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版書封復刻1893年巴黎歌劇首演海報)
- 9786267428016
- 9786267428047
- 9786267428900
- 9786267555835
- 9789863843511
- 9789863844945
- 9789863846819
- 9789863847045
- 9789863848028
- 9789863848219
- 9789863848899
- A little larger than the entire universe
- Bernd Heinrich
- Fernando Pessoa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 Kenneth Clark
- The Book of Disquiet
- 【德文直譯.唯美精裝】
- 世界經典
- 世界經典文學
- 中國文化
- 中國歷史
- 人文社科
- 人類
- 元朝
- 動物
- 南宋
- 台灣
- 吳三桂
-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14):明末清初篇【萌猫漫画学历史】
-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15):大清风云篇【萌猫漫画学历史】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1):南宋金元篇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2):元末明初篇【萌貓漫畫學歷史】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3):大明皇朝篇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4):明末清初篇【萌貓漫畫學歷史】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5):大清風雲篇【萌貓漫畫學歷史】
- 宋朝
- 少年維特的煩惱
- 島嶼上的飯桌
- 島嶼上的飯桌:大蛤飯、木瓜粄、柴把湯、老酒麵線…讓我們走進阿公阿嬤說不完的時代記憶
- 康、雍、乾三帝
- 德國文學
- 德國翻譯
- 惶然录:葡萄牙国宝作家佩索亚灵魂代表作|献给惶惑世代的不安之书
- 惶然錄:葡萄牙國寶作家佩索亞靈魂代表作|獻給惶惑世代的不安之書
- 我的心稍微大於一整座宇宙【佩索亞|詩選】
- 文化
- 文字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明的腳印
- 文明的腳印【50週年經典.全新彩圖收藏版】 Civilisation: A Personal View
- 日本
- 明朝
- 明末清初
- 書
- 朱劉華
- 植物
- 歌德
- 歷史
- 法兰克·薛庆
- 法蘭克·薛慶
- 海外
- 海洋
- 海洋生物
- 清朝
- 漫畫
- 潘震澤
- 生物學
- 男色
- 社會議題
- 管中琪
- 經典
- 繁體
- 群學出版
- 群:海洋生态史诗小说
- 群:海洋生態史詩小說
- 翻譯
- 翻譯文學
- 肥志
- 肯尼斯‧克拉克
- 自然生態
- 自然科學
- 自然科普
- 荒野之心
- 荒野之心:生態學大師Heinrich最受歡迎的35堂田野必修伯恩德·海恩利
- 華文
- 華文文學
- 萌貓漫畫學歷史
- 葡萄牙
- 記錄
- 詩歌
- 費爾南多‧佩索亞
- 進化
- 野人
- 野人出版
- 野人出版社
- 金人
- 金朝
- 顏徽玲
- 飲食文化
- 馮奕達
- (譯者:劉勇軍)
- (譯者:張家綺)
【預購】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1):南宋金元篇【萌貓漫畫學歷史】◎肥志
平常價 $38.00作者簡介

【預購】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2):元末明初篇【萌貓漫畫學歷史】◎肥志
平常價 $38.00✦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帝國「元朝」開始啦~
結束兩宋紛亂,空前絕後的大一統王朝「元」橫空出世!
元代不只民族種類超多,喵民數量還多達6,000萬,
快看看元太祖忽必烈喵會如何統治這個巨大國家?
✦官逼民反!紅巾軍們,按照劇本造反啦!
皇子、權臣為了上位你爭我奪,
黃河偏偏還挑這時大氾濫!
天災人禍+貪官內亂=民不聊生
喵民們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組成紅巾軍推翻王權!
✦從乞丐到皇帝,最勵志的鹹魚翻身記,朱元璋喵颯爽登台!
家裡窮到只能出家,誰知道和尚沒當幾天寺廟也破產......QQ
看朱元璋喵怎麼從化緣乞討的遊僧,
一路逆襲成為開創大明盛世的開朝皇帝?!
