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Waste Land" and the Poetic Art of T. S. Eliot
- 0.018秒——隱匿詩集
- 443
- 444
- 92
- 93
- 94
- 9789863874881
- Carmen Maria Machado
- Charlotte S
- Christian Rätsch
- Claudia Müller-Ebeling
- Existentialist Café
- Ginny Carter
- Her body and other parties
- Jeffrey Seow
- K書
- K書:試刊號?
- Legend of the Laughing Buddha
- Nu Nu Yi Innwa
- Rojak City Pte. Ltd.
- Sarah Bakewell
- SEAL
- SEAL(第二期至第七期)
- Singapore Book Council
- T. S. Eliot
- The Waste Land
- verse
- VERSE 10月號 /2021(第8期)
- VERSE 8月號 /2021(第7期)
- WHOSMiNG
- Your business Your Book
- 《三體》系列套書
- 《荒原》.艾略特詩的藝術
- 一頁文化
- 三毛
- 三體
- 不可會意
- 九歌
- 亞太圖書
- 交換日記
- 伊坂幸太郎
- 伍木
- 何奕愷
- 余英時
- 余英時回憶錄
- 俗女日常
- 假牙
- 做人阿甲阿甲就好
- 做人阿甲阿甲就好:王沙和野峰的90個人生故事
- 傳記
- 允晨文化
- 八方
- 八方文化
- 八方文化創作室
- 其他
- 兼職詩人
- 冷萃咖啡學
- 冷萃咖啡學:用時間換取水滴、冰滴、冰釀的甘醇風味◎王維新
- 凱信出版
- 列維
- 劇場
- 劇本
- 劉宏
- 劉慈欣
- 努努伊·茵瓦
- 勵志
- 南洋大學漢學名師文選
- 南洋理工大學高等研究所編
- 南洋風華
- 南洋風華:藝文·廣告·跨界新加坡
- 卡門·瑪麗亞·馬查多
- 印刻出版
- 反蘇格拉底
- 古典
- 台灣
- 吃飽就沒事了:吃貨們的求生心靈雞湯
- 吉竹伸介
- 同志
- 周兆呈
- 咖啡
- 哲學
- 啟明文化
- 喵個不停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圖解金剛經、心經、壇經
- 在廁所閱讀的廁所小說
- 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
- 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小令詩集3
- 大田
- 大田出版社
- 女俠紅頭巾
- 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
- 好優文化
- 媽媽+1
- 媽媽+1:二十首絕望與希望的媽媽之歌
- 字花
- 存在主義
- 宗教
- 寫作
- 寺山修司
- 尋歡記
- 小令
- 小寫創意
- 小說
- 崔峰
- 幸福文化
- 幹話心理學
- 廣告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弟喂
- 張亦絢
- 張智淵
- 張純禕
- 張經宏
- 張錦忠
- 張鬆建
- 彩虹旗
- 後殖民時代的文化政治
- 後殖民時代的文化政治:新馬文學六論
- 悅知文化
- 情系狮城
- 情系狮城: 五十年新华诗文选
- 意识无限国际出版社
- 慧明
- 成君
- 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
- 我的青春小鳥
- 我這個謎
- 我這個謎:寺山修司自傳抄
- 所有書籍
- 摩鐵路之城
- 散文
- 文化研究
- 文學小說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評論
- 文學雜誌
- 新加坡
- 新加坡出版
- 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
- 新加坡華文出版
- 旅行與咖啡
- 旅行與咖啡:用插畫搜集當下美好
- 日本
- 春藥
- 春藥:從神話、宗教與社會,探討人類服用春藥的文化意涵
- 時報
- 曲盤開出一蕊花
- 書
- 曾晏詩
- 月下讀詩
- 月下讀詩:52則傳遞感動和溫度的雋永詩句
- 本地
- 朱國珍
- 李元瑾
- 東南亞與東北亞儒學的建構與實踐
- 林幼嵐
- 林葉的四季
- 林裕珍
- 果峻法師
- 柯思仁
- 柴柏松
- 栗子文創工作室
- 根植與共建
- 根植與共建 — 新加坡學前教育研究
- 樸素晶
- 歷史
- 水煮魚文化
- 江鵝
- 汪洋
- 沈意卿
- 洪芳怡
- 海外
- 海外华人世界
- 海外华人世界:族群、人物与政治
- 游以飄
- 漫畫
- 潘家欣
- 潘正鐳
- 為什麼你該寫一本書
- 為什麼你該寫一本書?:打造個人品牌,從撰寫一本成為焦點的書開始
- 為何我們這樣相愛,那樣分手
- 為何我們這樣相愛,那樣分手:愛情心理學必修50堂課,曖昧、穩交到癒合失戀的傷
- 牛油小生
- 王沙
- 王維新
- 理想與現實
- 琴難舍
- 琹涵
- 瑞奇
- 百年辛亥
- 百年辛亥 南洋回眸
- 皇冠
- 盧廣仲版
- 神婆的歡喜生活
- 秀威資訊
- 科幻
- 穆勒—艾貝林
- 第443期
- 第92期
- 第93期
- 第94期
- 第七期
- 第八期
- 簡體
- 米斯特miisteros
- 素音傳音——韓素音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 繁体
- 繁體
- 繪畫
- 罕麗姝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第444期
- 聯合文學(10月號/2021)(第444期)
- 聯合文學(9月號/2021)(第443期)
- 聯經
- 艾略特
- 花前月下讀詩詞套書
- 花間讀詞
- 英文
- 荒原
- 莊欽永
- 莊永康
- 莎拉.貝克威爾
- 菩提心
- 華文
- 華文小說
- 華文戲劇
- 華語語系
- 萬國地理全集校注
- 葉佳怡
- 葉維廉
- 蔣勳
- 藝文
- 蘇章愷
- 蘭陵笑笑生
- 衣若芬
- 記號
- 許多無名無姓的角落
- 詩
- 請代我問候
- 諾貝爾獎得主與名人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演講與訪談
- 謝謝你的存在
- 謝顥
- 貓頭鷹
- 跨界
- 跨越疆界與文化調適
- 遠流
- 邱淑玲
- 郭寶崑
- 郭寶崑全集
- 鄭曉蘭
- 鄭林林
- 野峰
- 金妮·卡特
- 金瓶梅
- 金瓶梅同人誌:成人向
- 阿廖
- 陳如意
- 陳思宏
- 陳鳴鸞
- 隱匿
- 雹月あさみ
- 韓素音
- 音樂
- 顏清湟
- 飲食
- 香港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華語語系文學
- 高寶
- 高秋雅
- 高翊峰
- 高譚
- 魏月萍
- 魯迅
- 魯迅II:魯迅散文全集
- 鹽分地帶文學
- 鹽分地帶文學(9月號/2021)(第94期)
- 黃怡
- 黃意會
- 黑眼睛文化
- 點出版有限公司
【預購】夜深人靜的小說家◎王定國
平常價 $31.00盡收絕版作 最新作 得獎作 完整呈現耐人尋味的王定國小說
這本書裡有我不斷重複的人類情感、愛的品格、底層生命的暗光,以及身為寫作者該當涵養的救贖欲望。當然,也許你真的以為我在重複,其實我在超越,我守在傳統巷口,正在前往已經無法到達的地方。──王定國
本書編輯旨趣,不再沿襲一般選集傳統,也不受作家自選其作所規範,而以曾經選入年度小說之作為本,從而得出九篇代表作,時間橫跨十八年,在在凸顯此書的客觀超然,並藉以指引閱讀王定國小說之最新捷徑。
〈櫻花〉與〈苦花〉發表於二○○四年前後,收錄於《沙戲》,由於該書已絕版,遂以重現其身影為本書出版緣起。|〈那麼熱,那麼冷〉歷十年後登場,並以同名書出版問世,從此奠定小說家的獨特風格與魅力。
〈妖精〉為近年來廣受轉載之作,已改編為電視劇和即將上映的電影、舞台劇。| 〈斷層〉敘述某青年於大地震後憑藉一隻瘸腿,遊走於天上人間之哀樂界線,與當年的〈妖精〉並列為年度小說。
〈訪友未遇〉猶見自然主義的輕簡敘事,經作家阮慶岳推崇為宏觀大氣且又身姿謙遜,並獲頒九歌年度小說獎。|〈生之半途〉以更平靜的語意敘寫一對相隔兩地的夫妻,在即將碰面的一刻見出深邃之愛與救贖。|〈噎告〉則以雙線連續情節,驚悚呈現人間真愛之難,宛如隻身跋涉萬重山。
〈厭世半小時〉作為本書壓軸有其深厚意義,時值小說家多重眼疾併發,前後兩次手術期間,以其裸視0.3的飄渺弱光見證每日三行的苦行,且就該篇小說結尾所言,莫不暗喻其人其事自我毀滅般的書寫意志,足堪識者一嘆。
王定國年度小說代表作
阮慶岳、紀大偉、林秀玲、張亦絢、張惠菁、陳雨航、賴香吟 七大名家嚴選評介
躁動年代最深情的救贖,為你留住一路凝視過來的美好
王定國
一九五五年生,彰化鹿港人,定居台中。十七歲開始寫作,曾獲全國大專小說創作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小說獎。早期著有小說、散文十餘部,轉戰商場後封筆多年,短期任職法院書記官,長期投身建築,二○一三年重返文壇。
二○一三年 小說集《那麼熱,那麼冷》,獲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亞洲週刊華文十大好書、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二○一四年 小說集《誰在暗中眨眼睛》,獲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亞洲週刊華文十大好書、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
二○一五年 長篇小說《敵人的櫻花》,獲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亞洲週刊華文十大好書、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博客來年度之書、誠品閱讀職人「最想賣的一本書」。已售出英國、荷蘭、德國、義大利、韓國、越南和簡體中文等海外版權。
二○一五年 獲頒第二屆聯合報文學大獎。
二○一六年 小說集《戴美樂小姐的婚禮》,獲博客來2016年度選書。
二○一七年 出版散文集《探路》;長篇小說《昨日雨水》。
二○一九年獲頒九歌年度小說獎。出版小說集《神來的時候》。

