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文心:寫給青年的三十二堂中文課◎夏丏尊、葉聖陶

【絕版】文心:寫給青年的三十二堂中文課◎夏丏尊、葉聖陶

平常價 $25.00
/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傳承半世紀、一生受用的中文學習課
我以為整本《文心》在講述「讀」與「寫」時,念茲在茲的就是「生活」。──作家 朱天衣

  朱自清最推薦的中文學習書,一本用故事教你「讀」和「寫」,讓你從日常生活中抓住學習中文的訣竅,寫出好中文。

一本用故事教你「讀和寫」的書!

.中文不好,其他科目也不會好:只有提昇中文能力才能增加其他科目的學習力!

.生活教育差,其實是中文差:
只有從心感受到語文的美及意境,才能見賢思齊,提昇自己的品格境界!

.中文應該這樣學,簡單有效不複雜:
簡單原則告訴你如何從日常生活中隨時體會中文、學習中文。

.提昇中文力,再也不怕讀和寫:
學寫作就是學表達,不僅作好溝通更能抒發人心,掌握方法寫好作文不用怕。

《文心》是一九三○年代,兩位對中文教育諄諄善誘的前輩為中學生寫出來的語文教育書。

  當時這兩位教育家看到中學語文教學遇到不少問題,因此商量寫一本專講讀和寫的書,和青年學生們談談這些問題。兩位輪流執筆,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先是在《中學生》雜誌上發表,後來集結成《文心》這本書,數十年來一直深受讀者歡迎,再版不輟。

  時至今日,這本書中所談關於中文學習的一些基本觀念,仍然是學好中文最重要的基礎。學中文絕對不只是為了考試,它還能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及處理生活的能力,所以必須從年輕的時候就紮下基礎。如果不把教學的目的弄清楚,或者學習的方法不得當,自然會遇到許多問題,所以,這不僅是一本屬於中學生的書,更是中學教師應該讀的一本書。

  這本書是用故事體裁寫的,內容多是兩位作者的親身體驗變成的故事。循循善誘的國文老師王仰之,好學不倦的學生樂華與大文,師生之間的對話不僅僅是帶出涵括修辭、語法、語彙、詩詞、小說、日記、書信、工具書、文學史等,與作文相關的全部語文知識,還帶出了當時的社會背景與求學環境,這或許也是閱讀此書額外的收穫。

作者簡介

夏丏尊(1886-1946)

  是上個世紀著名的文學家,也是一位熱心的語文學家。他自幼學習經書,十六歲時(1900年)考中秀才。隔年赴上海讀書,後改入紹興府學堂學習,讀了半年後因家貧不得不中斷學習,回故鄉教書,在教書的同時仍勤奮自修中英文。1905年十九歲時負笈東瀛,先在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之後考入東京高等工業學校,而後同樣因為經濟問題不得不輟學回國。至此結束了他的學生時代。

  雖然夏丏尊始終未取得過任何畢業文憑,甚至連中學都未曾修業完,但憑著自身的毅力與勤奮自修,在學術、語文、翻譯等方面有著不凡的成就。

  他是中國最早提倡語文教學革新的人,是白話文運動的健將。歷任浙江春暉中學、上海立達中學教師、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他並創辦開明書局,以及《中學生雜誌》,期望透過出版品來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並提出「受教材不等於受教育」的觀點。認為學生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日常所必需的各種基本能力。

  1934年,他與葉聖陶共同撰寫的讀寫故事《文心》出版,是由連載於《中學生雜誌》上的文章所集結而成。該書出版後深受中學師生歡迎,被認為在國文教學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葉聖陶(1894-1988)

原名葉紹鈞,是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文學出版家和政治活動家。

  1907年,葉聖陶進入蘇州草橋中學(即後來的蘇州公立第一中學堂)就讀時,開始接觸外國小說及當時的文藝新潮,不僅深受影響,更與同學組織了詩會《放社》。中學畢業後,於當地一家初等學校任教,並嘗試新式教學法。而後至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學校任教,同年擔任商務印書館的小學教科書編輯。

  葉聖陶終其一生都專注推動文學運動。曾參與北京大學的學生組織「新潮社」,並參與出版小說、新詩、小品、文學批評及劇本等各種文學作品。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學和大學任教,並與茅盾、鄭振鐸等人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1923年在為文學家開辦的書室「樸社」擔任編輯。

  葉聖陶擔任編輯之前,曾做了十多年的教師,教育名言是:「教是為了不教」。亦即教育學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具備自我教育能力,能自覺地豐富和完善自己,而不需再被誰教。更認為應當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僅止於灌輸書本知識。這個觀念帶給當時強烈依賴記憶與灌注的傳統語文教學方法,相當大的衝擊。

