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1914-1949
- 1914-1949 To Hell and Back: Europe
- 1945-1975
- 9786267129098
- 9786267129210
- 9786267129241
- 9786267129418
- 9786267129449
- 9786267129647
- 9786267129821
- 9786267129838
- 9786267129968
- 9786267129975
- 9786267234099
- 9786267234136
- 9786267234167
- 9786267234273
- 9786267234419
- 9786267234501
- 9786267234556
- 9786267234709
- 9786267509074
- 9786267509111
- 9789578654204
- 9789578654372
- 9789578654648
- 9789578654907
- 9789860763140
- 9789865524449
- A History of Islam in 21 Women
- A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Critical Crossroads
-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 Ang Cheng Guan
- Anthony Reid
- Blood and Earth
- Blood and Earth: Modern Slavery Ecocide and the Secret to Saving the World
- David W. Anthony
- Erica Fox Brindley
- Gerard Russell
- Heirs to Forgotten Kingdoms: Journeys Into the Disappearing Religions of the Middle East
- 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
- Hossein Kamaly
- Ian Kershaw
- Imperial Alchemy: Nationalism and Political Identity in Southeast Asia
- J. D. Vance
- John Mearsheimer
- Kevin Bales
- Louisa Lim
- Matt K. Matsuda
- Max Hasting
- Pamela Kyle Crossley
- Peter Hessler
- Sanping Chen
- Southeast Asia After the Cold War: A Contemporary History
- Susan Blackmore
- The Buried: An Archaeology of the Egyptian Revolution
- The Great Delusion
- The Horse
- The Meme Machine
-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mnesia: Tiananmen Revisited
- ohn Curtis Perry
- the Wheel and Language: How Bronze-Age Riders from the Eurasian Steppes Shaped the Modern World
- はやしとしお
- 三成美保
- 世界歷史
- 东南亚史
- 东南亚的当代新秩序
- 中国历史
- 中國
- 中國歷史
- 乾隆
- 乾隆的百宝箱:清宫宝藏与京城时尚
- 乾隆的百寶箱
- 乾隆的百寶箱:清宮寶藏與京城時尚
- 亞洲史
- 亞洲文化
- 亞洲歷史
- 人文
- 人文史
- 人文史地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人類社會學
- 伊恩.克蕭
- 伊斯兰教
- 伊斯蘭教
- 何伟
- 何偉
- 俄羅斯
- 傑德·凡斯
- 傑拉德·羅素
- 全彩图解中央欧亚史:再现骑马游牧民的世界,二千年草原文明演变
- 全彩圖解中央歐亞史:再現騎馬遊牧民的世界,二千年草原文明演變◎
- 八旗
- 八旗文化
- 六四
- 其他
- 凯文·贝尔斯
- 凱文·貝爾斯
- 刘仲敬
- 劉仲敬
- 勞工
- 勞工階級
- 半透明鏡
- 半透明鏡:清帝國意識形態下的歷史與身分認同
- 半透明镜:清帝国意识形态下的历史与身份认同
- 南亞
- 历史
- 又一個時代
