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6269594351
- 9789811838996
- 9789811839047
- A Second and A Lifetime
- and Samantabhadra
- Being at Peace: Lessons on Living and Dying
- Bodhisattva Deeds and Vows: Commentary on the practices of Bodhisattvas Avalokitesvara
- boy love
- carl jung
- Cheng Yen
- Commentaries on the Heart Sutra
- David Crow
- Freedom by Cultivating Merit and Wisdom: Commenta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iamond Sutra in Life
- how to eat
- how to fight
- How to Love
- how to relax
- how to see
- How to sit
- How to Walk
- Ksitigarbha
- L. Ac.
- life economics
-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 Shih Cheng Yen
- studiowork
- The Diamond That Cuts Through Illusion
- The Exquisite Dharma: Commentary on Lotus Sutra
- The Heart Is Noble Changing the World From the Inside Out
- The Seventeenth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 The Subtle Wisdom of Bodhisattva Kuanyin(Avalokitesvara): The Practice of Kuanyin’s Perfect Penetration Through the Ear
- Thich Nhat Hanh
- 《維摩經》哲理通析
- ライブ
- 一秒钟和一辈子
- 一行禪師
- 一行禪師講金剛經
- 丁福保
- 丁鳳逸 Sadana
- 三立電視
- 不作自己的人才是最自私的人
- 不作自己的人才是最自私的人:來自高我的療癒訊息
- 不出世的奇葩
- 不出世的奇葩:南傳佛教第一人,佛使尊者
- 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
- 了凡四訓
- 了凡四訓:白話插圖版
- 亞太圖書
- 人文社科
- 人生經濟學
- 何曼盈
- 余慧敏
- 佛
- 佛像與寺院解剖圖鑑
- 佛像與寺院解剖圖鑑:教你如何解讀遍布寺院境內的深奧佛意
- 佛教
- 佛教的重要名詞解說
- 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 傅春江
- 元釋無聞思聰禪師
- 先放手,再放心
- 先放手,再放心:我從《心經》學到的人生智慧
- 全佛
- 八方文化創作室
- 六祖壇經
- 六祖壇經導讀
- 六祖壇經導讀:頓悟的智慧
- 六祖惠能
- 其他
- 冀劍制
- 凱信出版
- 初文
- 初文出版社
- 前衛
- 勵志
- 北港進香
- 十方如意
- 十方如意:星雲大師十方行誼與我卅載佛光緣
- 南傳佛教史
- 卡爾·榮格
- 受戒50問
- 台灣
- 同志小說
- 吳若權
- 吳茵茵
- 哲學
- 哲學家的學佛筆記
- 哲學家的學佛筆記:關於「離苦得樂」的思索與修行
- 商周出版
- 啟動文化
- 圖解台灣神明圖鑑
- 圖解台灣神明圖鑑:第一本360度環繞特寫視野賞析、解說台灣神明像之圖鑑書
- 圖解心經
- 圖解楞嚴經
- 圖解金剛經
- 圖解金剛經、心經、壇經
- 地方志
- 場景設定靈感辭典
- 場景設定靈感辭典:創作者進行「場景設定」時不可或缺的究極資料集,1萬7千筆場景情報大揭露!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大千
- 大塊文化
- 大衛·克羅
- 天地白駒
-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 媽祖
- 媽祖婆靈聖
- 宗教
- 宗教命理
- 尋找藥師佛
- 小說
- 尚榮
- 尼泊爾的山居歲月
- 崇高之心
- 崇高之心:由內而外改變世界
- 平心出版
- 張宏實
- 張怡沁
- 往返台灣人心靈原鄉的宗教旅程
- 徐承義
- 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
- 心的經典
- 心的經典:心經新釋
- 心經
- 怎麼吃
- 怎麼吵
- 怎麼坐
- 怎麼愛
- 怎麼看
- 怎麼走
- 怎麼鬆
- 思想
- 恭請西藏財神
- 恭請西藏財神:證悟唐卡中福慧圓滿的財富智慧
- 悅知文化
- 慈济人文出版社
- 慈濟
-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 慈濟文化出版社
- 慧明
- 我的媽呀林小姐:寶島神很大帶你認識粉絲最多的女神
- 拜懺50問
- 攝影紀實散文
- 散文
- 文創
- 文創品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學
- 新加坡
- 方舟文化
- 施心慧
- 日本
- 星雲大師
- 時報出版
- 晨星
- 書
- 本地
- 朱志偉
- 李亦安
- 東京.鎌倉佛像圖鑑
- 東京.鎌倉佛像圖鑑:佛像圖解X參拜巡禮,來趟法喜充滿的心靈小旅行!
- 東海佛像圖鑑
- 林承緯
- 林美容
- 果峻法師
- 根本佛母
- 根本佛母:準提密法
- 梁銘恩
- 榮格
- 榮格論心理學與宗教
- 橡實文化
- 民間信仰
- 法華經
- 法鼓文化
- 法鼓文化編輯部
- 洪振傑
- 海外
- 海風書屋
- 淨海法師
- 漫畫
- 無量壽經
- 焦點出版
- 狮城佛光
- 狮城佛光——新加坡佛教发展百年史
- 玄奘印刷文化有限公司
- 王春子
- 瑞昇
- 生死皆自在
- 生活
- 生活哲學
- 田中弘美
- 白話佛經套組
- 石見明
- 福慧自在:《金剛經》講記與《金剛經》生活
- 禪心慧語:禪的故事
- 禪的啟示
- 禪的啟示:禪的智慧真諦
- 空庭書苑
-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 簡體
- 紀實
- 絕妙說法
- 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 維摩經
- 維摩詰經
- 維摩詰經今譯
- 繁体
- 繁體
- 羅淑慧
- 翻譯
- 聖嚴法師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聯經出版公司
- 英文
- 菩提心
- 菩薩行願
- 菩薩行願:觀音、地藏、普賢菩薩法門講記
-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 華文
- 蔡婷朱
- 藥師佛50問
- 袁了凡
- 西北國際
- 觀行者
- 觀音妙智
- 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
- 觀音菩薩50問
- 許國強
- 許源泰
- 諾布旺典
- 謝奇峰
- 謝麗華
- 證嚴法師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 賈題韜
- 賴永海
-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7冊合售】
- 道教
- 道的啟示
- 道的啟示:老子的智慧真諦
- 達觀
- 鄔金欽列多傑
- 鄭振煌
- 釋法海
- 釋證嚴
- 釋迦牟尼佛
- 金剛經
- 金剛經·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金剛經》,世界珍貴遺產國寶級善本古籍)(大)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金剛經》,世界珍貴遺產國寶級善本古籍)(小)
- 針鋒不相對
- 開學文化
- 陳慧劍
- 陸炳文
- 雲林縣政府
- 静思人文志业股份有限公司
- 靜思人文志業股份有限公司
- 非天夜翔
- 韓翔中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馬可孛羅
- 馮戈
- 黃偉強
- 黃詩婷
- 點智慧
- 點智慧12
- 點智慧·漫畫
- 點智慧·漫畫6

【預購】哲學家的學佛筆記:關於「離苦得樂」的思索與修行◎冀劍制
平常價 $29.00哲學教授將兩者互相印證,提出了
一般人「離苦得樂」的新法門!
哲學不能懷疑「邏輯」,佛學則不能懷疑「佛陀」。
許多人為了想要止息痛苦,尋求快樂而接觸佛學,不過
佛學專有名詞一直是自學過程中的障礙,
「貪嗔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慈悲心」、「正念」……
本書作者冀劍制為哲學教授,他發現在他受過哲學條理分明的訓練中,剛好可以用來理解佛學的精義,以及用簡單的日常語言把它表達出來。
「我把這件事情當作是我的使命,發心完成一本好讀又能彰顯佛學精要的書籍。」
本書分為【上篇】離苦得樂的「思索」、【下篇】離苦得樂的「修行」。
作者援引波普爾的否證論、英國哲學家休莫對自我存在的懷疑、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和實踐理性批判、海德格的現象學、儒家的中庸之道、莊子的大自在以及宋明理學等哲學思想,用最口語易懂的方式,一一印證佛學理論,說明化解貪、嗔、痴等帶來人世痛苦的方法,一窺佛學中「無我」、「去我執」的精神境界。
另外,佛學記載了各種「離苦得樂」的本事,以及如何培養的秘訣。這種改變的過程,在佛學裡就稱之為「修行」。在宗教修行上,有更多超出我們一般想像的特殊經驗。這些經驗常常會和人世以外的話題有關,像是看見上帝、體悟人生大道、或甚至像是通靈等體驗,哲學上通稱這類經驗為「神秘經驗」。
佛學中的「悟道」很顯然就屬於這類神秘經驗。如果沒有經由修行體會,只是知性上的理解,那我們可以猜測這些理解應該都是偏離核心思想的。
作者以其實際「修行」的經驗,具體分享「靜坐」、「一念心」、「正念」等修行方法,以及對生活帶來的實際改變。
佛學有很多學習方法,號稱八萬四千法門。
如果你想要「離苦得樂」,卻在「理性思考」和「修行方法」上無法理解佛學,
哲學教授與佛學院院長,在本書提供一個學習的方便法門!
