聚落。三位深具代表性、長期深耕台南的文化創作者:音樂人謝銘祐、策展人杜昭賢、藝術家楊士毅,則展現這座城市的文化創造力如何影響全台灣。
酒吧文化是本期重點,我們介紹六家必訪酒吧——重點不是給你名單,而是說故事,因為每家店都有一個屬於他們的台南故事。(更可能的情況是,沒訂位根本進不去。)此外,有人說台北之外最爵士的城市是台南,為什麼?來看專文介紹台南的爵士新文化。
關於遊逛台南,嘻哈校長大支今天不唱歌,而是分享他的台南蔬食餐廳地圖;很紅的本事空間共同創辦人小又不談本事的作品,而是介紹他喜歡的台南空間設計。台南今年還有許多新事物:包括最新飯店「綉溪安平」和知名品牌森/CASA在漁光島上的全新旗艦店。同樣必收的,是編輯四處打探、問了許多台南人、總結出的12家特色店家。
本期也報導從島內其他地方,或者是從另一個國度來移居的四位新台南人,你可以看到他們如何熱愛台南的生活。畢竟,生活就是文化。
封面故事外的其他單元也扣合台南主題。今年五星級酒店系列報導,本期是台南最高標準的台南晶英飯店,OOTD是台南在地的厲害設計團隊oqLiq共同創辦人洪琪,MY LISTS是台南名店「鳥飛古物店」負責人葉家宏的私人收藏,VERSE Test是台南人基因檢測表(做這題很危險!)
雖然,本期封面故事豐富,但當然只是這座城市的一小部分,某些有趣的人和事《VERSE》過去曾經報導過,不過可以預告的是,這只是今年我們台南報導計畫的第一部,請期待第二部的推出。
最後,今年之所以是四百年,是因為1624年荷蘭人「發現」了這座獨特的小島,讓台灣跟全球大航海時代緊密聯繫起來,這也是如今我們這時代的關鍵命題:如何讓世界不只是「發現」,且能深刻認識台灣的意義,不論是科技產業的、民主價值的,或者是文化創造等各方面。而四百年後依然青春的台南,就可以是這個新的支點。
—————《VERSE》總編輯張鐵志

【預購】魔道祖師(漫畫版 十一)◎墨香銅臭(繪者:落地成球)
平常價 $26.00 藍忘機雖對魏無羨如今的境況憂慮重重,
但也無可奈何,二人短暫相聚後,於亂葬崗道別。
魏無羨終究選擇要在這獨木橋上孑然獨行。
作者簡介
墨香銅臭
晉江文學城簽約作者,並被評選為2017晉江年度盛典最受歡迎作者。
繪者簡介
落地成球
快看漫畫APP人氣漫畫創作團隊,插畫家。
畫風以古風為主,擅長用漫畫語言表達奇幻題材故事,場景格局高,色彩豔麗奪目。

【預購】埃及的革命考古學 The Buried: An Archaeology of the Egyptian Revolution◎何偉( Peter Hessler)(譯者:馮奕達)
平常價 $45.00——「循環」和「永恆」,
以中國的歷史和政治反襯,理解埃及的政治和歷史。
一邊書寫重現天日的考古巡禮,同時目擊嚮往民主而革命的新生埃及!
細膩描繪「阿拉伯之春」的開羅回憶,以及尋常人物在革命時期的心路轉折
====================
從二○一一到二○一六年,何偉以《紐約客》特派記者身分,舉家遷往開羅,報導自二○一○年末「阿拉伯之春」後,埃及所受的影響以及局勢變化。在這五年內,埃及經歷了兩次總統更換以及軍事政變,在他筆下,就像是在為最古老文明記錄一段劇烈動盪的片段現代史。
作者採用了三條線索交叉進行的敘述方式,一條線索是因「阿拉伯之春」而起的埃及革命。這是現代埃及經歷穆巴拉克下台、穆斯林兄弟上台再下台的故事。但這不能簡單理解為一個表面上民主的故事,在作者筆下,它似乎是理解古老埃及和現代埃及之間不斷革命和政治變化的循環。在這條線索中,何偉抓住了埃及議會法老廳裡一個擦鞋人的故事――他打從一九六四年開始就在法老廳擦鞋了。「納瑟的時候我就在這裡,沙達特的時候我也在這裡。」而這個擦鞋人也見證了穆巴拉克的失勢和穆斯林兄弟會的崛起。他身高約五呎,瘦得像根竹竿,雙手已經染成紅褐色。他的右眼已經永遠睜不開了。
第二條線索是上埃及的考古。搖擺於古文明與新世紀之間的埃及有兩種時間:「循環」,指的是尋常人世的歲月遞嬗、河水漲退;「永恆」,則代表不變不動、完美圓滿的諸神時間;在上述的革命背景之下,他的寫作手法以考古巡禮、革命記錄為交錯穿插。這兩種寫作內容都以時間的演進為記錄刻度,從中帶出埃及獨有的時間觀。
透過埃及獨有的兩種時間概念,藉此理解埃及古王國時代形成的價值體系如何影響今日埃及人的世界。這樣的切入點落實在作者對埃及人的觀察:「不知何故,埃及人就是能在自豪的同時感到羞愧,在樂觀的同時表現犬儒,在嚴肅的同時開起玩笑。即便他們正在抱怨強人領袖對這個國家所作的一切,他們還是熱愛強人領袖。等到其中一堂以古埃及歷史榮光為主題的阿語課結束後,我的筆記本上出現了新的一句話:『埃及已經被人搶了七千年,但她依舊富有。』」
第三條線索是生活在開羅的埃及人的故事。包括在富人區收垃圾的薩伊德和同性戀翻譯員馬努。薩伊德也總是在考古,他從垃圾中找到主人的隱私、秘聞和有價值的物品,從中了解其他國家的人和新世界;而馬努的故事折射了伊斯蘭社會對性、婚姻、生活的獨特看法。他最後逃離了令他窒息的伊斯蘭世界,以中東難民身分來到德國,展開了作為同志的新生活。
本書最讓中文讀者感到會心一笑的地方是,因為何偉曾駐中國多年,並寫下被奉為非虛構寫作經典的《甲骨文》等「中國三部曲」,故他的埃及觀察時時以中國為參照。埃及與中國的共同點不僅僅是在人名上的:人這麼多,名字這麼少。我的電話簿裡塞滿了一個個的穆罕默德和馬哈茂德,一個個的曉梅和秀英。有多少不同的穆罕默德.馬哈茂德曾經端茶給我?以前那些王偉都上哪去了?穆斯林兄弟會的指導局有十八名成員,其中八人的名字不是穆罕默德就是馬哈茂德。總統大選的那個月,我隨隨便便就遇到三個穆罕默德.穆爾西,其中兩人是開計程車的。有一次在阿拜多斯,我訪問了某個名叫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因的人,這名字意思是「兩個穆罕默德」。
也在歷史。何偉觀察到,「仰賴外人」的傳統難免讓外來觀點在埃及歷史上持續下去。所有古埃及的年表與歷史都反映出西方的思維:王族興衰,編了號的王朝來了又去,王國根據古、中、新的順序前進。但這種直線式的歷史卻隱含了「發展」、「改善」、「進步」等對古埃及人來說恐怕不甚重要的其他價值觀。這遮掩了古人真正的想像力──他們更可能想像一種不變不動的永恆國度,而非某種往上發展的軌跡。
何偉的書寫就像一枝挖掘埃及精神的筆。憑藉這些尋常人物在這段悲劇與心痛時刻的生活,憑藉當代埃及與古代埃及之間的關聯,揮灑出對斯土斯民的驚人描繪,讓埃及在「阿拉伯之春」時期不為人知的歷史活了過來,並將他對開羅歲月的回憶與埃及人私密的生活交織在一起。他細膩描繪出一個恐有垮台之虞的國家,最值得關注的內在價值。脆弱的或許只是表面上的政治異動,其內部的人民依舊以剛毅的精神、以宗教的信仰苦撐著;而這股堅強而充滿智慧的人性,便是埃及留存的內在價值,比永恆不變的考古遺跡更加雋永、比動盪激情的革命更顯珍貴。
各界推薦
「何偉讓阿拉伯之春不為人知的歷史活了過來,以別具匠心的方式,將他對開羅歲月的回憶與埃及百姓私密的生活交織在一起。語見機鋒、富有同情,同時也是該國輝煌歷史與人類奮力追求自由的非凡證言。」——阿南德·戈帕爾,《好人不長命:阿富汗人眼中的美國、塔利班與戰爭》作者
「何偉是同輩人中最會講故事的人。他的寫作美就美在細節與堆疊,在不經意間以親密的方式形成深刻的連結。透過他們,你就能經歷埃及近年來動盪不安的歷史,彷彿身歷其境,彷彿生活其中。」——拉麗莎·麥法克,《溺水的陌生人:不可能的理想主義、極端選擇與助人衝動》作者
「本書是那種你捨不得讀完,也無法忘懷的書。憑藉偉大故事家的眼光,何偉將歷史、報導、回憶錄與尋常百姓的生活百態,為埃及與埃及革命交織出一幅美麗而懾人的肖像。」——本·羅德斯,《世界如其所是:在歐巴馬白宮的回憶錄》作者
「美妙得令人印象深刻,完全不像老派的旅遊著作,而是一家人在革命期間──瘋狂地方的動亂歲月──生活於埃及的歷史紀錄。」——保羅·索魯,《騎乘鐵公雞:搭火車橫越中國》作者
生於密蘇里州哥倫比亞市,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英文和寫作,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碩士。何偉自二○○○年至二○○七年間曾擔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同時也是《國際地理》雜誌、《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的長期撰稿人。二○一一年至二○一六年擔任駐開羅記者,為《紐約客》撰寫中東報導。
著作《消失中的江城》曾獲Kiriyama環太平洋圖書獎,《甲骨文》入選二○○六年美國國家圖書獎,這兩本書與《尋路中國》共同構成了何偉的「中國三部曲」,成為中國觀察與非虛構寫作的必讀書單。二○○八年,何偉因其卓越的報導而獲得美國國家雜誌獎;二○一一年,何偉以其筆下「敏銳觀察中國平凡百姓如何應對改革時代社會快速變遷的複雜生活」之紀錄,再獲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表彰其寫作成就。
譯者簡介
馮奕達
專職譯者。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組碩士。譯有《消失在索穆河的士兵》、《世界帝國二千年》、《大人的地圖學》、《全球史的再思考》、《帝國與料理》、《帝國城市》、《不曾結束的一戰》、《殖民之後?:臺灣困境、「中國」霸權與全球化》、《獻給國王的世界》、《職人新經濟》等書。並以八旗文化出版的《帝國與料理》、《職人新經濟》,兩度獲得「Openbook年度好書.翻譯書」殊榮。

