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 11月號/2019
- 11月號/2020
- 1920s to 1930s
- 2008香港電影回顧
- 2009香港電影回顧
- 2011香港電影回顧
- 2012香港電影回顧
- 2015
- 404 not found
- 50首
- 6月號/2018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3
- 84
- 88
- 88期
- 89
- 90
- 90期
- 91
- 92
- 93
- 9789811869495
- 9789814747509
- 9789814747516
- 9789814747523
- 9789814747790
- 9789814747936
- 9789814827485
- 9789814827546
- 9789814827751
- 9789887988953
- A British Serial Killer in Singapore
- A Luxury: Omnibus Edition
- A Second and A Lifetime
- A Tree To Take Us Up To Heaven
- Abby Chao
- After You
- AFTERIMAGE
- Aislinn Emirzian
- Alvin Pang
- Amily Shen
- AN EPIC OF DURABLE DEPARTURES
- And The Walls Come Crumbling Down
- Annaliza Bakri
- ARIA AND TRUMPET FLOURISH
- BABU
- Below: Absence
- Benjamin Henry Sheares
- boy love
- Capital Misfits
- CATHY BIG
- Chang Yang
- Charlie Glickman
- cheryl julia lee
- Christine Chia
- CPCLL
- CV Devan Nair
- Cyril Wong
- David Bordwell
- Dear Hancock
- DIPLOMACY: THE SINGAPORE EXPERIENCE (2ND EDITION)
- Early Hawkers in Singapore
- Edmund Lim
- Eric Mader
- ESCAPE
- Fifty Secrets of Singapore's Success
- Focus Publishing
- Footnotes on Falling
- gift card
- Grace Chia
- G兵日記
- HUGO
- IDIOCY
- Jack Gilbert
- Jamais vu
- Jason Wee
- Jeffrey Seow
- Jordan Melic
- Joshua Ip
- Jr.
- Julie Koh
- Justin Sau
- Lai Chee Kien
- Legend of the Laughing Buddha
- LTD
- MAME
- Margaret Atwood
- Master Hsing Yun
- Math Paper Press
- Melissa De Silva
- Melody Zaccheus
- Monumental Treasures: Singapore's Heritage Icons
- Mother Of All Questions
- Mr. Adult
- National Heritage Board
- Neither Civil Nor Servant
- Nevil Shute
- On the Beach
- onerios
- Oppa看風景
- Others' Is Not A Race
- Peh Shing Huei
- Planet Hong Kong: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 Playlist
- Presidents Series
- PYRO
- pyro 2
- Rizal Avenue
- Rizal Avenue:菲律賓詩記
- Rizal Avenue:菲律賓詩記(2007—2009)
- Rodrigo Dela Peña
- S Jayakumar
- Sally Lam
- satori blues
- SEAL
- SEAL(第二期至第七期)
- Sean Lam
- Sean Lam Studio
- Shih Cheng Yen
- SIKIT-SIKIT LAMA-LAMA JADI BUKIT
- Singapore Book Council
- Singapore Trails
- Something about Claire
- Sonnets From The Sonnets
- Straits Times Press
- TALES FROM A TINY ROOM (2ND PRINTING)
- Tan Ooi Boon
- Tania De Rozario
- Tham Wai Mun
- TharnType
- TharnType真愛莫非定律
- TharnType真愛莫非定律(1+2集套組)
- THE MONSTERS BETWEEN US
- Tommy Koh
- Unmarked Treasure
- Wayne Rée
- We R Family
- Werner Ko
- WhyNot
- Words of Wisdom
- Yusof Ishak
- ยิ่ง
- 《字花》第74期
- 《字花》第75期
- 《字花》第76期
- 《字花》第77期
- 《字花》第78期
- 《字花》第79期
- 《方圓》:05期「睡眠」
- 《方圓》:07期「收拾」
- 《方圓》:08期「重置」
- 一個像我這樣的男人
- 一個可以活下去的世界,是可能的
- 一秒钟和一辈子
- 一般的黑夜一樣的黎明——香港六四詩選
- 一首詩的時間
- 三十三間
- 三聯書店
- 三貼
- 上班的路上
- 下部隊
- 不可一世
- 不可會意
- 不可預期
- 不存在的情人
- 不安厭世與自我退隱
- 不為什麼
-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 中國
- 中國大陸
- 九歌
- 也斯
- 也斯影評集
- 亂翻書·樂無窮
- 二魚文化
- 云與樵
- 五十首
- 五四運動史
- 五四運動史(上)
- 亞太圖書
- 交替時刻
- 亦蜿蜒
- 亮孩
- 亮語文創
- 人物傳記
- 任明信
- 似陌生感
- 何啟良
- 何奕愷
- 何慧玲
- 余婉蘭
- 你沒有更好的命運
- 你的名字是甜
- 俗女日常
- 保家不必衛國
- 修辭立其誠 ──周策縱訪談集
- 假如我再次健全
- 做一件重要的事
- 做工的人
- 偽博物誌
- 傑克‧紀伯特
- 傳記
- 像看花一樣看著你
- 像那天
- 儂若
- 光觸媒
- 兒女經
- 兒童繪本
- 內佛·舒特
- 兩種習作在交流
- 八卦貓
- 八尺雪意
- 八方文化
- 八方文化創作室
- 公館
- 六四
- 其他
- 冯啟明
- 冰谷
- 冼文光
- 出神
- 出鬼
- 初文
- 初文出版
- 初文出版社
- 創作
- 創作,你也能
- 創刊號
- 創意圈出版社
- 劇本
- 劉偉霖
- 劉又禎
- 劉宏
- 劉嶔
- 劉曉波
- 劉樹華
- 劉育龍
- 勵志
- 北京十月文藝
-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北島
- 十二月初夏
- 半畝集
- 卓男
- 南山夜語
- 南山夜語——藝文隨筆集
- 南方學院
- 南洋大學漢學名師文選
- 印刻
- 友誼書齋
- 古典
- 古典文學
- 古文名篇賞析
- 古蒼梧
- 另起爐灶
- 台灣
- 台灣東販
- 吃時間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同時代人:劉曉波紀念詩集
- 名的起源 (WHAT GIVES US OUR NAMES)
- 向河居書事
- 吞火
- 吳岸
- 吳洛曦
- 吳繼文
- 吳韋材
- 周國偉
- 周國偉文集
- 周天派
- 周思中
- 周承人
- 周星衢基金
- 周清嘯
- 周潔茹
- 周策縱
- 周策縱序文集
- 周策縱論詩書
- 周若濤
- 咖啡再苦也沒人生苦
- 唐山
- 唐澄暐
- 唐澄暐、活人拳
- 唐辛子
- 唯出版
- 啤酒
- 啤酒罐與花生殼
- 喧囂過後
- 四月練習
- 四月風雨
- 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
- 在流牧地
- 在逃詩人
- 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
- 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小令詩集3
- 坍塌的樂園
- 城市回眸
- 城市回眸:香港文學探論
- 城市書房
- 執行者
- 基本書坊
- 壞客戶退散
- 壞老闆退散
- 壹元大照相館
- 夏慕聰
- 夕陽正好
- 外文
- 夜光拼圖
- 夜海
- 大人先生
- 大口吃下美好人生
- 大城小事明信片
- 大家出版社
- 大田
- 大田出版社
- 大紀事
- 大衛博維爾
- 大辣
- 大陸
- 天堂舞哉足下
- 天微明時我是詩人
- 天微明時我是詩人:潘正鐳詩集
- 天毯
- 天毯:潘正鐳詩集
- 天河繚亂
- 失戀沒什麼好悲傷的
- 失眠書
- 失重練習
- 奇緣
- 如光如影:龔萬輝插畫集
- 媽媽+1
- 媽媽+1:二十首絕望與希望的媽媽之歌
- 嬰兒涉過淺塘
- 字花
- 孟浪
- 季安揚
- 孤島少年的盛夏紀事
- 孤星子
- 孤獨的小船
- 學生小說
- 宗教
- 客棧倒影
- 家國之幻
- 家安的棒棒糖
- 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 審計
- 寫真書
- 寶瓶
- 寶瓶文化
- 尋歡記
- 小三
- 小令
- 小日子
- 小日子74
- 小日子91
- 小日子:失眠的人
- 小日子:為自己讀詩
- 小日子:無論如何 都要愛下去
- 小西
- 小說
- 小說集
- 尖端
- 就爽前列腺
- 尼加拉瓜詩選出版委員會
- 尼加拉瓜詩集
- 岑幸富
- 島國
- 島嶼派
- 島/國
- 崑南
- 崔舜華
- 布勒
- 希望之島
- 帝鄉
- 廖偉棠
- 廖小英
- 廖雁平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張偉男
- 張偉雄
- 張國強
- 張岪與木心
- 張岪與木心——背負死亡,陳丹青將木心送到陽光下
- 張惠
- 張愛玲
- 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
- 張燕珠
- 張經宏
- 張詩勤
- 律銘
- 後話文字工作室
- 徐正雄
- 從書影看香港文學
- 徽章
- 怒
- 恣睢麻利
- 悉尼隨想
- 悶雷
- 情非得體
- 惟得
- 意识无限国际出版社
- 愛人同志
- 愛特伍
- 慈濟
-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 慈濟文化出版社
- 慕容羽軍
- 憂鬱
- 戀戀光塵
- 戀戀光塵──我和電影的二三事2
- 成君
- 成為男人的方法
- 我不是壯士很胖
- 我不是胖只是肉多多
- 我們的戒菸失敗
-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
-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
- 我和電影二三事
- 我和電影的二三事
- 我將你的頭殼打開了
- 我沒有飼料喂你的鳥
- 我的世紀
- 我的男友是人魚
- 我的童年
- 我的童年:上水妹仔手繪本(粵語版)
- 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
- 我行我素
- 我那溫泉鄉的那卡西媽媽:飄浪之女
- 或序或散成圖
- 戲緣
- 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
- 摩鐵路之城
- 撕頁便條紙
- 擋泥板
- 收拾
- 放風
- 故事
- 散文
- 散文詩
- 文創
- 文創品
- 文化與文學研究
- 文學單身動物園
- 文學島語
- 文學星座
- 文學理論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評論
- 文學阡陌
- 文學雜誌
- 文滴
- 文集
- 新加坡
- 新加坡文藝協會
- 新加坡草地裡的男生
- 新加坡華文出版
- 新加坡華文文學
- 新家坡
- 新文潮
- 新文潮出版社
- 新文潮周邊
- 新文潮周邊商品
- 新文潮文學社
- 新經典文化
- 新蒲崗
- 新訓篇
- 新詩餘話
- 方圓
- 方圓第1期
- 方圓第3期
- 方圓第5期
- 方圓第7期
- 方圓第8期
- 方圓:01期「出神」
- 方圓:03期「憂鬱」
- 方路
- 方路詩選
- 方路詩選I:1993-2013
- 於是我坐下
- 施友朋
- 旅者
- 旅行的困境
- 旋轉門
- 日子持續裸體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旼照女王
- 明信片
- 明媚如是
- 明月與賞月的人
- 易文及同代南來文人
- 星斗闌干
- 星雲大師
- 是
- 時代精神
- 時代精神書屋
- 時光密室
- 時光隊伍
- 時報
- 時日悠悠
- 晏人物
- 晏人物攝影集
- 暴民之歌
- 書
- 書話集
- 書鄉夢影
- 曼谷
- 曾淦賢
- 曾翎龍
- 最後一堂創作課
- 最後一期
- 會飛的手
- 月光燈燈
- 有人
- 有人出版社
- 木心
- 木焱
- 木馬文化
- 未知的星宿
- 未知的星宿——童常詩集
- 本土的現實主義
- 本土的現實主義:詩人吳岸的文學理念
- 本地
- 朱野歸子
- 李以莊
- 李卓賢
- 李天葆
- 李宗舜
- 李智良
- 李洛霞
- 李浩榮
- 李焯桃
- 李照興
- 李華川
- 李華川文集
- 村上春樹
- 村上春樹超短篇小說100%解謎
- 松木
- 林健文
- 林婉瑜
- 林嶺東
- 林嶺東 嶺上起風雲
- 林幸謙
- 林悅
- 林禹瑄
- 林立青
- 林韋地
- 枚德林
- 查理·葛利克曼
- 柯奕彪
- 柳亨奎
- 柳家巷的女人
- 柴柏松
- 梁放
- 梁莉姿
- 梁銘恩
- 梁雅媛
- 梓人
- 棄子圍城
- 棗田
- 楊明綺
- 樂園輿圖
- 樓下住個GAY
- 模糊式告白
- 樹心邊.新蒲崗
- 樹邊心
- 機器與憂鬱
- 機車瀑布
- 欲愛書
- 欲愛書:寫給Ly’s M
- 歲月如歌
- 歲月如歌:我的童年
- 歷史
- 歷史裏的斷章
- 殭屍
- 母墟
- 毛毛之書
- 水母與搖滾
- 水煮魚文化
- 水葬
- 永康
- 江夏二郎
- 江思岸
- 江鵝
- 沈信宏
- 沈璧浩
- 沒有一天的星星和今天不一樣
- 沿道尋回
- 泡沫
- 泡麵
- 洛夫
- 洪嘉
- 洪均榮
- 洪曉嫻
- 洪範
- 活人拳
- 流浪者張德模
- 浮蕊盪蔻
- 浮雲與剃刀
- 海外
- 海浪文化
- 海角·孤舟
- 消滅眾神
- 消遣繁華
- 渡日若渡海
- 渡海以後
- 渣男退散
- 游以飄
- 游靜
- 溫任平
- 溫健騮
- 溫綺雯
- 滾
- 漫畫
- 潘家欣
- 潘朵拉的任意門
- 潘正鐳詩集
- 火山口的音樂
- 烈火
- 烏亮如夜
- 無一不野獸
- 無光城鎮
- 無光城鎮第一部:執行者
- 無法分類
- 焦點出版
- 爸爸是怎樣練成的
- 牛油小生
- 猴子設計
- 獵影伊比利半島
- 玉屑金針
- 玉屑金針:學林訪談錄
- 王修捷
- 王潤華
- 王麗明
- 玲子傳媒
- 珍珠雞扒
- 琉璃脆
- 瑪格麗特
- 瑪格麗特 ‧ 愛特伍
- 生死皆自在
- 男女之事
- 男女之事(All the Pretty Faces)
- 男性P點高潮
- 男男自由行
- 異質詩社
- 白痴有限公司
- 皇冠
- 皮卡忠
- 盧勁馳
- 盧卓倫
- 盧因
- 盧姵伊
- 盧文敏
- 看路開路
- 看路開路——慕容羽軍香港文學論集
- 睡眠
- 矜憫護航
- 矜憫護航: 廿五年臨床護理管理工作經驗分享
- 短篇小說集二
- 短舌
- 石室之死亡
- 石頭
- 砂拉越
- 硬漢
- 硬漢有時軟軟的:向銀幕硬漢學習柔軟心法。男人該know,女孩兒更該懂的「硬漢軟軟學」!
- 社會議題
- 祝快樂
- 祝快樂掟日子
- 神在
- 神秘之歌
- 神農
- 禤素萊
- 禮品卡
- 秀威
- 秀威資訊
- 秀陶
- 科幻
- 秘密河流
- 秘密河流 Something about Claire
- 空中老爺
- 空中老爺的日常
- 窩囊廢大反擊
- 童常
- 童書
- 符咒貼紙系列
- 第103期
- 第111天:人質手記
- 第1期
- 第2期
- 第3期
- 第43屆青年文學獎
- 第43屆青年文學獎文集
- 第5期
- 第6期
- 第7期
- 第83期
- 第84期
- 第89期
- 第91期
- 第92期
- 第93期
- 第一期
- 第七期
- 第三期
- 第二期
- 第二緝
- 第五期
- 第六期
- 筆記本
- 簡體
- 米哈
- 紅玫瑰與白玫瑰
- 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短篇小說集二(1944~45年)
- 給自己一個放棄的勇氣
- 經典200
- 經典200——最佳華語片二百部
- 網絡危情
- 繁体
- 繁體
- 繪本
- 繪畫
- 罗伦斯
- 羅倫斯
- 羅卡
- 羅樂敏
- 羅毓嘉
- 羅泰柱
- 羅浥薇薇
- 羅青
- 美國
- 群芳譜
- 群芳譜──當代香港電影女星
- 翁靈文
- 翁靈文訪談集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老人之書
- 而又彷彿
- 耳朵
- 聖誕老人的禮物
- 聯合文學
- 肉與肉的相遇
- 背包走天涯
- 胡家榮
- 能躺幹嘛站
- 臘月斜陽
- 臥斧
- 自傳
- 致寧
- 致美好的灰色
- 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
- 致那些我深愛過的賤貨們
- 興之美學
- 艾偉
- 艾絲琳·埃米吉安
- 芭達雅
- 苦天使
- 英培安
- 英文
- 草根
- 草根書室
- 荒廢
- 荷悅
- 荷爾蒙夜談
- 菀彼桑柔
- 華山
- 華文
- 萬用筆記本
- 葉德平
- 蒲鋒
- 蓋•德利斯勒
- 蔡益懷
- 蔡穎英
- 蔡興隆
- 蔣公會吃人
- 蔣勳
- 蕉風
- 蕉風——491期
- 薇達
- 蘇偉貞
- 蘇朗欣
- 蘇東坡
- 蘇苑姍
- 虛詞
- 虹影
- 蝴蝶一生花裏
- 蝴蝶一生花裏:八百年前姜夔情詞探隱
- 蠻荒傳奇
- 行囊
- 街區味道
- 街區味道:青年創作文集
- 衣冠南渡:溫任平詩集
- 衣若芬
- 製造香港──本土獨立紀錄片初探
- 西西
- 要有光
- 親愛的漢考克
- 記號
- 許多無名無姓的角落
- 許定銘
- 許榮輝
- 評論
- 評論集
- 詞語
- 詩
- 詩人吳岸的文學理念
- 詩在途中
- 詩在途中——黃遠雄詩選
- 詩字
- 詩意空間
- 詩控餐桌
- 詩精
- 該吃藥了吧
- 語凡
- 謝征達
- 謝旭昇
- 謝旭昇詩集
- 謝淏嵐
- 謝越芳
- 謝麗華
- 證嚴法師
- 譚以諾
- 譚福基
- 譚秀牧
- 讓我們一起唉喲愛喲
- 讓我們一起唉喲愛喲:現代愛經指南
- 豬隊友退散
- 貓
- 貓在之地
- 貓影偶爾出現在歷史的五腳基
- 貓狗
- 貞男人
- 買咯冰
- 賀淑芳
- 賴明珠
- 賴殖康
- 赤峰
- 赤道風
- 走動的樹
- 走過那遙遠的路
- 趙又萱
- 趙向陽
- 趴趴走
- 路從書上起
- 跳水的小人
- 辛金順
- 迅清
- 迷圖
- 逆風寫手
- 逆風寫手:改寫公司的每一天
- 逗點
- 逗點文創結社
- 通俗與經典
- 遊記
- 過客書
- 邢詒旺
- 那天晴
- 邱剛健
- 邱苑妮
- 郎天
- 郭詩玲
- 都市錄
- 鄧小樺
- 鄧阿藍
- 鄭傳鍏
- 鄭啟泰
- 鄭政恆
- 鄭景祥
- 鄭林林
- 鄭琬融
- 鄭超
- 醉一生一世
- 醉書小站
- 醫療保健
- 醫療概論
- 釋證嚴
- 重慶出版社
- 重置
- 野村雜話
- 針鋒不相對
- 鍾國強
- 長廊的短調
- 長河
- 開洞吧男孩
- 閱讀我城
- 閱讀我城——文學評論集
- 闖禍貓
- 關天林
- 阮文略
- 防水態度貼紙
- 阿布
- 阿廖
- 附近有人笑了
- 陪你去看蘇東坡
- 陳丹青
- 陳仲耘
- 陳俊賢
- 陳允石
- 陳克華
- 陳婉容
- 陳家帶
- 陳志華
- 陳文慧
- 陳栢青
- 陳淑瑤
- 陳潔開
- 陳煒舜
- 陳育虹
- 陳麗儀
- 陳黎
- 陳黎跨世紀散文選
- 陸潤棠
- 隨軍翻譯
- 雄艷者的色想與美典
- 雄艷者的色想與美典——邱剛健編導電影劇本集
- 雙原子創意及製作室
- 雜誌
- 雨花雲蕊舊月落
- 雨餘中一座明亮的房子
- 雪
- 雲山
- 電影
- 電影通識行
- 電影通識行—給中學生的4節模擬課及其他
- 靈/性籤
- 静思人文志业股份有限公司
- 非常風景
- 非書類
- 韓國
- 頂天地
- 風依然狂烈
- 颱風季
- 飯飯之輩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學
- 餡餅盒子
- 香港
- 香港六四詩選
- 香港文學
- 香港文學館
- 香港文學館主編
- 香港文學:醉一生一世(增訂版)
-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 香港銀幕左方
- 香港電影
- 香港電影2013
- 香港電影2014
- 香港電影2015
- 香港電影2016
- 香港電影2017
- 香港電影2018
- 香港電影2020
- 香港電影王國
- 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 香蕉戲碼
- 馬來文
- 馬來西亞
- 馬吉
- 馬若
- 馬覺
- 高俊傑
- 魯敏
- 鴻鴻
- 鹽
- 鹽:短詩和現代俳句集
- 麥樹堅
- 麥欣恩
- 麥田
- 麥穗
- 麥穗出版有限公司
- 麥華嵩
- 麵包特工隊
- 麻辣火鍋
- 黃仁逵
- 黃坤堯
- 黃寶蓮
- 黃志輝
- 黃意會
- 黃愛玲
- 黃文傑
- 黃柏軒
- 黃瑋霜
- 黃遠雄
- 黃龍坤
- 黎漢傑
- 黑眼睛文化
- 黑色城市
- 點智慧
- 點智慧11
- 龔萬輝

