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均榮,筆名空·龍貓。自開始寫作以來,大家都開始以龍貓稱呼他,卻忘了筆名中還有「空」字。此「空」採用的是佛教的概念,代表萬物沒有所謂的永恆與「實」,因此我們不斷執著地追求萬物都不會為我們帶來「真正」的快樂。
此次從台灣帶回來的書籍,將圍繞著「空」的概念。從《夜性性動物》描述的城市人空虛、《解憂電影院》試圖以電影得到啟發與解脫,到《廚房》裡的女主角如何圍繞著死亡生活卻克服死亡阴影,而在精神上获得拯救。我們的生活或許是「空」的,但我們經歷生活的過程卻那麼的實實在在,實到能以假亂真。
洪均榮,筆名空·龍貓。自開始寫作以來,大家都開始以龍貓稱呼他,卻忘了筆名中還有「空」字。此「空」採用的是佛教的概念,代表萬物沒有所謂的永恆與「實」,因此我們不斷執著地追求萬物都不會為我們帶來「真正」的快樂。
此次從台灣帶回來的書籍,將圍繞著「空」的概念。從《夜性性動物》描述的城市人空虛、《解憂電影院》試圖以電影得到啟發與解脫,到《廚房》裡的女主角如何圍繞著死亡生活卻克服死亡阴影,而在精神上获得拯救。我們的生活或許是「空」的,但我們經歷生活的過程卻那麼的實實在在,實到能以假亂真。
【預購】夜行性動物◎徐珮芬
平常價 $25.00在缺乏光線的世界裡,用聽覺、嗅覺、觸覺,甚至味覺找尋你,演化倒退,行為顛倒,我是野生,將眼盲,活躍於不見於光的關係裏,警覺著恐懼著消磨著,等待出沒,永無止盡。
《夜行性動物》收錄三十二首創作,呢喃短句交錯其中,是詩人穿走生活,竭盡求生,數著日子、看著電視,任慾望與不安湧動,思緒混亂致使語言失序,詩句時而放縱時而噤聲,眼前一切形變扭曲,甚至忘了自己的模樣,成了白晝中的失能者。
作者簡介
徐珮芬
花蓮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清華大學月涵文學獎、周夢蝶詩獎等。曾出版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2015)、《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2016,啟明)、《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2017,啟明)。
【預購】對不起,我可能對人過敏:給I型人的使用說明書◎吳冕
平常價 $34.00 話少,慢熱,喜歡安靜 ,
與真正喜歡且信任的人才會成為朋友,
在人多或喧鬧的環境中待久了會感覺很累
充電量趕不上耗電量,光是出門就是一種消耗。
出門約會一小時,需要靜靜躺上一整天。
是真的害怕社交?還是太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
內向的人總是在職場中被「透明化」,在人際關係中被「邊緣化」,帶來很多心理上的困擾。其實,內向不是一種缺陷,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冰山一樣,在人們看不見的海面之下,隱藏著太多的寶藏和能量。
本書解讀I型人的深層困擾,幫助內向的「社恐星人」擺脫人際交往、親密關係和職場成長中的現實困境。
【隨書附贈】「I型人能量書籤」一組四張(規格:4×12cm)
★願你不虧待每一份熱情,也不討好任何一種冷漠★
★活出自己的故事,愛自己的宇宙,開滿心上的花★
──關於I型人的性格「關鍵字」──
社恐VS社死
◆不管在哪種場合,也不管和哪些人在一起,我們都需要管理好對他人的預期。允許並接受總有人不喜歡你。
◆沉默也是內向者參與生活的一種方式。優先照顧自己的需求,先取悅自己,再取悅他人。
衝突恐懼症
◆有些事不是讓路就能解決的不必時時討人喜歡,有時候更需要的是被討厭的勇氣。
◆你可以不發脾氣,但不能不會發脾氣。不要輕易丟掉自己的攻擊性,它是你賴以生存的根本。
脫單無望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正是你身上的小瑕疵,才能決定讓誰走進你的世界。
◆不管別人覺得你好不好,你都可以把自己變好。
明明很努力卻不被看到
◆話少,不代表話的分量輕;不愛表現自我,也不代表就該被忽視。
◆職場上要學會內向式表達,修煉氣場,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最全面訊息。
──心理師給I型人的行動指南──
◆面對自我懷疑:好壞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活著不是為了完美,而是活出真實的自我。
◆無法拒絕他人:可以被動社交,但一定要主動選擇和誰交往。任何消耗你的人,多看一眼都你的不對。
◆遭遇人生的難熬時光:生活很渣,沒有人能可以避免它出軌,找到讓你舒服的小事,不用急著好起來。
對於I型人而言,接納自己的有限性,不是躺平也不是否定自己,而是給自己更清楚的定位。不用在你不擅長的戰場苦撐,找到你的內在寶藏,在你的世界一樣能夠光芒萬丈。
【專文導讀】
海苔熊|諮商心理師
溫暖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鄧善庭|諮商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按首字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吳冕
著名心理師。蘑菇心理聯合創始人,自媒體「內向星球」和「實用心理學」主編。撰寫的心理類文章有一千多篇,累計兩百多萬字。有多篇文章閱讀量超過十萬。
他積極推廣心理學知識,並宣導正面心理,引導人們成長。這也是他開創「內向星球」的初心所在。
【預購】為自己選對一幅唐卡:西藏唐卡繪畫大師帶路,讓你選對唐卡,創造自己的心靈聖境 The Sacred Thangka That Speaks to You◎ 蔣詠·辛傑 (Jamyong Singye)(譯者:林瑞冠, 賴隆彥)
平常價 $45.00 你跟你的佛菩薩對準頻率了嗎?
