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Q84
- 1Q84(10周年紀念套書)
- 1Q84:Book 1
- 1Q84:Book 1(4月-6月)
- 1Q84:Book 1(4月-6月)(10周年紀念版)
- 1Q84:Book 2
- 1Q84:Book 2(7月-9月)
- 1Q84:Book 2(7月-9月)(10周年紀念版)
- 1Q84:Book 3
- 1Q84:Book 3(10月-12月)(10周年紀念版)
- 1Q84:Book 3(10月-12月))
- 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
- Ahn Sungmin
- Ask a Philosopher: Answers to Your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Unexpected Questions
- Christian Rätsch
- Claudia Müller-Ebeling
-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 Craig Storti
- Death and Art in the Middle Ages)
- Ginny Carter
- Gli amori difficili
- How to Change Everything: The Young Human’s Guide to Protecting the Planet and Each Other
- Ian Olasov
- Ignorance and Fantasies of Knowing
- Italo Calvino
- Jack Hartnell
- Malcolm Gladwell
- Molly Guptill Manning
- Naomi Klein
- Nick Bradley
- Nu Nu Yi Innwa
- Ocean Vuong
- On Earth We’re Briefly Gorgeous
- Rebecca Stefoff
- Se una notte d’inverno un viaggiatore
- Soupy Tang
- Steven Connor
- The Cat and The City
- When Books Went to War
- When Books Went to War: The Stories that Helped Us Win World War II
- Why Travel Matters: A Guide to the Life-Changing Effects of Travel
- Your business Your Book
- normal people
- sally rooney
- sayak murata
- 《蕉風》與非左翼的馬華文學
- 下雨的人
- 不再獨自悲傷的夜晚
- 不完整的人
- 不是看手機的時候
- 不是看手機的時候:小魚腥草和不思芭娜
- 不正經日常
- 不正經日常:鬼門圖文全新未公開首部創作
- 丘濂
- 中世紀的身體:從黑暗時代人類對身體的認識
- 中世紀的身體:從黑暗時代人類對身體的認識,解讀千年文明大歷史
- 中世紀的身體:從黑暗時代人類對身體的認識,解讀千年文明大歷史(Medieval Bodies: Life
- 人際過敏症
- 人際過敏症(長銷經典版)
- 任性無為
- 伊塔羅·卡爾維諾
- 伊恩·奧拉索夫
- 何穎怡
- 來問問哲學家
- 來問問哲學家:你沒想到的好問題,以及它們的答案
- 俗女日常
- 倪安宇
- 克雷格·史托迪
- 兩親關係
- 其他
- 出版指導
- 劉子倩
- 劉維人
- 努努伊·茵瓦
- 勵志
- 區立遠
- 古典
- 台灣
- 史蒂芬·康纳
- 吉本芭娜娜
- 同志
- 吳國卿
- 吶喊
- 告別等於死去一點點
- 告訴我,甚麼叫做記憶:想念楊牧
- 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
- 哲學
- 喂!喂!下北澤
- 困難的愛
- 困難的愛:故事集
- 夏夏
- 多利安助川
- 大耕老師
- 如果上帝有玩Tinder
-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 娜歐蜜·克萊恩
- 安成敏
- 宮崎正勝
- 寫作
- 寫給每個人的社會學讀本
- 寫給每個人的社會學讀本:把你的人生煩惱,都交給社會學來解決吧
- 小冰
- 小物會
- 小說
- 少年與時間的洞穴
- 尼克·布萊德利
- 岡田尊司
- 岩本茂樹
- 幻城微光
- 廖宏杰
- 廖彥博
- 張婷婷
- 張小虹
- 張愛玲
- 張愛玲的假髮
- 張秋明
- 徐仕美
- 徬徨
- 心裡勵志
- 志銘與狸貓
- 性別研究
-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
-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上)
-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上)北伐.抗戰
-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下)
-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下)台灣歲月
-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中)
-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中)國共內戰
-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首刷限量)
-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首刷限量)(白先勇親簽、典藏書盒)
- 惆悵又幸福的粉圓夢
- 想想下北澤
- 愛之病
- 我從沒計畫成為一個同志
- 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
- 我的家在康樂里
- 把心情拿去曬一曬
- 把心情拿去曬一曬:小魚腥草和不思芭娜
- 拿回我們的未來:年輕氣候運動者搶救地球的深度行動
- 故事新編
- 散文
- 文化研究
- 文學研究
- 文本張愛玲
- 新宿的貓
- 旅行的意義
- 旅行的意義: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日本男色物語
- 日本男色物語:從奈良貴族、戰國武將到明治文豪,男男之間原來愛了這麼久
- 早什麼安啊:才剛打卡就想回家,今天又是來混日子的一天
- 春藥
- 春藥:從神話、宗教與社會,探討人類服用春藥的文化意涵
- 時光莖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書
- 書本也參戰
- 書本也參戰:看一億四千萬本平裝書如何戰勝炮火,引起世界第一波平民閱讀風潮
- 最後一個人
- 最後一個人:韓國第一部以「慰安婦」受害者證言為藍本的小說
- 末日儲藏室
- 朱家安
- 李尚霖
- 李靜宜
- 村上春樹
- 村松友視
- 村田沙耶香
- 杰克.哈特涅
- 林佑軒
- 林幼嵐
- 林春美
- 楊牧
- 楊理然
- 正常人
- 正本清源說紅樓
- 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
- 武光誠
- 歲月無驚
- 歲月靜好
- 歲月靜好:蔣勳 日常功課
- 歲月,莫不靜好
- 歷史
- 歸也光
- 水裡的靈魂就要出來
- 江鵝
- 汪洋
- 海外
- 深夜酒吧限定版
- 游善鈞
- 為什麼你該寫一本書
- 為什麼你該寫一本書?:打造個人品牌,從撰寫一本成為焦點的書開始
- 熬夜和想你,我都會戒掉
- 牧村朝子
- 王天寬
- 王淑儀
- 王瑞徽
- 王鷗行
- 瑞奇
- 白先勇
-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 白樵
- 盛唐美學課
- 盛唐美學課:七種主題,教你做個唐朝文化人
- 知識的癲狂
- 知識的癲狂:The Madness of Knowledge: On Wisdom
- 知識的癲狂:人類的心智為什麼受知識吸引,同時又被它制約?
- 知識的癲狂:人類的心智為什麼受知識吸引,同時又被它制約?(The Madness of Knowledge: On Wisdom
- 社會科學
- 神婆的歡喜生活
- 穆勒—艾貝林
- 第一人稱單數
- 第一人稱單數(深夜酒吧限定版)
- 紅樓夢
- 紫微攻略
- 紫微攻略【紫微斗數學習套組】
- 紫微斗數
- 結痴
- 經典
- 緋華璃
- 編輯指導
- 編輯這種病
- 編輯這種病:記那些折磨過我的大牌作家們【出版十週年紀念版】
- 繁体
- 繁體
- 繪本
- 罕麗姝
- 群鳥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聊天紀錄
- 胡川安
- 胡椒筒
- 臉譜
- 茉莉‧戈波提爾‧曼寧
- 莎莉‧魯尼
- 華文
- 葉步榮
- 蒲實
- 蔣勳
- 蕉風
- 蘇文淑
- 見城徹
- 解密陌生人
- 解密陌生人:顛覆識人慣性,看穿表相下的真實人性
- 詩
- 論文
- 謝旺霖
- 謝鑫佑
- 貓
- 貓永遠是對的
- 貓與城市
- 賴明珠
- 賴詩韻
- 轉山
- 追奇
- 追奇作品套書
- 追奇作品套書《任性無為》+《這裡沒有光》+《結痂》
- 這裡沒有光
- 那些最靠近你的
- 邱振瑞
- 野貓阿健
- 金妮·卡特
- 金息
- 陳品秀
- 陳品芳
- 陳宗暉
- 陳繁齊
- 陽光失了玻璃窗
- 陽光失了玻璃窗 史上第一本人工智慧詩集
- 雲晞
- 青年叛徒的領袖
- 青年叛徒的領袖:魯迅小說全集(全新2021版,結集《吶喊》、《徬徨》、《故事新編》,一本讀完魯迅全部小說)
- 靡靡Tiny
- 韓國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馬戲團之夜
- 馮鈺婷
- 鬼門圖文
- 魯迅
- 麥爾坎·葛拉威爾
- 黃暐婷
- 黃毓婷
- 黃阿瑪
-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
-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貓永遠是對的