冀劍制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哲學博士。
現任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佛教學院院長,講授佛學與哲學的對話、喜悅哲學、批判性思考、知識論、心靈哲學、科學哲學等課程。
著有《海賊王的哲學課》、《這樣想沒錯但也不對的40件事》、《邏輯謬誤鑑識班》、《用故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素養》、《用故事教孩子邏輯思考力》、《心靈風暴:當代西方意識哲學的概念革命》等書。
【海風獨家】《佛陀的故事》(手繪明信片,一套十張)及A3海報
平常價 $16.00海風書屋獨家,新加坡畫家余廣達老師手繪《佛陀的故事》。
《佛陀的故事》手繪明信片系列,一套十張,使用簡樸牛皮紙明信片禮盒包裝,希望通過分享佛陀的故事,與十方結善緣,讓收藏者/讀者,有所啟發。
購買/結緣方式如下:
- 直接購買收藏。
- 購買一套(或更多),並交由海風書屋贈在2022年衛塞節時贈予寺廟分發,或送給在海風購買佛家思想書籍的讀者。
- 其他方式,歡迎直接聯繫 contact@seabreezebooks.com.sg
祝各位平安順利,健康自在。
_________
明信片/畫(尺寸參考)
- 明信片:10.5cm x 14.85cm(A6)
- 畫(小幅):21cm x 29.7cm(A4)
- 畫(大幅):29.7cm x 42cm(A3)
備註:
- 所有明信片與畫,皆為高清打印後裁剪,尺寸可能會有微差。
- 畫(大幅和小幅)皆無附帶畫框。
- 畫的款式,目前製作兩款:「講法結緣渡眾生」和「佛陀涅槃戒為師」
__________
《佛陀的故事》(明信片,背面文字簡介)
一、摩耶皇后夢白象
摩耶夫人夢六牙白象,口含白色蓮花騰空而來,從右肋進入她的身體,隨後便懷上了悉達多太子。
二、太子佛步步生蓮
悉達多太子誕生後便能開口說話、行走,只見他環顧四周、目光流彩,向前方走了七步,步步湧出蓮花。然後,右手指天、左手指地,示意「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三、出宮感悟人間苦
悉達多王子執意乘車出宮。出東門時,見一老者,傴僂曲背;到了南門時,見一病苦纏身者,身臥污穢之中,危在旦夕;到了西門,見一死者,家人正在哭喪。故他感慨憂傷 「生老病死」 之無常。
四、斷髮出家了前塵
悉達多徹悟世間榮華富貴再多,也無法擺脫生老病死之苦。於是,帶著無比堅定的信念,騎著白馬離宮,斷髮修行,誓要悟道。
五、苦修幾度難支撐
悉達多嘗試各種教法、禪定、苦行,忍受飢餓痛苦。經過六年的苦修,其身體虛弱不堪,快支撐不住了。
六、牧羊女供養佛陀
一天,悉達多在林中苦修,因身體支持不住而暈倒。附近牧羊女見狀,以羊奶餵食,使他甦醒。悉達多此時頓悟苦行無法解脫生老病死,而開始接受供養,恢復體力修行。
七、魔王迫誘無動搖
魔王見悉達多誓願堅固,便來干擾他修行。初以美艷魔女、鼓樂弦歌誘之,可太子不為所動;再以萬億魔軍攻打太子,然毒刀利箭皆在虛空中幻化為蓮花。
八、悟無上正等正覺
悉達多太子攝心端坐四十九天,進入甚深禪定。終證四諦理、悟十二因緣,目睹明星,徹證中道實相,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九、講法結緣渡眾生
悟道成佛後,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遊化十方,為眾生廣開無量法門,教化一切,令聽聞者皆能轉煩惱、成菩提,明心見性。
十、佛陀涅槃戒為師
入涅前,佛陀世尊囑咐弟子、大眾,在他滅度後當以戒為師,並安慰眾人勿生哀傷。開示完後,世尊安詳涅槃。

【預購】圖解金剛經、心經、壇經◎慧明
平常價 $36.00 想瞭解佛教?請即刻翻閱本書!
想讀懂佛經?從這本開始入門!
本書文字精練,圖示豐富,淺顯易懂
讓你輕鬆學習,快樂領悟
佛教初學者絕不容錯過的一本學佛入門書!
◆◆◆本書精心挑選三本佛教重要典籍且圖文並茂是典藏必備的好書◆◆◆
《金剛經》有不可思議的強大威神力,是佛教史上最偉大、最崇高、最多人研究的經典。
《心經》是佛教最小的一部經典只有260個字,卻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的智慧濃縮。
《壇經》是佛教經典中唯一一部由中國人講述的佛教典籍,是禪宗慧能大師的思想精髓。
佛教,其實就是釋迦牟尼佛陀的言教。他說法的目的在於告訴人們離苦得樂、超凡入聖的途徑。這是很難說清楚的,所以佛學簡直浩如煙海,佛經更是多達萬卷。為了讓眾多既想瞭解佛教,又覺得無從下手的人們對佛法有一個基本的瞭解,我們從汗牛充棟的佛經中,精心挑選了三本佛教最重要的典籍:《金剛經》、《心經》、《壇經》,結集成一本書。
本書首先介紹佛教的基本知識,讓讀者對佛教的歷史、戒律、教義、修行等有一個大致的瞭解。然後分成三篇,用通俗的語言和簡單的道理,全面且有系統地依次解說這三部經書。更以一對一圖解的形式,將經書中所蘊含的佛法妙諦直觀、巧妙地通過圖示表達出來,既能讓讀者看懂佛法博大精深的要義,更避免了艱澀枯燥,增添閱讀的樂趣。
本書特色
◎全書架構規劃完整,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首先介紹佛教的基本知識,讓你對佛教的歷史、戒律、教義、修行等有一個大致的瞭解。再分成三篇,用通俗的語言和簡單的道理,全面系統地依次解說這三部經書。跟著本書細細閱讀,穩紮穩打,步步走進浩如煙海的佛經智慧裡!
◎詮釋經典文字簡練,深入淺出,老嫗能解!
佛經中的用語和平常慣用語不大相同,一般初學者較不容易掌握,本書除用精簡易懂的字解釋艱澀的辭彙,使人人能懂,更附有豐富BOX:「名詞解釋」為你解說佛經中的名相;「修行指南」破解修行觀念迷思;「高人指點」中有詳盡的佛經出處……讓你不只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表格圖示一應俱全,輕鬆領悟,一看就懂!
經典中眾多的名數,你真的懂嗎?本書以一對一圖解的形式,將經書中所蘊含的佛法妙諦直觀、巧妙地通過圖示表達出來,既能讓你看懂佛法博大精深的要義,更增添閱讀的樂趣。書中用表格為你歸納、分析佛經中複雜多元的名數;以豐富圖示,說明經中難以文字意會,較為抽象的概念,讓你一看就能明白。往後面對經典,你將不再一頭霧水!
作者簡介
慧明
自幼接觸佛教熏陶,熱愛佛學,對佛學、佛教典籍均有深入的研究。取名慧明,乃因其有「智慧光明」之意。他擅長以深入淺出的語言,為一般讀者講述佛學奧義,讓初學者更容易進入佛學的殿堂。曾在大陸、臺灣兩岸同步出版佛學著作《一次完全讀懂佛經》。

【預購】了凡四訓:白話插圖版◎袁了凡(編者:李亦安)
平常價 $26.00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閱讀書中的人生智慧,能讓心靈獲得安寧;
領悟書中的精髓,能收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良方。
面對命運,如果您還在彷徨,還在怨天尤人,甚至無奈絕望,請來看看這本能夠讓您心胸開闊、信心倍增的書。
想得到福壽安康,推薦您取法這位曾輝煌一時的成功者的立身處事之方。
了凡先生用警世的敘事及豐富的實例向世人闡明一切禍福皆由自己掌握的道理,鼓勵人們向善立身,慎獨立品。
李亦安
一九八五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中華書局從事編輯工作八年,負責《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編輯與出版。一九九七年創建智品圖書(北京)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編輯。先後策劃的文化項目有《唐宋八大家全集》、《康熙字典(現代版)》、《說文解字(現代版)》、《中國歷代碑刻書法全集》、《百衲本二十四史(標點本)》、「家藏四庫」百部系列、《中國通史》《東方聖典》等;其中有多種圖書榮獲國家和省級出版獎項。
人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但命運卻不盡相同。有的人一生平安、頤養天年;有的人卻遭遇災禍、英年早逝;有的人大富大貴、兒女承歡;有的人卻貧困潦倒、膝下無人……世事如此難料,莫非冥冥之中果真自有天意?富貴榮華者被上天青睞,而潦倒凡夫都難逃命運的捉弄?
古人相信「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而「生死由命,富貴在天」。當今,也有人相信人間自有天意,自身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上天安排的結果。於是,傳統文化中便有了「順其自然」、「隨緣」之類的詞語,隨遇而安成了這些人生活的主題。這些人每天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庸庸碌碌地生活,稍有不如意,便怨天尤人,「盡人事,安天命」,遵循上天的旨意。可是究竟什麼是天命?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如何才能預知?一旦知道了,如果天意如此,知道與否又有些什麼區別?人人都想萬事如意,但人生不如意卻總是十之八九,難道這些不如意我們永遠無法避免和擺脫嗎?在命運面前,我們真的束手無策嗎?
