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購】四遊記◎ 蕭熠

【預購】四遊記◎ 蕭熠

平常價 $27.00
/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僅存數量 0 !
  致所有混亂,在風中奔跑,不追求意義的日子。
  更不用說的是,致不回頭的青春。
  因為只發生一次的事情,就等於沒有發生。

  去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名為世界的地方》即備受好評的小說家蕭熠,今年再推出第二部作品,並且是令人驚艷的長篇小說。《四遊記》的故事不似上一本的世界觀多所奇幻玄妙,卻同樣有著自由流動的迷人氣息。

  
蕭熠高中畢業後便到美國求學,歷經了在美國和香港的工作後,幾年前回到台北定居,也因此,這本小說白描了幾個來自世界各地和台灣的留學生生活。她曾在訪談中說道,之前在美國時,必須自己轉學、自己買車、自己從西岸搬到東岸,「這世界沒有別人,好像我得做一些先破壞再創造的事情。沒辦法跟人有討論,別人是不可能了解你的。」或許寫小說,就是這先破壞再創造並沉澱多年後的天地精華。

  《四遊記》也是蕭熠自己的二十一世紀版《在路上》,二十歲廢青年在美國一邊留學一邊浪遊,百無聊賴,不想未來,同樣的虛無,只是並不那般狂野失序,既貼近真實,又如水煙般迷離遊蕩無法停歇。

  
故事開場,三十九歲的廢青馬第黃,也就是主角「我」,回憶起千禧年時在美國念著讀不完的大學的往事,他在加州富人雲集、又美又貴的馬里布(Malibu)海灘邊山上莫名住了一年的事。馬第在那兒過著日復一日、魂不守舍的絕望人生。室友許貴是個未成年就從貴州來跳機投靠親戚的老實青年,同校的日本女孩Kaoru,來自鎌倉,話不多但很講義氣,永遠塞著耳機。許貴因為成績不好要去夏威夷大學補修學分,於是他們橫跨美國,開車遊歷大島,在洞穴裡喝酒生火發呆。在火山公園裡紮營夢遊……

  到底是夢境模仿真實生活?還是真實生活才是夢的仿冒品?這在量子時代漸漸出現的爭議論調,在這部如夢似幻的小說裡,你我或許都可以去找到自己的答案。

相惜推薦

  王俊雄(《痛苦編年》作者)
  言叔夏(《白馬走過天亮》作者)
  林新惠(《瑕疵人型》作者)          
  陳信傑(《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作者)
  蔣亞妮(《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作者) 
  (依姓氏筆畫排序)

 
 在閱讀人類行為紋理的皮相經驗中,總想時間能有顏色嗎?有幾種?空間量體本身就具備氣味嗎?會因為形狀而有質別嗎?空氣本身能有觸感跟重量呢?這些質地維度相乘交疊築構而成的感受,是小說家蕭熠筆下的世界,人類的六感在作家指尖的六道裡,著於象徵,賦於行識,她書寫了一種解構間瞬復重組的真實幻境,思想與現實重疊的人世,將原本無法對接的圖層物件,讓我們再翻讀時,靈靈活現。──王俊雄(小說家)

  
蕭熠的小說是現象學式的:她的文字鋪展成海洋,讓事件和經驗以無法預期的動能四處流淌。《四遊記》的海面波光所折射的,是在族裔的夾縫間,在美國廣袤而近乎虛構的自由中,一位台籍留學生不斷遭遇的明媚荒唐。──林新惠(小說家)

  
《四遊記》細膩的筆觸,帶出一段橫跨美台的公路故事。在路上,我們可以讀到溫軟的批判,與人、與環境、與自我的各種格格不入。不時出現的想像段落,宛如對這段公路故事,寓言般的另一種詮釋。到頭來,原來我們都是煩惱一樣的事——我們是宇宙間流浪的行星,極為黯淡、不易觀察,尋找自己的軌道,卻又錯過無數顆太陽。──陳信傑(小說家)

  
讀蕭熠的小說,要先懂得什麼是節制。節制字也節制情緒,但不是明明有獸,卻將牠關壓不放,而是把心打得更開,獸便能自由來去,不用對著記憶嘶吼。從《名為世界的地方》走到《四遊記》裡,這本小說召喚的時空鏡頭、語言幻境,更常讓我想起王家衛與賴香吟。──蔣亞妮(作家)

作者簡介
 
蕭熠

  八○年代生於台北,畢業於芝加哥藝術學院,紐約普瑞特建築碩士。曾在芝加哥,紐約,香港求學生活。

  曾獲台灣文藝營小說類首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積電文學賞入圍,《107九歌年度小說選》入選。作品散見各大副刊及《印刻文學生活誌》等。現居台北,持續生活寫作。著有小說《名為世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