【預購】 1Q84:Book 1(4月-6月)(10周年紀念版)◎村上春樹(譯者:賴明珠)
平常價 $31.00
【預購】 1Q84:Book 2(7月-9月)(10周年紀念版)◎村上春樹(譯者:賴明珠)
平常價 $28.00
【預購】 1Q84:Book 3(10月-12月)(10周年紀念版)◎村上春樹(譯者:賴明珠)
平常價 $33.00【預購】1Q84(10周年紀念套書)(一套三本不拆售)◎村上春樹(譯者:賴明珠)
平常價 $94.00 優惠價 $92.00
【預購】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宮崎正勝(譯者:賴詩韻)
平常價 $34.00再也不必死記硬背歷史課本,
歷史名家宮崎正勝,用24張地圖、35個關鍵,
教你最輕鬆的歷史記憶法!
◎ 游牧民族才是世界史裡的扛霸子?
◎ 波斯、伊朗系的游牧民族,打造了西元前的數個文明帝國?
◎ 蒙古人鐵騎不只打下橫跨歐亞的帝國,還催生了文藝復興?
宮崎正勝發現,中國史、西洋史都忽略了游牧民族的重要性,沒有游牧民族,世界史將全面改寫!
◎ 中東為何總在打來打去?
◎ 非洲政治為何動盪不安?
◎ 大航海時代為何是世界史的分水嶺?
「資本主義」、「民族國家」的形成主導了今日世界局勢,了解兩者的成因與影響,就能培養預測世界未來走向的能力。
◎ 統治伊斯蘭世界的是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還是其他?
◎ 誰滅了羅馬帝國?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到底有何不同?
◎ 印度文明、兩河流域誰先誰後?同樣都是河流文明,兩者差異又在哪?
如果你還在為這些細節頭痛,對世界史望之卻步,這本書能打破過往的刻板印象。歷史專家宮崎正勝認為,世界再龐大,人種、宗教、朝代更迭再複雜,24張地圖、35個關件,就能擺脫背誦死記的痛苦,融會貫通一萬年的歷史長河!
本書特色
1. 開頭12張大圖表,統整世界史不同時期的情勢。各章依主題搭配地圖,讓讀者輕鬆理解該時期歷史事件發生的地理位置。
2. 各章附有「重點名詞解釋」,說明應該具備的歷史知識;「解讀歷史」則著重說明歷史事件的意義,並從現代的觀點來解讀歷史。
3.「35個歷史關鍵」是以簡潔的內容,定位該歷史事件在世界史上的影響。
名人推薦 (按姓名筆劃排序)
徐建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
陳一隆(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歷史科教師)
黃春木(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蔡依橙(醫師、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蔡枳松(嘉義女子高級中學校長、教育部歷史學科中心主任)
歷史教師深根聯盟
歷史,從來都是「複數」。
不同歷史經驗或價值觀念的人,當然會有各自言之成理、言之有據的見解;只要不是太偏執的人,一定也會看到紛繁曲折的走向。本書35個關鍵並非一脈相承,也不可能窮盡世界史的精采,但作者提供的洞察與探究,豐富了歷史的理解,大膽的預測,則顯示人類對於歷史的渴望,從來都不免帶有面向未來的好奇或想像。-教育部歷史學科中心諮詢委員/建國中學教師 黃春木
白話又有趣的宏觀世界史!作者的歷史教育功力深厚,全書精簡但能保留脈絡,不流於片段,更精準點出初學歷史者最常見的觀念誤區!-醫師/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蔡依橙
唐太宗在賢相魏徵過世之後,曾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如同老師,每個人都應該具備解讀歷史的涵養。日本歷史學者宮崎正勝教授試圖讓讀者輕鬆閱讀,快速瀏覽歷史全貌,乃以「35個歷史關鍵」來鋪陳世界全史,讓讀者得以迅速瞭解人類的發展史,並輕易擁有一生都能受用的歷史力。此書迥異以往的歷史書籍,閱讀起來輕鬆寫意,不強調記憶,著重理解和思考,如同指南書一般,值得一讀。-嘉義女子高級中學校長/歷史學科中心主任 蔡枳松
宮崎正勝
生於一九四二年。畢業於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歷史系。曾任都立三田高中、都立九段高中、筑波大學附設高中教師,及筑波大學講師、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等職務。目前在NHK文化中心等機構擔任講師,活躍於史學教育領域。著有《圖解世界近現代史》、《餐桌上的世界史》、《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史圖解》、《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等多部著作。
審訂者簡介
林雋秀、蔡枳松
高中老師
譯者簡介
賴詩韻
輔仁大學日研所畢,從事日文教學及翻譯多年,現為兼職譯者。
在琢磨用字中學習知識,倘佯於書海。

【預購】Covid Gigolo 新冠舞男◎ 黃莉翔
平常價 $31.00【預購】《歲月,莫不靜好》+《歲月無驚》【典藏精裝書盒版】(附贈「歲月風華手札」、萬用卡一組三張)◎蔣勳
平常價 $86.00★套書特贈 蔣勳攝影「扶桑花」、「Momojan」、「山茶花」萬用卡一組三張
★隨書附贈 聆聽蔣勳「美的沉思 回來認識自己」Podcast
蔣勳:節氣是時間延續的智慧。
美學大師蔣勳繼《歲月靜好》,再度依節氣生活,書寫人生感悟。
《歲月,莫不靜好》從芒種到冬至,《歲月無驚》從小寒到秋分,兩書是大疫之年最安定人心的人生禮物。
兩千年前,詩歌詠唱的生活日常,是用「靜」來形容「好」,
蔣勳說:「要有多麼虔敬的珍惜,才會感謝此時此刻平常生活裡,無驚慌,無恐懼的『靜好』。」
「原來隔離也不是隔離,節氣歳月迭次而來,我們並沒有錯過什麼,並沒有錯過『莫不静好』的每一個日子。我們並沒有隔離,仍然日復一日,和大山在一起,和長河在一起,和季節一起感覺榮枯風雨;和日月一起晨興夜宿,和雲一起舒卷倘佯,和大地在一起,承載喜樂,也承載憂愁,承載歡欣,也承載傷痛。」──《歲月,莫不靜好》
「災難過後,如果倖存,謝天謝地;我們會知道珍惜,知道歲月靜好,平常無事,才是真正的幸福。原來『歲月無驚』,是可以一整天坐在屋簷下看鳥雀啄食地上的芒果,一整天看山頭雲舒霧卷,看日升月恆……」──《歲月無驚》
二○二○年起,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不斷蔓延,蔣勳帶領我們遠離世俗塵囂的紛擾,並提醒世人重視大自然,警惕人心的貪得無厭,讓我們得以重新找回內心的秩序,祝福山川無恙,人世安穩。
◎《歲月,莫不靜好》節氣金句選摘
✦芒種:從低卑處開始,因此總有低卑的掛念,飛升到天空的高度,也才還能回頭看更廣大更遼闊更紛紜的人世風景吧……
✦夏至:不去比較褒貶、大小高低,安心做自己,會不會是不墜入自大無知的第一步?
✦小暑:東部飄香藤盛放了,一朵一朵酒紅色的花蕾升向湛藍天空,肆無忌憚,像晃漾著酒的醉意,邀夏日白雲共飲時光燦爛。
✦大暑:不容易看到「因」,只是嚐遍苦「果」。因果之間,要有多少敬慎珍惜。
✦立秋:立秋時節,綠鬱鸞山蔚藍天空上的白雲潔淨極了。
✦處暑:畫室附近馬鞭草屬的金露花在這夏末時節盛放了,綠葉叢襯著很濃豔的紫,十分奪目。
✦白露:再多一點謙遜包容,再多一點反思與自省,島嶼可以是有神佛護佑的地方,可以有天長地久的祥和福氣吧……
✦秋分:今年暑熱退去也特別早,島嶼的河床裡都是芒花了。過高屏溪的時候看到大片大片新開的芒花飛揚,彷彿季節給天地的驚歎。
✦寒露:生命慎重內斂,珍惜自己,內含的芬芳就悠長久遠,耐人尋味。
✦霜降:秋天山上的相思樹,枝幹如夢般悠悠長長伸展,葉片重重疊疊,光影迷離錯落,在風中微微搖曳晃動,好像自己跟自己說著午後說不完的話。
✦立冬:近處丘嶺崗巒,一叢叢綠樹枝葉,也在風裡蜷曲律動。天地的安靜中其實有許多渴望與騷動。
✦小雪:時光荏苒,歲月推移,捨得,或捨不得,時間都不會停留。像今日小雪芒花蒼蒼,河邊獨自一人看秋色連波。
✦大雪:佛法是機緣,領悟也是機緣。生命機緣俱足,也就看到了眼前的山靜雲閑。
✦冬至:在急速來臨的寒冷冰凍下,一朵山茶花含苞綻放了,我們可以重新理解一朵花鬥寒綻放的意義嗎?這樣單純,這樣潔淨無垢,這樣沉默安靜,這樣謙遜內斂。
◎《歲月無驚》節氣金句選摘
✦小寒:一棵樹也有一棵樹在不同節氣裡的美,春天看紫花看綠葉,冬天看枝莖婉轉,看如黃金果粒燦亮奪目的苓子。
✦大寒:一棵樹要在不同季節認識他們不同的樣貌,如同一個人,可以認識和愛戀他從青年到老不同的容顏嗎?
✦立春:願傷痛、恐懼、疫病遠去,祝願嗔恨仇怨和解,祝願罪愆業報消除,祝願心無罣礙,無口舌是非,無痴愛纏縛……
✦雨水:「留白」是心境上的空白,像一個房間,擺置家具是「有」,不放家具是「空」。我們行走坐臥,有時「有」,有時「空」。
✦春分:「風調雨順」掛在家門口,是數千年來家家戶戶的祈願,也是提醒。
✦清明:痛可以分擔,笑容喜悅也可以分享,天無私覆,地無私載,生命並不孤單。
✦穀雨:雲嵐舒卷變滅來去,像聽海潮漲退迴旋。好的風景原是讓人領悟一切原來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立夏:清晨雨霽,戶外一叢豔紅的鳳凰花,襯著湛藍一碧如洗的天空,這樣潔淨華麗。大氣、無私、明亮,決定把生命的美毫無保留全部綻放給世界。
✦小滿:從敬重最微小的生命開始,才可能領悟「眾生」二字的真正意義吧。
✦芒種:唯有靜默的花的祝福,可以祓除邪穢癘疫,可以降伏煩躁焦慮恐懼仇恨傲慢之心。花前默禱,祈願逝者存者眾生平安,度一切苦厄。
✦夏至:習慣對人矜持、防衛、警戒,習慣用層層防衛把自己保護起來,我們不知不覺也在慣性的硬殼裡封閉了自己,囚禁了自己。
✦小暑:慾望總要沉澱,花的張揚褪淡了,慢慢應該能懂「樹葉成蔭子滿枝」的安定,領悟不被慾望打擾的恬靜自適。
✦大暑:因為歲月,一次一次淘洗沉澱,鮮豔耀目的顏色會褪淡,輪廓分明的形狀會褪淡,執著堅持、自以為是,都會褪淡。
✦立秋:記憶歲月裡的生命,像記憶一條時光的河流,童年,青春,盛壯的飛揚,平緩低迴,哀樂入中年,最後,可以在冬日靜看山頭蕭索,寂靜空無,也還有許多悠長的回聲。
✦處暑:山水大地祝福每一個來到它面前的人,不急躁,就有山水的緣分,也一定會得到天地祝福。
✦白露:這兩年很好,安心看島嶼的四季,安心陪伴一季一季的花開花落,沒有野心,沒有雜念。
套書特色
1. 蔣勳繼《歲月靜好:蔣勳 日常功課》後,再度依四時節氣遞嬗,抒發人生感悟,從中可領略深厚的美感素養,對於人事紛擾、社會議題的感慨與針貶,句句亦為肺腑之言。
2. 「歲月,莫不靜好」和「歲月無驚」,是大疫之年過後每個人內心最深切的企盼,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與生機。
3. 二○二一年五月,臺灣北部疫情爆發,蔣勳在東部足足停留了四個月,仍對時局、對土地關懷,亦時時為眾生祈願。
4. 鳳凰花、夜合木蘭、火球花、鬱金香、梔子花……從蔣勳對草木花卉、對動物、對山色千變萬化的細膩觀察裡,能引領人們從敬重最微小的生命,領悟「眾生」的意義,祈願人世和諧平安。
5. 好攜帶精裝小開本,專為套書打造精緻典藏書盒。
6. 書盒版加碼贈送「歲月風華手札」筆記本、萬用卡組合,是最美好的新年禮物。
蔣勳
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
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以及美學論述作品等,深入淺出引領人們進入美的殿堂,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
著有散文《歲月,莫不靜好》、《歲月無驚》、《歲月靜好:蔣勳 日常功課》、《萬寂殘紅一笑中:臺靜農與他的時代》、《雲淡風輕:談東方美學》、《說文學之美:品味唐詩》、《說文學之美:感覺宋詞》、《池上日記》、《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肉身供養》、《微塵眾》、《少年台灣》等;藝術論述《漢字書法之美》、《新編美的曙光》、《美的沉思》、《天地有大美》、《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等;詩作《少年中國》、《母親》、《多情應笑我》、《祝福》、《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等;小說《傳說》、《情不自禁》、《欲愛書》、《因為孤獨的緣故》、《祕密假期》;隨筆思想類《島嶼獨白》、《孤獨六講》、《生活十講》等。