Just Jack◎Ou.Y(簡體)
平常價 $33.00- 小說真實地描繪了同志羣體在現代都市中的生存狀態。故事發生在北京這個繁華的大都市中,作者詳細描寫了像三里屯這樣的社交中心,展示了都市時尚的多元文化氛圍。無論是社交聚會中的喧囂,還是個體內心的孤獨與掙扎,這本書都以細膩的筆觸,將讀者帶入一個複雜而又真實的情感世界。
- 故事中的角色身份多樣,但他們面對的情感挑戰與生活困境卻是任何一個人可能經歷的。文韜對晚年孤獨的恐懼、小新對前任的執念、J在尋找自我認同中的迷茫和Nick在浮華生活中的寂寞,都讓讀者能夠從中找到自身生活的影子。家庭的壓力、職場的挑戰、愛情的波折,這些都是每個人在生活中可能面臨的問題。這些情感經歷,不僅具有強烈的現實感,並引發讀者對自身生活的思考與共鳴。
- 《Just JACK》不僅是一部描寫同志生活的小說,更是一部關於人性的作品。書中的角色在面在愛情與慾望、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掙扎,種種經歷與任何人無異。小說還深入探討了LGBTQ+羣體在社會中的困境與抗爭。無論是面對家庭壓力的形婚,還是在職場中因性取向而遭遇的偏見,書中的角色們都在不同的環境中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平衡點與自我價值。
內容簡介
《Just JACK》展現了現代都市同志的生活狀態與情感糾葛。故事圍繞主角J、文韜、Nick、小新等人展開,他們在社交聚會中探討情感、友情、慾望以及如何在都市環境中尋找到自我認同價值與情感歸屬。這些角色在北京這座大都市中互相扶持,經歷了各種挫折、情感糾葛和生活挑戰。他們各自代表了都市同志羣體中不同的類型,通過他們的故事,作品探討了愛情、友情、家庭和尋找自我價值的複雜性,反映了現代都市生活中的多元與矛盾。
作者簡介
遼寧大連人,早年間混跡於北京,現居住於上海杭州兩地。從未想過可以成爲作家的理科生,每天都在做白日夢的空想家,喜歡觀察人類的敏感體質,經常後悔卻從不悔改的犟種。當一個人真正的開始爲自己而活的時候,他便很少再去向別人解釋自己的行爲。
序
關於我和你◎Ou.Y
2009年畢業的時候,我離開東北家鄉來到北京,像大多數年輕人一樣躊躇滿志地準備在這座大城市紮根生活,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然而,與大部分年輕人的境遇差不多,異鄉的生活與工作壓力遠遠不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可預料到的。我經歷了多次起伏,遭受過社會的毒打,偶爾也會被喂一顆紅棗之後繼續接受着千錘百煉。漸漸地,我發現與其妄想去征服這座城市,不如找到與之共處的方法。
怎樣與一座城市共處?它不是你的情侶,也不是你的朋友,它更像是一個容器——它可以包容你,包容萬物。可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是誰、自己需要什麼,你才能在這個容器裏更好地生活。自我認知是一個漫長而又瞬間的過程,有的人在循序漸進的生活裏慢慢了解到自我的需求,有的人則在經歷劇烈變動後一夜長大。但無論過程如何,你最終要面對與處理的,還是你內心最深處的真實慾望。
這是一本關於在北京生活的四位同志的故事。他們在這座城市生活、戀愛、享受喜樂、遭受打擊、經歷挫折,相互取暖又自我療愈。這些故事的主線,或許我們都曾經歷過,它可能發生在你朋友們的身上,也有可能是你聽到的八卦,甚至可能就發生在你自己身上。書中的人物各自作出了不同的選擇,而我寫下這些故事的目的,是希望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的挑戰。我不能告訴你該怎麼做,或者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在我看來,黑白灰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你如何看待問題,取決於你所處的立場和過往的經歷。每個人所處的環境、經歷和利益關係不同,所以對同一件事物的理解也就會產生差異。但你的選擇代表了你自己,因此,你要處理好自己的選擇,忠於自我。
在現實生活與網絡中,有關同志的討論此起彼伏,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聲音,各種觀點無非是試圖想說服大衆——我們是這樣的,我們是那樣的。有些觀點源自於個人認知的差異,而有些觀點的背後則是由利益驅動。但“觀點”不等於“真理”,它沒辦法適用於所有人。作爲一本現實主義題材的小說,我在書裏也輸出了許多觀點。我希望你能來反駁我的觀點,並不是因爲我喜歡與人爭辯,而是希望你能更多運用辯證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避免掉入人云亦云的思維模式中,找到最合適你的立場,幫助你完成自我的成長。
書裏的很多故事來源於真實生活,我的朋友們是我的靈感繆斯。我在生活中並不是個很愛說話的人,更多時候是在默默地觀察着身邊的人事物,我想象他們當下的心態,觀察他們的表情,甚至試圖預測他們接下來要說的話。這些都成了我一種很奇特的“癖好”。所以,看起來雲淡風輕的我,內心常常在模擬一出大戲,導致很多的想法不吐不快。當你沒有合適的人選(我覺得並不會有)去分享你內心諸多想法的時候,寫作就成了你唯一的出路。
起初只是試着寫幾個小故事,沒想到把自己沉浸在寫作之後又是個話癆。筆下的四位主角彷彿都有了呼吸與血肉,他們的故事像是有了生命一般自主的得到了延展,內容越寫越多。我似乎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與困境,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看看接下來會如何發展。這本書的內容尚不足以能涵蓋他們的完整故事,希望有一天,他們的故事能得以延續。
最後,我要感謝兩個人。一位是我最好的朋友李先生,謝謝他長久以來的陪伴,這份友情格外珍貴。另一位是鄭先生,沒有你,便不會有這本書。
謝謝。
目錄
關於我和你◎Ou.Y
第一章:Gay and the City
第二章:Date Night
第三章:我有一個小祕密
第四章:One Night In DES
第五章:不安感
第六章:Love in Bangkok
第七章:談談情,說說愛
第八章:前任的魔咒
第九章:分手指南
第十章:人人都有病
第十一章:謊言、婚紗與尿不溼
第十二章:心碎時刻
第十三章:我
_________
英文書名:Just JACK
ISBN:978-981-94-0829-0
出版社:新文潮出版社私人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年4月
分類:長篇小說、當代小說、酷兒小說
系列:他山之石004
規格:210mm (H) x 148mm (W),583頁