【預購】傳奇【出版80週年限量愛藏版】:張愛玲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傳奇再現。限量附贈「不朽傳奇」金句藏書票組!◎張愛玲
平常價 $32.00出版80年,傳奇再現。
書名則傳奇,
目的是在傳奇裡面尋找普遍人,
在普遍人裡尋找傳奇。
──限量附贈──
「不朽傳奇」金句藏書票組!
80年前,身處在不自由的「圍城」,張愛玲將千瘡百孔的現實投射到《傳奇》裡,成就了觸目可見的破碎慾望。
〈封鎖〉中的「慾望街車」超然時空之外,讓壓抑得以發洩;〈金鎖記〉透過可謂為監禁的滯悶空間,將人性赤裸一表無遺;〈茉莉香片〉令人迷失於奇異且幾近扭曲的「遊戲」;〈花凋〉則寫盡毫無情愫的婚姻與被命運拋棄的抑鬱……這些深蘊人心的隱喻、傳統與叛逆的透視,經歷80年的淬鍊打磨,依舊令人心醉神迷。
80年後,透過經典《傳奇》紀念回歸,我們得以跨越歲月的藩籬,沉浸於歷久不衰的字句,完整一窺張愛玲胸臆間的奇特想望,也見證了她在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一頁。《傳奇》餘韻亙久不朽,張愛玲文思更將盛放不凋!
▍全書收錄張愛玲最經典的十篇短篇小說!
〈金鎖記〉
〈傾城之戀〉
〈茉莉香片〉
〈第一爐香〉
〈第二爐香〉
〈琉璃瓦〉
〈心經〉
〈年青的時候〉
〈花凋〉
〈封鎖〉
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
有人說張愛玲是當代的曹雪芹,文學評論權威夏志清教授更將她的作品與魯迅、茅盾等大師等量齊觀,而日後許多作家都不諱言受到「張派」文風的深刻影響。
張愛玲晚年獨居美國洛杉磯,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色彩,但研究張愛玲的風潮從未止息,並不斷有知名導演取材其作品,李安改拍〈色,戒〉,更是轟動各界的代表佳作。
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預購】孔子大歷史:初民、貴族與寡頭們的早期華夏◎李碩
平常價 $42.00「謹以此書致敬重塑了中國的周文明!」
「像破案小說一樣好看的孔子傳!」
──羅振宇(《羅輯思維》主講人)
周翦商,華夏新生。從大歷史與中華文明的角度,重新認識孔子
重現春秋時代的貴族世襲制度風貌,還原孔子生命中的歷史場景
孔子延續帶領周文明脫離野蠻,也讓未來世世代代不再重現野蠻
他是政治生命失敗的沒落貴族,卻能贏得光耀千古的「思想家的勝利」
本書是《翦商》作者李碩所寫的孔子傳記,生動書寫孔子的一生:以私生子的身分出生,在底層單親家庭中成長,一步步做到魯國最大的官「大司寇行攝相事」,同時也見證了春秋末期各國內政外交的風雲變幻與奇聞軼事。孔子遭遇政治失意後周遊列國,終究未能實現自己的從政理想。但他的學說經後人的傳承與解釋,流傳後世,他也被弟子「製造」成了至聖先師。
我們流俗的印象中,孔子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聖人」,是一個抽象的人物。本書正是要去掉孔子的這層「聖人」光環,還原他作為普通人的成長歷程。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與憂懼,也有困惑、糾結與執著。作者探討了孔子面對各種人生事件的心理狀態與動機,從而描畫出一個豐富、完整的孔子圖像。
本書以孔子的一生為縮影,全面展現了春秋時期貴族社會的風貌。包括貴族的等級體系、禮儀習俗、「遊戲規則」,各國的政治狀況與權力競爭、結盟、衝突,甚至各國貴族之間的奇聞軼事。同時,也描繪出,在春秋戰國之交的大變革時代,貴族社會是如何瓦解,如何走向沒落的。透過解讀經史文獻,本書再現了孔子在寡頭世襲政治遊戲規則中沉浮的一生,以及他生活的春秋時代的種種歷史場景。
★ 孔子試圖重構國家政治秩序,調解國君與寡頭、貴族與賤民的關係,他的努力為何失敗?
★ 和孔子體貌相同的陽虎,到底二人有無親緣?陽虎是否才是歷史趨勢的先行者?
★ 孔子死後如何被弟子神化,又如何被還原,最終成為無宗教神性的文化聖人?
▍名家推薦
《孔子大歷史》文字靈活輕鬆,深層呈現的則是對於文明邏輯、人類秩序的思考,重在對於歷史情境的整體把握,對於超越歷史的人性的洞察,李碩在這方面的功力令人欽佩。這是本書與其他關於孔子的著作最大區別所在。——施展(外交學院,《樞紐》作者)
孔子是時代的一面鏡子。本書用通俗淺顯的語言,對周代的姓氏、稱謂、禮儀、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加以介紹,對孔子的生活世界進行了細緻生動的還原,對這些複雜問題的把握相當透徹。——韓巍(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
這本書以人物傳記的形式,既跳出傳統對孔子「聖化」的解讀取徑,又跳出新文化粗暴反孔的模式,通過將孔子置於其生活時代,揭示孔子時代的真實,以及其一些思想的真實,對歷史地理解孔子,進而認識國學,將會是有裨益的。——向燕南(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本書初版書名:《孔子大歷史:聖壇下的真實人生與他的春秋壯遊》)

