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9570851090
- 9789570862591
- 9789570863055
- 9789570863086
- 9789570865356
- 9789570866902
- 9789570867619
- 9789570868210
- 9789570869651
- 9789570870886
- 9789570871005
- 9789570871579
- 9789570871760
- 9789570872101
- 9789570872569
- 9789570872910
- 9789570872965
- 9789570872989
- 9789570873061
- 9789570873566
- 9789570873733
- 9789570874181
- 9789570874631
- 9789570874686
- 9789570875133
- 9789570876000
- Alex von Tunzelmann
- Another book about Santa
- Brian Massumi
- China: A History in Objects
- Fallen Idols: Twelve Statues That Made History
- James Rickards
- Jessica Harrison-Hall
- Laura Bunting
- Le peuple des rats: Dans les sous-sols interdits de la Chine
- 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 Reimagining the N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Across the 1949 Divide
- Patrick Saint-Paul
- Politics of Affect
- Shaun Bythell
- Sigrid Nunez
- Sold Out: How Broken Supply Chains
- Steve Woodruff
- Surging Inflation
- Susan Sontag
- The Point: How to Win with Clarity-Fueled Communications
- Theorizing Across Borders
-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 Will Sink the Global Economy
- 一個詩人的誕生
- 一個詩人的誕生:對他者的生命敘事
- 万历十五年:一个无关紧要的年分
- 三采
- 东亚近现代通史:从19世纪至今的地域(上、下)
- 中國歷史
- 中國研究
- 中野聪
- 中野聰
- 二手書店店員告白
- 二手書店店員告白 Confessions of a Bookseller
- 人文思潮
- 人文社科
- 人物傳記
- 人物群像
- 人生
- 从苦瓜熬成蜜瓜
- 低端人口
- 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
- 何日生
- 佛教
- 佛教建国信仰与佛教造像
- 佛教建國信仰與佛教造像(上)、(下)
- 修杰楷
- 個人經歷
- 傳媒
- 傳記
- 元
- 內政
- 全球視野
- 六月
- 六祖壇經
- 冷战与中国文学现代性:一九四九前后重新想像中国的方法
- 冷戰與中國文學現代性:一九四九前後重新想像中國的方法
- 出版
- 出版編輯實務
- 劉亞菲
- 努力是瘾
- 努力是癮
- 华文文学
- 古正美
- 台灣
- 台灣服飾誌
- 史书美
- 史帝夫‧伍德拉夫
- 史書美
- 名著
- 后藤干一
- 吳國卿
- 吳景傑
- 吳淡如
- 吴景杰
- 周家瑜
- 和田春树
- 哲學
- 商業理財
- 回憶錄
- 因為風的緣故
- 圣诞老公公要罢工!
- 大乘佛教
- 大缺貨
- 大缺貨:供應鏈斷裂、通膨飆升與地緣衝突如何拖垮全球經濟?
- 大缺货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
- 大風吹
- 大風吹:台灣童年
- 天堂春夢:二十世紀香港電影史論
- 天堂春梦:二十世纪香港电影史论
- 女性主義
- 如何創作小說
- 如是苏东坡
- 如是蘇東坡
- 威拉蓬·尼迪巴帕
- 子彈是餘生
- 宋
- 宗教
- 宗教命理
- 寺尾哲也
- 小說
- 小說研究
- 小說點線面:敘事中的空間原理
- 小说点线面:叙事中的空间原理
- 尚恩·貝西爾
- 尚榮
- 山室信一
- 川岛真
- 川島真
- 巫仁恕
- 布莱恩·马苏米
- 布萊恩·馬蘇米
- 平等
- 平等的世界
- 底層世代
- 底層世代:高工時、低薪水、崩壞的人生軌道,絕望的國度裡是否也有你的身影
- 弱勢群體
- 彭臨桂
- 影視
- 影視寫真
- 後藤乾一
- 從苦瓜熬成哈密瓜
- 心理勵志
- 情动力政治
- 情動力政治
- 政治
- 散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字
- 文学与文化研究
- 文學創作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方斯華
- 日常犯罪与清代社会:十九世纪中国窃盗案件的多元分析
- 日常犯罪與清代社會:十九世紀中國竊盜案件的多元分析
- 日本
- 日本翻譯
- 明
- 書
- 書店
- 木畑洋一
- 東亞
- 東亞近現代通史:從19世紀至今的地域(上、下)和田春樹
- 東坡軼事
- 林暉閔
- 橋本健二
- 欧丽娟
- 欧娜
- 歐娜
- 歐麗娟
- 歷史
- 歷史文化
- 歷史經典
- 民俗
- 民族重建
- 民生
- 永遠的蘇珊
- 永遠的蘇珊:回憶蘇珊·桑塔格
- 泰國
- 泰國翻譯
- 洛夫
- 派屈克‧圣保罗
- 派屈克‧聖保羅
- 海外
- 清代社會
- 温昇豪
- 游静
- 游靜
- 澳洲
- 王晓珏
- 王曉珏
- 王盛弘
- 理論
- 生活
- 當代思潮
- 白話佛經套組
- 目宿媒体
- 社会议题
- 社會議題
- 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大襟衫、馬面裙、三把頭、剪鉸眉、燈籠褲、瑪莉珍鞋……三百年的台灣潮服誌
- 禾浩辰
- 紅樓夢公開課【三冊套書】
- 絣織紅縷:《紅樓夢》與乾隆的十三道陰影
- 絣织红缕:《红楼梦》与乾隆的十三道阴影
- 經典人物
- 經典故事
- 經典文學
- 經濟
- 繁体
- 繁體
- 繪本
- 繪者:阿毛子
- 红楼梦公开课【三册套书】
- 经典文学
- 经济
- 美國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联经出版
- 联经出版公司
- 联经出版公司9
- 聖誕老人
- 聖誕老公公要罷工
- 聯經
- 聯經Wings:Monograph 5
- 聯經出版
- 聯經出版公司
- 職場工作術
- 自傳
- 艾莉克斯·冯·藤佐曼
- 艾莉克斯·馮·藤佐曼
- 英國文學
- 范銘如聯經出版公司
- 范铭如
- 華人社群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
- 華文文學研究
- 萝拉·邦廷
- 萬曆十五年:一個無關緊要的年分
- 葉佳怡
- 葉懿瑩
- 蘿拉·邦廷
- 被推倒的偶像:十二座塑造历史的雕像
- 被推倒的偶像:十二座塑造歷史的雕像
- 西格麗德·努涅斯
- 親愛壞蛋Lovely villain :幕後創作+寫真劇照+訪談記事全紀錄
- 記錄
- 詩
- 詹姆斯‧瑞卡茲
- 說話溝通
- 謝燕
- 譯者郭清華
- 譯者: 楊芩雯
- 譯者:吳書榆
- 譯者:康凌
- 譯者:彭小妍
- 譯者:梁震牧
- 译者:康凌
- 豐采節目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 貴霜王丘就卻
- 賴永海
- 贵霜王丘就却
- 赵景达
- 趙景達
- 趨勢
- 跨界理論
- 跨界理论
- 迷宮中的盲眼蚯蚓
- 通货膨胀
- 重点
- 重点:99%的讯息都是杂讯!
- 重點
- 重點:99%的訊息都是雜訊!瞬間獲取注意力的最強溝通法則
- 閱讀
- 陈文瑶
- 陳文瑤
- 隋棠
- 電影歷史
- 霍吉淑
- 項婕如
- 顧雯
- 香港
- 香港歷史文化
- 馬以工
- 马以工
- 黃仁宇
【預購】 從苦瓜熬成哈密瓜◎歐娜
平常價 $31.00Cherng|國插
小S|職業婦女
劭中|Podcaster
李國強|金星娛樂總監
海芬|主持人
瑪麗|廣播女神
歐馬克|馬克信箱
蔡康永|作家
賴晏駒|歌手
謝雨芝|藝人
(依首字筆畫排列)
歐娜獨特的幽默魅力,連我這種笑點高標的人都著迷到不行。——Cherng(國插)
跟歐娜認識多年,她的專長就是苦中作樂、笑看人生,看著那些我一起經歷過的悲傷故事,被她化為幽默文字,最後竟然有些鼻酸,恭喜歐娜終於把苦瓜人生熬成了哈密瓜!—— 劭中(Podcaster)
這本書大力鼓舞了對生活迷惘的年輕人或中年人(Ex. Me)!—— 李國強(金星娛樂總監)
做節目不只是追求娛樂效果,能夠傳達更正向的力量,才是媒體人的使命!——海芬(主持人)
歐娜來了!她的文字就跟她的聲音一樣讓人如沐春風兒!—— 瑪麗(廣播女神)
暢銷女神請坐下,請坐下!—— 歐馬克(馬克信箱)
人生多走一點冤枉路,最後都會謝謝那些辛苦。—— 賴晏駒(歌手)
看這本書就像在看一個閨密跟你共同書寫的交換日記,親密、溫暖、日常、然後你會笑著看完的!——謝雨芝(藝人)
以前只是位愛在網路上抱怨工作好苦,自己是坨大便的節目工作人員,最後罵出個名堂,轉行做Podcaster,目前累積收聽次5700萬。

