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6267218174
- 9786267218464
- 9786267394175
- 9786267394281
- 9786267394441
- 9786267499566
- 9786267499634
- 9786267729076
- 9789579501200
- 9789865572778
- Fielder編輯部
- Fielder編集部
- 世界妖怪
- 世界歷史
- 五十岚大介
- 五十嵐大介
- 人文史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個人成長
- 傳說裡的心理學
- 克里斯托弗‧戴爾
- 其他
- 刑務所
- 北歐神話
- 卜卦
- 占卜
- 占地全书
- 占星
- 台灣
- 台灣出版
- 吉村正和
- 命理
- 图解魔法与秘教 近代的繁荣
- 圖解魔法與祕教 近代的繁榮
- 圖鑑
- 地占全書
- 地占教學
- 地球
- 塔羅
- 大洋洲地區
- 天文地科史
- 天文學
- 宇宙
- 宗教
- 宗教命理
- 小G瑋-SmallGwei
- 山北笃
- 山北篤
- 山崎世理愛
- 山本野理子
- 崎世理爱
- 徐剛
- 心理學
- 怪物图鉴:领略怪物世界必备百科
- 怪物圖鑑
- 怪物圖鑑:領略怪物世界必備百科
- 戶外活動
- 故事裡的心理學
- 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
- 故事裡的心理學(下):陰影與個體化
- 文化研究
- 日常生活
- 日本
- 日本妖怪圖鑑
- 日本妖怪圖鑑:百鬼妖繪卷
- 日本現代監獄的制度
- 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
- 星空帝國:中國古代星宿揭祕
- 書
- 李舒
- 极简埃及史
- 枫树林出版社台湾传说的心灵探索:虎姑婆与在地故事集
- 楓樹林
- 楓樹林出版社
- 楓樹林編輯部
- 極簡埃及史
- 歷史
- 民俗文化
- 河合幹雄
- 法醫
- 流浪者之歌
- 海外
- 漫畫
- 漫畫遊戲人物
- 灰叔
- 王新禧
- 王晨
- 王燕平
- 生存
- 生存技巧
- 生活風格
- 登山
- 監獄
- 真實人生故事
- 社會議題
- 神秘
- 神魔鬼怪
- 科學
- 細江廣美
- 緊急狀況
- 繁体
- 繁體
- 细江广美
- 罪犯
- 翻譯
- 自然科普
- 臺灣傳說的心靈探索:虎姑婆與在地故事集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蔡丽蓉
- 蔡麗蓉
- 蔡麗蓉楓樹林出版社
- 譯者:劉姍珊
- 赵鸿龙
- 趙鴻龍
- 身份認同
- 都市生存手冊
- 都市生存手冊:從地震、火災到暴力犯罪,我們第一時間該如何自保求生?
- 野外生存中的冷知識
- 野外生存图解
- 野外生存图解:掌握自然中的生存技能
- 野外生存圖解
- 野外生存圖解:掌握自然中的生存技能
- 鐘穎
- 鐘穎(愛智者)
- 钟颖
- 陳聖怡
- 露營
- 靈異
- 非洲

【預購】世界妖怪圖鑑:神魔鬼怪◎克里斯托弗‧戴爾 (譯者:王晨)
平常價 $33.0010大類神怪淵源+81種神魔鬼怪+161種博物館珍藏
多種藝術形式呈現,探索世界神怪起源,不同文明的神靈傳說!
怪物的出現,就是為了讓諸神消滅──
世界上每一種文化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怪物,
關於牠們的故事,還有用來抵禦牠們的方法,
體現了當代人們的價值觀和習慣,令人好奇又著迷。
這些怪物的出現,呼應了我們心中的超自然感,
從遠古到中世紀的歐洲一直延續到文藝復興時期,
甚至流傳至各地不同國家,加以變形。
就算中間短暫地被理性主義和科學家所質疑,
但很快地又回到人們的迷戀之中。
雖然我們現在走在路上,已經不用擔心被洞穴巨人抓走,
或是被食屍鬼吃掉。
然而相傳如何抵抗牠們的習慣和細節,
或是由來已久的信仰,
仍舊交織成一幅想像力奔湧的畫面。
本書特色
◎描述10大文化神怪起源,包括古希臘、羅馬,佛教文化、日本妖怪文化、阿茲特克古文明等世界各地的妖怪文化。
◎161種各地博物館珍藏,包括浮世繪、蝕刻版畫、面具、木雕像、樹膠水彩畫和油畫等,多種藝術呈現龐大怪物世界。
作者簡介
克里斯托弗‧戴爾
在倫敦科陶德藝術學院學習,攻讀13世紀法國哥德式建築和17世紀羅馬巴洛克藝術。隨後在倫敦國家美術館、倫敦建築聯盟學院工作,並從事藝術出版工作。
譯者簡介
王晨
自由譯者。曾出版譯著:《水下天堂》、《偉大的博物學家》、《偉大的探險家》及《孤獨星球》系列旅遊指南等作品。
【預購】傳說裡的心理學1-3(全套共三冊)◎ 鐘穎 ( 繪者:小G瑋-SmallGwei)
平常價 $77.00 以榮格心理學觀點解讀東方傳說~
搜羅臺灣民間傳說、《聊齋誌異》、《太平廣記》、《搜神記》,
隨女鬼、狐仙、妖怪、神靈,開啟內在整合之旅。
★美國費城天普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哲學博士——蔡昌雄專序推薦
★收錄東方神怪奇幻繪師SmallGwe插畫
與西方童話不同,東方的傳說故事多數是以中年人為主角,
他們多半結了婚,生了小孩,甚至面臨喪偶之痛。
在此情況下,遇上了女鬼、狐仙,甚至變形成動物、結識了妖怪與神靈。
《傳說裡的心理學》是國內第一本以榮格觀點剖析東方傳說的心理學專書,
搜羅臺灣民間故事、《聊齋誌異》、《太平廣記》、《搜神記》等看似原始的樸拙奇譚,
重整為【變形】、【狐仙】、【異婚】、【冥戀】、【厲鬼】與【妖怪】六大主題。
作者將這些主角的際遇,視為由潛意識促動的內在整合起點,
遇見的神怪妖魔,並非夢中囈語,
而是反應了遭逢死亡焦慮或中年危機男女的心靈深處,
只是這一切使用了象徵語言包裝,需要我們用一顆更寬廣的心去理解。
第一冊為【變形、狐仙】
◎「變形」指的是人類由於特定原因變化為禽蟲魚獸,這個轉換過程往往伴隨痛苦,暗示著:成長難免帶著暴力的性質。
◎「狐仙」則是由狐狸幻化而成,美艷與俊秀的誘人男女,牠既是男女內在異性別的投射,迷惑著對愛迷惘的人們,也象徵人們面對親密關係的態度。
第二冊為【異婚、冥戀】
◎「異婚」傳說蒐羅人與蟲魚鳥獸結為連理的故事,象徵著人對異物特質的吸納,說明人類的不足可藉由他者來得到補償,人的欠缺有賴萬物得到完整。
◎「冥戀」訴說人與鬼的相識交往,換句話說,是人與自己的陰影交涉,進而彼此接納的過程,著重那些我們抗拒的內在黑暗面整合。
第三冊為【厲鬼、妖怪】
◎「厲鬼」是黑暗中最黑暗的部分,指涉人們所怖懼的情感,涵蓋死亡衝動、復仇心、破壞與凌虐,牽涉整個社群的情結,復原往往有賴於整體社會的進化。
◎「妖怪」象徵人類拒絕被「常理」所規範,怪異、反常的一切、反應某個或某群人的心理失衡,同時也說明了心靈的多樣化,個體化之路,就是面對內心妖怪之路。
不論是妖怪、女鬼與狐仙,從深度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指的無非是人們心靈的投影。
人心複雜難測,傳說也因此千奇百怪。