★可愛漫畫附上參考典籍,沒有亂編,全部都源自文獻!
★精彩附錄解說,輕鬆漫畫中學到有趣歷史,舒壓、學習兩不誤!
作者簡介

【預購】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4):明末清初篇【萌貓漫畫學歷史】◎肥志
平常價 $38.00作者簡介

【預購】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5):大清風雲篇【萌貓漫畫學歷史】◎肥志
平常價 $39.00作者簡介

【預購】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3):大明皇朝篇【萌貓漫畫學歷史】◎肥志
平常價 $38.00作者簡介

【預購】少年維特的煩惱【德文直譯.唯美精裝】(二版書封復刻1893年巴黎歌劇首演海報)◎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譯者:管中琪)
平常價 $27.00★獨家復刻1893年巴黎《維特》歌劇首演海報★
※【獨家收錄】10幅「法國插畫大師」Auguste Lerox復刻插畫
※【隨書附】中德文朗讀音檔QR Code(與「輔大德語系「德語文學導讀」課程+ D-Lab 台德跨文化實驗室」合作)
★出版至今譯成超過50種語言,全球銷售破千萬冊
★史上三大經典愛情悲劇之一
★拿破崙愛不釋手,連行軍征戰都隨身攜帶
★英國《每日電訊報》「百大必讀小說」上榜
★深刻影響「樂聖」貝多芬、雨果、巴爾札克的青春悲歌
心注定是要碎的。
維特是一個嚮往自由的年輕人,他多愁善感、直率可愛、熾熱激情。在一場舞會上,他對夏珞特一見鍾情。然而,夏珞特已有婚約在身,深愛著未婚夫阿爾伯特。
這份暗戀將維特推向生命的極限,他體驗了極致的喜悅、極致的孤獨,然後是極致的絕望。他在愛中苦苦掙扎,同時又感受到自己與保守虛偽的封建社會格格不入。當悲痛超越了精神上的承受極限時,他只能抱著「為愛而死」的信念,走向毀滅?
「如果沒有愛,沒有情,我寫不出任何東西。」──歌德
本書特色
1. 獨家收錄|10幅「法國插畫大師」奧古斯特‧勒魯復刻插畫:
本書收錄勒魯(Auguste Lerox)為1928年法國版《少年維特的煩惱》作的10幅水彩畫和版畫,畫風精緻細膩、活潑奔放。每幅畫都是以書中最經典的場景和劇情作成,大大增強了各個情節轉折處的震撼力道。
2. 特別收錄|歌德的感情世界 & 3位小說主角原型人物:
‧揭露小說主角原型人物:
《少年維特的煩惱》可說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自傳性質濃厚的青春悲劇小說,編輯部整理了本書創作過程的來龍去脈,並找出3位故事主角的原型人物,幫助讀者閱讀時更能感同身受。
‧多情文豪歌德的感情世界:
歌德一生可說是風流韻事綿延不斷,編輯部特別整理多情文豪4段刻骨銘心的感情故事,帶領讀者從情史的角度,了解歌德其人其文。
3. 改編多部小說、電影、樂劇,影響力橫跨200餘年:
‧文學改編作品:
德語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湯馬斯‧曼《夏綠蒂拜訪威瑪》(Lotte in Weimar)
哲學家羅蘭.巴特《戀人絮語》
‧電影 & 音樂改編作品:
蘇打綠主唱青峰《少年維特的煩惱》作詞作曲
2012年愛情史詩電影《少年維特的煩惱》(Goethe!)