【預購】死線已是十天前:日本文豪的截稿地獄實錄◎夏目漱石等32人(譯者:陳令嫻)
平常價 $26.00寫信罵老婆、撕破稿子、想監禁出版社社長
為何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內的日本眾文豪
一遇到截稿日就集體瘋狂?!
「剛寫好的稿子被我家的猴子咬爛了」
「手癢卻一行文章也寫不出來,這自然是我的筆要負起責任」
「寫什麼稿,四處向朋友借錢更符合我的個性」
「不如化為植物吧」
事實上文豪們身心無虞,拖稿信寫得認真幽默又好看,
但那枝筆再流暢,就是寫不出稿子。
#問就是沒有
#拖稿體質
#大概快寫完了大概
#截稿地獄
#截稿日神祕現象
#截稿日是啥能吃嗎
#超崩潰編輯
#文豪也很打咩啊
#善良的人不適合當編輯
#那些折磨過我的文豪們
#大作家都是魂淡
儘管太宰治口口聲聲說「寫得慢是作家的恥辱!」,卻仍不斷撕破寫好的稿紙;內田百閒覺得與其花時間寫稿,不如四處借錢比較實在;橫光利一面對總是如期交稿的川端康成,則暗酸這麼準時根本是在諷刺大家;石川啄木大加斥責友人拖稿,自己卻成了裝病請假、躲在家裡趕稿的慣犯;島崎藤村更擅自將截稿日延到一年後……
然而在這些虛實難辨的抱怨胡鬧背後,其實透露出小說家在文字上的諸般苦惱與寶貴創作過程的真實點滴。
「寫不出來,就是寫不出來。」
「看你兜著圈子走,簡直像是動物園裡的老虎。」
夏目漱石覺得自己在陽光下才能趕稿,有時會將書桌搬到戶外曬著太陽寫,要是天氣太熱就戴上草帽繼續寫;川端康成對於代表作之一《禽獸》遭到批評,僅雲淡風輕地推說都是編輯一直催,基於人情才趕出來的稿子;而江戶川亂步執筆長篇小說時會突然文思枯竭,還一度害怕編輯催稿而逃去泡溫泉。
本書收錄多篇日本經典與當代小說家的珍貴書信日記與散文隨筆,儘管每一位筆下都出過經典,但當這些大作家被逼急了,亦不乏各種荒腔走板、令世人哭笑不得的拖稿行徑。全書讀來有趣、充滿槽點,同時首度揭露文豪們從未在作品中所展現私底下最真實的一面。
「本書獻給所有與截稿日搏鬥的勇士。」——福澤諭吉
準時推薦
孫梓評、張維中、許俐葳、盛浩偉(依筆畫排列)
田山花袋
一八七二年生,小說家。一八九七年《棉被》出版後確立日本自然主義文學的方向。收錄的散文顯示僅管截稿日迫在眉睫,作家與妻子、編輯的對話依舊充滿趣味,藉此一窺作者幽默的一面。一九三〇年歿。
夏目漱石
一八六七年生,小說家、英國文學學者。大學時代結識正岡子規,學習俳句。三十八歲之際以《我是貓》一舉成名,日後留下多數名作傳世。由收錄的書信和散文得知作家性格調皮又真誠,既在屋內戴草帽寫作,也努力交稿以免印刷廠枯等。一九一六年歿。
泉鏡花
一八七三年生,小說家。師從尾崎紅葉。《夜間巡警》與《外科室》大獲好評,《高野聖》出版後一躍而成人氣作家。由收錄的散文可知作家個性敏銳,對時間流逝的方式有其獨特感受。一九三三年歿。
志賀直哉
一八八三年生,小說家。創辦雜誌《白樺》,是大正時代文學的起點。作品包括小說《暗夜行路》、《和解》與《小僧之神》等。收錄的書信中表示因訪客過多而遲遲無法提筆,充分展露與其他作家、學者交流的一面。一九七一年歿。
谷崎潤一郎
一八八六年生,小說家。作品包括《痴人之愛》與《細雪》等。作家本人也認為自己創作速度緩慢,並因《源氏物語》白話文版全套延後出版,公開向讀者致歉。執筆期間差點罹患高血壓與腦溢血,在身體不適的狀況下完成稿件。藉由散文表達對於此事的喜悅之情。一九六五年歿。
菊池寬
一八八八年生,小說家、編劇與記者。創辦雜誌《文藝春秋》大獲成功,代表作為《父親歸來》。作家在文中提到「沒有比報紙連載小說更常遭到抱怨的了」。一九四八年歿。
吉川英治
一八九二年生,小說家。一九三五年起於《朝日新聞》連載小說《宮本武藏》大受歡迎,創下報紙連載小說的空前佳績。收錄的書信中表示因寫不出《讀賣新聞》邀稿的連載小說而完全喪失自信,連副總編高木都特意前來拜訪。一九六二年歿。
梶井基次郎
一九〇一年生,小說家。一九二五年創辦同好投稿的雜誌《青空》。收錄的明信片收件人為好友,提到因交不出稿而前往東京通知邀稿的新潮社。一九三二年英年早逝,留下《檸檬》等優秀作品。
江戶川亂步
一八九四年生,小說家。日本偵探小說先驅。《怪盜二十面相》、《人間椅子》與《鏡地獄》等小說風靡一時,深受普羅大眾喜愛;留下多篇散文。作家曾自我剖白擅長短篇小說,執筆長篇時則會突然文思枯竭,或是害怕編輯催稿而逃往溫泉勝地。一九六五年歿。
橫光利一
一八九八年生,小說家、評論家。師從菊池寬,出道作品為《太陽》與《蒼蠅》,內容令人印象深刻。代表作包括《機械》等。律己甚嚴,收錄的散文卻散發令人驚喜的幽默感。一九四七年歿。
林芙美子
一九〇三年生,小說家。立志投身文學領域,同時從事在澡堂保管鞋子等雜工維持生計。出道作為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放浪記》,其餘代表作包括《清貧之書》、《浮雲》與《飯》等。日記中屢次提及交給雜誌《改造》的稿件難產經過。一九五一年歿。
太宰治
一九〇九年生,小說家。代表作包括《斜陽》與《人間失格》等。作家在散文《討論個人著作》中對於自己一天只能寫五張稿紙表達嚴厲的批判:「寫得慢是作家的恥辱。」在別篇散文則提及自己寫十張稿紙的散文「得推敲沉吟三天,寫了一會便撕破,再度提筆一會又撕破。明明現在日本紙張不足,撕破這麼多張紙,我自己也心驚膽戰卻又忍不住撕破」。將第一部小說視為遺作而命名《晚年》。一九四八年和情婦山崎富榮在玉川上水投水自殺。
內田百閒
一八八九年生,小說家、散文家。出道作為小說《冥途》,晚年留下《小野貓》等傑出散文作品,產量甚豐。行文常以經濟窘困為主題,收錄的散文中亦提到「比起寫稿子,四處向朋友要錢更符合我的個性」。一九七一年歿。
島崎藤村
一八七二年生,詩人、小說家。與北村透谷等人創辦雜誌《文學界》,因詩集《若菜集》聲名遠播。先以詩人身分進入文壇,之後成為自然主義小說界代表。著有小說《破戒》、《春》與《黎明時分》等。留學巴黎後常寄信給編輯部,懇求延長交稿期限。一九四三年歿。
川端康成
一八九九年生,小說家。與橫光利一等人創辦《文藝時代》。一九六八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包括《伊豆的舞孃》與《雪國》等。橫光利一曾在散文中提到「只有川端在截稿日當天準時送來稿子」。另一篇收錄的信件收件人為其妻秀子。川端康成經常在旅行時執筆,稿子寫好後寄回家,由秀子轉交出版社。寄出此信的兩天前,他以火車將要給《改造》的稿子寄回家,順利趕上截稿日。一九七二年於工作室吞煤氣自殺。
梅崎春生
一九一五年生,小說家。以《櫻島》等戰爭文學作品進入文壇。代表作包括《破爛房子的春秋》與《幻化》等。文中與懷疑他裝病的記者對話十分有趣。一九六五年歿。
山本有三
一八八七年生,小說家、編劇。作品包括《路旁石頭》等。收錄的散文寫於一九二七年。當時作家忙於創作戲劇、小說與散文,深受失眠所苦。在早稻田大學擔任德語講師時期,每週課程多達三十小時以上,僅暑假期間方能執筆。一九二三年辭去講師,全心投入創作。之後擔任明治大學文藝學系主任。一九七四年歿。
福澤諭吉
一八三五年生,思想家。創辦慶應義塾大學。著作《勸學》為暢銷書,也在自己創辦的《時事新報》發表評論。一九〇一年歿。
二葉亭四迷
一八六四年生,小說家、翻譯家。出道作《浮雲》以白話文寫成。收錄書信的收件人福田英子為倡議解放婦女的社運人士,因著作《妾的半生》而廣為人知;亦為新聞月刊《世界婦女》的發行人之一。二葉亭四迷因未能遵守《世界婦女》的交期而去信道歉。福田英子對作家的弔詞是「孺慕之情,如師長,如父兄」。一九〇九年歿。
武者小路實篤
一八八五年生,小說家、編劇與畫家。代表作包括《友情》與《愛與死》等。昭和時代旅館等店家經常裝飾題有作家之名言「情誼實美」的書畫。收錄的日記應是寫於其搬往「新村落」以實現理想社會的時期。一九七六年歿。
森鷗外
一八六二年生,小說家、翻譯家。大學畢業後擔任陸軍軍醫。赴德國留學時與當地女性交往,《舞姬》即是根據兩人無法結果的戀情所寫成。木訥寡言,落落大方,復禮克己,擔任公職七年間僅請幾次假。一九二二年歿。過世後,由敬愛作家的木下杢太郎負責編纂全集。
北原白秋
一八八五年生,詩人、童謠作家與和歌歌人,曾為童謠《暖爐》作詞。書信中提到的《歌詞與音樂》為藝術雜誌,主要執筆者是作家與山田耕筰;其弟鐵雄擔任代表,由藝術(ARS)出版社刊行。當時的妻子是第三任夫人菊子。收件人鈴木三重吉為北原白秋的恩人,助其擺脫身無分文的生活,甚至建造居處。曾為恩人創辦的雜誌《紅鳥》挑選創作童話,之後兩人因意見不合而斷絕往來。一九四二年歿。
石川啄木
一八八六年生,和歌歌人、詩人。收錄的日記寫於詩人從北海道前往東京,在東京《朝日新聞》擔任校對工作,生活較穩定的時期。小說《鳥影》遭退稿後,十一月起於《東京每日新聞》連載。「吉井」是和歌歌人吉井勇,「金田一」是金田一京助,詩人常與兩人見面。聽聞吉井想託病以逃避工作,詩人雖驚訝地責備對方:「你不用做了!」之後卻也成為裝病請假、躲在家中寫作的慣犯。四月動筆的《羅馬拼音日記》即提到「對了!接下來再向公司請一星期假,好好創作一番吧!」一九一二年歿。
夢野久作
一八八九年生,作家。收錄的散文發表於一九三五年三月。該年一月出版名作《腦髓地獄》,為日本三大奇書之一。其妻久良回憶過去丈夫對自己朗讀文章時「剛開始很痛苦」,久了便也習慣。本文完成後隔年,一九三六年時與訪客談話時猝死。
芥川龍之介
一八九二年生,小說家。代表作包括《地獄變》等。來催稿的水守龜之助當時是新潮社的菜鳥編輯。芥川對薄田泣堇表示因腸胃不適與痔瘡而逐漸「消瘦如螳螂」。菊池寬後來也表示:「芥川龍之介受病痛折磨,致使其下定決心自殺吧!」夏目漱石亦曾受痔瘡所苦。一九二七年歿。
小林多喜二
一九〇三年生,小說家。收錄的書信收件人中村惠是中央公論社的編輯。小林多喜二在寄出該信半年後,一九三三年遭祕密警察拷問致死。《為黨生活的人》在作家過世不久更改標題為《轉換時代》,刊登於《中央公論》。二〇〇八年,《蟹工廠與為黨生活的人》因現代年輕人之貧困處境大為暢銷,熱賣超過五十萬本。
川上弘美
一九五八年生,作品包括《神明》等。收錄的散文是刊登於雜誌《東京人》的連載內容。文中雖描述搬家日與截稿日重疊造成作家苦惱,卻也曾在著作中提到「兩年不搬家會蠢蠢欲動」。
萩原朔太郎
一八八六年生,詩人。作品包括《吠月》等。熱愛偵探小說,強烈推崇江戶川亂步的《人間椅子》與《帕諾拉馬島綺譚》等作品。曾向江戶川亂步邀稿未果。一九二六年斷言沒有截稿日的邀稿「應該沒有意義」。一九四二年歿。
堀辰雄
一九〇四年生,小說家。代表作包括《風起》等。與知名的契訶夫譯者神西清相識於第一高等學校,兩人自此成為至交。二十四歲罹患肺結核後時常前往輕井澤療養。晚年著作與《堀辰雄全集》為神西所編纂。一九三八年,作家三十五歲時與書信收件人多惠結婚。一九五三年歿。
子母澤寬
一八九二年生,小說家。從事記者工作十五年後投身文壇。作品包括《新撰組始末記》等。非常喜歡動物,將收養的猴子命名小三;小三性格凶猛、難以馴服,曾換過多任飼主。一九六八年歿。
木下杢太郎
一八八五年生,詩人、醫師。與北原白秋等人成立「麵包會」,以為青年作家與藝術家交流的場合。醫學方面的成就為致力杜絕漢生病。收錄的散文原刊登於《科學筆》。昭和十五(一九四〇)年一月八日的日記提到「邀稿這種事一旦出於同情而答應下來,日後便像借錢般屢次受到催討,沒有比這更討厭的事了」。一九四五年歿。
室生犀星
一八八九年生,詩人、小說家。作品包括《杏子》等。書中收錄的是《我的履歷書》最後一節,通篇闡述作家生活貧困,工作維持生計之餘仍以文學為志業;對於兄長的懷念、與萩原朔太朗的友誼,以及晚年對離世的妻子與友人的思念之情。一九六二年歿。臨死前仍執筆不輟,遺作《好色》為未完之作。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
聯絡方式:reikan0412@hotmail.com

