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新加坡出版 Singapore Publications
- 海外出版 Overseas Publications
- 詩 Poetry
- 散文 Essays, Non-Fiction
- 小說 Fiction, Novels
- 雜誌 Magazines
- 評論/論文 Critics
- 文學與文化研究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ies
- 生活哲學/勵志 Lifestyle & Self-help
- 同志主題與商品 Queer Titles & Merch
- 繪本/漫畫 Picture Books / Comics
- 兩性關係 Love & Relationships
- 親子關係Parenting
- 其他 Others
- 9786263980471
- 9786267014400
- 9786267061275
- 9786267195819
- 9789863570783
- 9789864064380
- 9789864064533
- 9789864507566
- 9789864790197
- 9789866112607
- Andreas Walther
- Cindy
- Etudes For Papa
- Mian Sami
- Richard Panek
- Temple Grandin
- The Autistic Brain: Thinking Across the Spectrum
- The Way I See It : A Personal Look at Autism and Asperger’s
- 一个栖身的地方
- 一個棲身的地方
- 不說話的孩子
- 东畑开人
- 人際關係
- 今周刊
- 何玟珒
- 你可以討厭父母!:6堂修復自我練習課,遠離以愛為名的情緒勒索,從此只為自己和互相珍視的人而活
- 你可以讨厌父母!:6堂修复自我练习课,远离以爱为名的情绪勒索,从此只为自己和互相珍视的人而活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兩性關係
- 其他
- 勵志
- 印刻
- 原生家庭
- 台灣
- 墨刻
- 大家出版
- 大辣
- 天下文化
- 天宝·葛兰汀
- 天寶·葛蘭汀
- 夫妻
- 孩子,我们来谈钱
- 孩子,我們來談錢:從7歲開始給他零用錢,不如教他變有錢
- 安德魯.所羅門
- 宋怡慧
- 家庭
- 家庭關係
- 寶瓶文化
- 小莊
- 岸見一郎
- 岸见一郎
- 川岛崇照
- 川島崇照
- 心理
- 心理勵志
- 心靈工坊
- 志愿单亲:不需谁来完整我,矽谷科技人的单身生养实践
- 志願單親:不需誰來完整我,矽谷科技人的單身生養實踐
- 快樂學
- 成長
- 我会好好听你说
- 我會好好聽你說
- 我會好好聽你說:對話困難的時代,聽人說話,和讓人聽你說話的技術
- 我的大脑和你不一样
- 我的大腦和你不一樣:看見自閉症的天賦優勢
- 我看世界的方法跟你不一样:给自闭症家庭的实用指南
- 我看世界的方法跟你不一樣:給自閉症家庭的實用指南
- 散文
- 文學小說
- 星座
- 星讀物語
- 書
- 有鹿文化
- 李崇建
- 東畑開人
- 洪薇
- 海外
- 父能量
- 父能量:放下父愛的缺憾,也放過自己
- 父親
- 爸爸
- 特殊教育
- 王意中
- 理查·潘奈克
- 甘耀明
- 生活哲學
- 社會議題
- 簡萓靚
- 米安·薩米
- 經濟新潮社
- 繁体
- 繁體
- 翁碧惠
- 翻譯
- 老爸練習曲
- 老爸練習曲:Etudes For Papa
- 聊聊
- 職場
- 背離親緣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 親子教養
- 親子關係
- 親愛的安德烈
- 語言
- 說話溝通
- 謝忍翾
- 譯者廖婉如
- 譯者殷麗君
- 譯者:呂盈璇
- 譯者:陳令嫻
- 译者:陈令娴
- 遷居
- 選擇性緘默症
- 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
- 醫療保健
- 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
-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 馮以量
- 高翊峰
- 龍應台

【預購】父能量:放下父愛的缺憾,也放過自己◎馮以量
平常價 $31.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曾經,我緊抓住對父親的失落,
因為害怕一旦放下,
我和爸爸之間就什麼也沒有了。
──────馮以量書寫「父親」重磅力作──────
若時光倒流,回到你和父親曾有的揪心畫面裡,
此時此刻的你會對當時的父親說什麼?
假如父親回應了,他又會對你說什麼?
因為害怕一旦放下,
我和爸爸之間就什麼也沒有了。
──────馮以量書寫「父親」重磅力作──────
若時光倒流,回到你和父親曾有的揪心畫面裡,
此時此刻的你會對當時的父親說什麼?
假如父親回應了,他又會對你說什麼?
不顧家的父親、軟弱的父親、暴力的父親、離世的父親……
父親缺席的我們帶著傷痛前行,
生命中缺失的「父能量」,
長大的我們如何為自己補回?