【預購】一個詩人的誕生:對他者的生命敘事◎何日生
平常價 $26.00電視金鐘獎最佳新聞節目《大社會》的報導原型
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詩人,這首詩,不管是優美或苦澀,歡樂或悵然,我們都要寫好這首生命的詩。悲與喜是生命中的兩大翅膀,憑著它們,我們才能在無窮生命的天際中盡情翱翔。──何日生
人文學者何日生,回首過往十多年的新聞媒體從業生涯,揀選歷年編採探訪內容,以15篇人物專訪及思索回顧,引領讀者細細體觀生命思索。
採訪人物與事件包括: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白色恐怖下的受害者崔小萍導播、花蓮豐濱難產婦女理性、在臺深根的加拿大環保人士劉力學、花蓮專門超渡無名屍的修平法師、堅守信仰拒絕服役的邱家人、因血友病輸血而感染愛滋的病友李錦章、幼女冤死而不斷挑戰司法上訴的父親周鳳山、排灣族的作家同時身兼森林警察的撒可努、自小失學為生計唱戲的少女芳秀、遭線民反咬而被起訴的警察吳金龍、三位痛失愛子轉念為大愛的慈濟志工、骨髓移植的專家湯瑪斯博士‥…等。
受訪者來自各階層角落,經歷人生重大挫折與考驗的受難者、默默為社會奉獻的利他之人,以及超越自我生命障礙的勇者。透過作者的洞察之眼、體念之心,盼願將這些人的生命經驗化為文字,見證社會中隱藏的堅韌與生命之詩。
名家推薦
日生這本書,時光回到原初:他還是新聞人的時候,他的觀察與記錄、所思與所感。經過這些年歷練,他選出過去新聞生涯的十多篇散文,文章依舊,但時隔多年,此時他為何而選,一定與他當年屬筆為文時,心境大有不同。──羅國俊|願景工程基金會執行長
《一個詩人的誕生》,內容很多是出自《大社會》節目中他所採訪的對象,《大社會》在日生近四年的製作、主持之下,不只拿到金鐘獎,也為臺視新聞關懷弱勢的理念,得到很充分的體現。他離開臺視以後,《大社會》多次在臺視重播又重播,可見這種關懷底層的動人故事,永遠都是受到大眾的偏愛與青睞。──廖蒼松|前臺灣電視公司副總經理、前公共電視總經理
他就是詩人,他總是知道在什麼時候去說出可以替別人引路前進的話語,而那樣子的話語,如黃昏在山間吹來的風,會把你吹醒;又像清晨的太陽光,灑在你的身上把你喚醒般,他就是這樣……。──撒可努|作家、獵人學校創辦人
透過這些訪談和紀錄,最後呈現給觀眾的不是譁眾取寵灑狗血的速食新聞,而是能讓觀者去同理去思考去理解的深度人物報導。就像何日生老師在書中所寫下的每一個受訪者與採訪者之間生命交會的激盪,那是一種良善的傳遞,關於愛的能量交流。──陳慧翎|金鐘獎戲劇導演
何日生
哲學、NGO與傳播領域之實踐者暨研究者;長年致力於慈濟人文工作。著有《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聯經)、《利他到覺悟:證嚴上人利他思想研究》(聯經)、《建構式新聞》、《一念間》、《慈濟實踐美學》、《清水之愛:見證骨髓移植發展史》;與Bill Kazer(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合著 Co-Existing with the Earth;策劃編輯《慈濟宗門的普世價值》、《敘愛》、《環境與宗教的對話》等書。
其所著《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獲得臺灣「金鼎獎優良出版品」、美國首屆「舍衛國人文獎」、中國大陸「2020年向光獎——年度研究特別獎」。
哈佛大學CAMLab特聘學者、慈濟大學副教授。2018-2020為哈佛甘迺迪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傳播碩士。多次受邀於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北京大學等進行專題講座。
資深媒體人,電視主播與製作人;多次榮獲臺灣電視金鐘獎。所製作之《清水之愛:Great Love as a Running Water》世界骨髓移植紀錄片,入選2014年國際艾美獎(Emmy Award, International)亞非地區最佳新聞紀錄片。

【預購】二手書店店員告白 Confessions of a Bookseller◎尚恩·貝西爾 Shaun Bythell(譯者: 彭臨桂)
平常價 $43.00人生好難!明明每天都好厭世,為何卻無法放棄熱愛的事?
全蘇格蘭最大二手書店的店長,深情撰寫專屬愛書人與出版人的荒誕紀實劇。
《二手書店店員日記》大受好評,各方敲破碗後隆重推出續集!
書店內外的人事物迎來劇烈變化,唯一不變的,只有遇到奧客時翻白眼的衝動。
▍口嫌體正直的店長日記
尚恩.貝西爾在過完三十一歲的生日後,莫名地頂下一間書店,開始當起了店長。這間他十八歲經過時,原本以為年底就會倒閉的店,就這樣撐過了一年又一年,如今仍然佇立於街頭,看人們來來往往……
現在,它已經是蘇格蘭規模第一的二手書店。尚恩打造的「威格頓圖書節」每年為蘇格蘭帶來鉅額觀光收益,堪稱文化產業的榮光;而他卻在書中說,自己的書店已經負擔不起全職員工……
然而又是什麼樣的執念與成就感,讓尚恩嘴上沒停過嘮叨,卻依然年復一年地照顧著他的書店和花園,甘願在疼痛中感受無以復加的快樂?
▍世間百事的變與不變
延續前作日記形式,尚恩獨特的幽默感依舊,但威格頓小鎮、書店和他本人都有了不小的改變;外在變化如此劇烈,但奇怪的顧客似乎是唯一永恆的存在:想請老闆幫忙找書,提供的情節線索卻是「一車蘋果翻倒了」;或把書店當成圖書館,執拗地詢問這裡的書可不可以借走……
▍速食時代裡的秘密花園
在一切講究電子科技化、快還要更快的時代中,每個愛書人心裡,都深藏著一份對老派浪漫的擇善固執。這份固執使我們得以堅持下去,在兵荒馬亂的世界中、在劇烈變遷的時間洪流裡,只要拿起一本書、一杯咖啡,就能開闢屬於自己的天地,也許還能在其中遇見某個嶄新的靈感與想法──而這就是足以抵抗所有現實的,最幸福的事了。
出版人共鳴推薦
永樂座、春雪書廊店主|石芳瑜
社會學家、作家|李明璁
現流冊店店長|林潔珊
現流冊店負責人|洪沛澤
瓦當人文書屋店長|陳晏華
見書店負責人|陳顥樺
TAAZE讀冊生活董事長|張天立
有河書店店主|詹正德
日榮本屋店長|龔心怡
(依姓氏筆畫序)
各地店員好評如潮
「如果沒有想開書店,但是紙本書狂熱者,我也非常推薦,書裡分享許多特別的書籍,我真的很想知道《第三帝國湯匙收集》裡面到底收錄了什麼樣的湯匙。」——三個賣書人 蕭P
「尚恩讓讀這本書的人理解,不是每間書店都充滿香氛氣味且一年四季嶄新如故。當然,也不是每位愛書讀者都彬彬有禮、慈祥且有氣質。大多時候,現實與理想是背道而馳的。」--胡思二手書店 店員 吳岱蓉
「這兩本書將我從字裡行間裡帶回了工作場所,所有的爆笑、感動與匪夷所思的狀況,原來台灣與蘇格蘭,都是一樣的。所有懷抱夢想的人,在這個屬於夢想的地方,都做著一樣的事情。」——胡思二手書店 執行長 邱文宗
「遭遇神奇顧客這種事,就帶著尷尬又不失禮的微笑,姑且當成荒謬人生的單元劇來欣賞吧!只要能成功說服自己這麼想,也算是一種有趣的人生體驗吧?」——胡思二手書店 店員 謝適帆

