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 9780500294529
- 9786267118085
- 9786267118887
- 9786267206003
- 9786267206065
- 9786267206270
- 9786267206300
- 9786267206782
- 9789862136829
- 9991110625010
- 9991110825038
- 9991110925066
- 9991111025024
- 9991111025048
- 9991111125052
- Annie Ernaux
- how to eat
- how to fight
- How to Love
- how to relax
- how to see
- How to sit
- How to Walk
- Junie Wang
- Matsumoto Taiyo
- No.吾 全四冊套書
- Olga Tokarczuk
- Vitali Konstantinov
- 一行禪師
- 世說新語
- 人文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佛學
- 佛家
- 佛教
- 作家新手村
- 作家新手村1
- 作家新手村2
- 作家生存攻略
- 作家生存攻略+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套書
- 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套書1(技術篇)
- 俗女养成记(第二季开播纪念版)
- 俗女養成記(第二季開播紀念版)
- 先養狗,然後……養了貓
- 六朝怪談
- 其他
- 勵志
- 古典
- 台灣
-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 史提芬·瑞克勒斯
- 史記
- 同志
- 吳茵茵
- 吾
- 哲學
- 唐詩三百首
- 唐詩說
- 圖文書
- 圖解貨幣簡史:貨幣的誕生,以及它如何影響從古至今的金融體制與國際政治
- 大块文化
- 大塊文化
- 大海的一天
- 奥尔嘉·朵卡萩
- 奧爾嘉·朵卡萩
- 娜歐蜜‧夏拉蓋
- 嫉妒所未知的空白(2022年新版)
- 孝經
- 孫子兵法
- 安妮‧艾諾
- 宋詞說
- 完全版竜樹諒預言漫畫集
- 宗教
- 宗教命理
- 寫作
- 寫真
- 小說
- 川貝母
- 幾米
- 幾米年曆2023
- 建築設計
- 張怡沁
- 張穎綺
- 徐至宏
- 心法篇
- 心理勵志
- 心經解密
- 心裡勵志
- 怎麼吃
- 怎麼吵
- 怎麼坐
- 怎麼愛
- 怎麼看
- 怎麼走
- 怎麼鬆
- 怪誕故事集
- 怪诞故事集
- 情批
- 愛人的樣子:愛滋感染者伴侶親友訪談故事集
- 愛滋病
- 懸疑
- 成為洞穴
- 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
- 我所看見的未來
- 手作
- 技術篇
- 攝影
- 散文
- 文創
- 文創品
- 文壇生態導覽
- 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2(心法篇)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旅遊
- 日曆
- 日本
- 日本動畫
- 日本文學
- 日本經典動畫建築: 架空世界&巨型城市
- 日本美學
- 時報
- 曆
- 書
- 朱宥勳
- 李建興
- 東方哲理
- 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從最醜公爵夫人到維納斯,探索歐洲近代藝文軼事與眾生百態
- 松本大洋
- 歷史
- 每天都在膨脹
- 江鵝
- 江鹅
- 法國文學
- 波蘭作家
- 海外
- 温澤元
- 漫畫
- 漫畫佛家思想
- 漫畫儒家思想
- 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
- 漫畫史記
- 漫畫史記·世說新語
- 漫畫唐詩三百首
- 漫畫唐詩說·宋詞說
- 漫畫孫子兵法
- 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
- 漫畫禪宗思想
- 漫畫菜根譚·孝經
- 漫畫道家思想
- 狗
- 王春子
- 生活哲學
- 生活風格
- 眾神與野獸
- 社會寫實
- 社會議題
- 禪宗
- 科幻
- 竜樹諒 たつき
- 精神病院
- 維達利
- 繁體
- 繪本
- 繪畫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聊齋誌異
- 職場
- 菜根譚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蔡培元
- 蔡志忠
- 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
- 藝術
- 藝術設計
- 蘇凌
- 許恬寧
- 詩
- 譯者: 高彩雯
- 谷口治郎
- 貓
-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7冊合售】
- 道家
- 那些狂烈的安靜
- 那城THAT CITY
- 鄭凱庭
- 錯把工作當人生的人:讀懂同事內心小劇場,擺脫無用情緒包袱,劃清職場與生活界線◎
- 閱讀
- 阿尼默
- 陳牧宏
- 陳育萱
- 靈異
- 香港
- 高彩雯
- 鯨向海
- 黃照達
- 黃鴻硯

【預購】精神病院 (經典復刻版)◎鯨向海
平常價 $24.00# 較之現代科技的瘋狂遞變,詩集的態勢是堅定永恆的。⋯⋯我們總是急於見到那些寫詩的人,更甚於好好研讀他們的詩,這個時代的氛圍似乎是這樣的。詩集的處境,有時更像是座落在荒郊野外的一座精神病院。
# 你是那種比較強的風
我的靈魂依附在上面
是那麼容易散落
始終記得那些年被《精神病院》擊中的日子。
我常幻想走在秋天的路上
一抬頭就看見你
巨大,而且懾人的美麗
不斷落下
卻又沒有一片要擊中我的意思
那時詩句紛紛射來,彷彿隨意就瞄中人心拍節奏之間,讓人為之一悸,覺得自己被鯨向海給圈入魔山上的療養院中。
這個世界,一瞬間,也恍若精神病院了。一處肆無忌憚,放任想像力與創造力之所在,正是詩歌要追求的;而充滿儀式與規範的精神病院,以仿同宗教的模式來治療不安定的靈魂,亦宛如詩歌——憑藉各種韻腳、節奏與意象的形式鎮壓著詩人的激情暴烈,使其優雅、安頓。
時間召喚,時間追著時間,年少的日子偶爾閃現,你是那永遠不再來的、那些年無法再覓得的心事。復刻的《精神病院》,重新開啟,詩人與讀者彼此治療,「必然會有那樣的神秘讀者,甚至一生僅只一次,和詩人彼此互有治療者和被治療者的精神動力關係。」讓我們無所畏懼地讓自己被詩療養,鬆開時代的挫傷,在這裡,會找到那個人願意成為你的治療者和被治療者。
從前從前,卻有這樣一個人
(一開始就再不存有任何幻想了)
願為你永遠永遠
保存他無瑕的淚滴
鯨向海
精神科醫師。
著有詩集《通緝犯》、《精神病院》、《大雄》、《犄角》、《A夢》、《每天都在膨脹》。
散文集《沿海岸線徵友》、《銀河系焊接工人》。