2015年韓國同名音樂劇《少年維特的煩惱》‧Super Junior成員圭賢出演
4. 18世紀法蘭克福書展第一暢銷書‧引爆「維特熱」的經典小說:
‧青年的模仿偶像:
本書於18世紀一出版,就成為法蘭克福書展的第一暢銷書,引爆青年的熱情共鳴。更在歐洲青年間掀起一股「維特熱」:從維特裝、維特杯子,甚至維特香水,都引來眾多的模仿潮流。
5. 名家譯筆‧傳達現代孤獨語境的裝幀設計:
‧譯者現任淡江大學德語系兼任講師,譯文流暢完整、忠於原意、生動逼真,無生硬拗口之病。
‧裝幀則用最現代的手法重新詮釋少年維特,保留維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半躺浪漫姿態,但以略狂野又強烈的配色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
名家浪漫推薦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歐洲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一。──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
戀人若無法忘卻,有時就會因記憶的魂牽夢縈而心力交瘁、過度緊張,最終死去,維特便是如此。──哲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少年維特的煩惱》、《簡愛》、《茶花女》、《冰島漁夫》,這幾部愛情小說,如果看不懂,不愛看,那是愛情的門外漢。──中國作家木心
18世紀德國最偉大文學家,身兼戲劇家、詩人、自然科學家、文藝理論家,和政治人物等多重身分。
1774年25歲時出版《少年維特的煩惱》,旋即轟動文壇,引發歷久不衰的「維特」風潮,帶動歐洲浪漫主義興起。這本以第一人稱、書信體形式寫成的小說,是德國文學「狂飆突進運動」重要代表作。在本書引起的眾多「維特熱」現象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拿破崙召見歌德,當面述說他對《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喜愛。
歌德的主要作品有詩劇《浮士德》、成長教育小說《威廉.麥斯特的學習年代》,和自傳《詩與真》等。他傾注畢生心血完成的巨著《浮士德》,與荷馬史詩《伊利亞德》、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並列為歐洲文學史上四大名著。
譯者簡介
管中琪
輔仁大學德國語文研究所畢,自由譯者,譯作有《希特勒回來了!》(野人文化出版)、《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焦灼之心》(商周出版)。

【預購】島嶼上的飯桌:大蛤飯、木瓜粄、柴把湯、老酒麵線…讓我們走進阿公阿嬤說不完的時代記憶◎島嶼上的飯桌
平常價 $38.00陸以寧|洪薏淳|陳奕璇|陳泳劭

【預購】惶然錄:葡萄牙國寶作家佩索亞靈魂代表作|獻給惶惑世代的不安之書 The Book of Disquiet◎費爾南多‧佩索亞(Fernando Pessoa)(譯者:劉勇軍)
平常價 $52.00
【預購】我的心稍微大於一整座宇宙【佩索亞|詩選】 A little larger than the entire universe◎費爾南多‧佩索亞(Fernando Pessoa)(譯者:張家綺)
平常價 $47.00再疲憊的人生也不能沒有詩意,
再豐滿的生活也不能失去佩索亞。
寫下便是永恆,感受即是存在。
「我知道真理,於是快樂。」
❖
每次離別都是一次死去。
在這班我們稱為人生的火車
我們只是彼此的生命過客,
到站時刻,我們不免失落。……