【預購】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派屈克‧聖保羅(Patrick Saint-Paul)(譯者:陳文瑤)
平常價 $29.00這是北京城裡不可言說的低端禁忌,潛居地下室的底層勞動人口悲歌
毛澤東曾歌頌他們,現代中國的經濟奇蹟要歸功於他們
但是現在,他們卻面臨被「切除、清理、掃蕩」的命運
《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見證了這一切
北京,中國極度富有的一線大城,匯聚了所有的奇蹟。
大舉遷移到此的人只有一個目的,他們要追求屬於自己的中國夢。他們以勞力換取微薄的溫飽,成為支撐北京城運轉的底層基礎勞力,擔任清潔工、外送員、服務生。
北漂的民工與移工構成了北京的日常風景,但在高房價、沒有北京戶籍的限制下,被迫無奈屈居於暗不見天日的地下室、橋墩下、廢棄建築的縫隙之間。他們有老有少,有為了籌措兒子結婚聘金千里迢迢到北京當清潔工的老夫婦;有為了在市中心飯店實習而住進地下,習慣了北京地底腐臭氣味的大學畢業生;有為了孩子的未來,離鄉打工的父母。
一旦進入北京地底,舉目所及皆是懸殊至極貧富問題的見證。明亮大廈底下,陰暗的走廊上晾著各種服務業、工人的制服;人們在勞斯萊斯、奧迪名車停靠的牆壁背面煮著千篇一律的餃子當晚餐;孩子們靠著一扇小窗,勉力呼吸著來自北京地上世界的霧霾。
這些拚命留下且住不起地面上房子的人,被稱作「鼠族」。他們像鼠一樣,群聚在北京城的地下廊道裡竄動、討生活,為中國夢燃燒生命,卻注定被貼上「低端」標籤,被驅趕、切除。
法國最大報《費加洛報》記者派屈克‧聖保羅,耗時整整兩年,帶著翻譯四處採訪北京城裡默默做工的人,數度遭遇被當局請去喝茶的危險。然而真正讓他得以貼近「鼠族」生活的契機,卻近在他暫居的大樓地下室。
當派屈克‧聖保羅發現日常所見的門房、清潔工都是自己苦無門路深入採訪的對象,正是他們維持了他的生活時,這才驚覺自己正置身中國幻夢的風暴中心,正看著這巨獸大國最殘酷的一面。
名人推薦
方怡潔、李志德、李岳軒、沈秀華、林立青、阿潑、劉嫈楓、藍佩嘉 共同推薦
各界一致推薦
派屈克‧聖保羅親身帶領我們在他生活的亮麗北京與鼠族居住的地底世界來回穿梭,直指這中間的終極反差,看進地底世界勉強又讓人敬佩的日常生活,看區區電梯上下之間潛居人群的不同面貌——工地工人、留守兒童、外地大學生、為兒子攢錢娶妻的父母、鼠窩裡的房東、有幸的出洞者……訴說發展背後的代價與冷漠、生存的卑微與堅韌,在在顯露出被沒收的尊嚴、體制造就的頑強。——方怡潔(清華大學人類所 助理教授)
在這本書裡,「鼠」、「底層」、「洞穴」既是形容,更是真實寫照。
冷戰年代,中國政府下令人民挖掘無數的地下室,但直到今時今日,這些地下室才起到了原本始料未及的作用:成了最底層勞工遮風避雨的處所。這讓作者書寫中國底層時有了一個意象鮮明的切入點。 在「盛世中華」的喧天鑼鼓中,這本書描寫了當今中國的另一個,應該和「一帶一路」同樣被看見的真實側面。——李志德(新聞工作者)
這本《低端人口》猶如東方不敗手中無堅不摧的繡花針,一針戳破膨脹過度的灌水氣球。數百萬名領取低薪、忍受超長工時、蝸居地底世界、卻撐起城市底層勞動的低端人口,才是北京這座紅色首都背後的真相。——李岳軒(獨立媒體《移人》編輯總監)
我想沒有人會夢想自己有天要成為所謂的「低端人口」。
尤其在「中國夢」的急促催動下,多數中國人應都有想拉著、依著中國經改的大躍進往前滑翔。但是,為了夢想中的好機會與好日子,許多從農村遷移到沿海或內陸都市的民工,連翅膀都來不及長出就已淪為「鼠族」。在付不起高價房租、為了多存些錢的情勢下,他們長期窩居在如看不到天日、呼吸不到新鮮空氣、髒亂、公安有虞的北京地底,或是許多城市外圍,居住條件擁擠惡劣的城中村裡。
據估計約有一百多萬移工潛居在北京最繁華、富裕區域的地底,他們是中國首都能維持日常運作的基礎勞動力,從工地勞工、大樓清潔員、到各類勞動人力;他們有男有女,有年輕也有從農村退休後到城裡賺取養老金或為兒子籌錢買房。既將來臨的雷雨,對於北京地面上的住戶來說,意味著灰得發黑的天空將接受豪雨的清洗。但對「窩在城市臟腑裡的居民,這是預告他們既將迎戰淹入家中那充滿污染物質的大水。」前法國駐中國記者,派屈克‧聖保羅在他2016年出版、中譯書名《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中寫道。這本書從制度及社會關係,調查記錄寄居北京地底移工的日常困境與掙扎,走訪中國內陸探訪留守兒童無法與父母同住的被「遺棄」感,也對應地面上光鮮富裕上層階級的大夢想與奢華。
中國作為國際經濟強權不是靠那些亮眼的數字所打造而成,而是靠,長期受中國政策歧視,以要不起尊嚴、隨時可能被驅逐的大批「低端人口」,來建構起中國政府及富有階層的中國夢。——沈秀華(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副教授)
作者以深入採訪的方式探討成功中國的另一面,我們也得以觀看他對於這些「鼠族」的理解或觀察,另一個報章媒體少有報導的中國也因為這分紀錄逐漸完整:巨大的貧富差距、人與人之間機會的不對等,還有在階級固化後於貧窮線上努力謀生的群眾。
北京和台北,有一樣的角落。——林立青(作家)
不論是「貓抓老鼠」,還是無法解決的鼠患,「鼠」在這本書裡有多種寓意跟用法,每一個都指向生態、權力結構與無能翻轉解決的困局。因為這本書不僅僅談北京這城市,不單單只說鼠族這群人的生活,派屈克主要藉著鼠族/民工來談當代中國的政策、制度與問題。——阿潑(文字工作者)
一直一直往下挖,《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鑽入中國經濟成就的地底下,直視陽光未曾照拂的底層人生。——劉嫈楓(媒體工作者)
讀這本書像剝洋蔥,一步步揭露中國亮麗經濟下的暗黑底層生活,也一層層內省法國記者的東方主義之眼,嗆辣中讓人心酸。——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作者簡介
派屈克‧聖保羅
2013年起任法國《費加洛報》駐中國特派記者。曾前往獅子山共和國(相關報導獲得2000年Jean Marin戰地記者獎)、利比亞、蘇丹、象牙海岸、伊拉克、阿富汗、德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是他的第一本書。
譯者簡介
陳文瑤
生於澎湖,台南藝術大學史評所畢業,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藝術與語言科學系博士候選人,現從事法文翻譯及藝評寫作。

【預購】佛教建國信仰與佛教造像(上)、(下)◎古正美
平常價 $178.00以往學術界對佛教建國信仰鮮有討論,這是古正美教授投入這個領域的原因之一。透過長期而深入的研究,她發現,上述兩種政治傳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她也指出,大乘佛教自在歷史上崛起之時,便具有政治信仰的個性,而這是古代印度發展的佛教不曾見過之特質。大乘佛教因此可說是中亞文化影響的情況下形成的新佛教傳統。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莫迪生校區南亞系哲學博士。長期研究大乘佛教建國信仰及佛教造像。出版有:《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中國中世佛教治國意識形態研究》、《〈張勝溫梵畫卷〉研究:雲南後理國段智興時代的佛教畫像》,及中英文論文多篇。曾任教新加坡大學、臺灣清華大學等學校。

【預購】冷戰與中國文學現代性:一九四九前後重新想像中國的方法 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 Reimagining the N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Across the 1949 Divide◎王曉珏(譯者:康凌)
平常價 $49.00
【預購】努力是癮◎寺尾哲也
平常價 $27.00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錯把生存當生活?
★ 臺灣文學金典獎正獎、蓓蕾獎雙料得主 ★
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錯把生存當生活?
繼短篇連作小說《子彈是餘生》後全新散文集《努力是癮》
內容改編漫畫《小屋人類圖鑑》CCC追漫台同步連載
奴隸最大的悲哀是『沒有用』,寵物最大的悲哀是『不被愛』。
作者簡介
寺尾哲也
昭和六十三年生,臺大資工系畢。曾任 Google 工程師八年,待過 MTV、臺北、東京。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短篇連作《子彈是餘生》獲臺灣文學金典獎及蓓蕾獎。

【預購】因為風的緣故◎洛夫
平常價 $26.00宏發「文學留聲」系列的製作理念,結合詩人親身朗誦的有聲CD與手寫詩句出版面向,繼?弦有聲書之後,出版洛夫專書;為一代大師留下最美好的文字與情感聲音。
由詩人挑選最喜愛的十幾首詩,並親自手寫,經過美編設計,直接製版;CD與書套裝上市。
朗誦CD除了洛夫本人親臨錄音室收音,其子莫凡(紅極一時的「凡人二重唱」成員)也主動加入背景配樂的工作,更將名詩《因為風的緣故》譜成歌,親自為敬愛的詩人父親獻唱。在悠揚楊悅耳的音樂聲中,詩與樂的合鳴,帶給聽者無限的餘韻和感動。
-
本書特色
1. 洛夫獨特的詩風與個人魅力,在全球華詩壇被譽為「詩魔」。十幾年前,以他的詩作所舉辦的「因為風的緣故」詩歌聲光表演,在社教館擠得人山人海,盛景傲人,傳為詩壇大事。許多愛詩者在現場感受到詩魔的號召力,此次為大師留下詩歌的聲音,相信也會是文壇焦點。
2. 洛夫的詩集,各地研究不斷,加上近五年來,洛夫的書法亦辦書法展,收藏者眾。此次結合大師的聲音與手寫詩句,不僅是為文學紀錄,在質地上也具收藏價值。
3.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詩魔」一生的詩文成就,在每首詩朗誦之後,由洛夫講述每一首詩的創作背景,及評論或回響。亦可作為入門現代詩的一種重要媒介。
4. 全書結合詩人書法、筆跡、聲音、講解、音樂、編排美學,力圖推廣現代詩閱讀。
-
作者簡介
洛夫
本姓莫,1928年生於湖南衡陽,淡水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1954年與張默、?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對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遠,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等文,並收入各大詩選,包括《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洛夫寫詩、譯詩、教詩、編詩歷四十餘年,著作甚豐,出版詩集《時間之傷》等廿二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四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四部,譯著《雨果傳》等八部。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廣受詩壇重視,二十多年來評論不斷,其中多首為美國漢學家白芝(Birch)教授選入他主編的《中國文學選集》。《石室之死亡》英譯本已於1994年10月由美國舊金山道明出版社。1982年他的長詩《血的再版》獲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同年詩集《時間之傷》獲中山文藝創作獎,1986年獲吳三連文藝獎。洛夫的表現手法近乎魔幻,被譽為「詩魔」。近年沉潛於書法之探索,不僅長於魏碑漢隸,尤精於行草,書風靈動蕭散,境界高遠,曾多次應邀在台北、菲律賓、馬來西亞、溫哥華、紐約等地展出。