【預購】第二種方式喜歡你◎Middle
平常價 $36.00是我喜歡你的最後一種方式。
直擊幽微內心深處
華文界年度暢銷作家Middle
最新抒情散文力作
最喜歡的人,
通常不可以在一起,
但是每次再見這一個人,
你都會想起自己曾經有多喜歡對方,
甚至從未改變。
據說,喜歡一個人到極致,可以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就是喜歡到一定要留住對方。
而第二種,就是不會留住對方,但你依然會繼續喜歡下去。
從前,你會好想對方明白你的好。
後來,你可以對一個人很好很好,但是可以不著半點痕跡。
從前,你會將思念告訴對方知道。
後來,就算你再如何思念,也會提醒自己不要唐突打擾。
從前,你想找到可以一生相守的人。
後來,有些人還是會中途離場,但會在你的心裡陪你天長地久。
從前,你會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後來,你終於明白或接受,真正最懂得愛你的人,還是你自己。
人會有三次成長。
第一次成長,
發現自己原來有能力,
可以令另一個人快樂。
第二次成長,
發現自己原來做得再多再好,
也無法令對方快樂。
第三次成長,
發現只要對方可以得到快樂,
原來就已經很好很好。
以後有沒有自己參與,
也已經不重要了。
Middle
香港人,小說及散文作者,作品散見台、港、新馬。希望透過文字與故事,與不同角落的人連結,讓彼此可以在曾經的迷惘失意裡,尋回被遺忘的那一個自己。
臉書專頁:www.fb.com/MiddlePage
Instagram:mid810
Threads:www.threads.net/@mid810
著作包括小說集《永遠的平行線》、《你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就算從未忘記》、《明年見,明天見》、《讓我最放不下的人》、《在你變成回憶之前》、《當你們終於在一起》等。散文集《如果有些心意不能向你坦白》、《最後一次耿耿於懷》、《離開以後,你有沒有更自由》、《凌物語》、《曾經,有一個這樣的你》等。