明代的袁了凡先生也曾經堅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是不能改變的」,於是他變得澹然無求,甚至能夠達到三天不起一個妄念,無欲無求的程度。雲谷禪師大笑他是個標準的凡夫俗子,說:「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來,被他算定,不曾轉動一毫,豈非是凡夫?」在雲谷禪師的點撥之下,了凡先生豁然頓悟,改變了自己聽天由命的人生態度,開始了「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創造命運的人生歷程。而最終,他不僅登科及第,喜添貴子,還得享高壽。
了凡先生用親身實踐向人們證明,命運原本就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正所謂「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有我。」了凡先生總結自己一生的經驗教訓,撰寫了這本探求立命之學的訓誡之書。它融會儒釋道三家思想精髓,向世人闡釋了修身、處世之道,被譽為東方第一勵志奇書,曾受到清代曾國藩的大力推崇,影響後人數百年。
隨著文明的不斷發展,人類已掌握了越來越豐富的歷史資料和宇宙知識,人們都在積極探求宇宙實相,探索人生真諦,以解決生命的終極問題。正因如此,我們精心校訂此書,其中深藏的傳統道德、人生智慧必將對閱讀者大有裨益。為保證全書內容的準確性和易讀性,除收錄原文外,還配有注音和譯文,部分配有淨空法師深化內容的淺釋,力求達到注音準確精到、譯文優美流暢、淺釋豐富詳盡。注音部分參考各經典版本,幫助您準確掌握生僻字的發音;譯文部分以信達雅為原則,優美的全白話譯文讓您在享受原汁原味古文魅力的同時充分掌握原文內容。
另外,本書的另一大亮點是配圖部分,我們嚴格按照版畫必須清晰、圖文對應的原則,從古代的優質木刻版畫中選取插圖。用直觀具象的方式,以圖釋文,透過精美的畫面來延展文意。
面對命運,如果您還在彷徨,還在怨天尤人,甚至無奈絕望,請來看看這本能夠讓您心胸開闊、信心倍增的書。想得到福壽安康,推薦您取法這位曾輝煌一時的成功者的立身處事之方。了凡先生用警世的敘事及豐富的實例向世人闡明一切禍福皆由自己掌握的道理,鼓勵人們向善立身,慎獨立品。
閱讀書中的人生智慧,能讓心靈獲得安寧;領悟書中的精髓,能收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良方。
【預購】金剛經·心經◎賴永海編
平常價 $21.00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心經》
讀懂佛教最偉大的經典。
《金剛經》是一切佛法核心,與《心經》並列最著名的佛學經典。
《金剛經》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一部經典,囊括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經典。《金剛經》雖然只有五千多字,但所涵蓋的道理,小至個人心性,大至宇宙真理,以空慧、慈悲為主要內容,探討一切法無我的道理。《金剛經》全書要義是以金剛般無堅不摧、無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對治一切虛忘執著,來達到對實相的理解,而得到解脫、到達彼岸。
相傳惠能法師就是聽到《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經文而開悟。這也表示他的宿世善根深厚。
而《心經》是全世界流傳最廣的佛學經典。
人的一切煩惱皆由心而生,《心經》正是調整身心的寶典!
《心經》是一切佛法的心要,是一部簡明的佛法概論。全文共兩百六十個字。持誦可以自利利他,冥陽兩利。
《心經》告訴我們智慧的重要性和它產生的方法、道理;涵蓋了各種次第的修行要訣,是一部非常實用的經典,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應用,所談的也只是生命的存在。它說明了生從何來?人為什麼受苦?又如何可以不受苦?從受苦至不受苦的過程如何?
據說玄奘法師去印度求法,每每碰到困難,都是持誦《心經》才得以度過難關。
《金剛經》和《心經》是般若經的濃縮本,都是從「去我執滅我相」來說空。兩部經均為禪宗的重要經典。由於精短,很適合忙碌的現代人讀誦。
本書《金剛經.心經》開本大方,編排清晰疏朗,共分題旨解說、原典、譯文、注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重新詮釋和解析佛經旨意。讀者可透過此書輕鬆運用《金剛經》和《心經》的心法,當作讀經的誦念本,同時清楚了解《金剛經.心經》的文句涵義。
作者簡介
賴永海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財政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南京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旭日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江蘇宏德文化出版基金會理事長,鑑真圖書館館長。出版《中國佛性論》、《中國佛教文化論》、《佛學與儒學》等16部著作,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百科全書》(11卷,近300萬字),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通史》(15卷,700萬字)。
譯注者簡介
陳秋平
馬來西亞人,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博士,師從徐小躍教授,主要研究馬來西亞佛教史,著有《移民與佛教》一書,並譯注佛經多本。現任教於馬來西亞柔佛州南方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預購】大佛頂首楞嚴經(翻口刷金32開精裝)◎釋迦牟尼佛(譯者:(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
平常價 $36.00 ★ 頂級工藝裝幀,細緻燙金經題,送禮自用兩相宜!
★ 高質感翻口刷金,抗污防潮,常保經典殊勝莊嚴!
★ 歐洲進口聖經紙內頁,色澤柔和護眼,輕薄易翻。
★ 清晰的大字輔以全書注音,久讀不累不起煩惱心。
諸經之王!
與真實的自己相遇。
如果認真讀誦,便能
-開啟般若智慧
-斷除無明煩惱
-獲得自在生活
別讓蒙塵的心支配你的人生!
《大佛頂首楞嚴經》不僅是一部重要的修行大全,更是威力強大的破魔寶典。據傳為龍樹菩薩至龍宮說法時所見,拜閱驚歎希有,出龍宮之後運用過人的記憶力將全經默誦出來,這部殊勝法寶才有緣出現在閻浮提世間。
經敘云:「首楞嚴經者,諸佛之慧命,眾生之達道,教網之宏綱,禪門之要關。」簡而言之,《大佛頂首楞嚴經》主旨有三:
一、悟本體:見如來藏性,即真如。
二、持心戒:心戒即佛戒,由四種清淨明晦。
三、修大定:即修首楞嚴大定。
內容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的重要道理,開示一切凡聖境界,自發心開始,歷經解、行、證、悟的修行次第;又詳說六十位修證,最後廣示五陰魔境及除魔破妄之法。令佛子不受迷惑,不入歧途,俾於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難,所修成就圓滿。
本書特色
‧ 頂級工藝:職人匠心裝幀及細緻燙金經題,深具典藏價值,送禮自用兩相宜。
‧ 高雅設計:封面以日式金箔美術紙搭配特選棉布,尊貴雅致。
‧ 精緻書口:高質感側邊刷金,防污防潮,常保經典殊勝莊嚴。
‧ 超優選材:歐洲進口聖經紙內頁,紙色柔和護眼,輕薄好翻閱。
‧ 健康用心:優質環保無毒印刷油墨,減少環境傷害,愛護地球。
‧ 大字好讀:清晰大字輔以全書注音,讀誦時不起煩惱心!
序
大佛頂首楞嚴經敘
首楞嚴經者。諸佛之慧命。眾生之達道。教網之宏綱。禪門之要關也。世尊成道以來。五時設化。無非為一大事因緣。求其總攝化機。直指心體。發宣真勝義性。簡定真實圓通。使人轉物同如來。彈指超無學者。無尚楞嚴矣。釋其名。則一切事究竟堅固。即所謂徹法底源。無動無壞。而如來密因。菩薩萬行。靡不資始乎此。而歸極乎此耳。考其所詮。則談圓理。以明真性。開圓行。以示真修。其性也。體用雙彰。其修也。因果一契。原始要終。了義之說也。良由諸修行人。背真向妄。不成無上菩提。或愛念小乘。得少為足。或欲漏不除。畜聞成過。故阿難以多聞邪染為緣。浚發大教。而世尊首告之曰。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又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斯一經理行之大本也歟。由是破七處攀緣。別二種根本。因見顯心。因心顯見。雖心見互顯。而正顯在心。如以盲人矚暗。喻見非眼。屈指飛光。驗見不動。印觀河之非變。比垂手之無遺。辨於八還。擇於諸物。非舒非縮。無是無非。使悟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聞見耳。既悟妄為。尚疑混濫。故又破自然因緣。示見見之非見。合別業同分。指見妄之所生。且以一人例多人。以一國例諸國。總顯器界根身。同一妄耳。自淺而深。自狹而廣。雖多方顯妄。而所顯為真。故又舉陰入處界。廣及七大。融會入於如來藏性。使悟物我同根。是非一體。妄無自性。全體即真。凡十界依正之相。皆循業發現而已。既悟即真。尚迷循發。故又答山河大地之難。深窮生起之由。譬虛空。不拒諸相發揮。顯真妙覺明。圓照法界。一多互應。小大相容。即體即用。非俗非真。至于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則藏心妙性。不涉名言矣。復引照鏡狂走。諭妄無因。結責多聞。勸修無漏。通而言之。皆圓理也。理解雖圓。非行莫證。故又明二決定義。初審因地發心。伏斷無明。為修行之要。次審煩惱根本。意擇圓根。為發行之由。於是定六根優劣。令一門深入。擊鐘驗常。綰巾示結。陳二十五聖所證法門。敕選耳根。為初心方便。而又教以攝心軌則。安立道場。遂聞四重律儀。頂光神呪。通而言之。皆圓行也。乃至由三增進。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雖談證位。未盡行因。下而戒業習於七趣情想。防禪定於五陰魔邪。無非行門之事。必期於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始得名為究竟堅固之證也。然則依究竟堅固之理。立究竟堅固之行。修究竟堅固之行。證究竟堅固之理。楞嚴教旨。大抵如是。是知教行理三。悉號楞嚴。了義之說。莫此加矣。科經者。合理行為正宗。離正宗為五分。一見道。二修道。三證果。四結經。五助道。謂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果。此常途之序固爾。究論上根修證。如發明藏性之後。謂不歷僧祇獲法身。請入華屋之前。謂疑惑銷除。心悟實相之類。又豈局於常哉。大哉教乎。夫欲發真歸元。明心見性者。於此宜盡心焉。
時至正二年壬午。佛成道日。
廬陵沙門惟則。述于姑蘇城中之師子林。

【預購】佛教的重要名詞解說◎全佛編輯部
平常價 $28.00佛教的經典是怎麼來的?佛教中有哪些重要的經典?想了解佛法,應該從那些經典開始讀起?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包含多少經典?佛教中有哪些重要的經典?如何讀經?如何在生活中活用?本書從佛教經典的起源、翻譯流傳、演變,介紹佛經演變的過程,進而從浩瀚的佛經中選出重要的經典百餘部,加以系統分類,包含小乘、大乘經典、密教經典及戒律經典、論典等,並羅列介紹每部經典的內容、特色,及流傳的過程,除了幫助讀者提鋼契領,總覽佛法智慧經藏的全貌之外,更教導讀者讀經的要領,如何在生活中活用經典,引領讀者進入佛經的智慧大海,讓佛法的智慧昇華圓滿我們的生命!