【預購】《蕉風》與非左翼的馬華文學◎林春美
平常價 $26.00透過它,可以看到一個和左翼觀點截然不同的馬華文學史。
《蕉風》誕生於馬來西亞建國前夕,不僅是大馬最重要的華文純文學雜誌,也是世界出版史上最悠久的中文文學刊物。相對於冷戰時代激烈的革命文學主張,《蕉風》站在「非左翼」立場,大量引介文學新思潮與世界文學,並提供文壇新人嘗試創作的舞台,捍衛文學的獨立性,為馬華文學留下可貴的遺產。由於只發表中文作品,也讓《蕉風》與大馬華人的命運緊緊捆綁在一起,一定程度地見證了華人在這個民族國家的處境。
《《蕉風》與非左翼的馬華文學》以歷史為經,人物為緯,藉由文獻收集與細膩分析,定位《蕉風》在馬華文學發展脈絡中的歷史座標。林春美通過南來文人的著述與理念,闡釋《蕉風》初期的「純馬來亞化」主張,並爬梳馬華新文學體制建立之歷程;繼而藉由分析60至70年代馬華現代主義文學作品,觀照在蕉風椰雨中成長起來的本土第一代現代小說家。
名人推薦
黃錦樹(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專文推薦
王德威(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有成(前《蕉風》月刊編輯,前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所長)
高嘉謙(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張錦忠(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兼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共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林春美
馬來西亞檳城人,祖籍福建福州。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曾任文學雜誌《蕉風》主編,現任博特拉大學中文專業副教授。著有散文集《給古人寫信》、《過而不往》;論文集《性別與本土:在地的馬華文學論述》;編有《鍾情11》、《週一與週四的散文課》、《青春宛在》、《辣味馬華文學:90年代馬華文學爭議性課題選》(合編)、《馬華佛教散文選(1982-2010)》(合編)、《與島漂流:馬華當代散文選(2000-2012)》(合編)、《爬樹的羊:馬華當代散文選(2013-2016)》(合編)、《野芒果:馬華當代小說選(2013-2016)》(合編)等書。
如何透過《蕉風》思考馬華文學――序林春美論文集
黃錦樹(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馬華文學的研究有一定的難度。即便是受過完整的學院訓練,也不見得能做出有意義的成果。考驗的不只是訓練,還有想像力、洞察力,解釋的能力與創造的能力,那幾乎和寫作一樣困難。不多的大馬在地研究者中,林春美、莊華興和黃琦旺都是出色的例子。
近年因老輩凋零,藏書散出,集中在幾間大學圖書館,資料取得已經比較不是問題,或許也因此對研究者帶來更為嚴竣的考驗。數十年來,馬華文學近乎沒有改善可能的貧困,常使在地研究者受到疑似的傳染――如果貧困也能傳染的話。「傳染」當然不是個準確的用語。馬華文學的貧困是雙重的,評論和它的對象(作品)二者誰也超越不了對方,成了「命運共同體」。之所以如此,當然是有原因的;那原因,當然是歷史的、政治的。
林春美這本收集了多篇優秀論文的《蕉風》研究專著,恰恰是透過具體的個案,為我們闡明困境是怎麼形成的。
《蕉風》是大馬最重要也最長夀的華文純文學刊物,它恰恰誕生於馬來亞建國的前夕;在左翼是王道的年代,相對於那種種殺氣騰騰的革命文學刊物,它代表著「非左翼」;前者重視「革命」,後者重視「文學」自身;在冷戰的年代,後者被指控「綠背」(美援),而前者背後無疑有中共(有形無形的協助),紅背對綠背,兩者都深深的捲入政治。
把文學的美學面向視為頹廢,而以近乎絕對禁欲的態度操作名之為「文學」的事物,不知道自己行徑等同於自毀的革命文學陣營,沒能留下有文學史意義的作品,應該說是毫不奇怪的。反之,雖歷經作風和理念不同的編輯,依然守護著文學自主性的《蕉風》(六○年代左翼馬華文學史教父方修在撰寫逐年的文學回顧時,可是直接把《蕉風》及其出版品略過去),倒是為馬華文學留下可貴的遺產。《蕉風》因此可說是「非左翼」馬華文學史的一個縮影。透過它,可以看到一個和左翼觀點截然不同的馬華文學史。

【預購】一根菸的時間◎追奇
平常價 $35.00追奇的首部純文集《一根菸的時間》,收錄十八歲至二十七歲末尾(二〇一〇年至二〇一九年)的生活隨筆與自我叩問,命題橫跨成長、夢想、病痛、死別、愛戀、職場與政治等等,時空經緯橫跨十年,以親身活過的三千多個日子,換你一份真心的答案。
「從學生到社會人士、從女孩到女人、從健康的未爆彈到自殺未遂的精神病患⋯⋯」,十年之轉折記載,對即將邁入而立之年的追奇而言,是份極為珍貴的禮物。她總慣於蒐集日常所思(或所失)之吉光片羽,長年累月後插入肩胛,作豐羽起飛;她無畏於文字裡變得透明,切開皮膚、剖開心腦,就要全身赤裸在日光和雨水之下,被灼燒抑或被徹底浸腐。若說寫詩的她是躲在洞窟裡的蝙蝠暗藏著詛咒、熟稔夜行而不求人知,那麼寫文的她即是大聲喊叫的烏鴉,眼底無人、僅自顧自地穿越天穹之間,管誰定義她的現身是福是禍。
追奇說:「這裡頭的文字篇幅不甚長,如同抽一根菸——一根菸短短的,但你可以在幾分鐘內抽完,也可以抽一整夜而未寐。所以抽的不是菸,是份無話可說的心情;抽的亦非致癌的尼古丁,但多多少少有使你慢性喪命的憂愁和痛楚。我沒抽菸,但我心中認為的『一根菸的時間』——是這樣的。」
「敬我的橫衝直撞,敬我的滯留迷惘;敬我的優柔寡斷,敬我的固執擇善。」
以一本青春編年,敬所有被迫或自願抽著生命之菸的人。

