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購】臟器外陋◎林澄

【預購】臟器外陋◎林澄

平常價 $21.00
/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僅存數量 0 !
  在《臟器外陋》中,林澄的長詩有如情人貼在耳邊,細語自身的愛、痛、懷想與悲哀,青春的心事;短詩則猶如情信上的署名、臨別前的最後一句話語,短,但飽滿想像的空間與情意。
 
  「臟器」一詞在其詩集的概念中,如同收藏不同主題之靈感的詩袋,心、肝、肺、胃,不同的臟器對應著自我與社會於互動過程中所激發的不同議題。若我們仔細留意林澄用來形容這些輯次的詞彙,如「扔出去」、「暗自腐黃」、「努力換取」、「消化不良」等,便可發現這些「內在的臟器」在詩人的理解中大抵都具有粗陋、敗壞的特質,按此,詩集名之所謂的「外陋」,便不僅僅指稱著作者願意勇敢地將自我坦裸於讀者之前,更隱隱約約透顯出詩人對於自我的看待——一種不自信——作用在作品之中。
 
書籍重點
 
  我創作,因為美,世人說我是瘋子。
  我創作,因為不美,世人說我是天才。

作者簡介
 
林澄
 
  1996年出生在海邊,但人生持續溺水。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回之以詩。
  曾榮獲銘傳文藝獎新詩首獎、太平洋文藝營新詩首獎。個人IG:c.l_darkpoem
推薦序
 
〈素樸的祭歌——《臟器外陋》詩集序〉
崎雲
 
  林澄在開篇即言:「我創作,因為美,世人說我是瘋子。我創作,因為不美,世人說我是天才。」不羈、浪漫、狂想、肆放,這般的美感是來自於對生命悲劇的直承、挖掘與坦露,也是對既定的刻板印象、社會價值、道德規範的抵抗和反動,是外人看來過於用力的演出,嘉年華式狂歡、酒神的祭典,但對創作者自身而言,則是本色自我的盡力展現。對內在傷口的深刻挖掘,將自身一切分割之後一一呈到讀者的面前,謂:「我所能夠給你的,都在這裡了。」這般獻祭式的自剖,而這般自剖,也為整本詩集的基本風格定了調。
 
  於是乎「美」與「不美」,在此便有「合於常道」與否的意義。世人謂其瘋子,乃因不合常道,然這並不掩去其作品獨特的妖異之光,即使是暴力與變態,亦皆能形塑出獨特的美學;謂其天才,則肯認了其作品在常道中有出人之處。然而美畢竟是直覺而生動的,當林澄宣稱:「我創作。」其所表現出來的是創作主體將個人審美注入到作品裡的過程;而「我創作(過程及其結果)的美與不美」則昭示著作品作為審美客體,此客體包容了我與世人對於美的不同觀點之溝通、阻礙與碰撞;「瘋子」、「天才」等兩個詞彙,則是世人透過作品,反向對創作者的人格、道德、智性乃至是否合乎於某種規範的認定。
 
  按此,林澄的創作,也就有了兩種不同的創作與審美面相。一類是對於美感的極度追求、一任個性的逞思狂想,在肆放的情感之中直抒心臆,作品帶有逸離常道的開創性質;一類則是較合乎於傳統美學之模板,在情感與意象的鋪設安排上懂節制、有餘韻,含蓄而富想像空間,有合於常道的穩重與安全。全書開篇以「我創作……」等兩句為題引,是創作者對自我寫作觀點和審美於內容上的判斷、企圖與追求,同時也是其所欲展現在他人面前,所欲被他人認識的創作姿態。林澄在〈自序〉中說:「每寫完一首詩好像眼睜睜的被人褪去了一件衣物,真實的自我逐漸被剝落下來,當我寫完整本詩集的時候,這才意識到我連臟器都不剩了。」對他來說,寫作是無意識的掏捨,而將作品集結成書,則是將那些曾掏捨過的再度重新整理、排列,組構成一個完整的人的樣子。
 
  完整的樣子,卻也不必然是健康的樣子;完整的人,也不必然就是完整的自己。
 
  詩人在〈自序〉中提出了一個問題:「在失去臟器以後,我們還能成為完整的人嗎?」讀林澄的詩作,能夠感受到彷彿連器官都在為他憤恨、痛苦、愛戀與悲傷,因其柔軟,所以堅韌。「臟器」一詞在其詩集的概念中,如同收藏不同主題之靈感的詩袋,心、肝、肺、胃,不同的臟器對應著自我與社會於互動過程中所激發的不同議題。若我們仔細留意林澄用來形容這些輯次的詞彙,如「扔出去」、「暗自腐黃」、「努力換取」、「消化不良」等,便可發現這些「內在的臟器」在詩人的理解中大抵都具有粗陋、敗壞的特質,按此,詩集名之所謂的「外陋」,便不僅僅指稱著作者願意勇敢地將自我坦裸於讀者之前,更隱隱約約透顯出詩人對於自我的看待——一種不自信——作用在作品之中。
 