充滿我內心的,全是死亡及世界的哀婉。
那些消亡皆存在於我心中。
……
而我的心稍微大於一整座宇宙
◤全書收錄佩索亞本人與四位異名者詩作共238首詩。「異名者」是佩索亞創造出來的文學人格,他們有不同的思想、觀點、文學風格,甚至常與他們的創造者佩索亞觀念牴觸。
本書四位異名者分別為:
‧大師卡埃羅:牧羊人,同時也是從未接受過教育的「自然詩人」,其學徒坎普斯、雷斯以及佩索亞皆視他為大師。
‧雷斯:旅居巴西的葡萄牙醫師,作品風格承襲卡埃羅作品的知識層面及多神信仰,偏向禁慾、理性。
‧坎普斯:輕佻、吵鬧、愛好冒險(只在心靈上、幻想中),繼承了卡埃羅的情感層面,亦受惠特曼詩作影響。
‧舍奇:使用英語的異名者,與佩索亞本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其詩作涵蓋以上三位異名者的主要創作主題。◢
「沒有任何葡萄牙作家能夠企及佩索亞的那種偉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拉馬戈 (José Saramago)
哲思推薦
★朱嘉漢 | 作家
★宋尚緯 | 詩人
★曹馭博 | 詩人
★陳雪 | 小說家
★黃崇凱 | 小說家
★盧建彰 | 詩人導演
★羅毓嘉 | 詩人
畢業於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國新堡大學筆譯研究所,現任專職譯者。

【預購】文明的腳印【50週年經典.全新彩圖收藏版】 Civilisation: A Personal View◎肯尼斯‧克拉克 Kenneth Clark(譯者 : 馮奕達 )
平常價 $92.0050週年珍藏精裝紀念版,300 + 張全彩插圖震撼呈現
【預購】群:海洋生態史詩小說◎法蘭克·薛慶(譯者:朱劉華、顏徽玲)
平常價 $57.00最厚也最賣、圖書館缺書率最高的小說
在秘魯,一名漁夫從海上消失。
法國頂級餐廳「三個胖子」的廚房裡,鮮美的龍蝦用牠黑色的眼睛盯住大廚,然後,自己爆炸了。
來自海底的訊息,從都市下水道流瀉蔓延⋯⋯
加拿大沿海的鯨群遲到了好幾個星期,受到賞鯨民眾歡喜相迎時,竟反常地聯手展開攻擊。
蚌類開始擁有導航的本領,甚至和鯨魚商量好合作戰略?
戰艦水母引發了中毒恐慌;一群群劇毒的水母聚集岸邊,威脅著澳洲和印尼。
交織在深海中的電纜被扯斷了,大西洋兩岸完全失去連繫,電話、網路頓時成了廢物;
直布羅陀海峽、麻六甲海峽和英吉利海峽,地球上最重要的貿易命脈一一癱瘓。
海的世界裡,似乎有了什麼聯盟。策略。有計畫和智慧。
但,究竟是什麼樣的計畫?又是「什麼」導演了這一切?
科學家們不得不承認,人類對這顆自以為統治千萬年的星球,了解的程度並不比太空多。
而當人類共同面對這樣驚懼滅絕的末日時,
卻連對手是什麼?甚至,有沒有對手?都一無所知。
於是,石油業者和狂熱環保分子、激進愛國軍人攜手合作,
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天文學家共同切磋,一起面對完全未知的敵人,
同時演出一場無知、貪婪、敬畏、謙遜、慈悲、掠奪,
所有人性的聖潔和卑劣交織錯落的大時代劇。
名人推薦
方力行(海生館前館長、正修科技大學休閒與運動管理系教授)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郝譽翔(作家、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曾志朗(中研院前院士)
廖鴻基(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好評推薦
★這部集大成的夏日小說,將史蒂芬.金和麥克.克萊頓做了完美的結合。——《加州海岸報》
