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2008香港電影回顧
- 2009香港電影回顧
- 2011香港電影回顧
- 2012香港電影回顧
- A White Summer
- Aleksandra Mizielińska
- and the Secret World of Sleep
- boy love
- Daniel Mizieliński
- David Bordwell
- Death and Art in the Middle Ages)
- Guy Leschziner
- HANA
- Jack Hartnell
- Melody殷悅
- minBunun
- Natsuo Kirino
- Neuroscience
- Ocean Vuong
- On Earth We’re Briefly Gorgeous
- Planet Hong Kong: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 Susan Blackmore
- The Meme Machine
- The Nocturnal Brain
- The Nocturnal Brain: Nightmares
- verse
- Verse第4期
- Verse(4月號/2021,第4期)(告五人版)
- yuka
- 一頁文化
- 三聯書店
- 三采
- 中世紀的身體:從黑暗時代人類對身體的認識
- 中世紀的身體:從黑暗時代人類對身體的認識,解讀千年文明大歷史
- 中世紀的身體:從黑暗時代人類對身體的認識,解讀千年文明大歷史(Medieval Bodies: Life
- 丹尼爾‧米契林斯基
- 九歌
- 也斯
- 也斯影評集
- 二魚文化
- 亮孩
- 亮語文創
- 人類學好野
- 人類學好野——關於人類的,我都想學
- 何慧玲
- 何穎怡
- 何處是兒時的家
- 余光中
- 佛
- 你可不可以培養一點不良的嗜好
- 兒童繪本
- 八旗文化
- 其他
- 其實你很好
- 其實你很好:停止自我苛責,擁抱內在小孩,和死纏爛打的焦慮Say Goodbye!
- 再見 少女
- 出發吧!環遊世界國家公園
- 出發吧!環遊世界國家公園(Którędy do Yellowstone?)
- 初文
- 初文出版
- 初文出版社
- 劉仲敬
- 劉偉霖
- 劉子倩
- 劉嶔
- 劉樹華
- 半畝集
- 卓男
- 印刻
- 台灣
- 吉竹伸介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向鴻全
- 吶喊
- 告五人
- 告別等於死去一點點
- 周予寧
- 周思中
- 周承人
- 圖解楞嚴經
- 夕陽正好
- 夜在路的盡頭挽髮
- 夜行大腦
- 夜行大腦:從失眠、夢遊到睡眠中躁動、暴食、性交……,神經科醫生與睡眠障礙的決鬥傳奇,揭開你不知道的睡眠祕密
- 大好書屋
- 大衛博維爾
- 失眠者
- 失眠者:微型科幻小說
- 奇緣
- 孟子
- 孟子的快樂哲學
- 宋宜真
- 宗教
- 寶瓶文化
- 小天下
- 小說
- 尖端
- 川越宗一
- 張偉雄
- 張應杭
- 張西
- 徐仕美
- 徐振輔
- 徬徨
- 怎麼睡成這樣子
- 思想
- 戀戀光塵
- 戀戀光塵──我和電影的二三事2
- 成為真正的人
- 成為真正的人(minBunun)
- 我和電影二三事
- 我和電影的二三事
- 我殺了一隻長頸鹿
- 戲緣
- 故事新編
- 故事許願機
- 故事許願機:你許一個願,我用一個真實人生故事回答你
- 散文
- 文創
- 文創品
- 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新經典文化
- 方舟文化
- 日本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書
- 月光燈燈
- 未知的星宿
- 未知的星宿——童常詩集
- 李以莊
- 李洛霞
- 李焯桃
- 李照興
- 杜葳
- 杰克.哈特涅
- 東立
- 松鼠文化
- 松鼠文化有限公司
- 林佳穎
- 林珮瑜
- 林蔚昀
- 柯佳嬿
- 桐野夏生
- 樓下住個GAY
- 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
- 歷史
- 歷珊卓‧米契林斯卡
- 殷悅
- 水裡的靈魂就要出來
- 永遠的第1名
- 永遠的第1名:WBL1
- 洪愛珠
- 海外
- 游善鈞
- 漫畫
- 熱源
- 王天寬
- 王蘭芬
- 王鷗行
- 王麗明
- 現在的妳,在哪裡?
