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1920s to 1930s
- 443
- 444
- 4717702120344
- 50 Things to Love About Singapore
- 92
- 93
- 94
- 9789814342803
- 9789814642521
- 9789814747509
- 9789814747516
- 9789814747523
- 9789814747790
- 9789814747936
- 9789814827485
- 9789814827546
- 9789814827751
- 9789863874881
- A British Serial Killer in Singapore
- Benjamin Henry Sheares
- Carmen Maria Machado
- Chang Yang
- Charlotte S
- Christian Rätsch
- Claudia Müller-Ebeling
- CV Devan Nair
- DIPLOMACY: THE SINGAPORE EXPERIENCE (2ND EDITION)
- Early Hawkers in Singapore
- Edmund Lim
- Existentialist Café
- Fifty Secrets of Singapore's Success
- Focus Publishing
- Ginny Carter
- Her body and other parties
- Jeffrey Seow
- K書
- K書:試刊號?
- Lai Chee Kien
- Legend of the Laughing Buddha
- Master Hsing Yun
- Melody Zaccheus
- Monumental Treasures: Singapore's Heritage Icons
- National Heritage Board
- Neither Civil Nor Servant
- Nu Nu Yi Innwa
- Peh Shing Huei
- Presidents Series
- Rojak City Pte. Ltd.
- S Jayakumar
- Sally Lam
- Sarah Bakewell
- SEAL
- SEAL(第二期至第七期)
- Singapore Book Council
- Singapore Trails
- Straits Times Press
- Susan Long
- Tan Ooi Boon
- Tham Wai Mun
- Tommy Koh
- verse
- VERSE 10月號 /2021(第8期)
- VERSE 8月號 /2021(第7期)
- WHOSMiNG
- Words of Wisdom
- Your business Your Book
- Yusof Ishak
- 《三体》系列套书
- 《三體》系列套書
- 《三體》系列套書:燙銀簽名套書
- 一頁文化
- 三國演義
- 三體
- 不可會意
- 不見了的藍色氣球
- 九歌
- 亞太圖書
- 交換日記
- 人物傳記
- 伊坂幸太郎
- 伍木
- 何奕愷
- 余廣達
- 余英時
- 余英時回憶錄
- 俗女日常
- 假牙
- 做人阿甲阿甲就好
- 做人阿甲阿甲就好:王沙和野峰的90個人生故事
- 傅翀
- 傳記
- 傷心的水
- 允晨文化
- 兒童繪本
- 八方文化創作室
- 其他
- 兼職詩人
- 冷萃咖啡學
- 冷萃咖啡學:用時間換取水滴、冰滴、冰釀的甘醇風味◎王維新
- 凱信出版
- 列維
- 刘慈欣
- 劉宏
- 劉慈欣
- 努努伊·茵瓦
- 勵志
- 南洋大學漢學名師文選
- 卡門·瑪麗亞·馬查多
- 印刻出版
- 反蘇格拉底
- 古典
- 台灣
- 吃飽就沒事了:吃貨們的求生心靈雞湯
- 吉竹伸介
- 吳承恩
- 吳韋材
- 周德成
- 咖啡
- 哲學
- 啟明文化
- 喵個不停
- 四大名著
- 圖解金剛經、心經、壇經
- 在廁所閱讀的廁所小說
- 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
- 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小令詩集3
- 大家來過節
- 大田
- 大田出版社
- 女俠紅頭巾
- 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
