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1700-1820
- 30歲可以是大人嗎?
- 6月號
- 91
- 9789570533248
- 9789868405448
- A Family Tragicomic
- Ahn Sungmin
- Alison Bechdel
- and Samantabhadra
- Are You My Mother?
- Astrology: Using the Wisdom of the Stars in Your Everyday Life
- BL漫畫家的性愛場景訪談集
- Bodhisattva Deeds and Vows: Commentary on the practices of Bodhisattvas Avalokitesvara
- BOTA
- boy love
- Carole Taylor
- Commentaries on the Heart Sutra
-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 disobeying and defying patriarchy
- EZ叢書館
- Freedom by Cultivating Merit and Wisdom: Commenta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iamond Sutra in Life
- Fun Home: A Family Tragicomic/Are You My Mother?: A Comic Drama
- Jack Lewis
- John Cheever
- KAKAO FRIENDS OFFICE:我的願望是不加班
- Ksitigarbha
- Mona Eltahawy
- PCuSER電腦人文化
- Post Media編輯部
- Rene Denfeld
- sally rooney
- Sex and the floating world : erotic images in Japan
- SWALO視覺設計中心製作群
- Swimmer
- The cross in the closet: one man’s abominable quest to find Jesus in the margins
- The Exquisite Dharma: Commentary on Lotus Sutra
- The Heart Is Noble Changing the World From the Inside Out
- The New Victorians
- The New Victorians: A Young Woman’s Challenge to the Old Feminist Order
- The Science of Sin: Why We Do the Things We Know We Shouldn’t?
- The Season of Divorce: Stories
- The seven necessary sins for women and girls: A manifesto for disrupting
- The Seventeenth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 The Subtle Wisdom of Bodhisattva Kuanyin(Avalokitesvara): The Practice of Kuanyin’s Perfect Penetration Through the Ear
- Timon Screech
- Timothy Kurek
- verse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張西版)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董陽孜版)
- Verse(6月號/2021,第6期)(邱澤版)
- 一頁文化
- 上一堂有趣的中國性愛課
- 上一堂有趣的中國性愛課:從上古到隋唐
- 上一堂有趣的中國性愛課:從兩宋到明清
- 下半輩子,不再為工作而活:給厭倦了生活只剩下工作的你
- 不穿紅裙的男孩
- 中國大陸
- 九歌
- 五南
- 亞倫.強森 Allan G. Johnson
- 亞瑟
- 人文社科
- 人物傳記
- 任性出版
- 佐藤真紀子
- 余國芳
- 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
- 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凌性傑詩文選
- 依舊對自己陌生的30歲
- 依舊對自己陌生的30歲:不懂大人的世界也無所謂,年過30還是可以 繼續耍廢,但不畫地自限!
- 傑克·路易斯
- 傳記
- 允晨文化
- 兒童繪本
- 其他
- 凌性傑
- 刘克襄
- 劉克襄
- 劉文
- 劉泗翰
- 勵志
- 十三個墓地,十三個奇想故事
- 十三個墓地,十三個奇想故事:為了思索「如何活」?一個CEO策略顧問走訪馬克思、蕭邦到自己的墓地筆記
- 南海印刷設計有限公司
- 占星教科書
- 占星教科書:英國占星學院教務長主筆、DK製作,啟動連結象徵元素的解盤技藝
- 卡蘿爾·泰勒
- 印刻
- 台灣
- 台灣俗語諺語辭典
- 台灣東販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吳嘉苓
- 呂郁青
- 城邦原創
- 基本書坊
- 墨刻
- 墮落的人腦
- 墮落的人腦:從神經科學解讀傲慢、貪吃、好色、懶惰、貪心、嫉妒與暴怒,探究我們難免使壞,犯下小奸小惡背後的科學
- 大家來學台語
- 大寫出版
- 大田
- 天空為限
- 女人与女孩的原罪
- 女人與女孩的原罪
- 女人與女孩的原罪:以滿口髒話、粗魯行為訴諸憤怒,是女性可以擁有的嗎?