【預購】一百則旅行諺語,一百個你該旅行的理由◎田臨斌(老黑)
平常價 $33.00一本似乎講旅行,實際講人生的書!
「我的職志是寫作,但旅行是做幾乎所有事情的動機!」老黑說。
旅行,令你一時間講不出話來,接著讓你有講不完的故事。——Ibn Battuta, The Travels of Ibn Battuta
以一百則旅行諺語為骨幹,包括作家、哲學家、科學家、政治家、教育家、美食家,藝術家等,透過體驗觀察,歸納出旅行的本質。
・一個人旅行全世界四處尋找他需要的東西,最終卻在自己家鄉找到。
・在所有書籍中,最棒的故事記載在護照這本小書之中。
・要認識一條道路,親自走一趟比所有的猜想和描述都強得多。
・好好旅行比抵達目的地更重要。
・要想走得快,自己走。要想走得遠,一起走!
・工作,存錢,旅行。然後重複!
・旅行像婚姻,如果你認為能控制它,那可是大錯特錯。
・真正的美食是食材嚐起來就像它們自己。
・別擔心今天是世界末日,在澳洲,現在已經是明天了!
・我旅行越多越理解,是恐懼使得本該是朋友的人成為陌生人。
・人生最終目標是帶著回憶,而不是夢想,離開世間!
旅行的功用:旅行是偏見,固執和小器的死敵。
旅行與教育:旅行,年輕時是教育的一部分;年長後是經驗的一部分。
旅行與生活:生活不找藉口,旅行不留後悔。
旅行的方法:旅行沒有厲害不厲害,做就對了,就像呼吸一樣。
旅行與金錢:錢買不到快樂,但可以買張飛機票,意思差不多。
旅行與情感:我發現要知道是否喜歡或討厭一個人,最好方法是和他一起旅行。
旅行與美景: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於找到新地標,而在於培養新視野。
旅行與勇氣:如果你一直想成為一個普通人,那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旅行與文化:旅行只有在回顧時才顯得光彩奪目。
旅行與觀光:這世界上沒有陌生國度,只有自認陌生的旅行者。
旅行與人生:世界就像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其中一頁。
名人推薦
雪兒(知名作家)
游國珍(雄獅旅遊品牌策略總經理)
曾琬鈴(「Winnie散漫遊」版主)
廖科溢(旅遊節目主持人 )
豌豆老公主 Amy(「豌豆老公主與歪嘴雞の小資退休生活」版主)
謝文憲(知識創業家)
蘭萱(資深媒體人)
旅遊真好推薦(以上按首字筆畫序排列)
少數人對旅行者偏見是只懂享受、沒有遠見。的確,沒踏足遠行,難以體會站在山川景致下潸然淚下的感動。老黑的每一句旅行諺語,如醍醐灌頂,如久別重逢,說到人的心底,也到肉骨子。能出走,是幸福的,能閱讀此書,人生多一位旅友知己。 —— 同為旅人、一直跟隨老黑的後輩 雪兒Cher
提早退休並不代表從此不工作,而是搶在人生還沒進入黃昏前,就開始做自己。老黑大哥是FIRE 族的標竿,在人生的上半場奮力得分,下半場時為自己而活,且過得比上半場更加精采。
他同時也是許多郵輪愛好者崇拜的對象,開啟了讀者對旅遊不同的看法與想像,原來環遊世界可以用更加輕鬆的方式達成,還可以看到與眾不同的風景。書中提到許多我尚未曾造訪過的地方,看完書裡的描述和照片之後,讓人心嚮往之,很開心可以在出版前一睹為快。——豌豆老公主Amy
「人生+旅行=無悔。年輕時,總想收集國家與城市,卻忘了帶上自己的心前行;五十歲後,旅行的野心小了點,但每回都記得帶上自己的心出發,卻意外窺探世界的美好。旅行教會我的事,除了謙卑與自省外,還有活在當下與忠於自我的人生觀。透過老黑的視角與觀察,帶領我看見旅程中,世界與人生的無限美好!——謝文憲
大家有多久沒旅行了? 跟著老黑的100個故事,就像跟著他一起走過一段段的旅程。沿路不只走馬看花, 還有深刻的與自我、與天地、與過去未來的對話,讓我也跟著回想起自己曾經走過的旅程,思考那些路途的意義.。
與其說這是一本旅遊書,不如說是一本人生哲學書,非常適合在疫情坐困家中的大家,跟著老黑大哥一同去神遊世界、思考人生。——曾琬鈴
無論你現在是18歲還是80歲,女生還是男生,已婚還是單身,有錢還是沒錢,只要對旅行有興趣嚮往,就讓這些充滿智慧與哲理的諺語一一講給你聽!
田臨斌(老黑)
1960年生於台北,任職殼牌石油22年,曾任該公司在台CEO、大中華區業務總經理等職。45歲事業頂峰之際,放下工作,移居南台灣,積極經營退休樂活人生。
離開職場後,除了找到對寫作的熱情,還考上街頭藝人證,每週一次在愛河邊以吉他彈唱英文老歌,並和另一半攜手從事大量包括郵輪在內的各種旅行,且將旅行經歷及生活體驗和讀者朋友分享。
著有《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懶人大旅行》、《老黑的FIRE生活實踐》等書。
臉書粉絲專頁:老黑看世界
攝影、繪者簡介
Olivia
老黑另一半,熱愛旅行、攝影、繪畫。

【預購】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十週年紀念版)(Bonk:The Curious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Sex)◎瑪莉‧羅曲(Mary Roach)(譯者:林君文)
平常價 $29.00這次她決定為「弟弟妹妹」謀福利,
帶著過人的好奇心與行動力(偶爾還有老公!)
脫衣脫褲向性學研究前輩致敬,
用滿滿的文獻與親身實驗,探訪讓人敢愛不敢言的性科學
♥ 人能否只憑意志力就達到高潮?
♡ 自慰有益身心健康?
♥ 陰蒂也會跟陰莖一樣勃起?
♡ 性高潮會增加受孕機率?
♥ 威而鋼對男性勃起幫助不大?
「現在我既寫死亡,又寫性愛,街坊間流言蜚語的散布,可想而知。」
繼《不過是具屍體》後,被懷疑「沉迷死亡」的《紐約時報》暢銷作者瑪莉.羅曲,為了一探「性」的真諦(其實為廣大的女性謀福利),使出渾身解數,展開一場性科學探索之旅。
女性真的可以不用前戲,光靠道具就能達到陰道高潮嗎?六○年代的「陽具攝影機」太禁忌,被研究人員毀屍滅跡?為了證實陰蒂與陰道的距離和高潮有相關,羅曲坐在床上拿捲尺自我測量;遠渡重洋到臺灣觀看許耕榕醫師的陰莖靜脈截除術,實際觸摸手術完的陰莖;甚至把自己最愛的丈夫拉到倫敦,在研究人員的「見證」下,用立體動態超音波記錄「愛做的事」……這些看似有趣的經驗,背後都隱藏著性學研究長期被人們刻意隱晦處理的因素。
從性學大師金賽到心理學家華生,自古以來性科學的發展並非順遂,常受到世人、學界的質疑與抨擊,現今透過羅曲的親身體驗,和她幽默風趣的筆觸,將可以正大光明地揭開這道令人臉紅心跳的神祕面紗。想一窺「性」的奧祕,翻開本書就對了!
美國亞馬遜讀者4.3顆星推薦
《紐約時報》、《舊金山紀事報》暢銷書
《波士頓周日環球報》五大科普著作
瑪莉‧羅曲在TED2009演說的影片
10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orgasm (你所不知道有關高潮的10件事):
goo.gl/CdJfDZ
♡♡臉紅心跳推薦♡♡
許耕榕 醫師
但唐謨 影評、自由作家
一劍浣春秋 AV達人
宅女小紅 胯下界天后
馮光遠 給我爆爆總編輯
鳥來伯 兩性專欄作家
欣西亞 暢銷兩性作家
周芷萱 女性主義寫作者
蔡宜文 性別議題界壇蜜
陳祺勳 超犀利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
林燕卿 樹德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兼人類性學研究所所長
.讀完本書有種從麻省性交學院畢業,載譽歸國的喜悅(扶眼鏡)。──宅女小紅/胯下界天后
.這是本文筆幽默、內容創新的性學寶典,說明性學「不過是場性愛」。──馮光遠/給我爆爆總編輯
.看這本書之前,你絕對想像不到人類為了瞭解性和性器官,居然曾經做出過這麼多荒唐或是正經八百的實驗!──周芷萱/女性主義寫作者
.「高潮」迭起的閱讀體驗,但不建議遵照過於有創意的案例進行嘗試。──蔡宜文/性別議題界壇蜜
.性學絕對是一門有趣的科學
這是一趟性愛實驗室的旅程,作者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尋訪,使內容更具實務性。在閱讀的過程中,一邊思索著一般讀者,也就是芸芸眾生,會用何種眼光和角度,吸取這豐碩的內文。
一般人在做性行為時,目的不外乎快樂、放鬆、取悅、生殖、或是為了報復、取得回饋等。但是有多少人了解性行為真正的本質及過程。這本書詳盡地將性學者所做的實驗一一展開,告知我們「性興奮使人對觸覺、刺激反應遲鈍,難以感受嚴重創傷」,感受的心跳、血壓的升高可藉由儀器測量來正確回應,而不僅是自我的感覺。真正得知女人是否有高潮不是來自呻吟聲的高低,而是陰唇顏色及身體皮膚的變化,相信這是許多男人最想得知的答案。另一個發現是平胸的女性之陰蒂距離陰道最近,所以也容易有高潮,如果想得到一個女子的高潮回饋,這選擇無疑翻轉了一般人的思維。
記得在一次演講中,有不少的男性問我:「如何得知伴侶高潮的真假?」我說:「不需要獲知,只要接受即可,因為對方的呻吟聲是對此次演出最好的掌聲。」當時男人身旁的女人聽到這回答,開心地對我笑著。
什麼樣的知?還是知而裝不知?得依每對伴侶的情況和脈絡使用,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當知的愈多時,更能「明心見性」。
多數的書在寫「性」時,點到為止,講一些原則和普遍的技能。但是這本書是寫「性學研究」的結果,每一篇、每一個實驗,充滿著趣味和驚喜,「性」在快樂中行使,「性」也更應在趣味中學習。其實,當我讀完整本書時,除了知識的豐盈外,也讓我更認定性學是一門科學。
──林燕卿/樹德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兼人類性學研究所所長
.羅曲就算是寫了本專論「半桶形活動房屋」的書,我也願意拜讀,更何況是一本說「性」的書,我當然不能錯過!捧讀本書的美妙可能不及性愛本身,卻叫人開懷大笑,樂趣無窮。──雅各布斯(A. J. Jacobs),《我的聖經狂想曲》(The Year of Living Biblically)作者
.羅曲為了《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一頭栽入性學研究這個鮮為人知的世界,她的故事讓人眼界大開,也令人捧腹大笑。她這趟冒險有各色情節佐味,為許許多多的枕邊密語更添樂趣。──拉森(Erik Larson),《白城魔鬼》(Devil in the White City)作者
.在所有書寫性愛與死亡的作家中,羅曲不似佛洛伊德吞雲吐霧,也沒有他的厭女情結,其機智趣味卻與之齊名。──薩格(Peter Sagal),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ational Public Radio)主持人
.《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延續《不過是具屍體》的風格,文中穿插豐富的巧妙影射,笑到噴飯的幽默,還有具啟發性的事實揭露。這是一本好看到讓人彷彿得了閱讀強迫症的科學探索史,關於組織充血、手心流汗的原理以及原由。──艾森(Tara Ison),《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瑪莉‧羅曲 (Mary Roach)
《華盛頓郵報》認證的美國最爆笑科普作家,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她曾寫過五本大受好評的書:《不為人知的敵人:科學家如何面對戰爭中的另類殺手》、《打包去火星:太空生活背後的古怪科學》、《大口一吞,然後呢?深入最禁忌的消化道之旅》、《活見鬼:靈魂與來世的科學實驗》,以及《不過是具屍體》。作品散見於《戶外》雜誌、《連線》雜誌、《國家地理》雜誌、《紐約時報雜誌》,以及其他出版刊物。現居美國加州奧克蘭。
譯者簡介
林君文
美國哥倫比亞英語文學系碩士畢。譯有《不過是具屍體》(時報出版)

