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1
- 01-0001
- 02-0001
- 07-0025
- 08-0012
- 118
- 2022
- 454
- 456
- 4710462491617
- 471113238915908
- 4712977740136
- 8月
- 9786263102644
- 9786263102699
- 9786263150140
- 9786263150928
- 9786263169074
- 9786267061275
- 9786267102794
- 9786269531561
- 9789570533620
- 9789570533866
- 9789570850062
- 9789570861945
- 9789570864274
- 9789571372389
- 9789571397740
- 9789573339267
- 9789576588280
- 9789814827997
- 9789862136829
- 9789863234685
- 9789863364047
- 9789863443278
- 9789863443698
- 9789863847526
- 9789863847748
- 9789864061419
- 9789864086689
- 9789864456758
- 9789864504633
- 9789864531257
- 9789864756896
- 9789864793778
- 9789865077211
- 9789865101480
- 9789865102289
- 9789865824365
- 9789865865351
- 9789869864558
- 9789882372658
- 9789882372757
- 9789888570874
- 98
- A History of the World
- Andrew Marr
- Anything but Human
- Ashley Mears
- BBC十万年人类史
- BBC十萬年人類史(全新插圖修訂版)
- Boy love
- Carnival of Animals
- Daryl Lim
- Deirdre Mask
- Delicious Heirlooms 2
- Dina Zaman
- ethos books
- Jules Gabriel Verne
- Landmark Books
- Linda Collins
- loss adjustment
- Malayland
- memoir
- OW KIM KIT
- Sarah Knott
- Sidney W. Mintz
- Straits Times Press
- The Straits Times
- UNITAS
- verse
- VERSE 8月號 /2022(第13期)
- 《四重奏四首》
- 一頁文化
- 三角
- 三采
- 不朽
- 世界歷史
- 世界經典小說
- 中國
- 中國古典詩詞
- 中國歷史
- 九歌
- 亮藍提把
- 人子:从9岁到99岁都适读的寓言故事集
- 人子:從9歲到99歲都適讀的寓言故事集
- 人文史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人渣反派自救系統
- 人渣反派自救系统
- 人生大多是小事,沒有什麼了不起
- 人生真的很好玩
- 人類通史
-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 伊索
- 何福仁
- 余婉蘭
- 作家傳記
- 你好吗?我一直在想你
- 你好嗎?我一直在想你
- 你好,我是接體員
- 你的深情是因為你很好,不是他很好
- 便利店人間
- 便利店人间
- 俗女养成记(第二季开播纪念版)
- 俗女養成記(第二季開播紀念版)
- 傘
- 儒勒·凡尔纳
- 儒勒·凡爾納
- 克里斯・費區
- 兜轉
- 兩性關係
- 其他
- 冥界百鬼
- 前後
- 劉振祥
- 劍獅零錢包
- 力恩君
- 动物嘉年华
- 動物
- 動物嘉年華
- 動物詩
- 勵志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南國的一天
- 原胚色
- 古典文學
- 台湾商务
- 台灣
- 台灣商務
- 台灣文學
- 台灣東販
- 史後生物
- 命案現場清潔師
- 命案現場清潔師:跨越生與死的斷捨離‧清掃死亡最前線的真實記錄
- 咖啡提把
- 哲學
- 唐寅九
- 圖鑑
- 地底世界地圖
- 堅強是你說了一輩子的謊
- 墨香銅臭
- 墨香铜臭
- 夏樹
- 外文
- 大佛‧有抑無
- 大佛普拉斯
- 大块文化
- 大塊文化
- 大師兄
- 大疫
- 大陸
- 大風文創
- 天下文化
- 太雅出版社
- 女人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0
- 婚前一年
- 字花98
- 孝子
- 孤獨的人有他們自己的泥沼
- 安德魯·馬爾
- 宋遼金夏篇
- 宗教命理
- 寓言
- 寶瓶
- 寶瓶文化
- 小方包
- 小日子
- 小日子:南國的一天(8月號/2022)(第118期)
- 小說
- 尖端
- 島之肉
- 島(2022新版)
- 希臘男神圖鑑
- 希臘神話
- 席路德
- 平心
- 广场出版
- 廖伟棠
- 廖偉棠
- 廣場出版
- 廣富號
- 张嘉佳
- 張嘉佳
- 張愛玲
- 張曼娟
- 徐徹
-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 心理勵志
- 性別研究
- 悅知文化
- 我偏愛讀詩的荒謬
- 我偏爱读诗的荒谬
- 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
- 改變歷史的50種植物
- 散文
- 散步包短帶
- 文創
- 文創品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新加坡
- 新經典文化
- 新经典文化
- 施沛
- 日本文學
- 星星
- 春花忘錄
- 時代精神書屋
- 時報出版
- 書
- 有一種豁達,叫「蘇東坡」
- 本地
- 李柏青
- 李白
- 李祐寧
- 村田沙耶香
- 林琳
- 枯毫
- 柯昀青
- 植物
- 橡樹林
- 歷史
- 母親
- 母親的歷史
- 比爾‧勞斯
- 民間信仰
- 水煮魚
- 水煮魚文化
- 永續海洋版
- 江鵝
- 江鹅
- 汪輝
- 洪承喜
- 海外
- 海底两万里:独家绘制全彩探险地图 (二版)
- 海底兩萬里:獨家繪製全彩探險地圖 (二版)
- 海底兩萬里:獨家繪製全彩探險地圖 (二版)◎ 儒勒·凡爾納 Jules Gabriel Verne許雅雯
- 深藍提把
- 渣
- 游擊文化
- 漫画绘本
- 漫畫
- 灰色
- 灰色提把
- 焦點出版
- 特裝版
- 王建鎧
- 王華懋
- 甜与权力
- 甜與權力
- 生活是無以名狀的碎片
- 男性
- 異托邦指南/電影卷:影的告白
- 當女孩成為貨幣
- 療傷似顏繪
- 皇冠
- 盧拉拉
- 真實人生故事
- 社會議題
- 積木文化
- 第13期
- 米加深藍
- 米加淺藍
- 紅線
- 紅色
- 紅黃拉鍊
- 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
- 編輯
- 繁体
- 繁體
- 繪本
- 繪者:有隻兔子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翻譯詩
- 聆聽樹木的聲音
- 聊聊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8月號/2022/第454期)
- 聯經出版
- 肥志
- 臉譜
- 自傳
- 自然科普
- 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
- 艾希莉.米爾斯
- 艾略特
- 艾略特詩選2
- 艾莉
- 英文
- 草藥
- 莎拉.諾特
- 華文
- 蔡瀾
- 藍綠拉鍊
- 藍色
- 藝術
- 藥物
- 蘇淑芬
- 西敏司
- 西西
- 親子關係
- 評論
- 詩
- 詩詞曲賦
- 詹鳳春
- 譯者:王翎
- 譯者:馮燕珠
- 讀品文化
- 讓人頭皮發麻的鬼故事
- 財神卡套
- 費正華
- 賴香吟
- 輕便書袋
- 迪兒德芮.麥斯葛
- 邢科
- 那女孩對我說
- 醫療保健
- 釀出版
- 野人出版社
- 金月
- 鏡文學
- 門牌下的真相
- 限量版
- 限量魷魚遊戲圓形糖餅零錢包
- 限量魷魚遊戲方形錢包
- 陳秀華
- 雜誌
- 電影
- 電影評論
- 霧粉提把
- 韓翔中
- 香港
- 香港中和出版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香港文学
- 香港文學
- 駱以軍
- 驚悚小說
- 高寶
- 高翊峰
- 鬼古人
- 鹿桥
- 鹿橋
- 麥田出版
- 麦田出版
- 黃信堯
- 黃國彬
- 黃山料
- 黃心村
- 黑暗夜空擦亮暗黑隕石
- 黑色
- 김달

【預購】VERSE 8月號 /2022(第13期)
平常價 $29.00 優惠價 $28.00請跟著我們一起上路,選擇台灣的未來
「Why Taiwan Matters:台灣對世界的獨特意義」是《VERSE》在2020 年8 月的創刊號提出的大問題。如今邁入第三年, 我們想提出另一個大問題: 你希望這個島嶼有什麼樣的未來?