而這些歷久彌新的故事,都說明人一生朝向完整性的發展動力及歷程,
邀請您用深度及存在心理學的眼光,重新理解這些東方傳說建構的內在秩序與宇宙觀,
開啟屬於您的個體化旅程。
本書特色
◎第一本以榮格深度心理學、存在心理學角度剖析《聊齋誌異》、《太平廣記》與臺灣傳說等東方故事的心理學專書。
◎心理學觀點重新詮釋古典文學,中文系學子與鬼狐妖怪愛好者案頭必備。
◎內含東方奇幻繪師小G瑋-SmallGwe繪製18幅插圖。
作者簡介
愛智者(鐘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輔系/歷史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輔所諮商碩士
諮商心理師/高中輔導主任
雙寶爸。困頓於生死,未脫於輪迴。沉浸在書本與思考裡,以追求真知與開悟為目標。對世上的學問都敞開心胸,在粉專「愛智者書窩」裡漸次介紹跟人類靈魂有關的所有學問。座右銘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著有《故事裡的心理學》(上、下冊)。
繪師簡介
小G瑋-SmallGwei
台灣台北人,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油畫組,2015年開始創作關於神明系列插畫,擅長塑造角色,其中以Q版神怪角色廣受喜愛,2016年完成以神明為主軸的《東方眾神畫冊》,到2019年與何敬堯合作的《臺灣妖怪地圖》、日本雜誌《怪與幽》, 2021年則開始連載妖怪武俠漫畫《墨厭》,從此奠定於神怪界的奇幻繪師。

【預購】圖解魔法與祕教 近代的繁榮◎吉村正和(譯者:蔡麗蓉、楓樹林編輯部)
平常價 $38.00【預購】地占全書◎灰叔
平常價 $73.00 ~華人界第一本地占教學大全~
「你所畫的並非沒有意義。」
他把伊德里斯畫的點一個一個地解釋,每一個點都有著深刻的涵義。
伊德里斯聽得入迷,心中不禁想著,這位白袍人是何方神聖,能夠解開自己心中的迷霧。
他不斷地向白袍人請教,白袍人耐心地一一解答,他的話語彷彿是一股清泉,流進了伊德里斯乾渴的心田。
日復一日,白袍人把十六個地占卦的涵義都解釋完之後,便匆匆離去。
伊德里斯趕緊追問他的名字,白袍人回答:「我叫加百列。」
所謂的地占術,有別於觀星的占星術,是將沙子、石頭或其他物品投擲到地面上,然後根據它們落下的位置來推測未來的吉凶和預兆,並以基於與易經相似的卦和爻之概念。
地占術於文藝復興時期視為最負盛名的卜卦系統,曾被教廷列為七大禁術之一,並與占星術齊名,被譽為「占星的姐妹」。所謂「上有占星,下有地占」,這兩種技術互相借鑒和彌補,構成了阿拉伯黃金時期完整的占卜體系。
✦當無法提供生辰時,或沒有條件繪製星盤的場所,便得以使用地占術,隨機起出生盤
✦地占不需要複雜的占星分析,也不需要計算星體位置,卻能顯現過去、現在、未來種種跡象
✦已經理解占星的進階學習者,融會貫通地占術之後,更可以全面解盤釋義
✦理解「地占三角」,綜觀左右證人卦互為補充解答
✦理解「尋源法」,追溯結果的來源,找出其代表的「能量」是如何從基本的四元素流動而來的。這有助於揭示問題的因果。
現今神祕學世界以占星與塔羅盤為大宗,然而地占術遠比占星術更為古老,
與大地以及「風、水、土、火」元素整合,
其來源眾說紛紜,又多與伊斯蘭及希臘神話相關,
地占十六卦中的陰陽不可一語道盡吉凶,
撲朔迷離的身世與難解的占卜法,
為地占術鋪上層層面紗。
同時學會解卦更是高深的學問。
本書作為華人界第一本地占大全,
詳細介紹歐洲、阿拉伯、希臘等地區淵源、
現有的地占書籍譯者重要典籍、訛誤與轉譯、
十六卦的象徵對應、釋義、正卦、逆卦之用法。
「上有占星、下有地占」,
了解地占術將是占卜師將神祕學融會貫通的最大關鍵。
本書特色
◎累積8年撰寫,最為詳細統整現有地占書籍所有資訊
◎詳細介紹16卦算法:提問.隨機起卦.象徵對應.結合現實給出解讀
◎當代最偉大的祕術家隆.麥羅.杜奎特寫給臺灣讀者的推薦序
澳大利亞中華神秘學協會前主席
連續三屆中國塔羅研討會導師
連續三年全國塔羅大賽出題人和總裁判
香港玄四代,東方命理風水起家,轉學西方神秘學22年。畢業於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雙學位。
承襲大部分現代魔法流派,黃金黎明成員(Hermetic Order of Golden Dawn),東方聖殿騎士團成員(Ordo Templi Orientis),內殿製造者成員(BOTA)、薔薇十字會成員(AMORC),銀星會(A∴A∴)成員,神智學會(Theosophical Society)會員,如今已都是非活躍成員,最早將西方現代流派的概念引入內地。
研習中世紀文藝復興魔法為主,華人圈最早推廣所羅門魔法、占星魔法之一,翻譯整理60多套魔典相關文獻,同時研習傳播拜占庭.阿拉伯魔法、希臘化埃及至科普特地區魔法。
西洋地占師,亞洲首位阿拉伯地占大師,保加利亞、俄羅斯、哈薩克等地小眾地占;印度吠陀建築風水碩士;日本香取神道流;中國東華靈寶派,浙南閭山派,全流派祝由師;中世紀、阿拉伯、希臘、緬甸占星師,埃及占星史研究,塔羅師,新柏拉圖主義數命論研究及許多全球各種小眾占卜民俗研究。史學-理論-實踐為一體,海納百川,捨執求真。
審定者簡介
寓言盒子
視覺藝術學系碩/學士畢,任藝術領域教職。專長符號學、圖像分析,並探涉田野之民俗宗教與儀式。近年則將精力投注在古代魔法研究、巫術及人類學。
經營Facebook/IG「寓言盒子」

【預購】怪物圖鑑:領略怪物世界必備百科◎山北篤, 細江廣美 (譯者:趙鴻龍)
平常價 $34.00
【預購】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鐘穎
平常價 $25.00等11個故事的象徵。
★釐清「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4大人生階段的心靈任務。
沒有人不愛聽故事。
在故事之中,我們跨越地域、種族與時間,
跟著主角踏上冒險之路,在經歷種種挑戰後得到智慧與寶藏。
「那些我們視之為童話或兒童青少年文學的故事至少向我們提供了兩座橋樑,
一座通往我以外的他人,一座通往內心的自己。」
我們能夠很容易地從故事得到向外的啟發,
而通往內在的途徑,則能靠深度心理學來幫我們指認出來。
《故事裡的心理學》為「愛智者書窩」經營者.諮商心理師鐘穎,
以「愛麗絲夢遊仙境」、「小王子」、「黑貓」、「綠野仙蹤」等11個經典故事,
解讀【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這四大階段的心靈任務。
在上集,【夢與潛意識】、【永恆少年】這兩大篇章,
為我們指出「孩子如何跨越至青春期」,「青少年期的重要原型」等成長時期的重要主題。
①夢與潛意識:
.《愛麗絲夢遊仙境》——童年的自我懷疑
隨愛麗絲跳下兔子洞,身體變得忽大忽小,思考在青少年這個令人困惑的階段裡,如何同時保有兒童的天真,又不畏懼面對真實世界的壓力?
.《湯姆的午夜花園》——成長之路的人際關係
湯姆接受了午夜鐘聲的邀約,離家進入花園,揭示孩子走出家園,進入社交圈的種種心境,面對繁複的人際關係,孩子如何有安全感地長大成人?
