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1887-1975
- 2023
-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
- 2月號
- 471297774085302
- 9786263152304
- 9786263296541
- 9786263353121
- 9786263356924
- 9786267088005
- 9786267128367
- 9786267192702
- 9786267216101
- 9786267218174
- 9786267234167
- 9786269675739
- 9789570866629
- 9789570866957
- 9789570867626
- 9789571383545
- 9789620449376
- 9789862622988
- 9789863235057
- 9789863602033
- 9789863848219
- 9789863876281
- 9789864063345
- 9789864590117
- 9789865080136
- 9789865933166
- 9789865933180
- Alexander V. Pantsov
-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
- BL
- BL愛愛場景繪畫技巧:四十八手激愛體位全收錄【限】
- Boy love
- China
- Chopsticks: A Cultural and Culinary History
- Dancing on Bones
- Eileen Chang in Private Letters
- Fielder編集部
- Imperial Alchemy: Nationalism and Political Identity in Southeast Asia
- JR上野站公園口
- Karl Marx
- Sarah Cooper
- slam dunk
- SLAM DUNK灌籃高手總集篇
- The Great Leveler:Violence and the History of Inequality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The Life and Times of Chiang Kai-Shek
- verse
- VERSE(2月號/2023)(第16期)
- vibes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吳青峰版)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蔡健雅版)
- VIBES(1月號 /2023)(第1期)(黃宣版)
- Victorious In Defeat
- Walter Scheidel
- 《想見你》電影寫真書
- ポストメディア編輯部
- 一起吃鍋的日子
- 一頁文化
- 三聯
- 三鳳製作
- 世界歷史
- 中國大陸
- 中國文化
- 中國歷史
- 井上雄彥
- 亞歷山大·潘佐夫
- 亞洲史
- 亞洲文化
- 人文
- 人文社科
- 人物傳記
- 今文觀止
- 今文觀止:試從故紙看今朝
- 伊利莎白·貝克-葛恩胥菡
- 何宜叡
- 傳播
- 元朝
- 兩性關係
- 八旗文化
- 其他
- 凱蒂·史塔拉德
- 劇本
- 南亞
- 南宋
- 南方家園
- 印刻
- 印刻出版
- 厚·重
- 去你媽的世界
- 古典
- 台灣
- 台灣東販
- 吳念真
- 吳青峰
- 哲學
- 啊!這很小日子耶
- 堯嘉寧
- 墨香銅臭
- 大是文化
- 女詩人
- 好優文化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1):南宋金元篇
- 娛樂
- 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2016增修版)
- 媒體
- 學校裡無處可去的少年們:排擠、霸凌與暴力,還有視而不見的我們
- 安東尼·瑞德
- 小日子
- 小日子特輯NO.004:美好滋味,台灣《飲食特輯 》
- 小日子:啊!這很小日子耶(12月號/2022)(第120期)
- 尖端
- 尤安娜·什切斯納,林蔚昀
- 帝國煉金術:東南亞的民族主義與政治認同
- 平心
- 平等的暴政:戰爭、革命、崩潰與瘟疫,暴力與不平等的人類大歷史
- 年代國際(香港)有限公司
- 張作錦
- 張愛玲
- 性愛技巧
- 性愛指南
- 您好,馬克思先生
- 您好,馬克思先生:《資本論》及其所創造的世界
- 悲情城市
- 悲情城市:經典劇照書
- 愛情的正常性混亂2022年版
- 政治
- 故宮六百年 上下 (2冊合售)
- 散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學
- 文學回憶錄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編輯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新加坡
- 新加坡文藝協會
- 新經典文化
- 新銳文創
- 日常生活
- 日本
- 日本廣告帶給我感動
- 日本戰國這樣讀:認識六位名將,說一嘴好戰國!