【預購】我所看見的未來-完全版(竜樹諒預言漫畫集)◎竜樹諒 たつき(諒譯者: 高彩雯)
平常價 $30.00作者簡介
竜樹諒 (たつき諒/Tatsuki Ryo)
1954年12月2日出生,日本神奈川縣人,現居橫濱,1975年於漫畫雜誌《月刊公主》(秋田書店)出道。著有《人偶物語》、《時間中的少女》、《水藍色的航空信》、《泰姬瑪哈陵的城鎮》等。1999年,《我所看見的未來》初版由朝日SONOMARA發行,集結了竜樹諒1994~1998年間在雜誌《真正發生過的恐怖故事》和《恐怖體驗》刊登的作品。同年,竜樹諒引退離開漫畫界。然而因為《我所看見的未來》封面上明確寫著「大災害是在2011年3月」,被讀者網友視為成功預言了東日本大震災,引起社會矚目。
譯者簡介
高彩雯
臺灣大學中文系、中文所畢業,東京大學亞洲文化専攻博士課程修畢。現為中日文譯者。近期譯作有《臺南日式建築紀行》(鯨嶼文化)、《日本民藝與手工藝》(日出)、《先養狗⋯⋯然後,養了貓。》&《平家物語 犬王之卷》(大塊),共著《水水蘭陽,百年電火》等書。
譯稿賜教及工作聯繫:looky.kao@gmail.com
【預購】作家生存攻略+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套書(一套兩本不拆售)◎朱宥勳
平常價 $53.00表面上看起來玄之又玄的「文壇」,實際上是有運作模式的產業,朱宥勳以自己實際「闖蕩江湖」的經驗,和自己觀察歸納的體會,為每個想要了解這個環境的讀者,和想要闖關的創作者,提供補血能量和破關祕笈。
《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
靠筆吃飯,可能嗎?
想以文學創作為業的人,應該都會自問或被親朋好友逼問:「做這一行會不會餓死?」文學創作者是一個社會創作力的代表,但這個工作卻總是有著職場資訊不清、業界生存法則難辨的狀況。如果想從事寫作工作,想靠寫作維生,但卻沒有這個職業該有的職場資訊,求職網站上也沒這個選項,那該怎麼辦?
文字創作者以職場術語來說是「自雇者」,沒有工會、沒有太多同事、沒有法規規範,最重要的是沒有職場生存回報資料讓後進者了解。《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便是針對想了解文字創作領域職場狀況的人所做的田野觀察成果,給想嘗試文學創作的人、給想評估寫作環境的人、給對創作出版運作有興趣的人的第一手生存攻略,揭開種種隱而不宣的業界眉角。
本書的寫作起源於對於許多創作者如流星般消逝的惋惜,朱宥勳說:「從我高中開始寫作到現在,我見過幾十位比我更有才華的創作者。他們橫跨各個世代,無論比我年輕還是比我年長,都曾在某一瞬間,展現了我從未能及的光芒。但是,他們大多沒能繼續寫作。除了『另有人生規劃』以外,大多數的秀異創作者,都是被業界各種『俗務』給磨掉了。就連我自己,也有過好幾次放棄的念頭。我能夠繼續寫下去,並不是因為我比別人優秀。我回報這份幸運的方式之一,就是把我所知的這些江湖訣竅說出來。」
《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是難得的針對文學、文字創作職場的田調與生存者回報,也是寫作職涯眉角大公開,所有以往認為不可捉摸的、用「天分」、「靈感」、「才華」等虛幻詞彙架起來的上層結構,其實都有經濟運作收支損益的下層結構。透過揭露這些業界資訊,讓創作與出版成為有脈絡可供新手依循的產業,讓創作生態有清晰的面目讓新手參考。這本書寫給想要成為作家的新人:它可能會成為實用的技術手冊,讓你讀了之後充滿創作決心;也可能會成為勸退之書,讓你稍微考慮一下自己的文學夢。
《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2 心法篇》
歹勢,敝圈真的好亂
就算不是從事寫作者,或多或少也都聽過「文壇」,但到底「文壇」是什麼?它是怎樣的江湖?這個詞,大概是最常被直覺地說出來,但又難以定義的詞彙之一。
在《作家生存攻略》中細細說明過寫作職場運作的眉角,朱宥勳將創作生涯十年來實際闖關經驗的具體細節毫不保留地提供給讀者後,《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2 心法篇》則提供更為宏觀層次的文壇生態,它的結構、階級、意識形態與價值偏好,提供大家關於「文壇」這個環境的廣域地圖。
關於這系列文壇的生態觀察,以朱宥勳自己的話來說是:「『文壇』並不像某些說話玄之又玄的寫作者宣稱的那樣,只是一個幻覺;從社會學的角度,我看到了一個確實存在的社會場域。這個社會場域有自己的物質基礎,有自己的組織慣性,有自己的意識形態,也當然有在這些結構裡面,努力求存或掠奪資源的人。文壇生態看多了之後,就會明白:作家不過是一種職業,並不特別玄妙或抽象,只是這些『從業人員』通常喜歡含糊其詞,才讓外人霧裡看花。⋯⋯在這本書裡,我不會談太多文學理論、寫作心法。我希望可以平實地告訴你,我看到的『文壇』是怎麼運轉的。以及,它如何吸引一代代的文學青年前仆後繼。」
這本書,就是試著將「作家」外圍的形象拆掉,試著將其還原成可理解的「職業」邏輯。希望在這樣的描述裡,可以幫助有志於寫作的人,去理解文壇運作常規,特別是那些隱而不說、高來高去的精神密碼。
近來人們流行用「玻璃心」來形容動不動自尊就會受傷的人,如果套用這種比喻,文學人大概滿滿都是「地雷心」吧。當每個文學人心裡面都安裝了幾百個地雷,又都在一個小小的圈子裡面擠來擠去的時候,可以說比戰後那些未清除的雷區更加危險,新手寫作者都還沒登壇大展身手,就被詭雷爆得慘不忍睹。拆雷不如避雷,縱使隱雷處處險象環生,本書心法讓前人的踩雷經驗當作你的漫遊文壇導覽指引,穩當地踏在前人清除出來的安全道途上前行。
名人推薦
王聰威(小說家)
李屏瑤(作家)
林達陽(詩人、作家)
封德屏(《文訊》總編輯)
胡采蘋(財經網美)
馬翊航(作家)
楊佳嫻(詩人、作家)
朱宥勳
台灣桃園人,一九八八年生,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耕莘青年寫作會成員,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全國學生文學獎與台積電青年文學獎。
出版過小說集《誤遞》、《堊觀》;長篇小說《暗影》以職棒簽賭案來探索台灣社會的面貌;長篇小說《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摸索學校教育體制的權力結構問題;散文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藉經典作品解讀來分享學校教育裡不會探觸,但卻是許多年輕心靈期待理解的作品;《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分析如何用小說技術來解析世界、說服他人、洞悉讓人混淆的資訊洪流;與朱家安合著的《作文超進化》,教學生培養思辨能力,只要知道人們如何思考、大腦如何運作,就能把文章寫得又快又好。
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介紹新世代的小說創作者。與愛好文學的朋友創辦電子書評雜誌《秘密讀者》,曾持續三年不間斷出版當下台灣僅見的文學評論刊物。朱宥勳目前於「深崛萌」擔任高中國文課本執行主編,並於聯合報鳴人堂、蘋果日報等媒體開設專欄。
除魅之書
楊佳嫻
一個在文學場域(即文壇/貴圈)內被認可的作家,回溯起得到這個位置之前的經歷,通常會跟什麼有關呢?作文比賽、校刊社、國文老師,以及第一次參加文藝營/寫作班,第一次參加全國性質的文學獎,第一次遇到心儀的作家(幻滅或不),第一次投稿重要文學刊物或大報副刊(被退稿或不),第一次出書⋯⋯,幾乎是一連串操演與建設的積累。當中比如寫作班、文藝營、文學獎,在台灣戰後淵遠流長,是橫跨好幾世代作家的共同回憶。
老一輩作家會回憶他們參加官方反共文學體系下的「復興文藝營」、見到令人如沐春風口才一流的瘂弦;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以降開始邁入自覺創作的作家們,可能參加過《聯合文學》舉辦的全國巡迴文藝營(是不是依然見到了瘂弦?他是該文學雜誌的創刊總編輯),而得以見到不少聯文出版過的作家們,或許就從中找到了學習的典範。新世紀以來,有沒有可以與之前兩種文藝營抗衡的營隊出現?
除了形制與聯文十分類似的印刻(出版社+文學雜誌)也出動旗下作家,以文藝營方式讓文學愛好者認識以外,當屬由許榮哲、高翊峰、王聰威等人組成的「小說家讀者8P」擔任導師的「搶救文壇新秀再作戰」文藝營。導師制度固然沿襲自過往大型文藝營,但是,也出現新的運作模式,可能與主事者許榮哲在耕莘寫作會的經驗有關,更為表演化、綜藝化,也更為目的化(以獲取文學獎為目標來調整作品)。我真正認識宥勳是不是在這個場合?某一年,「8P」某位小說家太忙,我曾經擔任代打,擔任「搶救」文藝營的導師。那時候,宥勳和其他耕莘寫作會的年輕人就在營內擔任輔導員。
匆匆十餘年過去,除了已經成為獨當一面的小說家與文學評論家、熱心介入教育與政治事務之外,宥勳也花費很大精力,希望能「除魅」──「如何成為作家」,這在無數作家自述中總閃耀著命運與靈光的歷程,其實一點都不神祕。天分當然不可或缺,可是「作家」不只牽涉到創作,發表、出版以及其他生涯發展中的事務,它們都是具體現實的一部份,不是有才華就會自動靠攏生成的,而往往還依賴勤勞、自律,也得做出判斷和選擇。於是,誕生了《作家生存攻略》技術篇和《文壇生態導覽》心法篇的寫作計畫。
閱讀《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時,確實頻頻點頭,寫得好清楚,又坦白,每個相關環節都觸及,甚至連工時分配(假設你是一個沒有固定正職、完全依賴稿費演講費評審費補助計畫過活的作家,你必須衡量你能完成而不會擺爛或降低水平的工作量)都討論了。
其實,提出「技術」二字,已經非常牴觸一般對於文學的想像。一九三三年,章克標寫了一本《文壇登龍術》,諷刺文壇怪象,魯迅拿此書做引子,寫了〈登龍術拾遺〉,嘲笑說此「術」即做女婿之術,「要登文壇,須闊太太,遺產必需,官司莫怕」,影射當時文壇特定人士。而宥勳此書明擺著談「生存之技術」,分析「作家」的「職業生涯」之所需,也許會引來「術士」譏嘲?無論如何,在「除魅」工作底下還含藏著一顆愛護的心,期望讓後來者看清楚要走的道路,勿懷抱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更直白的說吧,養活自己,累積戰力,不要被騙,也不要自欺。
宥勳在本書〈後話〉中說,學習社會科學教導他「精神創造都奠基在物質基礎與社會制度上」,因此,他認為有志於文學者,不能拿文學清高的神話來自誤。魯迅談女性處境時很直接說就是要有錢,作家生涯亦如此;張愛玲把第一筆稿費拿去買了唇膏,母親說怎麼不留著紀念,但祖師奶奶頭腦清明不浪漫,錢就是要用。在我看來,文學相關研究的典範與方法持續變化中,社會科學觀念的引入,確實可以讓人不再「有系統的天真下去」(張愛玲語)。
不過,如此強調「技術」,並不意味著認為技術解決一切。宥勳提到,認知現實難堪後仍保有的「奮力追求的意志之光」,才是「真正的美善」──我想起宥勳和我都心愛的郭松棻小說,〈雪盲〉裡頭,幸鑾在海拔五千公尺沙漠中的警察學校裡教魯迅,頹唐氣息與意志之光共存,粗糙現實與敏緻心靈的角力……。
常聽到感嘆,說當前台灣文學環境很差──當真如此嗎?一方面,文學獎層級與數量都很豐富,有心通過此一管道循序發展的寫作者,練筆機會相當充足;同時,獎助項目也不算太少,縣市文化局、文化部、國藝會,甚至是以作家、社團之名募款集資成立、以協助出版為目的的獎項,林林總總,提供了專注創作、減輕謀生壓力的可能性;大學校園中,文學創作學位以及各種寫作課程,只有增加不曾減少。過去曾聽說,在文學黃金年代,哪個報社哪個出版社提供作家「基本薪資」之類待遇,寫得普通也容易成名,或書如何好賣等等,但是,追懷不可再來的社會文化條件是徒勞的,我這一代、下一代,也早不是在那樣的條件下長成。宥勳強調作家作為一份事業,應當「現在就開始」,而非「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彰顯出一份活在當下的猛進精神。