推薦序一

我看《文心》 作家 朱天衣

  《文心》是一本很奇特的書,它在一甲子有多、亦即是七十多年前,曾是一本暢銷書,內容主要在教導莘莘學子如何「讀」與「寫」,它本該以條例、工具書的形式出現,但夏丏尊與葉陶聖兩位先生卻以小說的形式,亦即說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為什麼如此呢?我以為整本《文心》在講述「讀」與「寫」時,念茲在茲的就是「生活」--欣賞古今中外著作時,離不開作者執筆時的背景解析;為文書寫時,更該貼近生活。這對初學寫作的孩子尤其重要,因此他們以幾位初中生入學後學習的狀態為故事架構,再以生活化的方式書寫,藉以傳達他們所想說的話語。

  這樣的書寫不僅好看易懂,且兩位先生在未集結成冊前,以輪流執筆的方式陸續先在雜誌中連載,如此一來,便可以將即時發生的時事信手拈來,成為文章的素材,當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那段歲月已歸入史頁,但當時動盪不安的氛圍,卻扎扎實實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包括東北戰火正熾、上海陷入保衛戰的緊張情勢,以及人們在戰爭籠罩下的困境,都穿插進故事中,且隨著故事中的人物跌盪起伏,這樣貼近真實生活,能不得到廣大群眾的共鳴與迴響嗎?即便以現今來看,這都算是很一種很奇特的書寫方式,而且別忘了,它本該是一本工具書。

  此外,還想談談這本書的另一個背景,就是「社會主義」的部份,在第八篇「詩」這章節裡,因為「一.二八」事變,引起金融恐慌,許多銀行紛紛倒閉,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一般的市井小民,這和我們此刻所面臨的金融海嘯帶來的衝擊是相仿的,在這樣的氛圍裡,第一個該被撿討的當然是原本能呼風喚雨的資本家,當時資本主義橫行霸道,還不太有其他力量能與之抗衡,「社會主義」似乎就成了唯一的救贖,所以當故事中的枚叔帶著孩子展讀新俄作家的詩作「工廠的歌」及「天國的工廠」時,便會如許的讚嘆。

  且後來故事還讓主角之一的樂華因家計不濟輟學到工廠工作學習,趁便也大大讚揚了勞動的可貴,這對出生在臺灣逢「共」必反的我們而言,是會有些刺眼的,但若是我們把眼光調焦到當時的中國,清末以降,所有加諸於我們國家的枷鎖,幾乎全來自於代表資本主義的西方國家,稍有志氣的青年,莫不以站在對立面的社會主義為師,尤其打著工農兵旗號,便意謂著和弱勢站在一起對抗腐敗的強權,「擁抱馬列」在當時幾乎可說是和「愛國」劃上等號的。

  當然,爾後共產黨在中國施行許多政策後,才發現共產是理想,它的辦法卻不符合人性,在一切共產又同酬下,人的能力降到了最低,更糟的是,以出身論階級,以至造成外行領導內行,到最後人無法盡其才,無法貢獻一己之力,國家焉能不亂,直到發生文化大革命大家才醒悟這是倒行逆施,而這也都是後話了,至少在這本書出版時,社會主義共產制度尚代表人道精神,它確實曾是有理想的熱血志士冀望的對象。

  若說閱讀《文心》,與此刻的我們還有甚麼出入,那應當就是時代不同,有些習慣用語相異,所產生的隔閡感吧!在翻閱這本書的時候,我曾拿給身邊一位九年級的高材生試著讀讀看,她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本時代好久遠的書,用詞用語和現在很不相同。」但讀得懂嗎?「沒問題呀!意思都能明白。」也許這正說明了歷史綿延、幅員遼闊的中華民族,即便有百花齊放的各色方言,但歸結在同一個系統下的文字書寫,就算久了、遠了,也溝通得了,所以在進入《文心》之始,我們可試著略做調適,讀這本書仍是可以暢行無礙的。

  說到這,不禁讓我想談談近年來的母語教學,以我所見,既然稱之為母語,就該以母親教孩子牙牙學語的方式進行,無需文法,無需羅馬拼音,直接口傳心授,以最生活化的方式進入就對了,但不知為甚麼,現在小學在教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時,卻編了一套看不懂、也念不出音來的文字,別說孩子霧裡看花,連原本會說母語的大人也一知半解,這不就是教學脫離了生活的緣故?當然有許多懷有「建國」理想的學者,冀望藉此發展出一套有別於「中國」的文字系統,但語言文字最基本的功用即是溝通,是經過數千年演化、幾十億人約定俗成的溝通工具,又豈是極少數人關起門來自創一套系統能取代、能撼動得了呢?