唐卡,不只是薄薄的一張畫而已,它可以遍滿廣大的心靈空間,
為你示現一個神祕境地,並帶你到達那裡,它甚至還會對你說話。
★隨書贈送──〈黃財寶天王〉原寸複製唐卡,讓你幸福、清淨、豐饒、滿願,一整年!
★藏傳佛教導師 第十二世廣定大司徒巴(泰錫度仁波切) 特別推薦
【選對唐卡,驅動心靈聖境】
選對一幅正確的唐卡,會散發清淨之光,為自己、家人、住家或辦公室──
★創造一個祈福祝禱的處所★平衡周遭環境的負面力量、清除障礙
★提醒觀看者自身本具的覺性★帶領修持者通往聖者的祕境★達到心靈的至高境界
【跟你的佛菩薩對準頻率!】
藏傳佛教的修持運用大量的觀想與祈願,而唐卡便是引領人進入觀想與祈願的路徑。因此,唐卡中佛菩薩的形貌、顏色、法器、手勢、坐姿,以及周圍的場景,都必須依照嚴格的造像度量規矩來創作,這樣才能圓滿體現佛菩薩本尊聖像,讓你跟佛菩薩對準頻率,得到祝福與指引。
【畫師帶路,開啟清淨加持之門】
唐卡繪畫被稱為「身語意的繪畫」:「身」是用來繪製唐卡,「語」是用來念誦咒語,「意」是用來觀修本尊。一位經過嚴格儀軌訓練的西藏唐卡畫師,除了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造像度量之外,而更重要的是擁有一顆清淨心,保持身語意的清淨來作畫。經由這樣而創作出的唐卡,能散發清淨能量,將本尊聖像的加持力傳達給人們。
◎本書簡介
■藉由神聖唐卡,找尋自身內在的佛
藏傳佛教發展出輝煌燦耀的神聖藝術型態──唐卡。幾千年來,這種深具影響力的圖像藝術為西藏人以及愈來愈多世界各地的人,引見了天神、天女、諸佛與菩薩。
為何它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引見諸佛的聖境,又能讓人從畫中領受加持呢?創作者——畫師,是一個關鍵,他必須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造像度量,以及如何念誦咒語和觀修本尊。經由這樣創作一幅正確的唐卡,便能活靈活現散發清淨之光,提醒著觀看者自身本具的覺性。
本書作者蔣詠‧辛傑,是當今第十二世廣定大司徒(或稱泰錫度仁波切)的弟子。從小承襲了舉世聞名的西藏唐卡畫風——噶瑪嘎孜畫派,此畫派從第八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米覺‧多傑(Mikyo Dorje, 1507-1554)認證為噶瑪巴自己的化身南喀‧扎西(Namka Tashi)創立,經由第八世司徒班禪丘吉‧炯涅發揚光大,一直延續至今。
本書透過畫師本身的作品及市面上各類的畫作交互比較、說明唐卡的畫派和圖像有哪些不同變化,同時幫助讀者如何從身相特點、顏色、裝襯裱畫等元素,一窺其中的差異,這些選擇唐卡的基本原則適用於所有傳承的唐卡,即使你不是佛教徒,也可以藉由這些內容找到一幅合宜、難得的唐卡,幫你達成不同的心願。
作者簡介
蔣詠‧辛傑(Jamyong Singye)
蔣詠‧辛傑於一九五五年出生於東藏康區(khan),年幼時舉家逃亡印度。六歲起入住印度索那達市(Sonada)的西藏寺院。青少年時期,在他的根本上師廣定大司徒巴(H. E. Kyabgon Tai Situpa)與老卡盧仁波切(V. V. Kalu Rinpoche)的建議下,開始學習西藏唐卡藝術,在這段期間,他追隨噶瑪嘎孜(karma Gardri)畫派的傳承大師傑嘎喇嘛(Gega Lama),學習唐卡繪畫的神聖修行藝術。經過多年密集訓練後,他也被認定為唐卡繪畫大師(Master Thangka Painter)。