【預購】性學三論:佛洛伊德對人性探討中最富創見與永恆的貢獻之一◎西格蒙‧佛洛伊德(譯者:孫中文 )
平常價 $31.00 男男 女女 男女 女男 女女 男男
嬲 嫐 嬲 嫐 嬲 嫐 嬲 嫐 嬲 嫐 嬲 嫐
性,一向對於保守的東方人是種矛盾的存在,既羞於啟齒又嚮往推崇。
就像用雙手蒙著眼,卻欲從指尖一窺究竟
《性學三論》赤裸裸的剖析性慾的本質及人類對其的發展歷程,披上精神分析的白袍,看佛洛伊德在當時對性慾、性愛、性衝動、性無能、異性戀、同性戀……等種種性愛議題,將他的精華一滴不剩的榨乾,原始呈現。
噢,不!這本書的魅力不容許任何一個懷有性慾的人類拒絕。
是佛洛伊德繼《夢的解析》之後對人性探討中最富創見和最永恆的貢獻之一。
名人推薦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歷史系 助理教授 姜學豪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助理教授 李淑君
作者簡介
西格蒙·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奧地利精神科與神經科的醫生,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於摩拉維亞的弗萊堡(今捷克境內),4歲時舉家遷居維也納。畢業於維也納大學醫學系。1938年因遭納粹迫害遷居倫敦,1939年12月因口腔癌在倫敦逝世,享年83歲。
佛洛依德關於心理學、病理學、醫學、哲學文化學和文藝學的多種學說,開啟了西方學術研究領域的心理學時代。其理論對許多理論觀點和學術流派,尤其在藝術和文學領域產生了深刻影響。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夢的解析》、《性學三論》、《論潛意識》、《自我與本我》、《圖騰與禁忌》、《少女杜拉的故事》、《精神分析學引論》等。
編譯者簡介
孫中文
編輯工作者,臺大臺文所文學碩士,著有一些學術論文、得到一些文學獎、寫過一些書。

【預購】搖滾記:Bob Dylan自傳◎巴布·狄倫( Bob Dylan)
平常價 $27.00★巴布.狄倫親筆自傳,榮獲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
「前方的道路將會崎嶇艱難,我不知道它通往何方,但我還是踏上這條路。眼前即將出現一個奇怪的世界,亂雲罩頂,閃電頻傳。那個世界,許多人不理解,也從來沒能弄懂。我卻直直走了進去。那是個寬廣的世界。」這本自傳的結尾這樣寫。今日世人知道,那個寬廣的世界,會因為巴布.狄倫直直走了進來而得到改變。
狄倫的歌聲如此美國:寬大、認真、充滿理想,節奏感十足。狄倫所說的故事如此引起共鳴:憤怒、慧黠、辛辣、純潔、批判、傷感。那樣的狄倫,是如何形成的?他的自傳將會給出答案。
在自傳第一部曲《搖滾記》中,狄倫回顧了人生幾個重大轉折。讀者跟著他的步伐,從故鄉明尼蘇達州來到紐約曼哈頓,看見1961年的格林威治村,經歷烏茲塔克事件。
讀者看見狄倫帶著對民謠的熱愛來到紐約,儘可能尋找表演的機會,但他只唱自己想唱的歌。他聆聽各種民謠並欣賞其他歌手;他閱讀思想經典,因為詩而震撼,因為故事而感動。幾段戀情隨風而逝,幾個朋友終生維持情誼。
在傷逝的情懷之中,狄倫追記往事,情景鮮明,歷歷如昨。有時敘情,有時寫景;有時詩意,有時熱情。《搖滾記》承載了巴布.狄倫對於一個非凡時代所懷抱的情感,呈現了一顆誠實的藝術心靈,讓世人更深入思索狄倫對世界的影響。
作者簡介
巴布·狄倫(Bob Dylan)
生於1941年的美國明尼蘇達州,本名Bob Zimmerman。1961年在紐約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該年4月11日在紐約市首次演出。1962年出版第一張專輯。1963年出版《The Freewheeling’ Bob Dylan》,收錄了〈Blowing in the Wind〉等歌;同年參與了「新港民謠節」(Newport Folk Festival)活動。1966年巡迴歐洲,返美後發生了摩托車車禍,十七個月後才公開演出。此後至70年代中持續有新作問世。1988年進入美國搖滾名人堂。