最後,我想起從「搶救」文藝營到前幾年聯文文藝營都玩過的,把文壇知識變成遊戲,考驗你對場域熟悉到什麼程度──你能分清楚「王德威」、「王浩威」和「王聰威」嗎?你能說出「張耀升」、「張耀仁」和「張耀」的創作有什麼差別嗎?好了,即使搞清楚這些且如數家珍,認真看待每一樁來到眼前的機會,「戲棚底下站久了就是你的」,確實場域內占了個位置,也未必能夠成為偉大的作家(這個詞彙是否太古老?但我仍信仰),視野、教養、品味、氣度,介於天生氣質與自我培力之間,難以說清楚卻又確實存在、決定了創作者高度的那些,恐怕仍是「技術」之外、值得看重的關鍵面向。
宥勳《作家生存攻略》替有志於文學視野者廓清想法,打下基礎,之後,不妨再讀一讀至今仍然難以取代的高階文學教養書楊牧《一首詩的完成》,內外兼備,天地合補。
推薦序
文學也是一門生意,而你責無旁貸應該升官發財
胡采蘋
這本書真是太好看了,我邊看邊哈哈大笑。我多次向別人提及,朱宥勳簡直就是一個賣文學的生意人,這套書再一次證明這件事情。
我對文學只能說是外行,但卻看了很多日本小說,尤其是直木賞和芥川賞的作家。在許多描述作者與編輯關係的電影或日劇中,我隱約窺見那是一個有序的文學產業機制,直木賞、芥川賞只是其中一環,整個產業機制穩定向市場供應高質量的作品,養成了龐大的讀者群。可以想見,日本成名作家的生活品質,會比台灣作家好上不少。
這就是「產業化」的差別。華人社會受到儒家教育的影響,講到讀書人的詞語幾乎都很窮酸,安貧樂道、不為五斗米折腰、十年寒窗無人問,生活已經夠慘,文人之間還彼此相輕,最是負心讀書人。當一個文學家好像生活注定很窮,還要被同行討厭,終究走向心理變態的道路(笑)。到底誰想要過這種生活呢。
時序進入現代,事實上,行動網路的發展拆解了大眾媒體的影響力,懂得溝通的人才是這個時代的決定者。大量新型內容透過手機傳送給每個個人,網路貼文、搞笑影片、推播訊息,內容產業到了百花齊放的時代,一個短篇貼文或者一個迷因圖,所能發揮出的病毒傳播效應,才真正是洛陽紙貴,一字千金。
無論在政治上、在商業上、在各種領域,數位內容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懂得用內容溝通的人,就掌握了下一個世代的傳播權力。喜愛文學的你,當然是其中最有機會的人。我在中國生活十年,前六年是財經新聞記者,然而後四年卻因為行動網路的革命,成為了數位事業部門的主管,這是真實發生在我身上的轉變。
這也是我喜歡朱宥勳的原因,他非常缺乏一個傳統儒家讀書人的窮酸氣息,深知文學也可以是一門生意。我非常著迷於他告訴我的一切生意經,沒想到現在他把這些生意經系統化的整理出來,幫助每一個人瞭解,如何將對文學的喜好發展成一門生意。你可以選擇成為一個作家,或者有更多元化的事業可以經營,未來無限。
宥勳將這套書寫得像是一本電玩通關密笈,從最基礎的文學入門工作開始細談,你該怎麼「踏入文學這一行」,該如何計算自己的薪水,怎麼安排自己的工作,去哪裡找尋客戶與現金流來源。這套書讓一個喜歡寫作的人,能夠系統化的理解,該怎麼將單純的寫作喜好,轉化為一部「職場機器」,精益求精,更上層樓。從技術層面到心態準備,幾乎是一部文學產業分析了,書中的舉例尤其讓人哈哈大笑,帶有宥勳個人對台灣文壇的針砭,那也是一種文學評論。
我是一個資深的財經內容主編,在財經新聞中,有一種「職場分析」是深受讀者歡迎的文類,例如「建立你的人脈存摺」、「如何爭取加薪」、「怎麼向上管理」,這類問題幾乎是點閱率保證,因為每個人都渴望在職場中更上層樓。這套書在我眼中,就像是一份「文學天分者的職場分析」,是完全合格的財經報導,我希望它也能受到歡迎,因為我並不那麼認同每個人都要活得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事實上我相信善於文學者,能在下一個世代的每個領域發光。
內容永遠打動人心,而你得有更豐富的生活資歷,才能不斷深入人心,獲得共鳴。現在就開始吧,各位作家。
推薦序
在完整地圖解鎖之前
李屏瑤
《仙劍奇俠傳》是我人生第一個沉迷的遊戲,當時的電腦應該是龐大的486主機,開機就需要一段時間,至於遊戲的畫質跟解析度,完完全全是時代的眼淚。玩家藉由主角李逍遙的視角,學劍求仙、斬妖除魔,在花花世界遊歷了一遭。
多年後我看見ptt上有一則笨版貼文,談自己的遊戲經驗,此篇被傳頌萬千,原貼文者最後被尊稱為「十里坡劍神」。沒有玩過《仙劍奇俠傳》的人,可能不太懂此文的奧妙。十里坡位於遊戲初始的村莊外,玩家因為找不到出發的船,一直沒有成功觸發遊戲點,誤以為村莊這區域就是遊戲的全部。於是玩家每次開遊戲,就到十里坡努力打怪,等到發現有船可搭,已經在初始區域練到71級、練成了「劍神」。
在讀《文壇生態導覽》時,我突然想起十里坡劍神的故事。如果在起步之前,或是在困頓之時,能夠先讀過理想的攻略/導覽書,也許不必要的損傷會小一點。
小時候出門郊遊都要提前一天收包包了,何況是考慮一場終生的志業?
我從二〇一一年開始獨立接案,範圍挺廣,寫採訪、接文案,也一邊寫劇本跟小說,第一版本名片的稱謂是「文字工作者」。相較起許多早慧的作者,我出版第一本書《向光植物》已經是二〇一六年的事,剛過三十歲。當時的總編輯夏民對我說,他覺得三十歲之後才出書是好事,雖然稍晚,但人會比較成熟。
我不知道三十歲後才出書的自己有沒有比較成熟,優勢是,好歹出過社會,遇過一些難解之事,知道組織裡的無所施力。從組織離開,成為個人接案者後,在生涯各種明面暗面的擦撞中,能夠努力避免折損到自身的核心,讓書寫繼續。
總之,在出書前我有過幾年時間,能夠用採訪者的角度觀察各種現場。場合眾多,也許是一對一的人物專訪,也許是擔任對談紀錄,或者是公開座談、書展現場。偶爾還會想起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創作者,他們漸漸不再寫了。近似於宥勳在《作家生存攻略》裡的提到的,他一路見過幾十位秀異有才華、橫跨不同世代的創作者,可能另有人生規劃,或是被俗務所拖磨,最後沒能繼續寫作。
不再寫的原因我未能確知,我嘗試打撈一些片段。例如剛出版第一本書的作者,很緊張地跟我說,他覺得文壇很可怕。或者有個更常出現的提問:文壇到底是什麼?也有一個作者,認為新書發表會結束後,好像就結束了,書就跟丟進深井的小石頭一樣。或者是,另一個新作者,告訴我他天天都會google自己的名字好幾次,想知道大家都怎麼討論他。
以前我會安慰對方,沒有文壇。你所恐懼之物,比較像是都市傳說。
後來我慢慢發覺,欸,好像有。但這個壇並非想像中的虛無飄渺,而是一個看似扁平、卻又立體,像是一個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組織圖。宥勳在書中有段精準的歸納:
「從社會學的角度,我看到了一個確實存在的社會場域。這個社會場域有自己的物質基礎,有自己的組織慣性,有自己的意識形態,也當然有在這些結構裡面,努力求存或掠奪資源的人。文壇生態看多了之後,就會明白:作家不過是一種職業,並不特別玄妙或抽象,只是這些『從業人員』通常喜歡含糊其詞,才讓外人霧裡看花。」
倘若早點有這本書,在已經過去的許多難以深入談話的現場,我便可以推薦給慌亂的寫作者。讓他們更理解「作家」這個職業,應該可以降低一些轉職率,少去許多無謂的碰撞。
此書是給正在初始台地的新手們,關於未來地圖的揭示。遊戲剛起步,許多區域尚未解鎖,至少可以看出版塊的雛形。憑藉著這場導覽,新手們可以知道旅途的可能方向,往某處走有路,或者是此處可轉彎,而非東南西北不堪行。
至於書中提到的生態,我想簡單補充一些女性視角(當然又不完全那麼女性,畢竟以我的外型已經避開了一些狀況),作家是一個職業,在職場中會遇到各形各色的人,可能會聽到奇怪的傳聞,或是遭逢某些難以脫身的情勢。創作者當然不乏性情特異之人,作家就是一個職業的選項,若遇奇人,那是性格問題,不用冠以作家的光環。在一般社會中該開啟的警覺心跟判斷力,請記得還是要開啟。
看了再多攻略跟導覽,就像看遊戲直播,最重要的,還是自己下海走一遭的體驗。在某些人眼中這個生態可能像是《飢餓遊戲》,即便如此,你也需要理解遊戲邏輯,原著告訴我們的其中一個啓示是,不能將所有人視為敵人,你需要真正的朋友。我也見過將文壇視為一切,眼裡只看得見長輩跟資源,睥睨同輩之人。我不覺得那是唯一解,規則也不見得如此單一,只能說,祝福。
我其實很欽佩十里坡劍神的毅力,他把單一技巧跟空間玩到極致。面對未知的地圖,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玩法。除了傳統的RPG世界,現在更多的是像《薩爾達傳說》那樣的開放空間,任務在走,升等規矩也有,但你依舊可以拋開主線,去做你覺得新奇有趣的探險。我也還記得玩《最後生還者》的過程,最感動的一幕是走在荒蕪的鬼鎮,抬頭看見非常美的夕陽。
創作終究是很個人的事,初始的武器,不,應該說,直到最後,你的武器就是你的文字。以文字前進補血加心升等,文字是你立足的一切。請抱持初心,活到最後。
【預購】先養狗,然後……養了貓◎谷口治郎(譯者:高彩雯)
平常價 $28.00◎《孤獨的美食家》已故漫畫家大師,最引人熱淚的長銷經典作「豪華紀念版」!
◎ 1992年第37回小學館漫畫獎審查員特別獎,開啟谷口治郎新視野的創作轉捩點
◎「紀念新版」特別收錄:5篇漫畫+2篇散文,以及完整原始彩稿
◎ 台灣版獨家:限量加贈〈養狗〉彩色畫卡
無論是貓狗、還是別人的小孩,
有了情感的羈絆,就是「一家人」。
日本國寶級漫畫家谷口治郎,以飼養貓狗平凡卻真摯的親身經歷,細膩刻畫人與動物相處互動的日常,以及面對毛小孩生離死別的感受。
如果說,〈養狗〉以愛犬終老前的最後一年來探討「死」、〈然後……養了貓〉用意外接收的孕貓來描繪「生」,那麼〈庭院風景〉與〈三人時光〉,則講述了「離別」與「相遇」。透過人與人、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彼此陪伴而得到的歡樂與治癒,賦予「家人」新的定義。
此外,書中點出了許多現代人關心的動物照護議題,包含高齡貓犬長照、新生兒導致毛小孩棄養、領養代替購買……等等,相信在動保意識抬頭的今日,讀者更能感同身受。
此版本是谷口治郎去世後的紀念新版,全書重新製版,原始彩稿全部四色印刷。除了四篇〈養狗〉的系列漫畫之外,特別收錄一篇以二戰軍犬為題材的時代劇漫畫〈百年系譜〉,以及谷口治郎親自撰寫的兩篇文章——包含全文超過一萬六千字的長篇散文〈Sasuke和治郎〉,還有原版單行本的後記〈回想〉——在畫格之外,透過真懇的文字,詳實地還原漫畫家本人養狗養貓的真實歷程。
作者簡介
谷口治郎
1947年生於日本鳥取縣,1971年在漫畫雜誌《Young Comic》出道。
作品有《父之曆》、《遙遠的小鎮》、《事件屋稼業》(和關川夏央共作)、《神之山嶺》(原作:夢枕獏)、《孤獨的美食家》(原作:久住昌之)等,創作類型廣泛。
1992年以本書最初版本《養狗》,獲得第37回小學館漫畫獎審查委員特別獎。谷口治郎一生獲獎無數,還曾獲得日本漫畫家協會獎優秀獎、手塚治虫文化獎漫畫大獎、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獎、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勳章、法國安古蘭漫畫獎……等。
2017年2月11日逝世。
譯者簡介
高彩雯
臺灣大學中文系、中文所畢業,東京大學亞洲文化専攻博士課程修畢。現為中日文譯者,有時寫專欄。喜愛文史、散步與貓咪。譯有《山口,西京都的古城之美:走入日本與臺灣交錯的時空之旅》(幸福文化)、《跟貓咪快樂同居》《經過100次的失敗,他用氣球拍下太空》(啟動文化)、《幸福為何是哲學的問題呢?》(麥田)、《臺灣日式建築紀行》(時報出版)、《一人創業思考法:東京未來食堂店主不藏私的成功經營法》(日出),共著《現代日本的形成:空間與時間穿越的旅程》(遠足文化)。
譯稿賜教及工作聯繫:looky.kao@gmail.com