【預購】下雨的人◎陳繁齊
平常價 $28.00當成是家
身後的路
才越走越長
////也許我們的故事都被寫進他的詩裡,
而我們總能在詩中找到一片善意延續。
//林達陽、陳曉唯、漉漉、謝震廷 好評推薦
//「他的詩,總是可以替我們說想說的話。」感動上萬網友,跟進手抄詩熱潮!
備受期待的陳繁齊第一本詩集
陪你重新走到每場雨裡頭,再找回那把傘。
《下雨的人》是陳繁齊的第一部作品,收錄80首詩描喻生活和愛情的模樣。如果你也是一個適合受傷的人,如果你也是個打從一開始就不曾放晴的人,請不要擔心,也不要認輸,我們都在同一個世界裡淋雨,一起找傘,一起學習不悲傷的方法。
〈粗心〉
寫日記時/太常把你的名/和我寫在一起/難怪後來/常常弄不清楚/回憶是誰的
〈跨年〉
一年最熱鬧的晚上/歡騰的街與/不滅的燈/千萬別擔心/快樂是他們的/午夜/仍沒有人將你搶走
〈不說〉
有些事是好希望/你能知道的/但我不肯說/你從來也不會聽/就像是有些結/是我親手繫的/卻只是希望/由你來解
〈緣分〉
和你是幸運的/就算是雲和藍天/也要人們抬頭看見了/他們才算在一起
〈到遠方去〉
我和妳說/我要到遠方去/一個時間比較慢的國度/如此一來/妳那邊十月的時候/我還停留在九月/妳醒了的時候/我還在枕邊想念妳/妳那邊入夜的時候/我還能夠給妳夕陽/妳已經果斷的時候/我還能期盼口信/妳已經不愛的時候/我還能繼續愛妳
本詩集分為四輯,各別概括詩人情感的不同面向,以及經歷時間人事磨洗後的種種心情與獲得。
輯一「沒說的話」,詩人向內挖掘心理或感情上不敢處理的部分、自卑所引發的情節,以及因為過程中的某些遺憾所造成的無法傳達、後悔與念舊。
輯二「落地生存」,自覺自省,重新在一次次的文字中認知自己檢視自己。
輯三「過分浪漫」,為你我心中多出的浪漫說些話,想些溫柔的事,期許自己成為一個更柔軟的人。
輯四「我們是這樣的人」,想要找到同樣傷口的人,提供一個暫時的庇蔭,為這些人述說,同時用詩反映時事和與社會的共同課題。
◎隨書附贈《下雨的人》空白手抄本
精緻的封面設計,內頁使用適合書寫的上質雪面輕塗紙。
尺寸32開(13*19公分)
名人推薦
林達陽─詩人、作家
陳曉唯─劇作家
漉漉─詩人
謝震廷─創作歌手
共同推薦(依中文姓氏筆劃排序)
陳繁齊
一九九三年七月出生,臺北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畢業,喜歡貓狗、喜歡小動物,喜歡彈吉他唱歌自娛,喜歡看海。
在ptt詩板以帳號circa0218活動。

【預購】不再獨自悲傷的夜晚◎吉本芭娜娜(譯者:劉子倩)
平常價 $19.00穿越黑夜亮起的五個故事。來自吉本芭娜娜
翹首以待──嶄新的小說集!!!!
◎《逢澤理玖》漫畫家星余里子∣手繪書衣及內頁插畫
那一夜,名叫SAKI的五個女人──
各自面臨死亡、婚變與哀傷的打擊,她們必須停止絶望。
非日常的死亡,帶來疼痛……重現「哀愁的預感」。
人真是很任性的動物!
明知如此還是做不到,肯定就是所謂的成年人吧。
「一定是因為人類都討厭寂寞,才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常。正是因為寂寞,對方的笑顏才會烙印在內心深處,很痛。那是一種很想緊抓住誰,拼命搖頭,恨不得當作沒發生過,無處可去的疼痛。但我有種預感,這樣的痛,只要不逃避,遲早變成美好的傷疤。」
所以,請不要獨自悲傷。
小小的奇蹟,散發無可取代的璀燦光芒
送給在艱難的人世間,積極進取過生活的人們。
吉本芭娜娜走出悲傷長夜的治癒物語,全書收錄五篇創作:〈海綿〉〈小鬼〉〈療癒系豆子湯〉〈天使〉,以及同名中篇〈不再獨自悲傷的夜晚〉。陪伴父母走過最後時光的芭娜娜,暌違文壇兩年終於以本作復出,作為寫作歷程的新起點。讀者可以強烈感受到「不想獨自一人」的哀痛與憂傷,甚至數度瀰漫靈異而深刻的情感交流,這些情節過去並不陌生,但也能發現如今的芭娜娜已漸漸從更大的身份及範圍,去擁抱幸福的價值及生命的悠長。
「創作這本書途中父親過世,用眼過度導致視力模糊只能不斷點眼藥水咬牙硬撐。我希望能向所有在艱難時代中仍不忘快意過活的人們,寄予溫柔情懷,只盼能寫出讓讀者也擁有希望的作品。書中的主角們,各自被小小的奇蹟守護。就像深夜的熱咖啡與巧克力,我希望能寫成這樣的書。」──吉本芭娜娜
◎出版前夕作者親自來台錄製BV,問候台灣讀者並捎來近況,看看芭娜娜說了什麼?
吉本芭娜娜
1964 年生,東京人,日本大學藝術學文藝科畢業。本名吉本真秀子,1987 年以小說《我愛廚房》獲第六屆「海燕」新人獎,正式踏入文壇。1988年《廚房》榮獲泉鏡花文學獎,同年《廚房》、《泡沬/聖域》榮獲藝術選獎文部大臣新人獎。1989年以《柬鳥》贏得山本周五郎獎,1995 年以《甘露》贏得紫式部文學獎,2000年以《不倫與南美》榮獲文化村杜馬哥文學獎。
為日本當代暢銷作家,作品獲海外30多國翻譯及出版。於義大利1993年獲思康諾獎、1996年的Fendissime文學獎〈Under 35〉和銀面具文學獎等三項大獎。
著有《廚房》、《泡沬/聖域》、《甘露》、《哀愁的預感》、《蜥蜴》、《白河夜船》、《蜜月旅行》、《無情/厄運》、《身體都知道》、《N‧P》、《不倫與南美》、《柬鳥》、《王國vol.1 仙女座高台》、《虹》、《羽衣》、《阿根廷婆婆》、《盡頭的回憶》、、《王國vol. 2 悲痛、失去事物的影子,以及魔法》、《王國vol. 3 祕密的花園》、《雛菊的人生》、《食記百味》、《王國vol. 4 另一個世界》、《喂!喂!下北澤》、《橡子姊妹》、《甜美的來生》、《地獄公主漢堡店》、《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這樣那樣生活的訣竅》、《在花床上午睡》、《千鳥酒館》、《原來如此的對話》(和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對談)等。
譯者簡介
劉子倩
政治大學社會系畢業,日本筑波大學社會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作多種。