【預購】大缺貨:供應鏈斷裂、通膨飆升與地緣衝突如何拖垮全球經濟? Sold Out: How Broken Supply Chains, Surging Inflation,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 Will Sink the Global Economy◎詹姆斯·瑞卡茲(James Rickards)(譯者:吳國卿 )
平常價 $38.00詹姆斯‧瑞卡茲最大膽的預測,
人類的未來何去何從?
供應鏈危機即將爆發、
通膨指數瘋狂飆升、地緣政治紛爭緊繃,
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壓力?
如今,你最喜愛的產品在商店貨架上不見了,缺貨將成為日常,我們陷入供應鏈斷裂的困境,而這並非短期能解決的問題。從現在起放眼六個月甚至三年後,這種供應鏈混亂將持續,你想世界又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儘管我們希望疫情過後,隨著時間能恢復並解決問題,但現實是,供應鏈的斷裂仍持續發生。縱使數位貨幣、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蓬勃發展,但最根本的產品運輸依然受到阻礙,表面上我們只看見消費者的不滿與抱怨,卻不知這只是全球經濟崩潰徵兆的冰山一角!
在《大缺貨》中,瑞卡茲分享了他的預測,並概述了消費者和企業主該如何應對這場災難。你將了解到中國與澳洲貿易戰爭,為何擾亂鋼鐵市場,甚至迫使整個工廠關閉;並透視通貨膨脹上升進而導致數年內的內縮,且由於更高的稅收、過度債務和增加的裁員,消費支出終將下滑的未來。
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噩夢將席捲重來?
而這次美元可能消失?
結果是沉淪毀滅,或逆勢轉進,取決於此刻我們能做哪些準備。
全球讚譽
「這是我今年讀過的最可怕的書之一,瑞卡茲的聰明推理讓我很快相信我們所懼怕的不僅僅是恐懼本身。這些零散的部分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就像那些帶有線索而非封面藝術的謎語拼圖一樣。所呈現的圖像是黑暗的,但卻是全面且令人滿意的。」——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
「我們原本以為腳下是穩固的地面,但其實更像是一個縮小的懸崖邊緣。」—— 杜埃爾弗(Charles A. Duelfer),前中央情報局局長特別顧問,《捉迷藏:在伊拉克探索真實》作者
「瑞卡茲在一些關於貨幣問題的瘋狂爭論中提供了一個極好的解毒劑,對我們的經濟論述做出了有價值的貢獻。我們只能希望我們的參議員和眾議員能找到這本書的門路。」——富比士雜誌(Forbes)
「作者極有說服力地辯論,並提供了一個極為明智(雖然昂貴且困難)的解決方案,這本書令人警覺,但並非危言聳聽,值得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嚴肅關注。」——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救世主,只希望未來的三十年不會像瑞卡茲預期的那樣黯淡無光。」—— 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國際知名財經顧問、投資銀行家和風險經理人,在資本市場擁有超過30年經驗,擅長領域包括資產部位管理、風險管理、產品結構、融資、法規和營運。曾擔任數家資產管理公司和股票交易所的法務長,同時是基金治理和國際基金結構的專家。
曾直接參與許多重大金融事件,包括1985年伊朗釋放美國人質,以及1998年避險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倒閉時,擔任政府救援計畫主要談判者。2001年以來,貢獻金融專長協助美國國安機構和國防部,提供國際經濟與金融威脅的相關建議,也協助籌劃國防部舉辦的第一次金融戰爭演習。
常受邀於律師協會、國際貨幣體系和避險基金業者等舉辦的會議演講,也是國際律師協會的活躍成員,經濟評論散見於《金融時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著有《下一波全球經濟浩劫》、《下一波全球金融危機》、《下一波全球新貨幣》、《打造財富方舟》等書。
譯者簡介
吳國卿
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從事翻譯工作二十餘年。主要譯作有《亞洲未來式》、《下一波全球經濟浩劫》、《下一波全球金融危機》、《下一波全球新貨幣》、《下一波全球貨幣大崩潰》、《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跛腳的巨人》、《父酬者》、《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震撼主義》、《下一個榮景》、《碳交易》、《成王之路》、《移動力》等。

【預購】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China: A History in Objects)◎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譯者:顧雯, 謝燕)
平常價 $66.00呈現七千年瑰麗璀璨的中華文明,以文物為證,讓我們親眼目睹歷史。

【預購】大風吹:台灣童年◎王盛弘(繪者:葉懿瑩)
平常價 $28.00 書寫童年不是對童年的召喚,而是告別
珍愛地做最後一回的摩挲,然後送它們遠行
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北文學寫作年金、梁實秋文學獎得主
台灣散文家王盛弘 2013年鉅作
《大風吹:台灣童年》
對故鄉道聲謝謝 送青春上路 面向未來的祝福篇章
王盛弘《大風吹:台灣童年》收入〈相思炭〉、〈廁所的故事〉、〈大風吹〉,入選《年度散文選》
《大風吹:台灣童年》封面由知名設計家聶永真設計,以一隻八哥鳥作為主題,是早期台灣鄉鎮聊賴家庭生活娛樂裡常見的禽類,也隱喻了被放入籠內豢養著的自由象徵。而內文插畫由國內知名插畫家葉懿瑩繪製。
繼出發至世界,回望故鄉的誠摯感謝與記憶。
散文家王盛弘繼《十三座城市》後,凝視童年與成長,精煉散文16篇。〈台灣童年〉31則小品寫「六叔六嬸」,寫兄弟玩伴,寫師長故事……「老實說,儘管只有小學畢業的學歷,但父親的字寫得最好,我當兵時他寄信到軍中,唱名發信的班長問我,你爸爸是在做大官嗎怎麼字寫得這麼美?近十年來父親左半邊身體行動不方便,但還能寫字,偶爾接到他自竹圍仔轉來的信件,信封上幾行字仍寫得端正,我看著便感覺安心。」過去的尋常回憶,歷經人事變化,反倒成為今日咀嚼再三的滋味。〈相思炭〉、〈廁所的故事〉、〈大風吹〉入選《年度散文選》,獲名家席慕蓉、宇文正、鍾怡雯推薦,並列入大專通識課程教材。
〈清糜〉寫「六叔」煮粥嘉年華式的豐美,對照「六嬸」考量全家經濟、又得面面俱到的苦心,〈故鄉的野菜〉呈現作家擅長的園藝書寫風格,添加時光的佐料,烹煮成故鄉的菜肴:「記得中學時有個暑假,身體格外虛弱,母親不知哪兒聽來的偏方,每天早上摻了小魚乾與野油麻葉熬粥,唇舌之間隱約有股苦味,感覺很滋潤。我喜歡微苦微甘的菜蔬,苦瓜、芥菜都可以吃上許多。現此時想起那碗粥的滋味,倒也不是苦倒也不是甘,而是列車往前開去,風景向後倒退,手上一張單程票,知道再也回不去了的況味。」
〈種花〉獲「林榮三文學獎首獎」,很多事兒女不明說,父母都明白,本篇始於離家前「六嬸」的祝福:「食乎飽,穿乎燒,想欲轉來就轉來」,經過花草盛開頹倒、個人情事的熱戀與結束,「六嬸」看在眼中:「汝愛對伊較好些」,誠摯動人;也只有自己靠在中年的邊上,方能抹去年少的任性,體會傷疤的意義。
王盛弘寫兒時的遊戲,寫升學主義的在場證明,是青春紀事,也道盡文學的體驗。在回望過去之際,以往的傷口一笑置之帶過,介意的印記成為前往的養分,這是淘洗記憶的篇章,也是粹煉未來的感悟。
作者簡介
王盛弘
性好文學、藝術與植物,愛好觀察社會萬象,有興趣探索大自然奧祕,賦予並結合人文意義。
也喜好旅遊,自歐返國後以此經驗書寫,完成《慢慢走》,文化評論家南方朔稱譽:「以它的理性與感性交融,證明了作者在台灣年輕作家裡少有的視野與才華。」越兩年,王盛弘交出《關鍵字:台北》,為台北立下一座座文學地標,文學評論家張瑞芬:「在文壇的星光競賽中,王盛弘這個聲音是材質獨特且辨識度高的。」知名旅行文集《十三座城市》獲張曼娟、向陽、鯨向海推薦。另還有散文集《一隻男人》,白先勇指出:本書「在台灣的同志書寫中恐怕還是首創」。
王盛弘為年度散文選與各類文學選集常客,入選「台灣文學三十年菁英選:散文三十家」,屢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暨出版獎助,以及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寫作年金、國科會科普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等。
畢業於大榮國小、和美國中、彰化高中、輔仁大學大傳系,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肄業。長期於媒體服務,曾獲報紙副刊編輯金鼎獎。
【預購】天堂春夢:二十世紀香港電影史論◎游靜
平常價 $45.00本書重溯香港上世紀20至90年代的文化脈絡,
建構出香港電影中文化政治的史觀,
對昨日與今日的香港,提供不一樣的理解。
作者游靜爬梳大量原始資料,穿梭於電影個案解讀、影人自述,及時空政治脈絡分析;大歷史與微歷史之間,國、粵片兼論,細緻勾勒出香港百年璀燦光影,洞察歷史足印的偶然與必然,為華語電影研究、殖民及冷戰研究、香港文化研究,開創新天。同時提出關鍵探索及叩問:
▎對香港的思考成為協助反思其他華語文化歷史的資源。
▎作為華語電影世界的夢工場,香港電影的獨特貢獻在哪些方面。
▎香港電影史如何與文學史息息相關?
▎香港電影成為無權無勢的庶民抒解焦慮不安的重要場域。
▎李小龍的奮不顧身是香港傳奇的比喻。
▎香港主流道德價值曾經歷怎樣的翻新打造。
▎「大冷戰」與「小冷戰」如何影響香港電影發展?
▎香港電影史如何同時見證殖民治理與文化冷戰的軌跡?
▎資本主義現代性怎樣改造性/別關係,風月片如何展現反殖心結。
▎新浪潮電影如何叩問香港的冷戰前沿位置?
▎喜劇是香港夢的呈現?無厘頭揭示時代的壓迫、港式主體的反撲?
透過回顧香港電影史,進一步深思過去耳熟能詳的電影、人物、性別角色、文化歷史及其構成,體味今天華語以致全球流行文化,如何依舊從這份龐大深厚的歷史遺產中取經。
很喜歡游靜老師談楚原導演以及李翰祥導演一段,當時年紀輕,看完只覺得輕浮。經老師分析,深感我當年真是大錯特錯。——重點就在括號裡(影評人)
構越香港電影70年發展,游靜以不同的史觀,為主流華語片論述,作出新平衡。也凸顯了港產作品的豐富性。 ——黃建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
原以為香港電影「這麼近」,本書卻能讓我們看到「那麼遠」。拜讀完,香港於我也有了更複雜的情懷與意義。」——聞天祥(影評人)
(推薦語依推薦人姓氏筆劃排序)
香港大學英文及比較文學學士、紐約社會研究新校媒體研究系碩士、紐約惠尼藝術館藝術創作獨立研讀課程畢業生、倫敦大學皇家郝露威學院媒體藝術系博士、夏威夷大學洛克菲勒獎助人文學科博士後。曾主編香港《電影雙週刊》,並曾任教於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現為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專任教授。
著有《另起爐灶》、《裙拉褲甩》、《性/別光影:香港電影中的性與性別文化研究》、《史前紀》、《大毛蛋》、《我從未應許你一個玫瑰園:香港文化政治生態》、《游於藝》、Filming Margins:Tang Shu Shuen, a Forgotten Hong Kong Woman Director:編有《性政治》、As Normal As Possible:Negotiating Sexuality and Gender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等。詩集《不可能的家》獲2002年香港文學雙年獎詩組推薦獎。電影及錄像作品曾入圍臺灣金馬獎、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展等。《好郁》榮獲葡萄牙費加拿霍斯電影節影評人大獎、《流》榮獲日本視象論壇評審團特別獎等。