【預購】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杉井光(譯者:簡捷)
平常價 $29.00❏ 驚動日本出版界的「那本話題作」
絕對不可能猜到的結局——閱畢後你的世界將徹底透明
絕對不可能出成電子書——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在電子書崛起的時代,單憑紙本書,短短一年突破45萬冊!
❏ 「看到」之後就回不去了,一生只能體驗一次的設計
「在我的閱讀生涯中,只有一本書在閱讀完後讓我徹底目瞪口呆。我想帶給讀者像那本書一樣純粹又強烈的閱讀『體驗』。為此,我將這個點子寫成了故事,並透過許多人的協助,變成了一本書。這本書光是能出版,就稱得上是奇蹟了。」「要完美翻譯這本小說,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臺灣辦得到了。感謝過程中所有締造奇蹟的相關人士。多謝!」——杉井光
❏ 作者 × 譯者 × 編輯,合謀獻給讀者的情書
日本出版社再三確認:「你們真的做得出來嗎?」
繁中版責編:「至今做了超過一百五十本書,這本書絕對是編涯最大挑戰之一。」
繁中版譯者:「個人翻譯史上最沉重的鐐銬,任何譯者一輩子無法忘懷的書。」
作者杉井光和日本責編的「聯手犯案」,由繁中版譯者和責編延續的「跨國犯罪」,經過無數討論和測試,終於完美還原所有細節!
❏ 封面由日本插畫家「fusui」繪製
插畫家fusui接下委託後表示:「我第一次讀小說讀到大叫。」在約十件的插畫提案中,最終選定現在的插畫製作封面。fusui以淡色筆觸表現故事的通透性,僅僅一幅畫即描繪出故事的場景和巧思,讓讀者在閱讀前及閱畢後對於封面產生不同的感受。
❏ 各領域愛書人努力不暴雷推薦
編哭編笑社群經營者|B編
推理評論人及作家|Faker冒業
推書手|L
原生電子推理雜誌《PUZZLE》主編|冬陽
演員|陳妤
推理作家|陳浩基
作家|陳曉唯
作家|彭樹君
書際探險家|蛙蛙
作家|馮國瑄
《黃色臉孔》譯者|楊詠翔
詩人導演|盧建彰
推理作家|薛西斯
小說家|瀟湘神
香港推理小說作家|譚劍
(※按姓名筆畫序排列)
「這部小說是只能透過紙本書施展的文字奇蹟,如果有人問:為何在數位浪潮裡我們堅持不放棄紙書?《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就是答案。花三頓飯的時間完讀一本讓我在最後一頁忍不住驚呼的小說,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體驗。」——編哭編笑社群經營者/B編
「自《火目的巫女》開始就有追看杉井光的小說,沒想到他會以此作『二次出道』,躋身於推理作家的行列。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是對推理小說的愛,是對紙本書的愛,更是對(後設)詭計的愛。《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的『內』與『外』的故事都是因愛而生。而編輯和譯者費盡心思讓這部小說的中文版得以面世,同樣都是因為愛。」——推理評論人及作家/Faker冒業
「身為一個電子書愛好者,經常有人會問我為什麼無法割捨紙本書。以前的我都只能推給紙本書的氣味、觸感這些主觀感受。但現在的我能說:『如果不是紙本書,那麼這本充滿愛的書就不可能存在。』」——推書手/L
「『匠心獨具』、『神乎其技』的一部作品,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才不至於暴雷,只期待有更多人同我一樣,接受這本小說帶來的震撼與感動。」——原生電子推理雜誌《PUZZLE》主編/冬陽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不只是推理小說,更是一本寫給出版業的情書。杉井光用驚人的執行力,將『紙本書』這個載體化為盛大詭計中的關鍵道具,強制讓讀者成為故事的一部分,讓我們在看到真相、認為這個詭計不可能達成時,驚覺自己就捧著那個『不可能』的成果。
這是幾乎無法重現的詭計,只能在紙本書上存在,也或許只有用日文才能最自然地呈現。
電子書籍化不可能,翻譯不可能──看完原文書,我是這麼相信的。
但皇冠出版社和譯者簡捷化不可能為可能,成功重現作者的犯行,將世界上最透明的證據送到台灣讀者手上。
現在輪到你拿起這本書,一起成為這場『不可能的犯罪』的證人。」——日劇譯者/李冠潔
「超級推!一個由作者、編輯與譯者三人建構出的透明故事,遠遠超過我對推理小說與紙本書的想像。透明帶來的無限延伸也讓我看見超越時間、空間的另一種形式的愛與關懷,同時身為紙本愛書人與推理迷的我,真的好愛這部小說啊!」——閱讀書帳·愛書人/陳子楹
「他讓讀者變成受害者!等等,不是你想的那樣⋯⋯這是作者、譯者、編輯聯手精心策劃獻給讀者的情書,即便過程中發現自己『已經中計』,閱讀到最後仍然樂在其中,畢竟這麼浪漫的驚喜,誰不會又哭又笑的原諒呢?」——演員/陳妤
「本作的中文版可說是近乎奇蹟般的存在,不諳日語的讀者能夠欣賞原作引人入勝的劇情外,知悉真相後更可『細味』譯者和編輯努力下的成果,這種閱讀體驗可說是百年不遇,絕無僅有。」——推理作家/陳浩基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的書名,對應中文有個奇妙的巧合性。文眼的『透明』亦可解釋為『曉悟』。『曉悟』,在某個瞬間,領會了悟其中的深意,將事情的底蘊由人的內心翻攪而起。看似荒誕的故事裡,總有著意外的契機,如同光穿透過人的生命,射入人的內心,將原以為的、錯以為的人事物,一瞬之間翻轉過來,或許仍有傾斜,但人已能看見從前未曾細看過的自己。」——作家/陳曉唯
「讀到最後謎底揭曉的時候,我不禁在心中驚叫:不會吧?這是真的嗎?然後瘋狂地回翻前面的書頁不斷確認。
啊啊啊~是真的!竟然有這種事!
太瘋狂了!哪一個正常的作家會想要寫這樣的一本書啊?
翻譯這本書更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本書譯者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太令人欽佩了!
終於明白為什麼這本書只能閱讀紙本而絕對不可能出成電子書,也終於明白作者杉井光為什麼說這本書能出版就已經是奇蹟。
真的沒有辦法介紹這本書,除非自己讀到最後,否則無法體會其中的驚人之處。
所以只能說,Just讀it,然後一起驚叫吧!」——作家/彭樹君
「這本推理小說超 · 好 · 玩!作者精心設計了『透明』詭計,讓讀者在字裡行間參與解謎,直到真相揭曉才恍然大悟,精彩結局亦完美回饋所有耐心推理的讀者。很高興這部在日本書界引起熱潮的獨特作品,如今也將為繁中讀者帶來極大樂趣,值得收藏!」——書際探險家/蛙蛙
「一段離奇的尋父記!我的世界本來就沒有這個人!不顧家庭、風流的爸爸,他死了關我什麼事?事情越來越離奇,奇怪的迷陣。更可怕的是,事不關己的讀者,也被逼得涉身其中!猛然回頭,原來一切都是愛,愛就藏在細節裡。」——作家/馮國瑄
「過世的渣男名作家 × emo私生子少年 × 謎樣正妹編輯,數位時代下唯有『紙本書』媒材才能實現的故事,是一封獻給紙本書的情書,也是對出版職人的禮讚!中文版成書本身也是巨大的奇蹟!!!」——《黃色臉孔》譯者/楊詠翔
「敘述性詭計的本質,即是內容與形式的結合。然而所謂的『形式』是什麼?小說是形式、言語是形式、書是形式、紙也是形式。形式的邊界究竟可以推到多遠呢?在本作中可以感受到作家想尋求那個邊界盡頭的熱情,您也準備好同等程度的挑戰熱情了嗎!」——推理作家/薛西斯
「要我說的話,《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真是本驚人的工藝品。到底是怎樣的作者會想寫這樣的故事,又是怎樣的出版社才願意翻譯這本書?光是這本書存在於此,就足以讓人對出版業獻上敬意──看完的讀者肯定能明白。」——小說家/瀟湘神
「這本書有兩大可觀之處:
1. 前半部塑造了可能是史上獲最多男作家羡慕的推理作家宮內彰吾。
2. 後半部用了一個非常瘋狂、戀態(並無貶義)、驚天動地的文字創作手法,可比『漏字文』小說。如果你喜歡這種文字遊戲,本書和電影《鐵達尼號》一樣是『一生必須看一遍』,seeing is believing。
一九七八年出生於東京。二○○六年以《火目的巫女》贏得第十二屆電擊大賞銀賞出道。其後出版的《神的記事本》系列大受好評,更改編為漫畫及動畫。長年活躍於輕小說及一般文學雜誌,二○二三年出版《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獲得週刊文春推理小說第九名、「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第八名、「好想讀推理小說!」第二十名、《達文西雜誌》年度之書,銷售已突破四十五萬冊。另著有《離別的鋼琴奏鳴曲》、《學生會偵探桐香》、《樂園NOISE》等輕小說系列作品。
譯者簡介
簡捷
師大翻譯所畢業,現為自由譯者。迷戀一些不具實體的東西,譬如聲音、故事和文字,愛寫小說,所以也愛用中文替人寫小說。譯有《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請待在有光的地方》、《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宛如星辰的你》、《往復書簡 初戀與不倫》、《鍛鍊思考力的社會學讀本》等書。信箱:CCChien.trans@gmail.com