  也即是所謂的「陋」,「陋」字表現在林澄的詩歌語言使用上,是簡單、素樸、真純、自然、少雕琢的。
 
  在《臟器外陋》中,林澄的長詩有如情人貼在耳邊,細語自身的愛、痛、懷想與悲哀,青春的心事;短詩則猶如情信上的署名、臨別前的最後一句話語,短,但飽滿想像的空間與情意。我尤欣賞那些不滿五行的短詩以及組詩,如〈等待〉,全詩只有一句:「春困秋乏夏無力,冬日喜歡你」,設計簡單,但力道十足,可見詩人遣句與煉意的功力。此外還值得一提的,仍有〈蛋〉:「我們不熟/卻為彼此褪下/最硬的徵狀」、〈媽媽我知道錯了〉:「做對事的孩子懷著蛀牙/做錯事的孩子沒有糖吃」、〈開口〉:「一對雙眼互相哀悼/左眼:如果明天宇宙將我們弄瞎/右眼:我愛你本來就來不及思考」等詩,都十分精彩、耐讀,有形式上的設計,亦有對內容的琢磨。
 
  在林澄的詩作中,我們常能看到其透過對於外界事物的一再指認、許許多多的「你」之比喻和「我」之變形、對陳俗套語之詞性的翻轉移變、成語詞組的拆解挪換,來反覆確定自身的存在及其所涉對象的模樣與狀態。這樣的寫法有其特色,卻也使我在閱讀這些作品時,不禁想得稍遠一些。雖說詩人透過簡單的修辭達到多層次的審美趣味,乃倚賴著精湛的技術及靈巧的妙思,而林澄也確實為我們展現了年輕創作者難得的捷思與敏慧,然而若詩集中充斥大量且相似的主題與技法、過於倚賴排比類疊及對陳俗套語的拆用,難免會於日後成為寫作的套路與瓶頸,於此點出,乃作為提醒,而非批評。
 
  於我而言,《臟器外陋》像是祭師的法本、獻祭之物的集合,是廢棄醫院滿是福馬林的罐子裡被遺留下來的各色器官在日精月華下仍暗自活動的真切記錄,有其妖異,有其真誠,有其技術,有其靈應,也有其青澀之處待時間去提純與煉補。然而,正因為這是青春去而不復來的記錄,於是更顯得珍貴。林澄於詩集中自述:「失去了臟器以後,我還是得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在別人的心上撒野。」於是乎我們知道所謂完不完整其實和擁有臟器與否無關,更多時候反而因為我們有所掏捨,才有可能繼續地、好好地走下去。掏捨並不是一昧的犧牲,亦非任性地只欲搏得他者的注意,掏捨是一種完成,是對自我更深層的認識與經驗的內化。
 
  創作如是,生命如是。謹以此文,祝福林澄。
 
自序
 
在失去了臟器以後,我們還能成為完整的人嗎?
 
  《臟器外陋》不是一本醫生在手術房切割後還能完整被遺留下來的駭世產物,它是被情侶在爭吵時不經意的時候扔出去的心臟;也是在每個不易入睡的夜裡暗自腐黃的肝臟;又可以是在自然界裡努力換氣換取世人信賴的肺臟;它其實也只不過是一本消化不良的習慣而已。
 
  出生之時,我們是裸體不安的嬰兒,用了許多衣物遮掩整個世界對自己的侵略,然而隨著時間漸漸老去,自己已經不是襁褓中的脆弱小兒了,但仍舊是裸著身子想要從外探究些什麼,例如寫詩。每寫完一首詩好像眼睜睜的被人褪去了一件衣物,真實的自我逐漸被剝落下來,當我寫完整本詩集的時候,這時才意識到我連臟器都不剩了。
 
  在失去與復得之間存活下來的每一天都好像是一場驚喜,或者該說是竊喜,與自我相認、與詩相認都是那麼難能可貴的事,從前我常常把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掛在嘴邊,因為不曉得確切活著這件事帶給了我什麼,活著往往讓我逐漸步入地獄以及驚覺我還擁有羞恥心,它提醒著我來世不要再成為人了,人活著就是在克服自己的惡習,還有渡劫。我想,失去了臟器以後,我還是得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在別人的心上撒野。
 
  在此謝謝每個支持我的友人、讀者以及謝謝我的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