本書蒐羅了一百多條重要的佛教名詞,加以分門別類,並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正確的了解佛教名詞的意義,是學習佛法的入門基礎功夫,也是開啟佛法經藏智慧寶庫的鑰匙。可惜目前的專用辭典中,由於編寫的時代因緣,所使用的語言對現代人而言仍嫌艱澀,不易了解。因此,擁有一本深入淺出,且能正確解釋佛教名詞的好書,是深入佛法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預購】場景設定靈感辭典:創作者進行「場景設定」時不可或缺的究極資料集,1萬7千筆場景情報大揭露!◎ライブ編集(譯者:徐承義、黃詩婷)
平常價 $50.00你還在為不夠熟悉現代日本的環境和節慶而發愁,遲遲無法下筆嗎?
如何將身歷其境的感受透過筆尖傳遞給讀者?
受限於自我經驗而沒辦法更靈活創作
你需要一本靈感辭典,將這些感受鉅細靡遺列舉
讓你的創作更有被考究的價值吧!
★寫小說、寫劇本、文案企劃必備!讓你的故事充滿濃厚的現代日本風味!
★400頁超有料,精確的描述讓你畫面感飛撲而來!
★結合你從小到大的生活體驗,創作更能引發共鳴!
★不僅適用日本,很多情境台灣也都通用喔!
★在這裡你可以找到什麼★
想要寫好一個故事,難道一定要親身經歷不可嗎?
如果沒有去過,不了解民族和文化特性,可以快速上手嗎?
在這本書裡,你可以找到寫好現代日本場景的每個關鍵詞句,透過自由運用、延伸發揮,情節發展才能更加環環相扣,再也不怕考據黨吐槽你啦!
<此場景中能看到的事物>
在主題的場景中放眼望去時,視覺上能看到的事物。不論外觀,從小型到大型都有記載,巨細靡遺!
<此場景中能聽到的聲響>
在主題的場景中能自然地流入耳中的聲音。從物理性的聲音到主觀認定的聲音都有記載,有的會附上對話或狀聲詞,讓你更加身歷其境。
<此場景中可感受到的氣味及味覺>
在主題的場景中能實際感受到的氣味及味覺。記載的是能實際在這個情景以嗅覺感受到的味道。
<此場景中可感受到的感覺>
在主題的場景中於內心感受到的感覺。以高興的心情、悲傷的情緒等喜怒哀樂第一人稱視角來表現記載。
<此場景中可能發生之狀況>
在主題的場景中可能會出現的狀況。試想實際發生時的情境再進行記載。
<設定時的小提醒>
記載思考該如何模擬主題場景時,用來參考的設定提醒。在試著評估可能情況與場面時就能派上用場。
★精選重點內容★
本書共有12種主題場景類別,超過300個主題場景!從日常到校園、郊外以及特定嗜好休閒,讓你靈感源源不絕!
【圍繞著季節的場景】
正月/情人節/黃金週/母親節/海水浴/萬聖節/聖誕節/尾牙/女性聚會
【圍繞著家屋的場景】
神社/寺院寺廟/住宿設施/日式房間/陽台
【圍繞著傳統文化的場景】
歌舞伎/落語/能樂/歌會.句會/茶會.茶道/華道.插花/日本舞
【圍繞著郊外、大自然的場景】
河岸邊/公園/池子/露營地/森林步道/森林
【圍繞著學校相關的場景】
小學教室/廣播室/教職員辦公室/校長室/體育館/入學典禮/畢業典禮/運動會/校外旅行/學校園遊會/教學參觀/避難訓練
【圍繞著小孩的場景】
遊樂場/游泳教室/音樂教室/補習班/英語會話教室/習字教室/足球俱樂部/體操教室/國小入學考試
【圍繞著公共交通的場景】
車站/滿載乘客的電車/車內販售/休息區.休息站/首都圈高速公路/加油站/塞車/公車(車內)/計程車
【圍繞著商業設施的場景】
商店街/百圓商店/蔬菜店/肉店/魚店/便利商店/百貨公司/中元.歲暮/百貨公司地下街/超級市場/家電量販店/紳士服量販店
【圍繞著餐飲店的場景】
壽司/蕎麥麵.烏龍麵/拉麵/牛丼店/居酒屋/家庭餐廳/漢堡店/市場
【圍繞著服務業的場景】
金融/旅宿/理容.美容/寵物店/澡堂/超級澡堂/投幣式洗衣店/卡拉OK/租賃倉庫/視聽娛樂包廂/醫院(診所)/風俗店/非法生意
【圍繞著興趣.運動的場景】
職業摔角會場/柔道場/大相撲本場所/市民馬拉松/公眾實況轉播/足球場/棒球場/打擊練習場/滑冰場/運動健身房/遊樂園/音樂祭/後台準備室/賽馬場/場外馬券販售處/競艇場/彩券賣場/柏青哥.柏青嫂店/麻將館
【圍繞著御宅族的場景】
房間/遊戲商店/動漫周邊專賣店/卡牌遊戲店/零件商店/模型店/同人誌商店/角色扮演服飾店/遊戲中心/漫畫咖啡店/網路咖啡廳/貓咪咖啡廳/女僕咖啡廳/同人誌販售會/角色扮演活動.攝影會/離線聚會/社群活動/偶像大會……etc
★地域限定場景★
澀谷→提到澀谷就想到109辣妹,這是年輕人聚集的街頭,為你羅列會在澀谷街頭發生的事情。
京都.奈良→古色古香的老城,文化藝術和歷史在此累積!
上野.淺草→知名景點雷門就在這裡,擁有古老淳樸的街景和現代化都市面貌。
北海道→提到北海道就想到牛奶、銀白色的大地,每年這裡都舉辦雪祭,吸引大批遊客共襄盛舉!
新宿→超大的車站,以及著名的歌舞伎町在此,你是否感受到了成年人的夜晚呢?
原宿.表參道→潮流聖地,許多學生熱愛逛街的地點,也是甜點和美妝時尚等情報的匯集地。
丸之內→是東京車站與皇居之間的地帶,東京的經濟中樞帶,這裡可以看到許多高樓大廈。
神保町→愛書人必不可錯過的地方!
大阪→說到大阪,你是不是腦內聯想到一些著名的關西腔角色呢?那麼大阪又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沖繩→藍天、大海,以及親切的沖繩人,寫一個度假風的故事吧!
秋葉原→

【預購】東京.鎌倉佛像圖鑑:佛像圖解X參拜巡禮,來趟法喜充滿的心靈小旅行!◎田中弘美(譯者:羅淑慧)
平常價 $30.00一次讀懂東京.鎌倉83尊佛像,知識滿載全圖解!
★日本知名佛像插畫家、散文家田中弘美,佛像圖鑑代表作第一彈。
★看圖就看懂,純手繪的精緻畫風,絕對令你大呼:「超可愛!」
★全彩印刷,完整介紹東京.鎌倉一帶最具代表性的83尊佛像。
★獨家附錄詳細地圖、順遊景點、伴手禮推薦,有吃有玩、CP值最高!
東京.鎌倉一向是臺灣人遊日時的熱門景點,
除了逛逛繁華的都會區、造訪傳說中的湘南海岸之外,
還有許多知性與藝術性兼具的佛像值得一看。
本書作者田中弘美是日本知名佛像插畫家、散文家。
她因深愛佛像之美,多年來走訪全日本多所寺廟,
親手畫下當地最知名、最有梗、最具代表性的優雅佛像。
她說:「仔細觀察祂們的臉部胖瘦、衣服的穿著方法、配飾、手指等細節,
就會發現每尊佛像都有些許的不同。令人興奮莫名。」
在歷經戰火洗禮、穿越了百年、甚至千年的光陰後,
這些佛像多被日本政府列為國寶或重要文化財。
從美麗的造型、精細的作工、到整體莊嚴肅穆的氛圍,
無不閃耀著歷史的光芒,彷彿訴說著淵遠流長的故事。
◎從0開始也沒問題,佛像基礎知識全圖解
所有的佛像,都是以釋迦牟尼的一生為原型?