【預購】巴布.狄倫歌詩集套書The Lyrics 1961-2012◎巴布·狄倫( Bob Dylan)(譯者:余三奇、李康莉、孫維民、馬世芳、崔舜華、張之豪、張芬齡、陳黎、曾珍珍、楊嘉、葉佳怡、葉覓覓、廖偉棠 、蔡琳森、鍾永豐、鴻鴻)
平常價 $256.00◎繁體中文版集合音樂人、詩人與學者,精心翻譯與註解,是華文世界巴布.狄倫歌詩集最佳譯本。
◎31張專輯、386首歌詞,中英對照。
◎《紐約時報》:「狄倫作為一位歌手而足以躋身文學史,這部書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大英百科全書》:「狄倫被譽為他那個世代的莎士比亞……設定了歌詞寫作的標竿。」
◎滾石雜誌2015年公布「古往今來100位最偉大的創作歌手」名單,巴布.狄倫名列第一。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1960年代以來叛逆文化的代表人物,創作歌手巴布.狄倫,表彰他的歌詞「在美國歌謠傳統裡創造了全新的詩意表達」。他是第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音樂人,紐約時報指出,「這或許是溯自1901年以來,最極端的選擇」。
在此之前,2008年,普立茲獎也因為他的「歌詞創作飽含特出的詩的力量,對流行音樂和美國文化帶來深遠影響」,頒給他一個特別獎。其實,從1990年代末起,學界和詩人們便已開始探討他歌詞的詩藝,與荷馬、維吉爾等古典詩人並列討論。《大英百科全書》說,狄倫「被譽為他那個世代的莎士比亞……設定了歌詞寫作的標竿」。
滾石雜誌2015年刊出的「古往今來100位最偉大的創作歌手」名單,巴布.狄倫名列第一。這部書收錄了這位吟遊詩人迄今創作的全部386首歌詞,中英文對照,依他的31個專輯的次序整理,並經狄倫親手校定。
繁體中文版邀請夙有專精的詩人、學者、作家擔任這樁艱鉅的翻譯工程,並由中英文學養俱佳的美籍學者費正華(Jennifer Feeley)擔任翻譯諮詢,主編馬世芳亦參酌各方考證耙梳詞義,與譯者往來討論,力圖保留原詞多樣奔放的語感,並兼備可讀性。狄倫作品中可能對中文讀者產生隔閡的專有名詞、聖經與文史典故、雙關語、時代背景,均盡力詳註,希望讓中文讀者終於得以親近這位樂史巨人。
各冊內容簡介
巴布.狄倫歌詩集 I(1961-1964)
本輯收錄狄倫出道之初最早的四張專輯,是他從民謠圈異軍突起、成為「時代發言人」的引爆點。在這個階段,狄倫確立了我們今日集體意識中所謂「民謠歌手」的形象。從此以後,大抵每個揹起吉他企圖為時代寫歌的青年,都難以逃離狄倫巨大的身影。
從他最初的這些作品,可以看到狄倫如何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蛻變為卓然自成一家的成熟創作者。《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堪稱當代民謠史影響最深遠的原創專輯,次年的《時代正在改變》則是狄倫社會鬥爭意識最強烈的專輯。迄《巴布.狄倫的另一面》,他漸與紐約民謠圈和左翼政治分道揚鑣,部分歌詞語言密度愈來愈高,意象愈來愈晦澀,預示了接下來的劇烈轉變。
巴布.狄倫歌詩集II(1965-1967)
本輯收錄狄倫六十年代中期樂風丕變,從民謠轉向搖滾,創造力「井噴式」爆發的一系列曠世鉅作。因為這幾張專輯,他被封為青年反叛文化的旗手,拱上了救世主的寶座。
狄倫促成了搖滾和民謠的匯流,從此解放了流行音樂形式和內容的想像。同輩音樂人深受刺激,風行草偃,搖滾遂從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娛樂,升級成為足堪承載思想和技藝的新興創作形式。
《全數帶回家》和《六十一號公路重遊》較多憤世、乖張、夢魘式的末日寓言,《金髮疊金髮》則更趨於內觀、私我,觸目都是破碎挫敗的愛情風景。《約翰.衛斯理.哈丁》轉為素淡簡約,在官能舖張、籠罩著暴力與戰爭陰影的年代,它是無視時俗的暮鼓晨鐘。
巴布.狄倫歌詩集III(1967-1970)
本輯收錄狄倫六十年代末期樂風返樸歸真的作品。《納許維爾的天際》和《新早晨》皆編制清簡,詞作以情歌為主,間以寓言式的歌謠。《自畫像》主要集合翻唱曲和實況錄音,只有兩首新創曲。
《地下室錄音帶》是1967年夏狄倫退隱期間和之前巡演的樂手在鄉間舊宅合錄的一系列作品,事隔多年始結集發行。這些歌或有著渾不可解的趣怪歌詞,或有著史詩式的古老語言,又時時呼應百年來的草根歌謠傳統。狄倫日後的創作將會不斷回到《地下室錄音帶》的世界,那個聖與俗、善與惡、歷史與當下的界線都泯然不存的江湖。
巴布.狄倫歌詩集IV(1973-1978)
本輯收錄狄倫七十年代的大部分作品。《行星潮浪》是他的第一張排行冠軍專輯,狄倫在親手繪製的專輯封面寫下「鑄鐵歌謠與傷心情歌」,歌詞全部是第一人稱的私我敘事,帶有哀傷自棄的底色。《血路斑斑》多是悒鬱心碎的情歌,在抒情和敘事之間取得了細膩的平衡,飽含真誠袒露的情感,足以列入狄倫最精采的傑作。論者多謂這張專輯紀錄了他和妻子莎拉婚姻的崩壞,但狄倫始終否認這些歌帶有自傳色彩。
《渴望》和作家雅克.力維合撰大部分歌詞,多半是情節生動的敘事曲。《合法上路》在意象濃密的歌詞中閃現厭世傾向與末日景觀,彷彿替接下來的信仰轉向預先作了鋪陳。
巴布.狄倫歌詩集V(1979-1983)
本輯收錄狄倫以「宗教三部曲」為始的四張專輯。1979年,猶太人出身的狄倫正式受洗成為基督徒,並連續出版兩張福音專輯《慢行列車駛過來》和《得救的人》,直到1981年的《注射愛》才重返世俗題材,但仍以宗教主題為主。狄倫後來否認他在這段時間被冠上的所謂「重生基督徒」身分:「我從未說過自己『重生』,那只是媒體冠上的名詞。我不認為自己曾是不可知論者,我總相信有一種至高的力量,眼前的世界並非真實世界,還有新的世界會來。」
進入八十年代,狄倫漸漸不再以忠貞基督徒自居,但宗教和信仰的主題,始終在他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異教徒》專輯除了內在的自剖,情愛的告白,並觸及以巴衝突、環保與全球化這些時事題材。此輯收錄的同時期創作,亦有不可多得的傑作。
巴布.狄倫歌詩集VI(1985-1990)
本輯收錄狄倫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為止的專輯。《情色歌舞帝國》堪稱秀異之作,但之後的《酩酊大醉》和《在音軌中》多半歌詞都非由狄倫主創,一般認為是他重新摸索方向的低潮期。迄1989年的《慈悲啊》,狄倫終於重新贏回眾人信心。在這些歌裡,狄倫是睥睨時代的憤世者,是引人入勝的說書人,也是胸懷慈悲的傳道者。這張專輯被譽為足以和《血路斑斑》乃至於六十年代的經典昂然並立。
狄倫九十年代的首張專輯《紅色天空下》近於遊戲之作,之後狄倫暫時擱筆,有七年時間未曾發表新創作品。
巴布.狄倫歌詩集VII(1997-2012)
本輯收錄狄倫暮年「重攀顛峰」的系列傑作。睽違七年的原創專輯《遺忘的時光》滿是厭世惆悵的底色,然而內力深沉老辣,為狄倫拿下了葛萊美「年度專輯」大獎。接下來幾年,年過六旬的狄倫靈感泉湧,接續出版了兩張重量級的傑作《「愛與盜竊」》和《摩登時代》,頗有議者以為這三張專輯可以和他1965到1966年間石破天驚的「搖滾三部曲」前後輝映。這些歌的主題落回了永恆的叩問:生存與死亡,靈魂與來生,愛慾與救贖,脆弱的人性,虛妄的現世,重複的歷史。
2009年,狄倫與「感恩的死者」樂團詞人羅伯.杭特共同創作《共度此生》專輯,語言漸趨凝鍊簡潔,大幅向芝加哥藍調為主的庶民音樂傳統靠攏。2012年的《暴風雨》,歌詞多半沉鬱而有殺氣,滿是死亡、罪孽與暴力的氣息——年過七旬的狄倫,像身經百戰的老將軍,在硝煙中回首。血痕未乾,目光依然凌厲。
裝幀概念
書衣:每一冊封面的主視覺是巴布.狄倫的照片(依年代排序),並搭配他在該時期創作風格的場景,由經常擔任唱片封面主視覺攝影的波文映畫社操刀。每一本歌詩集的封面,也像一張專輯唱片的封面,給讀者嶄新的書封視覺感受。將書衣取下後,翻到背面,則是一張海報,是封面視覺的延伸。設計者在書背藏有巧思,七冊組合成一張巴布.狄倫民謠歌手形象的照片。
內文:採用100磅米道林,典雅、手感佳,並搭配簡潔的版面,讓讀者細細品味巴布.狄倫的歌與詩。
書盒:截角設計,方便讀者收藏與拿取。上架之後,不管書盒的那一面朝外,都有一張巴布.狄倫的相片,可說單書的書衣與書盒,都有豐富的視覺。
封面攝影者簡介
波文映畫社MW studio TW,新銳影像團隊,作品常見時尚雜誌、唱片封面。曾擔任2019年金音獎主視覺設計。
FB m.facebook.com/manbowenstudio
IG mw_studio_tw
媒體讚譽
諾貝爾獎的頒贈,確認了我們久已察覺的事情:狄倫是美國最真切的代言人之一。他創造的意象是那麼無畏和洪亮,一如惠特曼(Walt Whitman),一如狄瑾蓀(Emily Dickinson)。——紐約時報
諾貝爾文學獎確認了,相較於前人,他的地位已不止是之前像他這樣的歌手。只要品嘗過他的生花妙筆、尖銳觀察,以及恰到時候出其不意的遣詞用字,所有密切留意他的人都會覺得,這份肯定來得太遲。——華爾街日報
諾貝爾獎委員會做得對──狄倫在美國歌謠中持續展開的成就,是一項文學上的豐功偉業,應該用這種最華麗的方式來誌慶。——滾石雜誌
他曾是叛逆者,是療癒者,是穿藍布牛仔褲、戴特大號墨鏡的吟遊詩人,唱了一個歷經戰爭與和平的世代,度過不安與自滿的險境……而如今,狄倫進入萬神殿,推擠著「文學」定義的界限,就像他在音樂上推擠過許多界限一樣。——洛杉磯時報
且撇開他的音樂到底對歌詞有多大意義這個棘手問題不談,狄倫是罕見的歌手,作品值得在紙上閱讀。他的文字總是那麼奇妙,敏於語言的聲響,而且,當然,神秘得令人著迷。——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簡介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1-)
本名Robert Allen Zimmerman,1941年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創作歌手、作家、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狄倫是二十世紀以降西方樂壇最受尊崇、影響力最大的創作歌手,在《滾石雜誌》評選的「史上百大創作歌手」名列第一。他不僅繼承吟唱詩人的民歌傳統,亦能融會古今,緊扣時代意識,翻轉語言質地,徹底改變了民謠的風貌。又與搖滾結合,打破樂種藩籬,成為青年叛逆文化的旗手。同代人風行草偃,觸發了西方流行樂的巨大變革。其後一度回歸鄉村樂與草根歌謠,並漸次鎔鑄各路樂風,賦傳統以新意,亦帶來極深遠的影響。
畢生獲獎無數,包括十一座葛萊美獎(含一座終身成就獎),並曾以電影主題曲獲奧斯卡獎與金球獎,1988年進入搖滾名人堂。2008年以其「歌詞創作飽含特出的詩的力量,對流行音樂和美國文化帶來深遠影響」獲普立茲特別獎。
2016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獎項的音樂人。瑞典學院表彰他「在偉大的美國歌謠傳統裡創造了全新的詩意表達」。
狄倫迄今出版逾三十張錄音室專輯,並著有小說《狼蛛》(Tarantula)、自傳《搖滾記》(Chronicles: Vol.1,中文版由大塊文化出版)。他也是業餘畫家,曾出版畫冊多種,並有鑄鐵裝置等藝術創作。
《巴布.狄倫歌詩集》收錄了狄倫1961至2012年間創作的386首歌詞,中英文對照,依31張專輯次序整理,其中多首經狄倫親手重新編輯。《紐約時報》謂:「狄倫作為一位歌手而足以躋身文學史,這部書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編者簡介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著有散文集《耳朵借我》、《歌物件》、《昨日書》、《地下鄉愁藍調》等。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並獲多座廣播金鐘獎。
翻譯諮詢
費正華(Jennifer Feeley)
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博士,翻譯過許多中國、台灣、香港作者的詩、小說和散文,作品散見於多種期刊和選集。譯作Not Written Words: Selected Poetry of Xi Xi (不是文字:西西詩集)於2017年獲得盧西恩.斯泰克亞洲翻譯獎及香港出版雙年獎。
譯者簡介
余三奇
現為專業中、英文教材編輯。曾得過三次梁實秋翻譯獎,閒暇時喜歡翻譯英文詩歌、小說、戲劇。(譯《巴布.狄倫的另一面》、《街頭守法者》、《酩酊大醉,失去知覺》、《慈悲啊》)
李康莉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麥迪遜分校英美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大學兼任英語教師、社區大學講師、職業譯者。曾出版中文詩集。中文著作《閱讀的力量》(天下文化/合著)等。翻譯書籍包括《文化地圖》(好優文化,2017)《暗房裡的男人》(Net and Books, 2017)《甘地教我的情商課》(天下文化,2019)等等。(譯《全數帶回家》、《遺忘的時光》、《「愛與盜竊」》)
孫維民
詩人,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博士,曾獲得中國時報新詩獎、梁實秋散文獎等,著有詩集《日子》、《地表上》等。(譯《在音軌中》)(譯《共度人生》)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著有散文集《耳朵借我》、《歌物件》、《昨日書》、《地下鄉愁藍調》等。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並獲多座廣播金鐘獎。(譯《全數帶回家》、《六十一號公路重遊》、《金髮疊金髮》、《納許維爾的天際》、《慢行列車駛過來》、《注射愛》、《遺忘的時光》、《「愛與盜竊」》)
崔舜華
1985年冬日生。著有詩集《波麗露》(2013)、《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2014)、《婀薄神》(2017)。並有散文集《神在》(2019)。(譯《血路斑斑》、《渴望》)
張之豪
現任基隆市議員,網路專欄作家,文史工作者,曾任總統府諮議。興趣為搖滾樂與電影。加拿大UBC大學畢,台大政研所碩士,政大亞太博士班肄業。(譯《納許維爾的天際》、《紅色天空下》)
張芬齡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現代詩啟示錄》,與陳黎合譯有《辛波絲卡詩選》、《聶魯達詩精選集》、《精靈:普拉絲詩集》、《白石上的黑石:瓦烈赫詩選》、《拉丁美洲現代詩選》等二十餘種。曾多次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2017年與陳黎同獲胡適翻譯獎。(譯《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時代正在改變》、《全數帶回家》)
陳黎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2005年獲選「台灣當代十大詩人」。2012年獲邀代表台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詩歌節。(譯《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時代正在改變》、《全數帶回家》)
曾珍珍
詩人、譯者、比較文學學者。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英美系教授。2008年以翻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的著作《最藍的眼睛》獲第32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另譯有魯益師(C.S. Lewis)著作數本、伊莉莎白.碧許(Elizabeth Bishop)詩選與導讀《寫給雨季的歌》,詩作散見報紙副刊。(譯《慢行列車駛過來》、《得救的人》、《注射愛》)
楊嘉
音樂是興趣也是維生的工作。從主持電台西洋音樂節目開始,一路撰寫西洋樂評並翻譯音樂書籍。經歷國語唱片公司的全盛時期,而後進入國際唱片公司,發展亞洲音樂新媒體。2014年返台專心翻譯工作。(譯《情色歌舞帝國》)(譯《暴風雨》)
葉佳怡
台北木柵人,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為專職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憤怒的白人:直擊英國極右派!》、《變身妮可:不一樣又如何?跨性別女孩與她家庭的成長之路》、《恐怖老年性愛》、《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和《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等十數種。 (譯《慢行列車駛過來》、《得救的人》、《注射愛》)
葉覓覓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芝加哥藝術學院電影創作藝術碩士。以詩錄影,以影入詩。夢見的總是比看見的還多。擅於拼貼別人的無關成為自己的有關。標準廢墟控。作品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德國斑馬影像詩影展最佳寬容影片等。育有詩集三本,《漆黑》、《越車越遠》與《順順逆逆》。(譯《地下室錄的音帶》)
廖偉棠
香港詩人、作家、攝影家。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藝術家。曾出版詩集《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櫻桃與金剛》等十餘種,及評論集《異托邦指南》等。譯作有《尋找倉央嘉措》、《這裡》等。(譯《約翰.衛斯理.哈丁》)
蔡琳森
1982年夏日生。有詩集《杜斯妥也夫柯基:人類與動物情感表達》(2015)、《寡情問題》(2015)、《麥葛芬》(2019)。譯有艾倫.金斯堡詩集《嚎叫》(與崔舜華合譯, 2015)。(譯《血路斑斑》、《渴望》)
鍾永豐
詞作者,與歌手林生祥合作七張專輯,得過多座金曲獎、金音獎,並兩獲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譯《巴布.狄倫》)
鴻鴻
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出版有詩集《樂天島》等八種、散文《阿瓜日記──八○年代文青記事》、評論《新世紀台灣劇場》、《邁向總體藝術──歌劇革命一世紀》及小說、劇本等多種。擔任過四十餘齣劇場、歌劇、舞蹈之導演。歷任台北詩歌節、圖博文化節、台灣國際人權影展之策展人。現主持黑眼睛文化及黑眼睛跨劇團。(譯《自畫像》、《新早晨》、《比利小子》、《行星潮浪》、《異教徒》、《摩登時代》)