【預購】如是蘇東坡◎吳淡如
平常價 $33.00被嚴酷動盪生活相逼的人,才能體會隨遇而安的美好。
明白人事無常,所以有氣度呈現豪邁灑脫的性格。
大起大落的坎坷,成就一代文豪氣韻卓絕的詩與遠方。
史上文學全才的蘇軾,詩、詞、文、賦、書法和繪畫都自成風格,他的詼諧性格,甚至獨創品味的美食體悟,傳唱千百年一樣鮮明。
少年得志,文名滿天下,也以天下蒼生為念,風發的意氣卻換得了一生的委屈坎坷;該講就忍不住要講的招黑體質,使蘇東坡命中從來不缺小人……還好也不缺朋友。在憂患中年後種種身不由己之中,他用他獨特的眼睛看見平凡生活中的小幸運,依舊活得有滋有味,豁達的迎接命運。
殺不死他的,總使他的人生更飽滿。曲曲折折的考驗,碰撞出燦亮的人性之光,在至暗時刻,他依然友善而坦蕩。正因為這些對他刀劍相逼的苦難,使他行雲流水的各種書寫,成為文學中的千古傳唱。
熟諳中國古典文學與史學的吳淡如,以蘇東坡的經歷為切入點,以詩詞文章襯托重構蘇東坡的人生行旅,讓你了解蘇東坡的世界:雖然有那麼複雜的難、那麼巨大的冤,竟然可以在他從容面對及咀嚼之後,或期待或失落,或含笑或帶悲,呈現了既壯闊又細膩的獨特之美。
面臨多變的世界,若要問歷史中有誰的人生態度最值得學習,那肯定是蘇東坡了。
東坡之風,蒼蒼泱泱,山高水長。
委屈無人懂的,來學蘇東坡吧。被黑到對人性快絕望時,來看蘇東坡吧。
蘇東坡會是你很好的心理導師,
你會懂在那些無奈浮沉的風波中,一顆不隨波逐流的真心。
就因為人生苦短,做人就是要做自己。──吳淡如|本書作者
本書特色
★本書特別收錄多幅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國寶」等級文物的蘇東坡尺牘,包含〈蘇軾書前赤壁賦〉、〈致知縣朝奉尺牘〉(別名江上帖)等手跡以及尺牘背後相關的故事。
★大起大落的貶謫仕途如何催生出蘇東坡踏遍廣闊大地的豪放胸襟,看著作等身且獲得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中國史博士學位的吳淡如,以深刻的學養以及自身 的生命體驗重新詮釋蘇式獨有的詩詞心境,對讀者予以另一種心靈指引。
好評推薦
年少得意的蘇軾,是怎麼成為這個顛沛流離的蘇東坡的?偵探式小說的戲劇性設置,讓全書得以用倒敘、插敘、補敘等等多種手段逸趣橫生地展開。這種抓住人物命運的主線、採用解謎式的戲劇化手法,讓蘇東坡在一瞬間就向我們呈現出個性鮮明的靈魂,是本書與其他蘇軾傳記的顯著差別。——朱周斌|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教授。
吳淡如
興趣就是讀書還有寫書,台大法律系學士,有三個碩士學位,包括台大中國文學、商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商學碩士。寫這本書之前剛剛獲得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歷史博士、目前也是瑞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企管博士候選人。
寫過很多本書,並不想計算;寫了許多年,幾乎是一種和生命連結的愛好。當然,也沒有忘記好好生活;充滿好奇心,喜歡用不同的視角探討所有自己想研究的問題。

【預購】子彈是餘生◎寺尾哲也
平常價 $28.00我們的一生除了命中目標,
剩下的,就是無止境的,
墜落再墜落……
資優競賽圈 × BDSM × 失重系
林榮三小說獎得主、兩度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
文壇最期待後浪,怪物級新人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量身打造好的地獄。
——班.方登(Ben Fountain)
環繞著天才介恆的資優競賽圈友人們過著看似優越無瑕卻扭曲掙扎的人生。對於身陷生之地獄的他們,介恆是望塵莫及、又愛又恨的對象——他是大家頭頂上亟欲追逐的星光,卻也是那渺遠光點外吞噬一切的黑暗。
當介恆從拉斯維加斯賭場飯店二十三樓墜落,那段交雜嫉妒、慾望、忿恨、曖昧、羞辱、無力的悼亡之旅,才是所有故事真正的開端⋯⋯
為什麼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一切的天才要選擇自殺?
當窮盡所有力氣都看不到車尾燈的對象選擇先行離場,那麼活下來還有什麼意義?而這些如影隨行的困境,是天才命定之必然,還是自尋煩惱的愚行?
好評推薦
▍專文引讀
張惠菁|作家
李奕樵|作家
▍失重推薦
白 樵|作家
朱宥勳|作家
林楷倫|真心純情好魚販
邱常婷|作家
紀大偉|政大台文所副教授,《同志文學史》作者
洪明道|作家
陳 雪|作家
張亦絢|作家
(按姓氏筆畫排序)
未成年的純粹暴力,天才們歷經的有感苦難恍如核災。動用龐雜排泄系統與多領域互涉/射,寺尾哲也以冷靜,時帶疼痛至極而生的飄忽感,為那已廢的核反應爐重塑金身。獨特,爽快,令人欲罷不能的meta式性感。──白樵|作家
有一種深邃,是PR值99的人才會理解的。因為他見過1%是多麽巨大,是如何把自己全副身心輾平展開,也無法填滿的地步。《子彈是餘生》就是這麼一本肝腦塗地的99%之書。──朱宥勳|作家
作為一本十分有意識以書為單位設計的短篇小說集,跟同輩小說家的作品相比,乾淨到有些不可思議,甚至連謎題的數量與難度都安排得恰到好處。不僅僅是語言層級或小說情節的安排乾淨而已,甚至連論述的範圍都是更加精鍊的,限縮到彷彿他只願意透過小說陳述他真的看過的、體驗過的、想清楚的事理。──李奕樵|作家
瘋狂、殘酷是孤寂的表現,簡言、留白是言外的節制。對外對內的傷痕都割向自己,寺尾哲也的文字是節制,卻狂放地像鏟下豐沃的土後,百千隻的斷體蚯蚓,自我再生,長出更多的喻語。──林楷倫|真心純情好魚販
我像是看著一座美麗的玻璃動物園,裡頭名為天才的物種自虐虐人,殘酷且暴烈。──邱常婷|作家
解剖人生勝利組的誠實傑作,刀刀見骨。──紀大偉|政大台文所副教授,《同志文學史》作者
《子彈是餘生》是近年最會虐也最會挑逗的作品,刻劃出屬於當代台灣的虛無。閱讀時不只是一場休閒娛樂,還同時帶有痛苦和歡愉。起先會有點恥辱感,而後漸漸想要更多。──洪明道|作家
小說中,同性性欲的深刻存在,罕有因為任何正面回饋經驗而加強。——性啟蒙或性會晤即使帶有羞辱、挫折或空虛的性質,仍是性慾的一環。因此,寺尾哲也所關照的同志,也加入了對「分崩離析之個體」不離不棄的文學傳統。──張亦絢|作家
《子彈是餘生》是一本太好看的第一本小說集。他冷冷地,淡定地,流暢地講出來的故事,充滿了慾望與羞辱,卻讓人極想讀下去。我有時覺得,他的筆調是像LED般無色溫的光,而他所描述的事物,正是在這樣的光線下格外呈現出一種離奇。──張惠菁|作家
昭和六十三年生,台大資工系畢。曾任 Google 工程師八年,待過 MTV、台北、東京。小說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兩度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