【預購】VERSE 10月號 /2021(第8期)(蔣勳版)
平常價 $29.00 優惠價 $28.00我們的島,因為懸掛在北回歸線上,因為多高山且被海洋包圍,有極為豐盛的植物多樣性。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孕育了台灣文化的內涵與形貌。
本期封面故事「這島嶼是座植物博物館」聚焦台灣人理應熟悉但實際卻頗陌生的植物園,探索島嶼與植物學的過去與現在,以及植物與生活的關係。
你可能知道台北植物園與那座夏季盛開的荷花池,卻未必熟悉它的歷史和負擔的任務。你或許也不知道嘉義有座國家級的植物園。甚至,你知道台灣有幾座國家植物園嗎?(答案在報導中。)
我們將帶你認識植物園從日治時期至今的歷史與正在進行的「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計畫目的是對原生瀕危植物的搶救與保種,走入台北、嘉義與宜蘭福山三座植物園的樹林景觀,認識他們各自特色,並訪談幾位不同領域的文化創意工作者分享他們與植物的生活。
其實,不只是植物園,而是這整座島嶼都是一座擁有多樣植物的巨大方舟,一座生機勃勃的博物館。但這需要我們好好認識與維護。
封面之一是一棵台灣原生種的標本——桃實百日青,由台灣知名插畫家鄒駿昇繪圖,既寫實又有藝術的感染力。(這是《VERSE》第一次以插畫為封面。)
另一個封面是從1970年代至今文化史上的重量名字:蔣勳。我們和蔣勳老師到福爾摩沙馬戲團(FOCA)在桃園的排練場進行一場關於身體解嚴的對話:這個對話既是語言與思想的交流,也是肢體之間的流動。知名攝影師Ivy Chen拍下了蔣勳老師和這些身懷絕技的團員互動的影像,我想這會成為一張台灣雜誌史上的經典封面。
「植物園」之名恰好是在整整百年前的1921年出現,而那一年的10月,一群台灣文化人與知識分子在大稻埕成立了臺灣文化協會,那是台灣人第一次跨區域的全島組織,目的是「助長臺灣文化之發達」,而他們的確透過各種行動去提升民眾的知識理念和自主意識,進行一場文化、社會與啟蒙運動的結合。我們深度訪談學者出身的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不僅回望歷史,更是追問百年之後的現在,文化具有什麼樣的社會力量?
本期另一個大型專題是關於「Taiwan NOW」計畫。去年面對東京奧運,由國家文化藝術會董事長林曼麗擔任總策畫,欲邀請台灣傑出創作者赴東京展演台灣的當代藝術文化力,後來因疫情讓東奧延至今年,而「Taiwan NOW」計畫也將於今年秋冬在日本東京、線上虛擬表演廳與高雄衛武營正式展開。《VERSE》很榮幸成為媒體夥伴,以兩期數十頁的篇幅深度報導其中參與的藝術家、設計單位、動畫團隊、音樂創作者,希冀讀者透過這個強大的「國家隊」更了解台灣當代文化藝術地景。
其他報導包括今年滿50週年的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它一直以來都在不同文化場域扮演重要角色,其中新一代掌舵者將如何結合文化、科技與設計,引領新浪潮?台灣策展界的領頭公司時藝多媒體去年重新出發,跨入餐飲經營,他們的策略思維是什麼?另有台灣攝影家沈昭良的創作分享、英國最重要雜誌書店magCulture的現場採訪,金曲獎台語歌后曹雅雯的荒島書單(非常厲害)、文化內容策進院新任院長李明哲的人生之路,與熱愛登山與走路的夫婦阿泰與呆呆,分享在家居生活實踐生活哲學。
本期還有與幾個重要機構合作的報導,包括全新開幕的桃園橫山書法美術館、今年滿五週年的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電影節獨家隨刊贈送的温貞菱海報,以及一本專刊—國發會「Startup Island TAIWAN」選出台灣最重要的九家新創企業,稱為NEXT BIG,邀請VERSE採訪編輯與製作一本獨特美學的專刊,名為「台灣的新創時代」—我們相信,這樣的美學風格應該與新創企業的精神更為激盪,共同形塑台灣下一個十年的精神樣貌。
百年前文化協會的前行者相信文化改變社會的力量,如今我們具有同樣的信念:相信文化是日常生活的累積,也是想像的共和國的建造。
這是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土地上豐富的植物多樣性孕育出最豐盛多元的文化。因此,從文化藝術到新創企業到土地與植物,都是我們要記錄與凝視的主角。《VERSE》是一本全新混種的文化雜誌,因為百年後的此時此刻,正是一個文化混種的時代。
—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預購】VERSE 10月號 /2021(第8期)
平常價 $29.00 優惠價 $28.00我們的島,因為懸掛在北回歸線上,因為多高山且被海洋包圍,有極為豐盛的植物多樣性。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孕育了台灣文化的內涵與形貌。
本期封面故事「這島嶼是座植物博物館」聚焦台灣人理應熟悉但實際卻頗陌生的植物園,探索島嶼與植物學的過去與現在,以及植物與生活的關係。
你可能知道台北植物園與那座夏季盛開的荷花池,卻未必熟悉它的歷史和負擔的任務。你或許也不知道嘉義有座國家級的植物園。甚至,你知道台灣有幾座國家植物園嗎?(答案在報導中。)
我們將帶你認識植物園從日治時期至今的歷史與正在進行的「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計畫目的是對原生瀕危植物的搶救與保種,走入台北、嘉義與宜蘭福山三座植物園的樹林景觀,認識他們各自特色,並訪談幾位不同領域的文化創意工作者分享他們與植物的生活。
其實,不只是植物園,而是這整座島嶼都是一座擁有多樣植物的巨大方舟,一座生機勃勃的博物館。但這需要我們好好認識與維護。
封面之一是一棵台灣原生種的標本——桃實百日青,由台灣知名插畫家鄒駿昇繪圖,既寫實又有藝術的感染力。(這是《VERSE》第一次以插畫為封面。)
另一個封面是從1970年代至今文化史上的重量名字:蔣勳。我們和蔣勳老師到福爾摩沙馬戲團(FOCA)在桃園的排練場進行一場關於身體解嚴的對話:這個對話既是語言與思想的交流,也是肢體之間的流動。知名攝影師Ivy Chen拍下了蔣勳老師和這些身懷絕技的團員互動的影像,我想這會成為一張台灣雜誌史上的經典封面。
「植物園」之名恰好是在整整百年前的1921年出現,而那一年的10月,一群台灣文化人與知識分子在大稻埕成立了臺灣文化協會,那是台灣人第一次跨區域的全島組織,目的是「助長臺灣文化之發達」,而他們的確透過各種行動去提升民眾的知識理念和自主意識,進行一場文化、社會與啟蒙運動的結合。我們深度訪談學者出身的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不僅回望歷史,更是追問百年之後的現在,文化具有什麼樣的社會力量?