  方言的繁複、多元化,只會使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更多采多姿,創作出更豐美的藝術,音樂如此,繪畫雕塑如此,文學更是如此,但用以溝通的文字一旦呈斷裂且暴戾式的變更,先不談可行性,首先,我們就會失去和更多數的人,包括活著的及逝去的人交談溝通的能力,那會是甚麼樣的損失呢?數千年來,先民所流傳累積的豐富文化,可以是負債,也可以是遺產,端看我們怎麼去活用它,這在「文心」中亦花了不少篇幅探討,在當時是「中西」、「古今」之辯,沒想到事隔近八十年,一樣的問題仍騷擾著我們,只因為政治掛帥的緣故。

  回到本該是工具書的《文心》吧!書中當然談到了很多增進語文能力的方法,包括題目與內容的主客關係,以觸發、印象進入書寫,信件、日記的應用,詩詞的欣賞、創作,東方、西方戲劇的比較,書畫創作的共通性,乃至前一陣子我們也吵得火熱的修辭學,其中雖也有較深澀的文法教學,但萬變不離其宗的,都會將其回歸到「生活」的層面,就好比說到修辭時,書中請了一位趙先生來和大家演講,他以非常平實的口吻略談了修辭的分類與運用,而最後終結時特別提到修辭技術的源頭,還該是深刻的生活,也就是說,再華麗的文藻,若沒有深刻的內容,只是在文字表面形式上用功夫,那也只是雕蟲小技而已。

  回頭來看看我們的語文教學吧!近年來,大家不是常怨嘆這一代的孩子語文程度低落,當我們把閱讀摒除於正規課程之外,老實說要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便已是緣木求魚了,閱讀的重要花三天三夜都說不盡,這裡就先擱下不說。而讓我不明白的是,既然覺得孩子程度不夠,那又為甚麼要把以往初中都不會教的修辭學擺入國小的課程裡,我以為除了方便考試,沒有別的理由好說。就像報上曾有讀者投書說道:與其每次要為某個字的正確讀音爭論不休,不如開放各式讀音,只要聽得懂即可。可是對不起,只要現在考試的方式不變,這建議是行不通的,因為選擇、是非題的考法,是必須要有標準答案的,所以在同樣的需求下,修辭學便也應運而生了。

  我也看到一位老師投書要大家別輕看孩子,多給他們一些時間,認真努力的學習,孩子終究還是可以學好修辭學的,我當然相信要學好一門絕活,多給時間是能成事的,鐵杵不就是這樣磨成了繡花針?只是我不明白,要孩子在邏輯能力還不完備的年紀學這些修辭來做甚麼?寫文章嗎?閱讀文章嗎?還是提早做一位文學評論者?我看即便是文學評論家也不會拿修辭學去度量一位作家的作品,所以要孩子們花這麼大工夫學會如何分辨映襯、誇飾、隱喻……的目的是甚麼?除了為孩子在閱讀與寫作設下更多的障礙,我真的看不出其中還隱藏了甚麼精深的道理,而且這樣大量的時間可以讓孩子讀多少有趣的書?學多少有意思的課程?就算只是到操場活動活動,都要美多了。

  最後讓我們來談談書寫吧!《文心》確實讓我重新省思了許多事,最深刻的部分就是這麼多年來陪伴孩子寫作的方式是否對了?書中把文章書寫分成習作、應用與創作三個層面,一般課堂上的練習及應付考試自然就是習作了;運筆嫻熟了、寫作習慣養成了,未來人生的路上凡是需要書寫的時候,手握著筆就不會有千斤重了;而創作的範疇就不是人人可及的。這確實也是我的經驗談,二十多年來,我所接觸過的孩子不下千人,我深切明白,其中真正能走入文學創作這條路的孩子確實稀有,不會超過十人,這很符合社會結構的比例,而明白創作之路艱辛的我,自然也不會隨意鼓勵孩子往這上闖,那麼,我這麼使勁的投入這項工作,只是為了讓孩子能對付學校功課?在基測、指考時不至失分?偶而參加個比賽、徵文能得獎?未來求職寫自傳、履歷不成問題?如此而已嗎?當我回頭再看檢視這麼些年來和孩子共處的時光,我發現,其實自己一直在和他們分享我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那是生活的,也是文學的,天底下沒有一個生命是全然相同的,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且值得被珍視的,一個生命流動的軌跡,表現於文字、藝術,或僅止於生活,都是文學的呈現,人生和文學是切切相繫的。

  所以文學是既深且廣的,它不僅止於寫與讀,還該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始終感謝父母給予我一個豐饒的讀寫環境,但我更該感謝他們賦予我一雙文學的眼睛,讓我可以透過別人的書寫明白另一種生命形態,也讓我能以一位書寫者的角度看待自身的處境,活出不一樣的人生樣貌。《文心》最後一章的「最後一課」,談到三年來王老師所給予學生們的,不就是同樣一份禮物?而這二十多年來,我不自覺的最想和孩子們分享的也同樣是這份捧在心口的珍寶。