用現在流行的語言說,這是島嶼永續的專題。關於「永續」,大家都在談,真假虛實都有。但在這座島嶼上, 的確有許多人都在為了氣候、海洋、土地、生態和台灣的未來,認真地倡議他們的信念,或抵抗著那些傷害的力量。
本期封面故事以環島的概念,走入島嶼不同角落,從海洋到森林,從部落到都市,深入紀錄不同領域的改變者,讓你得到新的啟發與力量。
封面人物是在台灣樂壇中具有獨特位置的安溥,她即將出版睽違十年的專輯。這十年來, 她的人生經歷許多巨大的改變,一如台灣在這十年經歷許多衝擊。安溥長期關注公共議題, 與本期封面故事也有所呼應。另一個封面是台灣新銳藝術家鄭曉嶸以插畫方式探詢台灣海洋永續的可能,她溫柔但奇幻的筆觸帶領我們到一個想像之地,呼應封面故事海洋永續的專題報導。
本期的Long Interview 第一次走出台灣,越洋專訪榮獲2020 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台裔美籍作家游朝凱,謙虛的他誠懇分享台灣身分對他的意義,以及他如何將父母輩的移民歷史放進獲獎作品《內景唐人街》中。我們也首次觸碰司法議題,探討即將成真的國民法官制度將會如何改變我們的司法體制。
「Arts & Culture 藝文」單元報導即將重返國家戲劇院的無垢舞蹈劇場,也對話父女作家吳晟與吳音寧,探索溪州小鎮與文學國度如何成為他們的「家」。(這是音寧近年少做的深度訪談, 本刊編輯的文筆細膩深刻,是本期必看。)
My Town 來到雲林西螺。從創刊開始, 我們就試圖透過這個欄目為不同小城建構地方的獨特敘事,這篇再次迷人而精準地說出西螺的身世。Creative Dining 是來自嘉義的樂檸漢堡,我們將帶你認識這個從蔬果店轉型的餐飲品牌。Home 欄目則來到知名作家/ 創業家/前財經主播蔣雅淇與女兒的廚房, 看她們如何以餐桌為支點,凝聚起朋友與家人的深厚情感。從本期開始,Home 欄目會搭配一支影片,請上VERSE 粉專收看這個溫暖而美麗的家庭。
第三年,欄目的規劃做了微改版。
首先,新增了「Style 風尚」單元,因為VERSE 一直想要用時尚去詮釋文化,用文化去解析時尚。兩個欄目中的Fashion Statement 透過時尚攝影闡述不同議題與觀念,# OOTD 讓你更了解風格人物的造型故事:本期主題人物是公主頭立委高嘉瑜。
《VERSE》是一本非常嚴肅認真的刊物,但也是非常「可愛的」(自己說)。從創刊以來就有固定的小欄目,如Desert Island(本期是後搖先鋒昆蟲白)、24 hours of⋯⋯(本期是食材經紀人);這期又增加全新欄目Desk,探訪不同領域人物的工作桌,這一期是奧美集團創意長龔大中。不論是高嘉瑜自述服裝風格由來,或是VERSE List 專欄寫大稻埕的六隻貓咪,都會讓你笑到流淚。
全新陣容的專欄作家,跨世代也跨領域,包括兩位重量級作者:商周集團前執行長王文靜寫她在旅途上看到的台灣與世界,以及香港作家馬家輝寫「武林的腳印」,另有這幾年活躍的詩人宋尚緯寫漫畫文化新現象,和我們前任執行主編黃銘彰寫體育文化。
從本期開始,除了總編序曲,編輯們也會書寫他們的採訪心得,並在雜誌最後一頁的B Cut 欄目分享沒用上的封面提案。《VERSE》陪著台灣的疫情走入第三年。我們不斷在路上, 挖掘那些正改變台灣的、且真正重要的故事。畢竟, 這時代垃圾資訊太多了,有意義(又好看)的報導太少了,不是嗎?
我們不做內容農場,只走訪真正的農場。
《VERSE》第三年訂閱計畫正在進行中。我想再次邀請您跟我們一起上路探訪這座不斷超越你想像的島嶼,認識那些台灣的新文化與新價值的創造者。相信,你會因此更知道該如何決定這座島嶼的未來。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預購】VERSE 8月號 /2022(第13期)(永續海洋版)
平常價 $29.00 優惠價 $28.00請跟著我們一起上路,選擇台灣的未來
「Why Taiwan Matters:台灣對世界的獨特意義」是《VERSE》在2020 年8 月的創刊號提出的大問題。如今邁入第三年, 我們想提出另一個大問題: 你希望這個島嶼有什麼樣的未來?