一個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李瑋玲(簡體)
平常價 $35.00 出生於新加坡最顯赫家族的李瑋玲醫生,從一個女兒、醫生和愛國者的角度敘述自己的人生,並以平易近人的筆觸,探討影響新加坡人的 種種課題。此書內容凸顯了她的個性、專業、情感和執著,也反映了她 對人生、新加坡和世界、以及至親和摯友的種種觀察。書中根據不同的主題組成章節,而後記則以六篇文章概括了兩件對作者個人,甚至也對新加坡人影響至深的事件:作者父母的逝世。
(一)自我>>>個人––大熊貓的女兒•擁有唐吉訶德的傻勁•讓人受不了的精英主義•不願養尊處優•一個遵循佛法的無神論者•友情與孤獨•外在美與內在美•我是運動狂•我為什麼選擇單身•>>>家庭––歐思禮路的簡樸生活•溫馨而快樂的生日•舉家出遊•父母的愛情故事•心疼母親所受的苦•當邏輯在愛面前崩潰•我的娘惹祖母•關於顯龍的家書>>>學業和工作––父母從未給我壓力•虎媽式教育•我心目中最好的補習老師•所謂醫者仁心•醫療體系助長的歪風陋習•「人類最偉大的醫院」沒能教會我的事•醫生不該走昂貴的捷徑>>>與父親同行––與父親同行•新加坡人到中國•不忘老朋友•驀然想起淪陷歲月•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古老國度•華府寄簡
(二)國家>>>領導力––建國功臣•錢所買不到的•無名英雄•願Y世代在逆境 中成長•「萊佛士生」為何給人這般印象?•無私奉獻-我的故友巴拉吉•與眾不同並非選擇>>>國家認同感––我為什麼要留在新加坡•國慶日慶典•為什麼懷念北京和倫敦? •不是中國人,也不是西化的華人•先是新加坡人,後是華人>>>種族與文化––Y世代和新自戀主義•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取名偏好•勿落入過度「政治正確」的陷阱•真正拋開種族偏見>>>事業––選一條更有人情味的艱難道路•令人費解的判決•有尊嚴地離去•誰來關心看護者? •醫療照護不是商品•加強管制醫師的貪婪行為•美顏與醫學醜陋的一面•我為何反對舉辦奧運會•新航空姐與性別歧視>>>教育––要有優質非精英式學前教育• 改進小六會考制度•毫不奏效的雙語政策•別執意讓孩子補習•把品格教育做好>>>外事––新加坡需要外來人才•吸引人才的錯誤方式•來自沙巴的卡達山清潔工• 善良的紐西蘭人•澳洲人比從前開明•麥克菲如何助我躲過牢獄之災•自由的另一面
後記>>>懷念母親…•懷念父親…•新加坡人的關懷感動了我•為全國各界的悲痛而感動•延續父親的精神•到托格漢諾克瀑佈公園散心•在這特別的日子說聲謝謝•沒有爸爸的國慶日慶典
作者簡介
李瑋玲是李光耀和柯玉芝唯一的女兒。身為總統獎學金得主的她,在新加坡大學攻讀醫科,並於1978年考獲醫學學士和外科學士榮譽學位。 她曾在美國波士頓的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和加拿大的多倫多兒童醫院,分別接受為期三年和一年的小兒神經科訓練,並於2004年至2014年間擔任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的院長,目前是該醫學院的小兒神經科高級顧問醫生。

Retire Smart: Financial Planning Made Easy◎Lorna Tan
平常價 $29.00Following the success of her first two books, Talk Money and More Talk Money, financial journalist Lorna Tan is back with her third personal finance guide, this time focusing on retirement planning.
In this compilation of articles published from 2015 to 2017, The Sunday Times’ Invest Editor cuts through complex financial concepts, schemes and jargon to help the layman make sense of what is important for planning his financial future and growing his nest egg.
The timely topics covered include tips on making the most of the various Central Provident Fund schemes and enhancements, plugging gaps in one’s insurance coverage, and investing smartly without falling prey to scams. There are also sections devoted to legacy planning, credit and debt planning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Suitable for both the fresh school graduate and the more seasoned investor, Retire Smart will empower them to take charge of their financial journey as they look ahead to retiring well.
About the Author
Lorna Tan is an award-winning correspondent and an advocate of financial literacy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She is The Sunday Times Invest Editor and a senior correspondent with The Straits Times. With more than 15 years at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SPH), she helms The Sunday Times’ Invest section, which covers personal finance and investment issues.
Over the years, she has won many awards for her journalistic work. They include the Investor Education award in 2016, the Financial Journalist of the Year award in 2007, and the Financial Story of the Year award in 2005, awarded by the Securities Investors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 (SIAS). She was also a runner-up for the Excellence in Public Journalism category, and a winner in Excellence in Business Reporting, awarded by Hong Kong-based Society of Publishers in Asia (SOPA) in 2006 and 2004.
Lorna is highly sought-after for her views and regularly gives talks on financial/retirement planning. She also participates in events as a moderator and speaker. She was on the judging panel of the Financial Planning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s (FPAS) Financial Planner Awards in 2018 and 2019.
She is an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NUS Business School, and is the author of three bestsellers, Retire Smart: Financial Planning Made Easy; More Talk Money; and Talk Money.
Lorna holds a Bachelor of Arts (Social Sciences) and an MBA. Prior to returning to SPH in June 2015, she was Senior Vice Presid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at CapitaLand Limited, for four years.

