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 1914-1949
- 1914-1949 To Hell and Back: Europe
- 235
- 4710415388674
- 471113238915903
- 471410268964803
- 90年代末
- 9771819917018
- 9780500294529
- 9786263103788
- 9786263185876
- 9786263185906
- 9786263534148
- 9786263534988
- 9786263535220
- 9786263550469
- 9786263571501
- 9786267052457
- 9786267063026
- 9786267063309
- 9786267076897
- 9786267079638
- 9786267079843
- 9786267156636
- 9786267189672
- 9786267206782
- 9786267207147
- 9786267217177
- 9786267217184
- 9786267234136
- 9786267236185
- 9786267261286
- 9786267262016
- 9786267263099
- 9786269541270
- 9786269686919
- 9786269697748
- 9787301311431
- 9789570866445
- 9789570866902
- 9789570867626
- 9789571390994
- 9789573339809
- 9789573339908
- 9789573339946
- 9789628271283
- 9789860647822
- 9789863601951
- 9789863988472
- 9789864063345
- 9789864063352
- 9789864897537
- 9789864897629
- 9789864943661
- 9789864945658
- 9789865258337
- 9789869827638
- A History of the World Through Body Parts:
- A Room of One’s Own
- 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生活,甚至是世界? The Age of A.I. : And Our Human Future
- and Other Freedoms in Sex and Love(3rd Edition)
- and the Like Attached to (or Detached from) Famous Bodies
- Appendages
- Birgit Tremml-Werner
- BL
- Boy love
- Charles Bukowski
- China and Japan in Manila 1571─1644: Local Comparisons and Global Connections
- CHIP WAR: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
- Chris Miller
- Daniel Huttenlocher
- Digits
- Dossie Easton
- Eric Schmidt
- Flirtology
- HAND JOB QUEEN
- Henry A. Kissinger
- Ian Kershaw
- INK
- Jane Smith
- Janet W. Hardy
- Jonathan Carroll
- Jonathan J Moore
- Joyce Bergvelt
- JR上野站公園口
- Kathryn Petras
- Knowledge Pursuits in Heterogeneous Space-Times
- Mae Ngai
- Open Relationships
- Paul Celan
- Ross Petras
- Sarah Cooper
- Shaun Bythell
- slam dunk
- SLAM DUNK灌籃高手總集篇
- Spain
- The Chinese Question: The Gold Rushes and Global Politics
- The Ethical Slut: A Practical Guide to Polyamory
- THE FIRST SLAM DUNK re:SOURCE—灌籃高手電影完全設定集—
- The Land of Laughs