用現在流行的語言說,這是島嶼永續的專題。關於「永續」,大家都在談,真假虛實都有。但在這座島嶼上, 的確有許多人都在為了氣候、海洋、土地、生態和台灣的未來,認真地倡議他們的信念,或抵抗著那些傷害的力量。
本期封面故事以環島的概念,走入島嶼不同角落,從海洋到森林,從部落到都市,深入紀錄不同領域的改變者,讓你得到新的啟發與力量。
封面人物是在台灣樂壇中具有獨特位置的安溥,她即將出版睽違十年的專輯。這十年來, 她的人生經歷許多巨大的改變,一如台灣在這十年經歷許多衝擊。安溥長期關注公共議題, 與本期封面故事也有所呼應。另一個封面是台灣新銳藝術家鄭曉嶸以插畫方式探詢台灣海洋永續的可能,她溫柔但奇幻的筆觸帶領我們到一個想像之地,呼應封面故事海洋永續的專題報導。
本期的Long Interview 第一次走出台灣,越洋專訪榮獲2020 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台裔美籍作家游朝凱,謙虛的他誠懇分享台灣身分對他的意義,以及他如何將父母輩的移民歷史放進獲獎作品《內景唐人街》中。我們也首次觸碰司法議題,探討即將成真的國民法官制度將會如何改變我們的司法體制。
「Arts & Culture 藝文」單元報導即將重返國家戲劇院的無垢舞蹈劇場,也對話父女作家吳晟與吳音寧,探索溪州小鎮與文學國度如何成為他們的「家」。(這是音寧近年少做的深度訪談, 本刊編輯的文筆細膩深刻,是本期必看。)
My Town 來到雲林西螺。從創刊開始, 我們就試圖透過這個欄目為不同小城建構地方的獨特敘事,這篇再次迷人而精準地說出西螺的身世。Creative Dining 是來自嘉義的樂檸漢堡,我們將帶你認識這個從蔬果店轉型的餐飲品牌。Home 欄目則來到知名作家/ 創業家/前財經主播蔣雅淇與女兒的廚房, 看她們如何以餐桌為支點,凝聚起朋友與家人的深厚情感。從本期開始,Home 欄目會搭配一支影片,請上VERSE 粉專收看這個溫暖而美麗的家庭。
第三年,欄目的規劃做了微改版。
首先,新增了「Style 風尚」單元,因為VERSE 一直想要用時尚去詮釋文化,用文化去解析時尚。兩個欄目中的Fashion Statement 透過時尚攝影闡述不同議題與觀念,# OOTD 讓你更了解風格人物的造型故事:本期主題人物是公主頭立委高嘉瑜。
《VERSE》是一本非常嚴肅認真的刊物,但也是非常「可愛的」(自己說)。從創刊以來就有固定的小欄目,如Desert Island(本期是後搖先鋒昆蟲白)、24 hours of⋯⋯(本期是食材經紀人);這期又增加全新欄目Desk,探訪不同領域人物的工作桌,這一期是奧美集團創意長龔大中。不論是高嘉瑜自述服裝風格由來,或是VERSE List 專欄寫大稻埕的六隻貓咪,都會讓你笑到流淚。
全新陣容的專欄作家,跨世代也跨領域,包括兩位重量級作者:商周集團前執行長王文靜寫她在旅途上看到的台灣與世界,以及香港作家馬家輝寫「武林的腳印」,另有這幾年活躍的詩人宋尚緯寫漫畫文化新現象,和我們前任執行主編黃銘彰寫體育文化。
從本期開始,除了總編序曲,編輯們也會書寫他們的採訪心得,並在雜誌最後一頁的B Cut 欄目分享沒用上的封面提案。《VERSE》陪著台灣的疫情走入第三年。我們不斷在路上, 挖掘那些正改變台灣的、且真正重要的故事。畢竟, 這時代垃圾資訊太多了,有意義(又好看)的報導太少了,不是嗎?
我們不做內容農場,只走訪真正的農場。
《VERSE》第三年訂閱計畫正在進行中。我想再次邀請您跟我們一起上路探訪這座不斷超越你想像的島嶼,認識那些台灣的新文化與新價值的創造者。相信,你會因此更知道該如何決定這座島嶼的未來。
——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張鐵志
黑暗夜空擦亮暗黑隕石(外加黑色購書袋)
平常價 $65.00
史後生物◎枯毫
平常價 $30.00「誰不自歷史駛入現場」
──小旅行
史後,不僅是洪荒,也是知其不可為而寫詩。世界有多破爛,就有多少破碎的詩意。枯毫出身中文系而學古典,現在是機場輪班生物,嗜好除了煙酒,就是在古典與口語、歷史與時事之間飄移,俯拾成詩,有如騎著沉鬱暴龍,探索末日洪荒。
貫串各種風格的,就是悲極而笑的黑色幽默。(……)口語傳統在他手上結合香港現況的悲淒,這是語言和主題一次新突破。
──洪慧〈沉鬱的卡通暴龍——讀 《史後生物》〉
新詩除了對應古典,也是在對抗新語。若然硬要將詩人說得公共,這該是起碼的任務。除了挑戰語法,更應多造新詞新句。如此,寫詩也大可順勢改稱造詩。
──自跋:新詩、新語、新語症
作者簡介
枯毫
大學讀中文
現職揸車
間中揸筆
【預購】張愛玲:孤獨的人有他們自己的泥沼,一本書讀懂文壇奇女子張愛玲◎ 大風文創編輯部
平常價 $18.00走進她多彩的筆下,共譜一場華麗與蒼涼!
張愛玲一生如戲劇般跌宕起伏,原生家庭的不幸和兩段失敗的婚姻造就了她與生俱來的孤絕,也成就了她文字中獨樹一格的悲涼與犀利。
★震懾人心!張愛玲經典賞析
精選《傾城之戀》、《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並摘錄相關佳句,看張愛玲如何洞悉人世滄桑,寫盡愛恨嗔癡的眾生百態。
★文學之旅!張愛玲聖地巡禮
張愛玲的故居在哪裡?與胡蘭成初次相遇之地?《色戒》初稿是在哪個公寓完成?走進上海這座城,感受張愛玲創作生涯最璀璨的吉光片羽。
★全面網羅!你所不知道的張愛玲
張愛玲不僅用文字驚艷了整個文壇,她敢愛敢恨、勇於做自己的鮮明個性,更是為人所稱道,一展她的叛逆、優雅與落寞。
◇人生第一筆稿費不是靠小說,而是靠畫畫!