本期另一個大型專題是關於「Taiwan NOW」計畫。去年面對東京奧運,由國家文化藝術會董事長林曼麗擔任總策畫,欲邀請台灣傑出創作者赴東京展演台灣的當代藝術文化力,後來因疫情讓東奧延至今年,而「Taiwan NOW」計畫也將於今年秋冬在日本東京、線上虛擬表演廳與高雄衛武營正式展開。《VERSE》很榮幸成為媒體夥伴,以兩期數十頁的篇幅深度報導其中參與的藝術家、設計單位、動畫團隊、音樂創作者,希冀讀者透過這個強大的「國家隊」更了解台灣當代文化藝術地景。
其他報導包括今年滿50週年的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它一直以來都在不同文化場域扮演重要角色,其中新一代掌舵者將如何結合文化、科技與設計,引領新浪潮?台灣策展界的領頭公司時藝多媒體去年重新出發,跨入餐飲經營,他們的策略思維是什麼?另有台灣攝影家沈昭良的創作分享、英國最重要雜誌書店magCulture的現場採訪,金曲獎台語歌后曹雅雯的荒島書單(非常厲害)、文化內容策進院新任院長李明哲的人生之路,與熱愛登山與走路的夫婦阿泰與呆呆,分享在家居生活實踐生活哲學。
本期還有與幾個重要機構合作的報導,包括全新開幕的桃園橫山書法美術館、今年滿五週年的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電影節獨家隨刊贈送的温貞菱海報,以及一本專刊—國發會「Startup Island TAIWAN」選出台灣最重要的九家新創企業,稱為NEXT BIG,邀請VERSE採訪編輯與製作一本獨特美學的專刊,名為「台灣的新創時代」—我們相信,這樣的美學風格應該與新創企業的精神更為激盪,共同形塑台灣下一個十年的精神樣貌。
百年前文化協會的前行者相信文化改變社會的力量,如今我們具有同樣的信念:相信文化是日常生活的累積,也是想像的共和國的建造。
這是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土地上豐富的植物多樣性孕育出最豐盛多元的文化。因此,從文化藝術到新創企業到土地與植物,都是我們要記錄與凝視的主角。《VERSE》是一本全新混種的文化雜誌,因為百年後的此時此刻,正是一個文化混種的時代。
—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字花》第93期(2021年10/11月號)
平常價 $16.00《字花》93期「朝2016流」是回顧過去五年的一個小停頓。2016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有不少關於大眾媒體的轉變悄悄在這個年份裡發生,接續影響著我們的當下。可是在訊息爆炸的年代,去追溯、回想非常不易,於是新一期《字花》希望尋找2016以及過去五年來,潮流的脈絡和波動,尋訪那些發生過又消失在大家眼前的亮點、熱潮,還有那些仍存在大家眼前,在過去五年不斷受到挑戰的人與事物——他們如何抵得住潮流的湧退。
- 今期隨書附贈西西最新出版《土瓜灣敘事》,西西對土瓜灣的情意結甚深,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土瓜灣為起點。這次的《土瓜灣敘事》是西西對土瓜灣的情書,多年來的連結亦可與其他西西作品作對照,西西書迷不可錯過﹗更有朱少璋先生為此書的評論,讓讀者可以整全地閱讀西西壓箱之作﹗
- 專訪2016年成立的「好青年荼毒室」,他們在過去五年迅速進佔大家眼球,更與多方合作,成為新生代十分受歡迎的哲學偶像﹗他們以一貫幽默的風度,為讀者分享出道到現在的辛酸、奮鬥、有趣的故事,少不了以哲學的角度批判哲學潮流。
專題訪問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及王樂儀,師徒一起大談香港樂壇轉變,幕後音樂人的狀況,揭露行業秘辛﹗
當代流行文化尤其在意資訊創生者的真性情、幽默感和開放程度,時勢與英雄互相造就,於2016年成立的好青年便恰好把看似艱深離地的哲學,透過十三太保的率性、創意與願力,帶入拒絕大台、拒絕虛假和迎合眾聲的時代。——《純粹好青年荼毒室批判》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朝2016流」
- 著名學者/出版人譚以諾及導演/演員小野,一同探討香港電影的轉變、困境與可能。
- 評論人鄧正健暢談香港最流行的論壇之一的「連登」,探討「連登」如何以討論區的方式,在港人示威運動裡擔當重要角色及其局限。
- 邀請六位文字人書寫2016年他們經歷的「潮」,新海誠、BLACKPINK、風車草劇團《阿晶想旅行》等,回憶殺之餘,還有滿滿的共鳴。
- 這期「漫漫」邀請港台插畫家柳廣成、Michun,以「偏執」為題,不同風格激撞出新的視覺盛宴。
- 曹疏影專欄「香港偏偏見」登場,每期以一張黑白照片對照,人在異地,偏偏就要把香港的風景掛在心頭……
物語
- 《字花》邀請各路人馬,思考生活的萬物,以記憶、故事和藝術詮釋人與物的關係。
- 游靜的《巴比塔的照片》由照片冊開始,從攝影切入與父母的關係,書寫一段兒時的記憶。
- 唐睿的小說《周作與歲數神算173》,在存在與物件之間拉扯,讀者將會陷入一個有趣的猜謎故事。
- 顏峻《吉他》展現他對聲音實驗的視野,打開音樂與不同媒介的諸種可能。
- 紅眼專欄《黑太子與他的夥伴》來到第三回,真相漸漸浮面,究竟一切數據的背後,隱藏了甚麼陰謀?
起格
- 陳諾諺以極短篇的形式,書寫一種無形的威脅,人在危險前的抉擇,可能是不由自主,也可以是一時的軟弱……
- 這次「起格」有不少詩人寫詩,作品都十分精彩,詩人包括廖偉棠、陳李才、枯毫、李曼旎、村正等等。
- 浪曉文的作品,將實驗性的藝術創作過程帶到大家眼前,就像以全新角度理解藝術作品的意義。
- 這次「解像」為大家帶來在疫情下仍默默工作的藝文工作者,除了有藝術展覽的介紹外,還有浪人劇場譚孔文的分享,讓讀者在文字記錄下了解到這些被忽略了的思索和探索。
- 這次「香港文學開引號」介紹香港作家舒巷城,他有不少成為經典之作,曾被人兩度抄襲奪獎,其作品時至今日也毫不過時;還有《續航指南——筆訪董啟章、韓麗珠》,兩位作家各對台灣得獎有不同見解,可能會為大家帶上寫作路上的一點啟示。
- 更多精彩內容:勞緯洛細讀王証恒《南歸貨車》的評論、鍾耀華的散文……
「另外,我亦留意到喺疫症期間,有表演團體利用網上資源,創作新嘅表演模式,亦有人構思一啲冇表演者嘅演出,我覺得,呢個時候係一個好嘅契機去重新思考劇場,喺舊有嘅模式尋找出新嘅吸引力,以回應呢個時代。」——譚孔文《當「劇場」成為「瘟疫」──2021的另一個「阿陶」》