- The Stories Behind the Organs
- UNITAS
- verse
- VERSE(2月號/2023)(第16期)
- Violet Rain
- Virginia Woolf
- You Get So Alone at Times It Just Makes Sense
- 《想見你》電影寫真書
- 〔讀出歷史的內心戲3〕縱橫讀史記:挖掘《史記》的底層邏輯,學習思辨的眼光,看見世事的本質
- 一個從業職人的真情告白
- 一頁文化
- 三島由紀夫
- 三毛
- 三采
- 三鳳製作
- 不講武德,我們講計策
- 不講武德,我們講計策:用兵之計×欺敵戰術×歷史典故,史上最狡猾最機智最會騙的人都在這了
- 世上神不多
- 世界是你們的還是我們的
- 世界歷史
- 丘美珍
- 中國大陸
- 中國歷史
- 丹尼爾.哈騰洛赫
- 二手書店店員告白
- 二手書店店員告白 Confessions of a Bookseller
- 于是
- 井上雄彥
- 亞洲史
- 亞裔研究
- 亨利季辛吉
- 人工智能
- 人文社科
- 人物傳記
- 人生,不需要每一次都贏
- 人際過敏症
- 人際關係
- 任性出版
- 伊恩.克蕭
- 何宜叡
- 保羅.策蘭
- 信步
- 俳句
- 健行
- 健部伸明
- 傅大為
- 傳記
- 傾向出版社
- 克里斯·米勒
- 兩性關係
- 八旗文化
- 六神磊磊
- 其他
- 凌性傑
- 凱瑟琳•皮特拉斯
- 出版
- 出版編輯實務
- 前衛出版
- 創意
- 劇本
- 劉姿君
- 勵志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印刻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印刻文學生活誌(3月號/2023)(第235期)
- 印度
- 原來我有自閉症
- 原来我有自闭症
- 古代詩選
- 古歌
- 台南
- 台南甜不甜
- 台灣
- 台灣島嶼
- 台灣歷史
- 台灣角川
- 史提芬·瑞克勒斯
- 吳岱穎
- 吳念真
- 哈洛德柯依瑟爾
- 哲學
- 唐鳳
-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 : 關於工作、學習與行動的方法
- 商周出版
- 商業理財
- 啟明出版
- 喜歡你的人生嗎?上下(套書)
- 單戀
- 單戀(完美綻放版)
- 嗅熱鬧
- 地獄之行:二十世紀歐洲百年史(卷一)
- 城邦原創
- 堯嘉寧
- 報導文學
- 墨香銅臭
- 外國
- 夢中的橄欖樹
- 夢中的橄欖樹(三毛逝世30週年紀念版)
- 大伴家持 等
- 大冰原記
- 大塊文化
- 大牌出版
- 大辣
- 天下文化
- 天培
- 太陽與鐵
- 太陽與鐵:三島由紀夫總結一生的哲學告白,獨家收錄三島文明論巨作《行動學入門》【精裝典藏版】
- 奇幻
- 奇幻基地
- 女二
- 好鳥擋路
- 好鳥擋路:陳克華同志詩選(1978-2021)
- 字花
- 字花第101期
- 安娜
- 宗教
- 寫真
- 寶瓶文化
- 小品
- 小說
- 尖端
- 尚恩·貝西爾
- 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
- 崧燁文化
- 巴基斯坦
- 平心
- 平心出版
- 年代國際(香港)有限公司
- 廓萬禾
- 建築設計
- 张健德
- 张曼娟
- 張娟芬
- 張存華
- 張宇心
- 張曼娟
- 張焜傑
- 張芬齡
- 張草
- 強納森·J·摩爾
- 強納森·卡洛
- 彭臨桂
- 影視
- 從苦力貿易到排華:淘金熱潮華人移工的奮鬥與全球政治
- 心一堂
- 心理励志
- 心理勵志
- 心裏的夢田
- 心裏的夢田(三毛逝世30週年紀念版)
- 心靈成長
- 思考邏輯
- 性別
- 性別研究
- 怪物大全
- 怪物大全(15周年全新封面燙金典藏精裝版)
- 悲情城市
- 悲情城市:經典劇照書
- 想靠臉吃飯,生活卻逼我拚盡全力:一個才華有限熟齡青年的赤裸告白
- 愛、欲望、出軌的哲學
- 戀香 上+下套組
- 我的99個私抽屜
- 我的99個私抽屜:唐鳳的AI時代生存心法
- 我的生命
- 手槍女王
- 找一個解釋:穿越時空的36則古文之旅,關於愛的選擇、人生境遇與對世界的詰問
- 排華
- 撒哈拉歲月
- 教材
- 散文
- 文化研究
- 文史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新經典文化
- 日出出版
- 日本
- 日本刀劍物語:58把名刀縱覽日本刀基本知識與歷史
- 日本動畫
- 日本小說之女
- 日本文學
- 日本日本文學
- 日本武士
- 日本經典動畫建築: 架空世界&巨型城市
- 日本美學
- 春山出版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晚安