- 甘耀明
- 異常
- 石見明
- 神在的地方
- 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 秀威資訊
- 突然降臨的埃及神
- 童常
- 童書
- 第2名的逆襲
- 第2名的逆襲:WBL2
- 簡玲
- 結果娛樂
- 給不小心就會太在意的你
- 給不小心就會太在意的你:停止腦中小劇場,輕鬆卸下內心的重擔!
- 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
- 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摘下「窮忙濾鏡」X擺脫「不安迴圈」,找回自己的人生
- 經典200
- 經典200——最佳華語片二百部
- 繁体
- 繁體
- 繪本
- 繪畫
- 羅卡
- 群芳譜
- 群芳譜──當代香港電影女星
- 羽宸寰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 考拉小巫
- 聯合文學
- 聯經出版
- 臉譜
- 致寧
-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 華文
- 葉有慧
- 蒲鋒
- 蓋伊・萊施茨納
- 蔡素芬
- 藍屋子
- 蜂鳥出版有限公司
- 製造香港──本土獨立紀錄片初探
- 西北國際
- 許婷婷
- 詩
- 詩意空間
- 詩控城市
- 詩控餐桌
- 譚秀牧
- 趙向陽
- 迷因
- 迷因: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The Meme Machine)
- 逆轉的東亞史
- 逆轉的東亞史(1)
- 逆轉的東亞史(1):非中國視角的東南(吳越與江淮篇)
- 逆轉的東亞史(2)
- 逆轉的東亞史(2):非中國視角的西南(巴蜀、滇與夜郎篇)
- 逆轉的東亞史(3)
- 逆轉的東亞史(3):非中國視角的華北(晉、燕、齊篇)
- 逆轉的東亞史(4)
- 逆轉的東亞史(4):非中國視角的華北(上海自由市篇)
- 遠流
- 那個字太殘忍我不敢說
- 邱剛健
- 郎天
- 郭庭瑄
- 鄭傳鍏
- 鄭政恆
- 鄭超
- 鄭順聰
- 鄭麗君
- 重版文化
- 開卷如開芝麻門
- 開卷如開芝麻門:余光中精選集(增訂新版)
- 陳克華
- 陳德政
- 陳志華
- 雄艷者的色想與美典
- 雄艷者的色想與美典——邱剛健編導電影劇本集
- 雙原子創意及製作室
- 電影
- 電影通識行
- 電影通識行—給中學生的4節模擬課及其他
- 青年叛徒的領袖
- 青年叛徒的領袖:魯迅小說全集(全新2021版,結集《吶喊》、《徬徨》、《故事新編》,一本讀完魯迅全部小說)
- 順性而動即是福:孟子的快樂哲學
- 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學者
- 香港文學
-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 香港銀幕左方
- 香港電影
- 香港電影2013
- 香港電影2014
- 香港電影2015
- 香港電影2016
- 香港電影2017
- 香港電影2018
- 香港電影2020
- 香港電影王國
- 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 馬覺
- 馴羊記
- 魯迅
- 麥田出版
- 黃坤堯
- 黃寅
- 黃志輝
- 黃愛玲
- 黎漢傑

【預購】我殺了一隻長頸鹿◎簡玲
平常價 $21.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昨天,死了一隻長頸鹿。
死了一隻長頸鹿之後,頂天立地迷思破滅了,
敵我矛盾糾葛歧異了,死了一隻長頸鹿之後,
物種火焰悖離了生命本質,你解剖麒麟華麗的命脈,
測量巨變裡隱藏的孱弱靈魂到底有多重?