【預購】神婆的歡喜生活◎努努伊·茵瓦(Nu Nu Yi Innwa)(譯者:罕麗姝)
平常價 $27.00緬甸國家文學獎得主——努努伊・茵瓦,最具代表性作品,
入圍曼氏亞洲文學獎!
深入緬甸底層人民生活細節,窺探緬甸傳統神靈信仰、偽娘神婆不為人知的苦與樂。
神婆雖然生理上是個男性,但心理上卻全然是個女性——真正的女性。
想像女性那樣吃飯、穿衣、生活。
想像女性那樣說話、唱歌、思考。
也想像女性那樣有一個丈夫。
節節衰退的社會經濟,撐起緬甸人民的生活的,
是圍繞著他們的神靈、佛塔,以及人神媒介的神婆⋯⋯
神婆們一整年都在四處跳神,一邊如找自家走失的丈夫那樣,瘋狂找著「德布耶」祭典的施主——這就是神婆的人生目標,這一生如果能夠上神祠舉辦德布耶祭典,胸口的大石才能落地。
無論怎麼打,我始終都是偽娘霸西。
只有自己經歷過,才能明白這些事情。
小時候為了讓偽娘霸西轉變成男人霸西,父母和親戚們誘哄著買給我一大堆長褲、夾克衣、小男生的玩具、手槍等等東西。但我想要的,卻是洋裝、長裙、女生玩過家家的秤、煮飯鍋、炒菜鍋等物品。大人們誘哄不了,就會罵我、打我。但都沒有用。無論怎麼打,我始終都是偽娘霸西。
雖然是個偽娘,但終究還是個男性⋯⋯
「你如果有感情,那為什麼不能和我待在一起?為什麼不能永遠待在一起?」
「你不是女人,你是有著一顆女人心的男人!我也是男人,要怎麼和你一輩子待在一起?你不會明白的。」
我們這些偽娘,總是在提心吊膽地等待這樣的事情到底什麼時候會發生——買來陪伴自己的「丈夫」何時會告訴自己要離開了、想娶老婆了。
我們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被人一腳踢開,然後不論死活地被遺留下來。
各界名人,一致推薦
雖然書名是「歡喜生活」,不過書中每個角色都挺苦的:有錢有有錢的苦,沒錢有沒錢的苦,求之不可得的情愛之苦,望不見盡頭的生活之苦。如同主角自述:「神婆的生活,就是不停地繞著地獄這口大鍋的邊緣進行奔跑的生活。」-張 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
在軍政府極權統治之下,緬甸人民的生活長期處於艱難的困境,在充滿無能為力的生活中,宗教信仰與神靈信仰是人們心靈與精神的寄託。
而在諸多無奈的生活之中,生於相對傳統保守的緬甸跨性別者又更顯得艱辛,充滿束縛。書中主角黛西珍透過神婆的身份,尋找能夠自在地做自己的空間。
身而為人,我們都渴望自由、渴望被愛。但身在充滿禁錮的時代,人們在追尋愛情的同時,更努力尋找能呼吸到「自由」的縫隙,哪怕只是片刻瞬間。-楊萬利|鳴個喇叭緬甸街 共同創辦人
《神婆的歡喜生活》是以緬甸曼德勒北部唐邦的神靈節(Nat Pwe)為背景寫成。神靈節中文文獻沒有太多資料,而風傳媒與東森新聞引用美國CNN報導,描繪那是少數緬甸LGBTQ族群能隨心所欲生活的時刻:或許是一種外人戴上濾鏡的視角,也可能採訪時間和篇幅的限制,讓讀者僅能窺探到緬甸LGBTQ族群的單一面向。
本書作者Nu Nu Yi的書寫彷彿一位攝影師般,讓人從他的文字裡讀到一幕幕神靈節的場景,那是一個信仰產業裡的芸芸眾生相,願望有沒有實現卻不是作者在意的事了。-陳翰堂|壹零玖伍文史工作室研究員
許多人說緬甸人民的純樸歸因於他們對佛教的虔誠崇拜,但是沒有提到的是讓緬甸宗教獨樹一格的神靈崇拜,成就了緬甸與週邊佛教國家不同的信仰特色。藉著努努伊的鏡頭,可以看見這些負責與神靈溝通的神婆的跨性別/同性戀者,如何在在保守與壓迫的社會中鑿出「做自己」的空間,同時一窺1980/90年代緬甸人民的社經環境。
這本小說沒有一般人看到緬甸就聯想到的複雜政治與戰亂,但刻畫出的文化與生活樣貌一樣是緬甸之所以為緬甸最真實的元素。-劉忠恩|前駐仰光緬甸英文媒體記者
口碑好評・一致推薦
房慧真|報導文學作家
林佑軒|作家
阿 潑|文字工作者
高嘉謙|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張 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
張貴興|知名作家
盛浩偉|作家
陳 雪|作家
陳又津|小說家
陳雨航|作家
壹零玖伍文史工作室
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鳴個喇叭文化工作室 Mingalarpar Culture Studio
劉忠恩|前駐仰光緬甸英文媒體記者
劉梓潔|作家