★情節布局緊張懸疑,敘事生動、結構緊密,長久以來難得一見的小說傑作……歷經令人屏息的一千頁之後,你會以不同的眼光看待這片海洋。——德國《焦點》週刊
★本書充滿了刺激和懸疑,主題是如此富原創性和挑釁意味,但其中夾雜的科學資料又紮實無比。堪稱是杯由事實、驚悚和科幻特調出來的雞尾酒。《群》具備了一部暢銷作品的所有條件,會讓讀者持續繃緊到最後一刻。——德國《新書報》
★投映到讀者腦中的電影。同時讓讀者享受到知識的快感並沉醉其中,這部小說在每個環節都銳不可擋。——《科隆城市報》
★讀完薛慶的小說之後,你會感激腳下每一吋乾燥的土地。——德國《時代週刊》
★這是一本最好的沙灘小說,如果你敢在沙灘上看的話。——Amazon讀者書評
1957年出生,在科隆過著多采多姿的生活: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作曲家、音樂製作人,同時也是熱情的業餘廚師和受過訓練的潛水員,1990年起又多了一個身份:作家。
1995年,薛慶出版了他首部小說《科隆911》,以15世紀為背景的歷史懸疑小說,25萬本的銷量讓薛慶不只是作家,而是暢銷書作家;2000年的政治驚悚小說《悄無聲息》則被媒體譽為「對這即將結束的世紀,所捕捉到的精采瞬間」;2004年,《群》的成功則讓薛慶在德國的地位與麥克.克萊頓、丹布朗等國際作家平起平坐。
《群》始於薛慶數年前的夢境;而《群》的男主角西谷.約翰遜——黃金單身漢、魅力中年型男、都會雅痞、無可救藥的品味狂和美食家,就算遠赴海上鑽油平台、也要隨身帶著高級紅酒跟搭配下酒的起士;這些描述,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作者自己的投射。
薛慶為了《群》這本書花了三年閱讀相關資料,包括海洋生物學、地質學、海底探勘等,並花了兩年時間書寫。這期間有31位科學家協助薛慶完成了這本一千頁的小說,當中有些人被薛慶寫進了《群》當中,像是德國基爾大學的海洋學家,他們以本名在書裡過著英雄般的光采生活。不過經歷最奇幻的角色,莫過於「搜尋地外文明計畫」(SETI)的一位負責人吉兒.塔特(Jill Tarter)教授,茱蒂佛斯特才剛在《接觸未來》中扮演她,接下來她又被派到《群》當中與海底高等智慧生物溝通,讀者會在《群》讀到她的化身大顯身手,目前塔特在拯救地球的副業之餘,依然在忙著聆聽來自外太空的聲音。
而薛慶本人,在《群》裡描寫的水母毒殺遊客、鯨魚攻擊船隻之後,仍舊不怕死的保持著潛水的嗜好。
譯者簡介
朱劉華
1966年生於江蘇如皋,南京大學外文系畢,專攻德國語言文學,現專事翻譯和旅遊工作,譯著甚豐, 如《刺殺希特勒》、《愛娃‧布勞恩︰與希特勒相伴的人生》、《本雅明︰一個友誼的故事》、《找到你的靈魂伴侶》、《誰能破解達文西密碼?》、《誰能找回梵谷的色彩寶藏?》、《劍橋‧牛津:劍河裡的牛津倒影》、《牛津‧劍橋:牛群渡口的夢想地》等。
顏徽玲
輔大德語系畢,德國Bielefeld大學語言學博士,譯有《西線無戰事》、《惡魔遊戲》、《親愛的,我的腦袋裡住了一隻山雀:躁鬱症爸爸寫給兒子的信》、《夏日謊言》、《創業其實沒那麼難:小創意勝過大資本》、《雅帝奇蹟--德國ALDI超商的簡單經營哲學》等。

【預購】荒野之心:生態學大師Heinrich最受歡迎的35堂田野必修課【繼承梭羅湖濱散記百年精神,體驗美好自然的禮物書】◎伯恩德·海恩利 Bernd Heinrich(譯者:潘震澤 )
平常價 $37.00★涵蓋生物多樣性,從虎甲蟲到黃樺樹、從渡鴉到大象,打開萬物連結的視野
★彷彿親眼目睹,直探生命本質,兼具科學、美學、哲學思索
◎為什麼黃樺樹能在石頭上生長,而其他樹木很難?
◎上萬蜜蜂如何達成共識,選出最好的新家?
◎體重僅60克、如指頭般小巧的戴菊,牠們是如何在寒冬中存活下來的?
◎巨大生物大象如何和香脂樹共同演化?如何決定非洲大部分的地貌?
◎為什麼渡鴉被尊為「神的使者」、智者被形容為有「渡鴉般的知識」?
