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9786263353121
- 9786269531561
- 9789571389127
- 9789573335764
- 9789573341710
- 9789862211571
- 9789863600930
- 9789863877837
- 9789869953016
- 9789882372757
- 9月號
- Eileen Chang in Private Letters
- R030082246
- 上海
- 上海的美丽时光
- 上海的美麗時光
- 也許你該看看張愛玲:看她內心強大,看她文字蒼涼,看她對愛執著◎
- 也许你该看看张爱玲
- 传奇【出版80周年限量爱藏版】
- 作家傳記
- 傳奇【出版80週年限量愛藏版】
- 傳奇【出版80週年限量愛藏版】:張愛玲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傳奇再現。限量附贈「不朽傳奇」金句藏書票組!
- 傳記
- 傾城之戀
- 傾城之戀【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短篇小說集一(1943年)
- 其他
- 半生緣
- 半生緣【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
- 印刻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印刻文學生活誌(8月號/2020)(第204期)
- 台灣
- 周芬伶
- 夏志清
- 大風文創
- 孟小冬
- 孤獨的人有他們自己的泥沼
- 孫筑瑾
- 寇致銘
- 對照記
- 對照記 【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全新增訂版】散文集三(1990年代)
- 小團圓
- 小團圓【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
- 小說
- 张爱玲
- 张爱玲的电影史
- 張小虹
- 張愛玲
- 張愛玲往來書信集
- 張愛玲往來書信集【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I)紙短情長+(II)書不盡言,兩冊不分售
- 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
- 張愛玲的假髮
- 張愛玲的電影史
-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 張愛玲課
- 張愛玲譯作選【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無頭騎士.愛默森選集
- 張愛玲譯作選二【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老人與海.鹿苑長春
- 怨女
- 怨女【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
- 惘然記【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全新增訂版】:散文集二 1950~80年代
- 愛默森選集
- 戴樂為
- 散文
- 散文集一
- 散文集三
- 文化與文學研究
- 文學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文本張愛玲
- 文訊
- 斷捨離
- 旅讀中國 5月號/2020 第99期
- 日本翻譯
- 易經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書
- 書不盡言
- 有鹿文化
- 木心
- 李歐梵
- 林建國
- 林徽因
- 柯瑋妮
- 民國女子
- 民國女子畫報
- 河本美紀
- 河本美纪
- 海上花開
- 海上花開【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
- 海外
- 淳子
- 澤宇文化
- 無頭騎士
- 環友文化
- 皇冠
- 皇冠 9月號
- 皇冠 第799期
- 皇冠 (9月號/2020)(第799期)
- 皇冠出版
- 短篇小說集一
- 短篇小說集三
- 短篇小說集二
- 秀威資訊
- 私札與私語:三顧張愛玲
- 秧歌
- 秧歌【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
- 立緒
- 第204期
- 第431期
- 紅樓夢魘
- 紅樓夢魘【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
- 紅玫瑰與白玫瑰
- 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短篇小說集二(1944~45年)
- 紙短情長
- 經典人物
- 經典小說
- 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
- 繁体
- 繁體
- 美紙
- 美紙 12月號/2021 ISSUE 8 張愛玲
- 翻譯
- 老人與海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9月號
- 聯合文學第431期
- 聯合文學(9月號/2020)(第431期)
- 聯經
- 色戒
- 色戒愛玲
- 色,戒
- 色,戒【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短篇小說集三(1947年以後)
- 色,戒:從張愛玲到李安
- 花落:張愛玲美國四十年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
- 華語電影
- 華麗緣
- 華麗緣【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散文集一(1940年代)
- 葉月瑜
- 蔡登山
- 蔡詩萍
- 蔡诗萍
- 蕭紅
- 藝術設計
- 蘇偉貞
- 蘇文瑜
- 蘇青
- 記錄
- 評論
- 謫花:再詳張愛玲
- 赤地之戀
- 赤地之戀【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
- 趙丕慧
- 鄭蘋如
- 鍾正道
- 鏡夢與浮花: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
- 長鏡頭下的張愛玲
- 陈子善
- 陳子善
- 陳相因
- 陸小曼
- 雜誌
- 雷峯塔
- 雷峯塔【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
- 電影
- 電影史
- 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高全之
- 魏可風
- 鹿苑長春
- 黃心村
- 8月號

【預購】秧歌【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張愛玲
平常價 $20.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活著,
不過是在時代的輪齒縫裡偷生罷了。
蔡康永:我看《秧歌》看到最後是會落淚的,因為發現張愛玲到最後原來還是相信愛情這件事。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飢餓的滋味他還是第一次嘗到。
心頭有一種沉悶的空虛,不斷的咬嚙著他,鈍刀鈍鋸磨著他。
那種痛苦是介於牙痛與傷心之間,
使他眼睛裏望出去,一切都成為夢境一樣的虛幻──
《秧歌》是張愛玲用寫實的筆調和敏銳的感性譜寫的農村哀歌。她由個人的溫飽出發,寫人們如何踉踉蹌蹌地追趕新時代前進的步伐,在新的政治體制下學說新話。然而,面對貧窮和飢餓的窘境,他們終於忍無可忍地暴動起來,引發恐怖的悲劇。全書在平淡中有張力,在慘澹中有滑稽,寓怪誕於真實,亦寄深情於日常。當肩負沉重擔子的人們再度扭起秧歌,既展現出張愛玲對複雜人性最深沉的凝視,也標誌著張愛玲小說風格的重大轉變。
作者簡介
張愛玲
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
有人說張愛玲是當代的曹雪芹,文學評論權威夏志清教授更將她的作品與魯迅、茅盾等大師等量齊觀,而日後許多作家都不諱言受到「張派」文風的深刻影響。
張愛玲晚年獨居美國洛杉磯,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色彩,但研究張愛玲的風潮從未止息,並不斷有知名導演取材其作品,李安改拍〈色,戒〉,更是轟動各界的代表佳作。
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