- 晶片戰爭:矽時代的新賽局,解析地緣政治下全球最關鍵科技的創新、商業模式與台灣的未來
- 書
- 書店
- 月翔
- 有川浩
- 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
- 有鹿
- 有鹿文化
- 木馬文化
- 末世三部曲(3)
- 朱天文
- 朱理安
- 朵思.伊斯頓
- 李建興
- 李滄東
- 李迎躍
- 東大出版
- 東方哲理
- 東野圭吾
- 林楷倫
- 林楸燕
- 林瑋嬪
- 林華
- 查爾斯·布考斯基
- 柯松韻
- 柳美里
- 格格
- 梁朝偉
- 楊倩蓉
- 楊重源
- 樂金文化
- 機器
- 歐依根馬力亞舒拉克
- 歐洲
- 歐美
- 歐陽翰
- 歡笑國度
- 歷史
- 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
- 水煮魚文化
- 泰國
- 洪慧芳
- 海外
- 涂紋凰
- 涼圓
- 深綠野分
- 渡邊淳一
- 游擊文化
- 游若琪
- 湖南文藝出版社
- 溫伯陵
- 漫畫
- 漫遊者文化
- 無人知曉的房間
- 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
- 獻給想死的你
- 王家卫
- 王家衛
- 王華懋
- 王蘊潔
- 珍・史密斯
- 珍妮.W.哈帝
- 現代文學
- 現代詩
- 生命之詩
- 生命之詩:李滄東原創劇本書,含劇照+李滄東執導手記
- 生活哲學
- 电影
- 男同志
- 男同志詩選
- 異時空裡的知識追逐
- 療愈
- 白狐
- 白象文化
- 皇冠
- 真實故事
- 真的假的?:不正常世界研究
- 石雯雯
- 碧兒姬·特倫─威納
- 社會報導
- 社會觀察
- 社會議題
- 福爾摩沙之王
- 福爾摩沙之王:國姓爺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臺江爭霸 Lord of Formosa
- 科學
- 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論文集(二版)
- 科幻小說
- 稻草人的微笑
- 稻草人的微笑(三毛逝世30週年紀念版)
- 立場寬子
- 立緒
- 章晉唯
- 第16期
- 策略
- 策蘭詩選(增訂典藏版)(精裝)
- 簡體
- 籃高手電影完全設定集
- 米果
- 精裝版
- 紀實文學
- 細思極恐套書
- 細思極恐套書:人類恐怖創意血腥殘酷的刑罰史、祕密會社與邪惡教派、恐怖疾病與駭人療法
- 經典
- 經典文學
- 經濟
- 維倫·傅拉瑟
- 維吉尼亞·吳爾芙
- 網絡與書出版
- 綾崎隼
- 編輯
- 縱橫讀史記3
- 繁體
- 繪本
- 羅斯•皮特拉斯
- 美國文學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3月號第461期
- 聯經出版
- 聯經出版公司
- 胡椒筒
- 胡矇
- 自傳
- 自己的房間
- 自成一派: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 自成一派: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 自說自話的總裁
- 航海
- 艾力克.施密特
- 艾明如
- 苏涛
- 英國文學
- 荷蘭
- 莎拉‧古柏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
- 華文現代詩
- 華裔
- 華語電影
- 萬葉集
- 萬葉集:369首日本國民心靈的不朽和歌
- 落地成球
- 蔡康永
- 蔡志忠
- 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
- 藝術
- 藝術設計
- 蘇竑嶂
- 衛城出版
- 設計
- 設計的哲學
- 診療室的人生練習
- 診療室的真實故事套書
- 診療室裡的傷痕
- 詩
- 詩集
- 調情
- 調情學:追尋真愛的萬用公式,人際互動專家讓你面對自我,走進關係
- 請代我問候
- 譯者: 李函
- 譯者: 葉妍伶
- 譯者:孟明
- 讀書法
- 貓咪的最後時光
- 貝喬思
- 越過人生的刀鋒
- 越過人生的刀鋒:金庸筆下的女子:人生有三件事最難越過:面對誘惑、面對委屈、面對執念。金庸寫女人,比英雄更動人
- 身體上的世界史
- 身體上的世界史:馬丁路德的腸子、秋瑾的小腳、華盛頓的假牙,他們的身體如何改變歷史?
- 車庫娛樂
- 軍事
- 輕小說
- 這樣開會,最聰明!:有效聆聽、溝通升級、超強讀心,史上最不心累的開會神通100招!
- 連品婷
- 道德浪女:多重關係、開放關係與其他冒險的實用指南(第三版)
- 遠流
- 邱振瑞
- 郝慧川
- 鄧九雲
- 醫療