- 日本文學
- 日本酒
- 日本酒侍酒研究會・酒匠研究會聯合會(SSI)
- 日本酒圖鑑
- 日本酒圖鑑:超過300間百年歷史酒藏,402支經典不墜酒款,品飲日本酒必備知識與最新趨勢!◎
- 明朝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書
- 月翔
- 木心
- 木心談木心
- 朱天文
- 東亞
- 東南亞
- 林瑞
- 柳美里
- 梁思文
- 梁慕靈
- 梁朝偉
- 楊宗翰
- 楊淑娟
- 楊照
- 楓樹林出版社
- 極權基因:中國、北韓與俄羅斯,如何扭曲歷史,塑造統治國家的基礎
- 槍桿與筆桿下的眷村文學
- 歷史
- 母親
- 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
- 汪精玲
- 沃特·席代爾
- 波茲曼
- 波蘭
- 海外
- 游若琪
- 漫畫
- 烏利西·貝克
- 無人知曉的房間
- 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
- 王晴佳
- 現代文學
- 瓊美卡隨想錄
- 生存
- 生活
- 男同志
- 療愈
- 皮國立
- 眷村
- 眷村雜誌
- 石雯雯
- 研究
- 社會議題
- 秀威
- 秀威經典
- 秀威資訊
- 私札與私語:三顧張愛玲
- 積木
- 立場寬子
- 立緒
- 童小芳
- 第120期
- 第121期
- 第16期
- 第一期
- 筷子
- 筷子:飲食與文化
- 簡體
- 素履之往
- 經典
- 經濟
- 經濟學
- 繁体
- 繁體
- 美好滋味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聯合
- 聯經出版
- 肥志
- 胡椒筒
- 臉譜
- 艾儒
- 英美哲學
- 莎拉‧古柏
- 華人大補史
- 華人大補史:吃出一段近代東亞補養與科技的歷史
- 華文
- 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
- 華文文學
- 落地成球
- 蔡健雅
- 蔡承志
- 蔣介石
- 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
- 藝術設計
- 蘇峰山
- 親子
- 記錄
- 詩
- 話說文學編輯
- 語凡
- 貓頭鷹
- 貧富差距
- 賴東明
- 趙鴻龍
- 車庫娛樂
- 辛波斯卡
- 辛波絲卡
- 辛波絲卡:詩、有紀念性的破銅爛鐵,以及好友和夢,安娜·碧孔特
- 這樣開會,最聰明!:有效聆聽、溝通升級、超強讀心,史上最不心累的開會神通100招!
- 遠流
- 郝妮爾
- 都市生存手冊
- 都市生存手冊:從地震、火災到暴力犯罪,我們第一時間該如何自保求生?
- 重版文化
- 野人出版社
- 金人
- 金朝
- 金重美
- 閻崇年
- 陳瑩玉
- 陳重亨
- 陳雅馨
- 雲雀叫了一整天
- 電影
- 韓國文學
- 領導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學
- 飲食特輯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馬克思
- 高全之
- 魏書娥
- 魔道祖師
- 魔道祖師(漫畫版 五)
- 魚麗之宴
- 黃宣
2023年2月——新上架

【預購】今文觀止:試從故紙看今朝◎張作錦
平常價 $3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彙集三十餘位清末民初重要人物
傳述高貴情操 再現鮮活身影
傳述高貴情操 再現鮮活身影
本書為前聯合報社長、資深媒體人張作錦先生於聯合報副刊《今文觀止》專欄的集結。
《今文觀止》,相對於清初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叔侄編選的《古文觀止》,所選之「今文」囊括晚清半文半白體及民國白話文,大約以敘事忠誠、議論懇切為要,有別於閒逸的「現代散文」。這些文章擱淺在歷史河道轉彎之處,經作者沿流採揀,擷取關鍵時刻盪漾人心的文獻,重塑三十餘位時代人物的作為,再現他們鮮活的身影。
名家推薦
主持宜昌大撤退的盧作孚先生是個不折不扣的愛國英雄,他跟鄭國的弦高一樣,但是弦高只是犧牲了十二頭牛,他卻賠上了整個身家性命。
抗戰初期,他以個人的輪船公司擔起了「宜昌大撤退」的重任,在四十天內,把二百七十萬軍人、三十萬噸武器彈藥和十萬噸生產機器全部搶運到重慶。如果沒有他,不要說別的,就這三十萬噸的武器和彈藥落入日本人手裡,我們的抗戰還要怎麼打?