- 古代中國的24小時
- 古代中國的24小時:秦漢時代的性愛與食衣住行
- 古代中國與越:中國南方邊境的自我認知與族群認同.錢德樑
- 古文明
- 台灣
- 國族
- 國際
- 地獄之行:二十世紀歐洲百年史(卷一)
- 埃及的革命考古学
-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
- 外國文學
- 大卫·安东尼
- 大幻象
- 大幻象: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政治現實
- 大衛·安東尼
- 天安門
- 太平洋
- 女性
- 女性的世界史:理解性別意識與歷史變遷,開啟性別史的新視野
- 姬岡壽子
- 安东尼·瑞德
- 安東尼·瑞德
- 宋宜真
- 宗教
- 小濱正子
- 小說
- 帝國煉金術:東南亞的民族主義與政治認同
- 底層
- 廖珮杏
- 心理勵志
- 心靈成長
- 性別
- 愷易緯
- 我們的海:一部人類共有的太平洋大歷史
- 战争
- 戰爭
- 散文
- 文化史
- 文化研究
- 文化評論
- 文善
- 文学
- 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從萊佛士爵士到李光耀,駕馭海洋的小城大國(全新修訂版) Singapore: Unlikely Power
- 日本翻譯
- 日本與中國
- 書
- 木兰与麒麟
- 木蘭與麒麟:中古中國的突厥 伊朗元素
- 李瑋茹
- 李璦祺
- 杰德·凡斯
- 東南亞
- 東南亞史
- 東南亞的當代新秩序
- 東南亞的當代新秩序:後冷戰時代的東南亞國際關係史 ——對內成立區域共同體,對外走出中美博奕之路
- 林俊雄
- 林慕蓮
- 林添貴
- 林瑞
- 林華
- 柯娇燕(
- 柯嬌燕
- 柿沼陽平
- 歐亞帝國
- 歐洲
- 歷史
- 歷史文化
- 民族學
- 江玉敏
- 洪清源
- 海外
- 海洋
- 清朝
- 游若琪
- 烏克蘭
- 現實
- 生活
- 當神成為機械人
- 盧靜
- 真實記錄
- 石人考古学:突厥遗绪与欧亚草原的世界
- 石人考古學:突厥遺緒與歐亞草原的世界
- 社会议题
- 社會寫實
- 社會文化
- 社會觀察
- 社會議題
- 約翰·培瑞
- 約翰·米爾斯海默
- 絕望者之歌
- 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暢銷經典回歸版】
- 繁體
- 绝望者之歌:一个美国白人家族的悲剧与重生
- 罗斯大地
- 翻譯
- 考古研究
- 胡塞因·卡玛利
- 胡塞因·卡瑪利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葉品岑
- 蘇聯
- 血与土
- 血與土
- 血與土:現代奴隸、生態滅絕,與消費市場的責任
- 被隱藏的眾神
- 被隱藏的眾神:一段在中東尋找古老智慧的旅程
- 語言
- 譯者:苑默文
- 譯者:葉佳怡
- 譯者:譚天
- 譯者:賴芊曄
- 譯者:馮奕達
- 译者:朱振宏
- 译者:谭天
- 賴惠敏
- 賴芊曄
- 越
- 越南启示录1945-1975
- 越南啟示錄1945-1975:美國的夢魘、亞洲的悲劇(上、下冊不分售) Vietnam: An Epic Tragedy
- 迷因
- 迷因: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The Meme Machine)
- 逆轉的文明史
- 逆轉的文明史:羅斯大地──成為歐洲而不能,逃離亞洲而不得的俄羅斯演化史
- 逆轉的文明史:美索不達米亞 古老的人類文明曙光如何熄滅,墮落成今天伊拉克窪地
- 逆轉的東亞史
- 逆轉的東亞史(1)
- 逆轉的東亞史(1):非中國視角的東南(吳越與江淮篇)
- 逆轉的東亞史(2)
- 逆轉的東亞史(2):非中國視角的西南(巴蜀、滇與夜郎篇)
- 逆轉的東亞史(3)
- 逆轉的東亞史(3):非中國視角的華北(晉、燕、齊篇)
- 逆轉的東亞史(4)
- 逆轉的東亞史(4):非中國視角的華北(上海自由市篇)
- 鄒宜姮
- 鄭天恩
- 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
- 金浩东
- 金浩東
-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那些勵志書不會告訴你的人生真相
- 陳三平
- 雅筑安・梅爾
- 面紗之下:二十一位女性的伊斯蘭世界史
- 面纱之下:二十一位女性的伊斯兰世界史
- 韓翔中
- 馬、車輪和語言:歐亞草原的騎馬者如何形塑古代文明與現代世界
- 馬克斯‧黑斯廷斯
- 馬特‧松田
- 馮奕達
- 马、车轮和语言:欧亚草原的骑马者如何形塑古代文明与现代世界
- 马克斯‧黑斯廷斯

【預購】血與土:現代奴隸、生態滅絕,與消費市場的責任◎凱文·貝爾斯(Kevin Bales)(譯者:江玉敏)