【預購】不完整的人◎村田沙耶香(譯者:蘇文淑)
平常價 $29.00也不會更壞,
這就是長大最殘忍和溫柔的地方。
芥川賞得主、《便利店人間》暢銷書作者──
村田沙耶香 首部散文集問世!
「那時候,我開始說『我想死』。
我希望那只是青春期特有的鑽牛角尖的話語,
因為在我心底,我真正想說的是『我想活下來』。」
她和我們一樣,都在反抗大人的同時,又對長大懷抱憧憬。
而正是這些破碎與不堪,
才讓她筆下所有成長的兩難與美好,得到釋放。
72篇散文隨筆,記錄了村田沙耶香對生活的千般想像,將她最狼狽又搞怪的模樣攤在我們眼前。
因過早萌芽的性別意識,她有著別人不曾想像過的煩惱,甚至「動手術」來割捨初戀的情懷;她會刻意看好哭的電影來宣洩日常的悲傷。比起隔壁男同學,她更傾心於漫畫中的英雄主角;遠行時,總忍不住買紀念品給一同出遊的好友……
她的兒時,是在拚命成為完美的大人時,獨自爬過最深的絕望。
她的日常,是在自我意識過剩的想像裡度過每一天。
談到熱愛,她決定穿一身黑洋裝在頒獎典禮「和小說結婚」。
談到旅行,她總期待能和全新的自己相遇。
她豐富的感知與想像,將帶我們逃離平淡生活的苦悶,陪我們走過成長途中的掙扎與遺憾。
本書特色
.收錄未公開的告白信〈致便利店〉、Twitter話題文章〈「讓他們在那邊跑」的那些人〉。
.集結出道15年來刊載於各報章雜誌上的作品,以及對於受獎作《便利店人間》的解讀。
.從生活裡的癖好,到受啟發的書本和音樂,一窺她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名人推薦
楊婕──專文推薦
蔣亞妮、陳珊妮、陳又津、中古小姐──一致盛讚
沙耶香讓我們懂得,世界是一場愛麗絲的夢境,正常和不正常,真實與虛幻,忽焉同義,唯願你靈目所及,廢墟皆成煙花。處處怵目,也處處貪歡。──楊婕/作家(推薦序全文收錄於書中)
村田沙耶香的散文,看似清透如水,卻繁瑣講究,就像法式澄清湯「Consommé」,或許應該念成「Cososommé」,雖然並不存在第二種說法。「Cososommé」,不過是村田沙耶香的私我命名,這本文集總如此淺掘著各種靈竅,重新形塑萬事萬物與世間的名字。透過她的文字,就像從她的腦世界看人生風景,終於明白千辛萬苦成為的「大人」背後,那些被藏起來更珍貴的童年寶物、日常狂想,甚至不合於世,原來才是被熬燉出來的金黃琥珀高湯。最巧妙處,玲瓏天成。──蔣亞妮/散文家
吃M&M’s巧克力的時候,總在期待下一顆會是什麼顏色:紅色的吃起來心情最愉快,綠色的具有神祕力量,藍色最特別,它們不可預期。我有時會把所有綠色和藍色的巧克力留到最後才吃,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其實它們只是裹著不同色素糖衣的巧克力,味道上並沒有差別—這才是身為完整的大人應該具備的常識吧?
話說後來吃過一整袋白色的,驚覺原來白色的M&M’s才真正無敵。 這世上什麼樣的大人都有,就成為你想成為的吧!──陳珊妮/創作人
文學獎得獎典禮被她形容為「去跟小說結婚」,用手心發熱的程度來買書(甚至是家裡已有的作品),讓電車中的陌生男子躺在自己的大腿上沈睡……只要一個人夠奇怪,看出去的現實也像是虛構!這些隨筆顯現了生活如何打磨瘋狂沙耶香這顆石頭,也讓她的小說成為鑽石,閃閃發光。──陳又津/小說家
在東京生活了十幾年,很多人覺得這是個冷漠城市,但我從來不認為。溫度不見得非得直接透過言語或行動傳達,日本生活的養分大多都在那些不經意的片段裡。
許多乍看之下沒什麼的日常,透過村田小姐腦內解讀就會變得非常有溫度。許多你我也曾經歷過的時期,透過她的觀點可能得到非常嶄新的想法。
無法任性旅行的2020年,《不完整的大人》就像一趟溫暖的驚喜行程,絕對能讓你大滿足。──中古小姐/作家
村田沙耶香 Murata Sayaka
1979年生於千葉縣,玉川大學文學部畢業。2003年以《授乳》獲頒第46屆群像新人文學獎(小說部門優秀獎)而出道文壇,2009年以《銀色之歌》獲得第31屆野間文藝新人獎,2013年以《白色街道的那根骨頭的體溫》獲頒第26屆三島由紀夫獎,2016年以《便利店人間》拿下第155屆芥川獎。另著有《返家之門》、《殺人生產》、《消滅世界》、《地球星人》等多部作品。
譯者簡介
蘇文淑
健身星球居民。現居京都河畔,譯字為生。inostoopid@gmail.com。
譯有:《他們總在某個地方》、《關於穿衣服這件事的哲學辯證》等。
「正常」到此為止
楊婕/作家
我總覺得每個創作者對寫作都是專情的。一旦跟某種文類締約,便會長相廝守,即使偶爾岔出去寫點別的,那幾本「私生子」通常也得不到本人青睞,就像大啖完A5和牛突然來上一杯布丁,滋味雖好,終不是功夫所在。
然而藝術的弔詭在於,並非你慎重以待,便能等比回報。有時字就是隻窩在腿上的貓,抓得過緊忽悠跑掉,一旦鬆開懷抱,不較真了,反而遊刃有餘,宛如貓尾一撢,整個靈動起來。
村田沙耶香就是這樣的創作者。先從小說說起吧,一句話:沙耶香對「正常」過敏。她的小說是一疊向正常下的戰帖——《殺人生產》質疑生和死,性與愛,人間制度比魍魅更魍魅,於是《便利店人間》的無緣女子惠子,唯有在燈火永晝的便利店工作,才能勉強維繫一己之「正常感」。然而「正常」的世界仍教人毛骨悚然,《地球星人》索性打造魔法少女:我根本就不是人啊,別想要我跟你一樣「正常」。
說實話,初讀沙耶香並不討喜。因為反叛也可能是一種演出的姿態。但細細讀完了,把每個字都鑿進眼底,才明白沙耶香絕非沽名釣譽之輩——他人的刻意是她眼中的自然,他人的自然於她則畸怪透頂,這是上天贈與藝術家的禮物,也是詛咒。
沙耶香的小說將現實連根拔起,散文則讓我們窺見創作者的另一面。在《不完整的大人》中,沙耶香終於鬆開扣在「正常」之上的手勁,不再針鋒相對,不再驚世駭俗。她寫起散文就像親切的鄰家女孩,聊喝水、聊相撲,嘿你在清晨喝過酒嗎?有人幫忙按電梯出去時該讓誰先走呢……這些不必當「作家」也能明白的話題。
是的,日常之前,人人平等。誰說電梯和小強,就比不過川端康成太宰治了?
然而留點神吧,別被作者的談笑風生唬過去了。她的散文內核深處,藏的仍是同一副臉孔。如果沙耶香的小說,叩問「這世界為何以『不正常』為『正常』」,散文則揭露了「最初如何察覺『正常』是『不正常』的」。在反動論前,讓我們回到故事的起頭——
小學時,全班都要在教室牆上填寫興趣,沙耶香寫了「洗澡」。當別人問起年齡,她總是不記得自己幾歲,得按計算機、翻記事本才能回答。即使長年在超商打工,仍不知道怎麼從蓋上杯蓋的洞口喝咖啡。還有還有,別說你沒看過日綜《月曜から夜ふかし》:主持人拎出蟑螂提箱,東京人尖叫逃竄,北海道的女高校生卻沒見過蟑螂,連聲讚嘆可愛。沙耶香不也寫了,童年初見蟑螂並不反感,是父親和哥哥對蟑螂的反應,才引發往後一生的可怖。
她曾異常在意規矩,在意概念的起源,卻又被鋪天蓋地的認識論輾壓。痛苦有之,憤懣有之,我們都是在「正常」和「不正常」的兩種概念中自我搏鬥,一跌一撞長大的。
然而,和別人一樣,怎樣?不一樣,又怎樣?不能怎樣。
感謝沙耶香。寫散文的她懂得,鋒利是美,聰明是美,不鋒利和不聰明,更是美。年少時對「正常」激烈的恨意,是為了換取路走更遠後,能與「不正常」和平共處,甚至脫口讚嘆的餘裕——當然,這兩個詞可以、也必須可以互換。
心中那點多出來的毛邊,不要再想怎麼裁掉它了。擺盪與猶豫既不同義,成長又何須孤注一擲?生下十個人,才能殺死宿敵;從便利店辭職,方得擺脫他人的凝視……真實人生哪有那麼戲劇化?於是在《不完整的大人》裡,每段故事都沒有結尾。讓我想一想。讓我把不說透、不說完,當成最確定的回答。
沙耶香散文之輕盈,較諸前行者實為異數。你看其他日本作家寫散文——村上春樹談跑步,醉翁之意仍在小說,哥跑的不是步,是人生與寫作的隱喻;山崎豐子、小川洋子不過是從小說散步到小說的另一個後台。另一批作家則將鏡面由寫作技藝旋向私我:向田邦子、佐野洋子寫起家人那樣一刀見底,就像他們從未有過家人,山本文緒、絲山秋子葷腥不忌,教你邊笑邊嘆邊懸著一顆心,吉本芭娜娜更直接寫起日記來……散文是多麼狠的文類啊。
作為後之來者,天秤兩端沙耶香都躲得很遠。她既不假作聰明地嘲弄或解剖,亦不自我揭露,私生活止於唯物。散文不是小說的後設,更不是人生的後設。就連「關於喜愛事物」一章,寫睡衣、寫電影、寫馬克杯……唯一提到喜歡的作家是山田詠美。終於寫到領芥川賞吧,重點也還是繞著「要不要穿黑色洋裝」。唯一浮現情緒的〈後翻到此為止〉,也僅是輕輕回溯,劃清性別界線、人生界線的童年時刻。
沙耶香要說的是,「到此為止」。其後,就是故事的接力賽了。
同樣地,作家身分也不能構成「不過『非作家生活』」的理由。沙耶香不像其他同行專職寫作,得到芥川賞後,仍在超商打工迄今。書寫和活著,都不是,也不該是高高在上的事。
沙耶香讓我們懂得,世界是一場愛麗絲的夢境,正常和不正常,真實與虛幻,忽焉同義,唯願你靈目所及,廢墟皆成煙花。處處怵目,也處處貪歡。