若沒有這本《今文觀止》,把清末民初這些重要人物彙集在一起,傳述下他們高貴的人格與情操,我們哪裡會知道他們的貢獻與犧牲,更不要說被後人所景仰了。張作錦先生為了「不容青史盡成灰」,廢寢忘食的收集散失已久的資料並親去探訪這些名人的故居和紀念館,經歷多年辛苦才寫成這本書。在抄襲氾濫的現在,這種做學問的態度值得我們敬佩與效法。——洪 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在這部取材豐富、觀點銳利的作品中,作者透過三十餘位清末民初人物的生平故事,對近代中國的百年動盪進行了深刻且立體的描繪,字裡行間都可感受到這些文人志士的憂國憂民;書中還寫到幾位對二十世紀中國產生重大影響的外國人,包括在華五十年、為中國建立現代化海關系統的英國人赫德(Robert Hart),以及將共產黨和毛澤東首次介紹到西方的美國記者斯諾(Edgar Snow)。
他們的言與行、成與敗,影響了中國百年社會走向。
台灣此時此刻身在二十一世紀二〇年代,面對強權競逐,要記住先人的智慧及教訓,將國家視為「我們的青山」,避免淪為被操控的卒子,成為大國霸權的籌碼。
這本書提供了國人,尤其年輕一代,百年來中國的挫敗及省思,書中的材料應當變成年輕一代奮起中,不可或缺的學習素材。——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秉持報人精神,作老關切社會民生,近三年埋首於故紙堆中,思辨求索,挖掘可感的人物事蹟,藉前人生命價值的實踐以對應今日社會,向歷史的提問再次提問,期勉今人不要對文化失去溫情,不要對歷史失去敬意。
書中舉述了諸多不同領域中人的言行,我沒點到名的還有:光緒皇帝、孫中山、胡適、嚴復、俞大維、盧作孚、張學良……,及兩位與中國國局有關的洋人。──有看不盡的生命際遇、世途遺恨,有道不完的風骨情采、人格操守!
獨立蒼茫,這些聲音會是空谷足音嗎?文章登在《聯副》時,我未曾錯過,而今整卷拜讀,更深受召喚。「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不期然生出了杜詩的感懷。——陳義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推薦文字依推薦人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張作錦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教授2022 年12 月7日在《聯合報》「名人堂」專欄以「江山留與全民愁」為題撰文說,「老報人張作錦先生在聯合報寫了27 年憂國憂民的感時篇,集合成冊,取名為《江山勿留後人愁》,台灣近10 年來更加崩壞到無以復加,見此情景,張先生恐怕要愁上加愁了」。
其實,在2015 年與《江山勿留後人愁》同時出版的,還有另一本書《誰說民主不亡國》,對台灣實踐民主過程的各種危機,提出警訊。觀乎這些年來台灣民主政治的日走下坡,逐漸到不堪聞問的地步,這恐怕才是所有志士仁人要發愁的「核心問題」。
張作錦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平生只有一個職業,記者;只有一個工作單位:聯合報。做過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和社長。退休後受聘為顧問。
2015年獲總統文化獎,是目前唯一獲此殊譽的媒體人。
「敢以退休忘國是,且拚餘力作書癡」。這是書法家朱玖瑩先生退休時自書的聯語,張作錦把它照相放大裝框,置於案上。他說,「豈敢高攀,但心嚮往之」。
張作錦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教授2022 年12 月7日在《聯合報》「名人堂」專欄以「江山留與全民愁」為題撰文說,「老報人張作錦先生在聯合報寫了27 年憂國憂民的感時篇,集合成冊,取名為《江山勿留後人愁》,台灣近10 年來更加崩壞到無以復加,見此情景,張先生恐怕要愁上加愁了」。
其實,在2015 年與《江山勿留後人愁》同時出版的,還有另一本書《誰說民主不亡國》,對台灣實踐民主過程的各種危機,提出警訊。觀乎這些年來台灣民主政治的日走下坡,逐漸到不堪聞問的地步,這恐怕才是所有志士仁人要發愁的「核心問題」。
張作錦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平生只有一個職業,記者;只有一個工作單位:聯合報。做過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和社長。退休後受聘為顧問。
2015年獲總統文化獎,是目前唯一獲此殊譽的媒體人。
「敢以退休忘國是,且拚餘力作書癡」。這是書法家朱玖瑩先生退休時自書的聯語,張作錦把它照相放大裝框,置於案上。他說,「豈敢高攀,但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