  讀過《文心》,再展望未來教學寫作這件事時,我的態度仍會是一樣的,只是我會更歡欣愉悅的以父母待我的方式,和孩子們徜徉在豐美的文學天地間。

推薦序二

朱自清

  記得在中學校的時候,偶然買到一部《姜園課蒙草》,一部彪蒙書室的《論說入門》,非常高興。因為這兩部書都指示寫作的方法。那時的國文教師對我們幫助很少,大家只茫然地讀,茫然地寫;有了指點方法的書,彷彿夜行有了電棒。後來才知道那兩部書並不怎樣高明,可是當時確得了些好處。──論讀法的著作,卻不曾見,便吃虧不少。按照老看法,這類書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所以真配寫的人都不肯寫;流行的很少像樣的,童蒙也就難得到實惠。

  新文學運動以來,這一關總算打破了。作法、讀法的書多起來了;大家也看重起來了。自然真好的還是少,因為這些新書──尤其是論作法的──往往泛而不切;假如那些舊的是餖飣瑣屑,束縛性靈;這些新的又未免太無邊際,大而化之了──這當然也難收實效的。再說論到讀法的也太少;作法的偏畸的發展,容易使年輕人誤解,以為只要曉得些作法就成,用不著多讀別的書。這實在不是正路。

  丏尊、聖陶寫下《文心》這本「讀寫的故事」,確是一件功德。書中將讀法與作法打成一片,而又能近取譬,切實易行。不但指點方法,並且著重訓練,徒法不能自行,沒有訓練,怎麼好的方法也是白說。書中將教學也打成一片,師生親切的合作才可達到教學的目的。這些年頗出了些中學教學法的書,有一兩本確是積多年的經驗與思考而成,但往往失之瑣碎,又側重督責一面,與本書不同。本書裡的國文教師王先生不但認真,而且親切。他那慈祥和藹的態度,教學生不由得勤奮起來,彼此親親熱熱地討論著,沒有一些浮囂之氣。這也許稍稍理想化一點,但並非不可能的。所以這本書不獨是中學生的書,也是中學教師的書。再則本書是一篇故事,故事的穿插,一些不缺少;自然比那些論文式綱舉目張的著作容易教人記住──換句話說,收效自然大些。至少在這一件上,這是一部空前的書。丏尊、聖陶都做過多少年的教師,他們都是能感化學生的教師,所以才寫得出這樣的書。丏尊與劉薰宇先生合寫過《文章作法》,聖陶寫過《作文論》。這兩種在同類的著作裡是出色的。但現在這一種卻是他們的新發展。

  自己也在中學裡教過五年國文,覺得有三種大困難。第一,無論是讀是作,學生不容易感到實際的需要。第二,讀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獲得而忽略語彙的擴展,字句的修飾,篇章的組織,聲調的變化等。第三,作的方面,總想創作,又急於發表。不感到實際的需要,讀和作都只是為人,都只是奉行功令;自然免不了敷衍,遊戲。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訓練,所獲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為思想也就存在語彙、字句、篇章、聲調裡;中學生讀書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將書裡的話用他們自己原有的語彙等等重記下來,一定是相去很遠的變形。這種變形必失去原來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輪廓,沒有什麼用處。總想創作,最容易浮誇,失望;沒有忍耐而求近功,實在是苟且的心理。本書對於這三件都已見到;除讀的一面引起學生實際的需要,還是暫無辦法外(第一章,周枚叔論編中學國文教本之不易),其餘都結實地分析,討論,有了補救的路子(如第三章論作文「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第九章朱志青論文病,第十四章王先生論讀文聲調,第十七章論「語彙與語感」,第二十九章論「習作創作與應用」)。此外,本書中的議論也大都正而不奇,平而不倚,無畸新畸舊之嫌,最宜於年輕人。譬如第十四章論讀文聲調,第十六章論「現代的習字」,乍看彷彿復古,細想便知這兩件事,實在是基本的訓練,不當廢而不講。又如第十五章論無別擇地迷戀古書之非,也是應有之論,以免學生鑽入牛角尖裡去。

  最後想說說關於本書的故事。本書寫了三分之二的時候,丏尊、聖陶做了兒女親家。他們倆決定將本書送給孩子們做禮物。丏尊的令嬡滿姑娘,聖陶的令郎小墨君,都和我相識;滿更是我親眼看見長大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這才配得上這件好禮物。我這篇序也就算兩個小朋友的訂婚紀念吧。

一九三四年五月十七日,北平清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