平常價 $3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當人權被踐踏,大地亦在淌血
即使在人權昌明的時代,奴隸仍然存在。
貧窮、天災、戰亂,剝奪了他們的尊嚴與生計。
為了求生,他們被迫從事對地球生態傷害最大的產業。
3580萬奴隸對地球的傷害,僅僅次於人口數億的中國與美國。
以暴力、詐欺宰制奴隸的犯罪集團,
同時也是自然環境最兇殘的破壞者。
可喜的是,終結這一切,比想像的容易。
即使在人權昌明的時代,奴隸仍然存在。
貧窮、天災、戰亂,剝奪了他們的尊嚴與生計。
為了求生,他們被迫從事對地球生態傷害最大的產業。
3580萬奴隸對地球的傷害,僅僅次於人口數億的中國與美國。
以暴力、詐欺宰制奴隸的犯罪集團,
同時也是自然環境最兇殘的破壞者。
可喜的是,終結這一切,比想像的容易。
【孟加拉】舒米爾一家人生活在沿海的桑達爾班斯群島上,那裡是世界上最大的魚蝦供應產地之一。16歲的時候,人口販子來到他的家中,答應給他的父母2000塔卡(約1000台幣),包吃包住,還有更多的錢,讓他去島上幫忙宰殺清洗海上捕來的魚獲。但到了島上,他過著奴隸般的生活,吃不飽、穿不暖,拿不到任何一毛錢,卻得日以繼夜的工作。睡眠剝奪導致精神渙散,精神渙散導致他們經常在工廠裡受傷。營養不良、衛生條件不佳,更讓他們苦於腹瀉、發燒。傷者無法得到醫療,許多同伴因此病死。其中兩個年幼的同伴甚至遭到守衛的強姦……
【迦納】亞伯拉欣是誠實的穆斯林,在父母相繼雙亡後,隨著叔叔一起流亡迦納南方的金礦區討生活。礦場老闆承諾他們只要辛勤工作就能存到錢,然而,無論他們如何努力地在岩壁上敲鑿、在礦坑裡挖掘、在烈日下賣命搬運一籃又一籃的礦石,老闆總是不付錢,因為他們微薄的所得尚不足償還他們的伙食費、工具費,以及看病的錢。他們沒有看穿這是奴隸主慣用的「債務陷阱」,虔誠的他們只是對自己的不夠努力感到自責。有一次在礦坑裡他被落石擊昏,醒來後的醫療費又為他增添了400美金的債務……
對生活在富裕、安定、法治保障完備之中的台灣人來說,「奴隸」似乎是一個遙遠的概念。然而,像是舒米爾、亞伯拉欣這樣的苦命人其實在全球高達3580萬人(2016年的統計)。他們或是遭遇戰亂、或是被天災摧毀了原本的農田,或是僅僅因為過於貧窮,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被人蛇集團哄騙,最後因為暴力脅迫或債務陷阱淪為所謂的「現代奴隸」(modern slave)。
本書作者凱文·貝爾斯(Kevin Bales)是現代奴隸領域的專家,為了撰寫本書,他費時七年,拜訪了遭到軍閥戰火肆虐的剛果錫礦場、孟加拉南方的養蝦場、迦納的金礦場,在巴西被非法暴力集團濫墾的熱帶雨林,透過對倖存者、廢奴工作者的親自訪問與各種調查,記錄下非法的人口販賣、奴役、性侵、詐欺的慘狀,同時思考解決之道。
人權侵害 = 生態滅絕
在他的記錄過程中,貝爾斯開始注意到另一個罕為人知但極其重要的事實:奴隸存在的地方,也存在大規模、殘忍無情的環境破壞與生態滅絕,包含破壞紅樹林、森林砍伐、殺害野生動物、排放溫室氣體、毒害土壤與水源等。奴隸都出現在非法的產業之中,而且都是難以查緝的地點,如深山或叢林深處等人煙罕至之地。既然連人的性命與尊嚴都不顧了,更遑論任何對環境的保護與尊重。於是,大片有高度經濟與環境價值的樹木被砍伐,土壤遭到汞、硫酸等毒物的汙染、原始生態遭破壞,大地原本具備的碳捕捉與碳固存能力也一點一滴的瓦解……
從數字上來看,雖然2016年全球的奴隸人口約3580萬人,但整個非法奴隸產業產生的碳排放成為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碳排放者。以2010年的數據來看,全球的碳排放總量在318至331億噸之間,但僅僅是以奴隸為勞動力的非法森林砍伐導致的碳排放就高達25億噸,這個數字超過印度全國與整個非洲的排放量。
更重要的是,這一切對人與壞境的破壞,不只是發生在遠方、與我們生活無關的事。貝爾斯藉著爬梳物品的供應鏈,讓讀者了解到這些破壞如何與我們的日常環環相扣。我們餐盤上的佳餚,可能就是孟加拉的血汗鮮蝦,建立在摧毀紅樹林和對童工的虐待。身邊的電子產品,可能就藏有來自剛果的鈳鉭鐵礦,從武裝民兵運作的奴役營地中開採出來。手上的金戒指,也可能是來自迦納,透過奴工用傳統方式,以有毒物質鍊洗出來的金子。然而,也正因為這些染上鮮血的現代奴隸的產物與我們息息相關,產業鏈末端的消費者其實掌握了打擊非法產業、終結奴隸的權力:只要我們願意多盡一點心力,不再消費染上鮮血的商品,或是要求生產商提供層層生產環節都沒有使用現代奴隸的證明,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拯救奴隸 = 永續發展