- 醫療保健
- 重版文化
- 金庸
- 金庸小說中的佛理
- 鈍感力
- 鍾昀芝
- 钟昀芝
- 閱讀
- 閱讀變現
- 閱讀變現:一天30分鐘的榨書法,幫你最速儲備職場競爭力
- 陳傳多
- 陳克華
- 陳文茜
- 陳榮彬
- 陳重亨
- 陳黎
- 隱身術
- 雙囍出版
- 雜誌
- 雪卡毒
- 電子科技
- 電影
- 韓國
- 風雲時代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學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香港武俠名家名作大展
- 香港武俠名家名作大展(上下)【書衣收藏版】: 上-金庸/前後左右 下-黃易/前濤後浪
- 香港電影2021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 馬可孛羅
- 馬尼拉
- 馬尼拉的誕生: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中國、日本的交會
- 馬祖
- 魔道祖師
- 魔道祖師(漫畫版 六)
- 麥田出版
- 黃中憲
- 黃庭鈺
- 黑體文化

【預購】印刻文學生活誌(3月號/2023)(第235期)
平常價 $21.00封面主題:蔡康永的異想世界
蔡康永擁有多重身分,可以在其中穿梭自如,
不論拾起哪個身分,總能獲得廣大的認同與回響,
前不久他辦了「蔡康永創作展 - 我一直替你好好收著」,
來看畫的人潮更是從藝廊排到捷運站,
展覽雖已落幕,但在本期封面專輯,他延續其創作的討論,
並找來「國師」唐綺陽,從辦展的初衷談起,
接著深聊關於「信念」、「服務」、「人生引導」,
他希望將這些說出來,讓那些恰好看到這些文字的人可以作為人生參考。
本期收錄:
●蔡康永畫作選
●蔡康永VS.唐綺陽對談(18000字)
●蔡康永專訪(4000字)
●創作技術夥伴鄭以琦的心路
●評述:李桐豪、張禮豪、蕭紫菡、謝盈盈
每當提起蔡康永,總會想起他時尚的著裝、在肩上相伴的烏鴉、知性的談話與恰到好處的幽默。他主持過數檔知名節目,以既精準又聰慧的說話方式備受肯定。他曾是影評人、專欄作者、深夜電台DJ、雜誌總編輯;後來是家喻戶曉的主持人、演說家、電影導演、暢銷書作家。他在各種身分中穿梭自在,而在本期封面專輯中,他是藝術創作者,剛辦完個人創作展的他,延續著關於這次創作的討論。他說這些不是為了展現自己,而是為了文字本身、也是為了「剛好看到這段文字的你們」。推動他去實踐的力量是信念,是關於服務和人生引導的方法,這也是他在本輯與唐綺陽對談的核心。「把期望放在為別人所做的事情上,會得到很多驚喜和回報,最終它還是會回到自己身上的。」他如是說。
【編輯室報告】
伏流
執行主編 蔡俊傑
知道要做這次的專輯,找時間看了在白石畫廊舉辦的「我一直替你好好收著」蔡康永創作展。平日的下午展場已經擠滿了人潮,進到裡面看到一撥撥的人圍著牆上或大或小的畫作,畫上簡潔的字句襯著強弱的色彩,或鮮明顯現,或模糊隱匿。用創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就彷若召喚靈魂的符咒般,觀看的人們各自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字,並且默默在心裡繼續完成屬於自己的句子。原來整個展覽本身,是要誘引一場獨屬於「你」的創作,也點醒每一個你的記憶中,最私密貼己的心事。
所以我在想,怎麼樣才可以用一個開始,去開啟另一個開始?
這時我還是想到我自己。剛開始編雜誌時,一進來就被編輯前輩交託了當期雜誌的介紹文字,當時對於要面對著所謂他人的說明介紹,即便是使用文字,我也根本毫無經驗與準備。問了前輩是否有什麼訣竅,或者應該注意的地方?他聽完我的問題後,馬上拉開了一臉的微笑,我至今仍記得他當時的表情,就差沒伸手拍拍我的肩膀,他說:「都可以,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要真不知道怎麼下手,你就想想要怎麼跟你朋友說,你這個月都在忙什麼。放輕鬆一點,加油。」我當時心想,眼前這人有說等於沒說啊。後來沒辦法,只好自己回過頭再把手邊的內容再看過一次,再多想一下,轉換了角度,才看到許多在忙碌急促的過程中,沒注意到的有趣之處。
其實我很感謝當時前輩的不說,他的「不說」使得我得去多想,才會跳出預設的前提,更自在地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有時候會覺得,在執行的角色上,作為一個介質去轉換、協調,疏導引流接收到的內容,再把這些訊息和資訊傳遞給更多人,卻又往往在不經意時,發現自己從這個過程中,再一次獲取了更多的,那些早已知曉,卻又被日常損毀模糊的最基本的事情。雖然很多時候坐在辦公室,面對著螢幕敲打著鍵盤上的方塊,但實際上整件事情背後,真正得越過想像去面對的,是更多殊異的創作者和讀者,或者說,更多的別人。要怎麼樣才會引起別人的興趣,要如何才可以讓別人理解想說的,怎樣才能讓別人願意聽下去。