那裡◎翁弦尉
平常價 $24.00這本有聲有色的中、短篇小說結集以實驗創作的後設手法,在跨越身體和慾望的邊界之餘,也穿越不同年代、國家和城鄉疆界,對個人vs國家、自由vs極權、民主vs專制和同志vs非同志的諸種二元對立話語進行心理寫實的描繪和解構。
《那裡》的空間向度橫跨新馬、台港、中國和英美等地,時間向度從21世紀初的島國和帝都穿越20世紀上半旬的民國和南洋。形形色色的人物粉墨登場,這是屬於警察、偵探、法官、律師、醫生、教授、男僕、賭徒、軍人、馬共、中共、腐女、作家、科學家、通靈人、宗教師、翻譯家、異男直女、男女同志、政治人物、書店老闆和睡眠技師等人在集中營共同演出的生命劇場,這是比起傅柯批判的全景監視主義和阿岡本描述的例外狀態來得更為曖昧和荒謬的生命政治。
國際知名學者陳榮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英文系副教授、亞洲與亞美研究系系主任)和著名台灣酷兒作家兼學者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強力推薦,並撰寫了為本書作品進行評析的序文。
推薦語:
「翁弦尉的小說繼承了他散文裡的幽默,冷冷地在我不設防時逗我笑出聲……翁弦尉要我們體會的是藉由後設敘事(metanarrative)來對國家社會機制對弱勢族群有形和無形壓迫的剖析。小說主要人物都活在無形的集中營裡。」
——陳榮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英文系副教授、亞洲與亞美研究系系主任)
「翁弦尉的這些小說再一次證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作家當然沒有在當代中文文學——包括當代中文同志文學——缺席,反而有聲有色。在當代中文同志文學越來越受到各國讀者關注的此刻,讀者當然不應該只留意中國、香港和台灣的作品,也該鄭重承認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以及其他國家的貢獻。」
——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作者簡介
翁弦尉,本名許維賢,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著有短篇小說集《遊走與沉溺》、散文集《第二張臉》、詩集《蝸牛起義》和《不明生物》,作品獲得國內外數十項文學獎包括新加坡文學獎、新加坡金筆獎短篇小說首獎、新加坡青年短篇小說比賽首獎、北京大學王默人小說創作獎、花蹤文學獎散文組首獎、小說組和新詩組佳作獎、馬來西亞全國大專文學獎散文組和新詩組首獎和雲里風年度優秀作家獎一等獎等等。作品也被選入兩岸三地和新馬的文學選集和大系。另外著有學術專書《從艷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土腔風格、華夷風與作者論》(聯經出版社)和《重繪華語語系版圖:冷戰前後新馬華語電影的文化生產》中英版(香港大學出版社),並與柯思仁主編《備忘錄:新加坡華文小說讀本》中英版等等,以及與BrianBergen-Aurand,MaryMazzilli主編《跨国华语电影:身体、欲望和伦理的挫败》(英文版)。

崩末◎勞緯洛
平常價 $31.00《崩末》為香港00後年輕作家勞緯洛最新長篇小說。
勞緯洛以詩意、冷僻、細膩的語言寫成一則關於時間與記憶的廢墟寓言,以敘事建構「曼陀羅」般的環形迷宮,在注定散失、崩落、毀壞的世態裡,想像末後的重逢。「直到最後一個相信救贖的人,都因過於久遠的等待而徹底遺忘,且已死去之時,救贖才會以無人知曉的方式,靜穆地來臨。」勞緯洛以文學作為對救贖的預想,對所愛之人給出的微小祈願與簡要應答。《崩末》是他實踐其「餘生寫作」的一次重要嘗試。本書為香港文學館的文藝越界叢書系列之一。
作者簡介
2001年生於香港,基督徒。現於香港浸會大學主修人文學系。2018年出版小說《卷施》。合著有《黑暗夜空擦亮暗黑隕石》、《樹心邊.新蒲崗》與《根莖葉花--花墟的記憶與想像》等。曾獲文學獎,包括第五屆「恒大中文文學獎」大專組冠軍與「二零二零年中文文學創作獎」文學評論組冠軍等。文學創作、文學評論及哲學評論散見「虛詞.無形」、《方圓:文學及文化專刊》、《Sample 樣本》、《微批 Paratext》、《字花》、「別字」、《明報》與《聯合文學》等。曾為港台電視清談節目《文學放得開》客席主持。曾與不同團體合作,舉辦多場不同主題系列講座、課程與讀書會。

喧嘩的碎片◎周丹楓
平常價 $28.00 《喧嘩的碎片》為香港年輕文學作者周丹楓首部長篇小說。周丹楓以理性與感性交錯的目光,遊走於城市的兩極,由黃大仙至中環,隨著如水的語言節奏,剪攝出一幀幀城市碎片,捕捉那些因無止盡的規劃與發展,被放逐到邊緣的人群——「我們是城市燈光要盡力抹去的污跡,我們是不存在於城市裡的那一部分」。每則敘事碎片,既是單獨的存在,亦是牽扯出荒誕現實的線索,釋放那些來自社會底層的無聲喧囂,以及這座無根城市的所有秘密。
作者簡介
周丹楓,曾就讀於香港科技大學,文字散見於《明報》副刊、《方圓》、《字花》、《無形》,網上文學平台《虛詞》、《別字》等。
編者/譯者/繪者簡介
Wingo Choi,本地插畫師及繪本作家,香港插畫師協會連繫會員。曾出版繪本《最耀眼的星星》,擅長繪寫城市與人的關係。(IG:sheandherpics)

訊號山劇院◎林兆榮
平常價 $59.00他們為半山的道路們改了很多名字
還依他們的習慣
把姓氏放在名字的後面
長的姓道
短的姓街
平坦的姓臺
嬌小的姓里」
(〈己連拿利〉)
***
回到一切還未發生的第一日前
白雙全、董新果友情推薦!
《訊號山劇院》是那個林兆榮的第一本個人結集──那個可能是藝術家、可能是寫作人、可能是演員、可能是巴膠鐵膠行路膠、可能是司機拖頭佬講師⋯⋯的林兆榮。書中走過的路塑造上面那些林兆榮的全部,每個章節都是他生命中重要的劇目,不同的身份輪流上演──或者蕪雜才更接近一個人的真實。
點題小說〈訊號山劇院〉中設計系畢業生「啟」步起前女友「夏」(各種意義下的)後塵,成為一個枯燥乏味的劇場管理員,在最青春的日子奮力跟從遊戲規則,就像一艘從未去過自由海域的渡輪。愛情在毫無預警下一去不返,啟唯有與她留下的文件相廝守。「第一日前」則收錄林兆榮的旅行雜文,足跡由本地到全球各處,嬉鬧似乎是出遊主調,卻又無比認真,他以自己作座標畫出世界地圖,鐵道、巴士的獨有交通方式,兼有實用知識及小眾趣味。小故事〈己連拿利〉更用繪本的形式讓香港的街道開口說話。「童軍跳彈床」則是作者的精挑細選《明報》專欄,用笑話紀錄了時代的瘋狂。
全書所有圖片皆是林兆榮手繪,一筆一劃將風景畫成劇照。「訊號山劇院」沿路上映的不同章節,一幀幀劇照暗示了角色們的「成長」──畫風愈來愈熟練的啟,由充滿理想變得唯唯諾諾,讀者或者能被逼真的香港夜景畫所欺騙,也能讀出他如何欺騙自己。用藍色原子筆繪下的「童軍跳彈床」隨意又率性,小時候的木顏色筆則描繪出兒童眼中可愛的西半山街景,而穿梭全書畫到嘔血的地圖,則身體力行地表現出作者對城市散步的偏愛。
董新果會覺得《訊號山劇院》是愛情故事,白雙全則認為它是天才作者未來十本書的熱身。如林兆榮所說,書裡敘述的時日就像遠古一樣陌生而疏離,如今再回頭看那些「過期的文字」,雖是一些發生在過去、只能在過去的生活拼圖,但在現實中,以閱讀、執迷和凝視,我們或可重新認出那個由虛構而生的現在。
作者簡介
林兆榮,讀藝術/文化研究/現職講師/演出/長途步行/Lego Moc 創作/交通研究/文字創作 / 專欄《童軍跳彈牀》作者
facebook: 藝術.交通.散步.林兆榮swinglam
ig: swingtheflaneur
website: swinglam.com