【預購】情批◎阿尼默
平常價 $38.00內容簡介
◎此書讓阿尼默於2021年再度得到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情批》自28國/地域的21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得到年度主題「Poetry」的評審優選獎。連續兩年得到大獎,連波隆那主席都直呼太難得!
作者簡介

【預購】怎麼吵(How to Fight)◎一行禪師(譯者:張怡沁)(繪者:王春子)
平常價 $18.00就會看到我們的「仇人」也在受苦。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
怎麼吵
◆忙碌的現代人往往忘記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是什麼滋味。本系列用不囉唆卻發人深省的簡短段落,讓人在紛擾世界中,隨時隨地,念念清明。全套完整收集,體會一行禪師的日常禪法。
◆一行禪師的方法非常直觀,從聆聽、感受下手,講的是一般人都能體會、理解的方法。尤其是被忙碌生活節奏拉著走的都市人,更能在一切回歸簡單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碰觸生命的肌理,實實在在感受生活的喜悅。
◆繁體中文版佐以台灣知名插畫家王春子的作品,陪伴你重新體驗「吵與和」的單純與美好。
本書主張,透過覺察力,還有對自己和他人的仁慈之心,學習去鬆綁我們與憤怒、依賴、妄想的連結及其帶來的束縛。一行禪師以一貫清晰的理路、慈悲的感染力及幽默感,指出我們一般人在生氣、挫折、失望、錯覺的情境中,是如何反應。同時介紹切實的方法,來轉化我們的想望與困惑。如果人人都學會善待自己的痛苦經驗,就能幫助其他人跨越類似的障礙,讓世界更美好。
《怎麼吵》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六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和平與和解的練習」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苦他人之苦,減少無謂的紛爭」。
***
對一行禪師的禪法有興趣者,請洽:
亞洲應用佛學院(Asian Institute of Applied Buddhism)
以一行禪師及梅村承傳的應用佛學及修習中心
pvfhk.org/
地址:蓮池寺 香港大嶼山昂坪村
電話:(852) 2985-5281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一九二六年生於越南,十六歲在慈孝寺出家,一九四九年受具足戒,為臨濟禪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
一九六○年赴美普林斯頓大學研讀比較宗教學,並於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講學。持續推動反戰運動。一九六七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一九七三年越南政府取消他的護照,自此離開越南,流亡法國。目前住在法國南部的禪修中心「梅村」(一九八二年創立),由僧俗弟子協助到世界各地帶領禪修活動,宣揚正念生活的藝術。
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位禪師,教導正念禪修長達七十餘年,暢銷作品包括《幸福》(Happiness)和《當下自在》(Being Peace)。
譯者簡介
張怡沁
台大政治系學士,紐約大學碩士,曾任新聞記者、金融公關與出版編輯,現專事翻譯與修習瑜伽哲學。
【預購】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蔡志忠
平常價 $32.00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彰化縣花壇鄉。四歲半時因為父親送的一塊小黑板,找到了人生志向,從此心無旁騖地朝著漫畫家道路前進。十五歲時,將作品寄至臺北集英社,接到錄取電話後決定休學,帶著兩百五十元隻身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市場,創下總銷量四千萬的佳績,銷售版權通行世界四十五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二〇一〇年,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構物理公式,並以此套書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
二〇一三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三十七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五十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二〇一五年,蔡志忠因為對禪學深刻的體會,推出以禪為主題的筆記套書《四季禪》。二〇一六年推出《中國哲學經典解密》系列套書,包括《論語解密》、《莊子解密》、《菜根譚解密》、《心經解密》和《禪說解密》等。
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型塑人物,將傳統的哲學典籍、諸子百家思想、中國佛理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在幽默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蔡志忠曾創作過〈老子說〉(收錄於《漫畫道家思想》一書),以漫畫形式解讀老子清淨無為的理念,這次的新作品《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則是蔡志忠沉潛老子哲思後的精粹圖像。每一章經文均搭配一幅蔡志忠的手繪插圖呈現,每一幅圖都可以獨立成作品。漫畫筆法下的老子,形象靈動豁達,各有趣味與禪意,讓《道德經》有了新的意境與生命。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先秦時期的古籍,相傳為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所著,為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性經典,亦是道教尊奉的經典。通行本一共八十一章。原典約五千餘字,是影響古今中西無數人的智慧寶典。此次《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也收錄三國時期曹魏經學家王弼的老子道德經注,是通行後世、研究老子最重要的注釋之一。
作者簡介
蔡志忠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彰化縣花壇鄉。四歲半時因為父親送的一塊小黑板,找到了人生志向,從此心無旁騖地朝著漫畫家道路前進。十五歲時,將作品寄至臺北集英社,接到錄取電話後決定休學,帶著兩百五十元隻身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市場,創下總銷量四千萬的佳績,銷售版權通行世界四十五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二〇一〇年,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構物理公式,並以此套書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
二〇一三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三十七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五十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二〇一五年,蔡志忠因為對禪學深刻的體會,推出以禪為主題的筆記套書《四季禪》。二〇一六年推出《中國哲學經典解密》系列套書,包括《論語解密》、《莊子解密》、《菜根譚解密》、《心經解密》和《禪說解密》等。
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型塑人物,將傳統的哲學典籍、諸子百家思想、中國佛理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在幽默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蔡志忠大事記:
1963年 從故鄉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
1971年 出任光啓社電視美術設計。
1977年 成立遠東卡通公司。
1981年 卡通作品《七彩卡通老夫子》,獲「金馬獎最佳動畫」影片獎。
1981年 開始在臺灣、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報章雜誌長期連載四格漫畫。
1985年 獲選為全國第二十三屆十大傑出青年。
1987年 《自然的簫聲──莊子說》出版,蟬聯暢銷排行榜十個月。
1989年 陸續推出《老子說》、《莊子說》等經典漫畫,以及《漫畫行腳》、《漫畫動物園》等不同風格作品,作品譯本在全球已達四十幾種語言。
1992年 開始學習水墨創作。《蔡志忠經典漫畫珍藏本》出版。
1993年 口述自傳《蔡子說》出版。
1994年 《後西遊記》獲第一屆漫畫讀物金鼎獎。
1996年 到香港參加阜際杯橋牌賽,比賽結束返臺後閉關研究物理,並自創科學、數學公式。
1999年 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
2009年 推出《漫畫天才巧克力》、《漫畫天才學習法》二書,激勵讀者開發自己成為人才。
2010年 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
2011年 獲第二屆金漫獎「終身成就獎」。彩色漫畫《參禪步道》問世。
2013年 出版數年來對於中國經典思想的集結大作《漫畫儒家思想》、《漫畫佛學思想》、《漫畫道家思想》、《漫畫禪宗思想》。
2015年 開始拍攝動畫電影《功夫少林寺》、《武聖關公》。
2020年 於少林寺剃度出家,法名「釋延一」。
【預購】日本經典動畫建築: 架空世界&巨型城市◎史提芬·瑞克勒斯(譯者: 李建興)
平常價 $112.00《大都會》、《惡童當街》、《福音戰士新劇場版》……
從手繪時代到數位時代,
影響全世界的日本科幻動畫經典,
收錄近400張珍貴草稿、原圖、分鏡、取材照,
揭開美術設定與場景設計背後的創意過程!
「動畫」(Anime)日本最成功的文化輸出之一。數十年來,它的影響力橫跨電影、文學、漫畫和電玩遊戲。然而這個藝術類型的的背景繪畫卻一直罩著神祕面紗,尤其是2000年之前的「前數位」時期作品。
《日本經典動畫建築》源自2016年首度在柏林建築繪圖博物館(Museum for Architecture Drawing)展出的「日本經典動畫建築」(Anime Architecture)展覽。該展由本書作者史提芬・瑞克勒斯(Stefan Riekeles)策畫,呈現日本最具影響力的經典科幻動畫電影中,城市與建築等美術世界背後的發展過程,以及這些動畫如何營造出影響後世的「賽博龐克/電馭叛客」(Cyberpunk)科幻場景與美學風格。
本書收錄的九部超級夢幻動畫神作,包含:
《AKIRA 阿基拉》(1988)導演:大友克洋
《機動警察劇場版》(1989)導演:押井守
《機動警察劇場版2》(1993)導演:押井守
《攻殼機動隊》(1995)導演:押井守、原作:士郎正宗
《大都會》(2001)導演:林重行、原作:手塚治虫
《攻殼機動隊2:INNOCENCE》(2004)導演:押井守
《惡童當街》(2004)導演:Michael Arias、原作:松本大洋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破》(2007/2009)導演:庵野秀明
當中出現的背景美術創作者,也都是手繪動畫時期數一數二的大師級繪師們,包含:小倉宏昌/大野廣司/水谷利春/木村真二/今 敏/竹內敦志/草森秀一/渡部隆……等。他們打造了賽璐珞動畫的黃金盛世,也經歷從手繪到數位的過渡時期,見證了動畫產業的變革。
這一趟真實的幕後旅程,將帶領讀者一窺日本動畫業界最受推崇的名導們,以及手繪巔峰時期最具標誌性的背景美術創作者們的創意世界。近距離直擊他們筆下為這些動畫鉅作繪製的細膩且瑰麗無比的背景原圖、分鏡與初期底稿,以及作為靈感來源的取材攝影。
作者史提芬・瑞克勒斯耗費非常多的心力,一一聯繫與訪談參與過這些經典作品過的動畫公司、導演、美術創作者們,蒐集到近400張珍貴圖片,並且忠實呈現在登上大銀幕之前,稿件的原始內容,就連在官方的原畫集或設定集內,都很難看到。
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名場面一次收錄,讓動漫迷大飽眼福之餘,也得知幕後的創作歷程。如《AKIRA 阿基拉》大爆炸前的舊東京樣貌、被稱為神預言的東京奧運看板;《攻殼機動隊》的香港街景取材照、草薙素子運用光學迷彩服與歹徒在河面上對打的新舊城對比景觀;《惡童當街》參考Studio 4℃工作所在地吉祥寺設計出來的寶町;《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庵野秀明捕捉的各個電線桿取材照、以及他親手繪製的第3東京市等。
本書呈現了這些天才創作者們透過動畫來構築出的架空世界,以及令人目眩神迷的巨型城市和建築細節。這些作品可說預言了未來,在警世的同時,也讓我們懷抱無限憧憬和想像。
作者簡介
史提芬・瑞克勒斯 Stefan Riekeles
定居柏林的策展人。洪堡大學和柏林科技大學的文化研究和音聲溝科學碩士。曾擔多特蒙德日本媒體藝術節(Japan Media Arts Festival Dortmund)藝術指導、主辦《Proto Anime Cut》展覽 (2011-2013巡迴)。亦擔任過2010年國際電子藝術研討會的議程主持人,並為柏林跨媒體藝術節策展。現為柏林的「飛行員花園」藝術協會(Les Jardins des Pilotes)副主席。
專業審訂
孫家隆
アニメーター/SAFE HOUSE T studio的共同創辦人、動畫專業負責人,旅日多年。參與多部日本動畫作品如:《帕蒂瑪的顛倒世界》、《七龍珠:神與神》、《銀魂》、《刀劍神域》、《機動戰士GUNDAM UC》、《妖怪手錶》、《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等。譯著有:《決定版!日本動畫專業用語事典》、《動畫製作基礎知識大百科》。\
譯者簡介
李建興
臺灣臺南市人,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歷任漫畫、電玩雜誌、情色雜誌和科普、旅遊叢書編輯,路透社網路新聞編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把妹達人》系列、《刺客教條》系列、丹・布朗的《起源》、《地獄》、《失落的符號》等數十冊。
samsonli@ms12.hinet.net