②永恆少年:
.《小王子》——追求獨特的永恆少年
從走出自己的星球、離開狐狸的小王子,看到永恆少年重自由而輕責任,慣性逃避、活在想像之中的內在課題。
.《彼得潘》——拒絕長大的孩子
居住在永無島,討厭大人的彼得潘,象徵以輕視現實來迴避自身的平庸,社會適應不良的迷路之人。
書中也以《浦島太郎》、《桃太郎》兩相對比,探討「青少年的網路成癮/拒學問題
浦島太郎潛入龍宮,象徵不願脫離母親的孩子,也易在現實世界不戰而逃;
相對而言,桃太郎則是勇於離開父母,爭取自己的人生寶藏。
上集的6篇故事兩兩呼應,
為我們指出成長之路上,內心世界遇上外在現實的掙扎碰撞。
在故事之中,我們會與自己相逢,乃至與更大的整體相逢。
誠摯地邀請每個大人一起用深度及存在心理學的眼光重讀一遍書裡的故事,
在掩卷之後,走入自我的個體化旅程。
本書特色
◎以榮格深度心理學、存在心理學角度,由東方視角解析「愛麗絲夢遊仙境」、「小王子」、「黑貓」、「綠野仙蹤」等11個經典故事的「原型」特質。
◎以【夢與潛意識】、【永恆少年】、【陰影】、【個體化】四大篇章,釐清【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這四個人生階段的心靈任務。
◎每個主題以兩個故事相互對照,設計「深度心理學小學堂」,內文故事在國內均有譯本,適合作為了解心理學的入門讀物。
名人推薦
★心理師、書評家/陳立倫 專序推薦
【專業推薦】
◎臨床心理師/方格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兼社區諮商中心主任/田秀蘭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教授兼系主任/李佩怡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羅怡君
◎諮商心理師、「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FB創立者/蘇俊濠
◎每個人的一生,充滿了故事。只是,對其中角色的內心世界,卻是模糊、徬徨又迷惘。這本書,開啟了經典故事的大門,邀約你走進浩瀚的心理學知識殿堂。透過精準的切入點,讓我們看見了,如何成為一個完整又獨特的自己。——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故事是象徵性的迷霧森林,若是經過好的指引,當中的象徵性會順利脫出成為能夠被意識的生命吸收與轉化的營養。這本書呈現了與故事工作的方法,也示範了故事如何溫柔地導引生命,讓象徵性進入意識之中、為生命所用。祝福為我們這樣工作的本書作者,祝福讀到這本書的人,也祝福這本書。——FB:阿梅.心的家、《與狼同奔的女人》讀書會帶領人」/黃詠梅
◎古老的故事是進入我們內心深處的一條重要捷徑,我們常常在看到的故事的表象,而忽略了故事背後真正想要告訴我們的模樣。透過隱喻與原型的抽絲剝繭,我們有機會從不同角度來看一個故事,讓心裡的那個小孩,慢慢像毛毛蟲一樣,作繭、假死、破繭、然後成為一隻美麗而成熟的蝴蝶。——心理學作家/海苔熊
◎「小時候,聽過很多童話故事。直到當了父親,給孩子聽童話故事的有聲書時,才有機會重溫孩提回憶。孩子在聽,我也在聽,越聽越入迷。不同的是,我會帶著心理學的角度去思考,故事中的寓意以及作者的心理狀態。於是,我不得不讚賞《故事裡的心理學》的作者,對那些經典故事的解析,精闢又獨到。原來,故事裡富含這麼多的隱喻;而若能用來做為親子對話的素材,更能夠啟發思考,擴展思維,於是,故事就不只是故事而已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志恆
◎榮格分析師馮.法蘭茲認為,那些重複傳唱的故事裡蘊藏著人類集體重要的心靈片段,心理學不只在實驗室裡,也在那些古老的童話、神話當中。作者長年深耕深度心理學與存在心理學,並在青少年輔導以及親職教育上有相當豐厚的實務經驗,本書從深度心理學觀點重新考察與解析許多經典故事,萃取出對人類發展重大議題的寶貴洞見,包括成長、愛、孤獨與意義等,我想不論是輔導人員或是一般民眾,在本書中一定能找到扣連你生命的故事。——諮商心理師、臉書社團「榮格讀書會」創建者/陳宏儒
◎印象中,求學過程裡,從來沒有上過任何理解自己的課。直到當了母親、上了父母成長班後,才開始認識自己,摘下盔甲與面具,全然接納自己的好與不好。鐘穎老師深度心理學的系列課程,不僅開啟了深入探索內在自我的大門,覺察到自己並不孤單,更看到叛逆的價值與意義。想要深度理解自己與他人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這本好書!——人本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張萍
◎作者以溫暖且貼近受苦經驗的文風貫穿全書,透過童話的闡述,將榮格等人的深度心理學與實務案例巧妙結合。 本書為幽暗隠微的靈魂深處,燃起一盞明燈;同時也提供讀者在探訪安身立命的歷程中,有一處解心與寬心的好所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臺灣沙遊治療學會理事長/黃宗堅
◎自童話的從前從前,看人生的現在與以後——推薦給在各個生命階段蟄伏與探索的您,本書由深諳心理知識的鍾穎老師,深入淺出又深入地引領,用深化的理論為核心,以淺顯週知的故事娓娓深入人生的脈絡,讓我們一起從童話面對自己、生命與關係的難題,追尋人生的方向、尋獲兼具童真與成熟的自我!——蛹之生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譚慧蘭所長
◎作者不僅是編織者,亦是沖印者,既能把心理學縫進經典文本,亦能將心理學從情節裡顯影還原。原本冷硬的知識,在故事之間往返穿梭,最終磨平了稜角,成為溫潤的指引。——臨床心理師、作家/劉仲彬
◎作者是任職本市的高中輔導主任,推廣親職教育多年,在處理親子問題上非常用心。他的講座內容常以知名的文學作品為藍本,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層層分析,一直以來都很受到家長與民眾的歡迎。書中內容更是有趣深刻,原來這些經典故事可以被這樣理解,非常值得關注教養的朋友來閱讀,相信每個打開本書的老師跟爸媽都會跟我有一樣的想法!——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局長/謝文斌
從故事跨入自己的生命
總還記得跨入心理學的領域時,老師好奇地詢問著為何對心理學有興趣。當時立刻回答因為對人感到極大的好奇,老師接著便建議可以從故事與電影著手,也許可以理解得更深刻。當時未必能真正體會老師的話語,只是覺得想要更深入地探究心理學理論的奧秘,也總以為那才是理解人心的關鍵。可是就在一方面學習課程內容,一方面又不斷地閱讀故事與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慢慢地懂得箇中的深意。也許正因為這樣的緣故,在閱讀《故事裡的心理學》時,不覺眼睛一亮,因為書中將兩者之間的交互影響徹底發揮出來,那像是以故事為經、深度心理學為緯,巧妙地編織著人心的樣貌,甚或是人心可能發展的精采。
這幾年,心理相關書籍席捲出版界的狀態,幾乎可說是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那卻也反應著,人心在這急驟變動的時代裡感到不安與茫然。然而,過於艱深的心理學理論,卻往往成為有心人遇到的障礙與挫折。甚或有時成了理論歸理論,生活歸生活的分裂現象。也就是說,研讀之後或許可以說得一口好理論,但卻很難落實到日常實踐之中。抑或者,也有些人對於人心感到敏感與好奇,遂不斷地觀察與反思,可又受限於統整知識的缺乏,所以總很難明確地在心頭形成一種持續的影響力。是故,若能透過故事引起共鳴,然後透過故事的詮釋帶入心理學的意象,當能化解理論與生活的藩籬。更能透過那樣的過程,吸引讀者一次又一次地進入到故事之中,然後透過故事的反饋,反覆地貼近己身的心靈。
作者透過幾本極為著名的故事,勾起閱讀時的一種熟悉感與興奮感,也許正因為那耳熟能詳的情節發展,更能挑起人們的好奇,也更能讓人從故事中跨越到心理學範疇之中。尤有甚者,在剖析故事的過程中,作者常常會帶入其擔任心理師時所接觸的個案情境,那更是讓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活躍起來。於是乎,故事跳脫了原本的虛幻,也躍出了原本的格局,進入了日常思維之中。那讓原本趨向於聆聽故事的讀者,更願意回身省視自身的心靈。故事,遂能夠成為一面鏡子,不單僅止於讀者的投射,還能映照出心靈的樣貌。
換個角度來看,對於鑽研於理論的讀者,也許透過這種不同方式的引領,能夠看見理論活化的精彩。更有趣的是,那並非是過往藉由實驗、案例來印證理論,而是經由熟悉的故事。故事與案例的不同在於,那所隱含的虛幻性,往往得以讓人卸下心理防衛,甚而在閱讀時拉扯出更多的情緒與投射。而當保留著這些感受轉而跨入熟悉的理論時,往往能形成過往所未曾經驗的衝撞。在那當下,理論不再是理論,而能與內在的心靈發生了極大的共鳴。也在那當下,理論與現實生活有了交錯。故事,成為一個引子,讓人從理論進入自己的生命。
不僅如此,作者以深度心理學作為分析的核心,是故所帶入的四個章節「夢與潛意識」、「永恆少年」、「陰影」、「個體化」,都是心靈成長極為關鍵的課題,卻也往往是現今生活中,人們隱約可以感受到,卻又偏偏很難去面對的課題。而如果藉由心理學理論來理解,可能會過於直接而衍生否定或防衛的機制,那麼也許故事可以是一個緩衝。藉由故事的角色,藉由理論對於故事的分析,最後再回到讀者閱讀故事的過程中,所引發的感受。幾個面向的疊合,當有機會跨越心靈成長中,原本難以跨越的困頓。
尤其是書中從潛意識的角度切入兒童的獨特,到青少年所受到永恆少年原型的影響,再到中年所引發的認同危機,甚或到個體化旅程的精彩論述。深度心理學所討論的,不單單只是如何去貼近與理解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甚至更進一步地去探討如何能活出更完整的自己。透過故事,也許是一面鏡子、也許是一個引子,也許是一個緩衝,讓心理學不再只是書中的知識,而能成為引領觀照自身的法寶。而《故事裡的心理學》所給出的那份切近,更是激活了允許自己成為自己的念頭,也許那才是心理學的初衷吧!