二〇二二年香港小說學會文集◎林馥
平常價 $26.00「香港小說學會」宗旨為「積極推廣和提高小說的創作與欣賞。會務重點在策劃、出版和宣傳會員創作小說,及舉辦各類型講座和課程,推動香港原創小說之發展。」
本次出版文集,收錄二十七篇文章,每篇都有獨特的風格。
輯一 長話短說
有寫實、溫馨、愛情、科幻、懸疑就如人生五味,甜酸苦辣鹹,各種味道,融合無間。
輯二 和風細語
作者輕描淡寫道出陳年舊事、經典的漫畫家、芙蓉鎮早期企業的生存路向、懷念走過的高山峻嶺及阿Q世語。
原名林麗香,香港出生。九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曾獲香港中文兒童組創作獎。現為香港小說學會會長。
曾出版長篇小說《偷心野丫頭》、《宇宙傳說》、《網路巡邏隊長》。近期出版個人短篇小說集《春夏秋冬》。

花已盡:十人小說選◎秀實, 胡燕青, 惟得等等
平常價 $30.00創立「婕詩派」。獲頒羅馬尼亞東西國際學院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rient-Occident(Romania)院士。任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詩學顧問,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班導師,香港中文大學專業學院寫作班導師,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委會審批員,廣東省文化傳播學會南方詩歌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顧問。曾獲「新北市文學獎新詩獎」、「香港大學中文系新詩教學獎」等。著有詩集、散文集、小說集、評論集凡三十餘種。
胡燕青
香港基督徒寫作人,畢業於伊利沙伯中學和香港大學,曾任職浸會大學副教授,現從事翻譯及編輯工作。作品包括新詩、散文、小說、少兒文學、語文教科書等共五十餘種。曾獲兩項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新詩、散文),三項中文文學創作獎首獎(新詩、兒童文學、散文), 兩項中文文學雙年獎之推薦獎(新詩、兒童文學),兩項湯清文藝獎(文學組優勝獎, 文學組卓越成就獎)。作品《好心人》 和《剪髮》先後入選中學生好書龍虎榜之十本好書。二○○三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成就獎」(文學藝術)。
惟得
散文及小說作者,也從事翻譯,現居加拿大。一九七〇年代開始創作小說,多刊於《大拇指週報》,並任該刊書話版編輯。一九八〇年代初為《香港時報》及《號外》撰寫專欄,一九八四年赴美求學,畢業於加州柏克萊大學,一九九〇年代重新寫作,文稿散見《明報》、《信報》、《蘋果日報》和香港電影資料館叢書,近年著作多發表於《香港文學》、《城市文藝》、《大頭菜文藝月刊》及《別字網志》。
許定銘
常用的筆名有陶俊、苗痕、午言、向河等,一九四七年生的廣東電白人,在香港受教育及成長的愛書人,從事寫作近六十年,早年埋首於新詩、散文及小說的創作,近二十年專注於「書話」的評介,其內容以中國現代文學及香港新文學的研究為主,旁及台灣及南洋方面的作家和作品。他從事教育工作40年,開書店20年,畢生與書結緣:買、賣、藏、編、讀、寫、教、出版,八種書事集於一身,花甲以後自號「醉書翁」。
許榮輝
曾在香港新聞界長期擔任新聞翻譯工作,作品入選劉以鬯先生主編的《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近著《我的世紀》獲第十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首獎。
郭麗容
小時讀芥川龍之介〈蜜柑〉,體會到小說的藝術感染力。中學開始寫作,投稿學生週報、文藝刊物。畢業後從事打字、速記、秘書工作。1997年出版小說集《某些生活日誌》(普普叢書),風格傾向戀舊傷感。同年八月往美國堪薩斯大學主修英文,研讀美國文學作品。2000年底回港繼續寫作,風格題材轉變,放眼浮世男女如何挣扎求存。
麥華嵩
香港出生、長大,刻下在英國工作。大學畢業後愛上寫作,發表過散文、小說,及古典音樂與藝術評賞。著有散文集《觀海存照》、《眸中風景》、長篇小說《天方茶餐廳夜譚》、《海角‧孤舟》、藝術欣賞隨筆集《極端之間的徘徊》,古典音樂小史及隨筆集《永恒的瞬間》等。
路雅
原名龐繼民,一九四七年生於中國。自二○○三年起,致力推廣文化,策劃多個大型的詩畫籌款活動。著有詩集《活》、《生之禁錮》、《時間的見證》、《秘笈》、《五人詩選》等。
綠騎士
本名陳重馨,香港作家、畫家。香港大學英文系畢業。15歲開始發表作品,1973年赴法國,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學習。1977年起定居巴黎。寫作以散文和小說為主,亦有詩作,尤愛詩與畫的配合。
盧因
原名盧昭靈,一九三五年於香港出生,祖籍廣東番禺,是香港土生土長的作家,筆名有盧因、洛保羅、馬婁、張學玄、朱喜樓、何森、陳寧實、唐山客和林紹貞等。自一九五二年起向《華僑日報》、《香港時報》、《新生晚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大公報》、《文匯報》、《明報》(加西版)、《環球華報》、《人人文學》、《六十年代》、《新青年》、《文藝新潮》、《新思潮》、《好望角》、《中國學生周報》、《香港文學》、《城市文藝》及《文學世紀》等報刊發表散文、短篇小説和文學評論。

拉撒路:盧因小說第二集(2)◎盧因
平常價 $26.00
囈長夜多◎麥樹堅
平常價 $51.00 無論身在何地,穿過時光隧道
尚能夢回生我育我的城
◎ 陳國球、龔萬輝、唐睿、黃宇軒 共鳴推薦
◎ 香港首部書寫公共屋邨的長篇小說
疲於告別的年代裡,人可以離去、建築可以廢棄、美食可以失傳、巴士可以停運……記憶彷如忒修斯之船,一直隨城市發展清拆重建。午夜夢迴,仍使你念記的,可會是一個個有你在內的故事?
「後來林達單獨去谷德樓天台看中秋夜景,這次林達俯望方形天井,多個樓層的住戶在走廊掛上七彩花燈,又以走廊欄杆對角牽引的方式將另一組花燈懸垂在天井半空。因此,大家對骯髒的井底突然失去戒心,在那裡燃放天燈。
祈福天燈乍明乍滅,冉冉上升引起居民哄動,天燈四面都寫上字:友誼永固、學業進步、身體健康、心想事成、平安是福。 」——〈終章:七海事件〉
《囈長夜多》是香港作家麥樹堅首部長篇小說,故事圍繞公共屋邨「谷凹邨」的小店「喜喜辦館」,以這個售賣居民生活所需的必經之地,串連起基層市民綜橫交錯的生活軌跡。辦館老闆蘇淦一家的曲折命運,折射公共屋邨以及城市的盛衰,只要曾在屋邨待過,應對小說中的文具舖、冬菇亭、家庭醫生診所等無一陌生;中秋節的萬家燭火、風季的天井雨景,乃至街坊唱K嘉年華,都成為後來難忘的風物;陰暗的樓梯轉角、隱世雀館、升降機則時時似要將人吞噬。
公共屋邨作為香港的重要城市空間,小說中書寫的日常經驗和細節,充滿本土特色;然而,除了寫實的庶民生活,神秘詭異的傳說,也藉著緊密的鄰里關係而口耳相傳。麥樹堅筆下的谷凹邨虛實交錯,市民生活與史前巨獸奇妙交織,結局卻共同迎向一個遙遠迷離的未來。在時空的彼端回看,這個彷彿栩栩如真的屋邨、這些人們耕耘過的日子和愛恨,究竟是真實存在,還是如古代神話的通天犀,不過是有人憑空捏造的幻想?
| 作者簡介 |
麥樹堅,香港作家。著有小說集《未了》、《烏亮如夜》;散文集《對話無多》、《目白》、《絢光細瀧》、《板栗集》;另有改編小說及人物傳記。曾獲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香港中文文學獎、大學文學獎、青年文學獎、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進獎(文學創作)。
| 插畫家簡介 |
青花工作室,創作靈感源自大自然的一切,希望透過作品為繁忙勞碌的生活增添一份悠然綠意。喜歡將中西方傳統文化及藝術風格融入畫作之中,做到「傳承」之餘,亦期望能夠「立新」。過往曾合作的機構包括世界自然基金會、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漁農自然護理署、新渡輪服務有限公司等。
| 出版社簡介 |
後話文字工作室(下稱「後話」)是 2017 年成立的獨立出版社,主力出版香港文學著作。本社致力發掘具有潛質的年青作家,連結編輯、設計及插畫人材,創作貼近時代脈搏的優秀作品,並策劃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推廣深度閱讀及寫作,為香港文學注入生命力。

步◎趙曉彤
平常價 $28.00《步》輯錄了作家趙曉彤於二零一四年至一七年間刊載於《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專欄的大部分作品,以香港各個地方的歷史、文化、風貌為故事背景創作的短篇小說集,描寫生活在這裡的人。用文字、影像、插畫記錄深水埗、中上環、塱原等地,記下二零一八的香港。
趙曉彤,喜歡貓,討厭狗,喜歡莊子、散步、可愛的雀鳥。愛香港。十萬樣好奇和興趣,可是三分鐘熱度,唯一長久的愛好是寫作。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曾任職文學散步員、編輯、記者、補習導師、寫作班導師、廢青,曾獲青年文學獎新詩高級組冠軍、中文文學創作獎散文獎優異。二零一七年出版訪問集《織》。從小到大很長時間的夢想都是吃飽睡足,現在希望地球上的人和動物都能吃飽睡足,每個地方都有公民選擇且愛惜公民的民主政府。
插畫師
何幸兒,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熱愛藝術創作,喜歡版畫的文學質感。
攝影師
EL,不懂說話,不諳文字,為了交幾百字的作文功課可花上一整天陷入苦惱之中。唯有隔着機械觀景器,才能自在地觀看世界。畢業於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工作時拿起相機走在最前線,放工後則選擇退後幾步,為社會記錄多點影像。