【預購】小說點線面:敘事中的空間原理◎范銘如
平常價 $31.00
【預購】平等(聯經Wings:Monograph 5)◎周家瑜
平常價 $25.00貧富差距、居住正義、資本落差、階級問題、性別不平等……
社會這柄天平兩端垂掛著極端立場,你我都必須選擇。
但要怎樣才能找到居中支點,真正走向平等、邁向共善呢?
盧梭:人(曾)生而平等,但如今卻皆在枷鎖之中。
平等是現代社會制度的首要德行,但平等是什麼?人們追求平等的一路上,為何荊棘遍布、步履蹣跚?
為什麼「平等」必然比「不平等」來得更好?平等和自由竟然是無法兼顧的嗎?
平等可以保障所有人的權利,人人得以自平等受惠,是基礎而又普世、建構現代社會的必備條件,但為什麼我們總是在爭取、訴求平等?我們所處的社會,真的有迎來一切平等的可能嗎?
平等並非簡易的口號,而是廣博、深邃的事理基礎,是平衡諸多相衝突條件達致的最佳結果,是協調各種勢力與盤根錯節歷史積累以求得的最佳安排。本書從平等的最根本定義開始,深入淺出地以平易近人的論述,分析平等的歷史脈絡、社會議題,和其中相互矛盾的特性。在有人高舉「人生而平等」旗幟的同時,柏拉圖認為人天生資質不同,不該一視同仁;康德認為,每個人都有無可取代、替換的「人性尊嚴」,然而在現代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卻很難避免一個人將另一個人視作工具。時常與平等並列,為人們廣為追求的「自由」,則實際上與平等衝突,訴求平等過了頭會抑制自由發展的空間,但過度自由發展又會扼殺平等,而在人人皆能認同平等價值的現在,企圖實踐這個價值的舉措和政策,卻往往不受歡迎?在優勢與劣勢、強權與弱者、富與貧、聰明與平庸之間,又真的可能找到一條讓所有人認同的界線嗎?
在分配、經濟、資源、種族、性別平等的議題上,我們已經走了好長一段路,揭示出了一些始終存在,或未來必須面對的難題。未來我們對平等價值的認同與追求會如何演進,迄今尚不可知,但可以確信的是,我們想參與的,是人人有權利選擇同或不同,能夠平等生活的社會。
‧「政治與思想」出版計畫編輯委員會(依姓名筆畫排序)
吳豐維
陳宜中
曾國祥
葉浩
本書特色
1、輕──開本尺寸精小,便於攜帶閱讀。
2、不沉重──分量適中,適合社會大眾、高中生、大學生閱讀。
3、重要作者──由海內外專家學者費時數年撰寫,並通過嚴謹審查。
4、便於理解──以簡單易懂的文字,深入淺出介紹當代重要的政治哲學家理論與重要觀念。
5、切合時事──內容貼近當代社會,以展望未來之姿回顧經典人物與議題,提供反思與對話。
6、展望──期待這系列書能作為橋梁,串連深刻思想、觀念與普羅大眾。
出生於臺灣高雄,英國約克大學政治學博士,現為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研究興趣:西洋政治思想史、政治理論。
【預購】底層世代:高工時、低薪水、崩壞的人生軌道,絕望的國度裡是否也有你的身影?◎橋本健二(譯者: 方斯華)
平常價 $35.00身心俱疲,現實步步進逼,怎麼努力也找不到生存意義
往下流動的階級崩壞社會,已成威脅所有人的當代危機!
「這個社會封閉得令人窒息,一旦跌倒就不可能再站起來。」
現在的你,是否覺得自己像滾筒上的小白鼠,庸庸碌碌地追尋一餐溫飽卻永遠不足?勞心勞力、勤勉過生活,但你可曾想過,在這個急速下墜的社會裡,正常生活的崩毀不過一瞬間?
底層階級大量產生中
回顧一九八○年的泡沫經濟時期,企業為降低成本,增加對於非典型勞工的需求,隨著後來的經濟崩解,這群人失業、流入社會底層,成為了新的「底層階級」。然而邁入經濟復興時,這群「底層世代」不減反增,中產階級已然成為空殼。
無法想像美好未來的年輕人
「做什麼都提不起勁」、「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在缺乏穩定僱傭關係、派遣工作盛行的環境下,人們即便戰戰兢兢地工作,仍然無法獲得應有回報,加上焦慮住房、飲食、安養等問題,無形的壓力蠢蠢欲動,正由外而內侵蝕年輕人的人生,將他們一步步推向貧困、絕望、犯罪,無法脫身的境地。
全世界都應面對的嚴肅未來
底層階級並不限年輕族群。就算是穩定就業的人,只要現有結構不變,未來也可能成為其中一員。有人辛苦一生,步入老年卻面臨年金稀缺、無法負擔生活的窘境。離異、喪偶、或突然的家庭變故,更可能輕易壓垮一個人的經濟生活與心靈。
《底層世代》不僅描繪日本社會面臨的空前危機,也是臺灣未來的縮影,更是一場席捲全球的風暴。
好評推薦
矢板明夫|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野島剛|作家,資深媒體人
黃克先|臺大社會學系副教授
蔡瑞明|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1959年出生於石川縣。東京大學教育系畢業,東京大學研究所博士。曾任靜岡大學教職、武藏大學教授等,現任早稻田大學人類科學學術院教授。專業研究領域為社會學(階級階層論、勞動社會學),結合定量資料和定性資料,分析近現代日本的階層結構及其變化過程,同時研究與此相關的勞動與大眾文化的變遷。
出版大量的社會研究著作,如《中產階級崩潰》(朝日新聞出版社,2020年)、《新.日本階級社會》(講談社,2018年)、《現代貧困故事》(弘文堂,2016年)等。
譯者簡介
方斯華
日本文化傳譯員,譯有《全裸導演村西透伝》等。

【預購】情動力政治 Politics of Affect◎布萊恩·馬蘇米( Brian Massumi)(譯者:彭小妍)
平常價 $38.00「情動力」(affect)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文化理論概念,其根源可追溯至斯賓諾莎的哲學思想,經由柏格森與德勒茲等人的闡釋與發揚,引發當代熱烈迴響。然而迄今為止,中文世界的相關文獻卻極為缺乏。
在這一領域中,伊朗裔加拿大哲學學者布萊恩‧馬蘇米,以其富有創意與洞見的理論貢獻而聞名。《情動力政治》一書採取對話形式,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接近馬蘇米思想的絕佳途徑。
書中,馬蘇米與各領域學者展開一系列深入對談,探討「情動力」一詞的源起、內涵及發展脈絡,巧妙展示了情動力如何貫穿資本主義、政治權力與媒體運作,以及人類與非人類世界的複雜關係。馬蘇米強調,情動力不僅是一個理論概念,更是生命的核心特質;而情動力的流動性與不確定性,在廣義的政治領域中蘊含著無限潛能。
本書充分體現晚近人文學科的「情動力轉向」(affective turn),以及由此衍生的諸多思考與感受張力。對於文學、哲學、社會學和文化研究的學者,以及渴望理解當代文學文化理論的讀者而言,《情動力政治》無疑是掌握思想動態的關鍵之作。
作者簡介
Brian Massumi (布萊恩.馬蘇米)
伊朗裔加拿大哲學家、蒙特羅大學傳播系退休教授。身兼社會理論家及社運人士,主張環保、反核、反資本主義、反意識形態,並致力於在英語世界推廣德勒茲的情動力理論,是著名的德勒茲譯者。著述涵蓋藝術、建築、文化研究、政治理論、哲學,企圖連結藝術及政治領域。