心理師、書評家/陳立倫
前言
如果說神話是眾人的夢,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也同樣如此。不管長大後的我們去了哪裡,過著怎樣的生活,從而遺忘了從前多少人事物。但那些我們年幼時聽過的故事,看過的書,卻怎麼也忘不了。我總認為,那些我們視之為童話或兒童青少年文學的故事至少向我們提供了兩座橋樑,一座通往我以外的他人,一座通往內心的自己。
因為這些故事具有普世性,我們可以輕易地在日常生活裡窺見和反思這些劇情和角色,他人甚至也能夠對我們的感觸心領神會。例如拒絕長大的彼得潘與快活的永無島,內心住著的化身博士,以及勇敢跳下兔子洞的愛麗絲,和想念家鄉玫瑰花的小王子。
從深度心理學(亦即研究潛意識心靈的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些人物與劇情無疑具有「原型」的性質,也就是人類代代相傳的心理特徵,所以這些故事才能在那麼多的書裡脫穎而出,被大家所喜歡與牢記。那些人物與事件經歷既是外在虛構的劇情,也是我們內心本有的人格與風景。它們揭示的不僅是當時身為孩童的我們,應當如何勇敢長大,同時更教會我們明白邪惡本自固有,面對恐懼該採取什麼態度。
做為一位輔導人員,我發現用這些故事來教導心理學不僅深刻有效,還總是能引起共鳴。因此我挑選了幾篇兒童及奇幻文學的故事,做為每個大人用來瞭解自我及家中孩童的引子。希望能透過這些它們,讓每個困惑於成長及教養的成人,能有機會用嶄新的眼光來重新看待那些我們早已熟悉的事物、他人、與自己。
為了幫助讀者瞭解深度心理學的概念,我依照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的順序,依次介紹在這些階段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心理學知識。它們分別是夢與潛意識(孩子如何跨越至青春期)、永恆少年(青少年期的重要原型)、陰影(中年危機的首要功課)、與個體化(人生下半場的最終追尋),同時,每個主題都用兩至三篇故事做引子,希望這樣的編排能逐步使人深入自己的心靈。此外,為了方便讀者學習,特地在專有名詞出現的地方都設計了「深度心理學小學堂」加以補充,希望本書能起到推廣深度心理學的目的。
你可能會發現,越後面的章節份量越多,那是因為在中年之後,隨著死亡焦慮的現身,我們的後半生將遭遇前所未有的意義危機,這使得我必須用較多的內容來討論我們人格最終的整合之道。我所喜愛的深度心理學與存在心理學(亦即研究意義、孤獨、死亡、與勇氣的心理學)之所以迷人正在此處,因為它們關切著人的整體,勇於將眼光望向實驗室外的生活,這是當代許多把人性簡化為生化反應的學院派心理學家所不願做的。
正是在這樣的簡化裡,心理學喪失了引領現代人觀照自身的能力,而這本是心理學的任務。心理學是人的心理學,不是大腦的心理學。人不只是被動的生化反應,我們的選擇也塑造了自己。正是在這樣的拉扯矛盾中,人性被推到了一個同時具備崇高以及悲劇性的位置。也因為如此,我誠摯地邀請每個大人能跟我一起用深度及存在心理學的眼光重讀一遍書裡的故事。
內文裡的故事在國內均有譯本,這是我刻意挑選後的結果,目的是方便讀者能找到原著。而分析的內容並非無中生有,相反地,是墊基在前輩心理學家努力下的結果,包括河合隼雄、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以及吉妲.桃樂絲.莫瑞那等人的著作都是我寫作時重要的參考,當中有不少引用和致敬的部分,特此說明與致謝。
但不論是誰的觀點,還請正在閱讀本書的您能夠記得,我們的分析只不過是一種角度,甚至說不上是最好的角度,只有你的詮釋才適合你自己。話雖如此,但我的詮釋卻是緊緊依著人最終的整合而發的,這也是一直以來我看待童話與傳說的方式。受益於粉專讀者、講座聽眾、與課堂學生的回饋,我深信,完整是人一生的追尋。如果你能從本書中得到一窺心靈家園的契機,這不僅是我的企盼,也是我的榮幸。謝謝你選擇打開了這本書,我相信書中所寫不會讓你失望。

【預購】故事裡的心理學(下):陰影與個體化◎鐘穎
平常價 $25.00等11個故事的象徵。
★釐清「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4大人生階段的心靈任務。
沒有人不愛聽故事。
在故事之中,我們跨越地域、種族與時間,
跟著主角踏上冒險之路,在經歷種種挑戰後得到智慧與寶藏。
「那些我們視之為童話或兒童青少年文學的故事至少向我們提供了兩座橋樑,
一座通往我以外的他人,一座通往內心的自己。」
我們能夠很容易地從故事得到向外的啟發,
而通往內在的途徑,則能靠深度心理學來幫我們指認出來。
《故事裡的心理學》為「愛智者書窩」經營者.諮商心理師鐘穎,
以「愛麗絲夢遊仙境」、「小王子」、「黑貓」、「綠野仙蹤」等11個經典故事,
解讀【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這四大階段的心靈任務。
在上集,【夢與潛意識】、【永恆少年】這兩大篇章,
為我們指出「孩子如何跨越至青春期」,「青少年期的重要原型」等成長時期的重要主題。
①夢與潛意識:
.《愛麗絲夢遊仙境》——童年的自我懷疑
隨愛麗絲跳下兔子洞,身體變得忽大忽小,思考在青少年這個令人困惑的階段裡,如何同時保有兒童的天真,又不畏懼面對真實世界的壓力?
.《湯姆的午夜花園》——成長之路的人際關係
湯姆接受了午夜鐘聲的邀約,離家進入花園,揭示孩子走出家園,進入社交圈的種種心境,面對繁複的人際關係,孩子如何有安全感地長大成人?