◎蘇拉威西島的惡毒夜鶯為何惡毒?
◎鳳蝶毛蟲為什麼要冒險到其他葉片進食?然後再回到原本停留的葉片上?
◎被認為是冷血動物的加州沙漠白條天蛾,肌肉溫度竟在寒夜高達攝氏44度?
◎冬日森林木屋出現了數以千計的訪客!一大幫生物還共同努力入侵木屋?
本書是當代生態學大師海恩利許畢生研究精華,涵蓋自然界各種生物的有趣觀察、透徹呈現科學家在工作過程的腦中思維、更展示了野外生物學的實驗原創性。從第一手的觀察起始,當生物主角如漩渦般捲入許多配角,作者也緊跟著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透過嚴密趣味的推理與實驗,最後牽引構成一幅巨大美麗的生態圖像,35篇短文既抒情又科學,是結合文學回憶錄和科學觀察的完美之作。
閱讀有關樹木、蜜蜂、花、大象和渡鴉的事實是一回事,而親眼目睹牠們在大自然中的飛行並沉浸在其環境中,則是另一回事。海恩利許分享生活周遭經常被忽視的小生命美麗而迷人的生活,讓讀者知曉我們為什麼和該如何接近自然,以及從事科學的根本原因。讀者將隨著本書,以緬因森林為基地,向西行到加州沙漠研究鳳蝶與菸草天蛾,前進北極圈埃爾斯米爾島觀察北極熊蜂生態,往赤道非洲波札那保護區與大象和香脂樹共舞,揭開蘇拉威西的惡毒夜鶯與普拉氏秧雞之間的意外故事,一探以色列猶大沙漠的紅花與昆蟲間的神奇關係,更重返東非辛巴威馬托博國家公園百萬年前人類祖先生活的現場,體驗獵食者的視野。
藤蔓是如何扭曲和轉動的、為什麼樹木有特定的形狀、渡鴉如何通知其他渡鴉死亡動物的位置、動物們是如何在酷熱和嚴寒中生存下來的……本書寫出自然外部世界的美麗,更捕捉到其背後的精緻運作。主題繽紛多樣,但一個共同點是對自然的驚奇和尊重,以及通過觀察來理解自然是多麼必要。
不僅僅停留在觀察上,本書還涵蓋了廣泛的自然歷史,突出環境與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演化和萬物的連結性。例如,針葉樹頂部形如針尖的細枝是所謂的「領導者」,會釋放生長激素與吉貝素,抑制附近新芽生長,這種頂芽優勢會讓這棵樹在與其他樹的競爭中勝出。例如,在極地生長的北極熊蜂靠著壓縮生命週期、高度控制體溫生理調節機制,以及凍僵形態的生存策略等才能存活下來,而耐寒的墊狀植物如山地仙女木、釋放花蜜給北極熊蜂的匍匐北極柳樹和紫色虎耳草等,都是生態系中的重要角色。氣候變遷下,北極熊蜂族群正面臨大幅下降的危機。
海恩利許的科學深具哲思和美學,他毫不吝惜對自己所愛的事物展現浪漫與激情,文章有時近乎成為詩歌;同時他為每一個假設注入了解釋,以及支持它的科學。通過對生物的細緻關注,我們將隨他進入世界上最接近真與美的生命本質。
寫作風格直接且幽默,貼近地面、跟隨直覺、態度虔誠、充滿反思,對不同生物有不同的情感、懷念、對話,研究過程的心情與遭遇也一一躍然紙上。想要追尋自然、特別是追尋渡鴉的心意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就像開啟另一個星球的門戶,或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自己的心靈。」
「生物學家可以在哪裡找到希望?」本書提供了深具啟發的答案,為我們找出一種看待和置身於大自然的新方式,一條回歸自然的道路。
本書特色
1、作者Heinrich,被譽為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博物學家之一,足與梭羅相提並論。他長期研究渡鴉,更多時候被稱為“渡鴉之父”。
2、五十年研究精華嚴選再現:本書收錄作者最具代表性、最精彩趣味的研究,讓讀者能再次看見那些永不退流行的珍貴生命探索。文末補充資料使論文保持新穎。
3、題材多元,展現生物多樣性:內容包括五大部分,植物森林、昆蟲、渡鴉和其他鳥類、哺乳類、生存策略,描述生命的相互聯繫,以及牠們與我們人類生活的關係。
4、來自一般觀察,鼓勵人人親自參與、走入田野:詳述作者如何提出一個令人興奮有趣的問題,然後進行實驗以找到答案。希望這些短文能夠激發和鼓勵參與,讓更多人通過科學直接接觸自然萬物,以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小型、專注的觀察實驗,來達成體驗自然的願望。