《血與土:現代奴隸、生態滅絕,與消費市場的責任》字裡行間展現出對我們所在的自然環境的敬畏與尊重,反思人性的尊嚴與價值。我們可以讀到作者對人權與生命深刻的關懷,更透過作者的文字,看見倖存者的堅韌;環境保護者、廢奴運動者在面臨強敵環伺時寧死不屈的勇氣、看見執政者改革的決心,更看見企業和消費者如何可以盡我們的心力,推動改變的發生。更重要的是,作者憑藉著對奴隸現場的親身採訪調查,以及對整個產業鏈的研究,鏗鏘有力地宣示:奴隸不是不能徹底消除,改變是可能的,而且一點都不難,只要我們願意從自己開始。
危機也正是轉機所在。3580萬的現代奴隸雖然對地球造成不成比例的巨大傷害,然而,正面觀之,當代奴隸的數量已經來到世界歷史上最少的程度,依靠奴隸運作的產業的產值也下降到歷史性的新低點。在全世界各國,奴隸都是非法的,終結奴隸是各國政府、人權團體、環保組織的共識,而終結奴隸所需要的資金,以全球經濟規模來看根本微不足道,但其經濟與環境效果卻非常巨大。也正因為如此,只要能消滅奴隸體制,對維護地球環境生態、改善碳排放,將收事半功倍之效。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施逸翔(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羅秉成(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發言人)
聯合推薦——李麗華(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楊智強(《報導者》記者)
推薦好評
「這是一本重量級的著作,揭示了地球生態的惡化與地球上最弱勢的一群人的處境的惡化兩者之間的循環關係。對那些認為地球擁有無盡的資源任由人類揮霍的思維來說,本書是一個振聾發聵的提醒。」——美國著名環保人士、《地球·地殏:如何在質變的地球上生存?》作者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
作者簡介
凱文·貝爾斯(Kevin Bales)
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是當今世界研究仍然存在的奴隸制度的權威,也是「解放奴隸」(Free the Slaves)的共同創始人和前任主席。「解放奴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權組織「反奴隸國際組織」(Anti-Slavery International)的美國姐妹組織。他同時也是《全球奴隸制指數》(Global Slavery Index)的共同編撰者,該指數是當今全球各界瞭解奴隸問題之嚴重性最權威的參考指標。
曾著有《可被遺棄之人:全球經濟下的新奴隸》(Disposable People: New Slavery in the Global Economy),該書深入探索泰國的性產業、茅利塔尼亞的水資源稀缺、巴西的木炭生產、印度的農業,以及巴基斯坦的燒磚業,並被屠圖大主教譽為揭露當代奴隸之殘酷現實的傑出學術研究。另外與人合著有《隔壁的奴隸:今日美國的人口販賣與奴役》(The Slave Next Door: Human Trafficking and Slavery in America Today)、《現代奴隸:兩千七百萬人的秘密世界》(Modern Slavery: The Secret World of 27 Million People)等書。
譯者簡介
江玉敏
出生於高雄,成長於屏東,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畢業。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發展學學院(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of University of Sussex)碩士畢業。曾於2015年在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交換學生一年,並在2016年於坦尚尼亞巴加莫由鎮(Bagamoyo town)的當地天主教大學中工作一年。作為港口的巴加莫由是東非當年奴役貿易的必經之地,也是後來19世紀時,東非終結奴役工作的主要地點。她在東非的經驗與見聞刊載於《皇冠雜誌》的《故事東非》專欄之上。
現於英國擔任Humanity Research Consultancy創辦人。該組織作為一間社會企業,致力於透過提供顧問與研究服務,終結現代奴役與人口販運,推動人權與勞權保障,曾在2019年競選成為英國劍橋大學育成孵化器的培育新創之一,並於2021年獲選為「最佳打擊人口販運與現代奴役顧問公司」(Best Human Trafficking & Slavery Research Consultancy 2021)。
玉敏也在天下《獨立評論》擔任專欄作者,分享她的社會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