【預購】父親的錄影帶 Father’s Videotapes◎登曼波 Manbo Key
平常價 $118.00【預購】那城THAT CITY◎黃照達
平常價 $93.00而是害怕自己將來不再懂得恐懼。」
香港《明報》副刊專欄漫畫家黃照達
52篇引人深思的政治圖像
以平面設計的形式風格、如實驗新詩的文句組合
獻給回不去的「那城」
※特別邀請※
香港作家・鄧小樺——專文推薦
紙上行旅・鄧彧——操刀設計
「那城」系列漫畫,是香港漫畫家黃照達(Justin Wong)2020至2021年於《明報》副刊《星期日生活》專欄刊載的政治漫畫。此系列原名「這城」,黃照達藉其繪畫諷刺香港的各種時事,後因2020年7月1日《國安法》實施,漫畫影像比起文字更容易招禍,遂將專欄改名為「那城」。2021年,黃照達因遭到舉發,緊急離開香港,移居倫敦,此系列漫畫竟也成為他在香港這片土地上的道別之作。
《那城THAT CITY》一書收錄連載期間的52篇漫畫,題材圍繞著香港近年的政治情勢、公民意識、社會風氣,以及受《國安法》與Covid-19疫情影響的日常。在書中,有著對心中香港已逝的哀悼、對監控無所不在的控訴,也有對麻木冷漠的警示,以及送給港人的溫暖。
黃照達的漫畫風格深受美國漫畫家克里斯.衛爾(Chris Ware)影響,擅長用平面設計、幾何排列的形式來構思漫畫版面。雖然是在講述政治議題,但並不鋒利批判,而是以抽象簡約的圖像寓意、玩味實驗的畫面構圖,以及詩意、哲思且幽默的文字,嘗試用較多空間讓讀者思考。可以感受到港人暗裡的不服輸、隱晦的掙扎與沉默的抗議,讀起來令人感慨萬分。
【精彩節錄】
「沿著城市的海岸線,走一趟,默寫她的形狀。用力吸一口氣,把數十年來的記憶填滿。在FB大聲公告:『我會繼續登入』。到機場找一個角落,等待城市向自己道別。」——Vol. 7〈如果有一天你要和這個城市道別〉
「我決定要欺騙自己……我用錢請了一大批演員和明星向自己撒謊。多穿幾件衣服,以免被人發現我的西眺。我做了一個籠給自己,讓我感覺安全和溫暖。臨睡前,我把眼睛摘下,以免在夢中看見自己。」——Vol. 8〈我決定要欺騙自己〉
「我為你感到難過,我為世界感到難過,不過我也要感謝你,你雖然贏了,但我們並沒有失敗。你帶我們走進了黑暗、狹長的隧道,我們卻對黑暗有更多了解。」——Vol. 24〈致2020〉
「我是一個一等公民,我的世界沒有恐懼。我是一個二等公民,我可以勇敢飛翔。我是一個三等公民,我溫柔地拒絕黑暗。我是一個四等公民,我向世界發出警告。我是一個五等公民,我每天和監視者對望。我是一個六等公民,我學習張著眼睛睡覺。」——Vol. 30〈X等公民〉
「在這裡,所謂的荒謬沒有位置。黑夜仍然是黑夜,白天仍會是白天。這不再是我們追夢的地方,因為我們已經活在夢中。」——Vol. 33〈歡迎來到這座城市〉
「我選擇成為別人的選擇。我選擇錯誤。我選擇不去做選擇。」——Vol. 38〈我選擇去選擇〉
名人推薦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昶佐(立法委員)
柳廣成(漫畫家)
陳怡靜(「大人的漫畫社」主持人)
羅冠聰(香港立法會前議員)
——攜手推薦
「與極權者對抗的第一步,就是不讓記憶被粗暴地改寫,努力留下文字與圖像,不被世人淡忘。」——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那城即是我城,自由化為幻影,於是我們將明日的訊息隱藏於圖像,以藝術抵抗恐懼。」——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簡約、抽象的畫風呈現港人無法言說的惆悵,簡單、溫暖卻又無比哀傷。」——林昶佐(立法委員)
「且看從這城到那城,再到聲源的遷移——當作品注入離散語境,將賦予那城什麼意義。」——柳廣成(香港漫畫家)
「警語:從『這城』到『那城』,這是一本致香港告別書,足以讓人心碎。」——陳怡靜(大人的漫畫社 主持人)
「因為各種風刀霜劍嚴相迫,我們得以看到手繪、跳躍如詩、纖弱而龐複的黃照達作品。纖細筆觸,簡約隱晦,飽滿傷心。那城,我城。我們無法接近的香港,無法割捨。」——鄧小樺(香港作家)
「從我城到那城,由苦到甘,照達以柔韌有力的映像,折射著香港民主自由的想像。我們需要如他般具創造力的人,啟發未來。」——羅冠聰(香港立法會前議員)
黃照達(Justin Wong)
生於1974年,香港漫畫家兼媒體藝術家,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先後又在香港及倫敦攻讀藝術及互動數碼媒體。完成學位後,開始探索傳統藝術模式在數位時代下的可能性,曾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2021年移居英國。
作品涵蓋漫畫、插畫、平面設計、動畫及互動裝置等領域。畫風抽象、簡約,具有相當強烈的圖像設計感,嘗試用較多空間讓讀者思考。政治社會議題為其主要題材,政治漫畫專欄「嘰嘰格格」2007年起於《明報》連載、「那城」(原名「這城」)2020年起於副刊《星期日生活》連載。
著作有《LONELY PLANET 1-2》、《HELLO WORLD》、《土製香港》(合集)、《80臺北x90香港:漫漫畫雙城》(合集)、《那城THAT CITY》。
Instagram:@ little_pink_man
【預購】貧困旅行記◎柘植義春 Tsuge Yoshiharu(譯者: 陳幼雯)
平常價 $31.00【預購】嫉妒所未知的空白(2022年新版) ◎安妮‧艾諾 Annie Ernaux(譯者:張穎綺 )
平常價 $24.00 尋索另一個女人的名字,成了某種耽溺與欲求。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
刻畫嫉妒多重樣貌的心理力作
◆本書賣點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經典自傳體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我」發聲,以私小說的形式,赤裸坦誠地挖掘、暴露、解剖自身的慾望,呈現一種不矯飾造作的女性敘事聲音。
◆以手術刀的筆觸、自我解嘲的心境,犀利刻畫嫉妒生起、占據生活所有面向的過程,哀悼一段看似逝去卻又捨不去的戀情,而書寫成為了最終的救贖。
◆內容簡介
她主動結束與W的六年戀情,
但和他仍互通電話,偶爾還會見個面。
一晚W來電,說要與另一個女子同居,
從那一刻起,另一個女人的存在侵占了她的存在。
***
編輯筆記
一場似已煙消霧散的愛情,成了那化不開又捨不去的依戀。她苦苦尋覓著有關取代
她原有位置的另一個女人的任何訊息,用以勾勒出某種嫉妒下被全然占據的自我。最強烈的傷痛,最巨大的幸福,無疑都由他人所左右。為了不再讓另一個人占據心頭,破除數個月以來形同蠱毒般的魔咒,書寫成了救贖,最終,作者所未知的空白──那女人的模樣、姓名……全用文字給填補了。
***
出於倦怠感,也因為好不容易才從十八年的婚姻脫身,著實無法放棄重獲的自由,她主動結束了與W的六年戀情,但仍互通電話,不時還會碰個面。一晚W來電,宣布要搬出所住的套房,去與另一個女子同居,這女子從此侵占了她的腦海,左右著她的情緒。
她無所不用其極,探問著這位占據了她位置的女人的姓名、年紀、職業和地址。W勉強披露了這位新歡的背景:四十七歲、大學教授、離過婚、有個十六歲的女兒、住在巴黎第七區。於是四十七這數目讓她開始在精神與肉體被另一個女人完全占據,讓任何四十年華、提著課袋的女人都成了她想要找的「她」。她所遇見的每一個女人,一概變體為「另一個女人」:無論走到哪兒彷彿都會出現。
她這才開始因為分手而痛苦。舊愛並不願意透露這位新歡的姓或名,這個名字也因此成了一個窟窿與空白,她得繞著它打轉。她無論如何都要找出那女子的姓名,因為「知道另一個女人的名字,是失卻自我存在感的我,從她那兒攫取的一點東西」。
她體認到「他所愛的,並不是我自以為獨一無二的那個我,而是任何一位成熟的女人」,也就是說,她發現自己是可以被取代的,她忠實寫下所經歷的嫉妒情緒,追憶著那個時期的慾望、感覺和行為。書寫似乎能夠幫她記錄那些控制她整個人的感覺。因為嫉妒而來的各種想像雖然使她備受折磨,但也讓她像個冷眼旁觀的觀眾,終於可以從中脫身而出。
作者簡介

【預購】圖解貨幣簡史:貨幣的誕生,以及它如何影響從古至今的金融體制與國際政治◎維達利 Vitali Konstantinov(譯者: 温澤元)
平常價 $60.00
【預購】愛人的樣子:愛滋感染者伴侶親友訪談故事集(限量)◎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平常價 $32.00
【預購】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限量)◎蔡培元
平常價 $32.00「胖子好捲尺」居家外出必備,各種長寬高矮,隨手可量。
「胖子」是我最大的敵人,因為我最常被「他」打敗。「胖子」也是我的惡夢,因為我竟然被我最大的敵人附身了。
「胖,只是一種活著的狀態,而不是被評價的標籤。」
自我敘事傳奇論文首度問世,為胖子出征!
透過「故事」瞭解你我差異、勾出情緒、展開對話、真誠相遇
這是一個胖子的故事,也是一個能召喚更多故事的故事。
我在意我的「胖」,聽說是因為「胖」是對我最大的壓迫。
所以我在意,然後我也在意別人的在意,我更在意別人在意我的在意。
我想辦法把我的「胖」隱藏起來,這可真是不容易。
我想辦法把書念好,把成績考好,
想辦法作一個靈敏慧黠的動物,
我想辦法讓自己當人,不要是好吃懶做的「肥猪」。
我想辦法......
是的,我是一個胖子。
而且,僅 僅 只是 一個胖子。
作者蔡培元從小學時開始發胖,中學時每年增重十公斤,最胖曾到一百三十公斤,一路求學、工作的過程,都因為「胖子」的模樣受到特別看待。在陽明大學就讀衛生福利研究所時,本想寫一些關於國家、政治、基進等宏大主題,但怎麼都卡關,於是他從自身的困頓出發來探索,把自己的身體當作一個田野,承認自己受傷、委屈、無能為力,以此成為好好活下去的動力。
作者在書中袒露了自小到大是個胖子所遭遇的處境;以國中畢業紀念冊為文本,檢視他人對他的看法;討論「胖」在社會上引起的各種論述;及他正視自己的胖子身體和分析吃對他的意義,重新認識屬於他的生命議題,而他也透過這個書寫的過程讓自己越活越自在。文筆幽默誠懇,自在地在故事和學理間轉換自如,盼能由此書帶讀者共同思考、一同解放成見。
共感推薦
大師兄 作家
方昱 東海大學社工系兼任助理教授
洪志成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
張慧慈《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作者
畢恆達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陶蕃瀛 有本書房人生顧問
趙彥寧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依姓名筆劃排序)
王增勇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專文推薦
「我們心中都有一個胖子。」胖子,成為不符合社會期待的代表,我們成長歷程中多多少少都曾有不符合社會期待的一面。培元的文字將自我故事寫到通透,於是個人故事不再只是個人,而是社會的縮影,讀者可以在故事中讀到自己可以投射的角色與整體社會對個人的建構,這樣的通透是需要作者不斷超越既有故事框架的努力,這需要面對自我的勇氣、文字能力與思辨能力。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培元這本書在江湖上成為一種寫敘事論文一定要看的傳奇之作。好看到讓人可以坐在馬桶上,一頁又一頁津津有味地讀下去。──方昱(東海大學社工系兼任助理教授)
用開放的心,品味培元的故事和論述,可以讀出「煩惱即菩提」的趣味與智慧。希望你的生命智慧也能被召喚出來。 ── 陶蕃瀛(有本書房人生顧問)
小時候我很愛看故事書,但家裡沒幾本,有機會到別人家去時,找書來看變成一件有趣的任務。
國中時,逛百貨公司是我的娛樂。沒錢的學生能做的,就是坐在門口觀察形形色色的人群,想像著她/他們背後的故事。亂編故事也是我的樂趣。
大學時,社團辦活動需要經費,我去幫忙選舉賺錢、去找縣市長/民代募款。我還記得緊張到冒汗還要強裝鎮定的模樣。
然後我慢慢學會,在沒辦法的時候想辦法找辦法。
所以,在寫碩士論文時的走投無路,讓我發現了「說故事」這條路,讓我學著走出一條自在的旅途。
念了博士後更懂得原來各種知識都在朝向同一條更認識自己與世界的道路,千萬別急著畫地自限。
期待自己不管在哪裡都要像蚯蚓一樣,默默地鬆動堅硬的土壤,帶來些許新鮮的空氣以及新的可能。
對了,我現在的工作一樣還是愛聊天的大學助教。