5、足跡遍全球,跟著走一趟大歷史:本書的野地實驗遍及全球,以緬因森林為中心,向西到加州沙漠研究鳳蝶與菸草天蛾,前進北極圈觀察北極熊蜂生態,往赤道非洲波札那保護區與大象和香脂樹共舞……更重返東非辛巴威馬托博國家公園百萬年前人類祖先生活的現場,體驗獵食者的視野。
6、涵蓋廣泛的自然史,見解深刻、充滿反思:幾十年來收集的大量研究為他的自然主義科學過程和家庭實驗室提供了深刻的見解。這本書是自然主義的瑰寶,不僅停留在觀察上,還涵蓋了廣泛的自然歷史,突出環境與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演化和萬物的連結性。
7、幽默、熱情且細緻的寫作風格,不自覺就進入荒野之心:不認識這些生物嗎?沒有關係——作者會讓你讀得津津有味,從此和生物們成為朋友。沒有人能像Heinrich那樣解釋自然世界,對生態與物種洋溢著熱情,讓人全神貫注。如果聖誕樹為何尖尖的或蜜蜂的體溫為何那麼高,對您來說一點都不有趣,那麼是因為您還沒有讀過Heinrich。
8、完美結合科學研究與文學哲思,指出可能的出路:為我們找出一種看待和置身於大自然的新方式,一條回歸自然的道路。
9、穿插生動手繪,充滿美學與趣味:為了配合文字,作者繪製了生動、迷人、趣味的線條圖,揭示植物的結構細節以及昆蟲和微小生物的特寫鏡頭。
一致推薦
❖Alvin|春及殿Primavera粉專版主
❖朱有田|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林大利|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生、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金恒鑣|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
❖游旨价|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所博士
❖董景生|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胖胖樹王瑞閔|植物科普作家
❖蔡任圃|北一女中生物教師
各界好評
「世界上最偉大的關於鳥類、昆蟲、樹木、大象等的生態著作之一。海恩利許當之無愧、是一位足與梭羅相提並論的科學家。」——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
「我們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博物學家之一」——愛德華·O·威爾遜
「他不是普通的生物學家,是那種將令人生畏的科學嚴謹性與諷刺感、和對他的學科不屈不撓的孩子氣般的熱情結合在一起的人。他有一種罕見的能力,可以將密集的科學解釋嵌入優雅、輕鬆的自然寫作中。海恩利許的思想是一個古老的東西,就像一隻烏鴉,注定要生活在戶外。」——David Quammen,紐約時報書評
「海恩利許是一種完美混合體的最佳例子:科學作家。」——洛杉磯時報書評
「對意識本質的引人入勝的探索,在樹林中進行了一次美味的短途旅行……一個偉大的故事講述者。」——巴爾的摩太陽報
「深刻而有見地的寫作。」——大衛·格斯納,華盛頓郵報
「讓讀者相信,肉體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更新的機會。」——《自然》
「充滿激情的觀察。將回憶錄和科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紐約時報書評