後來我慢慢理解,有些事的發生和深入,重點不在於誰開始了什麼,而是開始這件事只要被啟動了,就會有持續進行的機會。我想到以前在大學的小說創作課堂上,我的小說家老師花了好幾堂課的時間,跟還留在座位上,那些打瞌睡之外的倖存者們,說著關於文字,甚至是語言陌生化的必要性。要重新觀看、想像,關於文字和語言本身,及其延伸展現出來的,置於日常之外的可能性,還有被相異理解的間隙,與觸及到個人經驗記憶深處的意涵。
文字和話語的存在,因為需要而被造就,也因此它不僅僅是主觀的陳述說明,還需要被理解之後,才能算是完成。我們總是希望別人可以給予更多的線索去理解,卻忽略了,其實我們自己可以察覺、判斷,多依賴自己,試著找出更多的感受。
話語的伏流潛藏在語氣中,說話的聲響如同潮浪,來去之間激起的都是情緒的起伏,而碎花潑濺,之後仍續沉浸回水平之下,語意波瀾,心流迴繞,每個人都是一片大海。而文字是相對精準的提取,也因為準確,所以我們會挑選,會知曉有更多藏匿在深處的,那些不想說、不與人說,不知如何說的東西被掩蓋在日常人情的維繫表面,之下。這次蔡康永的創作,藉由文字的伏流,去接連起心底那些深藏的記憶和情感,那些曾經被摁掉的燭心還是被找了出來,再一次點上,有時候還是得伸手接過了火,放心裡來暖亮自己。
以上大概就是,我想說的,這個月都在忙些什麼。這時我還是想到我自己。剛開始編雜誌時,一進來就被編輯前輩交託了當期雜誌的介紹文字,當時對於要面對著所謂他人的說明介紹,即便是使用文字,我也根本毫無經驗與準備。問了前輩是否有什麼訣竅,或者應該注意的地方?他聽完我的問題後,馬上拉開了一臉的微笑,我至今仍記得他當時的表情,就差沒伸手拍拍我的肩膀,他說:「都可以,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要真不知道怎麼下手,你就想想要怎麼跟你朋友說,你這個月都在忙什麼。放輕鬆一點,加油。」我當時心想,眼前這人有說等於沒說啊。後來沒辦法,只好自己回過頭再把手邊的內容再看過一次,再多想一下,轉換了角度,才看到許多在忙碌急促的過程中,沒注意到的有趣之處。
其實我很感謝當時前輩的不說,他的「不說」使得我得去多想,才會跳出預設的前提,更自在地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有時候會覺得,在執行的角色上,作為一個介質去轉換、協調,疏導引流接收到的內容,再把這些訊息和資訊傳遞給更多人,卻又往往在不經意時,發現自己從這個過程中,再一次獲取了更多的,那些早已知曉,卻又被日常損毀模糊的最基本的事情。
雖然很多時候坐在辦公室,面對著螢幕敲打著鍵盤上的方塊,但實際上整件事情背後,真正得越過想像去面對的,是更多殊異的創作者和讀者,或者說,更多的別人。要怎麼樣才會引起別人的興趣,要如何才可以讓別人理解想說的,怎樣才能讓別人願意聽下去。
後來我慢慢理解,有些事的發生和深入,重點不在於誰開始了什麼,而是開始這件事只要被啟動了,就會有持續進行的機會。我想到以前在大學的小說創作課堂上,我的小說家老師花了好幾堂課的時間,跟還留在座位上,那些打瞌睡之外的倖存者們,說著關於文字,甚至是語言陌生化的必要性。要重新觀看、想像,關於文字和語言本身,及其延伸展現出來的,置於日常之外的可能性,還有被相異理解的間隙,與觸及到個人經驗記憶深處的意涵。
文字和話語的存在,因為需要而被造就,也因此它不僅僅是主觀的陳述說明,還需要被理解之後,才能算是完成。我們總是希望別人可以給予更多的線索去理解,卻忽略了,其實我們自己可以察覺、判斷,多依賴自己,試著找出更多的感受。
話語的伏流潛藏在語氣中,說話的聲響如同潮浪,來去之間激起的都是情緒的起伏,而碎花潑濺,之後仍續沉浸回水平之下,語意波瀾,心流迴繞,每個人都是一片大海。而文字是相對精準的提取,也因為準確,所以我們會挑選,會知曉有更多藏匿在深處的,那些不想說、不與人說,不知如何說的東西被掩蓋在日常人情的維繫表面,之下。這次蔡康永的創作,藉由文字的伏流,去接連起心底那些深藏的記憶和情感,那些曾經被摁掉的燭心還是被找了出來,再一次點上,有時候還是得伸手接過了火,放心裡來暖亮自己。
以上大概就是,我想說的,這個月都在忙些什麼。
【INK印刻文學生活誌】
《印刻文學生活誌》於二○○三年創刊以來,致力搜羅所有能指向心靈的創作,以文學為主軸,涵蓋藝術、電影、攝影、音樂、表演等領域;內容有作家特集(新作發表、深度訪問、作品析論)、新人推介、藝術評論及文學教育等內容,並持續報導國際文壇動態,引介國外作家作品。作品永遠是文學的重點與中心,期予認真的作家一個最好的發表平台,並提供文學愛好者閱讀的最佳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