②永恆少年:
.《小王子》——追求獨特的永恆少年
從走出自己的星球、離開狐狸的小王子,看到永恆少年重自由而輕責任,慣性逃避、活在想像之中的內在課題。
.《彼得潘》——拒絕長大的孩子
居住在永無島,討厭大人的彼得潘,象徵以輕視現實來迴避自身的平庸,社會適應不良的迷路之人。
書中也以《浦島太郎》、《桃太郎》兩相對比,探討「青少年的網路成癮/拒學問題
浦島太郎潛入龍宮,象徵不願脫離母親的孩子,也易在現實世界不戰而逃;
相對而言,桃太郎則是勇於離開父母,爭取自己的人生寶藏。
上集的6篇故事兩兩呼應,
為我們指出成長之路上,內心世界遇上外在現實的掙扎碰撞。
在故事之中,我們會與自己相逢,乃至與更大的整體相逢。
誠摯地邀請每個大人一起用深度及存在心理學的眼光重讀一遍書裡的故事,
在掩卷之後,走入自我的個體化旅程。
本書特色
◎以榮格深度心理學、存在心理學角度,由東方視角解析「愛麗絲夢遊仙境」、「小王子」、「黑貓」、「綠野仙蹤」等11個經典故事的「原型」特質。
◎以【夢與潛意識】、【永恆少年】、【陰影】、【個體化】四大篇章,釐清【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這四個人生階段的心靈任務。
◎每個主題以兩個故事相互對照,設計「深度心理學小學堂」,內文故事在國內均有譯本,適合作為了解心理學的入門讀物。
名人推薦
★心理師、書評家/陳立倫 專序推薦
【專業推薦】
◎臨床心理師/方格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兼社區諮商中心主任/田秀蘭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教授兼系主任/李佩怡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羅怡君
◎諮商心理師、「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FB創立者/蘇俊濠
◎每個人的一生,充滿了故事。只是,對其中角色的內心世界,卻是模糊、徬徨又迷惘。這本書,開啟了經典故事的大門,邀約你走進浩瀚的心理學知識殿堂。透過精準的切入點,讓我們看見了,如何成為一個完整又獨特的自己。——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故事是象徵性的迷霧森林,若是經過好的指引,當中的象徵性會順利脫出成為能夠被意識的生命吸收與轉化的營養。這本書呈現了與故事工作的方法,也示範了故事如何溫柔地導引生命,讓象徵性進入意識之中、為生命所用。祝福為我們這樣工作的本書作者,祝福讀到這本書的人,也祝福這本書。——FB:阿梅.心的家、《與狼同奔的女人》讀書會帶領人」/黃詠梅
◎古老的故事是進入我們內心深處的一條重要捷徑,我們常常在看到的故事的表象,而忽略了故事背後真正想要告訴我們的模樣。透過隱喻與原型的抽絲剝繭,我們有機會從不同角度來看一個故事,讓心裡的那個小孩,慢慢像毛毛蟲一樣,作繭、假死、破繭、然後成為一隻美麗而成熟的蝴蝶。——心理學作家/海苔熊
◎「小時候,聽過很多童話故事。直到當了父親,給孩子聽童話故事的有聲書時,才有機會重溫孩提回憶。孩子在聽,我也在聽,越聽越入迷。不同的是,我會帶著心理學的角度去思考,故事中的寓意以及作者的心理狀態。於是,我不得不讚賞《故事裡的心理學》的作者,對那些經典故事的解析,精闢又獨到。原來,故事裡富含這麼多的隱喻;而若能用來做為親子對話的素材,更能夠啟發思考,擴展思維,於是,故事就不只是故事而已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志恆
◎榮格分析師馮.法蘭茲認為,那些重複傳唱的故事裡蘊藏著人類集體重要的心靈片段,心理學不只在實驗室裡,也在那些古老的童話、神話當中。作者長年深耕深度心理學與存在心理學,並在青少年輔導以及親職教育上有相當豐厚的實務經驗,本書從深度心理學觀點重新考察與解析許多經典故事,萃取出對人類發展重大議題的寶貴洞見,包括成長、愛、孤獨與意義等,我想不論是輔導人員或是一般民眾,在本書中一定能找到扣連你生命的故事。——諮商心理師、臉書社團「榮格讀書會」創建者/陳宏儒
◎印象中,求學過程裡,從來沒有上過任何理解自己的課。直到當了母親、上了父母成長班後,才開始認識自己,摘下盔甲與面具,全然接納自己的好與不好。鐘穎老師深度心理學的系列課程,不僅開啟了深入探索內在自我的大門,覺察到自己並不孤單,更看到叛逆的價值與意義。想要深度理解自己與他人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這本好書!——人本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張萍
◎作者以溫暖且貼近受苦經驗的文風貫穿全書,透過童話的闡述,將榮格等人的深度心理學與實務案例巧妙結合。 本書為幽暗隠微的靈魂深處,燃起一盞明燈;同時也提供讀者在探訪安身立命的歷程中,有一處解心與寬心的好所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臺灣沙遊治療學會理事長/黃宗堅
◎自童話的從前從前,看人生的現在與以後——推薦給在各個生命階段蟄伏與探索的您,本書由深諳心理知識的鍾穎老師,深入淺出又深入地引領,用深化的理論為核心,以淺顯週知的故事娓娓深入人生的脈絡,讓我們一起從童話面對自己、生命與關係的難題,追尋人生的方向、尋獲兼具童真與成熟的自我!——蛹之生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譚慧蘭所長
◎作者不僅是編織者,亦是沖印者,既能把心理學縫進經典文本,亦能將心理學從情節裡顯影還原。原本冷硬的知識,在故事之間往返穿梭,最終磨平了稜角,成為溫潤的指引。——臨床心理師、作家/劉仲彬
◎作者是任職本市的高中輔導主任,推廣親職教育多年,在處理親子問題上非常用心。他的講座內容常以知名的文學作品為藍本,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層層分析,一直以來都很受到家長與民眾的歡迎。書中內容更是有趣深刻,原來這些經典故事可以被這樣理解,非常值得關注教養的朋友來閱讀,相信每個打開本書的老師跟爸媽都會跟我有一樣的想法!——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局長/謝文斌
從故事跨入自己的生命
總還記得跨入心理學的領域時,老師好奇地詢問著為何對心理學有興趣。當時立刻回答因為對人感到極大的好奇,老師接著便建議可以從故事與電影著手,也許可以理解得更深刻。當時未必能真正體會老師的話語,只是覺得想要更深入地探究心理學理論的奧秘,也總以為那才是理解人心的關鍵。可是就在一方面學習課程內容,一方面又不斷地閱讀故事與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慢慢地懂得箇中的深意。也許正因為這樣的緣故,在閱讀《故事裡的心理學》時,不覺眼睛一亮,因為書中將兩者之間的交互影響徹底發揮出來,那像是以故事為經、深度心理學為緯,巧妙地編織著人心的樣貌,甚或是人心可能發展的精采。
這幾年,心理相關書籍席捲出版界的狀態,幾乎可說是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那卻也反應著,人心在這急驟變動的時代裡感到不安與茫然。然而,過於艱深的心理學理論,卻往往成為有心人遇到的障礙與挫折。甚或有時成了理論歸理論,生活歸生活的分裂現象。也就是說,研讀之後或許可以說得一口好理論,但卻很難落實到日常實踐之中。抑或者,也有些人對於人心感到敏感與好奇,遂不斷地觀察與反思,可又受限於統整知識的缺乏,所以總很難明確地在心頭形成一種持續的影響力。是故,若能透過故事引起共鳴,然後透過故事的詮釋帶入心理學的意象,當能化解理論與生活的藩籬。更能透過那樣的過程,吸引讀者一次又一次地進入到故事之中,然後透過故事的反饋,反覆地貼近己身的心靈。
作者透過幾本極為著名的故事,勾起閱讀時的一種熟悉感與興奮感,也許正因為那耳熟能詳的情節發展,更能挑起人們的好奇,也更能讓人從故事中跨越到心理學範疇之中。尤有甚者,在剖析故事的過程中,作者常常會帶入其擔任心理師時所接觸的個案情境,那更是讓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活躍起來。於是乎,故事跳脫了原本的虛幻,也躍出了原本的格局,進入了日常思維之中。那讓原本趨向於聆聽故事的讀者,更願意回身省視自身的心靈。故事,遂能夠成為一面鏡子,不單僅止於讀者的投射,還能映照出心靈的樣貌。
換個角度來看,對於鑽研於理論的讀者,也許透過這種不同方式的引領,能夠看見理論活化的精彩。更有趣的是,那並非是過往藉由實驗、案例來印證理論,而是經由熟悉的故事。故事與案例的不同在於,那所隱含的虛幻性,往往得以讓人卸下心理防衛,甚而在閱讀時拉扯出更多的情緒與投射。而當保留著這些感受轉而跨入熟悉的理論時,往往能形成過往所未曾經驗的衝撞。在那當下,理論不再是理論,而能與內在的心靈發生了極大的共鳴。也在那當下,理論與現實生活有了交錯。故事,成為一個引子,讓人從理論進入自己的生命。
不僅如此,作者以深度心理學作為分析的核心,是故所帶入的四個章節「夢與潛意識」、「永恆少年」、「陰影」、「個體化」,都是心靈成長極為關鍵的課題,卻也往往是現今生活中,人們隱約可以感受到,卻又偏偏很難去面對的課題。而如果藉由心理學理論來理解,可能會過於直接而衍生否定或防衛的機制,那麼也許故事可以是一個緩衝。藉由故事的角色,藉由理論對於故事的分析,最後再回到讀者閱讀故事的過程中,所引發的感受。幾個面向的疊合,當有機會跨越心靈成長中,原本難以跨越的困頓。
尤其是書中從潛意識的角度切入兒童的獨特,到青少年所受到永恆少年原型的影響,再到中年所引發的認同危機,甚或到個體化旅程的精彩論述。深度心理學所討論的,不單單只是如何去貼近與理解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甚至更進一步地去探討如何能活出更完整的自己。透過故事,也許是一面鏡子、也許是一個引子,也許是一個緩衝,讓心理學不再只是書中的知識,而能成為引領觀照自身的法寶。而《故事裡的心理學》所給出的那份切近,更是激活了允許自己成為自己的念頭,也許那才是心理學的初衷吧!