【預購】許多無名無姓的角落◎柴柏松
平常價 $26.00他和他裡面的她,一起啜飲草莓奶茶。
一起用詩來指認自己。
一起打破身體的規矩。
纖細剔透的字眼,像是藏在彈藥裡的吻痕。──葉覓覓
青年詩人柴柏松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個人詩文集。他的文字言詞觸摸著個人處世的經驗,指認自己的性別,去細細訴說,眼前世界的樣子。
柴柏松
2015-2017年間,以「like a child工作室」發行五本刊物於獨立書店寄售。
作品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奇萊文學獎、並選入《2018臺灣詩選》(二魚文化)、英譯至《The Queer Movement Anthology of Literatures》(Seagull Books)、2020駐愛爾蘭台北代表處及愛爾蘭文學館之雙十台灣選詩。
其他文章散見於《聲韻詩刊》、《文訊》、《印刻文學生活誌》、《幼獅文藝》等,並與陶藝空間長期合作,撰寫藝評、藝術家側寫。
《許多無名無姓的角落》(黑眼睛文化)為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個人詩文集。

【預購】《三體》系列套書◎劉慈欣
平常價 $78.00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壇最值得注意的作家——劉慈欣
【套書內含以下3本書──《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
人類不斷向宇宙發出訊號,但我們不知道,宇宙鄰居會如何回應……
天才科學家接二連三自殺,線索指向一個名叫「三體」的連線遊戲。「三體」是天體物理學的一個永恆問題,三顆質量、初始位置和速度都是任意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是否存在運轉的定律?如果這三個天體是三顆太陽,地球夾在中間,又會是什麼樣的世界?這個遊戲集合了全世界的科學與文化精英,共同密謀地球與人類的未來……
「零道德的文明宇宙完全可能存在,有道德的人類文明如何在這樣一個宇宙中生存?」劉慈欣將宇宙倫理的各種可能,鋪陳出長達八十八萬字的浩瀚長卷「三體」系列,《三體》為本系列的首部曲。
二○○六年,《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連載,引起熱烈迴響;二○一○年,《三體Ⅲ:死神永生》上市,首刷十萬本甫上市立即銷售一空,緊急再刷。「三體」不但是華文科幻的最熱話題,劉慈欣更成為第一個被好萊塢買下電影改編權的華文科幻作家!
劉慈欣在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擁護者,王德威譽為「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壇最值得注意的作家」。《三體》系列所展現的開闊格局,將華文科幻帶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劉慈欣之於科幻,如同金庸之於武俠,都將類型小說寫出了迥異於以往的恢弘格局。他筆下的許多人物角色,也深植書迷心中,令人神往。
得獎紀錄
◎ 二○○六年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
◎ 二○一五年雨果獎長篇科幻小說獎得主
口碑推薦
◎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王德威
◎ 倪匡科幻獎歷屆首獎得主 龍俊榮、魏嘉華、王經意、丁丁虫、魏嘉華
◎ 中國著名科幻作家 王晉康、韓松
◎ 香港科幻會會長 李偉才
《三體》想像奇詭,氣勢磅礴,寄托深遠,堪稱百年中文科幻小説的首選。—―王德威
劉慈欣
劉慈欣是中國當代深具影響力的科幻作家,擁有大批粉絲,書迷自稱為「磁鐵」。最新作品《三體Ⅲ:死神永生》首刷十萬冊,甫上市即搶購一空,緊急再刷,吸引力可見一斑。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已被好萊塢買下改編權,即將開拍成電影。現為中國電力投資公司高級工程師,工作於娘子關火電站。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創作,1999年6月起在《科幻世界》雜誌上發表多篇科幻小說和科幻隨筆,並出版了多部長篇科幻小說,現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球狀閃電》、《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中短篇小說《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等。
相關著作:《三體III:死神永生》《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華人第一人雨果獎得主)》《球狀閃電》

【預購】我這個謎:寺山修司自傳抄◎寺山修司(譯者:張智淵)
平常價 $27.00現刻存在的自己;
未來存在的自己;
真正存在的自己,在哪裡?
他說:「我的職業就是 寺山修司」
最後的實驗派大師
東方的「費里尼」
影響日本劇場界、攝影界、建築界、電影界
逝世三十年後再度掀起「寺山修司」熱潮
他是詩人,是導演,是小說家,是影響日本近代視覺美學,劇場藝術第一人。
他是前衛符號,是悲傷青春的歌,是革命新浪潮;
多才多藝,早逝的生命,讓他的一生成為無可匹敵的傳奇之謎。
本書是第一次能夠貼近寺山修司,並且窺看寺山修司的內心之書。
他寫自己的出生。母親說他在行駛中的火車出生,所以出生地不詳。敏感的他,對這個說詞十分執著。
他寫自己的父親。職業刑警,長期酗酒,沉默寡言,父親是永遠虛無的存在。
他寫自己的母親,說母親有三個名字,這三個名字分別代表母親流淚孤獨貧窮的一生,也同時賦予寺山修司易感殘酷的才氣。
他寫自己。在詩中,寫真實的自己,在生活中,寫虛構的自己。
我們分不清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寺山修司?
是在夜裡「猜汽笛聲遊戲」,與父親兩人黑夜中衝出大門,在鐵路草叢旁,等待「聲音變成形態」。寫出:「血是冰冷的鐵路,駛過的火車,遲早會經過心臟。」的寺山修司?
還是十四歲沉迷於「捉迷藏」。當鬼的他,「孩子們個個躲起來,無論我呼喊幾次『躲好了沒、躲好了沒』,也沒人回答我……我走在空無一人的故鄉馬路……」的寺山修司?
抑或是收集自己影子的寺山修司?「我會將剪下來的影子寫上日期,代替『日記』保存……」
時間,空間,是寺山修司的鏡子,在這兩面鏡子之中,他創造了一個瑰麗魔幻的世界,掉進去,就永遠無法走出來。
各方推薦
劇場導演黎煥雄 影評人‧《釀電影》主編張硯拓 影評人鄭秉泓 作家馬欣 專文深刻推薦
劇場導演 黎煥雄:
那種異質的寂寞,即使不同次元仍輕易觸動每個人的寂寞,讓我確定自己對他的一種愛。
影評人‧《釀電影》主編 張硯拓:
寺山修司示範了萬物皆可為戲,而自己就像在演出自己的人生。
影評人 鄭秉泓:
在寺山修司的謎樣場景裡頭,充斥形形色色令人眼花撩亂的鏡象和符號,稍一閃神就會淹沒其中。
作家 馬欣:
他的文學描寫這個世上並不是高牆與雞蛋的兩極,而是腐朽與青春的對照。
寺山修司
無論是在詩歌,或者其他創作中,我都極度討厭「告白」,
我認為,我不是為了「表露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
而是為了「隱藏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__寺山修司
有「語言的煉金師」「昭和的石川啄木」「日本異色大師」「賽馬評論家」等各種稱號。
一九三五年出生於日本青森縣弘前市。中學生時期在學期間即發表小說、短歌、俳句,之後陸續投稿於校刊,積極參與全國學生俳句會議,並編輯俳句雜誌。
一九六O年前後開始涉足影視編劇和電影導演工作,代表作有《死在田園》《拋掉書本上街去》《上海異人娼館》等,是日本新浪潮的核心人物之一。
一九六七年,創辦實驗劇團「天井棧敷」,掀起了日本小劇場的高潮。
一九八三年五月,因肝硬化逝世。
一九九七年,寺山修司紀念館在青森縣三澤市成立。
譯者簡介
張智淵
台北人,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課程修畢,從事翻譯近二十年,譯有村上龍作品《老人恐怖分子》《55歲的Hello Life》(大田出版)等小說,以及《無印良品為什麼在全世界大受歡迎?》《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5堂課》等四十餘本實用書,現為專職譯者。