◇與蘇青因一個男人互不往來,終結一段閨蜜情!
◇衣如其人,被作家埋沒的服裝設計師!
本書特色
◎文壇奇女子跌宕人生:追溯成長背景、戀愛史,挖掘張愛玲創作祕辛
◎才女軼事大公開:揭露張愛玲不為人知的小故事,一睹她的真誠與寂寞。
◎張愛玲生平大事記:收錄人生各階段及作品,一手掌握作家大小事。

【預購】你好,我是接體員◎大師兄
平常價 $27.00地獄裡早有我的一個位子。
★米娜(聲音創作Youtuber)、李屏瑤(作家)、林立青(作家)動容推薦!
▌吊死的叫做盪鞦韆、跳樓是小飛俠、腐屍是綠巨人、燒炭是小黑,也沒有什麼尊重不尊重,工作就是工作,該做的事情一件都不會少做。▌
Case1
A先生的母親過世了,但他窮到沒錢給母親安靈位,所以每次到冰庫來看母親的遺體都跪十分鐘,一直跪到他母親出殯為止。
Case2
B小姐到火葬場送同性戀人的最後一程,卻被戀人的家屬驅趕,不讓她參與摯愛的身後事與撿骨儀式,但在撿骨結束之後,家屬突然跟工作人員說:「麻煩分一些骨灰給她吧。」
Case3
C先生礙於親戚壓力,找了一家葬儀社,什麼都用最便宜的東西給他父親。火化後連骨灰桶也省了,他拿了一個乖乖桶說:「我爸等等就放裡面就好了。」
◆第一線的接體實錄!
◆台灣葬儀界白幕背後首度曝光!
◆暗黑系幽默美學,集萬千飄點、淚點和沸點於一身,帶給各位滿滿的大平台!
你好,我是殯儀館的接體員。
我們這裡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許多人都以為在殯儀館工作會遇到很多靈異事件,老實說並不多,倒是因為常常接觸屍體,看多了死亡面前所展露的人性,讓我對「人類」這種生物,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我在殯儀館擁有一群快樂夥伴,警衛「大胖」是我有福同享,有禍他當的難兄難弟。我最大的志願是存錢買凶宅;最不想面對的殘忍事實,是胖到被女飄嫌棄的體重;最深的遺憾是二十八歲那年沒有撿起地上的紅包,沒能完成的終生大事;至於畢生的理想,則是希望下輩子,可以分得清楚「在」跟「再」……
本書特色
◎第一線的接體實錄!
◎台灣葬儀界內幕首度曝光!
◎紅爆PTT媽佛版的系列文章《接體員大小事》原創!
◎暗黑系幽默美學,飽含人生寓意又飄點滿滿的優質好文!
◎有血有目屎,有笑有人生的驚世之作!
◎眾鄉民趨之若鶩耳口相傳,紛紛敲碗跪求出書的「過水流大師兄」隆重登場!
大師兄
殯儀館接體員,PTT媽佛版紅人。
「接體員的大小事」系列文章原作者。
我是大師兄,一個沒有目標的肥宅,曾經當過運鈔車司機和照服員,現在是殯儀館的接體人員。每天都快樂,不想買房,不想買車,不想交女朋友,也不想發大財。
夢想是奢侈的,但我知道我跟別人不一樣,我很喜歡上班。在上班之中遇到的一些案件,一些故事,都給我一些啟發。不論是好的或是壞的,我都覺得很有意思。
現在我只要能吃飯就覺得很快樂!一早起床能呼吸就覺得很愉快!
口頭禪:「我是大師兄,我們下次見。」
【預購】便利店人間【最暢銷的芥川賞得獎作品】◎村田沙耶香(譯者:王華懋)
平常價 $28.00
黑暗夜空擦亮暗黑隕石
平常價 $53.00
島之肉◎余婉蘭
平常價 $25.00「當走不下去,就通過夢、或死
走下去」
──迷宮
對《無一不野獸》作者余婉蘭而言,詩是比母語更接近內核的聲音,也比小說更接近謎題,有些意念,專屬於詩那獨有的速度感。
《島之肉》是面對歷史附注的蠻橫時,繞過自我懷疑與失語的嘗試,也是投奔混沌之世的一次招魂。
四十九首詩,詩分七輯:生靈嘆、象滅、兩座夢山、磷鹽與影、心蝕、流火鳴、子夜。
如何不被察覺,從而不被摧毀,活在念頭之中?舊皮在退,新皮未生,但傷口會拋光。渡過彼岸,你會發現,你將與空蕪永在。
羅智成:在濃稠而無所遁逃的意識流裡掙扎、表現,編織出屬於自己的招魂經書
曹疏影:用內心的每一處晶面,去撞擊世界與時代而得。
關天林:香港詩罕見這種骨肉,屈折而果敢,檢視慾望同時滋養神話。
作者簡介
余婉蘭
人類學系畢業,佛教徒。
曾出版小說集《無一不野獸》,
現為自由撰稿人及專題記者。

【預購】人子:從9歲到99歲都適讀的寓言故事集◎鹿橋
平常價 $37.00承載生命百態,探尋自我
多所高中大學老師的指定讀物
《未央歌》作者鹿橋另一長銷經典
特別收錄 周夢蝶/應鳳凰 王文進 翁文嫻 學者名家專文評論
人生航道的每個轉折點,孕育著不同的契機
單篇閱讀可啟發自我,逐篇閱讀能探索多重視角
關於〈汪洋〉
我們一生之中,多少重大的決策都是在知識不充分時,就不得不勉強拿定的!
關於〈幽谷〉
在這千千萬萬應時盛開的叢花裏,他找到一株美好的枝梗,擎著一個沒有顏色、沒有開放,可是就已經枯萎了的小蓓蕾。
關於〈人子〉
人間已經沒有罪惡了。過了河那邊就是陰間。陰間的事與人間完全相反,你還能分辨善惡嗎?
關於〈靈妻〉
等到她氣息平定了,她才想起這整個時光都是緊閉著雙眼。她就要微微閃開眼來看看她自己眷愛的神靈。但是她睜不開眼來!