【預購】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從最醜公爵夫人到維納斯,探索歐洲近代藝文軼事與眾生百態◎Junie Wang
平常價 $58.00
【預購】怪誕故事集◎ 奧爾嘉·朵卡萩 Olga Tokarczuk(譯者:鄭凱庭)
平常價 $32.00【預購】幾米年曆2023
平常價 $97.002023的每一天都有幾米陪伴
☆ 幾米最新專欄作品,變成每天與你暖心相伴的日曆。
☆ 分季為四冊裝幀,靈活輕巧,便於搭配陳設。
☆ 各冊以線圈裝,便於翻閱換日,又能完整保留收藏。
☆ 日曆背面是筆記格線,是日曆亦是精美筆記本。
☆ 附有硬紙腳架,俐落置放年曆。
☆ 透明手提膠盒包裝,提盒可單獨使用。
☆ 親筆簽名版加贈一張幾米親筆簽名的燙銀毛毛兔卡片。
《幾米年曆2023》集結幾米近年來持續創作的報刊專欄作品,保留幾米作品發表時最鮮活機巧的畫作與文句,像是創作的時空膠囊,陪伴你的2023年每一天。
為了讓大家可以好好保存年曆的每一頁,同時具有實用性,《幾米年曆2023》採取線圈裝訂,可將每張日曆往後翻,不必撕下也不必煩惱撕下的日曆如何收藏。也特別將全年的日曆分成四冊裝訂,便於輕巧地陳列於所附的腳架上。每張日曆背後印有筆記格線,除了日曆之外也可以當作幾米筆記本。
每冊內頁配置有三個月的季曆,每月的月曆,和每日的日曆。週末特別標示區隔,節日則有不一樣顏色的文字,附有二十四節氣和農曆日期。
《幾米年曆2023》全本日曆全彩精印,附有陳列腳架,全套透明手提膠盒承裝,是年度幾米作品珍藏品。
♥願大家有個美好的2023年♥
幾米
繪本作家。
幾米喜歡畫畫,大學念美術系,畢業後到廣告公司上班,大量閱讀各種插畫與繪本作品來自學插畫。幾米覺得繪本實在太棒了,不該只被當作兒童讀物,便開始創作給各年齡層讀者閱讀的繪本,開啟了成人繪本的新類型。
出版繪本二十多年來,幾米創作了超過六十部作品。作品被翻譯成二十多種外語,在全球各地出版了近兩百本不同的外語作品。幾米的繪本曾被改編成音樂劇、電視劇、電影、動畫,也有VR互動作品。在台北、新北、宜蘭、台南有多處幾米的地景藝術和主題公園,日本的大地藝術祭和北阿爾卑斯藝術祭也邀請幾米參展創作。幾米作品在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比利時、西班牙、瑞典、葡萄牙、法國都曾獲得重要獎項。
近年除了繪本之外,幾米也嘗試油畫、雕塑等其他形式的藝術創作。能夠持續創作,透過各類作品與讀者互動,傳遞彼此的情感,是幾米衷心感謝的。
【預購】No.吾 全四冊套書(限量贈送「No.1-9」角色貼紙)◎ 松本大洋 Matsumoto Taiyo(譯者:黃鴻硯 )
平常價 $142.00探問何謂正義與理想世界,
致敬歐日科幻經典的重量級大作!
①完整收錄2001年初版精美彩圖+2006年新裝版新增之第0話
②作者2022年為台灣版新撰寫後記+漫畫評論家中条省平解說文
③紙本分格撰文設計「松本大洋作品全介紹海報」
④豪華限量贈品「No.1-9軋形角色貼紙」9張一套
王登鈺(Fish)、江康泉(江記)、陳夏民、黃宗潔、黃崇凱——共同推薦
「我想要在圖畫上實驗到極致,展現我能力所及,我對自己很有把握!科幻提供我一個場域,使我的創作欲得以毫無限制地展現。」——松本大洋
《No.吾》是松本大洋在2000到2005年,於日本小學館《IKKI》連載的長篇科幻動作漫畫。在這部作品中,松本大洋除了旨在致敬石之森章太郎的《人造人009》之外,更嘗試將歐漫與日漫的經典科幻作品融合:「如果在我仰慕的墨必斯(Mœbius)或恩奇・畢拉(Enki Bilal)風格的BD(歐漫)世界中,加入我從小就喜歡的《假面騎士》或《AKIRA阿基拉》等元素,將它們混在一起畫,應該可以做出非常好玩的娛樂漫畫吧……?」
《No.吾》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由於人類肆無忌憚的開發,生態系統被破壞殆盡,世界迎來末日危機。為了指引人類前進的方向,軍方成立了「國際和平隊」,並且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製造出擁有超凡身體與頭腦的九人組織——「虹組」,受到民眾的瞻仰與崇拜。
然而,某天虹組當中的天才狙擊手No.吾(Five),竟然襲擊領袖No.王(One)的城堡,挾持一名女性後逃離了組織。為了討伐背叛者,特色鮮明、風格迥異的虹組隊員輪番上陣,一對一地與No.吾進行你死我亡的廝殺!擁有怪力的No.蜂(Eight)、超然脫俗的No.亡(Seven)、前任王者No.岩(Six)、擅長幻術的雙胞胎小老人No.死(Four)、改造人體的No.慘(Three)……,隨著虹組成員的追殺行動逐漸失控,No.王與軍方的衝突也愈演愈烈。而No.吾背叛的原因、神祕女性的真實身分,以及No.王對地球懷抱的理想也逐漸揭曉。
雜揉歐日漫的未來風貌、前衛大膽的打鬥場景、幻象與意識流穿插的畫面、怪誕多端的服裝與生物,《No.吾》不只是有著吸引人的設定,更環繞著戰爭、英雄、烏托邦等議題,向讀者投來根本性的命題:何謂善惡?誰代表正義?什麼是理想的世界?同時深刻探討了政治宣傳、意識形態與人類的自由意志。
事實上,松本大洋在連載初期,本來是想著要開開心心地畫槍戰,不過期間受到了2001年911事件的影響,因此調整了作品的調性,從悠哉有趣轉趨深沉嚴肅,思想內涵也更為豐富。漫畫評論者中条省平便對《No.吾》如此形容:「一開始是賭命爭鬥的動作漫畫,後來漸漸變化成探問生命倫理的哲學故事。這部作品汲取了世界的神祕多樣性,格局之大,令人啞口無言。」
♬精彩語錄♬
維克多:「人類從誕生那一刻起,就渴望崇畏、屈從比自己高等的存在,他們就是這樣的生物。」
No.王:「語言是人類以睿智編織出的最佳工具。……透過語言,我們也許能成為朋友。或者,可能會反目成仇也說不定。不過,不管是什麼樣的意見對立──我相信都應該要透過『語言』這個工具來訴求各自主張。我是這麼相信的。」
No.仁:「火焰會不斷重生,沒有一刻是相同的。……我認為大樹上茂密的葉子,每一片都該是不同的。」
No.慘:「苟延殘喘地活著,有什麼意義?真的那麼想要活下去嗎?」
No.死:「都是一樣的呀。生和死也是。……我們在那藍色星球上,是唯一的一體喔。這是多麼美的想法啊。」
No.吾:「只要妳開心,世界在我眼中就是閃亮的。」
各家推薦
「多年前買下《No.吾》日文版,一知半解至終於有中文版了。這本很明顯以致敬《無敵金剛009》(人造人009)為主,是我從小神往的夢幻大作。除了《009》之外,還致敬一大票作者及作品,都是溶於20世紀漫畫少年血液中的一切化學成分。當然是義務,非要一探究竟才可以!」——王登鈺/Fish(動漫畫創作者、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得主)
「別出心裁的格局,充滿矛盾和張力的科幻作品,以熱情的筆觸勾勒冷酷的世界。奇異的想像與設計令人目不暇給!既像一齣荒涼的末日浮世繪,又像一套古道熱腸的獨行俠故事。」——江康泉/江記(香港動漫畫創作人、《離騷幻覺》作者)
「繽紛、童趣而深沉,一如松本大洋過往的作品,卻無限呼應著石森章太郎《假面騎士》與《人造人009》中的世界觀:殺害怪人的怪人是人類的朋友嗎?半人半機器的存在可以理解感情嗎?在人造人是合理產出的科學設定下,松本大洋創造出了脾氣各異、人味十足,甚至帶著神性的人造人;以希臘羅馬等歷史神話典故的比擬,讓讀者見證一場泰坦們的戰爭,同時凝望生命與情緒的困難與為難。當大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能帶我們窺見的,除了無限深刻的自省,還有滿滿的心痛──讓人想起《銀翼殺手》中那從未停歇、落在人造人羅伊·巴蒂身上的大雨。」——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在痛快淋漓的追獵中,子彈如鳥亂飛,憑空爆開一整座幻想森林——那是只有No.吾可以抵達的所在。」——黃崇凱(小說家)
「作為松本大洋唯一一部『還沒想好結局就起跑』的長篇作品,《No.吾》無論放在他的整體創作脈絡,或是就作品內部的風格變化來觀察,都銘刻著獨特而重要的軌跡。在向前輩漫畫家致敬之外,《No.吾》展現了松本大洋畫風與想像力的無限可能,他的作品宛如龐大的宇宙,種種人心與人性的幽暗矛盾、信念與意志的衝突拉扯,都讓人掩卷之後,仍留下思想與情感的『後像』,在畫紙外持續延展。」——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松本大洋從來沒有如此接近創作《科多.馬提斯》(Corto Maltesse)系列的雨果・帕特(Hugo Pratt),他圖畫的風格以及冷漠的主角,強烈地使我們憶起第九藝術中的那位航海員。死亡的問題在這部作品裡是無所不在的,它探討了自由意志還有基因實驗的議題。這個像是反烏托邦的理想世界,使我們想起那個不可能在邊緣生活的日本。」——法媒《Le point》記者Lloyd Chéry
1967 年出生於東京。1987 年以《STRAIGHT》進入講談社「Afternoon 四季賞」的秋季賞準入選,從此出道。
長篇漫畫作品包括:《STRAIGHT》、《ZERO》、《花男》、《惡童當街》、《乒乓》、《GOGO Monster》、《No.吾》、《竹光侍》(和永福一成合著)、《Sunny》、《羅浮宮的貓》,另著有短篇集、畫冊,以及繪本等。最新長篇連載漫畫作品為《東京ヒゴロ》。
其中《竹光侍》獲得第15回手塚治虫文化賞漫畫大賞,《Sunny》獲得第61回小學館漫畫賞、2017年第20回日本文化廳Media芸術祭漫畫部門優秀賞受賞。
松本大洋的作品經常改編成影視,代表作《惡童當街》曾於2006 年改編成動畫電影,獲第31回日本電影金像獎最優秀動畫片及諸多國際動畫大獎。被譽為神作的《乒乓》則分別曾於2002年改編成真人電影(曾利文彥執導、宮藤官九郎編劇,窪塚洋介主演),2014年由天才動畫師湯淺政明再度改拍成電視動畫《乒乓 THE ANIMATION》,獲2015年東京動畫獎(TAAF)年度最佳電視動畫大賞。短篇漫畫《藍色青春》(青い春)也曾於2002年拍成電影(豊田利晃導演,松田龍平主演)。
譯者簡介
黃鴻硯
公館漫畫私倉兼藝廊「Mangasick」副店長,文字工作者。翻譯、評介、獨立出版海內外另類漫畫或畫集,企畫相關展覽。譯過松本大洋、五十嵐大介、丸尾末廣、吉田戰車、今敏等人的漫畫,沙林傑、尼爾・蓋曼、恰克・帕拉尼克、綾辻行人等人的小說。