他在世界各地教導唐卡繪畫藝術,同時,致力於保存並延續噶瑪嘎孜畫派這個古老西藏神聖藝術的傳統。他的作品曾在美國、歐洲與亞洲各地展出。著有《西藏藝術繪本》(The Tibetan Art Coloring Book, 1999),並出版二冊他的老師傑嘎喇嘛的著作《西藏藝術通鑑》(Principles of Tibetan Art),由美國國會圖書館贊助。目前定居於加州舊金山市。
作者網站:www.tibetansacredart.com
譯者簡介
林瑞冠
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學院戲劇系碩士、政治大學廣電系學士,曾經任職商業周刊記者與表演工作者,並於1998年成為佛教徒。譯有《你是幸運的》、《小吉寶貝》、《醒了就好》等書。
賴隆彥
海洋大學造船系畢業,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曾任中華佛學研究所藏文講師、智光工商德育老師、佛光出版社資深編輯、普門雜誌社資深編輯。譯作有《禪悅在當下》、《禪悅》、《佛教基本通》、《快樂來自八正道》、《觀呼吸》、《一心走路》、《森林中的法語》、《阿姜查的禪修世界》、《佛陀的聖弟子傳》、《正念的四個練習》、《正念之道》、《念處觀》、《佛法陪我走過病痛》、《自在面對死亡》與《起飛》等書。
【預購】做書的人: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陳雨汝, 廖建華
平常價 $34.00 「看他們在工作中閃閃發亮,讓人想跟著大步狂奔,一起發光發熱!」
為什麼首爾書展那麼圈粉?
為什麼K-pop那麼好聽?
為什麼韓國的內容產業那麼厲害?
太想知道這些謎底,熟稔韓國文化的韓中譯者陳雨汝、曾獲諸多肯定的獨立影像工作者廖建華、與書相愛相殺的獨立出版人陳夏民,在人人唱衰的出版冰河期不計成本組隊跨海,在大首爾地區探訪了十家風格各異的獨立出版社,只為了挖掘韓國內容產業的大祕寶!
他們也好奇,一樣是做內容的人,一樣是人數「一」起跳的個人工作者,這些韓國同業有什麼工作心法?於是,團隊深入韓國獨立出版人的辦公室、和他們喝咖啡吃燒肉喝馬格利、和他們搭地鐵爬山擺書展,甚至還坐凹別人工作室的書櫃……輕鬆有趣的故事、充滿啟發的工作哲學,創意工作者如何運籌帷幄?全都收錄在這裡!
本書特色
★有情感!台灣第一本深入韓國出版社辦公室採訪的書!另類國民外交!
★有風格!帥氣攝影加上精鍊文字!閱讀超享受!前後各16面黑銀雙墨印刷,像是在看寫真集!
★有領悟!觀察別人的工作模式,一定可以學到有用的知識與人生智慧!迷途羔羊不要錯過!
作者簡介
陳雨汝
韓語教學時是烏魷(現在有點後悔當初亂選字),翻譯或寫作時是陳雨汝。
寫過旅遊書和語言學習書,翻譯過小說、漫畫、字幕以及無數文件。
攝影者簡介
廖建華
獨立影像工作者,曾入圍一些影展,也出版過電影專書,新片緩慢製作中。
數年前從韓劇入坑,現則是K-pop音源粉,這次採訪後愛上馬格利酒
企劃者簡介
陳夏民
桃園人。桃園高中,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創作組畢業。曾旅居印尼,現於故鄉經營獨立出版社comma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