More Talk Money◎Lorna Tan
平常價 $24.00More Talk Money is a compilation of Lorna Tan’s articles on personal finance which were published in the Invest section of The Sunday Times from 2009 till 2011. It covers a wide range of personal finance topics from consumer protection, savings and insurance planning to stock investing and retirement.
About the Author
Lorna Tan is an award-winning correspondent and an advocate of financial literacy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She is The Sunday Times Invest Editor and a senior correspondent with The Straits Times. With more than 15 years at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SPH), she helms The Sunday Times’ Invest section, which covers personal finance and investment issues.
Over the years, she has won many awards for her journalistic work. They include the Investor Education award in 2016, the Financial Journalist of the Year award in 2007, and the Financial Story of the Year award in 2005, awarded by the Securities Investors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 (SIAS). She was also a runner-up for the Excellence in Public Journalism category, and a winner in Excellence in Business Reporting, awarded by Hong Kong-based Society of Publishers in Asia (SOPA) in 2006 and 2004.
Lorna is highly sought-after for her views and regularly gives talks on financial/retirement planning. She also participates in events as a moderator and speaker. She was on the judging panel of the Financial Planning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s (FPAS) Financial Planner Awards in 2018 and 2019.
She is an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NUS Business School, and is the author of three bestsellers, Retire Smart: Financial Planning Made Easy; More Talk Money; and Talk Money.
Lorna holds a Bachelor of Arts (Social Sciences) and an MBA. Prior to returning to SPH in June 2015, she was Senior Vice Presid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at CapitaLand Limited, for four years.

Money Smart: Own Your Financial Destiny◎Lorna Tan
平常價 $29.00The Straits Times’ Invest Editor Lorna Tan follows up on the success of her 2018 book, Retire Smart, with Money Smart: Own Your Financial Destiny.
Like the best-selling Retire Smart: Financial Planning Made Easy — which sold 12,000 copies within a year — Money Smart is packed with information and insights into a range of personal finance topics such as retirement planning, investment, tax planning, financial planning,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This compilation of the author’s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Invest section of The Sunday Times from January 2018 to May 2019 includes:
- Finding the right financial adviser
- Funding your children’s education
- Financial planning tips for millennials
- 53 tips for better financial health
- Stress-free investing (or at least, close to it)
- Integrated Shield Plan riders: what you need to know
- Stretching your dollar with a Supplementary Retirement Scheme account
- Investor tips on Singapore Savings Bonds
- Online investing: it pays to pause before you click
Written in an easy-to-understand way, this book is a good guide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understand how to manage his or her finances better, from retirees and more seasoned investors to young people just entering the workforce.
About the Author
Lorna Tan is an award-winning correspondent and an advocate of financial literacy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She is The Sunday Times Invest Editor and a senior correspondent with The Straits Times. With more than 15 years at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SPH), she helms The Sunday Times’ Invest section, which covers personal finance and investment issues.
Over the years, she has won many awards for her journalistic work. They include the Investor Education award in 2016, the Financial Journalist of the Year award in 2007, and the Financial Story of the Year award in 2005, awarded by the Securities Investors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 (SIAS). She was also a runner-up for the Excellence in Public Journalism category, and a winner in Excellence in Business Reporting, awarded by Hong Kong-based Society of Publishers in Asia (SOPA) in 2006 and 2004.
Lorna is highly sought-after for her views and regularly gives talks on financial/retirement planning. She also participates in events as a moderator and speaker. She was on the judging panel of the Financial Planning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s (FPAS) Financial Planner Awards in 2018 and 2019.
She is an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NUS Business School, and is the author of three bestsellers, Retire Smart: Financial Planning Made Easy; More Talk Money; and Talk Money.
Lorna holds a Bachelor of Arts (Social Sciences) and an MBA. Prior to returning to SPH in June 2015, she was Senior Vice Presid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at CapitaLand Limited, for four years.

Market Smart: How to Grow your Wealth in an Uncertain World◎Goh Eng Yeow
平常價 $23.00In Market Smart, veteran financial writer Goh Eng Yeow explains in simple language why even the smartest investors can screw up, how you can avoid common investment mistakes, and how to get rid of the biases that can cloud your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Entrepreneurs' Blueprint◎Claudine Lim And Kathleen Yao
平常價 $24.00Entrepreneur's Blueprint tells the story of Singaporeans who took a chance and made that breakthrough.
From incubation to globalisation, Entrepreneur's Blueprint takes you through the thrills and spills of making a business grow from an idea.
The authors, entrepreneurs themselves, distil real-life stories of failure and success, from food and craft to leisur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sinesses, into insightful business lessons, easily applicable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advice for the new and would-be entrepreneur.

Doing Good Better: Choices and Paradigms in the Social Ecosystem◎Willie Cheng
平常價 $39.00How can the social ecosystem transform in the new normal? If a charity is in dire need of cash, should it accept a donation that might be tainted? What happens when we place a value on all things in our marketised society? Can the corporate beast be harnessed without reconstituting corporations? Should charities be allowed to run businesses?
Willie Cheng provides his perspectives to these questions and more in his new book, a collection of essays on issues including the social ecosystem in Singapore, market values in society, the role and future of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new capitalism”, volunteerism and values.
His analyses and logic are supported by research, case studies and examples gleaned from his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both the social and business sectors.
Written in an easy, friendly and readable style, this book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or volunteers, executives and leaders in nonprofits and corporates who want to know how they can succeed in doing good better in the new world order.
With a foreword by Professor Tommy Koh, Professor of Law,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nd Ambassador-at-Larg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bout the Author
Willie Cheng is a former managing partner of Accenture. Since his retirement in 2003, he has stayed involved with the business community through his directorships of listed and private companies, including Far East Hospitality Trust, Integrated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s, NOL, NTUC FairPrice, NTUC Health, SingHealth,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and UOB Bank.
However, he spends the greater part of his time volunteering with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with an interest in governance. His nonprofit boards include apVentures, Caritas Singapore, Catholic Foundation, CHARIS, Council for Third Age, Lien Centre for Social Innovation, National Volunteer & Philanthropy Centre, SymAsia Foundation and The Courage Fund.
He writes extensively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nonprofit issues. Previous titles include Doing Good Great: Thirteen Asian Heroes and their Causes; and The World that Changes the World: How Philanthrop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re Transforming the Social Ecosystem.

Always Have Enough Money◎Tan Ooi Boon
平常價 $31.00is under-valued by almost 100 per cent, or an invitation to invest in a totally new venture that can produce profits that are possibly 10 times of your initial sum?
The answer is none of the above. The reason is simple – the best investment that you can ever make is YOU – in growing your wisdom and knowledge.
For without wisdom and knowledge, even the wealthiest person can end up poor.
And million-dollar income earners can end up with a mountain of debt.
This book aims to guide you to make informed judgments yourself, by learning ways on how you can be better in your financial planning and make all the wise decisions. You can do so only if you confront the reality that there are truly no shortcuts in planning for a comfortable life and retirement. Not everyone can become rich. But all of us can certainly try to avoid being poor – if you succeed in doing so, it means you will always have enough money.

Southeast Asian Contemporary Art Now◎Marc Bollansee
平常價 $118.00Southeast Asia is the last frontier in contemporary art and one of the least known art scenes today because its diversity and outstretched territory make it difficult to access, analyse and assess. Five years of travel, research and interviews have enabled the author to give an extensive overview of the cutting-edge art practices in the region, including painting, sculpture, installation, video, photography and performance.
An in-depth essay covers the situation of the art scenes in the six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ituates Southeast Asian Contemporary Art in a global context. Faithful to his signature method, the author has interviewed around 200 artists to come up with a final selection of 23. These artists have been selected on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content and emotion that are combined with the appropriate raw materials and the latest technology in their artworks. It has been an explicit objective to cover most of the media used by the artists from the region. Vivid discussions with artists, art critics, gallery owners and leading collectors have allowed the author to share and fine-tune his opinions. Final artworks have been select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rtists, and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m has enabled the author to unlock some of the clues that allow the rea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tent.