【預購】不是看手機的時候:小魚腥草和不思芭娜◎吉本芭娜娜(譯者:劉子倩)
平常價 $25.00活到這把年紀,誰沒有幾個「分身」在走跳?
第三期吉本芭娜娜。正式誕生。
「小魚腥草」是療癒之歌,是黑暗中的微光;
「不思芭娜」是「不可思議現象的獵人芭娜子」的簡稱;每天捕捉自己認為不可思議的事和感動的事加以觀察,從「自己」的角度思考。
無法自由擁有感想,自己會很累。
——解放內心的小劇場!
——有話直說的爽快哲學!!
如果是我本人寫出來有所不便,但若是分身的想法,應該就沒問題!
網路電子雜誌「note」人氣連載出版成書。
自己的媒體,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從今天起,大方展現爽快的人生哲學!
「各位知道喜歡寫作是怎樣一回事嗎?」
寫作生涯三十年,時代急速變化,順風時努力很簡單,但在逆風中要堅持繼續某件事真的很難。這一次,吉本芭娜娜率性地將出版社甩到外太空(無暇理會雪片般飛來的邀稿),昂首踏入訂閱時代。
沒有條框,沒有字數限制,不定期發表,內容也不公開。為了生活忙碌的人們、寂寞的人們能夠讀到她的文字,讓讀者能夠直接收到作家親自發送的第一手消息,為了敢於說出不合理的不可思議現象,不畏懼與主流意見不同調。最重要是,為需要自己的付費讀者而寫,一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和我愛的人簡短對話。
交換笑顏。
或許光是這樣便足以讓世間各種妖魔鬼怪消失。
「愚笨如我,卻熱愛思考。」
掌握人生之舵。從我發出光芒。
「不是看手機的時候」────
現在我思念愛犬,和愛犬死後想起牠,並沒有什麼不同。
所以,「在眼前」這件事,真的非常不得了。
正因如此,無論是思念或與家人共度,只要盡情投入就能毫無遺憾。雖然現代生活偶爾也得看一下手機,但最好還是盡量避免那種情形。
比起財富或美麗,更極致的奢侈,是專注在眼前。
現在不是看手機的時候。
試著這麼做,你也能找到內在的力量↘
●我是從一個人開始出發,因為說出口才有了伙伴。
●要找回自己心跳、呼吸、思考方式的步調,必須自己動手。
●能夠結束平凡的一天才是最大的幸福。
●無論在哪一行,到頭來都得磨練實力與才華,不斷付出努力才有用。
●不管在何處,只要自己還是自己,繼續寫下去就對了。
●幫助別人活出個人風格,那才是真正的療癒。
●唯有真正有才華的人才會替年輕人「加油打氣」。
☀收錄大量精彩照片
28篇散文隨筆,芭娜娜與她的分身,齊聲記錄一年四季在人生裡如泡沫般閃現的靈光。
繼「這樣那樣生活的訣竅」後,全新生活散文集。
本書特色
☀帶分身見本尊,邂逅大人物
他們見到了這些人喔!
伊藤潤二/垂見健吾/原マスミ/早川義夫/高城剛/戶川純/野口強/名嘉睦稔/角田光代/奈良美智
吉本芭娜娜
1964年生,東京人,日本大學藝術學文藝科畢業。本名吉本真秀子,1987 年以小說《廚房》獲第六屆「海燕」新人獎,正式踏入文壇。1988年《月影》榮獲泉鏡花文學獎,同年《廚房》、《泡沬/聖域》榮獲藝術選獎文部大臣新人獎。1989年以《柬鳥》贏得山本周五郎獎,1995 年以《甘露》贏得紫式部文學獎,2000年以《不倫與南美》榮獲文化村杜馬哥文學獎。
為日本當代暢銷作家,作品獲海外30多國翻譯及出版。於義大利1993年獲思康諾獎、1996年的Fendissime文學獎〈Under 35〉和銀面具文學獎等三項大獎。
著有《廚房》、《泡沬/聖域》、《甘露》、《哀愁的預感》、《蜥蜴》、《白河夜船》、《蜜月旅行》、《無情/厄運》、《身體都知道》、《N‧P》、《不倫與南美》、《柬鳥》、《王國vol.1 仙女座高台》、《虹》、《羽衣》、《阿根廷婆婆》、《盡頭的回憶》、、《王國vol. 2 悲痛、失去事物的影子,以及魔法》、《王國vol. 3 祕密的花園》、《雛菊的人生》、《食記百味》、《王國vol. 4 另一個世界》、《喂!喂!下北澤》、《橡子姊妹》、《甜美的來生》、《地獄公主漢堡店》、《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這樣那樣生活的訣竅》、《在花床上午睡》、《千鳥酒館》、《原來如此的對話》(和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對談)、《不再獨自悲傷的夜晚》、《馬戲團之夜》、《惆悵又幸福的粉圓夢》、《群鳥》、《把心情拿去曬一曬──小魚腥草和不思芭娜》等。
譯者簡介
劉子倩
政治大學社會系畢業,日本筑波大學社會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作多種。

【預購】不正經日常:鬼門圖文全新未公開首部創作◎鬼門圖文
平常價 $22.00人生苦短,踏上了何必要跪著走完?
超難抉擇二選一,砥礪坎坷未來路!
勵志靜思語,洋溢著暖暖的溫腥!
微無聊的小日常,鬼門圖文精準捕捉一切不正經,
讓你煩惱Let it go~笑到肚破腸流!
名人推薦
A RAY
Duncan
大陰盜百貨
好笑刺青店
馬來貘Cherng
掰掰啾啾
覺得超煩!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
如果有天facebook規定每天只能看一個粉絲專頁的話,那毫無疑問一定是鬼門圖文!鬼門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就是如此崇高。──A RAY
他真是幽默到令人討厭,好想掐死他!──Duncan
鬼門圖文真是不正經到一個極點、非常對我的胃!陰盜哥真粉絲真心不騙,不服來辯!──大陰盜百貨 盜哥
動靜皆宜,亦莊亦諧,非常幽默。──好笑刺青店 阿杯
鬼門圖文真是煩死了的好笑!煩!我愛阿淑。──馬來貘Cherng
鬼門圖文是我的最愛之一,因為那是真正的幽默!──掰掰啾啾

【預購】不過是具屍體:解剖、撞擊、挨子彈,暢銷書作家帶你解開屍體千奇百怪的用途(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瑪莉‧羅曲(Mary Roach)(譯者:林君文)
平常價 $27.00「是的,他生前是好人,我當然不想挖出他的屍體……但只要想到如果有二十個人可以因此獲益,那就值得了。」by不具名的醫學院學生
㊙ 古代醫學院缺乏大體老師,於是把死刑犯的屍體拿來解剖?
㊙ 南北戰爭時為了瞻仰戰死勇士的遺容,開啟了防腐處理的先河?
㊙ 汽車製造商能做出「因為看見,所以全面」的安全設備,是靠屍體去做防撞測試?
㊙ 當飛機落海打撈不到黑盒子,是屍塊告訴鑑識人員墜機的祕密?
㊙ 子彈的射擊效能提高,是因為科學家以屍體來做試驗改良?
㊙ 透過反覆將屍體釘上十字架,世人終於解開耶穌的秘密?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瑪莉.羅區,繼《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後,再度冒著被質疑「腦袋壞了」的風險,帶領讀者展開一場死亡之旅。
為了一探屍體在死前與死後的作用,羅區前往南方大學醫學中心解剖室、田納西大學人類學研究中心、韋恩州立大學衝擊研究所等,看屍體的各部位如何被「有效應用」。做為一位喜愛四處獵奇的「古怪」記者,羅區認為屍體不只是屍體,它能成就不朽的科學成就。
除了推動科學進展,瑪莉‧羅區也在書中大談我們所不知道的死後世界:
◆ 心臟在切斷血源後,還可以跳動1-2分鐘
◆ 靈魂的重量,不偏不倚是28公克
◆ 人的頭顱跌下斷頭臺後,還能維持10秒的意識
◆ 蜜餞人體及木乃伊,在16世紀被當成良藥
◆ 將屍體製成有機肥料比火葬來得環保
趁著心臟還在跳動,靈魂尚未離開軀竅,瑪莉.羅曲告訴我們應該秉持開放的態度,自行決定死後的旅程:成為美妙浪漫的花園肥料,流進水裡被鄰居喝下肚,前進哈佛做個罐中腦,或是在教學陳列架赤身裸體搔首弄姿「永久保存」……在羅區的筆下,死亡再也不只是場感傷的人生大事,而能替醫學與科學進展開啟新的章節。
本書特色
※ 外科醫師暨金鼎獎得主蘇上豪 撰文推薦
※《泛科學》知識長鄭國威、作家暨節目主持人謝哲青 好評讚美
※《紐約時報》暢銷書
※ 亞馬遜書店編輯選書
※ 獲選「Barnes & Noble」連鎖書店「發現偉大新作家」
※ 獲選博多書店「原創之聲」獎
※《ELLE》讀者選書獎
※《娛樂週刊》、《舊金山紀事報》、《西雅圖時報》、《聖荷西信使報》、《拉斯維加斯信使報》、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科學的星期五」二○○三年最佳圖書
瑪莉‧羅曲 Mary Roach
《華盛頓郵報》認證的美國最爆笑科普作家,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她曾寫過五本大受好評的書:《不為人知的敵人:科學家如何面對戰爭中的另類殺手》、《打包去火星:太空生活背後的古怪科學》、《大口一吞,然後呢?深入最禁忌的消化道之旅》、《活見鬼:靈魂與來世的科學實驗》,以及《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作品散見於《戶外》雜誌、《連線》雜誌、《國家地理》雜誌、《紐約時報雜誌》,以及其他出版刊物。現居美國加州奧克蘭。
譯者簡介
林君文
美國哥倫比亞英語文學系碩士畢。譯有《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時報出版)。

【預購】世上神不多◎深綠野分(譯者:劉姿君)
平常價 $35.00
【預購】人際過敏症(長銷經典版)◎岡田尊司(譯者:張婷婷)
平常價 $26.00人不可能不依賴他人而生存,但距離越近,就越容易產生各種抗拒。
對任何人都同樣敏感。無論換了多少對象、換了多少間公司,同樣的情形還是一再上演,就算想改變周圍的人也徒勞無功。
或許,真正應該改善的,是當事人自己的人際過敏症。
你有人際過敏症嗎?
在群體中感覺格格不入
容易被負面情緒困住、難以處理憤怒情緒
對他人的寬容度與接受度很低
只要有一點點不妥,便全盤否定
就連最信任的人都要對抗
無法確實釐清自己的想法
無法打從心底相信別人——
這種對其他人過度的「異物」認知與心理上的抗拒,稱之為「人際過敏症」。
不久前還很親近的人,卻因為一點小事造成不快,變成無法原諒的人。這種抗拒反應一旦打開,每當接近這個人就感到厭惡或憤怒,好像被觸到痛處一樣,只有繼續忍耐下去,或者是遠離對方。
剛開始相處得不錯的上司或同事,逐漸有了摩擦,最後反目成仇;戀人或夫妻關係,從親近到疏離,最後再也無法忍耐。與他人在一起,還不如一個人輕鬆愉快。
生存的痛苦、孤獨、心靈的負面情緒,追本溯源,都是來自人際過敏症。
只要與人接觸就感覺不舒服或痛苦、對生存感到辛苦的人,若企望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想幸福的生活下去,那就一定要對人際過敏症有所理解。本書透過豐富的案例故事,來解析「人際過敏症」的成因與影響,並為受困的人際關係提出因應之道,克服與他人格格不入的異樣感,無痛進入群體社會。
如何克服人際過敏症?
區隔事實與推測
停止過度跨大的聯想
意識到他人眼光其實意外的寬鬆
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
透過脫敏練習來克服
岡田尊司Takashi Okada
一九六○年生於香川縣。精神科醫師、作家、醫學博士。自東京大學哲學系退學後,轉入醫學系,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系、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科。曾任職於京都醫療少年院、山形大學客座教授,目前是岡田診所負責人與大阪心理教育中心顧問。
站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發展障礙的治療最前線,以臨床醫師的身分面對年輕人的心靈問題。主要著作有《怪癖心理學》、《容易受傷不是錯》、《活著覺得麻煩的人》、《壓力,努力撐過就好嗎?該放鬆的也許不是身體,而是你的情緒》、《生存的哲學》、《孤獨的冷漠》、《戀愛這種病》、《人際過敏症》、《依戀障礙》、《夫妻這種病》、《啟動心靈的對話》、《父親這種病》、《母親這種病》等書。
譯者簡介
張婷婷
愛看日劇、熱愛翻譯。二○○七年開始接觸書籍翻譯,譯有《我和條子的700天戰爭1&2》、《賺錢公司成功祕密都靠這本會計財報教科書》、《給小桃的信》、《笑臉贏人》、《看懂現金流讓你提早財富自由》、《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等,現為專職譯者。