媽媽+1:二十首絕望與希望的媽媽之歌◎潘家欣編
平常價 $24.00獻給所有現任以及即將成為媽媽的女性
怯懦中生決心,荒蕪處生力量
為無給薪的現代奴隸爭取發言權
十位媽媽詩人
二十首絕望與希望的媽媽之歌
我覺得,女人總是在覺得……
我覺得我活得就像達利的瘋狂食譜:
擁擠、持續尖叫、色彩繽紛又飄飄蕩蕩
但那本精彩萬分的食譜裡甚麼都有
卻沒有寫上我的人生。
作者群:
林婉瑜 林蔚昀 林夢媧 阿 芒 吳俞萱
曹疏影 游書珣 潘家欣 蔡宛璇 顆 粒
潘家欣
1984年生,藝術工作者,詩人。
著有剪紙詩集《妖獸》(逗點/2012)、版畫詩集《失語獸》(逗點/2016)、與詩人阿米合著《她是青銅器我是琉璃》(黑眼睛文化/2013)。過30歲了還常常覺得自己是小孩子,有時摔倒,有時弄髒,但仍執著於打造美麗新世界,希望有一天,可以變成令人嚮往的大人。
裝幀設計
反覆分心 Placebo Studio

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小令詩集3◎小令
平常價 $26.00生活別無分號的殘酷劇場
發現可以像小令那樣觀看
那樣恨 那樣微笑
一如將垃圾丟進垃圾桶時的那一瞥,我們發現自己滑入用後即棄的話語裡。我們發現再無意義的話語也有重量。彷彿廢墟裡該有的微小生物在每日的攀爬與遊走中搭上停業樂園的種種設施。──鄒佑昇(推薦序)
《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一書,暗示身處的場所,不論內在、外在,皆擁有雙重性的「不淨」與「聖潔」,而所謂的「在飛的」三字,即點出主要觀者;觀者所在的固定定點,對比被觀看者(可能是抽象的回憶或幻想,也可能是飛蚊症)展現飛行權力時,產生出超越理解範圍的時空差異。
觀看,成了無法飛行的人,唯一能試圖「同行」的一種方法:眼巴巴地。
一個眼巴巴的人,於是編寫出這本描述觀看時,發生跟丟、失蹤、追逐、誘惑、跟蹤、迷路、搜尋、徘徊不去等忙裡忙外,飛速般變化萬千的錯愕與無奈。搭配如室內配線或工業配線圖,實則企圖捕捉或還原蒼蠅跟神明在飛行的可能路線圖,也期許畫作能呼應閱讀時候的情緒與情感共鳴。
全書共計40首新詩,輯一:社交就是一種腸躁症,收錄10首詩作,題材從自身身體出發,彷彿尋求填補缺憾的種種匱乏,書寫日常細微中,又要又怕的矛盾情緒,簡直就是一種社交缺乏,直到充分社交後,又迅速引發如腸躁症般,明明興奮得無法自拔,卻腹痛到翻絞要命,絲毫不知道到底吸收了多少營養或廢物,只想盡可能排出在社交與觀看之間,過多的無以名狀之物。那物,不確定聖潔或不淨,只知道似乎很多、很快、很會飛,竟如飛蚊症般隨著目光所到之處,不斷現身。
於是來到輯二: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收錄9首詩作,「用力」書寫的程度與痕跡明顯多於輯一,詩的長度以及題材意欲探討的複雜度也更多。多首詩中皆隱現死亡的氣息,或對人事物有能力作出「選擇」的自責,又同時不住流露出卑鄙的情緒;甚或借鏡家庭成員,書寫人在面對自己的獨身之時,要效法的是略帶死亡陰影的蒼蠅,繼續在生活中亂飛鬼叫,或要效法聞香就飽的神明,靜看世間一切有情無情。自省的成份一多,就容易變得對生命謙卑恭敬,簡稱怕死。於是每天都覺得還活著的自己很富裕,故輯三:富裕到再多就會短命。
輯三收錄10首詩作,從肅穆嚴謹的輯二,轉進一種「已經擁有過了,之後沒有也沒關係了,因為再多也無福消受」的油條感(得了便宜還賣乖),頻頻從自省轉成欲擒故縱,復又於結尾處,回馬槍地再給自己一刀;至此,拿日常作隱身術,或許也只是受虐狂般只想給自己來上個十刀的練習回馬槍,造成蒼蠅與神明的延續之感,到此已經成為空氣中無意追逐的嗡嗡作響,或是徒留燒香過後的氣味般曖昧不明,即便仍有無常的關係變化,卻只是因為觀看的距離拉得太近,當一切都太近,看不到蒼蠅也看不到神明,只塞滿自己的時候,甚至會以為連飛蚊症都治好了;輯三充分表現出痊癒或釋懷的最大嘲諷,富裕的是蒼蠅,短命的也是。神明則無關乎短命或富裕,於是來到輯四。
輯四:摸到的是欄杆還是骨,收錄11首詩作,其中10短詩是欄杆,最後一首壓軸的長詩是骨。時空轉變且無盡奔流,或也是肉身之骨即為吾之欄杆。但也不是說如果每天掐著自己的脖子搖晃咆哮,身體裡面就有細胞知道要怎麼樣來釋放誰出去,到底會是誰啊,難道要放血嗎?最後的長詩〈小雪〉裡頭,有不斷重複的兩句:「一切都是錯的/因為太正確了」,是作者對神明和蒼蠅最大的恭維,也是在這一整本詩集裡,作為共同觀者,能夠給予自身和讀者的結語收束。
常見蒼蠅黏於骨上,搓手擦腳地品嘗,或見金身寶貴的神明,坐鎮在金屬欄杆後被穩妥地保護著。這些詩作如同穿梭在縫隙間的停頓或佇足,不淨的時候所見皆不淨,聖潔的時候所見皆聖潔,然而,不論在飛或沒在飛,不論蒼蠅或神明,不論不淨或聖潔;一切都是錯的,因為太正確了。
小令雙詩集出版計畫為國藝會補助出版計畫
名人推薦
詩人何景窗、作家李奕樵 推薦