【預購】對不起,我可能對人過敏:給I型人的使用說明書◎吳冕
平常價 $34.00 話少,慢熱,喜歡安靜 ,
與真正喜歡且信任的人才會成為朋友,
在人多或喧鬧的環境中待久了會感覺很累
充電量趕不上耗電量,光是出門就是一種消耗。
出門約會一小時,需要靜靜躺上一整天。
是真的害怕社交?還是太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
內向的人總是在職場中被「透明化」,在人際關係中被「邊緣化」,帶來很多心理上的困擾。其實,內向不是一種缺陷,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冰山一樣,在人們看不見的海面之下,隱藏著太多的寶藏和能量。
本書解讀I型人的深層困擾,幫助內向的「社恐星人」擺脫人際交往、親密關係和職場成長中的現實困境。
【隨書附贈】「I型人能量書籤」一組四張(規格:4×12cm)
★願你不虧待每一份熱情,也不討好任何一種冷漠★
★活出自己的故事,愛自己的宇宙,開滿心上的花★
──關於I型人的性格「關鍵字」──
社恐VS社死
◆不管在哪種場合,也不管和哪些人在一起,我們都需要管理好對他人的預期。允許並接受總有人不喜歡你。
◆沉默也是內向者參與生活的一種方式。優先照顧自己的需求,先取悅自己,再取悅他人。
衝突恐懼症
◆有些事不是讓路就能解決的不必時時討人喜歡,有時候更需要的是被討厭的勇氣。
◆你可以不發脾氣,但不能不會發脾氣。不要輕易丟掉自己的攻擊性,它是你賴以生存的根本。
脫單無望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正是你身上的小瑕疵,才能決定讓誰走進你的世界。
◆不管別人覺得你好不好,你都可以把自己變好。
明明很努力卻不被看到
◆話少,不代表話的分量輕;不愛表現自我,也不代表就該被忽視。
◆職場上要學會內向式表達,修煉氣場,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最全面訊息。
──心理師給I型人的行動指南──
◆面對自我懷疑:好壞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活著不是為了完美,而是活出真實的自我。
◆無法拒絕他人:可以被動社交,但一定要主動選擇和誰交往。任何消耗你的人,多看一眼都你的不對。
◆遭遇人生的難熬時光:生活很渣,沒有人能可以避免它出軌,找到讓你舒服的小事,不用急著好起來。
對於I型人而言,接納自己的有限性,不是躺平也不是否定自己,而是給自己更清楚的定位。不用在你不擅長的戰場苦撐,找到你的內在寶藏,在你的世界一樣能夠光芒萬丈。
【專文導讀】
海苔熊|諮商心理師
溫暖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鄧善庭|諮商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按首字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吳冕
著名心理師。蘑菇心理聯合創始人,自媒體「內向星球」和「實用心理學」主編。撰寫的心理類文章有一千多篇,累計兩百多萬字。有多篇文章閱讀量超過十萬。
他積極推廣心理學知識,並宣導正面心理,引導人們成長。這也是他開創「內向星球」的初心所在。

【預購】為自己選對一幅唐卡:西藏唐卡繪畫大師帶路,讓你選對唐卡,創造自己的心靈聖境 The Sacred Thangka That Speaks to You◎ 蔣詠·辛傑 (Jamyong Singye)(譯者:林瑞冠, 賴隆彥)
平常價 $45.00 你跟你的佛菩薩對準頻率了嗎?
唐卡,不只是薄薄的一張畫而已,它可以遍滿廣大的心靈空間,
為你示現一個神祕境地,並帶你到達那裡,它甚至還會對你說話。
★隨書贈送──〈黃財寶天王〉原寸複製唐卡,讓你幸福、清淨、豐饒、滿願,一整年!
★藏傳佛教導師 第十二世廣定大司徒巴(泰錫度仁波切) 特別推薦
【選對唐卡,驅動心靈聖境】
選對一幅正確的唐卡,會散發清淨之光,為自己、家人、住家或辦公室──
★創造一個祈福祝禱的處所★平衡周遭環境的負面力量、清除障礙
★提醒觀看者自身本具的覺性★帶領修持者通往聖者的祕境★達到心靈的至高境界
【跟你的佛菩薩對準頻率!】
藏傳佛教的修持運用大量的觀想與祈願,而唐卡便是引領人進入觀想與祈願的路徑。因此,唐卡中佛菩薩的形貌、顏色、法器、手勢、坐姿,以及周圍的場景,都必須依照嚴格的造像度量規矩來創作,這樣才能圓滿體現佛菩薩本尊聖像,讓你跟佛菩薩對準頻率,得到祝福與指引。
【畫師帶路,開啟清淨加持之門】
唐卡繪畫被稱為「身語意的繪畫」:「身」是用來繪製唐卡,「語」是用來念誦咒語,「意」是用來觀修本尊。一位經過嚴格儀軌訓練的西藏唐卡畫師,除了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造像度量之外,而更重要的是擁有一顆清淨心,保持身語意的清淨來作畫。經由這樣而創作出的唐卡,能散發清淨能量,將本尊聖像的加持力傳達給人們。
◎本書簡介
■藉由神聖唐卡,找尋自身內在的佛
藏傳佛教發展出輝煌燦耀的神聖藝術型態──唐卡。幾千年來,這種深具影響力的圖像藝術為西藏人以及愈來愈多世界各地的人,引見了天神、天女、諸佛與菩薩。
為何它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引見諸佛的聖境,又能讓人從畫中領受加持呢?創作者——畫師,是一個關鍵,他必須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造像度量,以及如何念誦咒語和觀修本尊。經由這樣創作一幅正確的唐卡,便能活靈活現散發清淨之光,提醒著觀看者自身本具的覺性。
本書作者蔣詠‧辛傑,是當今第十二世廣定大司徒(或稱泰錫度仁波切)的弟子。從小承襲了舉世聞名的西藏唐卡畫風——噶瑪嘎孜畫派,此畫派從第八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米覺‧多傑(Mikyo Dorje, 1507-1554)認證為噶瑪巴自己的化身南喀‧扎西(Namka Tashi)創立,經由第八世司徒班禪丘吉‧炯涅發揚光大,一直延續至今。
本書透過畫師本身的作品及市面上各類的畫作交互比較、說明唐卡的畫派和圖像有哪些不同變化,同時幫助讀者如何從身相特點、顏色、裝襯裱畫等元素,一窺其中的差異,這些選擇唐卡的基本原則適用於所有傳承的唐卡,即使你不是佛教徒,也可以藉由這些內容找到一幅合宜、難得的唐卡,幫你達成不同的心願。
作者簡介
蔣詠‧辛傑(Jamyong Singye)
蔣詠‧辛傑於一九五五年出生於東藏康區(khan),年幼時舉家逃亡印度。六歲起入住印度索那達市(Sonada)的西藏寺院。青少年時期,在他的根本上師廣定大司徒巴(H. E. Kyabgon Tai Situpa)與老卡盧仁波切(V. V. Kalu Rinpoche)的建議下,開始學習西藏唐卡藝術,在這段期間,他追隨噶瑪嘎孜(karma Gardri)畫派的傳承大師傑嘎喇嘛(Gega Lama),學習唐卡繪畫的神聖修行藝術。經過多年密集訓練後,他也被認定為唐卡繪畫大師(Master Thangka Painter)。
他在世界各地教導唐卡繪畫藝術,同時,致力於保存並延續噶瑪嘎孜畫派這個古老西藏神聖藝術的傳統。他的作品曾在美國、歐洲與亞洲各地展出。著有《西藏藝術繪本》(The Tibetan Art Coloring Book, 1999),並出版二冊他的老師傑嘎喇嘛的著作《西藏藝術通鑑》(Principles of Tibetan Art),由美國國會圖書館贊助。目前定居於加州舊金山市。
作者網站:www.tibetansacredart.com
譯者簡介
林瑞冠
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學院戲劇系碩士、政治大學廣電系學士,曾經任職商業周刊記者與表演工作者,並於1998年成為佛教徒。譯有《你是幸運的》、《小吉寶貝》、《醒了就好》等書。
賴隆彥
海洋大學造船系畢業,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曾任中華佛學研究所藏文講師、智光工商德育老師、佛光出版社資深編輯、普門雜誌社資深編輯。譯作有《禪悅在當下》、《禪悅》、《佛教基本通》、《快樂來自八正道》、《觀呼吸》、《一心走路》、《森林中的法語》、《阿姜查的禪修世界》、《佛陀的聖弟子傳》、《正念的四個練習》、《正念之道》、《念處觀》、《佛法陪我走過病痛》、《自在面對死亡》與《起飛》等書。

【預購】做書的人: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陳雨汝, 廖建華
平常價 $34.00 「看他們在工作中閃閃發亮,讓人想跟著大步狂奔,一起發光發熱!」
為什麼首爾書展那麼圈粉?
為什麼K-pop那麼好聽?
為什麼韓國的內容產業那麼厲害?
太想知道這些謎底,熟稔韓國文化的韓中譯者陳雨汝、曾獲諸多肯定的獨立影像工作者廖建華、與書相愛相殺的獨立出版人陳夏民,在人人唱衰的出版冰河期不計成本組隊跨海,在大首爾地區探訪了十家風格各異的獨立出版社,只為了挖掘韓國內容產業的大祕寶!
他們也好奇,一樣是做內容的人,一樣是人數「一」起跳的個人工作者,這些韓國同業有什麼工作心法?於是,團隊深入韓國獨立出版人的辦公室、和他們喝咖啡吃燒肉喝馬格利、和他們搭地鐵爬山擺書展,甚至還坐凹別人工作室的書櫃……輕鬆有趣的故事、充滿啟發的工作哲學,創意工作者如何運籌帷幄?全都收錄在這裡!
本書特色
★有情感!台灣第一本深入韓國出版社辦公室採訪的書!另類國民外交!
★有風格!帥氣攝影加上精鍊文字!閱讀超享受!前後各16面黑銀雙墨印刷,像是在看寫真集!
★有領悟!觀察別人的工作模式,一定可以學到有用的知識與人生智慧!迷途羔羊不要錯過!
作者簡介
陳雨汝
韓語教學時是烏魷(現在有點後悔當初亂選字),翻譯或寫作時是陳雨汝。
寫過旅遊書和語言學習書,翻譯過小說、漫畫、字幕以及無數文件。
攝影者簡介
廖建華
獨立影像工作者,曾入圍一些影展,也出版過電影專書,新片緩慢製作中。
數年前從韓劇入坑,現則是K-pop音源粉,這次採訪後愛上馬格利酒
企劃者簡介
陳夏民
桃園人。桃園高中,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創作組畢業。曾旅居印尼,現於故鄉經營獨立出版社comma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