關於〈花豹〉
他或是覺出有的雌豹子太接近他了,或是發現他們之中有些目的是在邀他注意而不是在一同領略這賽跑的美感,他就忿忿地直衝前去
關於〈宮堡〉
他就越走越遠,走到面貌怪異的國家,言語不通的地區。到處他都一點也不感陌生,祇覺得所有的地方都像是這同一個世界的不同色相。
關於〈皮貌之美貌〉
那一種繚人情思,勾人魂魄,那些她不自覺,又無法自制的神情、體態,就都隨了那一層美麗的皮膚被揭去了。
關於〈皮貌之皮相〉
老法師自此就漸漸看穿了所交往的朋友的皮相,而直接與他們的精魂做朋友。
關於〈鷂鷹〉
他是要教她知道怎樣竭盡她的天賦,並且做一個最有靈性的鷂鷹。
關於〈獸言〉
猩猩們很注重快樂,所以他曾到人間去經歷,希望能在人間找到猩猩們所未曾享有的至樂。但是他在人間所得到的不是甚麼快樂,而是新奇的知識。
關於〈明環〉
這兩個球在他混身上、下、前、後、左、右,團團地滾。他的兩手只輕輕地推送著,那兩個球好像是懂事一樣繞著他玩。
關於〈渾沌〉
心智就明白在他與那清明的意象之間有這層層旋轉的白翳障,各層依了自己的方向旋轉,窗子的開闔也因之變化無窮。
關於〈不成人子〉
生而為人,是很幸運的事。要常常記住自己難得的機遇,珍惜這可寶貴的身世,也要嚐嚐想念著那些不得生而為人子的萬眾生靈。
《未央歌》完稿的30年後,鹿橋帶著幾十年的人生感悟和思想淬煉,創作13則看似互不相關、卻又緊密相連的短篇故事,隱含多重探問。從「汪洋」啟航,並在「渾沌」代表著所有故事的結束,也在此開啟無限的可能。最後講一則鄉野傳奇反照全書作結,編織成有滋有味的「人間」。
聯合推薦
宇文正 作家/聯副主編
紀金慶 臺灣師範大學與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劉安婷 為台灣而教基金會創辦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在鹿橋前輩的文學裡,人與文字的相遇是如此的質樸、自然而優美。在這樣的小說裡,文字完全沒有斧鑿的痕跡,一切都像是生命經驗中最核心的內裡向外在世界徐而悠遠的輕柔流露,而任何深遠的思辯自在其中。」——紀金慶
作者簡介
鹿橋
本名吳訥孫,1919年生於北京,2002年於美國波士頓逝世。在天津南開中學求學時代多次或偕伴或獨自作長途徒步旅行,以認識都市以外之大中華。1942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留校為助教一年,考取自費留美。1945年完成長篇小說《未央歌》,之後入耶魯大學研究院,1954年得博士學位專修美術史。
歷年任教於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耶魯大學。1984年自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以麻林可德、優異校座教授榮休。
學術論文多以英文出版,或譯成德.義、日文。中文文學著作有《未央歌》、《人子》、《懺情書》、《市廛居》等。名列美國名人錄、世界名人錄(Marquis, Who’s who in America/ Who’s who in the World),1997年並獲美國中西區華人學術研討會特別頒贈「傑出學人獎」。

【預購】島(2022新版)◎賴香吟
平常價 $30.00賴香吟的小說早已是一代文學人的守護精靈,如同成長中的併肩者。
★全新增修版:
補足「島」三部曲面貌,見證「年代五書」完整系列。
《島》是一冊懷疑之書,
表露我世代溺水掙扎的過程,
也留下我個人以文學摸索時代的痕跡……
──賴香吟
賴香吟的文字在冷靜自持的表面下,暗藏精微的細節,彷若一片迷茫的霧中風景。又含蓄幽靜,如史前生活般緩慢綿長。
一九八七年台灣解嚴,賴香吟發表第一篇小說,開始了她或斷或續的文學創作。在《島》這部新舊作並陳的小說集中,首篇〈蛙〉到末篇〈雨豆樹〉,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年,因而串聯起台灣不同的歷史階段,並織就出作者一路走來也跌宕起伏的文學旅程。
賴香吟慣常從尋常百姓的生活偶然,杳杳連接而疊合了台灣三十年來政經社會與世代生活變化的軌跡。風起雲湧的政治事件成為故事背景,卻是如此影響了置身其中的人們,所有壓抑的傷痛,凝固在時空中,化為文字,敲擊著時代的虛妄與荒蕪。
歷史、地誌、政治與人性的思辨,三十年的醞釀、深掘、重整,構築出《島》這部小說家具春秋史筆的深刻情懷之作。
賴香吟
一九六九年生於台南,曾於台北、東京求學,現居柏林。曾於書店、博物館工作,現專事寫作。
一九八七年發表第一篇小說,作品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吳濁流文藝獎、台灣文學金典獎、金鼎獎等。
著有《白色畫像》、《天亮之前的戀愛:日治台灣小說風景》、《文青之死》、《其後それから》、《史前生活》、《霧中風景》、《島》等書。

Loss Adjustment◎Linda Collins
平常價 $23.00“I have had nothing bad happen to me except my own doing. I have let this cowardice envelop me, and I can’t shake it off. I will commit the worst thing you can ever do to someone who loves you: killing yourself. The scary thing is, I’m okay with that.” —Victoria McLeod, Singapore, March 30, 2014
Loss Adjustment is a mother’s recount of her 17-year-old daughter’s suicide.
In the wake of Victoria McLeod’s passing, she left behind a remarkable journal in her laptop of the final four months of her life. Linda Collins, her mother, has woven these into her memoir, which is at once cohesive, yet fragmented, reflecting a survivor's state of mind after devastating loss.
Loss Adjustment involves the endless whys, the journey of Linda Collins and her husband in honouring Victoria, and the impossible question of what drove their daughter to this irretrievable act. A stunningly intimate portrait of loss and grief, Loss Adjustment is a breaking of silence—a book whose face society cannot turn away from.