──節錄〈死了一隻長頸鹿之後〉
你可以在月光下,在一杯茶湯中,一首樂曲,一朵花裡,
在孤獨或喧囂時,與一隻長頸鹿共舞。
簡玲這本詩集,輯一〈短歌〉用簡約的文字企圖直達中心意涵。輯二〈問津〉,是旅程裡的沉澱。輯三〈人間〉,書寫游走生活中的種種議題。輯四〈城音〉,關於城鎮與土地轉身的探問。輯五〈花外〉,以花的種種表象,做感官以外深層反思。輯六〈寓語〉,是對生命現象的觀察與試驗。
「接續然靈之後,21世紀寫臺灣散文詩的女詩人中,質量均優者,簡玲是最受注目的一位。臺灣散文詩的特色若從商禽傳承下來,自是有別於當今中國散文詩,也有別於歐美散文詩,不容置疑,臺灣散文詩的特色大抵存有象徵隱喻技巧和現實精神內容的意味,是一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泉源,滋育臺灣散文詩的土地。我在簡玲這本散文詩集看到了人生的荒謬、人性的面目,但最重要的是,是看到了她把臺灣散文詩帶往一個劇場和小說的方向跨界而去,如此令人驚異。」——詩人.詩論家蘇紹連
「如果期待令人伸長脖子,你聽見心裡的長頸鹿在說話嗎?簡玲以性靈手法,扭曲現實裡的真與假、美與醜、善與惡,來履踐理想的契機,突破裂變的複雜情緒。那些如囈語般的幻境,有時給人柔和優雅的感悟,有時洗滌心靈的污垢,有時卻潛伏一支針鞭,扎出辯證喻意的震撼。簡玲如斯喚醒麻木的生活與日常,她的散文詩,有靈光乍現的知覺享受。但願你細心聆聽,解放體內的長頸鹿。」——詩人.詩論家若爾.諾爾
【特別收錄】
詩人.評論家黃里的評析專文──〈死了一隻長頸鹿之後〉
本書特色
★ 本書精選簡玲抒發情感的眾多散文詩,題材豐富,有對土地的探問,亦有對生命現象的觀察與試驗。
★ 詩以性靈手法,扭曲現實裡的真與假、美與醜、善與惡,來履踐理想的契機,突破裂變的複雜情緒。
★ 蘇紹連、若爾.諾爾、黃里誠摯推薦!
名人推薦
詩人、評論家/蘇紹連
詩人、評論家/若爾.諾爾
詩人、評論家/黃里
死了一隻長頸鹿之後,頂天立地迷思破滅了,
敵我矛盾糾葛歧異了,死了一隻長頸鹿之後,
物種火焰悖離了生命本質,你解剖麒麟華麗的命脈,
測量巨變裡隱藏的孱弱靈魂到底有多重?
──節錄〈死了一隻長頸鹿之後〉
你可以在月光下,在一杯茶湯中,一首樂曲,一朵花裡,
在孤獨或喧囂時,與一隻長頸鹿共舞。
簡玲這本詩集,輯一〈短歌〉用簡約的文字企圖直達中心意涵。輯二〈問津〉,是旅程裡的沉澱。輯三〈人間〉,書寫游走生活中的種種議題。輯四〈城音〉,關於城鎮與土地轉身的探問。輯五〈花外〉,以花的種種表象,做感官以外深層反思。輯六〈寓語〉,是對生命現象的觀察與試驗。
「接續然靈之後,21世紀寫臺灣散文詩的女詩人中,質量均優者,簡玲是最受注目的一位。臺灣散文詩的特色若從商禽傳承下來,自是有別於當今中國散文詩,也有別於歐美散文詩,不容置疑,臺灣散文詩的特色大抵存有象徵隱喻技巧和現實精神內容的意味,是一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泉源,滋育臺灣散文詩的土地。我在簡玲這本散文詩集看到了人生的荒謬、人性的面目,但最重要的是,是看到了她把臺灣散文詩帶往一個劇場和小說的方向跨界而去,如此令人驚異。」——詩人.詩論家蘇紹連
「如果期待令人伸長脖子,你聽見心裡的長頸鹿在說話嗎?簡玲以性靈手法,扭曲現實裡的真與假、美與醜、善與惡,來履踐理想的契機,突破裂變的複雜情緒。那些如囈語般的幻境,有時給人柔和優雅的感悟,有時洗滌心靈的污垢,有時卻潛伏一支針鞭,扎出辯證喻意的震撼。簡玲如斯喚醒麻木的生活與日常,她的散文詩,有靈光乍現的知覺享受。但願你細心聆聽,解放體內的長頸鹿。」——詩人.詩論家若爾.諾爾
【特別收錄】
詩人.評論家黃里的評析專文──〈死了一隻長頸鹿之後〉
本書特色
★ 本書精選簡玲抒發情感的眾多散文詩,題材豐富,有對土地的探問,亦有對生命現象的觀察與試驗。
★ 詩以性靈手法,扭曲現實裡的真與假、美與醜、善與惡,來履踐理想的契機,突破裂變的複雜情緒。
★ 蘇紹連、若爾.諾爾、黃里誠摯推薦!