- 女性的角色
- 如果上帝有玩Tinder
- 如果電話亭
- 威廉
- 字花
- 安成敏
- 宗教
- 富海科技翻譯
- 小站也有远方
- 小站也有遠方
- 小說
- 尖端
- 山本直英
- 崇高之心
- 崇高之心:由內而外改變世界
- 崔乘範
- 希澄
- 平安文化
- 廖偉棠
- 廖玉蕙
- 弄泡泡的人
- 張老師文化
- 張西
- 微塵
- 心的經典
- 心的經典:心經新釋
-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
- 性別研究
- 悅知文化
- 惡女書
- 愛·慾 浮世繪
- 愛·慾 浮世繪:日本百年極樂美學,菊與劍外最輝煌的情色藝術史
- 成令方
- 我和母親之間
- 我從沒計畫成為一個同志
- 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
- 我的小雞雞
- 接住受苦的靈魂
- 接住受苦的靈魂:親愛的,我知道你的痛!
- 提摩西·柯瑞可
- 提蒙·史克里奇
- 揭祕十二宮位
- 揭祕十二宮位:天空為限的占星手札
- 敢輸才會贏
- 散文
- 文化研究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新經典文化
- 施心慧
- 日光為鄰
- 日本
- 早什麼安啊:才剛打卡就想回家,今天又是來混日子的一天
- 春光如海
- 是誰背叛了女性主義
- 是誰背叛了女性主義:年輕女性對舊女性主義的挑戰
- 時光莖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書
- 木馬文化
- 李靜宜
- 林佑軒
- 楊牧
- 楓書坊
- 歡樂之家
- 歡樂之家/我和母親之間:圖像小說X同志文學跨界經典,「悲喜交家」完整典藏套書
- 歷史
- 水煮魚文化
- 洪範
- 海外
- 游擊文化
- 游泳者
- 游美惠
- 游蕾蕾
- 漫畫
- 潘柏霖
- 無障礙旅遊
- 無障礙旅遊:跟著輪椅導遊玩台灣
- 牧村朝子
- 王天寬
- 王威
- 王秀雲
- 王賽
- 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
- 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走近現代詩的40條小徑
- 盧玉雯
- 直男愛出櫃
- 直男愛出櫃:簡直地獄!我的一年反恐同任務
- 福慧自在:《金剛經》講記與《金剛經》生活
- 秋陽
- 童書
- 第111天:人質手記
- 第6期
- 第91期
-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 簡體
- 約翰·齊佛
- 絕交不可惜,把良善留給對的人
- 絕妙說法
- 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 統一出版社
- 維京
- 緋華璃
- 繁体
- 繁體
- 繪本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聊天紀錄
- 聖嚴法師
- 聞翊均
- 胡美津
- 臉譜
- 臺灣商務
- 艾莉森·貝克德爾
- 莎莉‧魯尼
- 莫娜·艾塔哈維
- 菩薩行願
- 菩薩行願:觀音、地藏、普賢菩薩法門講記
- 華文
- 華美
- 華美:華美及離散華文文學論文集
- 華語語系
- 葉佳怡
- 董陽孜
- 蓋•德利斯勒
- 蔡欣純
- 蕾妮·丹菲爾德
- 蘇瀅
- 蘇瀅無所畏
- 蘇瀅無所畏 敢輸才會贏
- 觀音妙智
- 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
- 許晉彰
- 詩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 賴毓棻
- 足智文化有限公司
- 遠流
- 邱大昕
- 邱澤
- 郭鑒予
- 郭騰傑
- 鄔金欽列多傑
- 鄧子衿
- 金剛經
- 金江美
- 金鎮率
- 閩南語歇後語
- 閩南語歇後語:四句聯
- 陳品芳
- 陳婉容
- 陳孅孅
- 陳彥樺
- 陳柏煜
- 陳雪
- 雙囍出版
- 離婚季節
- 雨中百合
- 電腦人文化
- 香港
- 黃欣儀
- 黃秀玲
- 龔苡瑄
- 시루
- 안또이

【預購】絕交不可惜,把良善留給對的人◎威廉
平常價 $25.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絕交,代表重新開始的決心。
十年人際關係悔過書,有割捨、和解與彌補,
55篇重塑自我的處世準則,
從此擺脫損友磁鐵,建立不再糾結的關係守恆定律。
成人的世界裡,得要帶點刺勇敢前進。
十年人際關係悔過書,有割捨、和解與彌補,
55篇重塑自我的處世準則,
從此擺脫損友磁鐵,建立不再糾結的關係守恆定律。
成人的世界裡,得要帶點刺勇敢前進。
﹝準則1﹞別總被「我們是朋友」綁架
勇敢站到制高點,用理性壓制感性,拉回人際主導權,劃出一條界線,一段關係的盡頭並非捨不得,而是留不住。
﹝準則2﹞失敗的愛情只是不合時宜
感情之所以難解,是身處其中的人對這段關係有太多期待,有執著就會有不甘心,不適合你的人,寧可不留。
﹝準則3﹞切忌冷戰應對,嫌隙越久越難解
與家人冷戰最傷人,消極過後問題依然存在,不如姿態放軟,吐露真實情緒,以尊重為前提相互交流。
﹝準則4﹞請拿最愛的事,交換更好的未來
在喜愛的事情中做取捨,減少不必要的人情聚會,把繞著別人轉的心力用來「留下些什麼,證明我活過」。
﹝準則5﹞甩開網路人際包袱,理性退群吧!