【預購】日常犯罪與清代社會:十九世紀中國竊盜案件的多元分析◎巫仁恕,吳景傑
平常價 $51.00在宏觀層面,本書關注同治朝巴縣竊盜案件與重大歷史事件及社會變遷的關聯;在微觀層面,則呈現了犯罪動機的多樣性,挑戰了「貧窮即犯罪」的觀點。此外,也詳細考察清代竊盜相關法令、竊賊身分與行竊類型、案件審理流程及機制,並透過分析被盜物品,揭示了當時的物質消費情況和城鄉差異。
經由對日常犯罪的探討,書中的論述在史料、方法與觀點上均有所突破,開拓了史學研究的新領域。作者意在喚起對犯罪史的重視,尤其是注意犯罪者的能動性,且藉司法檔案來探析社會結構的變化,對於研究清代社會史、法律史、犯罪史的學者而言,本著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學士,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分別曾兼任於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並曾任中興大學歷史系合聘副教授。曾受邀訪學日本、美國、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法國與以色列等重要學術機構。110年度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研究講座」獲獎人。
吳景傑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法律史與社會史。
【預購】東亞近現代通史:從19世紀至今的地域(上、下)◎和田春樹、後藤乾一、木畑洋一、山室信一、趙景達、中野聰、川島真 (譯者:郭清華)
平常價 $56.00現在的東亞,正處於危機之中?!
「在人類的歷史中崛起的東亞、東南亞與東北亞構成了我們的區域世界,如今,它正處於危機狀態!」
《東亞近現代通史》是由和田春樹、後藤乾一、木畑洋一、山室信一、趙景達、中野聰、川島真,七位日本學者組成的編輯委員合力撰述而成,第一冊書寫19世紀至1930年代;第二冊書寫1935年至今,貫通近代國與國間重要的事件與轉捩點,涵蓋重大歷史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原以為將迎來沒有戰爭的和平年代,但和平非但未發生,我們反而仍置身於亂世。台灣、日本、中國、韓國……東亞範圍內的國家、民族、經濟、政治,在過去近代歷史的交錯演變之下,有了諸多彼此牽連的問題。這個情況一直延續至今,不但左右現下的局勢,也與其他區域的勢力相互拉扯,諸如北韓問題、美中角力問題、東海與南海領土、中日對立、中韓對立……等。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要真切理解我們所在的時代、所處的境況「為何如此」,必須將視野放寬,離開單一或二元的視角,轉而以區域的角度看全面的歷史版圖與流變。如此一來,才能徹底了解現今的問題是從何而來?未來我們可能會如何發展?又有哪些發展方向呢?
重新檢視歷史,為的不是整理舊恨、找到報復的手段,而是在於真正擁有東亞的形象,如此一來,才能在東亞的危機中找到良好的歷史定位、塑造出屬於自身的歷史面貌。更重要的是,在「和解與合作」的基礎上,締造和平。
每一次重新探討歷史,都像在打磨鏡子,映照過去、現在,與未來。
國內外好評推薦
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野島剛/資深媒體人、作家
趙中麒/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藍適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羅士傑/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序)
1938年生,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俄羅斯近現代史、現代朝鮮研究學者。
後藤乾一
1943年生,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東南亞近現代史、日本與亞洲關係史研究學者。
木畑洋一
1946年生,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成城大學名譽教授,英國現代史、國際關係史研究學者。
山室信一
1951年生,京都大學名譽教授,近代日本政治史、法政思想連鎖史研究學者。
趙景達
1954年生,前千葉大學文學部教授,韓國近代史、近代日韓關係史(比較思想史)研究學者。
中野聰
1959年生,一橋大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科特任教授、一橋大學校長,國際關係史、美日關係史研究學者。
川島真
1968年生,東京大學研究所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東亞國際關係史、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學者。
譯者簡介
郭清華
淡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畢業,一直沒有離開翻譯的工作,也曾任出版社的日文主編,譯有《殺人人形館》、《古希臘原來是這樣》、《天璋院篤姬》、《我愛廚房》、《絢爛的世界帝國》等等推理、文學小說,及歷史書、生活散文和實用書。
【預購】永遠的蘇珊:回憶蘇珊·桑塔格◎西格麗德·努涅斯 Sigrid Nunez(譯者:葉佳怡 )
平常價 $29.00★桑塔格已經成為一種形象,但是這本小書讓我們看見桑塔格作為一個人。但是什麼是人呢,所謂的「人」並不一定是一種本質深刻的描述,而她痛很冷天氣、痛恨小提包、痛恨教書。這些瑣碎的事實儘管不能形成一種結構,然而或許人就是被這些片段所驅動,然後成為人。──汪正翔|攝影師、作家

【預購】白話佛經套組(全套十冊,附典藏書盒)◎編者:賴永海
平常價 $205.00【預購】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大襟衫、馬面裙、三把頭、剪鉸眉、燈籠褲、瑪莉珍鞋……三百年的台灣潮服誌◎台灣服飾誌(繪者:阿毛子 )
平常價 $38.00【預購】紅樓夢公開課【三冊套書】◎歐麗娟
平常價 $128.00所謂「一切經典皆是通向自我的敲門磚」,研究紅學超過二十年的歐麗娟教授將帶領讀者藉由這部經典敲開大門,不只看到《紅樓夢》裡各式各樣、多采多姿的寶藏,更要召喚出其中的人,也就是讀者各種可能的自我。
▍《紅樓夢公開課(一):全景大觀卷》
第一冊「全景大觀」作為系列的啟行之卷,以總論角度出發,由如何讀《紅樓夢》起,到《紅樓夢》的宗旨、貴族文化、神話操演、曹雪芹的讖語式寫作、大觀園的空間巡禮……等,從各個不同層面剖示《紅樓夢》,不只是透過學問進行文本的解讀、情節的分析,還有更多對人生、對有情世界的探驪得珠,允為讀者進入《紅樓夢》之後登堂入室的極佳指引。
▍紅樓夢公開課(二):細論寶黛釵卷
第二冊「細論寶黛釵」深入探索《紅樓夢》的人物風采,主要聚焦於「鼎足」三人:賈寶玉、林黛玉及薛寶釵。本書深入分析,該如何解讀紅樓人物,才能將他們還原為完整的、特定經驗上的個人來看待,並帶領讀者進入他們的生活空間、人際關係及其內外在的各種處境,而不致落入貼標籤、扁平化的陷阱。
▍紅樓夢公開課(三):賈府四春卷
第三冊「賈府四春」繼續探索《紅樓夢》的人物風采,以賈府本身的自家女兒:元春、迎春、探春及惜春為核心,帶領讀者將她們還原為完整的、特定經驗上的個人來看待,進而深入各自迥異的獨特生命史,探索其生活空間、人際關係及其內外在的各種處境,而碰觸到躍動起伏的靈魂深處。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2012年起於臺大陸續開設「紅樓夢」、「中國文學史」等開放式課程,廣受海內外華人歡迎,讓讀者重新認識古典文學的精髓。2015年榮獲全球開放教育聯盟「傑出開放教育獎」(The Open Education Awards for Excellence)的「教學者獎」(Education Award)。2021年,獲得第四屆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典範通識教師獎」。
著有《杜詩意象論》、《唐詩的樂園意識》、《李商隱詩歌》、《唐詩選注》、《歷代詩選注》、《詩論紅樓夢》、《紅樓夢人物立體論》、《大觀紅樓》、《紅樓一夢:賈寶玉與次金釵》、《天光雲影共徘徊:歐麗娟品讀古詩詞》、《紅樓十五釵》等。

【預購】絣織紅縷:《紅樓夢》與乾隆的十三道陰影◎馬以工
平常價 $57.00【預購】聖誕老公公要罷工! Another book about Santa◎蘿拉·邦廷( Laura Bunting)(譯者: 劉亞菲)
平常價 $29.00★顛覆聖誕經典故事,妙讀聖誕老公公新故事★
這不是一本普通的聖誕書,在故事裡,聖誕老公公罷工了!正當聖誕節故事一如往常的開始時……
「呵~呵~呵~暫停一下!不要再讀聖誕老公公的書啦!」
每當孩子們開始讀聖誕故事時,聖誕老公公就必須停下手邊的工作來配合故事的演出,即使他正在忙於重要的聖誕前置工作,像是……閱讀聖誕願望、為拍照擺姿勢、餵養馴鹿……。
聖誕老公公累了,他……不想做了!怎麼辦,聖誕節不能沒有聖誕老公公。不如……找一個新的聖誕老公公吧!
「邱比特呢?太光溜溜了!」
「還是小精靈?太胡鬧囉!」
「龍?太火爆!」
糟糕!都不適合……這樣聖誕故事演不下去了,該怎麼辦呀!小朋友們,快來幫忙想想可以怎麼拯救這場聖誕危機。
故事一定要有既定的結局嗎?這本不一樣的聖誕書,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激發出自己的「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說出一個屬於自己的聖誕故事。換個孫悟空來當聖誕老公公?還是土地公來當呢?有100個創意點子,就有100個獨特故事,親子一起閱讀,開創屬於你們的奇妙故事!
怪誕推薦
許伯琴|親子共讀頻道「我們家的睡前故事」 小妹媽媽
游雅芸(小花姐姐)|繪本說演工作者
繪本帶我去旅行|閱讀推廣人
蠟筆哥哥|繪本創意工作者
(依姓氏筆畫排序)
聖誕老公公是每個孩子非聽不可的故事,當經典不在該如何守護大家的童年回憶?用創意與想像加點團結力量,讓心暖暖的度過聖誕季吧!── 游雅芸(小花姐姐)|繪本說演工作者
聖誕老公公為什麼罷工了?我們的節日可不能沒有他啊!今年聖誕節就看這本,一起來為聖誕老公公分憂解勞吧!── 繪本帶我去旅行|閱讀推廣人
澳洲童書作家,同時也是菲利浦.邦廷的妻子。在成為童書作家前,待過電視廣告圈,更在澳洲、新加坡、倫敦、杜拜擔任雜誌編輯和專欄作家。與菲利浦多次合作,作品在世界各地出版並且翻譯成多國語言。其中《說謊鳥》入圍2020年澳洲兒童讀物理事會(CBCA)年度注目童書。在擔任母職的過程中,更重新發掘童書的魔法和力量,與孩子們住在陽光普照的澳洲海岸,在大自然的環抱下,邦廷夫婦共同育兒與創作。
個人網站:laurabunting.com.au/
繪者簡介
菲利浦.邦廷(Philip Bunting)
澳洲童書作家、插畫家,擅長以幾何形狀、繽紛柔和的色調,創造出可愛討喜的角色。他的畫作獨具風格,創作主題包羅萬象。他對創作童書情有獨鍾,希望為說故事的家長和聽故事的孩子帶來更多樂趣。
菲利浦的作品已在全球超過25個國家出版銷售。他的第一本書《Mopoke》於2017年出版後多次獲獎,包括CBCA榮譽獎,2018年入圍凱特格林威大獎。他的作品有《給孩子的大歷史:我從哪裡來?》、《民主比較好!》、《給我一點太空!》、《呼叫!地球需要你》、《說謊鳥》、《媽媽天才不一樣!》、《天才爸爸不一樣!》、《才不可愛》、《熊的新故事》、《飛向起點》、《我,微生物&我》、《不可思議的動物大集合》等書。
個人網站:philipbunting.com/
譯者簡介
劉亞菲
「繪本,生活練習」主筆,繪本譯者、閱讀推廣者。願閱讀嘉惠生活。
譯有《瑪麗愛穿什麼就穿什麼》、《世界的孩子上學去:全球學生的真實歷險記》等。
【繪本,生活練習】粉絲頁 www.facebook.com/reading.lifepractice