【預購】小日子:南國的一天(8月號/2022)(第118期)
平常價 $18.00「在那應許之地 山與海會留下你」
用一間餐廳 溫柔接住 那些也在生命裡陷落的旅人
在這裡誰不是為了愛 愛把我們黏在恆春
好要分享給所有人 就用歌聲傳遞我的所有
有家有愛有麵包 是順應機緣給我的餽贈
從空間到生活器具 讓日子更貼近理想的樣子
在野餐的時光裡重新體驗古城 拍下美景也停駐了心
移居到島嶼南端 找回剛剛好的歸屬與溫暖
於2012年4月發行《小日子享生活誌》創刊理念源自想要創造一本屬於台灣土地的生活風格雜誌,內容涵蓋設計、建築、飲食、音樂、電影、閱讀等。
有鑑於市面上主題雜誌太多,小日子團隊認為編輯到位才是重點,因此我們採取的製作手法,不追求濃妝艷抹的重鹹口味,而是將純粹道地的材料原味呈現給對於簡單美好生活有渴求的讀者,這些人散居在各行各業,在意知性閱讀的質感,也積極追求感官的愉悅靈敏。
當愈來愈多人熱衷過屬於自己舒服的小日子,我們的社會就真的變成一個生活有風格的地方,這不但讓我們活得更好更有意思,更會讓這塊土地變得更有創意、更有文化爆發力。

【預購】 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張曼娟
平常價 $30.00那些要做的事、該說的話;想愛的人,都被延宕了……
已經來到下半場的我們,怎能不好好彌補?
——張曼娟
中年,是歲月的累積;
大人,卻是人生的修為。
中年歲月,其實比想像中更為漫長,
我們將從哪裡出發?
將會抵達哪裡?
中年是家庭的承擔者;中年是老年的起點;
中年有覺醒的力量;中年之愛閃亮激昂;
中年可以通達、自由與自在;中年是走向渡口,尋找一條船──
那條船能穿越歲月的湍急洪流,
使我們成為真正的「大人」。
大人不必討好他人;不必與全世界和解;
不再等待成功;不再追求名利,
因為確實明白,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睿智、慈悲、雋永;
「大人」的存在,就應該要閃閃發亮。
張曼娟
五年級的張曼娟,
是四、五、六年級的文學偶像,
她的散文、小說都有獨特的魅力,
已出版約五十部作品,口碑與銷量屢創佳績。
她也是位真誠的作家,
用創作不斷思索人生,探問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年過半百,中途而已」,
不失赤子之心,依然充滿好奇、
懷抱夢想、樂於付出,
這就是她所定義的「我輩中人」的美好生活。

【預購】蔡瀾【人生真的很好玩】(套書共二冊)◎蔡瀾
平常價 $51.00
【預購】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陳秀華
平常價 $23.00 ◎前言 為何恐怖故事裡最嚇人的總是女鬼?
◎卷一 變女鬼:女鬼成因與特性
男鬼、小鬼這麼多種阿飄,為何是女鬼是大眾最恐懼的對象?內容從死因與女性的類型作分析。
◎卷二 遇女鬼:在生時說不出口的祕密
水/井邊、山/林內、校園、隧道等等,為何這些地方總與女鬼扯上邊?以場所做分類,分享各式女鬼奇譚。
◎卷三 說女鬼:人間的冥界想像
解讀女鬼故事所反映出來的社會文化意義,從兩性的觀點出發,指出男女差異,社會為之框定的刻板印象,透過故事意涵的分析,挖掘女鬼故事所蘊 含著底層意義。
◎卷四 女鬼的再生
溫柔如水的女人何以成為猙獰恐怖的女鬼,內容重新檢視社會的性別建構,揭露女鬼其所隱含的文化意義。
本書特色
◎第一本從台灣民間傳說來談女鬼的專書
◎蒐羅各處的通俗鬼話結合+兼顧嚴謹的民俗論述=充滿閱讀樂趣的女鬼專書
◎雙面書封:優雅哀怨與驚悚嚇人正是反映女性生死面貌
時常聽聞,怨氣難斷的女鬼依著生前執念纏著生人報仇、冥婚
為何傳說總是女鬼的故事多?為何鬼故事中總是女鬼傳說最恐怖?
對傳統女子而言,化作厲鬼是唯一得到自由與力量的方法──
傳說中眾多的女鬼故事,都是女子因為生前受限於傳統禮教與生理的弱勢,受盡屈辱並不得善終後,被迫成了可怖的厲鬼逗留於陽世間,藉由自己或求助生人滿足生前的願望。這彷彿也說明傳統下的女性,受限於父權體制,唯有到了另一個世界,生前的委屈才能得到平復的悲哀……
書中舉列處隧道、校園、水邊、山中等處的女鬼傳說,剖析民間之於女鬼的意象。
作者簡介
陳秀華
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目前為學校教師。自小因特殊體質,除了具有某些能力外,也深受另一空間鬼神的干擾,尤其是女性的鬼魂時常展現出她們不安定的靈魂,令人狐疑不已,因此結合學術專業,藉由大眾耳熟能詳的民間傳說,抽絲剝繭將她們的無奈與心酸一一呈現出來。

【預購】療傷似顏繪◎李白
平常價 $30.00台灣李白創造了暖流奇蹟
「這些畫中的故事拉了低潮的我一把」上萬網友淚推
他花了五年,用畫筆與2000位陌生人進行靈魂對談,他相信,每個人的故事都有可能治癒另一個人
街頭故事畫家李白
在城市的角落
聆聽從心打開的故事
畫下療傷似顏繪
五年繪聚二千人的故事能量
十萬名粉絲期待珍藏的暖心傳說
本書挑選李白創作最具熱烈迴響的人物故事
剖析腳本風格的繪畫敘事法
公開療傷似顏繪動人的祕密
*傾聽的力量,繪出療傷的能量
能讓人放心說故事的李白,分享他如何透過繪畫時用心傾聽,讓每個來到他面前的人打開心房,在說出糾結許久的故事之後,心裡得到釋放。
#獻給渴望釋放的你
*從心而出的故事,點亮角落心房
十萬名粉絲死忠追隨「街頭故事』IG,藉著彼此的故事療癒心房。在這個故事似顏繪平台,讓心的缺口一一被修復。
#獻給渴望溫暖的你
*故事似顏繪 ,畫作深值內心
訊息爆炸的世代,資料只能以秒速劃過視線,但說一個好故事,卻能深植心田。
看李白如何記錄似顏繪的畫作,影像分鏡手法敘事,宛如平面電影感動人心。
#獻給渴望分享的你
*創作堅持力,醞釀感染力
李白為了克服個人的內向,挑戰與陌生人互動,
五年內跑遍創意市集,咖啡館,公園,創意講座,畫下超過2000人的似顏繪,累積十萬名粉絲追蹤。
了解李白如何實際堅持創作,醞釀作品的感染力。
#獻給渴望創作的你
暖心推薦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張西/華文10大作家
電商人妻/社群行銷達人、暢銷書《社群圈粉思維》作者
六指淵/無限設計學院創辦人、知名YouTuber
歐馬克/馬克信箱、金鐘司儀
謝采倪/臺灣年輕病友社群「我們都有病」創辦人

【預購】讓人頭皮發麻的鬼故事◎鬼古人
平常價 $22.00
【預購】大疫◎駱以軍
平常價 $41.00比小說、電影更超現實的大滅絕,
我們曾經身後那六、七十億人的背景厚牆,全不存在了──
∥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十日談」,駱以軍最熱切回應現時現世的長篇新作∥
整個世界彷彿按下了暫停鍵。
大疫年代,深邃靜謐的溪谷間,一場現代的十日談晝夜不止地展開。
直至最後,人們終將發現故事之下還隱藏了謎底……。
導演、裸體攝影藝術家、溪谷主人、模特兒、美麗的少女、老和尚……為了躲避因疫情而崩毀的世界,全都進入溪谷避禍,而支撐著所有人「不願意瘋掉」的,是那每日,或隔幾日,休息、休息再換人的「說故事」。