心腸軟的人最常進退兩難,很多時候總是硬扛人際包袱,交友不該出自於遷就,沒有功能性的群組,最好趁早就退。
【本書獻給】
●因人際關係耗盡力氣、內心煎熬的人
●總覺得和他人隔著一道牆的人
●在感情上,陷入執著與不甘心的人
●在家庭中,面對兩代溝通總是不停衝撞的人
真心推薦
知寒|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黃大米|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作者簡介
威廉 William Tseng
出身台南鹽分地帶──北門,18歲踏進台北城,大學畢業一頭栽進媒體產業,整整10年,做過雜誌也操作過新聞網站,選在青春耗盡的2017年,決定成為生活風格的自耕農。現為網站經營者、廣告製作人跟造型師,正在寫一本沒有盡頭的《Psycho doc.精神科觀察日記》,2019年出版《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
Website:WilliamTseng.com
Faceboook:精神科觀察日記
Instagram:psycho_williamtseng
威廉 William Tseng
出身台南鹽分地帶──北門,18歲踏進台北城,大學畢業一頭栽進媒體產業,整整10年,做過雜誌也操作過新聞網站,選在青春耗盡的2017年,決定成為生活風格的自耕農。現為網站經營者、廣告製作人跟造型師,正在寫一本沒有盡頭的《Psycho doc.精神科觀察日記》,2019年出版《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
Website:WilliamTseng.com
Faceboook:精神科觀察日記
Instagram:psycho_williamtseng
編輯真心話
每個人在自己的人際圈中,都有著一道跨不過去的難題。也許是過度承受他人的期待、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又或是怕被蓋上不合群的印章。曾經,我也深陷這些困擾中而無法跳脫。
這本書,不是單純要大家勇敢「絕交」,而是希望透過書中的省思,讓你真誠面對自己所有的「關係」,消耗你的、勉強你的、勒索你的,再辛苦也請試著拋下。把最珍貴的時間與力氣,留給自己及家人,成為最喜歡的那個自己。
作者序
人與人相處要帶點稜角,但不刻意傷人
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座島,並非沒人住著就不算生活。
小時候,我是個依賴心很重的孩子,害怕成為單數,總努力往多數靠攏,開啟一條又一條的通道,讓人群從四面八方湧進。以為人生熱鬧一點就是精彩,該是舒心的生活場域,卻變成尖峰時刻的捷運車廂擁擠不堪。好幾次快要喘不過氣時,突然被關了燈,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空間裡,依然有嘈雜的人聲,讓我陷入極度壓迫卻逃不掉的恐慌。
落單,是我的成年禮,有幾段時期很不好過,好像全世界的壞事全讓我遇上了。大半夜的,無以名狀的憂傷襲來,拿起電話卻不知道該撥給誰,深怕把麻煩帶給別人。手機畫面停格在緊急聯絡人那頁,蜷曲在床角,沒有勇氣按下通話鍵;通訊軟體開了又關,我以為自己擁有很多,事實上連一個能放心說話的對象都沒有。