神佛也有階級之分?位分最高的是誰?怎麼分辨?
每尊佛像都有代表其身分的手印,如何判斷此為哪位尊駕?
佛像手中的法器也有學問!蓮花、寶塔、法輪……各代表什麼意思?
佛像也有替身?一般看到的可能都是代替品,那麼本尊上哪去了?
◎專家帶逛,親訪東京23區、鎌倉、神奈川周邊83尊最有梗的佛像
釋迦牟尼的母親是誰?佛陀竟然是從腋下被生出來的?
→東京國立博物館:摩耶夫人像
為何一尊僅剩臉部的「合格大佛」,能吸引全日本考生前來參拜?
→大佛山(上野恩賜公園):上野大佛
佛像不就該好好供起來?竟有菩薩情願端坐戶外,不怕風吹雨淋?
→淺草寺:觀世音菩薩像、勢至菩薩像(二尊佛)
奈良時代就吹韓流?來自高麗國、身體呈S曲線的菩薩何處尋?
→保元寺(台東區):菩薩立像
一般的普賢菩薩都是盤髮,竟有間寺廟供奉的普賢菩薩梳了油頭?
→五百羅漢寺(目黑區):五百羅漢像
騎著孔雀的阿彌陀如來在哪裡?全身閃耀紅水晶色澤,美到不行!
→安養院(板橋區):紅頗梨色阿彌陀如來坐像
這尊閻魔大王為何只有一隻眼睛?還被暱稱為「蒟蒻閻魔」?
→源覺寺(文京區小石川後樂園):閻魔大王
鎌倉不只有大佛,還有分別象徵過去、現在、未來的佛像三胞胎?
→淨智寺(鎌倉市):三世佛坐像
誰說佛像都長得一模模一樣樣?讀了這本書,你就會知道,
即使是同一尊佛,也會因為技法、造型,呈現不同的性格與樣貌。
全書除了純手繪的可愛畫風,還貼心收錄詳盡地圖,
清楚指出每尊佛像的所在位置,按圖索驥超好找,保證不迷路!
此外,作者更加碼介紹順遊景點、伴手禮推薦,有吃有玩、CP值最高!
從百年佛像讀懂歷史變遷,詳細解說姿態、穿著、造型……等,
讀完這本書,你一定會更覺知識滿載、法喜充滿!
日本知名佛像插畫家、散文家田中弘美暢銷鉅作,
一次讀懂東京.鎌倉83尊佛像,知識滿載全圖解!
本書特色
別以為欣賞佛像是佛教徒的專利,
在宗教信仰之外,佛像正是藝術與文化的結晶,值得世人細細品味。
★日本知名佛像插畫家、散文家田中弘美,佛像圖鑑代表作第一彈。
★看圖就看懂,純手繪的精緻畫風,絕對令你大呼:「超可愛!」
★全彩印刷,完整介紹東京.鎌倉一帶最具代表性的83尊佛像。
★獨家附錄詳細地圖、順遊景點、伴手禮推薦,有吃有玩、CP值最高!
各界推薦
日本歷史達人、作家/熱血威爾&熱血P
實踐大學應用日文系助理教授/蔡亦竹
歷史作家/謝金魚
讀者好評
日本亞馬遜讀者五顆星推薦:
★★★★★希望哪天能帶著這本書去做佛像巡禮
我很少有機會去東京、鎌倉,
正當我跟朋友說想去鎌倉時,這本書正巧出版了。
裡頭除了漂亮的佛像插畫之外,
解說文字還貼心地把作者最想傳達的內容標成紅色,
甚至還介紹了寺廟附近的甜點,這個部分非常讚!
地圖的標示也很清楚,一眼就能看出寺廟在哪裡。
★★★★★好多有趣的佛像!
說到東京的佛像,我完全沒有概念,
沒想到……即使是在市中心,還是有出色的佛像!
近郊的鎌倉也有很多充滿個性的佛像,非常有趣。
大家不妨選出中意的佛像,擬定旅行計畫,來趟佛像巡禮吧!
★★★★★用喜歡的佛像來決定旅遊目的地吧!
從基本的佛像鑑賞方法及基礎知識開始解說,這點非常棒。
還附有淺顯易懂的地圖,到都心一帶旅遊時,
可以根據佛像挑選旅遊目的地,買下這本書果然是對的。
手繪插畫既漂亮又親切,還介紹了鄰近的伴手禮、知名景點。
原來東京.鎌倉有這麼多我從來沒去過的寺廟,不禁讓我想馬上行動。
田中弘美(Tanaka Hiromi)
日本知名佛像插畫家、散文家
日本知名佛像插畫家、散文家。現任奈良市觀光大使、女子佛教組織「丸之內般若會」負責人。同時擔任讀賣文化的江戶古蹟巡禮講師、中日文化中心的佛像鑑賞講師、每日新聞旅行「與田中弘美同行的佛像巡禮」同行講師。
目前已在日本出版《想去看看!日本佛像》(講談社+α文庫)、《參拜的幸福 奈良佛像100》(西日本出版社)、《看漫畫學佛像之謎》(JTB出版)、《我愛近江的佛像》(淡交社)等書(上述書名皆為暫譯)。
譯者簡介
羅淑慧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日文系畢業,曾擔任出版社編輯。2008年起專職翻譯,迄今已有近百本譯作,包含辦公室應用工具書、商業理財、經營管理、醫療保健、食譜、文學小說等領域。
聯絡信箱:Lo.Yosie@gmail.com

【預購】佛像與寺院解剖圖鑑:教你如何解讀遍布寺院境內的深奧佛意◎studiowork(譯者:蔡婷朱)
平常價 $27.00雙角度切入,讓你在鑑賞佛教藝術之美的同時
還能同步理解隱含在佛像及寺院中的奧秘佈局
過去被認為與一般人「無緣」,常被認為是宗教或文化專門領域才會碰觸到的佛像藝術,在這近十年間卻意外掀起一股熱潮。以「佛女」這個族群為代表,許多女性及年輕族群紛紛前往各地寺院或展覽朝聖,爭睹各式精美佛像的風采。甚至還有以時尚藝廊形式經營的佛像藝品店出現。
超脫信仰的範疇,他們從多元的角度欣賞佛像,也參與寺院安排的說法、抄經、禪修等課程。宛如新時代潮流下的另一種追求心靈平靜和療癒的休閒方式。原本被認為是嚴肅、深奧的佛教學理,也因此變得更加親民,也更深入普羅大眾的生活中。
但是在初學者剛剛接觸相關領域時,往往都會碰到不少感到疑惑,又不知該從何理解的部分。「類似的佛像很多,總是無法將外觀姿態和名字聯想在一起」、「有希望實現的心願,不知道該向哪尊佛祈求才好」、「寺院建築看起來的確很美,想深入了解意涵卻不知道該從哪裡著手」……類似以上的問題,想必也是經常在剛對佛像及寺院藝術產生興趣的人身上發生。
本書將佛像以「如來」、「菩薩」、「明王」、「天部」等階層分類,不僅講述祂們在佛教體系內的職掌,也搭配介紹安奉各式代表性佛像的日本寺院以及特定專題,從佛、佛像藝術、寺院建築中的佛法思想等領域多方切入,引領讀者同步了解佛教文化及藝術之美。
不僅可以讓你輕鬆地學習佛像藝術的相關基礎知識,也能對日本各地的特色寺院建立相當的認知。是一本藉由豐富的相輔圖文,來掌握各式佛像與寺院鑑賞重點的絕佳巡禮入門書籍。
studiowork
studiowork是個由對每日瞬息萬變的環境與風景深感興趣,懂得時而提出心中疑問的成員所組成的團隊。藉由田野調查,深入接觸城鎮與鄉野間的事物,期待在發現新價值觀的同時,更能將其記錄並傳遞出去。著有『懷古日式建築剖析圖鑑』(瑞昇出版)等。

【預購】不作自己的人才是最自私的人:來自高我的療癒訊息◎丁鳳逸 Sadana
平常價 $27.00在新階段裡,我們被啟發要有更多的真實性,也被要求要真正與全面地認識自己。
因為,真正地認識自己、愛自己,我們才有可能作自己,行使與生俱來的天命。
就讓自己告別過往,脫離束縛,進入凡事皆可能的天命軌道吧!
作者丁鳳逸Sadana自稱「這本書是由一位曾經完全沒有自己的人,花了十年的時間寫的。」
因為曾經沒有自己,所以根本談不上愛自己、或愛自己的夢想、追求自己的夢想。
沒有自己的人,對生命是不會有熱情的。
本書記錄了她從一位溫室的花朵長成一位靈性老師的過程,包括許多親身的療癒與神秘體驗。
除了靈敏直心的特質之外,因為多年擔任靈性課程口譯的經驗,
Sadana也是一位具有溝通與表達能力的老師,能把奧秘的靈性觀念用非常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
多年的實修經驗,也使她成為一位既通天又接地的靈性工作者,成為靈性智慧與能量的傳遞管道。
您是否常遭遇這樣的困境:覺得自己是夾心餅乾,夾在立場不同的兩方中間,無論那是父與母、父母與伴侶、伴侶與孩子、老闆與員工……而無論您怎麼作, 他們都不滿意?