【預購】萬曆十五年:一個無關緊要的年分◎黃仁宇
平常價 $35.00萬曆十五年:5月30日正式上市
影響深遠、跨時代的大歷史啟蒙
一代歷史學者黃仁宇經典之作
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一個無關緊要的年分,
卻呈現帝國走向喪敗的癥結,也是黃仁宇旋風的起點。
兼具文學性與大歷史觀的經典之作
万历十五年:一个无关紧要的年分黄仁宇人文社科歷史中國歷史宋元明
何以細枝末節的數件小事,卻顯露了中華帝國的衰頹?
黃仁宇以前所未見的獨特視角,開啟書寫中國史的新風貌。他探問一個無關緊要的一年間所發生的數件微不足道之事,展示出中國傳統的禮教道德,如何綑綁思想制度的革新、箝制帝國腳步、消耗殆盡創新的能量,而當中國在僵化中走向衰亡,西方則在變動中進步神速。
跨世代、跨國界,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一本書出版後風靡中、英文世界,不被時代淘汰,必有其特殊之處與意義。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提出的問題意識、研究方法,乃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與愛護,改變了人們對一個朝代的詮釋,啟發了多少歷史研究者、愛好者,其力量跨越世代與國界,迄今仍生生不息,持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本書中文繁體版於一九八五年首度在臺出版,如今在四十年後由黃仁宇兒子黃培樂(Jefferson Huang)授權聯經再度印行,經過重新排版校對,增補配圖,並列為聯經版「黃仁宇文集」之首,此書中黃仁宇對傳統中國政治、社會的獨到解析,將因此而繼續流傳。
▍【聯經出版.黃仁宇文集】
《萬曆十五年》
《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明代的漕運,1368-1644》
《中國大歷史》
《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
《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
《放寬歷史的視界》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地北天南敘古今》
《關係千萬重》
《大歷史不會萎縮》
《黃仁宇的大歷史觀》
《緬北之戰》
《長沙白茉莉》
《汴京殘夢》
《黃河青山》
國內外好評推薦
「故事結構巧妙,並且有意呈現矛盾。如果說,長遠的來看,1587年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年分』,它仍充滿了事件,而每個事件都預示著未來戲劇性的發展。」——史景遷,《紐約書評》
「作為歷史和文學作品,都非常出色。」——楊聯陞
「《萬曆十五年》儘管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卻有著如卡夫卡美麗而令人沮喪的故事《中國長城》一般,超現實的夢幻特質。」——厄普代克(John Updike),《紐約客》
「這是一本傑出的書,它回答了許多中國過去與現在的問題。」——普尼克(Srully Blotnick),《富比士》雜誌
「歷史學家檢討過去的錯誤,以作將來的警戒。但同時也要忠告讀者,保全有價値的事物。據此猜想,今後中國極需採取東西兩方的經驗。因之作歷史的人,務必將所有資料,全盤托出。」——富路特(Dr. L. Carrington Goodrich)
「在整個中國歷史研究的領域中,無論哪種語言,都沒有像這樣的一本書。它最令人讚嘆的特質,在於傳達了生活的質地,使讀者彷彿置身於中國政治的環境中,直接而清晰地展現出另一個世界的複雜性。」 ——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
「一位傑出的學者對明朝末期的政治風格進行了卓越的描述,並從多方面解析了主要人物的複雜動機。沒有其他書籍能如此生動地展現傳統中國政府的氛圍。」——約翰.麥斯基爾(John Meskill)
作者簡介
1918年出生於湖南長沙,2000年1月8日逝世於美國紐約。天津南開大學肄業,成都中央陸軍官校畢業,美國陸軍參謀大學畢業,美國密西根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陸軍少尉排長、中尉參謀、駐印新一軍司令部上尉參謀、少校參謀、駐日代表團少校團員,紐約州立大學紐普茲(New Paltz)分校教授。
黃仁宇主要研究領域為明史,並提倡「大歷史觀」而為人所知。「大歷史觀」不對單一歷史人物或事件作評價,而是通過分析當時代政治、社會整體面貌,進而掌握歷史的特點。主要著作有《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等。

【預購】被推倒的偶像:十二座塑造歷史的雕像 Fallen Idols: Twelve Statues That Made History◎艾莉克斯·馮·藤佐曼( Alex von Tunzelmann)(譯者: 楊芩雯)
平常價 $37.002020年,是世上各處雕像們最驚心動魄一年。從華盛頓、邱吉爾到李將軍,無數「偉人」雕像成了群眾怒火的目標,潑漆、分屍、融成廢鐵……這場全球性的雕像浩劫,起因於佛洛伊德事件,在「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呐喊中,種族議題愈演愈烈。矗立數百年的雕像,為何突然變成了眾矢之的?活人的問題,為什麼要拿手無寸鐵雕像開刀?當我們推倒一座雕像,究竟是為了清算歷史,還是尋求另一種理解過去的方式?
從誕生到倒下,雕像乘載的集體記憶
每一座雕像的誕生,都不只是對個人榮耀的頌揚,更是某個時代、某群人意念的凝結。它們象徵權力、信仰或崇拜,成為集體記憶的投射。然而,這些被簡化成英雄象徵的雕像,卻往往掩蓋了複雜而矛盾的歷史。我們記憶中的英雄,或許正是他人心中的苦痛。推倒一座雕像,並不會泯滅歷史,也並非否定過去,而是一種重新解讀的開始。倒下的偶像,講述的不只是它被推翻的原因,更是我們如何看待歷史、看待彼此的深刻問題。
倒下之後的故事,該如何書寫歷史
這本書以十二座著名雕像為切入點,追溯它們從誕生到倒下的完整故事。雕像不僅是歷史上重要的人物紀念,同時也見證了文明的變遷與掙扎。它們究竟是歷史的標誌,還是時代的債務?拆除雕像本身並不代表著解放,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反思,並開始對過去做出彌補、對現況進行改變。我們不需擔憂人們「改寫」歷史,歷史是一場永恆持續的對話──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不斷交織、延續。
國內外好評推薦
▍專文導讀
楊孟軒/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誠心推薦
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
苗博雅/台北市議員
楊孟軒/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序)
「馮·藤佐曼並非高高在上地向讀者說教,而是真誠地邀請大家,去了瞭解每座爭議性雕像背後真正的歷史。她希望每個人都能對自己所身處的社會和時代,做些深度的思考。」——楊孟軒(Dominic Meng-Hsuan Yang),密蘇里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深思熟慮且節奏明快……(馮.藤佐曼)有力地論證了,審視紀念性雕像是開放社會重新評估過去價值,並尋求未來新指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一個令人信服且以邏輯為基礎的論點,穿透了圍繞推倒雕像的情感和意識形態干擾,揭示了雕像最初被豎立的事實和原因。」——《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簡潔且內容豐富……融合了通俗易懂的歷史教訓和對當代政治與文化的尖銳分析, 本書是對『更廣泛、更成熟的歷史參與』的有力呼籲。」——《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一本生動、有趣且時常充滿機智的探索之作,探討了為何建造雕像、為何拆除雕像,以及這些行為教會我們關於歷史與記憶的意義……本書研究極其深入……在這本引人入勝的著作中,(馮.藤佐曼)邀請我們超越『光榮與恥辱、善與惡、英雄與壞蛋』的二元思維,更深入地思考歷史的形成。」——《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艾莉克斯·馮·藤佐曼巧妙地捕捉到……雕像總是一個未完成的作品:被推翻、搬移、重塑、重建並重新詮釋。從未有一個時代的雕像是不具爭議的。」——瑪麗·比爾德(Mary Beard),《衛報》(The Guardian)
艾莉克斯·馮·藤佐曼(Alex von Tunzelmann)
英國歷史學者、編劇。著有《印度的夏季:帝國終結的祕密歷史》、《赤熱:加勒比海的陰謀、謀殺與冷戰》、《血與沙:蘇伊士、匈牙利與艾森豪的和平之戰》。《被推倒的偶像》獲選《經濟學人》2021年度書籍,並榮獲榮獲沃爾夫森歷史獎(Wolfson History Prize)。
譯者簡介
楊芩雯
專職譯者,現居台南。政治大學新聞系畢,譯有《柬埔寨》、《阿穆爾河》、《苦土之囚》、《天團浮生錄》、《下雪時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