「沒有人能像海恩利許那樣解釋和著迷自然世界。無論是介紹他樹上的蚜蟲還是山雀的飲食習慣,海恩利許都讓我全神貫注於我周圍世界的細微差別。如果美國栗樹的歷史或蜜蜂的直腸溫度,對您來說聽起來一點都不有趣,那麼是因為您還沒有讀過海恩利許。幾十年來收集的大量論文確實為他的自然主義科學過程和家庭實驗室提供了深刻的見解。對於那些精通他思想過程和科學方法的人來說,這本論文集是一個自然主義的瑰寶!」——讀者回饋
「作者以其所發表之上百篇學術期刊論文為基礎,將所記錄到的生物行為等過程,配上所建立的數據庫、統計學的各種關係、無數的驗證假說,以自然史的科普方式撰寫而成,內容深入而扎實、邏輯推理清楚、科學數據到位、驗證假說具說服力,讀者可以見識到作者像偵探辦案般抽絲剝繭的功力,動植物行為之任何蛛絲馬跡皆逃不過他的法眼。這些散文顛覆了一般讀者對自然史內涵的刻板印象。可以說,作者走出了自然書寫的格局,開創了新典範。」——金恒鑣,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
「我對於那些願意在大太陽下或是大半夜不睡覺、專心守候觀察的生物學者(如本書作者),欽佩不已。幾乎所有的科學發現都始於觀察,某些看似平常或習以為常之事,在有心人眼中就引發了問題。例如本書作者偶而看見一條似乎動也不動的毛蟲、一隻在楓樹間跑來跑去的松鼠、各種顏色與花紋的鳥蛋,以及一朵瞬間綻放的鳶尾花,就展開了有系統的調查與研究,最終對觀察現象也得出讓人滿意的解釋,這是與許多傳統的自然生態寫作大不相同之處。」——潘震澤,本書譯者
「閱讀大自然需要導師,如果你我都曾因對自然萬物感到好奇卻不知如何接近它,那麼在海恩利許教授的敘事宇宙裡,我們都將找到通往大自然的燈塔。」——游旨价,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所博士
1940年生,當今美國備受讚譽的自然生態學家、田野工作者和渡鴉研究者,曾是古根海姆研究員和哈佛研究員,被譽為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博物學家之一,足與梭羅相提並論。
對自然世界有著親密、深刻、全面且廣博的看法。喜歡田野,長期研究渡鴉,被稱為“渡鴉之父”。著有眾多書籍,包括暢銷的《冬季世界》、《渡鴉之心》、《熱血昆蟲》、《熊蜂的經濟生態》、《我們為什麼要跑步》、《歸巢本能》等,並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專業書評以及為《紐約時報》、《戶外》等雜誌和報紙撰寫文章。《熊蜂的經濟生態》曾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永恆的生命》獲得2013年新英格蘭筆會獎非小說類作品。自佛蒙特大學生物學教授一職退休。目前住在緬因州。除了學術成就,他目前還是世界級的超級馬拉松運動員,持有美國100英里長跑紀錄。
海恩利許出生於巴德波爾津(Bad Polzin),童年經歷二戰,像個流浪兒似地在德國北方森林生活了六年。1951年,全家前往美國。緬因森林是他最喜愛的地方,彷彿承繼了梭羅一百年後的靈魂,他在此帶著他的渡鴉,一起體驗與大自然相處的種種樂趣,重新發現人為何而活的意義。
譯者簡介
潘震澤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系學士及碩士,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生理學博士,先後於洛克斐勒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及密西根大學研究。曾任國立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韋恩州立大學及奧克蘭大學兼任與客座教授。目前旅居美國密西根州,專職寫作與翻譯,並擔任《科學人》編譯委員。已出版著作有《科學讀書人》、《生活無處不科學》、《為什麼腸胃不會把自己給消化了?》及《發現人體》四本,譯著有《人體生理學》、《愛上中國的人》、《基因社會》、《最致命的敵人》等二十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