【給所有在父愛缺憾裡受傷的孩子們】
我們曾受過傷,我們要學習負責療傷,與自己和好相處。
故事從馮以量重壓心上的一段回憶說起:父親出殯當天,十三歲的他目睹亡父竟七孔流血,自此在心裡種下「我不孝」的內疚。無盡哀傷與對父親拋家的恨意生根纏結,磨耗他三十多年。
由這份遺憾深入,他陪伴著成年兒女們——去看見,人生中那輪迴般的痛、難解之苦,原來是內心深處的父愛缺憾從未被照顧。
她罵老公:「你不要像我爸那麼沒用!」又罵兒子:「為什麼你這麼像你爸?」——她渾然不覺自己複製了母親對父親的憤怒,並將這股憤怒帶進自己的家庭關係。
癌末的父親說:「我的女兒說她恨我,說她不需要爸爸。」——當孩子說「我不喜歡你」或「我恨你」,其實只是想告訴你:「我這麼愛你,為什麼都感受不到你給我的愛?」
父親懺悔:「我為過去的自己感到難過,也為我兒子感到抱歉。」——對兒子家暴的他,小時候是爸爸的暴力受害者;而他爸爸,幼年時也遭自己的父親施暴……
無論好壞,每一位父親都刻成了兒女的生命印記,即使長大也未曾消退。
不是所有關係都能和解,也不是所有缺憾都能彌補。本書的如實述說,令人揪心,但我們終於有機會看清一位父親生命的全貌,理解父愛背後的承擔及侷限,進而能給自己更大的允許、更寬容的選擇,放下爸爸,也放過自己。
本書特色
● 繼暢銷作《你背負了誰的傷》後,睽違兩年半,「馬來西亞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馮以量——書寫「父親」——既揪心、又療癒的重磅力作。
●「爸爸」這個稱號,只是父親眾多的身分之一;不是所有,只是「之一」。生命的慈悲不只是要給爸爸,也需要給自己——畢竟「孩子」這個稱號,也只是我們生命裡其中一個身分而已;不是所有,只是之一。
● 這本書,獻給所有背負著父愛的缺憾,在生命中坎坷前行的我們:
【給成年子女】在你的生命裡,你的父親是否有做或沒有做一些重大的事件,影響了你往後的生命?
【給受傷的成年子女】在多年來,爸爸傷害你的經驗裡,你是否能看見這不是因你的錯而引起的?要是父親持續傷害你,你是否能堅持去拒絕?拒絕讓父親持續傷害你,是給自己一份學習,也是給父親一份教育。在這學習及教育裡,我肯定有更大的善意存在著。
【給喪父的成年子女】花一點時間,書寫一封信給你的父親。把這封信唸出來。不妨考慮對著天空唸出來,也可以在信任的親友面前唸出來。如果父親能同時聽見你寫這封信給他,他會給你什麼回應呢?
【給父母親】當一個孩子對你說:「我不喜歡父親」或者「我恨父親」,你覺得他在內心深處是想告訴你什麼訊息?
【給已婚的女性】你有沒有察覺到:你對先生的不滿及憤怒,有多少成分是從以前原生家庭對爸爸的憤怒而帶過來的呢?你如何阻止住在你腦海裡多年的那位父親,光明正大地住進你們夫妻倆所建立的家庭呢?
【給已婚的男性】父親對待你及你對待小孩,這兩者是一樣的嗎?還是不一樣?有哪些正面/負面的畫面,重疊在這三代裡?父親有哪一些美好的或不好的特質,你留給了自己,也傳給了小孩?
● 馮以量:「這是我送給自己的一份見證生命成長的禮物,這一本書也是送給你的——所有在父愛缺憾裡受傷的孩子們,我們曾受過傷,我們要學習負責療傷。
不管我的父親有多壞,我都想在內心留一個尊敬的位置給他。現在的我不再心痛父親沒有幫我的傷口搽藥了。我清楚地知道不管是膝蓋流血或者心靈痛苦,長大後的我要為自己止血、止痛。這樣做,無非是想要放下父愛的缺憾,同時也放過自己。
如果你做得到,我衷心地恭喜你和我同行。
然而,你目前做不到放下父愛的缺憾及放過自己,那也沒有關係,你就用你自己比較安心的步伐,陪著那個受傷的自己,繼續走下去。我相信每一個人都值得擁有美好的生命。
我衷心地希望你會喜歡這本書,也希望這本書能夠陪一陪小時候的你。」(摘自作者自序)
● 李崇建:「馮以量是我的典範。他的新作書寫父親,從自我揭露之始,帶領案主從無奈、無能,走到無盡深遠的愛,也經歷自己經驗的傷、自己覺察與體驗的接納,坦誠地面對自我的生命。他示範了生命如何從無望走向可能。這是一本療癒之書,也是一本教育之書,更是一本成長的手冊。謝謝以量帶來的啟發,為我示範了珍貴的圖像。」(摘自本書推薦序)
● 大師兄:「在我心中,『負能量』曾經與『父能量』劃上等號,但是近幾年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叫做「和解」。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在與自己對話:會不會是第一次當爸爸的他不知道如何當爸爸,於是他用自己的一生,來帶領兒子去適合他的地方呢?如何將負能量變成父能量?在這本書中,有很好的解答。」(摘自本書推薦序)
● 書中內容的刊載有得到主角們的書面同意。基本背景資料稍有修改,作者保留和主角們的真實互動及對談內容。
各界推薦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專文推薦
· 大師兄(國民作家)