名人推薦
詩人、評論家/蘇紹連
詩人、評論家/若爾.諾爾
詩人、評論家/黃里
作者簡介
簡玲
兒童文學碩士。
曾任教職。
曾出版小說集〈歸來〉、〈黑店〉。
曾獲好詩大家寫、葉紅女性詩獎、臺灣詩學散文詩獎、臺灣詩人流浪計畫。
散文詩選入《躍場—臺灣當代散文詩詩人選》,兒童文學作品輯入年度《臺灣兒童文學精華集》。
簡玲
兒童文學碩士。
曾任教職。
曾出版小說集〈歸來〉、〈黑店〉。
曾獲好詩大家寫、葉紅女性詩獎、臺灣詩學散文詩獎、臺灣詩人流浪計畫。
散文詩選入《躍場—臺灣當代散文詩詩人選》,兒童文學作品輯入年度《臺灣兒童文學精華集》。
總序
臺灣詩學吹鼓吹詩人叢書出版緣起
蘇紹連
「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創辦於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六日,這是臺灣詩壇上一個歷史性的日子,這個日子開啟了臺灣詩學時代的來臨。《臺灣詩學季刊》在前後任社長向明和李瑞騰的帶領下,經歷了兩位主編白靈、蕭蕭,至二○○二年改版為《臺灣詩學學刊》,由鄭慧如主編,以學術論文為主,附刊詩作。二○○三年六月十一日設立「吹鼓吹詩論壇」網站,從此,一個大型的詩論壇終於在臺灣誕生了。二○○五年九月增加《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刊物,由蘇紹連主編。《臺灣詩學》以雙刊物形態創詩壇之舉,同時出版學術面的評論詩學,及以詩創作為主的刊物。
「吹鼓吹詩論壇」網站定位為新世代新勢力的網路詩社群,並以「詩腸鼓吹,吹響詩號,鼓動詩潮」十二字為論壇主旨,典出自於唐朝‧馮贄《雲仙雜記‧二、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戴顒春日攜雙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因黃鸝之聲悅耳動聽,可以發人清思,激發詩興,詩興的激發必須砭去俗思,代以雅興。論壇的名稱「吹鼓吹」三字響亮,而且論壇主旨旗幟鮮明,立即驚動了網路詩界。
「吹鼓吹詩論壇」網站在臺灣網路執詩界牛耳是不爭的事實,詩的創作者或讀者們競相加入論壇為會員,除於論壇發表詩作、賞評回覆外,更有擔任版主者參與論壇版務的工作,一起推動論壇的輪子,繼續邁向更為寬廣的網路詩創作及交流場域。在這之中,有許多潛質優異的詩人逐漸浮現出來,他們的詩作散發耀眼的光芒,深受詩壇前輩們的矚目,諸如鯨向海、楊佳嫻、林德俊、陳思嫻、李長青、羅浩原、然靈、阿米、陳牧宏、羅毓嘉、林禹瑄……等人,都曾是「吹鼓吹詩論壇」的版主,他們現今已是能獨當一面的新世代頂尖詩人。
「吹鼓吹詩論壇」網站除了提供像是詩壇的「星光大道」或「超級偶像」發表平臺,讓許多新人展現詩藝外,還把優秀詩作集結為「年度論壇詩選」於平面媒體刊登,以此留下珍貴的網路詩歷史資料。二○○九年起,更進一步訂立「臺灣詩學吹鼓吹詩人叢書」方案,鼓勵在「吹鼓吹詩論壇」創作優異的詩人,出版其個人詩集,期與「臺灣詩學」的宗旨「挖深織廣,詩寫臺灣經驗;剖情析采,論說現代詩學」站在同一高度,留下創作的成果。此一方案幸得「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應允,而得以實現。