或是,您常在夜深人靜時,思考生命的意義,思考自己為什麼已經儘量配合身邊的人,用力作一個好老公好老婆,或好爸爸好媽媽,卻活得不快樂不滿足?
也許,您清楚知道您需要改變,不再為了別人的需要或想要而犧牲自己,卻被慣性與既定價值觀束縛,沒有辦法改變?
或您知道您這輩子有您來世上的使命,卻苦於沒有實行的方法,因為您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力量?
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只是沾上一些邊,這本書值得您往下一看仔細。
本書記錄了作者廿年靈性探索的過程,有省思有方法,也可以說是一部與她的高我合作,
把那出生入死、一髮千鈞、有靈有肉,有笑有淚,橫跨三大洲四大洋五大國的「靈性進化血淚史」。
在走出靈魂暗夜、成立工作室之後,作者接觸許多來做個案的朋友,和數年前的她一樣,因為對家人的愛、因為倫理或孝道,或輿論的壓力,處於痛苦中無法自救。
即使他們理智上知道要先愛自己,要先建立與自己的關係,他們也無法去平衡消弭心中的內疚。
於是作者決定將多年內在探索的過程歸納出來,願更多的人開始走上愛自己、實現天命的道路。
這本書雖然是人寫的,但「神(高我)」也是共同創造者,所以神也寫了序。
祂說:「你可知道,你願意忘記你的神聖身分,來到二元對立的人世間,是需要多少的愛與勇氣嗎??無論你的道路怎麼改變,無論你遭遇多少挫折,無論身旁多少人不理解你,你總不放棄對真理與真愛的追求!」
「愛是人與人、人與事之間的甜蜜的膠,愛就是吸引力法則。如果沒有愛,這個世界不會存在,你也不會出生。因為,你正是為了愛來到這裡呀!無論是為了愛自己、愛他人、愛地球,你來這兒都是為了這一件事。」
「然而這份愛,這份無條件的愛,其實並不需要等別人給你。因為它正是你的核心本質,你內在就有這樣的一份愛,只是它隱姓埋名已久,自己都忘記自己的存在了,就像你也忘了你為何來到世上,以及你的真實身分一樣。」
「所以,療癒吧!孩子。自己幫自己療癒也行,請別人幫你療癒也罷,最終,這份愛還是需要你來給予自己。這就是往內旋的靈性道路—了悟、實現你本自俱足,什麼都不缺的愛之本性、光之本體。」
從溫室中的一朵花,在經歷失戀、母親生病等等事件才知道人間疾苦,轉而一心向道,作者體悟到「最終人我是無分別的」,最自私的人,其實也是最無私的人。
而你的真理道路是什麼?你得自己上路!而事實上這是你已經踏上的旅程,否則你不會發現這本書、這段話。因為你已與它的訊息共振,它才能找到你,你也才能找到它。
丁鳳逸 Sadana
台大人類學肄業,美國奧勒岡大學法國文學系學士、舊金山金門大學電信管理碩士。
幾十年前的某一天,出現在這個地球上名叫台灣的地方。 小時侯的第一個記憶是躺在搖籃床裡時,知道自己來這裡有一個任務。這個記憶在27年之後,在美國踏上靈修道路時再度被喚醒。
從小習慣以觀察者的角度體驗這個世界。 在19歲那一年,因深深的無意義感在考進台大之後和家人要求休學一年出國遊學,而家人也竟然答應,從此開始她在西方自我教育的階段。
一年無限延長……27歲在美國AT&T工作時,因為生命中第一個挫折而接觸到身心靈療法,感覺如劉姥姥進大觀園般新鮮有趣又刺激,從此正式成為一位求道者。 沒想到生命也開始給她許多的功課,讓她快速的成長。
本書記錄了她從一位溫室的花朵長成一位靈性老師的過程,包括許多親身的療癒與神秘體驗。 除了靈敏直心的特質之外,因為多年擔任靈性課程口譯的經驗,Sadana也是一位具有溝通與表達能力的老師,能把奧秘的靈性觀念用非常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 多年的實修經驗,也使她成為一位既通天又接地的靈性工作者,成為靈性智慧與能量的傳遞管道。
Sadana目前居住於台灣,主要以高我訊息結合能量療法的個案、一對一個人成長 coaching指導、遠距離療癒、與開設各種工作坊的形式輔助有緣人靈性成長。
於大陸、臺灣、新加坡、香港、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越南等地出版學術論文和文學創作。出版過學術專書11本,主編及合編論著10本,期刊和專書論文超過百篇。小說和散文創作15本。詳參衣若芬網站:lofen.net

A Second and A Lifetime(《 一秒钟和一辈子 》英文版)◎Shih Cheng Yen(釋證嚴)
平常價 $34.00More than two thousand five hundred years ago, the Buddha attained enlightenment. Teaching the Dharma for forty-nine years in the world, he listened to countless afflictions of sentient beings, told innumerable stories, and applied infinite analogies and metaphors, all in the hope that everyone would have the causes and conditions to listen to the Dharma and be transformed.
Master Cheng Yen has made a vow to spread the Buddha-Dharma and benefit all sentient beings. For decades, she has led Tzu Chi volunteers to walk the Bodhisattva-path joyfully, without regret. Over the years, Master Cheng Yen has gathered many stories from the Buddhist sutras as well as from real life. Based on the conditions and people’s capabilities, she kindly guides everyone with these stories. Each story provides teachings that illustrate the principles taught by the Buddha.
The various forms of suffering, afflictions, and joys experienced by sentient beings are all created by the mind. Thus, we must safeguard our minds at all times. We can give rise to a thought of kindness within the span of a second; if we can seize it and mindfully put it into practice, it can influence our entire lives. By upholding such kind thoughts, we can prevent ourselves from going astray on our path in life.
This book gathers many stories told by Master Cheng Yen that describe situations we may encounter in our daily life. In addition to spreading the Buddha-Dharma in the form of literature, these stories are also examples showing us how we can polish the most precious mirror of our minds so that we can all return to our pure intrinsic nature.
About Author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was born in 1937 in a small town in Taichung County, Taiwan. When she was twenty-three years old, she left home to become a Buddhist nun, and was instructed by her mentor, Venerable Master Yin Shun, to work “for Buddha’s teachings, for sentient beings.” In 1966, she founded a charity, which later turned into the 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to “help the poor and educate the rich”—to give material aid to the needy and inspire love and humanity in both givers and recipients.
In recent years, Master Cheng Yen’s contribution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by the global community. In 2011, she was recognized with the Roosevelt Institute’s FDR Distinguished Public Service Award and was named to the 2011 TIME 100 list of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2014, she was presented with Rotary International’s Award of Honor in recognition of her humanitarian efforts and contributions to world peace.

生死皆自在◎釋證嚴
平常價 $21.00人生百年終一死,這是未生之前就已註定的自然循環,
但是面臨生離死別之際,多少人能不悲傷?多少人真能看透、放下?