【預購】俗女養成記(第二季開播紀念版)◎江鵝
平常價 $23.002021年必追台劇《俗女養成記2》開播紀念
相約2021.8.8 陪你一起又哭又笑
—台式新喜劇《俗女養成記》原著—
—寫給六年級女人的情書—
台南傳統中藥店家庭故事╳70年代的台灣教育現場╳6年級生女人的成長回憶
年過四十,開始讚許自己普通得理直氣壯。
沒有變成父母心中理想的淑女,那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勇於當個俗女!
和台灣十大建設差不多時間出生,和台灣經濟一起長出來的六年級女孩啊,
蹣跚跨步之初,生命藍圖臨摹著淑女形象,
不料潮流與時代正在改寫「好家教」的定義,
六年級女人繼承的輪廓正在式微,
於是,她們聰明伶俐,卻聽從爸媽和老師說的話;
照顧好自己的功課,又主動幫忙家務;
待人溫文可親,自己則堅毅果敢;
長大後擁有一份穩當的工作,同時經營著一個齊備的婚姻;
最好玲瓏剔透但又福厚德潤;
懂得追趕新時代的先進也能體貼舊觀念的徬徨。
—台式新喜劇《俗女養成記》原著—
—寫給六年級女人的情書—
一位台南傳統中藥店家庭養成的六年級女人,回首那些發生在自身的,關於愛、婚姻、尊卑倫常等等教養,以及人情世故的纏綿、顧盼,曾經孵育自己的暖房,如何化作無形的結界,在長成後的每個當下牽牽絆絆,讓人進退之間不免輕嘆,每個懂得底下卻也換來一番風景。
名人推薦
黃麗群(作家)、楊佳嫻(作家) 女力推薦
六年級生,輔仁大學德文系畢業,是住在淡水的台南鄉下人。人生第一專長是在快門瞬間眨眼,第二專長是打包行李,其餘普通。養貓,做肥皂,目前處於「停下來想一想」的人生階段。著有《高跟鞋與蘑菇頭》,與另一個OL小芳閒聊上班心情,其餘的生活瑣碎寫在臉書粉絲頁「可對人言的二三事」www.facebook.com/things.to.be.talked.about/

【預購】錯把工作當人生的人:讀懂同事內心小劇場,擺脫無用情緒包袱,劃清職場與生活界線◎ 娜歐蜜‧夏拉蓋(譯者: 許恬寧)
平常價 $28.00各種凌亂的個人情緒交織成瘋狂的職場日常,這些都源自於家庭經驗的影響。

【預購】心經解密◎蔡志忠
平常價 $21.00讓你面對人生有所不同體會!
中國最受歡迎的佛學經典之一──心經。內容僅短短兩百六十字,也易於背誦,但你真的了解心經的意義嗎?
佛學自古傳承至今,佛陀們正是透過心經,來教導眾生如何正確的使用自己的「心」。人們都以為自我是恆久不變的,於是面對任何情境時,都以自我立場去分析情境的好壞順逆,因而產生愛憎分別。然而世界只是隨順變化,不會依我們的期待展現。佛陀說:「做自己的燈,指引自己的道路。以達寂靜的智慧彼岸。」人們修行悟道無非為了明心見性,心空無想,以強化心的力量。
蔡志忠在本書中以「心經」為主題,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心經的原意,
並搭配佛陀傳教時的許多經典故事及小品漫畫,告訴人們如何使用心、感受心、調整心,讓你在面對任何情境時都能保持最泰然自若的模樣,達到佛陀所謂的──「寂靜的智慧彼岸」!
蔡志忠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彰化,四歲半立志這一生都要畫圖,從此心無旁騖地朝漫畫家道路前進。
十五歲時,蔡志忠將作品寄至台北集英社,接到了錄取電話後,他帶著兩百五十元台幣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五十年來筆耕不輟。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書市,創下總銷量四千萬的佳績,通行世界四十五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二Ο一Ο年,他發表了閉關十年的心血結晶《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讀物理公論,並以此書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塑造人物,藉此闡述對於中國經典名著、哲學思維以及佛理的獨到見解,在幽默之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二Ο一三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三十七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五十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二Ο一五年,蔡志忠因對多年來對禪的體悟,推出了《四季禪》筆記套書。
【預購】跟一行禪師過日常【7冊合售】(Mindfulness Essentials Series (1-7))◎一行禪師(譯者:張怡沁、吳茵茵)(繪者:王春子)
平常價 $82.00◆忙碌的現代人往往忘記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是什麼滋味。本系列用不囉唆卻發人深省的簡短段落,讓人在紛擾的世界中,隨時隨地,念念清明。全套完整收集,體會一行禪師的日常禪法。
◆一行禪師的方法非常直觀,從聆聽、感受下手,講的是一般人都能體會、理解的方法。尤其是被忙碌生活節奏拉著走的都市人,更能在一切回歸簡單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碰觸生命的肌理,實實在在感受生活的喜悅。
◆繁體中文版佐以台灣知名插畫家王春子的作品,陪伴你重新體驗日常各面向的單純與美好。
【怎麼坐】
找個舒服的地方坐著。哪裡都好。
本書用簡單分明的方法,告訴讀者坐姿跟呼吸之間的關係,同時提升覺察、放鬆,保持內在的清明,藉此培養專注跟慈悲心。一行禪師介紹的禪法適用於一般人的生活,就算不熟悉佛法,也能從中受惠──回到自己的呼吸,回到當下,最後回到內心的家。
《怎麼坐》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一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的「坐禪引導」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坐得自在」。
【怎麼吃】
能夠慢下來、好好品嚐食物,就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本書從禪法的角度重新定義什麼是吃,為什麼吃的時候充分覺察有其必要性。這一本扼要卻全面的吃飯指南,捨棄繁複囉唆的忠告,除了需明確掌握的重點,還啟發我們與飲食的各個層面建立愉快而永續的關係,包括種菜、採買食物、做菜、夾菜,甚至飯後的清理。提醒我們以正念進食不僅對自己有益,也能讓地球受惠。
《怎麼吃》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二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的「飲食觀想」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吃得滿足」。
【怎麼愛】
我們彼此傾聽,為彼此而在。
本書從禪法的角度重新定義什麼是愛,萃取人類最強烈情感的成分。一行禪師以一貫清晰的理路、慈悲的感染力及幽默感,分享了戀愛、親密關係、孩子與家庭、迷戀等許多層面的智慧訣竅,也提供獨自練習或與伴侶一同練習的禪觀方式,幫助你擴展愛的能力。知道如何滋養愛,人際關係的許多關卡也就迎刃而解。
《怎麼愛》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三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增長真愛的練習」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為彼此而在」。
【怎麼走】
在每個步伐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本書從禪法的角度重新定義什麼是走路。用清楚的覺察接觸地球的時候,我們便停止「夢遊」,完整地來到當下。一行禪師讓我們瞭解,透過行走這項每日都會做的事,能重新發現神奇有意思的事物、表達感謝,還可以減少痛苦。他與我們分享了走路的修持方式、走路時的禪觀,還有一些小故事,說明每一步都能提高專注、洞察力,還有活著的喜悅。
《怎麼走》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四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的「行禪」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天堂就在腳下」。
【怎麼鬆】
找到呼吸,回到當下,回到內在的平靜之島。
本書從禪法的角度重新定義什麼是放鬆,為什麼人需要在快轉的生活與熙攘的環境裡暫停下來,回到自身,體驗平靜。人在壓力大的時候,不僅是自己不快樂、失去創造力,也讓周遭的人不快樂。一行禪師點出幾項小技巧,讓我們的生活回歸平衡的狀態。不論身在何處,透過療癒、休憩、獨處、不忙碌的短暫禪觀練習,輕易重拾放鬆的喜悅。
《怎麼鬆》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五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休息與放鬆的禪修」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內在本有的療癒智慧,扎根在當下」。
【怎麼吵】
當我們深深看進自己的憤怒,就會看到我們的「仇人」也在受苦。
本書主張,透過覺察力,還有對自己和他人的仁慈之心,學習去鬆綁我們與憤怒、依賴、妄想的連結及其帶來的束縛。一行禪師以一貫清晰的理路、慈悲的感染力及幽默感,指出我們一般人在生氣、挫折、失望、錯覺的情境中,是如何反應。同時介紹切實的方法,來轉化我們的想望與困惑。如果人人都學會善待自己的痛苦經驗,就能幫助其他人跨越類似的障礙,讓世界更美好。
《怎麼吵》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六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和平與和解的練習」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苦他人之苦,減少無謂的紛爭」。
【怎麼看】
能在玫瑰花中看到玫瑰以外的所有元素,就能觸及玫瑰的真實。
本書探討錯誤的認知是如何產生的,我們要如何獲得深度洞察力,正念覺察的練習又能如何協助我們進一步認識自己、瞭解彼此、看清這個世界。「觀看」對一般人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然而,不戴有色眼鏡的「直觀」卻需要嚴謹的練習。我們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觀點看待這個世界,也往往被偏見與個人利益給障蔽了視野,無法維持客觀、理性的觀看。禪觀這種不帶好惡的觀看方式,讓世間的各種行為、事物、情緒回歸本質,增進人際的溝通與同理。
《怎麼看》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七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深觀的練習」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為讀者梳理內在與外在的觀看行為,真正提升生活的清晰度。
***
對一行禪師的禪法有興趣者,請洽:
亞洲應用佛學院(Asian Institute of Applied Buddhism)
以一行禪師及梅村承傳的應用佛學及修習中心pvfhk.org/
地址:蓮池寺 香港大嶼山昂坪村
電話:(852) 2985-5281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一九二六年生於越南,十六歲在慈孝寺出家,一九四九年受具足戒,為臨濟禪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
一九六○年赴美普林斯頓大學研讀比較宗教學,並於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講學。持續推動反戰運動。一九六七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一九七三年越南政府取消他的護照,自此離開越南,流亡法國。目前住在法國南部的禪修中心「梅村」(一九八二年創立),由僧俗弟子協助到世界各地帶領禪修活動,宣揚正念生活的藝術。
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位禪師,教導正念禪修長達七十餘年,暢銷作品包括《自在》(Be Free Where You Are)和《互即互入》(Interbeing)。
譯者簡介
吳茵茵
台大外文系學士,師大翻譯研究所碩士。受教於鄭振煌教授,譯有《正念》、《禪呼吸》、《當和尚遇到鑽石2》等十餘本書。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yinyin-lohas/。
張怡沁
台大政治系學士,紐約大學碩士,曾任新聞記者、金融公關與出版編輯,現專事翻譯與修習瑜伽哲學。