今後,「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將戮力於此項方案的進行,每半年甄選一至三位臺灣最優秀的新世代詩人出版詩集,以細水長流的方式,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後,這套「詩人叢書」累計無數本詩集,將是臺灣詩壇在二十一世紀中一套堅強而整齊的詩人叢書,也將見證臺灣詩史上這段期間新世代詩人的成長及詩風的建立。
若此,我們的詩壇必然能夠再創現代詩的盛唐時代!讓我們殷切期待吧。
二○一四年一月修訂
推薦序
「死了一隻長頸鹿之後」
黃里
「那隻死了的長頸鹿」--
六月的一日清晨醒來察看手機,她發簡訊希望我能為她的新詩集寫一篇序文。由於甚能體會那種等待的心情,再者即原非常欣賞她的散文詩,與她也有過數次書信往來,在並非很長的考慮後便斗膽欣然答應,並表示能為她寫序才是我的榮幸。
我想像來日如辦喜事一般熱鬧的場合裡,她實在值得一場真心歡快的祝福。為此我由衷替她感到高興。
然而爽快答應後,心想,我自己未曾有過一本散文詩集,於詩壇競賽上亦無斐然成績,我問她:我適合嗎?她於整裝待發的忙碌中誠懇與慎重的回答,只有加深我內心對她的欽服。她表示,這本散文詩集已醞釀多時,其間曾遇須到遠方流浪,返家後身體不適,電腦故障原稿檔案遺失,緊接著又將再次背起忐忑的心出國到更艱困的高海拔山區壯遊。
她的回應如她的文字。
因前一陣子曾試讀佛書,我閃過一個念頭問她,若我在文中引用楞嚴經裡阿難徵心的典故,她是否介意。她答平日即常至靜思堂教授青少年和孩子閱讀課程,並學習花道和茶道,她並不介意;再加上充斥作品裡的咖啡香與古典音樂,這些氣質優雅的意象,應是這頗具才情女子,閑美從容平實生活的一部份。
大哉為人寫序!怎可輕忽怠慢?趕緊翻書複習散文詩。大哉散文詩!又豈是我這鄉野匹夫臨時抱佛腳三言兩語所能道盡。若我再執意追問詩心在何方,必有聲音也要對我說「善哉!阿難。」了(天地明鑒,這絕非僅是讚美之詞,請試想佛陀在七處破妄前那令人動容的憐憫心)。於是就讓一切回到原初,回到她在《躍場/臺灣當代散文詩詩人選》裡真切剖析自己創作散文詩的精彩歷程,我不得不將之看待也是一番透澈的「明心見性」。
關於散文詩,不知有無人做過這樣的一個小實驗,即是將原意為分行詩的作品,用標點符號連成若干段落;另將原意為散文詩的作品,拆解分節分行排列,如此兩者供人同時觀賞,是否仍能讀出其間作弄過的蹊蹺?是故,亦被稱之為「分段詩」的散文詩,其精神就在有別於一般說明性的散文,而遣用了敘述或描繪的暗示性語言,於整體篇章起伏的節奏裡,表現思維空間的迴響,音色舖展的隱喻,種種更勝於分行詩詠誦提示及有無用韻的外貌,能更自由地施於戲劇性的日常聯想,或抒情浪漫的,甚至是哲思與議論的詩意書寫。這些在她這本題材十分豐富的散文詩集裡比比皆是,恕不一一對照。
我想如此多元的藝術表現手法養成,能不為過於顯露和鬆散的情緒性文字所拉攏,應與她長期指導包括小說與劇本的寫作,聆聽樂章的有機結構,和直抵心靈美學的觸動有極大的關聯。〔後記:那一首她的〈詩凍〉,是極難得的一篇以詩觀看自己的詩之深刻自省內察的作品。她說,「背負太多塑形,我不配成為詩的母親」,「詩,從冰層裡復活,他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光景。」如此一來,若欲回味她寫詩的手法,則〈冷泡茶〉會是一篇不錯的範例。其中可以品嚐到的是以詩語言理性不疾不徐地沖泡感性的意念,種種隱喻與結尾縹緲的節制,即拉出了耐人尋味之藝術欣賞的適當距離,而也能與讀者「輕柔且回甘對飲」。〕