【預購】K書:試刊號?◎列維編
平常價 $23.00作者們將分別就自己最近的文學創作、最新的文學感悟,以及對《K》書未來的意向與意念,展開主題發言。
列維
七年級詩人,學者,獨立文化策劃人。曾於爾雅出版社出版詩集《碧娜花園》,詩作入選《2015年臺灣年度詩選》。

【預購】聯合文學(10月號/2021)(第444期)
平常價 $21.00馬塞爾.普魯斯特誕生150周年紀念
10如何追憶似水年華的日常療癒生活提案
文學 楊凱麟開啟追憶感官
戀愛 朱嘉漢描寫似水愛情
空間 吳錫德敘述年華時空
瑜珈 張以昕營造冥思環境
音樂 蛋堡召喚感性情緒
食物 比才熬煮撫慰高湯
香氛 潘雨晴調製伏神氣味
色彩 彭姝樺塗抹溫柔心靈
藝術 許聖泓、温孟瑜凝結時光
日用 紀念馬塞爾.普魯斯特玫瑰、《瑜伽練習者求生指南》、《家常音樂》、日本食器、烏龍麵、P.Seven茗香水、普魯斯特扶手椅、虹牌全效抗裂乳膠漆、日常解芳茶品、倫敦設計雙年展Metronome
+PLUS
40則真實的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療癒問卷


如光如影:龔萬輝插畫集◎龔萬輝
平常價 $24.00《如光如影》插畫集選錄了龔萬輝從2003年到2016年之間的插圖作品120幅。大部份是曾經刊登在國內外文藝副刊的插圖,也有為書本封面而畫的原圖。畫作之外,書裡也安插了30篇文字作品,包括作者私藏未曾刊登發表的詩作。全書分為二輯,可以看見一個創作者的風格摸索,而至技法演變的一些過程。龔萬輝的插畫保留了水彩手繪的質樸和輕靈,和他的文字創作有著相似的個性。這些插畫和文學之間有著非常親近的關係,像光和影的存在,彼此互涉,彼此也有了不同的故事。
作者简介
自2001年開始為報章副刊畫插畫,目前從事文字和繪畫創作。插畫作品見於星洲日報文藝春秋、台灣聯合報副刊和自由時報副刊等,也曾參與國內多項水彩畫聯展。曾獲台灣聯合報文學獎、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海鷗文學獎等。著有小說集《卵生年代》、《隔壁的房間》,散文集《清晨校車》和圖文集《比寂寞更輕》。插畫作品入選2016年亞洲插畫年鑑。

不可會意◎黃意會
平常價 $20.00「由意識無限工作室出版的《不可會意》記錄了一位多維藝術家發現世界美麗的人生視角,以及對於生命的感悟。正如他的人一般清新自然,所抒發的也都是簡單真摯的情感。所謂『不可會意』,正如書名,人生的風景,每個人原本不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那些童年的回憶。帶著新加坡持有的人文風采;那些在廣州遊學的經歷,卻也是很多有趣的回憶;還有對於貓友狗友們的描述,一只在海邊凝望大海的貓咪,眼中為何泛著淚光?還是世界各地酒館的風光,人生暮年『老來猜知道』的感悟……感受藝術家的每一天生活,看見、聽見、遇見的一切,讓生活清爽簡單,充滿生機。」
——〈黃意會——不可會意〉,見《聯合早報》,2021年6月21日
作者簡介
黄意会
1954年生新加坡南洋大学荣誉学士(1979)
黄意會學畫靠自學,早年習蠟染畫、纸刻劃, 1980年代開始偏向油彩和膠彩的創作,有時會用畫蠟染的技巧處理油畫的细節,有時會應用油彩的厚度和沉重性,结合膠彩的自由和流動性, 碰撞出不一樣的肌理效果,
黄意會得過大華銀全國繪畫比賽優異獎,陳之初博士藝術獎等獎項,他说: 「畫畫是一次又一次的實驗、探索,求新、求好,是自由的選擇也是追尋美的過程,這些年来,我依然游走於抽象和具象的世界裡,以顯微之眼,開闊之心,去發掘人性的本質,自然的氨息藏情山水,寄語浮雲,畫我所愛,愛我所畫無時無刻,自由心開。」
獎項
1983-87大華銀行全國繪畫比賽一優異、京都國際畫展卓越獎
1987旧M画比賽,全場最佳奦、法國巴黎大皇宮常年展銀座奬
1988/1998/2016陳之初博士艺木奖
1990IBM繪畫比賽,第二奦
1992大華銀行全國繪畫比賽,具象寫實組第一獎
1998陳之初博士藝術獎
2003第3屆城市發展雕塑比賽優異獎個展
1979第一次個展:意會傳奇一紙刻作品展
1984第二次各展:黃意會繪畫作品展
1988第三次個展:童會山
1989第四次個展:詩·紙刻
1992第五次個展:意會、想像
2000第六次個展:人面山水
2008第七次個展:千風.千影——黃意會繪畫作品
2010第八次個展:「意會山水」,廣州
2015第九次個展·:「鳥歸沙有跡」
2018: 「无时」第十次个展
2019: 「转身」摄影个展
2019: 《三毛与我——那些日子》,深圳
2019:《妆艺大游行》庆祝新加坡开堀200周年
2021: 《知音·三毛与我》近艺画廊
2021:《后会无期》舞台剧设计