【預購】怎麼連結(How to Connect)◎一行禪師(譯者:張怡沁)(繪者:王春子)
平常價 $18.00我們就無法與自身連結。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
怎麼連結
◆忙碌的現代人往往忘記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是什麼滋味。本系列用不囉唆卻發人深省的簡短段落,讓人在紛擾世界中,隨時隨地,念念清明。全套完整收集,體會一行禪師的日常禪法。
◆一行禪師的方法非常直觀,從聆聽、感受下手,講的是一般人都能體會、理解的方法。尤其是被忙碌生活節奏拉著走的都市人,更能在一切回歸簡單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碰觸生命的肌理,實實在在感受生活的喜悅。
◆繁體中文版佐以台灣知名插畫家王春子的作品,陪伴你重新體驗「觀看」的單純與美好。
***
「我們應該從彼此互不相干的錯覺中覺醒。」──一行禪師
本書主張,我們與大自然、彼此之間,以及和祖先、自己的連結,都是與生俱來的,而我們可以恢復這些連結,重新憶念那根本的天賦──歸屬感。我們所在的世界正深深經歷著孤獨、環境疏離、數位過載。一行禪師以簡潔與慈悲的風格,用智慧的禪修練習帶領讀者,在任何時刻重拾我們本就具足的歸屬感。《怎麼連結》談論的不只是在空間上與外物、他人、環境、社會連結,還有向內與自己深層的需求、情緒連結,更破除時間的限制,往前回溯,與祖先及源頭連結,讓生命更立體、廣闊、安然地存在。
《怎麼連結》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八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連結的練習」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在當下統一身心,重新與生活連結」。
繁體中文版佐以台灣知名插畫家王春子的作品,陪伴你重新體驗「連結」的單純與美好。
***
對一行禪師的禪法有興趣者,請洽:
亞洲應用佛學院(Asian Institute of Applied Buddhism)
以一行禪師及梅村承傳的應用佛學及修習中心
pvfhk.org/
地址:蓮池寺 香港大嶼山昂坪村
電話:(852) 2985-5281
***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
《怎麼坐》
《怎麼吃》
《怎麼愛》
《怎麼走》
《怎麼鬆》
《怎麼吵》
《怎麼看》
忙碌的現代人往往忘記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是什麼滋味。本系列用不囉唆卻發人深省的簡短段落,讓人在紛擾世界中,隨時隨地,念念清明。全套完整收集,體會一行禪師的日常禪法。
一行禪師的方法非常直觀,從聆聽、感受下手,講的是一般人都能體會、理解的方法。尤其是被忙碌生活節奏帶著走的都市人,更能在一切回歸簡單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碰觸生命的肌理,實實在在感受生活的喜悅。
本書賣點
◆現代人往往忘記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是什麼滋味。【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用發人深省的簡短段落,讓人隨時隨地念念清明。
◆一行禪師的方法從聆聽、感受下手。在一切回歸簡單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碰觸生命肌理,實實在在感受生活喜悅。
◆繁體中文版佐以台灣知名插畫家王春子的作品,陪你體驗「連結」的單純與美好。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一九二六年生於越南,十六歲在慈孝寺出家,一九四九年受具足戒,為臨濟禪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
一九六一年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讀比較宗教學,次年於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和研究佛教。一九六六年前往美國和歐洲呼籲和平,結束越戰。在這次訪問中,他首次見到了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後者於一九六七年提名他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然而,由於這次的奔走呼籲,越南拒絕了他返回祖國的權利,他開始了長達三十九年的流亡生涯。一九八二年,在法國南部建設禪修道場「梅村」。
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位禪師,教導正念禪修長達七十餘年,暢銷作品包括《自在》(Be Free Where You Are)和《轉化痛苦的藝術》(No Mud No Lotus)。
譯者簡介
張怡沁
台大政治系學士,紐約大學碩士,曾任新聞記者、金融公關與出版編輯,現專事翻譯與修習瑜伽哲學。

【預購】怎麼看(How to See)◎一行禪師(譯者:張怡沁)(繪者:王春子)
平常價 $18.00就能觸及玫瑰的真實。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
怎麼看
◆忙碌的現代人往往忘記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是什麼滋味。本系列用不囉唆卻發人深省的簡短段落,讓人在紛擾世界中,隨時隨地,念念清明。全套完整收集,體會一行禪師的日常禪法。
◆一行禪師的方法非常直觀,從聆聽、感受下手,講的是一般人都能體會、理解的方法。尤其是被忙碌生活節奏拉著走的都市人,更能在一切回歸簡單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碰觸生命的肌理,實實在在感受生活的喜悅。
◆繁體中文版佐以台灣知名插畫家王春子的作品,陪伴你重新體驗「觀看」的單純與美好。
本書探討錯誤的認知是如何產生的,我們要如何獲得深度洞察力,正念覺察的練習又能如何協助我們進一步認識自己、瞭解彼此、看清這個世界。「觀看」對一般人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然而,不戴有色眼鏡的「直觀」卻需要嚴謹的練習。我們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觀點看待這個世界,也往往被偏見與個人利益給障蔽了視野,無法維持客觀、理性的觀看。禪觀這種不帶好惡的觀看方式,讓世間的各種行為、事物、情緒回歸本質,增進人際的溝通與同理。
《怎麼看》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七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深觀的練習」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為讀者梳理內在與外在的觀看行為,真正提升生活的清晰度。
繁體中文版佐以台灣知名插畫家王春子的作品,陪伴你重新體驗「觀看」的單純與美好。
***
對一行禪師的禪法有興趣者,請洽:
亞洲應用佛學院(Asian Institute of Applied Buddhism)
以一行禪師及梅村承傳的應用佛學及修習中心pvfhk.org/
地址:蓮池寺 香港大嶼山昂坪村
電話:(852) 2985-5281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一九二六年生於越南,十六歲在慈孝寺出家,一九四九年受具足戒,為臨濟禪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
一九六○年赴美普林斯頓大學研讀比較宗教學,並於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講學。持續推動反戰運動。一九六七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一九七三年越南政府取消他的護照,自此離開越南,流亡法國。目前住在法國南部的禪修中心「梅村」(一九八二年創立),由僧俗弟子協助到世界各地帶領禪修活動,宣揚正念生活的藝術。
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位禪師,教導正念禪修長達七十餘年,暢銷作品包括《自在》(Be Free Where You Are)和《互即互入》(Interbeing)。
譯者簡介
張怡沁
台大政治系學士,紐約大學碩士,曾任新聞記者、金融公關與出版編輯,現專事翻譯與修習瑜伽哲學。

【預購】怎麼坐(How to Sit)◎一行禪師(譯者:吳茵茵)(繪者:王春子)
平常價 $18.00哪裡都好。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
怎麼坐
◆忙碌的現代人往往忘記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是什麼滋味。本系列用不囉唆卻發人深省的簡短段落,讓人在紛擾世界中,隨時隨地,念念清明。全套5冊,完整收集,體會一行禪師的日常禪法。
◆一行禪師的方法非常直觀,從聆聽、感受下手,講的是一般人都能體會、理解的方法。尤其是被忙碌生活節奏拉著走的都市人,更能在一切回歸簡單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碰觸生命的肌理,實實在在感受生活的喜悅。
◆繁體中文版佐以台灣知名插畫家王春子的作品,陪伴你重新體驗「坐」的單純與美好。
***
本書用簡單分明的方法,告訴讀者坐姿跟呼吸之間的關係,同時提升覺察、放鬆,保持內在的清明,藉此培養專注跟慈悲心。一行禪師介紹的禪法適用於一般人的生活,就算不熟悉佛法,也能從中受惠──回到自己的呼吸,回到當下,最後回到內心的家。
《怎麼坐》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一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的「坐禪引導」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坐得自在」。
***
對一行禪師的禪法有興趣者,請洽:
亞洲應用佛學院(Asian Institute of Applied Buddhism)
以一行禪師及梅村承傳的應用佛學及修習中心
pvfhk.org/
地址:蓮池寺 香港大嶼山昂坪村
電話:(852) 2985-5281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一九二六年生於越南,十六歲在慈孝寺出家,一九四九年受具足戒,為臨濟禪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
一九六○年赴美普林斯頓大學研讀比較宗教學,並於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講學。持續推動反戰運動。一九六七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一九七三年越南政府取消他的護照,自此離開越南,流亡法國。目前住在法國南部的禪修中心「梅村」(一九八二年創立),由僧俗弟子協助到世界各地帶領禪修活動,宣揚正念生活的藝術。
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位禪師,教導正念禪修長達七十餘年,暢銷作品包括《幸福》(Happiness)和《給地球的情書》(Love Letter to the Earth)。
譯者簡介
吳茵茵
台大外文系學士,師大翻譯研究所碩士。受教於鄭振煌教授,譯有《正念》、《禪呼吸》、《當和尚遇到鑽石2》等十餘本書。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yinyin-lohas/。

【預購】怎麼走(How to Walk)◎一行禪師(譯者:張怡沁)(繪者:王春子)
平常價 $18.00【跟一行禪師過日常】
怎麼走
◆忙碌的現代人往往忘記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是什麼滋味。本系列用不囉唆卻發人深省的簡短段落,讓人在紛擾的世界中,隨時隨地,念念清明。全套5冊,完整收集,體會一行禪師的日常禪法。
◆一行禪師的方法非常直觀,從聆聽、感受下手,講的是一般人都能體會、理解的方法。尤其是被忙碌生活節奏拉著走的都市人,更能在一切回歸簡單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碰觸生命的肌理,實實在在感受生活的喜悅。
◆繁體中文版佐以台灣知名插畫家王春子的作品,陪伴你重新體驗「走」的單純與美好。
本書從禪法的角度重新定義什麼是走路。用清楚的覺察接觸地球的時候,我們便停止「夢遊」,完整地來到當下。一行禪師讓我們瞭解,透過行走這項每日都會做的事,能重新發現神奇有意思的事物、表達感謝,還可以減少痛苦。他與我們分享了走路的修持方式、走路時的禪觀,還有一些小故事,說明每一步都能提高專注、洞察力,還有活著的喜悅。
《怎麼走》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四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的「行禪」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天堂就在腳下」。
對一行禪師的禪法有興趣者,請洽:
亞洲應用佛學院(AsianInstituteofAppliedBuddhism)
以一行禪師及梅村承傳的應用佛學及修習中心
pvfhk.org/
地址:蓮池寺香港大嶼山昂坪村
電話:(852)2985-5281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一九二六年生於越南,十六歲在慈孝寺出家,一九四九年受具足戒,為臨濟禪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
一九六○年赴美普林斯頓大學研讀比較宗教學,並於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講學。持續推動反戰運動。一九六七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一九七三年越南政府取消他的護照,自此離開越南,流亡法國。目前住在法國南部的禪修中心「梅村」(一九八二年創立),由僧俗弟子協助到世界各地帶領禪修活動,宣揚正念生活的藝術。
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禪師之一,教導正念禪修長達七十餘年,暢銷作品包括《幸福》(Happiness)和《當下自在》(Being Peace)。
譯者簡介
張怡沁
台大政治系學士,紐約大學碩士,曾任新聞記者、金融公關與出版編輯,現專事翻譯與修習瑜伽哲學。

【預購】怎麼鬆(How to Relax)◎一行禪師(譯者:張怡沁)(繪者:王春子)
平常價 $18.00【跟一行禪師過日常】
怎麼鬆
◆一行禪師的方法非常直觀,從聆聽、感受下手,講的是一般人都能體會、理解的方法。尤其是被忙碌生活節奏拉著走的都市人,更能在一切回歸簡單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碰觸生命的肌理,實實在在感受生活的喜悅。
◆繁體中文版佐以台灣知名插畫家王春子的作品,陪伴你重新體驗「鬆」的單純與美好。
本書從禪法的角度重新定義什麼是放鬆,為什麼人需要在快轉的生活與熙攘的環境裡暫停下來,回到自身,體驗平靜。人在壓力大的時候,不僅是自己不快樂、失去創造力,也讓周遭的人不快樂。一行禪師點出幾項小技巧,讓我們的生活回歸平衡的狀態。不論身在何處,透過療癒、休憩、獨處、不忙碌的短暫禪觀練習,輕易重拾放鬆的喜悅。
《怎麼鬆》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五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休息與放鬆的禪修」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內在本有的療癒智慧,扎根在當下」。
對一行禪師的禪法有興趣者,請洽:
亞洲應用佛學院(AsianInstituteofAppliedBuddhism)
以一行禪師及梅村承傳的應用佛學及修習中心
pvfhk.org/
地址:蓮池寺香港大嶼山昂坪村
電話:(852)2985-5281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一九二六年生於越南,十六歲在慈孝寺出家,一九四九年受具足戒,為臨濟禪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
一九六○年赴美普林斯頓大學研讀比較宗教學,並於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講學。持續推動反戰運動。一九六七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一九七三年越南政府取消他的護照,自此離開越南,流亡法國。目前住在法國南部的禪修中心「梅村」(一九八二年創立),由僧俗弟子協助到世界各地帶領禪修活動,宣揚正念生活的藝術。
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禪師之一,教導正念禪修長達七十餘年,暢銷作品包括《幸福》(Happiness)和《當下自在》(Being Peace)。
譯者簡介
張怡沁
台大政治系學士,紐約大學碩士,曾任新聞記者、金融公關與出版編輯,現專事翻譯與修習瑜伽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