……
臺灣詩學吹鼓吹詩人叢書出版緣起
蘇紹連
「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創辦於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六日,這是臺灣詩壇上一個歷史性的日子,這個日子開啟了臺灣詩學時代的來臨。《臺灣詩學季刊》在前後任社長向明和李瑞騰的帶領下,經歷了兩位主編白靈、蕭蕭,至二○○二年改版為《臺灣詩學學刊》,由鄭慧如主編,以學術論文為主,附刊詩作。二○○三年六月十一日設立「吹鼓吹詩論壇」網站,從此,一個大型的詩論壇終於在臺灣誕生了。二○○五年九月增加《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刊物,由蘇紹連主編。《臺灣詩學》以雙刊物形態創詩壇之舉,同時出版學術面的評論詩學,及以詩創作為主的刊物。
「吹鼓吹詩論壇」網站定位為新世代新勢力的網路詩社群,並以「詩腸鼓吹,吹響詩號,鼓動詩潮」十二字為論壇主旨,典出自於唐朝‧馮贄《雲仙雜記‧二、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戴顒春日攜雙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因黃鸝之聲悅耳動聽,可以發人清思,激發詩興,詩興的激發必須砭去俗思,代以雅興。論壇的名稱「吹鼓吹」三字響亮,而且論壇主旨旗幟鮮明,立即驚動了網路詩界。
「吹鼓吹詩論壇」網站在臺灣網路執詩界牛耳是不爭的事實,詩的創作者或讀者們競相加入論壇為會員,除於論壇發表詩作、賞評回覆外,更有擔任版主者參與論壇版務的工作,一起推動論壇的輪子,繼續邁向更為寬廣的網路詩創作及交流場域。在這之中,有許多潛質優異的詩人逐漸浮現出來,他們的詩作散發耀眼的光芒,深受詩壇前輩們的矚目,諸如鯨向海、楊佳嫻、林德俊、陳思嫻、李長青、羅浩原、然靈、阿米、陳牧宏、羅毓嘉、林禹瑄……等人,都曾是「吹鼓吹詩論壇」的版主,他們現今已是能獨當一面的新世代頂尖詩人。
「吹鼓吹詩論壇」網站除了提供像是詩壇的「星光大道」或「超級偶像」發表平臺,讓許多新人展現詩藝外,還把優秀詩作集結為「年度論壇詩選」於平面媒體刊登,以此留下珍貴的網路詩歷史資料。二○○九年起,更進一步訂立「臺灣詩學吹鼓吹詩人叢書」方案,鼓勵在「吹鼓吹詩論壇」創作優異的詩人,出版其個人詩集,期與「臺灣詩學」的宗旨「挖深織廣,詩寫臺灣經驗;剖情析采,論說現代詩學」站在同一高度,留下創作的成果。此一方案幸得「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應允,而得以實現。今後,「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將戮力於此項方案的進行,每半年甄選一至三位臺灣最優秀的新世代詩人出版詩集,以細水長流的方式,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後,這套「詩人叢書」累計無數本詩集,將是臺灣詩壇在二十一世紀中一套堅強而整齊的詩人叢書,也將見證臺灣詩史上這段期間新世代詩人的成長及詩風的建立。