一場現代的十日談,關鍵字全來自於人們再也熟悉不過的真實世界:街談巷議、市街傳聞;某一條橋在黃昏整個擠滿掛著中森明菜擋泥板的機車;西南航空識別區、蘇愷-33、半導體、晶片、貨幣戰爭、科技技術封鎖戰;伍迪‧艾倫、諾基亞手機……
溪谷間的時光,就在故事接力中緩緩流逝,直到──
「天啊,我終於聯繫上外面的人了!請問你們那邊還有多少人?」
「什麼意思?」
「抱歉,可能我太激動了。我們這邊有十幾個人,但也許有三、四十個,我們在一個溪谷中,貯糧和醫藥相對足夠。但發生了許多事,你們的方位在哪裡?」
這是怎麼回事?溪谷主人呢?老和尚呢?──溪谷間的十日談在充滿「星巴克空氣」的會議室中,瞬間蒙上了層層謎團:曾經與「我」日夜不間斷進行說故事接力的那些人,去了哪裡?
駱以軍
一九六七年生,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畢業。編過年度小說選,常任各大文學獎評審。曾獲二○一八第五屆聯合報文學大獎、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首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台北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推薦獎,及多屆新聞媒體的年度好書等。
著有:《明朝》、《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計程車司機》、《純真的擔憂》、《匡超人》、《胡人說書》、《肥瘦對寫》(與董啟章合著)、《願我們的歡樂長留》、《女兒》、《小兒子》、《棄的故事》、《臉之書》、《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街》、《西夏旅館》、《我愛羅》、《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降生十二星座》、《我們》、《遠方》、《遣悲懷》、《月球姓氏》、《第三個舞者》、《妻夢狗》、《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紅字團》等。

【預購】紅線◎洪承喜(譯者:施沛)
平常價 $36.00我為了不再退讓而書寫,希望遇見這本書的你,也別向任何人屈服。
關於無人訴說的女性「性」事
不得不將自己鎖進單人牢房裡的每個「我」,所經歷的身體敘事。
「骯髒的女人。妓女。破麻。15歲破處後,不,早在那之前,『骯髒的存在』這個印記,就已如影隨形地跟著我。沉默是我的生存法則。然而我一開口,就讓他們感到害怕。禁錮著我的潮溼單人房,透進了陽光。我所講述的不過就只是關於我,以及這個我所待過的房間而已。那些威脅我的,都是些把人權跟民主掛在嘴邊的人,這令我既憤慨又無奈。但即便如此,我也要厚著臉皮展現這具遭烙上印記且被視作禁忌的軀體。沒錯,我就髒。又怎樣?」
《紅線:我的性紀錄》書寫了某位韓國女性近乎所有的「性」事。從關於墮胎經驗的證詞開始,到第一次性行為、第一次自慰、第一次高潮、性工作、多邊戀等經驗,以及遭受約會暴力、性騷擾、性侵害等等因太過私密而遭掩埋的故事。作者之所以將種種私密經驗公諸於世,是為了讓人們意識到禁錮自身的「紅線」,並給予人們掙脫束縛的勇氣。
「紅線」,是社會以及我們自己為女性設下的枷鎖,也是驗孕棒上的那兩條血紅劃痕。將女人的身體視為寶物、一做愛就會磨損的守貞教育;漠視女人慾望及高潮、強調支配與征服的性愛敘事;要求男人陽剛暴力、女人柔弱清純又性感的性別角色扮演;將女人視為性商品、年老色衰就大幅貶值的父權社會;質疑女性感受、要求女人別因小事而憤慨的父權告誡;期待受害者自我譴責的強暴與羞恥文化;將異性戀一對一關係及婚姻制度奉為圭臬的父權家庭神話……。桎梏女人的紅線,令人筋疲力竭。
女性光是擁有這副身軀,就注定被視為骯髒的存在。作者也曾親手替自己套上馬甲,自囚於單人牢房中,並如這個社會所期盼的,在深淵中自責,因羞恥而發顫。然而,如今她已不再被羞愧纏身,也不再囿於紅線。她擁抱自己的慾望,踩過紅線踏入禁區,動筆寫下一直以來遭噤聲的「身體」祕事。她以沾滿淚水的文字,替同樣在羞恥及恐懼中顫抖的女性發聲,只希望能夠觸及那個她。因為她的單人牢房,也曾是她們的單人牢房;她的痛苦,也是千千萬萬個「她」曾經歷且仍在經歷的痛苦;而她的故事,也是她們的故事。
各方推薦
吳曉樂│作家
張亦絢│小說家
張婉昀│床邊圖書館店長/女人迷內容主任
(按姓氏筆劃排列)
「很喜歡華莎的一首歌《Twit》,歌詞是『柔弱的沈清,環顧一下周圍吧,你就算是痛了都不知道』。投海祭神、換取盲父重見天日的沈清,長期被歌頌著。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年輕韓國人紛紛表達對此一文本的反思。憑什麼把女性的犧牲和痛苦視為理所當然呢?對我來說,洪承喜的《紅線:我的性紀錄》也在發出同樣的聲音:環顧一下周圍吧,要知道自己正在挨痛了。」——吳曉樂(作家)
「儘管作者筆下的有些事件非常慘烈,《紅線》仍讓我覺得是相當可愛的一本書。『不要讓人家覺得我們笨、不懂性或沒女性意識』——我常聽見女孩們交換這樣的悄悄話——但洪承喜很乾脆,她要說出的,就是自己怎麼『笨過、不懂性也沒有女性意識過』。我們始終需要更多的女性自畫像,來平衡既有文化的性別失準,而『性的自畫像』不但珍稀,往往也更為感人。承喜所處的社會,與劉綺芬的《逃家》、斐蘭德的《那不勒斯四部曲》與華達的《一個唱,一個不唱》都不盡相同,但在奪回詮釋權上,既相似,又有更不妥協的洞見。我最喜歡的是,承喜在對父權與自我的糾錯力上,既清晰又頑強的表現性。『直言無諱』在本書中,是風格的耀眼開拓,它帶來面對真實的凜冽感、擺脫受辱羞恥的幽默感,以及一種『以女性主義氣質,撤換女性氣質』的『新性感』。」——張亦絢(小說家)
「本書作者大膽藉由露骨的性互動、如小說般熱烈的生命經驗,碰觸性別化的腳本。狠戳那些藏在日常互動之中,我們次次放過的魔鬼和幽靈。她訴說與拆解的方式,令人折服,就像有人寫出了我們的經驗那樣。閱讀過程既心痛也痛快,我多希望這是自己也有勇氣寫出的一本書。即使作為女性主義者,也能從作者的故事之中,獲得不同啟發與更寬闊的生活想像。這大概是近期我讀過,寫性別與性,寫得最大膽精彩,既動人又靈巧的一本書。我會推薦給接下來我遇到的所有人。」——張婉昀(床邊圖書館店長/女人迷內容主任)
「這本書是最私密也最具政治性的『禁書』。闔上書頁後,我不禁與作者同聲吶喊。沒錯,我就髒。又怎樣?或許有人會覺得書中內容太過聳動,或者認為一切都是女人沒管好自己才引發的問題。若能引起這樣的反應,那這本書也算盡了它的使命。因為它讓讀者意識到自己內心的紅線。在認知的瞬間,已產生了改變。最隱密的革命正悄悄展開。」——洪承銀(《但願你依舊難受》作者)
「我相信這本書能使許多青年產生共鳴,並帶給人們細細回首自己過往人生的機會。我們需要勇氣,為了揭露,也為了面對。鍥而不捨地屬於創造自己的語言,並為了觸及那語言的聽眾而行,這是究極的政治,更是藝術行為。洪承喜透過這本書,將這般勇氣、政治性行動以及她的藝術攤開在眾人面前。」——Park-Yi Eun Sil(《雙性戀:十二則酷兒故事》作者)