【預購】反蘇格拉底◎伊坂幸太郎(譯者:鄭曉蘭)
平常價 $29.00
【預購】冷萃咖啡學:用時間換取水滴、冰滴、冰釀的甘醇風味◎王維新
平常價 $30.00好喝的冰咖啡,聞起來的香氣雖然不如熱咖啡那麼奔放上揚,但一入口後各種好滋味、香氣與觸感紛至沓來,豐富著我們的口,滿足著我們的心。但不是只加了冰塊的冰咖啡,而是經由冷水或冰水慢慢萃取得來的冷萃咖啡,顛覆一般咖啡的想像,享受的是品酒一般的香醇風味與沁涼的快感。
當咖啡成為許多人的每日必須飲品,除了咖啡豆產區與品種的差異、烘焙輕與重的分別、熱咖啡沖泡法不同之外,還有一種喝咖啡的樂趣,就是冷萃咖啡。炎炎夏日,冰咖啡的發酵香氣與清涼感尤其令人著迷。
冷萃咖啡大致可分為—水滴式、冰滴式、冰釀式三種作法。這三種方式由於萃取條件不同,會造成不同的風味與口感,但都屬於冷萃咖啡。冷萃咖啡的原理和冷泡茶是一樣的,就是以低溫長時間浸泡的方式讓咖啡內的風味慢慢溶出。
本書要教讀者自製沁涼無比、口齒留香的冷粹咖啡飲品。有關咖啡豆的選擇、冰滴設備的選擇、冰滴、水滴、冰釀的不同萃取法、口感的掌握、香氣的獲取、保存方法....等等都是一杯冰咖啡好壞的關鍵。
利用四種方式製作冷萃咖啡風味:
水滴法:以室溫水萃取,直接飲用,有如醇厚濃郁的威士忌。
冰滴法:以冰塊水萃取,直接飲用,有如清香爽口的雞尾酒。
冰釀法:以萃取好的咖啡放冷藏發酵,或將咖啡粉泡在室溫中,放冷藏發酵,有如陳年的女兒紅。
濾茶袋浸泡法:與茶包一樣浸泡於冷水中,放冷藏發酵,有如清爽的冷泡茶。
能喝到和酒一樣風味和香氣的冷萃咖啡時,喝咖啡的樂趣更加提升。冷萃咖啡就如同它的風味,需要放在冷藏室下慢慢發酵,隨著封存時間愈久而愈甘醇無比。本書所有相關的知識與製作方法將帶來不一樣的咖啡新享受。
達人推薦
* 台灣精緻咖啡協會理事長|曾寧春
* WCRC世界烘豆大賽冠軍|賴昱權Jacky Lai
* 2017 WCTC世界杯測賽第四名|莊玄
*台中-歐舍咖啡-2009WSC第一屆世界虹吸咖啡大賽冠軍|李雅婷
*台北一席AloneTogether咖啡老頑童|高振御
*咖啡學系列作者|韓懷宗-「言簡意賅,條理分明」
* 2016 TOPER咖啡烘焙大師賽 台灣區冠軍|李一凡-「身為咖啡人,如果您錯過了《精粹咖啡始末》,您再也不能錯過這本《冷萃咖啡》;若您是正在學習咖啡的道路上,老王20年咖啡萃取精華與魔鬼般的細節,更是您不能錯過的。」
王維新
文化大學生物系畢業。高中畢業大考落榜時,比生物領域早一步與咖啡相識,在傳統咖啡店中學習技藝,以土法煉鋼的實作方式累積經驗,從只知道麥斯威爾的小毛頭進化成可以自煮自烘的老毛頭。堅信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工作經歷
不咖啡負責人兼吧台手兼烘豆師(2012~)
烘焙者咖啡松德店店長(2010~2012)
烘焙者咖啡南西店店長(2009~2010)
台南MASA LOFT吧台手兼烘豆師(2007~2009)
烘焙者咖啡永康店店長(2005~2007)
烘焙者咖啡內湖總店員工(1997~2005)
比賽經歷
2010 WSC世界虹吸大賽台灣選拔賽第四名
2011 WSC世界虹吸大賽台灣選拔賽評審
2013 WSC世界虹吸大賽台灣選拔賽評審
2014 WSC世界虹吸大賽台灣選拔賽評審
2016 WSC世界虹吸大賽台灣選拔賽評審
2017 WSC世界虹吸大賽台灣選拔賽評審
2017~2018 WSC世界虹吸大賽國際評審
教學經歷
2011~2012 實踐大學推廣教育部咖啡烘焙達人班授課講師

【預購】俗女日常◎江鵝
平常價 $30.00在還未認識江鵝之前早開始拜讀她的臉書粉專,當時就為她怪奇的洞察力所吸引,小中見大,大中見小,又能從犀利的文字中找到鬼靈精怪的叛逆。
如此反骨的學霸絕非這麼簡單是字面上的「俗女」。
她這「俗女」可一點都不是隨手一抓就一打的那種便宜,也不是隨便書架上到處可見那類「愛自己的一百種方法」。她自學屬於她的人生哲理,然後膽敢放手就做了沒多少人有勇氣做的決定,即使遇上四十歲的「生活迷惑」,但她仍然有一種恬淡卻不將就的風情。
於是她的文字深入人,懂人,偶爾帶點超然,卻又踏踏實實。這次她透過這本書,再次展現無與倫比的觀察力。說實話,生活當然可以日復一日流水帳般沒有高低差的過,但她總有辦法在這樣的日常,說出一篇篇精闢的領悟。讚嘆生命之美的淨透,再來反手一拍的自嘲,讓人愛不釋手,又認同不已。
這就是江鵝,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迷人魅力。──謝盈萱(《俗女養成記》演員)

【預購】0.018秒——隱匿詩集◎隱匿
平常價 $27.00根據《摩訶僧祇律》,一日一夜有30個「須臾」,1.2萬個「彈指」,24萬個「瞬間」,480萬個「剎那」,由此推知「一剎那」是0.018秒……每一首詩的生發就在那0.018秒之間,只是詩人困在有限的肉身和文字的迷障中,註定必須為了那一剎那,而服一輩子的勞役。
在那些偷來的時光之中,我成為現在的帝皇與詩的臣僕,而當這些詩作逐漸累積,我便開始為它們打造一個合適的容器:以極為笨拙的手法,耗費漫長的時間,反覆思索與修改,將這些詩作排列組合,調整版面與行距,甚至為〈這裡〉添加了另一首影子般的詩〈那裡〉,最後再加上插圖與封面,終至,成為一本詩集。
我想像著,我在刑期之間完成的這些書,即是我的墓碑,這該是多麼美。而我在意或說著迷的,從來不是歷史定位,而是寫詩的時刻,我在宇宙間的定位。
隱匿

【預購】鹽分地帶文學(9月號/2021)(第94期)
平常價 $21.00世界各地皆流傳著鬼怪傳說故事,因為符合奇特、意外性與非日常的條件,人們記住了這些光怪陸離的事件並不斷談起。隨著時間推進,細節可能被遺漏,可能經由加油添醋,這些異聞便逐漸化作地方風土民情與歷史進程雜揉而成的產物。本期將帶領讀者探究其不可言說的神祕與生活的連結。
方智弘/封面繪圖、專輯插畫
馬嘉駿/怪奇事件收集、整理撰文
內文/
現在相當熱鬧的一處濱海小鎮,我年少時偶爾跟著父母常去拜訪世居該地的長輩,不過當時完全沒有一丁點會變成這麼繁華與觀光化的可能性,所謂的港口只停泊著寥落的機動平板小船和人力舢舨,有人會在細窄的堤防上釣魚。
就在那港邊,非常突兀地有棟以土黃色為基調的兩層樓巴洛克風紅磚洋房,據說是日治時期某個台灣醫生世家的地產,許久沒人居住,有個小小荒廢庭院,外圍紅磚與鑄鐵構成的牆破爛缺口,被人用港邊的纜繩綑綁加固,洋房本身整體還相當美麗,只是原本鑲嵌彩繪玻璃的長窗被長木條釘死封閉了。像這樣空無一人的老房子,自然而然地就被傳說是鬼屋,在當時縣市之間相當有名氣。
究竟裡面發生過什麼事情、人家姓什麼,世居該地的長輩也不清楚,只說他小時候還曾經跟住那房子裡的小孩一起在港邊玩過,不知道何時他們搬走了。前幾年為了參加當地活動時,我特別繞去看了一下,洋房已經拆光變成某種行政大樓。
為了寫這篇手記,我上網以「○○○鬼屋」查詢這棟洋房的故事或照片,完全找不到,取而代之,跟當地有關而且一直被內容農場、社群媒體轉發的是另一則,顯然是觀光發達後才被廣傳的遊客景點式鬼故事。一瞬間,我居然對那鬼屋(以及曾經生活於其中的鬼)感到有些被遺忘的哀傷。

SEAL(第二期至第七期)◎牛油小生主編
平常價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