· 李崇建(台灣薩提爾推手 ,作家)
真情推薦
· NeKo嗚喵(YouTuber,說書人)
· 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
· 李崇義(薩提爾模式溝通引導講師)
·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 黃致豪(家事/刑事律師)
· 蔡詩萍(作家)
· 賴芳玉(律師)
·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作者簡介
馮以量
馬來西亞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
——活著,就是離不開「生死」及「家庭」。我用這一生的心力在這兩大課題裡持續學習,至死不渝。
‧資深輔導與諮商工作者、醫療社工
‧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前副會長
‧2009年新加坡總統頒發「醫療仁心獎」
‧2011年入圍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
‧2011年《星洲日報》(馬來西亞最具影響力的中文媒體)讀者票選「最受歡迎作家」
‧2024年,馬來西亞「大日子」網站、城邦閱讀花園讀者票選「最喜愛的本地作家」之一
澳洲南澳大學社會科學(輔導)碩士。二十多年輔導領域與安寧療護實務經驗,輔導超過千對夫妻及青少年,陪伴超過千位臨終病人及喪親者,開設兩百餘場有關家庭關懷及臨終關懷深度學習工作坊,並進行超過千場演講(觀眾總計超過四十萬名)。
授權及參與三十餘場改編自《善終》(台灣版書名《最好的告別》)的戲劇公演、十餘場改編自《把愛帶回家》(台灣版書名《允許自己選擇愛》)的戲劇公演。受邀為馬來西亞國家電台「愛FM」的節目「愛生活」之嘉賓主持、舉辦兩回生死特展,進行二十餘場線上讀書會。
曾任新加坡甘露關懷協會安寧志工督導、新加坡雅西西慈懷病院資深醫療社工、新加坡善友輔導中心輔導員兼訓練部主管。
現為馬來西亞孝恩集團輔導與諮商顧問兼部門主管,並擔任馬來西亞已亮出版社執行長。
著有《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已售出越南文版、簡體中文版)、《允許自己選擇愛》(已售出越南文版、簡體中文版,書名《別再說這是原生家庭的錯》)。另著有《允許悲傷——最溫柔的療癒》(已售出越南文版)、《最好的告別——善終,讓彼此只有愛,沒有遺憾》、《已亮的天空》、《尋找光和愛》、《陪你到最後》。
● 臉書粉絲專頁【冯以量】(可搜尋「馮以量」)
馬來西亞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
——活著,就是離不開「生死」及「家庭」。我用這一生的心力在這兩大課題裡持續學習,至死不渝。
‧資深輔導與諮商工作者、醫療社工
‧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前副會長
‧2009年新加坡總統頒發「醫療仁心獎」
‧2011年入圍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
‧2011年《星洲日報》(馬來西亞最具影響力的中文媒體)讀者票選「最受歡迎作家」
‧2024年,馬來西亞「大日子」網站、城邦閱讀花園讀者票選「最喜愛的本地作家」之一
澳洲南澳大學社會科學(輔導)碩士。二十多年輔導領域與安寧療護實務經驗,輔導超過千對夫妻及青少年,陪伴超過千位臨終病人及喪親者,開設兩百餘場有關家庭關懷及臨終關懷深度學習工作坊,並進行超過千場演講(觀眾總計超過四十萬名)。
授權及參與三十餘場改編自《善終》(台灣版書名《最好的告別》)的戲劇公演、十餘場改編自《把愛帶回家》(台灣版書名《允許自己選擇愛》)的戲劇公演。受邀為馬來西亞國家電台「愛FM」的節目「愛生活」之嘉賓主持、舉辦兩回生死特展,進行二十餘場線上讀書會。
曾任新加坡甘露關懷協會安寧志工督導、新加坡雅西西慈懷病院資深醫療社工、新加坡善友輔導中心輔導員兼訓練部主管。
現為馬來西亞孝恩集團輔導與諮商顧問兼部門主管,並擔任馬來西亞已亮出版社執行長。
著有《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已售出越南文版、簡體中文版)、《允許自己選擇愛》(已售出越南文版、簡體中文版,書名《別再說這是原生家庭的錯》)。另著有《允許悲傷——最溫柔的療癒》(已售出越南文版)、《最好的告別——善終,讓彼此只有愛,沒有遺憾》、《已亮的天空》、《尋找光和愛》、《陪你到最後》。
● 臉書粉絲專頁【冯以量】(可搜尋「馮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