活著,卻被龐大的關係鏈支配著是現代人的宿命,越相處越寂寞。即便有人陪伴,仍感到孤獨又不自由。成長過程裡,努力想證明一個人也可以,卻三番兩次被困在曖昧不明的關係中,否定自己的存在。好像少了誰,我就不是我。人啊!沒有能耐抓住那麼多關係,以為很重要的事,其實沒那麼難拋棄。
關係的秤,永遠沒有水平的時候。現代人的情感交流太容易也太輕率,往往在脆弱不堪的人際裡支離破碎,必須用失去來交換得到,寧可委屈求全,將就著他人期待的角色,再怎麼檢討、改變都不是為了自己。錯綜複雜的人際織成了網,網不住最想要的關係,反而緊緊勒住脖子,認識太多人的反撲就是窒息。
繞著別人轉的生活如此疲憊不堪,我努力拉回所有關係的主導權,能自由來去的姿態才叫「自在」。寫這本書是一段痛苦萬分的解離過程,像壓著自己的頭跟不快樂的過去一一認錯,原來我的皮、我的骨能夠堅強,是因為不甘心而不是成長,即使獨立也都不是自願的。
將無謂的假裝剝除,找到自己真實的需要,往後人生不該再為誰而傷。重整人際關係、縮小私領域是最好的方法,扣掉工作與休息,所剩無幾的時間應該留給哪些人。
面對同儕:時間不多,不給真心的人留不住。
面對感情:時間不多,禁不起被錯的人耽誤。
面對家庭:時間不多,那麼叛逆要給誰看。
面對自己:時間不多,自我一點並沒有錯。
面對網路:時間不多,別在虛實之間搖擺。
五十五篇的悔過書,寫滿割捨、和解與彌補,不希望我們只是同病相憐,而是能在情感的泥沼中相互拉拔,有故事也有應對方法,由內而外的關係修復,重塑一個更完整的自己。人際的守恆定律,是當一個人不再依賴著任何關係,於湍急的世事中昂然挺立,不因誰而脆弱,唯有做到這般成熟才不致於飄搖。你的世界,你才是軸心。
絕交代表重新開始的決心,所謂的過來人,是能夠真正明白誰可惜、誰不可惜。君子擇善而交,關係是出口,不該是牢籠。聚散終有時,沒有一段關係跟得了一輩子,但求無愧於心,良善應該留給更值得的人。將難解的關係重重放下、輕輕拉起,練習完美收尾,是這本書想傳遞的處事技巧,劃下逗點、騰出距離,更是面對人際問題時最理想的處理方式。
你不用特地為我,我也不存心誤你,是我三十六歲的待人態度。人與人之間寧可帶著一點稜角,不刻意傷人但要劃出界線,在生活裡各自安好、明白珍重,遠遠欣賞好過相互糾纏。你好,我也要好。
慶幸我在這年紀,逐漸懂得不離不棄的可貴,多虧一路有家人、朋友、讀者,以及在看不見的地方看顧著的祢,包容我的孩子氣並時時提點,付出耐心等我長大。此刻,若有拉別人一把的智慧與勇氣,都是你們給的。更想感謝曾經甩開手的人,若是沒有這些哭哭啼啼的過往,我不會曉得自己其實可以飛。
最終留在島上的,肯定都是鐵了心想長住的人。
威廉/曾世豐
每個人在自己的人際圈中,都有著一道跨不過去的難題。也許是過度承受他人的期待、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又或是怕被蓋上不合群的印章。曾經,我也深陷這些困擾中而無法跳脫。
這本書,不是單純要大家勇敢「絕交」,而是希望透過書中的省思,讓你真誠面對自己所有的「關係」,消耗你的、勉強你的、勒索你的,再辛苦也請試著拋下。把最珍貴的時間與力氣,留給自己及家人,成為最喜歡的那個自己。
作者序
人與人相處要帶點稜角,但不刻意傷人
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座島,並非沒人住著就不算生活。