若是根本不知生從何來,不知死往何去,又怎能毫無牽掛的慷慨就死。
這是一本有關生死問題的專書,也是面對生命的極佳參考,期待讀者們找到生命的解答,
清除內心對死亡不必要的錯覺與糾纏,認真地活在當下。
作者簡介
- 一九三七年,出生於臺灣省臺中縣清水鎮。
- 一九六三年,依印順導師為親教師出家,師訓「為佛教,為眾生」,奉持不懈。
- 一九六六年,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
- 一九九一年,獲菲律賓麥格塞塞獎。
- 二○○一年,獲頒香港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博士學位。
- 二○○二年,獲頒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學名譽博士學位。
- 二○○三年,獲頒中華民國二等景星勳章。
- 二○○四年,獲頒加州美國亞裔聯盟亞美人道關懷獎。
- 二○○七年,獲頒日本「庭野和平獎」。
慈濟世界在法師慈悲呵護下,數十年來,一步一步地堅實茁壯;發展為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以及國際賑災、環保、社區志工、骨髓捐贈八大腳印,透過親手拔除眾生的苦痛,以善與大愛膚慰人間。

【預購】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二版)(The Subtle Wisdom of Bodhisattva Kuanyin(Avalokitesvara): The Practice of Kuanyin’s Perfect Penetration Through the Ear)◎聖嚴法師
平常價 $23.00解說中亦將經義的內涵,轉化為現實生活中,能隨時隨地實踐的材料,是有心修持觀音法門者,此生必讀的珍貴之作。
本書由聖嚴法師親自完成修訂。
在一場佛陀說法的盛會中,觀世音菩薩曾向大眾介紹自己用以修行成道的禪修方法,這個方法是將耳根的聽聞對象由一般的外在聲音轉向內在的自性,體證萬法的自性本空,達到圓滿通達的大智慧境界,這個方法稱為「耳根圓通法門」,它也是所謂的「觀音法門」。這一段內容,記載於《楞嚴經》第六卷。
《楞嚴經》共計十卷,涵蓋了多元的佛教思想,不僅解釋佛性,闡述宇宙、人生的形成與現象,亦介紹了各大菩薩的二十五種證道法門,其中以耳根圓通法門所占的篇幅最長、內容最豐富、流通也最廣。
本書依據經文次第逐句探討,從觀音菩薩自述入道因緣、成就的境界、功德以及加持力談起,再描述觀音菩薩藉由「耳根圓通法門」,以聞、思、修入三摩地,成就無上佛道。接著,透過佛陀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問答,分別評析二十五種圓通法門的修行原理,並總結道:雖然每一種法門有所不同,所達成的境界卻是相同的。
而在末法時代,祈求出離娑婆世界的人,以修習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最為方便、最容易成就。最後,為避免行者在修行過程中墮入魔境,佛陀提出了「斷淫、斷殺、斷偷、斷妄語」四種「清淨明誨」,做為行者所應堅持的淨戒準則。
除了義理的探究之外,法師將深奧的經義內涵,帶入現實生活中,讓現代人能實際體會佛法的利益。書中所舉出的生活化譬喻和故事,將經文中的理論,轉化為每日生活中可隨時隨地實踐的材料。例如:我們能以聽聞聲音來攝心開始,把聲音當成單純的聲音,不添加自己的分別妄念。如果去計較、分別,產生好惡之心,就會產生各種煩惱。因此,若能「反聞聞自性」,聽聞來自本性的美妙樂音,進而聽見一切現象的本質-空性,就能息滅煩惱的烈火了。
本書不但是聖嚴法師的《楞嚴》解經專書,也是有心深入觀音法門者,一份彌足珍貴的參考資料。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反聞聞自性──回到生命活水的源頭
聖嚴法師的《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是一部令人讚歎的巨作!這部巨作之所以令人讚歎,不僅僅是因為它註釋了被一般教友視為難讀的《楞嚴經》第六卷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還因為它闡述了一個難信、難入的法門:耳朵可以「看」東西,眼睛可以「聽」聲音!──所謂「六根互用」。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一八八○─一九六八年)是上個世紀的美國知名作家,在她的傳記中曾提到:在她還是個少女時,她的家庭教師曾播放黑膠唱片,讓她「聆聽」貝多芬的交響曲。這個耳朵全聾的小女生,用她的手,觸摸放著唱機的木桌,然後興奮地說:「貝多芬的音樂,讓我好感動呀!」
許多人都知道,貝多芬在創作第九交響曲《合唱》時,耳朵也是全聾。然而,神祕的音符卻像泉湧一般湧自心頭,偉大的交響曲終於完成了!
事實上,許多教友也都有相似的經驗:明明閉緊嘴巴,嘴唇和喉頭一動也不動,卻能了了分明「聽」到自己念佛、念咒的聲音。
為何一個全聾的人,用手可以「聽」音樂,用「心」可以作出美妙的曲子?為何嘴巴不出聲,卻也能夠「聽」到佛號、咒語?「耳根圓通法門」可以讓我們得到滿意的答案。
「耳根圓通法門」說的是:住在南海普陀山的觀音菩薩,如何用他的耳朵,聽聞海潮音,然後悟入「自性」,最後不但達到耳根圓滿通達,連其他五根——眼、鼻、舌、身、意,也全都圓滿通達,也就是「六根互用」的境界。
什麼是「六根互用」呢?那就是:用手(身根)可以「聽」音樂,乃至用心(意根)可以「聽」佛號、咒語。
唐代的洞山良价禪師,專參「無情說法」公案。草木無情怎能講經說法?即使它們真能講經說法,我們人又怎能「聽」到?在洞山禪師不休不眠的參悟之下,最後終於悟入「無情說法」的真義,悟後還寫了一首詩: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原來,要體悟無情說法的道理,不能只是「耳聽」,還要用眼睛「聽」,所謂「眼處聞聲」呀!
「眼處聞聲」可以悟入無情說法的道理,用鼻、舌、身、意也可以悟入嗎?當然可以!這就是「六根圓通」、「六根互用」。而「耳根圓通法門」說的,正是這個我們與生俱來,本來就有的能力。
這個能力既然與生俱來,為何現在卻沒有?原因是我們沒有悟入聲音的「自性」。聖嚴法師在《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這本巨作當中,曾這樣說:
《楞嚴經》中提到「觀音法門」的特性,即是「聞」——用耳根聞聲。聞什麼聲?這個聲音不是外在的聲音,也不是音響的聲音,而是收攝心意,「反聞」聲音的自性,以及一切萬法的自性。(見〈緒言〉末)
而「耳根圓通法門」也明白說到:「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這樣看來,如果能夠聽到聲音的「自性」,以及一切萬法的「自性」,就能用眼睛「聽」草木無情說法;反過來,也能用耳朵「看」遠山遠水了。問題是,聲音的「自性」是什麼?萬法的「自性」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牽涉到《楞嚴經》最前面的幾個章節了。
《楞嚴經》卷三曾說:「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菩提妙明元心」,也就是其他經論所說的「真如本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及它們所對應的山河大地,也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全都由這顆人人本具的真心所幻生。六根、六塵就像六條(十二條)河流,它們都來自同一個水源-真如本心。
一個修道人,只要逆流(所謂「反聞」)找到這個活水源頭,就能隨意自在地順流(所謂「倒駕慈航」)回到凡世的六根、六塵世界,這時,他是以真如本心回到現實世界,發現眼見也可以是耳聽,耳聽也可以是眼見,乃至身觸也可以是意想,意想也可以身觸。六根對他來說,沒有任何阻礙;六塵對他來說,也沒有任何隔閡。這就是所謂的「六根圓通」,也正是聖嚴法師在本書〈緒言〉所說的:「根塵同源,縛脫無二。」
法師這部巨作,除了對《楞嚴經》的結集、版本、翻譯、真偽,乃至古來的重要註釋,有簡略的介紹之外,對觀音菩薩的法門也有詳細的說明。但最重要的,還是歸結到「耳根圓通法門」的闡述,讀者如能從第一章開始細讀到最後一頁,必能像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一樣,回到自己的生命活水源頭!

【預購】根本佛母:準提密法(再版)◎海雲繼夢 (譯者:空庭書苑)
平常價 $23.00準提法可說是密法中最方便修持之法門,亦是唯一顯、密當中皆可圓融的法。所謂「依體起相、依相起用」,準提為自性清淨之本體,而龍王則為自性清淨之相,修準提法是為鞏固自己的基地,而龍王法則可作為準提法的加行,修龍王法可讓行者起作用時有所依據,發揮無量無邊的妙用。
本書由修持的心態及入門的準備工作談起,在作者海雲和上次第的引領下,指導行者準提法的行持、儀軌、如何布置鏡壇、如何持咒與如何迴向等實際修行原則、方法與步驟等;並特別輯錄海雲和上對龍王法的開示與修持指導,帶行者發揮生命的能量,完成生命的改造。
法門無量!對於準提密法的真實義具備正確的認知,並且信心堅定不移,具足正向生命力,將得大利益,相信有志者皆可成就,證得佛果!
本書特色
■開示修持密法的特色與功德利益。
■詳述準提密法的修持基本態度、步驟與基礎儀軌。
■說明鏡壇的意義與正確的運用。
■準提佛母像彩圖詳細解說。
■龍王法修持原則說明與指導。
海雲繼夢
是一名思想家、演說家與宗教家。法師於大學時主修經濟,半工半讀、創業有成,畢業後貢獻所學任職於經濟部,見證了台灣八○年代的經濟奇蹟,同時亦洞察到以西式為主流的經濟價值觀產生的矛盾衝突。九○年初法師毅然離開公職,矢志投身「靈性經濟」的領域。
1991年,法師依止夢參老和上出家;2008年,自欽因長老傳承華嚴賢首宗高原法系第四十二世衣缽。經過二十多年努力,法師在台灣創立「大華嚴寺」,弘揚艱深的「華嚴學」,為當代重要的華嚴思想家。現為大華嚴寺導師、賢首宗祖師;其學術言論更獲得重視與肯定,先後受邀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陜西師範大學華嚴研究所所長」、「蘭州大學客座教授」等職,並多次到兩岸各大學演講。
法師既是受過正統西式教育的「學者」,也是佛法「行者」。講述法義不拘形式,三十年來以其慈悲智慧,將佛陀的教化廣傳世界。
光大華嚴密!