【預購】大疫◎駱以軍
平常價 $41.00比小說、電影更超現實的大滅絕,
我們曾經身後那六、七十億人的背景厚牆,全不存在了──
∥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十日談」,駱以軍最熱切回應現時現世的長篇新作∥
整個世界彷彿按下了暫停鍵。
大疫年代,深邃靜謐的溪谷間,一場現代的十日談晝夜不止地展開。
直至最後,人們終將發現故事之下還隱藏了謎底……。
導演、裸體攝影藝術家、溪谷主人、模特兒、美麗的少女、老和尚……為了躲避因疫情而崩毀的世界,全都進入溪谷避禍,而支撐著所有人「不願意瘋掉」的,是那每日,或隔幾日,休息、休息再換人的「說故事」。
一場現代的十日談,關鍵字全來自於人們再也熟悉不過的真實世界:街談巷議、市街傳聞;某一條橋在黃昏整個擠滿掛著中森明菜擋泥板的機車;西南航空識別區、蘇愷-33、半導體、晶片、貨幣戰爭、科技技術封鎖戰;伍迪‧艾倫、諾基亞手機……
溪谷間的時光,就在故事接力中緩緩流逝,直到──
「天啊,我終於聯繫上外面的人了!請問你們那邊還有多少人?」
「什麼意思?」
「抱歉,可能我太激動了。我們這邊有十幾個人,但也許有三、四十個,我們在一個溪谷中,貯糧和醫藥相對足夠。但發生了許多事,你們的方位在哪裡?」
這是怎麼回事?溪谷主人呢?老和尚呢?──溪谷間的十日談在充滿「星巴克空氣」的會議室中,瞬間蒙上了層層謎團:曾經與「我」日夜不間斷進行說故事接力的那些人,去了哪裡?
駱以軍
一九六七年生,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畢業。編過年度小說選,常任各大文學獎評審。曾獲二○一八第五屆聯合報文學大獎、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首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台北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推薦獎,及多屆新聞媒體的年度好書等。
著有:《明朝》、《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計程車司機》、《純真的擔憂》、《匡超人》、《胡人說書》、《肥瘦對寫》(與董啟章合著)、《願我們的歡樂長留》、《女兒》、《小兒子》、《棄的故事》、《臉之書》、《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街》、《西夏旅館》、《我愛羅》、《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降生十二星座》、《我們》、《遠方》、《遣悲懷》、《月球姓氏》、《第三個舞者》、《妻夢狗》、《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紅字團》等。

復始之地:馬華文學專題系列鄉土篇◎胡清朝主編
平常價 $26.00 編委會以「漫步故鄉,發現故事」為題,收集馬華寫作者對馬來西亞鄉土記憶與情懷的書寫。故鄉,總得要離去觀望以後,才終於稱得上「故鄉」。 《復始之地》喻義的是,這片我們周而復始返往的土地,它作為我們最初的地方,也許我們終將離開它,但也永遠住在它的地核裡了。 《復始之地》啟動新的出發,尋回失去的故鄉味道,承接這些新故事的發現,往後作協亦計劃出版一系列不同主題的專書。
作者包括
(詩歌輯)方路、陳偉哲、林健文、劉育龍、梁馨元、呂育陶、李宗舜、上官宇恆、覃勓溫、無花、王濤、邢詒旺、謝偉倫、謝瑞恩、楊嘉仁、源樵、澤榆、鄭羽倫、周若濤;
(散文輯)陳政欣、陳凱宇、陳宏量、晨露、蔡曉玲、杜忠全、朵拉、瘋木聖上、傅嘉正、梁放、梁靖芬、李憶莙、李淑儀、李笙、林春美、林離、林雪虹、林玉蓉、林潔曦、劉愛佩、馬盛輝、毛紫蒨、彭美君、蘇清強、宋銘、王晉恆、吳鑫霖、許通元、因原、張永修、舊魚巴剎/張猷疋、張尤蕊、周錦聰、曾真、伍燕翎;
(小說輯)冰谷、海凡、洺衡、耿耿、李尚量、牛油小生、許怡怡、王修捷、丘凱文。
只想和你去旅行(圖片版+文字版,一套兩冊)◎吳慶康
平常價 $148.00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that document Dr Ng King Kang's most treasured memories while travelling over the years.
A personal, heartfelt collection dedicated to his beloved friends, “Wish You Were Here” is a beautifully crafted piece of work that embodies King Kang’s love for adventure, music and photography. It is a treat for the senses – transporting readers across the world through words, photos and lyrical melodies. Experience the world through King Kang’s eyes as he takes you on an exciting and memorable adventure from the comfort of your homes through his work。
作者簡介
吳慶康博士是新加坡資深媒體人、作家,以及音樂人,縱橫這三個領域長達四分一個世紀。在2012年的新加坡國慶群眾大會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引述了吳慶康博士的文字作品。
吳慶康博士至今出版了22本文字作品,創作了無數歌詞,並出版過四張個人演唱專輯。演唱過他的作品的海內外歌手包括張學友、郭富城、劉德華、那英、蘇永康、動力火車、梁詠琪、巫啟賢、範文芳、葉良俊、許美靜、蔡健雅,以及孫燕姿等。吳慶康博士也是多屆「紅星大獎」最佳主題曲和「新加坡金曲獎」最佳歌詞獎項的得主。
吳慶康博士熱愛攝影並以世界為創作的泉源,疫情暴發之前已到訪過70個國家的280個城市。

These Foolish Things & Other Stories
平常價 $19.00This debut collection by Yeo Wei Wei explores the realms between private selves, past and present, through vivid and haunting motifs—a singing bird, a lost soul in a yellow umbrella, an ivory carving, the diary of an ex-boyfriend's father. Revealing the regrets, obsessions, loss and sorrow of events in everyday life, These Foolish Things & Other Stories is a compelling piece of work ready to haunt, delight and touch its readers.

【預購】荒聞◎張渝歌
平常價 $31.00熔爐式恐怖小說
任由恨意在心中滋長蔓延,「那個聲音」就會找上你……
又來了!
那個聲音好像在荒野中點起爆竹一樣,發出霹剝霹剝雜音。
再仔細聽。
是風聲?是有人在唱歌?不對,是女人在說話!
原來聲音會找到接收的人。
只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裂縫,聲音就會趁虛而入。
怒罵聲,埋怨聲,尖叫聲,哭聲……
亡靈乘著聲音之舟,繁殖冤屈,心中恨意囂張的惡靈,
祂們像一座失控的廣播電台,尋找各種「靈異體質」,
發出遠古的囈語,黏附在人的夢境,在不堪一擊的心靈,在痛苦的眼淚……
綿延百年時空,被聲音控制,被聲音詛咒,
完全沒有線索可以解開惡之聲哪裡來?
一場死之盛宴,已經連結陰陽兩界,群魔亂舞殺機四起……
名人推薦
推理評論人 冬陽
新銳導演 陳奕甫
香港著名監製 許月珍
作家 陳栢青
製片人 許佳真
偵探書屋店長 譚端
版權經紀人 譚光磊
毛骨悚然推薦 (按照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專文推薦
「彷彿看了一部讓人背脊發涼的日本怪談電影,這簡直就是台灣版《七夜怪談》加上《哭聲》。本書節奏流暢、文字簡練、細節和考據無比紮實,既是上乘的大眾小說,也將近年來蓬勃興盛的台灣妖怪書寫推展到全新層次。我已經開始期待電影版了!」──版權經紀人 譚光磊
張渝歌
1989年生於台中,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任診所醫師,現為專職作家及電影編劇。曾以《只剩一抹光的城市》(2014)獲選台灣文學館文學好書及文化部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並擔任金車文學講堂講師、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園講座講師、台北國際書展駐站作家。第一本出版作品為《詭辯》(2015)。

重要的人◎朱華
平常價 $23.00《重要的人》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選用了以人物命運為主線的七個故事。由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前前後後,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人物命運。希望由此連接起一幅現代生活的畫卷。
〈慌張〉:社會快速發展,便引起了一些人的慌張、惶恐。他們發足狂奔,不辨人流,只恐落後。更有人由此產生了惡念……
〈 重要的人〉:生活中,有的人是成功的、自主的、高光的,他們影響或引導別人的情緒;也有些人是不成功的、不自主的、不曾有什麼高光時刻,他們往往是別人的情緒出口。可在群體中,卻人不知、己不覺地扮演著重要角色……
〈蝴蝶飛舞〉:生活中,她的一個不經意的善意舉動,卻引起了人們自覺不自覺的連鎖反應。如漣漪漾開,緩緩的,一波又一波,最後甚至又波及回她自己……
〈阿林的尷尬情事〉:一個在婚姻城門口張望的男人,情關卻屢試屢敗,總以為時代變了,女人對男人的要求變了,卻忘了自身的執念更能左右自己……
〈女人不歸〉:一個曾經墮落的女人,為了像正常女人那樣活著,多年來,用足心機,卻發現回歸之道其實很難……
〈尹師母的一天〉:她的一天很忙,她的一天沒什麼人說話。別以為她是無足輕重的人,故事中,你會發現,她其實是全家人的主心骨,是這個家的軸承……
(此篇曾獲上海市「建設者」文學比賽1987短篇小說三等獎);
〈愛是美麗的〉:他愛著,卻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愛。這愛,如光如火,吞噬他,燃燒他,喚醒了他原已不愛的心,但是……
(此篇曾獲上海市「建設者」文學比賽1985中篇小說一等獎)本名朱志華,筆名朱華、海倫等。上海人,九十年代初移居香港。歷任文化館創作員、影業公司編劇。
寫作並發表劇本、長中短篇小說、散文、詩歌等百餘萬字。作品散見萌芽增刊、長春、新民晚報、香港作家、香港文學、明報等報刊雜誌。
長篇小說《雙城故事》獲「第二屆大灣區杯」網絡文學大賽歷史大獎;中篇小說《愛是美麗的》獲上海市「建設者」文學比賽1985中篇小說一等獎。及其他文學獎項。