- 如光如影:龔萬輝插畫集
- 媽媽+1
- 媽媽+1:二十首絕望與希望的媽媽之歌
- 字花
- 存在主義
- 學楓
- 宗教
- 寫作
- 寺山修司
- 尋找
- 尋歡記
- 小令
- 小品
- 小說
- 小說選
- 小說集
- 尤今
- 島田洋七
- 希尼爾
- 幸福文化
- 幹話心理學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弟喂
- 張亦絢
- 張智淵
- 張純禕
- 張經宏
- 張錦忠
- 快樂的藍色口罩
- 悅知文化
- 悅讀與品讀
- 情系狮城
- 情系狮城: 五十年新华诗文选
- 意识无限国际出版社
- 慧明
- 成君
- 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
- 我的青春小鳥
- 我這個謎
- 我這個謎:寺山修司自傳抄
- 摩鐵路之城
- 放逐與追逐
- 散文
- 文化研究
- 文學小說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評論
- 文學雜誌
- 新加坡
- 新加坡中學讀本
- 新加坡作家青少年小說系列
- 新加坡學生文學讀本
- 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
- 新加坡華族傳統節慶與習俗
- 施耐庵
- 旅行與咖啡
- 旅行與咖啡:用插畫搜集當下美好
- 日本
- 日本小說
- 日本文學
- 日本翻譯
- 星空依然閃爍
- 星雲大師
- 春藥
- 春藥:從神話、宗教與社會,探討人類服用春藥的文化意涵
- 時報
- 曲盤開出一蕊花
- 書
- 曹雪芹
- 曾晏詩
- 最後一束康乃馨
- 會說話的肥貓
- 月下讀詩
- 月下讀詩:52則傳遞感動和溫度的雋永詩句
- 有人出版社
- 本地
- 朱國珍
- 朱志偉
- 林幼嵐
- 林裕珍
- 柴柏松
- 栗子文創工作室
- 梁銘恩
- 武吉知馬山的最後一隻恐龍
- 歷史
- 水滸傳
- 水煮魚文化
- 永遠的街燈
- 江夏二郎
- 江鵝
- 汪洋
- 沈意卿
- 洪芳怡
- 海外
- 游以飄
- 漫畫
- 潘家欣
- 為什麼你該寫一本書
- 為什麼你該寫一本書?:打造個人品牌,從撰寫一本成為焦點的書開始
- 為何我們這樣相愛,那樣分手
- 為何我們這樣相愛,那樣分手:愛情心理學必修50堂課,曖昧、穩交到癒合失戀的傷
- 烫银签名套书
- 焦點出版
- 燃燒的獅子
- 牛油小生
- 王德遠
- 王沙
- 王維新
- 玲子傳媒
- 琹涵
- 瑞奇
- 異鄉情緣
- 皇冠
- 盧廣仲版
- 石君
- 神婆的歡喜生活
- 秀威資訊
- 科幻
- 穆勒—艾貝林
- 穆軍
- 童書
- 笑吃
- 第443期
- 第92期
- 第93期
- 第94期
- 第七期
- 第八期
- 簡體
- 米斯特miisteros
- 紅樓夢
- 繁体
- 繁體
- 繪本
- 繪畫
- 罕麗姝
- 罗伦斯
- 羅倫斯
- 羅貫中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老闆青春夢
- 老闆青春夢(新加坡學生勵志讀本)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第444期
- 聯合文學(10月號/2021)(第444期)
- 聯合文學(9月號/2021)(第443期)
- 聯經
- 背包走天涯
- 自傳
- 艾禺
- 芝麻班綠豆事
- 芝麻班青春痘
- 花前月下讀詩詞套書
- 花間讀詞
- 英文
- 莎拉.貝克威爾
- 華文
- 華文小說
- 華文老師趣味故事
- 華語語系
- 葉佳怡
- 蔣勳
- 蘇章愷
- 蘭陵笑笑生
- 西遊記
- 親愛的青蛙
- 記號
- 許多無名無姓的角落
- 詩
- 謝裕民
- 謝謝你的存在
- 謝顥
- 豆花不說謊
- 貓頭鷹
- 趴趴走
- 追蹤哈雷
- 遊記
- 遠流
- 那些學生教會我的一二三事
- 鄭明杉
- 鄭曉蘭
- 鄭林林
- 釋放快樂
- 野峰
- 金妮·卡特
- 金牙籤
- 金瓶梅
- 金瓶梅同人誌:成人向
- 鏡子裡的秘密
- 長篇小說
- 阿廖
- 阿果
- 阿果繪本拼音版
- 陳帥
- 陳思宏
- 陳翠屏
- 雹月あさみ
- 青春五堂課
- 青春版四大名著
- 音樂
- 風箏在雲裡笑
- 飯飯之輩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學
- 香港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華語語系文學