心理師、書評家/陳立倫
前言
如果說神話是眾人的夢,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也同樣如此。不管長大後的我們去了哪裡,過著怎樣的生活,從而遺忘了從前多少人事物。但那些我們年幼時聽過的故事,看過的書,卻怎麼也忘不了。我總認為,那些我們視之為童話或兒童青少年文學的故事至少向我們提供了兩座橋樑,一座通往我以外的他人,一座通往內心的自己。
因為這些故事具有普世性,我們可以輕易地在日常生活裡窺見和反思這些劇情和角色,他人甚至也能夠對我們的感觸心領神會。例如拒絕長大的彼得潘與快活的永無島,內心住著的化身博士,以及勇敢跳下兔子洞的愛麗絲,和想念家鄉玫瑰花的小王子。
從深度心理學(亦即研究潛意識心靈的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些人物與劇情無疑具有「原型」的性質,也就是人類代代相傳的心理特徵,所以這些故事才能在那麼多的書裡脫穎而出,被大家所喜歡與牢記。那些人物與事件經歷既是外在虛構的劇情,也是我們內心本有的人格與風景。它們揭示的不僅是當時身為孩童的我們,應當如何勇敢長大,同時更教會我們明白邪惡本自固有,面對恐懼該採取什麼態度。
做為一位輔導人員,我發現用這些故事來教導心理學不僅深刻有效,還總是能引起共鳴。因此我挑選了幾篇兒童及奇幻文學的故事,做為每個大人用來瞭解自我及家中孩童的引子。希望能透過這些它們,讓每個困惑於成長及教養的成人,能有機會用嶄新的眼光來重新看待那些我們早已熟悉的事物、他人、與自己。
為了幫助讀者瞭解深度心理學的概念,我依照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的順序,依次介紹在這些階段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心理學知識。它們分別是夢與潛意識(孩子如何跨越至青春期)、永恆少年(青少年期的重要原型)、陰影(中年危機的首要功課)、與個體化(人生下半場的最終追尋),同時,每個主題都用兩至三篇故事做引子,希望這樣的編排能逐步使人深入自己的心靈。此外,為了方便讀者學習,特地在專有名詞出現的地方都設計了「深度心理學小學堂」加以補充,希望本書能起到推廣深度心理學的目的。
你可能會發現,越後面的章節份量越多,那是因為在中年之後,隨著死亡焦慮的現身,我們的後半生將遭遇前所未有的意義危機,這使得我必須用較多的內容來討論我們人格最終的整合之道。我所喜愛的深度心理學與存在心理學(亦即研究意義、孤獨、死亡、與勇氣的心理學)之所以迷人正在此處,因為它們關切著人的整體,勇於將眼光望向實驗室外的生活,這是當代許多把人性簡化為生化反應的學院派心理學家所不願做的。
正是在這樣的簡化裡,心理學喪失了引領現代人觀照自身的能力,而這本是心理學的任務。心理學是人的心理學,不是大腦的心理學。人不只是被動的生化反應,我們的選擇也塑造了自己。正是在這樣的拉扯矛盾中,人性被推到了一個同時具備崇高以及悲劇性的位置。也因為如此,我誠摯地邀請每個大人能跟我一起用深度及存在心理學的眼光重讀一遍書裡的故事。
內文裡的故事在國內均有譯本,這是我刻意挑選後的結果,目的是方便讀者能找到原著。而分析的內容並非無中生有,相反地,是墊基在前輩心理學家努力下的結果,包括河合隼雄、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以及吉妲.桃樂絲.莫瑞那等人的著作都是我寫作時重要的參考,當中有不少引用和致敬的部分,特此說明與致謝。
但不論是誰的觀點,還請正在閱讀本書的您能夠記得,我們的分析只不過是一種角度,甚至說不上是最好的角度,只有你的詮釋才適合你自己。話雖如此,但我的詮釋卻是緊緊依著人最終的整合而發的,這也是一直以來我看待童話與傳說的方式。受益於粉專讀者、講座聽眾、與課堂學生的回饋,我深信,完整是人一生的追尋。如果你能從本書中得到一窺心靈家園的契機,這不僅是我的企盼,也是我的榮幸。謝謝你選擇打開了這本書,我相信書中所寫不會讓你失望。

【預購】日本妖怪圖鑑:百鬼妖繪卷◎山本野理子(譯者:王新禧)
平常價 $36.00知名浮世繪收藏家「中右 瑛」長年研究成果及監修──
葛飾北齋、歌川國芳、月岡芳年等30位浮世繪巨匠精美手繪,
128幅經典作品、67個妖怪傳說,
帶你認識百物語、江戶時代流傳的妖怪角色!
這些富有人情味,可愛又迷人的日本鬼魅和妖怪,
無論在哪個時代都存在於世,
從古日本就流傳於巷弄的【百鬼夜行】、【大江山酒吞童子】,
江戶時代流行的【百物語】、夜半【狐出嫁】,
在幕末之時的浮世繪上華麗登場,
關於妖怪的戲劇、小說、怪談也粉粉出籠,
創作裡不只包含現代奇幻作品中常出現的【雨女】、【九尾狐】、【付喪神】等,
曾經發生於歷史上源平合戰的平清氏和源義經,
也化作妖怪和幽靈,以誇張、氣勢宏大的筆觸出現於浮世繪中。
這些妖怪們,反映著離亂的人心、腐敗的幕府,
駭人聽聞又異想天開,
有著諷刺時政的黑色幽默,
也有著人心最深的絕望恐懼,
有些妖怪滑稽出場且無害,僅僅是娛樂大眾:
擁有九條命的【貓妖】,化作人形吃掉鼠年出生的人,
被丈夫背叛,含鬱而終,附身在燈籠上的【燈籠鬼阿岩】,
漁夫最怕在風浪中遇到,居住在大海裡的【光頭妖怪海坊主】,
喜歡突然出現嚇人,外貌形似七、八歲孩童的【一目小僧】……
寄託著人們的想像力,讓庶民文化蓬勃發展的日本妖怪,
繼續影響著後世的藝術創作,
不論是幽靈、鬼、妖還是妖術師
與本書一同鑑賞珍貴的浮世繪,
走進神祕有趣的妖怪世界吧!