小時候,我是個依賴心很重的孩子,害怕成為單數,總努力往多數靠攏,開啟一條又一條的通道,讓人群從四面八方湧進。以為人生熱鬧一點就是精彩,該是舒心的生活場域,卻變成尖峰時刻的捷運車廂擁擠不堪。好幾次快要喘不過氣時,突然被關了燈,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空間裡,依然有嘈雜的人聲,讓我陷入極度壓迫卻逃不掉的恐慌。
落單,是我的成年禮,有幾段時期很不好過,好像全世界的壞事全讓我遇上了。大半夜的,無以名狀的憂傷襲來,拿起電話卻不知道該撥給誰,深怕把麻煩帶給別人。手機畫面停格在緊急聯絡人那頁,蜷曲在床角,沒有勇氣按下通話鍵;通訊軟體開了又關,我以為自己擁有很多,事實上連一個能放心說話的對象都沒有。
活著,卻被龐大的關係鏈支配著是現代人的宿命,越相處越寂寞。即便有人陪伴,仍感到孤獨又不自由。成長過程裡,努力想證明一個人也可以,卻三番兩次被困在曖昧不明的關係中,否定自己的存在。好像少了誰,我就不是我。人啊!沒有能耐抓住那麼多關係,以為很重要的事,其實沒那麼難拋棄。
關係的秤,永遠沒有水平的時候。現代人的情感交流太容易也太輕率,往往在脆弱不堪的人際裡支離破碎,必須用失去來交換得到,寧可委屈求全,將就著他人期待的角色,再怎麼檢討、改變都不是為了自己。錯綜複雜的人際織成了網,網不住最想要的關係,反而緊緊勒住脖子,認識太多人的反撲就是窒息。
繞著別人轉的生活如此疲憊不堪,我努力拉回所有關係的主導權,能自由來去的姿態才叫「自在」。寫這本書是一段痛苦萬分的解離過程,像壓著自己的頭跟不快樂的過去一一認錯,原來我的皮、我的骨能夠堅強,是因為不甘心而不是成長,即使獨立也都不是自願的。
將無謂的假裝剝除,找到自己真實的需要,往後人生不該再為誰而傷。重整人際關係、縮小私領域是最好的方法,扣掉工作與休息,所剩無幾的時間應該留給哪些人。
面對同儕:時間不多,不給真心的人留不住。
面對感情:時間不多,禁不起被錯的人耽誤。
面對家庭:時間不多,那麼叛逆要給誰看。
面對自己:時間不多,自我一點並沒有錯。
面對網路:時間不多,別在虛實之間搖擺。
五十五篇的悔過書,寫滿割捨、和解與彌補,不希望我們只是同病相憐,而是能在情感的泥沼中相互拉拔,有故事也有應對方法,由內而外的關係修復,重塑一個更完整的自己。人際的守恆定律,是當一個人不再依賴著任何關係,於湍急的世事中昂然挺立,不因誰而脆弱,唯有做到這般成熟才不致於飄搖。你的世界,你才是軸心。
絕交代表重新開始的決心,所謂的過來人,是能夠真正明白誰可惜、誰不可惜。君子擇善而交,關係是出口,不該是牢籠。聚散終有時,沒有一段關係跟得了一輩子,但求無愧於心,良善應該留給更值得的人。將難解的關係重重放下、輕輕拉起,練習完美收尾,是這本書想傳遞的處事技巧,劃下逗點、騰出距離,更是面對人際問題時最理想的處理方式。
你不用特地為我,我也不存心誤你,是我三十六歲的待人態度。人與人之間寧可帶著一點稜角,不刻意傷人但要劃出界線,在生活裡各自安好、明白珍重,遠遠欣賞好過相互糾纏。你好,我也要好。
慶幸我在這年紀,逐漸懂得不離不棄的可貴,多虧一路有家人、朋友、讀者,以及在看不見的地方看顧著的祢,包容我的孩子氣並時時提點,付出耐心等我長大。此刻,若有拉別人一把的智慧與勇氣,都是你們給的。更想感謝曾經甩開手的人,若是沒有這些哭哭啼啼的過往,我不會曉得自己其實可以飛。
最終留在島上的,肯定都是鐵了心想長住的人。
威廉/曾世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