海雲繼夢/大華嚴寺導師
華嚴密法的產生是自然的、天生的,不是人為的定義,也正因其背景來源如此純真,所以似乎在歷史上幾乎難覓其蹤跡,可是它卻明明白白存在了一千六、七百年。唐密的來歷,事實上起自開元三大士,終至會昌五年。但事實也不盡然如此,因為這畢竟屬人為的界定,徒然冤枉了唐密存在歷史的價值與功用。
而華嚴密法的存在範圍與歷史價值,則更遠甚於唐密,卻反而在唐密的光輝之下銷聲匿跡,失去了其存在應有的意義與歷史地位。今日華嚴道場的華嚴行者在華嚴經藏的寶窖之中,重新挖掘出華嚴密法存在的歷史意義與價值。這是一位行者的生命閱歷,也是其生命本質與佛陀的真相應證的交集處。
華嚴密法源自《華嚴經》,在北魏時期的造像史中,即已綻露光芒,歷歷至今,已然一千六百餘年。在空間上,華嚴造像來自西域的天山南、北路,造像中融入了法界觀念。其源流濫觴,與唐密中金剛界、胎藏界的主流有不謀而合的美感。尤其《華嚴經》中的兩大主流:一者佛境界、一者成佛之道;胎藏界顯佛境界,金剛界表成佛之道,不論十八會從因向果,或從果向因,在《華嚴經》中皆炳然呈現、歷歷在目。
然而,從今日向前遠溯密法主流中的一些基本架構,華嚴密法中,尚無有具體的歷史資料可稽,因此今日華嚴密行者有責任、也有義務來重新架構它!另一方面,就今日的文化背景來看密法教學,也是一片空白。此時華嚴密法的教學體系,教學制度等等,正是一枝獨秀,可以發揚華嚴密法,光大華嚴密之特質所在!
今日,在華嚴密行者的努力下,積極地由唐密寶藏中逐一釐出密法的輪廓,並同時建構起華嚴密法的存在與歷史面貌;目前華嚴道場持續戮力於搭建華嚴密法的教學體系及推動實修的工程。本叢書的出版亦為其中重要的一環,此乃前人經驗的累積,以及重新啟發今人與後人法身慧命的關鍵所在!我們將盡未來際,重構密法的修學次第,讓此事事無礙法界的理想,普及到每一眾生皆成佛,此願亦無有盡!
願此解密叢書的出版,更能呼籲所有散落在法界各地的華嚴密弟子早日歸隊,共入毘盧性海,同登華藏聖域!
【預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金剛經》,世界珍貴遺產國寶級善本古籍)(小)◎元釋無聞思聰禪師(譯者: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平常價 $275.00中國元朝印刷技術之先驅,世界上現存最早木刻朱墨雙色印本,經文朱印,註文墨印
珍善本佛經中之最,影響最深遠的佛教經典之一!
閱讀與善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學習金剛般的無堅不摧、無障不破的般若智慧
對治人生一切虛妄執著,達到對實相的理解,得到解脫、到達彼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是《大般若經》的第577卷,主要譯本共有六種,以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所翻譯的經本最為通行。它是一部記錄佛陀與其大弟子須菩提問答的對話錄,並以夢、幻、泡、影、露、電六喻,來說明空性。該經典群是卷帙宏大的經典,其中《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不僅是進入《大般若經》的導覽,而且是千年來探討及注疏最多,影響最深遠的經典之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沒有出現一個「空」字,但通篇討論的都是空的智慧;經中以空慧為主要內容,探討了一切人無我、法無我之理。
關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是比喻。金剛即印度的金剛石,它最光明、最堅硬、也最珍貴,因硬度高,所以能破壞一切,而不被一切所破壞。「金剛」也譬喻為金剛心,具足金剛觀智,力用堅強,能破根本無明(愚痴煩惱),得超生死此岸,而到達涅槃彼岸的金剛心。
「般若」,意譯為「智慧」,是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稱般若。
「波羅蜜」,意譯為「到彼岸」。彼岸者,是對此岸者說。煩惱是此岸,菩提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凡夫是此岸,諸佛是彼岸。
「經」,是佛所說的法,也譯為「契經」,契者合也,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
簡單來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解釋眾生通過修行而從煩惱輪迴中解脫,並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但是到彼岸並不是表示已經到了涅槃彼岸,而是說修學而能從此岸至彼岸,所以重點在於從此到彼的方法。此經經名的全部含義即是以金剛般的無堅不摧、無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對治一切虛妄執著,達到對實相的理解,得到解脫、到達彼岸。
‧兩百面,經摺裝,經文大字朱印,注解雙行墨印。
‧卷首有朱繪〈釋迦說法圖〉,卷末並附刻〈般若無盡藏真言〉、〈金剛心陀羅尼〉、〈補闕真言〉、〈普回向真言〉、〈無聞老和尚註經處產靈芝圖〉、至元六年(1340)潛邑蚌湖市劉覺廣(當時住在中興路)跋并次年(元至正元年)劉覺廣刊經讚,〈南無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卷末有〈韋陀護法圖〉。
‧書中鈐有〈甘露記〉、〈慈航記〉二朱文長方印。(鈐印:即為印章、蓋印。鈐印,中國古代官方文件或書畫、書籍上面的印章符號。即加蓋印章。其意義在於表明所屬者對加蓋印章之物的擁有權、使用權或認可。這是書畫等作品在即將完成時的最後一個關鍵步驟,是中國獨有的特色藝術。鈐印始於北宋蘇東坡,迄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
本經原印刷方式
‧明代萬曆年間,大量出現套色印書,而朱墨雙色印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可據以印證其淵源脈絡,是研究中國印刷史難得的一手資料。學者或認為此本係分色分版套印,與後世套色印書相似。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一版而先墨後朱分兩次印成。印墨色者注文,印朱色者經文。印墨色時將經文遮貼,印朱色時則將注文遮貼,主要是紙張必須先後對準同版不同印色的所在,此可謂「套色」,而與後來發展的分色分版,稱為「套版」者不同。
本經開本/規格
1. 菊 32 開,高 18.7 cm × 寬7.5 cm
2. 中式經摺裝
3. 重量(本體):0.75kg;重量(含外箱):0.8kg
4. 商品本體尺寸:長 19.5 × 寬 9 × 高 6 cm
5. 包裝外箱尺寸:長 21 × 寬 10 × 高 7 cm
本經特色
1. 朱墨雙色印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流傳至今,展現中國古代印刷技術之里程碑:朱墨雙色印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末附有朱墨套印寫經圖。經文朱印,注文墨印。中國明代以後,朱墨印刷技術逐漸成熟,如閔凌兩家刊行之套印本即為其中之代表,而朱墨套印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實為此印刷技術之先驅。
2. 見證佛教禪宗傳播弘法結晶:禪宗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相當重視《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元代僧眾注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則僅有無聞思聰禪師所註這部朱墨雙色印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且其註經謹守禪宗立場,以禪語解經。此外,禪師於經文三十二分標題下創作的36首偈頌,更傳承北宋之文字禪傳統。
3. 傳達佛教與漢文化藝術融合:如同宋元刊印佛經,流行於經文前後加上佛說法圖與護經韋馱像,朱墨雙色印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首有朱繪〈釋迦說法圖〉,卷末有〈韋陀護法圖〉。另附刻朱墨雙色印〈無聞老和尚註經處產靈芝圖〉,皆以藝術、佛像和經變為主要載體。字體端莊秀麗,色彩朱墨分明,燦爛奪目,具有高度藝術鑑賞的價值。
4 提供古籍版本鑑定研究題材:目前學界對於國家圖書館館藏,元至正元年(西元1341)中興路(今湖北江陵)資福寺刻印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刊刻字體、裝幀形制、朱墨雙色印法、經文注解、附圖,甚至其注解之於禪宗發展源流意義,各家討論與觀點互異,顯見題材作為版本學研究之能量充沛。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343〜413)
天竺人,翻譯成漢語是「童夀」的意思。其父親鳩摩羅炎,在即將繼任相位時毅然出家,離開天竺,來到了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並被聘為國師。但卻被國王的妹妹逼婚,於是,就有了鳩摩羅什和佛沙提婆兩兄弟。羅什七歲時,母親卻出了家,且還帶著他一起出家,遊歷各地。羅什初學小乘佛學,後來研習《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大乘佛典,使其譽滿西域,名被東土,引起了中國北方政權的注意。
後秦弘始三年(401)姚興攻滅後涼,親迎羅什入長安,迎來了生命中最輝煌的時期。不過這時,羅什已經五十八歲了。姚興篤信佛教,對羅什非常尊敬,以國師禮待,安排他入住逍遙園西明閣,並組織了規模宏大的譯場,請羅什主持譯經事業,還遴選八百佛門俊彥,一同參與翻譯佛經。隨後的十餘年間,羅什悉心從事講法和譯經事業,奠定了其在中國佛教史上的不朽基業。
羅什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從他的譯籍在歷史上受重視的程度就可知,大部分成為中國佛教各宗立宗的經典依據。所譯的大品和小品《般若經》、《維摩詰經》、《金剛經》,成為般若學的要典,後來《維摩詰經》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為禪僧所重,《成實論》為成實宗所宗,《阿彌陀經》、《彌勒成佛經》成為淨土宗的要籍,《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三論宗所依據的論著,《法華經》成為天臺宗最重要的經典,《十住毘婆沙論》也是華嚴宗所重的經論之一,所譯出的其他禪經和戒律類經典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羅什全面譯介了根據般若類經而建立的大乘空宗經典,從而推動了般若學的傳播,被譽為四大譯經家之一,素有「譯界之王」的美稱。是中國佛經的播種者,於佛法東傳居功厥偉。
弘始十一年(409)8月19日,羅什自知世緣將盡,向僧眾告別,自言個人才德不足,忝為佛經傳譯,願其所譯經典能流傳後世,發揚光大,並在大眾面前發願,若其所譯經典無誤,願荼毘後舌頭不焦爛。(荼毘:火葬的意思。)
翌日,羅什圓寂於長安,遺體於逍遙園荼毘後,果然舌頭如生,不曾毀損,一代大師,願力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