本書特色
◎國際浮世繪學會常任理事、知名浮世繪收藏家「中右 瑛」多年研究成果及監修,堪稱妖怪浮世繪卷之經典。
◎精選由文政至幕末年間(1804-1868),128幅浮世繪大師畫作,加上歌舞伎、怪談巡演等知名場景解說。
◎全書分4大類妖怪:幽靈、鬼、妖術師、妖怪,67個流傳於古日本的妖怪寓言、怪談故事,諷刺時政與反映當時擾亂世相。
山本 野理子
藝術學博士,日本風俗史學會理事。
監修者簡介
中右 瑛
畫家,浮世繪收藏家,國際浮世繪學會常任理事。著有《魑魅魍魎の世界―江戸の劇画・妖怪浮世絵》、《浮世絵 魑魅魍魎の世界―江戸の劇画 魔界霊界の主人公たち》、《四大浮世絵師―写楽・歌麿・北斎・広重》等。
譯者簡介
王新禧
日本文化研究者。著有《日本妖怪奇譚》,譯有日本小說《怪談》、《平家物語》,隨筆《徒然草》等。

【預購】日本現代監獄的制度◎河合幹雄(譯者:陳聖怡)
平常價 $31.00犯罪入獄可不是輕鬆免費吃牢飯!
無論是電視影集還是新聞媒體,監獄帶給人們的印象不外乎為:
關押一群反社會的暴力分子,組織幫派鬥毆、無法無天的地方;
不想工作、好吃懶做的人,成為偷竊慣犯就只為了進入這裡免費吃牢飯;
犯下重大刑案的犯人,基於人權保障而被監禁終生的場所⋯⋯。
實際上,世界各地每年新入獄的受刑人,約有半數是再犯者,這些監獄裡的熟面孔可以說正是獄中生活的專家。
本書將介紹日本的現代監獄──刑務所的相關規範。
日本自從2005年通過法條,將以往統稱「監獄」的設施,全面改稱「刑務所」,明確定位其矯正與教化犯罪者的深意。
畢竟,入獄者當中有許多面臨困境的人,而刑務所正是引導受刑人更生、融入社會的機構。
生活在牆內的受刑人,是這麼度過每一天!
・多人擠在一間牢房,不但如廁大家都看得到,每次還只能上5分鐘
・每個禮拜只能洗2次澡,夏天頂多再加1次
・需要在工廠勞動,一個月服刑勞役的薪水連超商店員的一天都不到
・未經刑務官同意,不可意和其他受刑人談話,說話只能趁運動放風時間
・每天有規律的早中晚三餐,調味不但清淡,也被禁止吃零食
日本的刑務所,又是如何幫助服刑完畢的受刑人回歸社會?
・每月舉辦一次慶生會,為當月壽星一起慶祝
・受刑人有每年一次的例行健康檢查
・符合假釋條件的人,出獄後可住進更生保護設施,並接受就業輔導
・假釋出獄前要先學習自主生活,也能從事購物、志工與就業體驗
・假釋者每個月都要固定與觀護人面談2次,報告生活近況
相信在社會奮鬥中的你我,許多人都自認此生與牢獄生活無緣。
然而,我們卻依然有可能在未來的哪天,因為某個原因而入獄服刑。
此前身處在牆外自由世界的我們,根本無從知曉牆內的生活。無論是作為風險預防知識,還是關懷人權議題,我們都有必要認識監獄的相關制度和規範。
本書特色
◎日本現代監獄全圖解,從日本刑務所的體制、入獄的流程到獄中生活,掌握日本現代監獄的方方面面。
◎全書架構分「入獄」、「獄中生活」、「休閒」、「刑務官」與「出獄」五大部分,共53個主題,每個主題均附標籤欄,快速找到對應的對象和地點。
◎收錄「特別專欄」,一覽日本刑務所真實發生的事件,以及現行面臨的問題。
作者簡介
法律社會學者。於京都大學研究所專攻法律社會學後,留學法國法學研究所的名門學校巴黎第二大學。之後曾任京都大學法學部助理,現為桐蔭橫濱大學法學部教授兼任副校長,同時也是公益財團法人矯正協會評議員、全日本慈善面試委員聯盟評議員,也擔任日本犯罪社會學會理事、日本法社會學會理事、日本被害者學會的理事。曾任警察大學教師、囑託法務省刑事設施視察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務。著有多本探討日本刑務所制度與刑罰的專書,亦曾參演電視節目及接受報章雜誌等媒體專訪。
譯者簡介
陳聖怡
享受有日文的生活,曾留學東京,熱愛筆譯。
譯有《推理迷必備的犯罪現場科學搜查》、《心理學使用說明書》、《向阿德勒學習:為活得更好而工作》、《世界史劇場:甲午、日俄戰爭始末》、《極簡德國史》、《極簡俄羅斯史》、《極簡法國史》、《極簡印度史》、《極簡土耳其史》、《極簡巴西史》,以及多種歷史、旅遊、生活實用書。

【預購】星空帝國:中國古代星宿揭祕◎徐剛,王燕平
平常價 $38.00提到獵戶、天蠍、蛇夫等星座,西方星空生動鮮活的形象就會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
可是說到中國星官,我們所能聯想到的只有古書的星點和連線,
系統的古代星座知識,如今已經很少有人了解。
然而在遠古以前,中國民族對星宿的觀察,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司馬遷以北斗為天帝御車,運行於天之中央,建立四季,調節五行,規劃太陽的行度。
◆諸葛亮夜觀天象,見月亮行到畢宿附近,料定必有連日大雨,僅派一千士兵勝出司馬懿。
◆朱元璋為了凸顯自己授命於天,要求京城取法於星象,整體結構仿效了天市垣的形制。
◆人們在傍晚看到蒼龍七宿緩緩升起,便舉行隆重的祈雨儀式,望神龍降下春雨滋潤萬物。
星塵祭祀演變為民間節日,星宿四象化身為天國諸神——
時至今日,「三星高照」、「氣沖斗牛」、「動如參商」等詞語,
無不對應華夏民族的眼底星空。
▇▇▇▇▇▇▇▇▇▇首度以圖畫呈現三垣二十八宿,星占家的天上人間▇▇▇▇▇▇▇▇
「天垂象,見吉凶」——祖先們將天上的二十八宿與地上的十二國對應,
當月亮、行星或異常天象出現在某個星宿,就預示著相應的地區會發生某種災禍或事件。
星占家在天上複製的人間社會裡,有規模宏大的戰場、天子躬耕的籍田、
關押犯罪百姓的牢獄、甚至連井水與廁所也沒放過——
廁內的星體黃色則吉,青白或黑,則為天下疾病的預兆。
然而中國古代天文星占被朝廷所壟斷,民間不許私習天文,
因此除少數亮星外,百姓口口相傳的民間星座與官方的有很大區別。
《星空帝國》以昔日皇家「司天監」嚴禁流入民間的祕籍《步天歌》為線索,
首度嘗試以圖畫形象表現中國星官,對歷朝的星斗做了整理,
並以現代科學研究反推星占家張冠李戴、左逢右源的政治說法,
將歷史事件與星象變異做了縝密的推斷結合,譜寫屬於帝國的星象文化史。
▇▇▇▇▇▇▇▇▇▇▇▇▇▇星空之下,東西方奇想交織▇▇▇▇▇▇▇▇▇▇▇▇▇▇
東西方古人在最初仰望星空時,都不約而同地將星點連綴成圖案,
中國星占家幾乎完全從實用的角度設立星官;西方觀星者則用想像力描繪著天穹上的圖案,
雖各自獨立起源和發展,但之間也存在相似的定義。
《星空帝國》以【中西對照】的單元,呈顯出東西方的星空族譜——
★紐西蘭人將東方的「尾宿」視作魚鉤,拖上來的那條魚就是紐西蘭大地。
☆華夏民族眼中的「武仙座」,在希臘神話中是大名鼎鼎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西方星座中「獅子座」的頭部,也是中國「軒轅星官」的主體。
☆中國名曰「大火」紅色亮星,則是西方「天蠍座」的主星。
眾星在各地傳說中自有歸處,又分庭抗禮,同為人類對宇宙造化的驚嘆。
▇▇▇▇▇▇▇▇▇▇▇歷代星空詩詞賞析,漫步文學宇宙▇▇▇▇▇▇▇▇▇▇▇▇▇▇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戰國)屈原《九歌‧東君》
.星躔寶校金盤陀,夜騎天駟超天河。——(唐)杜甫《魏將軍歌》
.蒼龍掛闕農祥正,父老相呼看藉田。——(宋)蘇軾《元祐三年春貼子詞‧ 皇帝閣》
不墜的星斗,也點亮了古人的詩心,
作者整理歷朝的詩詞歌賦、書畫碑拓,
讓人在仰望繁星、搜尋斗宿之際,也走入華夏五千年來,浪漫的文學想像。
無論是天文觀察,歷史追溯、文學研究愛好者、都能以本書重新打開星空。
本書特色
◎首度以圖畫呈現中國三垣二十八宿,譜出華夏星占家的天上人間:
借鑑西方古典星圖,以圖畫形象表現中國星官,有助於人們了解中國星名含義和其所蘊含的傳統文化,開中國星官形象化之先河。
◎結合歷史事件與星象變異,民間典故與皇家祕術,譜寫帝國的星象文化史:
濃縮 詩詞歌賦、書畫碑拓、成語典故、民間傳說等中國文化元素,按照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順序重新做了整理,譜出天人合一的華夏星象文化。
◎中西方星空交叉對照,古代星象學VS西方天文學:
以【中西對照】的單元,呈顯出東西方星空帝國的星空族譜、神話起源,整理東西方五十顆恆星對照表、附錄天文圖、步天圖。
名家推薦
◎《星空帝國》一書,以豐富精美的圖畫和活潑明快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古代中國天文學家眼中的燦爛星空。書中以三垣二十八宿為線索,將天文學知識、傳統文化和傳說故事娓娓道來,內容豐富,引人入勝。書中不少古代星圖,也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對於天文愛好者和對星空感興趣的人,實在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劉次沅(著名天文史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史委員會前主任)
◎中國星座歷史悠久,它不僅是古人對星空的解讀,更是中華文化的一個載體。《星空帝國》一書從科學、歷史、文化等不同角度為我們全面呈現了中國星官體系及其蘊含的傳統內涵。讀者欣賞作者繪製的精美星圖和生動的中國星官形像,宛如游歷於天上的街市,輕鬆閱讀中已經將全天星斗了然於胸。——朱進(北京天文館館長)
◎本書圖文並茂,尤以繪圖見長,將帶領讀者走進中國古代的星空帝國。茶餘飯後、雨夕燈窗,閒來翻閱本書,如步入繁星點點的天庭;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攜書按圖索驥,可把握星座歷史在胸中。如果你想了解天文,請不要忽視這部可以讓你認識中國星空、學到歷史知識的優秀入門書。——王玉民(著名天文史學家、北京天文館研究員、中國古天文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
◎東西方自古即對這同一片天空各自劃分了許多星座,但是既完整又有系統的介紹中國古代星宿的專書卻一直很缺乏,還好現在有這本書可以彌補了。我不曾讀過內容這麼詳盡、插畫如此精美的中國古代星宿專書,透過這本書,您會知道,古代的中國是如何詮釋這同一片的天空。——星星工廠呂其潤
◎天文是最貼近人文的自然科學,我們常接觸西洋的星空意象,但古中國的星官星斗與文化藝術等的融合,更值得細細探索!且讓《星空帝國》一書來帶您神遊古中國的宇宙!——台北市天文協會常務理事.台灣星空守護聯盟版主 劉志安
◎體現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的具體內容,附以真實故事和美麗傳說,追溯股天文歷史的脈絡,頗富趣味,對研習天文占星者更是獲益匪淺,可增廣向來較缺乏的恆星天文背景知識,紮實地奠定這方面的認知和應用。——天人之際占星學會顧問 秦瑞生
◎作家、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讀者好評
◎關於中國星宿的最好的科普書!
◎中國悠久的文明在那天宇之上穿越了數千年,以後抬頭仰望繁星時,又多了一份中國古老天文分野的期待。
◎這本書應該是給中國古代天文愛好者和傳統文化愛好者的福利了,書中配了大量的彩圖以饗讀者,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形像把星官深深地印刻在腦海裡,一改以文字為主的星官介紹的枯燥乏味,美麗的圖片形成的直觀形像帶給讀者強大的視覺衝擊。
◎以步天歌為底本考證古代天文星宿,好在圖片優美兼有中西星座對照說明。好之者為之。甚為精心。
◎內容上介紹全面具體,不光有中國星座的古代現代介紹,而且還有全球其他國家的對比星座介紹。可以說,擁有了這一本書,基本關於星座的種種疑惑便會迎刃而解。

【預購】極簡埃及史◎山崎世理愛、五十嵐大介(譯者:蔡麗蓉)
平常價 $29.00馬木路克王朝.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奧拉比運動.以阿戰爭.2011年埃及革命
提到埃及,你可能會想到壯麗的金字塔、神祕的人面獅身像以及法老的詛咒。但在這些古老的象徵背後,埃及的歷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文明史。從尼羅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到伊斯蘭時代的興衰。本書將帶你深入探索這片位於非洲與亞洲交匯處的土地,了解數千年來的歷史變遷。
本書涵蓋了從古埃及王朝到現代埃及的各個重要歷史階段,揭示了這片土地上不同文化與宗教的交織與衝突,包括古埃及文明的輝煌,亞歷山大大帝與羅馬的統治、伊斯蘭教的傳播,以及近代的殖民統治與獨立運動……
★★早期的埃及金字塔不是四角錐型?★★
大家所熟悉的金字塔都是完整的四角錐型,但是最早期的金字塔其實是分6層的「階梯金字塔」,後來才建造出上半部與下半部傾斜角度不同的「曲折金字塔」,最後才固定成四角錐型。
★★埃及國王其實是昔日的奴隸?★★
13世紀統治埃及的埃宥比王朝,在戰爭中派出了「馬木路克」奴隸兵。其中一位將領擊敗了蒙古軍而聲名大噪,最後成為當時的蘇丹國王──拜巴爾一世。
★★蘇伊士運河的收益歸英國所有?★★
1869年,連接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竣工。然而修建當時,埃及政府面臨財政困難,於是將經營運河的公司股票大部分都賣給了英國,導致建成後無法獲得收益。
本書為所有對埃及歷史感興趣的讀者而寫,無論你是第一次接觸這段歷史,還是希望深入了解埃及的過去與未來,這本書都將帶給你豐富的故事與深刻的洞察。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歷史旅程,探索埃及的無盡魅力!
本書特色
◎一冊認識埃及,穿越考古挖掘的遺跡與遺物,探索這片土地上數千年的錯綜複雜。
◎全書依時間脈絡分成8個章節,各章均附小專欄,介紹各領域的埃及偉人。
◎隨主題搭配簡易的地圖、好懂的關係簡表與生動插圖,不必死背,讀歷史也能像看話劇一樣有趣!
1992年出生於東京都。早稻田大學文學學術院講師(終身教授)。博士(早稻田大學文學)。專攻埃及學和埃及考古學。主要論文包括“Repeating the Ritual Underground: Performance of the Royal Object Ritual in the Middle Kingdom,”Gracia Zamacona, Carlos(ed.), Variability in the Earlier Egyptian Mortuary Texts ,Brill、「エジプト中王国時代における器物奉献儀礼の変容とその社会的背景」《オリエント》第65卷第1期、第1~17頁(2022年)。
五十嵐大介(編著)
1973年出生於東京都。早稻田大學文學學術院教授。博士(中央大學歷史學)。專攻近代阿拉伯和伊斯蘭歷史。主要著作包括《中世イスラーム国家の財政と寄進:後期マムルーク朝の研究》(刀水書房)、《岩波講座 世界歴史 第9巻 ヨーロッパと西アジアの変容11〜15世紀》(共同著作,岩波書店)。
譯者簡介
蔡麗蓉
樂在堆疊文字之美,享受譯介語言之趣,盼初心常在,譯作年年增長。

【預購】臺灣傳說的心靈探索:虎姑婆與在地故事集◎鐘穎(愛智者)
平常價 $32.00
【預購】都市生存手冊:從地震、火災到暴力犯罪,我們第一時間該如何自保求生?◎Fielder編集部 (譯者:趙鴻龍)
平常價 $35.00
【預購】野外生存圖解:掌握自然中的生存技能◎Fielder編輯部(譯者:劉姍珊)
平常價 $29.00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