- 高寶
- 高秋雅
- 高翊峰
- 高譚
- 鹽分地帶文學
- 鹽分地帶文學(9月號/2021)(第94期)
- 黃卓倫
- 黃展鳴
- 黃意會
- 黑眼睛文化
- 點智慧
- 點智慧11
- 龔萬輝

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小令詩集3◎小令
平常價 $26.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現實玻璃罩中的密室逃脫術
生活別無分號的殘酷劇場
發現可以像小令那樣觀看
那樣恨 那樣微笑
生活別無分號的殘酷劇場
發現可以像小令那樣觀看
那樣恨 那樣微笑
一如將垃圾丟進垃圾桶時的那一瞥,我們發現自己滑入用後即棄的話語裡。我們發現再無意義的話語也有重量。彷彿廢墟裡該有的微小生物在每日的攀爬與遊走中搭上停業樂園的種種設施。──鄒佑昇(推薦序)
《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一書,暗示身處的場所,不論內在、外在,皆擁有雙重性的「不淨」與「聖潔」,而所謂的「在飛的」三字,即點出主要觀者;觀者所在的固定定點,對比被觀看者(可能是抽象的回憶或幻想,也可能是飛蚊症)展現飛行權力時,產生出超越理解範圍的時空差異。
觀看,成了無法飛行的人,唯一能試圖「同行」的一種方法:眼巴巴地。
一個眼巴巴的人,於是編寫出這本描述觀看時,發生跟丟、失蹤、追逐、誘惑、跟蹤、迷路、搜尋、徘徊不去等忙裡忙外,飛速般變化萬千的錯愕與無奈。搭配如室內配線或工業配線圖,實則企圖捕捉或還原蒼蠅跟神明在飛行的可能路線圖,也期許畫作能呼應閱讀時候的情緒與情感共鳴。
全書共計40首新詩,輯一:社交就是一種腸躁症,收錄10首詩作,題材從自身身體出發,彷彿尋求填補缺憾的種種匱乏,書寫日常細微中,又要又怕的矛盾情緒,簡直就是一種社交缺乏,直到充分社交後,又迅速引發如腸躁症般,明明興奮得無法自拔,卻腹痛到翻絞要命,絲毫不知道到底吸收了多少營養或廢物,只想盡可能排出在社交與觀看之間,過多的無以名狀之物。那物,不確定聖潔或不淨,只知道似乎很多、很快、很會飛,竟如飛蚊症般隨著目光所到之處,不斷現身。
於是來到輯二: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收錄9首詩作,「用力」書寫的程度與痕跡明顯多於輯一,詩的長度以及題材意欲探討的複雜度也更多。多首詩中皆隱現死亡的氣息,或對人事物有能力作出「選擇」的自責,又同時不住流露出卑鄙的情緒;甚或借鏡家庭成員,書寫人在面對自己的獨身之時,要效法的是略帶死亡陰影的蒼蠅,繼續在生活中亂飛鬼叫,或要效法聞香就飽的神明,靜看世間一切有情無情。自省的成份一多,就容易變得對生命謙卑恭敬,簡稱怕死。於是每天都覺得還活著的自己很富裕,故輯三:富裕到再多就會短命。
輯三收錄10首詩作,從肅穆嚴謹的輯二,轉進一種「已經擁有過了,之後沒有也沒關係了,因為再多也無福消受」的油條感(得了便宜還賣乖),頻頻從自省轉成欲擒故縱,復又於結尾處,回馬槍地再給自己一刀;至此,拿日常作隱身術,或許也只是受虐狂般只想給自己來上個十刀的練習回馬槍,造成蒼蠅與神明的延續之感,到此已經成為空氣中無意追逐的嗡嗡作響,或是徒留燒香過後的氣味般曖昧不明,即便仍有無常的關係變化,卻只是因為觀看的距離拉得太近,當一切都太近,看不到蒼蠅也看不到神明,只塞滿自己的時候,甚至會以為連飛蚊症都治好了;輯三充分表現出痊癒或釋懷的最大嘲諷,富裕的是蒼蠅,短命的也是。神明則無關乎短命或富裕,於是來到輯四。
輯四:摸到的是欄杆還是骨,收錄11首詩作,其中10短詩是欄杆,最後一首壓軸的長詩是骨。時空轉變且無盡奔流,或也是肉身之骨即為吾之欄杆。但也不是說如果每天掐著自己的脖子搖晃咆哮,身體裡面就有細胞知道要怎麼樣來釋放誰出去,到底會是誰啊,難道要放血嗎?最後的長詩〈小雪〉裡頭,有不斷重複的兩句:「一切都是錯的/因為太正確了」,是作者對神明和蒼蠅最大的恭維,也是在這一整本詩集裡,作為共同觀者,能夠給予自身和讀者的結語收束。
常見蒼蠅黏於骨上,搓手擦腳地品嘗,或見金身寶貴的神明,坐鎮在金屬欄杆後被穩妥地保護著。這些詩作如同穿梭在縫隙間的停頓或佇足,不淨的時候所見皆不淨,聖潔的時候所見皆聖潔,然而,不論在飛或沒在飛,不論蒼蠅或神明,不論不淨或聖潔;一切都是錯的,因為太正確了。
小令雙詩集出版計畫為國藝會補助出版計畫
名人推薦
詩人何景窗、作家李奕樵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