若此,我們的詩壇必然能夠再創現代詩的盛唐時代!讓我們殷切期待吧。
二○一四年一月修訂
推薦序
「死了一隻長頸鹿之後」
黃里
「那隻死了的長頸鹿」--
六月的一日清晨醒來察看手機,她發簡訊希望我能為她的新詩集寫一篇序文。由於甚能體會那種等待的心情,再者即原非常欣賞她的散文詩,與她也有過數次書信往來,在並非很長的考慮後便斗膽欣然答應,並表示能為她寫序才是我的榮幸。
我想像來日如辦喜事一般熱鬧的場合裡,她實在值得一場真心歡快的祝福。為此我由衷替她感到高興。
然而爽快答應後,心想,我自己未曾有過一本散文詩集,於詩壇競賽上亦無斐然成績,我問她:我適合嗎?她於整裝待發的忙碌中誠懇與慎重的回答,只有加深我內心對她的欽服。她表示,這本散文詩集已醞釀多時,其間曾遇須到遠方流浪,返家後身體不適,電腦故障原稿檔案遺失,緊接著又將再次背起忐忑的心出國到更艱困的高海拔山區壯遊。
她的回應如她的文字。
因前一陣子曾試讀佛書,我閃過一個念頭問她,若我在文中引用楞嚴經裡阿難徵心的典故,她是否介意。她答平日即常至靜思堂教授青少年和孩子閱讀課程,並學習花道和茶道,她並不介意;再加上充斥作品裡的咖啡香與古典音樂,這些氣質優雅的意象,應是這頗具才情女子,閑美從容平實生活的一部份。
大哉為人寫序!怎可輕忽怠慢?趕緊翻書複習散文詩。大哉散文詩!又豈是我這鄉野匹夫臨時抱佛腳三言兩語所能道盡。若我再執意追問詩心在何方,必有聲音也要對我說「善哉!阿難。」了(天地明鑒,這絕非僅是讚美之詞,請試想佛陀在七處破妄前那令人動容的憐憫心)。於是就讓一切回到原初,回到她在《躍場/臺灣當代散文詩詩人選》裡真切剖析自己創作散文詩的精彩歷程,我不得不將之看待也是一番透澈的「明心見性」。
關於散文詩,不知有無人做過這樣的一個小實驗,即是將原意為分行詩的作品,用標點符號連成若干段落;另將原意為散文詩的作品,拆解分節分行排列,如此兩者供人同時觀賞,是否仍能讀出其間作弄過的蹊蹺?是故,亦被稱之為「分段詩」的散文詩,其精神就在有別於一般說明性的散文,而遣用了敘述或描繪的暗示性語言,於整體篇章起伏的節奏裡,表現思維空間的迴響,音色舖展的隱喻,種種更勝於分行詩詠誦提示及有無用韻的外貌,能更自由地施於戲劇性的日常聯想,或抒情浪漫的,甚至是哲思與議論的詩意書寫。這些在她這本題材十分豐富的散文詩集裡比比皆是,恕不一一對照。
我想如此多元的藝術表現手法養成,能不為過於顯露和鬆散的情緒性文字所拉攏,應與她長期指導包括小說與劇本的寫作,聆聽樂章的有機結構,和直抵心靈美學的觸動有極大的關聯。〔後記:那一首她的〈詩凍〉,是極難得的一篇以詩觀看自己的詩之深刻自省內察的作品。她說,「背負太多塑形,我不配成為詩的母親」,「詩,從冰層裡復活,他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光景。」如此一來,若欲回味她寫詩的手法,則〈冷泡茶〉會是一篇不錯的範例。其中可以品嚐到的是以詩語言理性不疾不徐地沖泡感性的意念,種種隱喻與結尾縹緲的節制,即拉出了耐人尋味之藝術欣賞的適當距離,而也能與讀者「輕柔且回甘對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