「手持名為女性主義的燈火,企圖照亮晦暗汪洋的這本書,要我們將眼前的黑暗看得清清楚楚。以自身經驗為例,指出『私密性愛』屬於『公眾革命』的領域,並道破我們對於性愛的潛意識及認知有改變的必要。洪承喜冒著被語言禁錮的風險,赤裸地迎向世界。這本書,我想推薦給往後遇見的所有人。」——Ko-Jeong Gap hee(NGA執委主席/韓信大學教授)
洪承喜(홍칼리/Hong Kali)
鍾愛歪歪扭扭、坑坑窪窪、軟軟爛爛的事物。為守護所愛的一切,於床鋪、書桌及街頭展開表演,並且作畫、書寫。
撰寫了《紅線》、《世界說我很奇怪》(세상은 내가 이상하다고 한다)、《媽媽在印度被稱作阿難》(엄마는 인도에서 아난다라고 불렸다)、《神靈正在注視》(신령님이 보고 계셔)等書。現以寫作的巫女身分活躍中。
brownieee9@gmail.com
instagram.com/kali_insight_art
youtube.com/c/홍칼리Hongkali
soundcloud.com/kaliart
譯者簡介
施沛
畢業自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兼修華語文教學學程。曾獲教育部獎學金赴韓進行語言研習。各式矛盾元素的集合體。享受獨處,也喜歡透過文字、影像、音樂等媒介走近人間百態。關注社會議題,希望盡一份心力,也希望觸及更多的你和妳。
願讀到這本書的你/妳,知道世界的某個角落曾發生也正在發生這些事,又或者感受到原來自己並不孤單。相信自己的感覺,那才是最真實的。
歡迎指教:psmkondo@gmail.com

Malayland◎Dina Zaman
平常價 $23.00What does it mean to be Malay in the 21st century? This question is especially relevant in a country like Malaysia, where identity politics is frequently highlighted and closely policed by the state. Sixteen years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I Am Muslim, Dina Zaman returns with her new memoir, Malayland, a reflection on what it means to be Malay and Muslim in 21st century Malaysia.
Dina embarked on Malayland during the Covid pandemic in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 anger and frustrations of her fellow ethnic Malays who were fighting against enemies, real and imagined, and a new world order imposed by a virus that killed over seven million people globally. Growing up in a Malaysia where Malay anger seethed and bubbled under the many nightclubs in 1980s Malaysia–a time where secularism had putatively killed the Malay Muslim heritage–Dina traces the roots of contemporary radicalism to the 1998 Reformasi movement which set the nation on a new, more extremist path.
Today race and faith are discussed and embraced frenetically, where hateful extremism is hidden under the rhetoric of nationalism, where young Malaysians are zealously asserting their political and birth identities in social media. The sense of irony and humour that Malaysia was once known for is now perhaps irretrievably lost. Malayland is a reflective book: memories and flashbacks of a childhood filled with earthquakes, spooks and a sense of wonderment and curiosity about a country that is fighting for a desired identity.
About the Author
Dina Zaman is a Kuala Lumpur-based writer and researcher. She is the co-founder of IMAN Research, a think tank focusing on socio-political and security matters, and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Southeast Asian Women Peacebuilders. She has written extensively for the Malaysian media and is a contributor to The Jakarta Post. Her latest passion projects revolve around Terengganu Royal History. Dina is the author of three non-fiction titles – I am Muslim (Silverfish Publishing), Holy Men, Holy Women (SIRD) and Malayland(Ethos/Faction) – and King of the Sea (Clarity Publishing) her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預購】海底兩萬里:獨家繪製全彩探險地圖 (二版)◎ 儒勒·凡爾納 Jules Gabriel Verne(譯者:許雅雯)
平常價 $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