【預購】佛畏系統:洞察事物背後的規則,在不確定時代做出對的選擇◎萬維鋼
平常價 $32.00決定成功的,不是做事方法,不是個人才幹,
而是你的思維體系!
「凡夫畏果,菩薩畏因,佛畏系統」
掌握系統思維,從更高層次思考日常問題;
告别低效努力,建立專屬於你的長勝機制!
\用系統思維,全面提升你的决策力!//
.哪些機會要等,哪些機會要追?
.哪些風險可控,哪些風險別碰?
.哪些事情須孤注一擲,哪些事情要及時停損?
.哪些歷史經驗可借鑑,哪些歷史經驗要推翻?
.哪些時刻要活在當下,哪些時刻要展望未來?
如果你也經常遇到這樣的難題,你需要「系統思維」幫助你提升決策力。
養成系統思維,可以讓我們抓住機遇、規避風險、科學決策,增強我們處變不驚、運籌帷幄的能力。
「系統」是一個整體、一個組織、一個框架。
「系統思維」是在洞察了每件事背後的因果邏輯之後,所找到的更高層次原則。
對於生活中的每一類問題,你都可以建立一個應對系統,用系統的方式解決。本書藉由豐富的日常案例,帶領你破除常見的思維盲點,分析「工作」「學習」「做事」「情感」和「社會」五大系統中的常見問題。
比如,如何提高獲得運氣的機率,什麼是職場晉升的法門,爆款產品的成功因素是什麼,怎樣不被日常小事壓垮,什麼是幸福婚姻的密碼,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裡把握機遇、管控風險,如何權衡利弊做出科學決策等等。
讀完這本書,你會站在宏觀的視角,重新審視生活中的大小事,面對複雜和不確定的情況,都能看清局面,科學判斷!
糊塗的人盲目行事,出了結果才反應過度。
聰明人知道結果是對行為的回報,講究所謂的「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而如果能考慮到「系統」,你就知道,有些事情應該忽略,有些事情應該例行公事般地對付,有些事情應該拆成小份,降低影響,有些事情卻應該孤注一擲式地全力以赴。
你要在意的,不是某一件事的目標和結果,而是你對這一系列事情的統籌安排夠不夠好,決策力夠不夠強,你的系統是否合理地容納了好事和壞事、機遇和風險。
這就是「凡夫畏果,菩薩畏因,佛畏系統」。

【預購】來問問哲學家:你沒想到的好問題,以及它們的答案(Ask a Philosopher: Answers to Your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Unexpected Questions)◎伊恩·奧拉索夫(Ian Olasov)(譯者:朱家安)
平常價 $27.00
【預購】俗女日常◎江鵝
平常價 $30.00在還未認識江鵝之前早開始拜讀她的臉書粉專,當時就為她怪奇的洞察力所吸引,小中見大,大中見小,又能從犀利的文字中找到鬼靈精怪的叛逆。
如此反骨的學霸絕非這麼簡單是字面上的「俗女」。
她這「俗女」可一點都不是隨手一抓就一打的那種便宜,也不是隨便書架上到處可見那類「愛自己的一百種方法」。她自學屬於她的人生哲理,然後膽敢放手就做了沒多少人有勇氣做的決定,即使遇上四十歲的「生活迷惑」,但她仍然有一種恬淡卻不將就的風情。
於是她的文字深入人,懂人,偶爾帶點超然,卻又踏踏實實。這次她透過這本書,再次展現無與倫比的觀察力。說實話,生活當然可以日復一日流水帳般沒有高低差的過,但她總有辦法在這樣的日常,說出一篇篇精闢的領悟。讚嘆生命之美的淨透,再來反手一拍的自嘲,讓人愛不釋手,又認同不已。
這就是江鵝,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迷人魅力。──謝盈萱(《俗女養成記》演員)

【預購】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 漢斯·羅查·艾澤曼 Hans Rocha IJzerman(譯者: 洪慧芳)
平常價 $37.00Blog:cindytranslate.blogspot.tw

【預購】傅柯關於性事論述的十二堂課◎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譯者:李沅洳)
平常價 $47.00
【預購】兒子的男朋友◎ 秋吉理香子 Akiyoshi Rikako(譯者: emina)
平常價 $34.00打亂母親莉緒與一家人原本的生活。
聖將和雄哉,兩人如同盛夏般炙熱的戀情究竟會如何發展?
母親、兒子、母親密友、父親、兒子的男朋友
溫暖描繪家人之間羈絆與多重視角
充滿歡笑、怦然心動、同時讓人思索LGBT時代的小說
我們不是在太陽的陰影下。
我們在樹蔭下。
這不是Happy Ending。
只是一個中間點。
但是個令人驚奇不已、充滿著光輝和奇蹟的瞬間。
原以為是得不到任何人祝福的關係。
原以為要一直躲在陰影下。
可是在這裡,確實有支持著我們的人。
即便未來遭遇令人感到沮喪的苦難,只要有了這些人,就什麼也不害怕了。
40歲的家庭主婦杉山莉緒,因高二的獨生子聖將向自己出櫃而大受打擊。雖然莉緒表面上認可了兩個人的交往,卻不知如何對丈夫稻男開口……。莉緒邀請兒子的男朋友雄哉來家裡吃午餐。就讀於一流大學二年級、今年20歲的雄哉因母親早逝,因此除了家事,甚至還負責失能祖母的日常照護工作,而且雄哉更有著與聖將不相上下的出色外表,是各方面都無可挑剔的好青年。聖將和雄哉兩人的戀情如同盛夏般炙熱,但面對這冷酷的社會與周遭環境究竟會如何發展呢?
希望他可以過得幸福。希望他不是躲在陰暗處,而是走在陽光下。正因為愛,才更是如此。
這個孩子,就是個普通的好孩子。只是剛好喜歡上我家兒子而已。
不一定只有普通才是幸福。就連男生和女生,要在幾十億人口裡找到彼此、相互吸引、在一起都接近奇蹟了。明知道有種種偏見和阻礙,這兩個人也決心要交往,難道不是一件非常純粹無暇、神聖的事情嗎?
出生於兵庫縣。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畢業。美國羅耀拉瑪麗蒙特大學電影電視製作碩士。2008年以《雪花》榮獲第三回「Yahoo! JAPAN文學獎」。隔年以收錄該得獎作的短篇小說集《雪花》正式踏入文壇。暗黑推理小說《暗黑女子》成為話題,同時被改編為電影。其他作品有《絕對正義》、《沉默》、《吉賽兒》、《沉睡的美女》、《婚活中毒》、《灼熱》等。
譯者簡介
emina
熱愛旅行與閱讀,最喜歡的書是《小王子》。另譯有窪美澄《凝望手心》。
譯稿賜教:emina19770920@gmail.com

【預購】十方如意:星雲大師十方行誼與我卅載佛光緣◎陸炳文
平常價 $30.00
【預購】南方浪潮:印、太海洋民族對抗帝國暴力、驅動現代史的革命年代◎ 蘇吉特·希瓦桑達蘭 Sujit Sivasundaram(譯者: 葉品岑)
平常價 $52.00
【預購】原來大腦可以這樣練:提升學習抗壓力,成功者的大腦運動訓練課程◎洪聰敏
平常價 $27.00有一條通往健康、幸福、快樂的道路
有一個實現成功人生的關鍵
──原來就藏在我們的大腦裡!
誰說運動的孩子不會讀書?
運動不只能讓身體健康、心情舒暢,
還能活化大腦記憶、開發學習潛能、提升學業成績!
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腦科學」研究團隊負責人洪聰敏教授,
運用腦科學知識,結合運動心理,替孩子打造提升大腦執行力的成功心法!
雖然大家都知道運動對大腦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並非只要單純的運動,就可以達到增進腦功能發展的效果。
要怎麼運動?做什麼運動?因應孩子不同的身心發展階段,需要規劃符合需求的課程方案。
本書提出「大腦執行長」的全新觀念,透過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腦科學團隊多年研究開發,融合運動處方、認知挑戰與心理技能的運動系統,以趣味有效的教學結合社會支持的核心架構,大腦將如同最強的中央處理器,可運用在各種運動項目上。
能提供家長、教師及教練,以更明確有效的運用方法,讓從事運動的價值,不再只是體能與技術的提升,更能達到建構與強化成功者大腦神經迴路的效益。
洪聰敏
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腦科學」研究團隊負責人。
現任:
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
學歷:
美國馬里蘭大學運動心理學哲學博士
榮譽與經歷:
美國國家人體運動學院終身院士(運動科學界之國際最高榮譽,近百年來第四位非美裔華人)
國際運動心理學會會士(臺灣第一位獲選)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運動科學領域至今僅五人獲獎)
多屆體育署運科研究獎首獎
國際桌球總會運科委員(臺灣唯一)
國家奧亞運運動員心理諮詢師(超過二十年資歷,協助過射箭隊獲得奧運銀牌與銅牌)
科技部教育學門共同召集人(運動科學學術界領導)
多本SCI/SSCI高影響力期刊編委與審委(學術地位受國際肯定)
臺灣運動心理學會理事長
國際運動心理學會財務長(臺灣第一位)
輔仁大學傑出校友
美國陸軍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壓力下之巔峰表現)
八屆桌球國手、西日本桌球公開賽單、雙打冠軍(優秀運動員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