Food Republic: A Singapore Literary Banquet
平常價 $32.00Food Republic is a generous serving of Singapore's food culture: from the making and eating of food, to the sale and hawking of it, our love and hate of it, and the effects of its consumption and deprivation.
Food has always been our safe space, our comfort zone: a place where we could freely engage in heated arguments about the best nasi lemak, the most fragrant cendol and whether the standard of the stall has dropped or not. Yet this anthology, featuring more than one hundred literary explorations of our food and food culture, also shows that when people write about food, they often aren't just talking about food but usually about something else, closer to the heart. Or the bone.
Curated from previously published work and selections from an open call, the poems, fiction and non-fiction in Food Republic range from the passionately realised to tantalisingly surreal. Think of it as a buffet, a banquet, an omakase, a smorgasbord, a nasi padang spread, a thali or a rijssttafel – we hope we've assembled one to your taste. Come. Eat.
Some Contributors: Arthur Yap, Leong Liew Geok, Edwin Thumboo, Toh Hsien Min, Wong Phui Nam, Shirley Geok-lin Lim, Koh Jee Leong, Lee Tzu Pheng, Joshua Ip, Margaret Leong, Alvin Pang, Catherine Lim, Ng Yi-Sheng, Amanda Lee Koe, Alfian Sa'at, Wong May, Gopal Baratham, Desmond Kon Zhicheng-Mingdé, Yong Shu Hoong, Aaron Maniam, Hamid Roslan, Daren Shiau, Boey Kim Cheng, Theophilus Kwek, Cyril Wong and Jennifer Anne Champion

And The Walls Come Crumbling Down (Hardback)
平常價 $25.00In 2003, a young woman leaves home without telling her family that she is not coming back. She spends the next six years moving from house to house and living hand-to- mouth; at first with her lover, and then alone.
And The Walls Come Crumbling Down parallels three events in the author’s life: the physical deterioration of the house in which she lives, the emotional disintegration of a couple once in love, and the unearthing of childhood ghosts that can’t seem to be cast off. Part memoir and part poetic rumination, it is an ode to love, loss and the people and places we call home.

A Luxury: Omnibus Edition
平常價 $28.00A Luxury: Omnibus Edition is simultaneously a time capsule and a time-machine. The first volume, A Luxury We Cannot Afford, bottled the lightning of poetry, prose and plays in 2015. The second, A Luxury We Must Afford, took a leap forward into the unknown future of Singapore. You will find something to please and pique every reader in this anthology.

網絡危情◎吳洛曦
平常價 $28.00
另起爐灶◎游靜
平常價 $27.00香港文學經典復刻!《另起爐灶》結集了游靜於八九十年代發表的小說、隨筆、評論,內容涵蓋電影文化、性別議題、身份流離等各範疇之批判與反思。書中篇章大多均在游靜赴紐約留學時完成,不但大量描寫了美國的人文風景,亦富有對香港/亞洲文化身份的見解。本書充分表現了游靜對不同文化現象的獨特詮釋,文風語調更是別樹一幟。新加入作者為再版提筆的〈滴水不漏(後後記)〉,講述當下心境變化。
聯袂推薦:
王榆鈞、文潔華、岑子杰、李智良、陳智德 、馮美華、 黃衍仁、葉蔭聰
(依姓氏筆劃排序)
「我從飛機上掉下來,空氣倒是清新的。不知道漂浮了多久,忘記了起點,不知道終點在哪裡。只像一個患了絕症的人,拼命地說話,拼命地渴望被聆聽,拼命地記憶,又同時創造記憶。」——〈另起爐灶(後記)〉
「但願此書,透過紀錄當時尚可存活的一些異見,蹣跚走過的路,路上各種艱難的掙扎與風景,能夠協助抗衡刻下鋪天蓋地,對家、國、歷史的,浪漫化想象。」——〈滴水不漏(後後記)〉
作者簡介:
游靜,一九八零年代開始在香港報章雜誌上寫專欄,並發表詩、散文、小說、文化藝術評論等,獲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詩組)、中文文學創作獎(散文組)、Words Without Borders 國際翻譯詩獎等,並獲邀參與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亦為電影/錄像導演。曾任香港《電影》雙週刊總編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客席教授。

SEAL(第二期至第七期)◎牛油小生主編
平常價 $20.00
【預購】摩鐵路之城◎張經宏
平常價 $29.00 優惠價 $24.00我在那鬼地方唸不到一個月,就變得超不想上學。至於是討厭那裡才不想去,還是不想上學所以找出一堆理由來討厭那裡,我也不是那麼清楚。
每天我跟那些鳥蛋穿一樣的制服揹一樣的書包,走進大門後,直接往某層樓某間教室的第幾排第幾個位置坐下,而身邊那些鳥蛋,男的把電玩或手機擺在他們雞巴上面玩,女的繼續對著鏡子臉畫得跟鬼一樣,講台上那些龜蛋則不斷重複沒人要聽的廢話,然後下節課再換另一個龜蛋進來站在講台上。
我就是無法在那種鬼地方放鬆,那裡真是讓我緊繃到不行……
本書特色
★本書從158件徵文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九歌200萬小說獎首獎
★以17歲少年為第一人稱,批判這個虛偽、齷齪的成人世界,如同《麥田捕手》台灣版,並以台中為背景,讀來既親切又熟悉
作者簡介
張經宏
生於1969年,台中人,台大哲學系畢業,台大中文所碩士,現任教台中一中。曾獲教育部文藝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時報文學獎,倪匡科幻小說首獎等。習慣把創作當成是教案的一部分。目前正在籌寫以台中為背景的愛情故事,未來希望寫出好看的童話與武俠小說。

欲愛書:寫給Ly’s M◎蔣勳
平常價 $26.00(20週年珍藏紀念版)
隨書附贈蔣勳手繪人體素描明信片二入
蔣勳跨世紀最私密的感官書寫,
最孤獨動人的欲愛故事。
十二封手寫信,只給某一個特定的人的話語;允諾在一千年交界的分離時刻,用古老的描繪方式,一筆一畫記認彼此肉身的緣分、細節、體溫,記憶「欲愛」時的狂喜與傷痛……歷時一年流浪和思念後,終於完成這本既是懺情,也是告別傷痛之書。
你相信嗎?欲望和愛的真正幸福,來自節制,而並非放縱。——蔣勳
本書特色
★《欲愛書》二十週年紀念,蔣勳精選新近畫作:人體素描、油畫共四張放入本書中,呈現另一種肉身書寫藝術。
★收錄蔣勳手寫新版序、當年書信原稿。從手寫的文字裡,感受書寫者的溫度與情緒。
★本書是蔣勳最私密的情書,談欲望、談愛,陪伴年輕手機一代的讀者,探索肉身與心靈的功課。
每個人心底都有一首無題詩,難以言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欲愛書,無法描繪,不可道破。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Ly's M」,
「Ly's M」不知高矮胖瘦,更不知何許人也。
「Ly's M」像一個裝不滿的水瓶,每個人都可以填入他/她獨一無二的□□。
始於一只握不住的玻璃杯,一雙掙脫離去的手;
終於天崩地裂的世紀災難,無望的深情凝視。
八里、阿姆斯特丹、巴黎、羅馬、翡冷翠、威尼斯、柬埔寨……
島嶼、街角、平原、廢墟、河海交會處、三萬英尺以上的高空……
匯聚成一座座傷城,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放逐漫走的吟遊詩人,譜出世紀末最後的懺情書!
蔣勳
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
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以及美學論述專作等,深入淺出引領人們進入美的殿堂,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
著有散文《萬寂殘紅一笑中:臺靜農與他的時代》、《歲月靜好:蔣勳日常功課》、《雲淡風輕:談東方美學》、《說文學之美:品味唐詩》、《說文學之美:感覺宋詞》、《池上日記》、《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肉身供養》、《微塵眾》、《少年台灣》等;藝術論述《新編美的曙光》、《美的沉思》、《天地有大美》、《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等;詩作《少年中國》、《母親》、《多情應笑我》、《祝福》、《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等;小說《傳說》、《情不自禁》、《欲愛書》、《因為孤獨的緣故》、《祕密假期》;隨筆思想類《島嶼獨白》、《孤獨六講》、《生活十講》等。

麵包特工隊(增訂版)◎買咯冰
平常價 $10.00配合2021年中學華文新課程,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與友誼書齋聯合出版《麵包特工隊》,讓學生選擇有興趣、適合自己程度的讀物,閱讀更能投入。
閱讀計劃以新加坡為出發點,除了可以鼓勵本地作家創作,也讓年輕一代有集體的共同閱讀記憶,促進華文學習蓬勃發展。
【內容簡介】
樂凱和詩瑩是兩名普通的中學生。一天,他們不知何故進入了理解篇章的世界,認識了年紀很小的菜包和書茗兩兄妹。菜包和書茗經營著一家生意很差的麵包店——書包烘培坊。儘管菜包非常努力練習做麵包,但做出來的麵包卻十分難吃。
一天,書茗從學校圖書館借來了《彈力婆婆的麵包屋》這本繪本。接著,一個神奇的“彈力婆婆”從繪本里頭跑了出來,還帶大家進入繪本世界,菜包和書茗也因此有機會向繪本世界裡的胖師傅和瘦師傅學習做麵包。
然而,就在他們開始學做麵包的第二天,彈力婆婆麵包屋卻突然完全沒人上門,原來是因為大家吃了麵包之後都開始瀉肚子。
到底這起“瀉肚子事件”跟彈力婆婆麵包屋有沒有關聯?大家要如何解決這個危機?菜包最後又是否能夠做出美味可口的麵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