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1857
- 9786267156513
- 9786267156605
- 9786267156636
- 9786267156681
- 9786267356029
- 9786267356210
- 9786267356449
- 9786267356685
- 9786267520574
- 9786267520895
- 9786267747001
- 9789571398563
- 9789865509941
- 9789866319877
- Adventures of a Young Naturalist:The Zoo Quest Expeditions
- Constanze Mager
- Corporate Violence
- David Crow
- Dean Burnett
- Diana L. Eck
- Imperial Tragedy: From Constantine’s Empire to the Destruction of Roman Italy (ad 363—568)
- In Distant Lands:A Short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 India: A Sacred Geography
- Iván Repila
- L. Ac.
- Lars Brownworth
- Lesley Blanch
- Round the World in 80 Dishes: The World Through Kitchen Window
- Sir David Attenborough
- Spice:The 16th-Century Contest that Shaped the Modern World
- Stamped from the Beginning:The Definitive History of Racist Ideas in America
- The Anarchy: The East India Company
- The Happy Brain: The Science of Where Happiness Comes From
- The Last Mughal: The Fall of a Dynasty: Delhi
- The Sympathizer
- Viet Thanh Nguyen
- William Dalrymple
- and Why
- and the Pillage of an Empire
- happy brain
- 世界歷史
- 亞洲史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伊凡·雷皮拉
- 伊布拉·肯迪
- 伊斯蘭教
- 余慧敏
- 俄国
- 俄國
- 俄國文學
- 信仰
- 偷亞提拉的馬的男孩
- 偷亞提拉的馬的男孩:當代西班牙文學最亮眼新秀代表作
- 傳記
- 其他
- 別讓大腦不開心
- 別讓大腦不開心:神經科學家告訴你「快樂」的祕密,讓我們打造更美滿的生活
- 劇本
- 劉森堯
- 勵志
- 十七至十九世紀
- 十字军圣战:基督教与伊斯兰的二百年征战史(2025全新改版)
- 十字軍聖戰
- 十字軍聖戰:基督教與伊斯蘭的二百年征戰史(2025全新改版)
- 南亞
- 印度
- 印度末代帝国
- 印度末代帝国:1857年德里战役揭开蒙兀儿王朝的覆灭
- 印度末代帝國
- 印度末代帝國:1857年德里戰役揭開蒙兀兒王朝的覆滅
- 古文明
- 台灣
- 台灣老建築
- 同情者
- 吳季倫
- 周鼎倫
- 圖文書
- 地標
- 地理
- 基督教
- 報導文學
- 大乱局:东印度公司、企业暴力与帝国侵略
- 大亂局
- 大亂局:東印度公司、企業暴力與帝國侵略
- 大卫·艾登堡爵士
- 大江健三郎
- 大衛·克羅
- 大衛·艾登堡爵士
- 奴隸制度
- 威廉·达尔林普
- 威廉·達爾林普
- 安东·契诃夫
- 安東·契訶夫
- 宗教
- 定義集
- 定義集:諾貝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首部思想隨筆集
- 尋找藥師佛
- 尼泊爾的山居歲月
- 布芮尼.布朗
- 希臘羅馬時期
- 帝國的悲劇
- 帝國的悲劇:從君士坦丁到羅馬義大利的瓦解
- 年輕自然博物學家冒險實錄:來自動物園的跨海請託(英國國寶級自然博物學家大衛.艾登堡爵士探險實錄首度中譯)
- 年轻自然博物学家冒险实录:来自动物园的跨海请托
- 康斯坦茲·瑪赫
- 廖婉如
- 建築設計
- 張毓如
- 影視
- 心靈成長
- 思想隨筆
- 戰役
- 戰爭史
- 报导文学
- 拉尔斯·布朗沃思
- 拉爾斯·布朗沃思
- 散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字
- 文學
- 日本
- 日本日本文學
- 時代
- 書
- 朝聖者的印度
- 朝聖者的印度:由虔信者足跡交織而成的神性大地
- 权南姬
- 李滄東
- 李煥然
- 東南亞
- 林玉菁
- 楊朝景
- 權南姬
- 歷史
- 歷史文化
- 洪慧芳
- 海外
- 王盛弘
- 環遊世界80碟菜
- 生命之詩
- 生命之詩:李滄東原創劇本書,含劇照+李滄東執導手記
- 生態紀實
- 生而被标签:美国种族歧视思想的历史溯源
- 生而被標籤:美國種族歧視思想的歷史溯源【2024年全新改版】
- 白人
- 皇冠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 種族主義
- 種族歧視
- 經典
- 經典文學
- 繁體
- 罗杰·克劳利
- 羅傑·克勞利
- 美國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老屋时态
- 老屋時態
- 老屋時態【老屋顏第4彈!首發隨書贈鏤雕剪影藏書票】:從軍官營舍到美術館、伐木廠到背包旅店,窺見台灣近百年老屋在大時代下的流轉軌跡
- 老屋顏
- 職場動物園
- 職場動物園:上班族生存教戰守則!透晰職場叢林,邁向成功之路!
- 胡椒筒
- 脆弱的力量
- 自然科普
- 英國東印度公司
- 華文
- 萊斯蕾·布蘭琪
- 萨哈林岛旅行
- 葉淑吟
- 薩哈林島行旅:俄國文學巨匠契訶夫唯一一部旅行報導文學
- 藝術
- 虽然血泪,我还是喜欢翻译
- 虽然血泪,我还是喜欢翻译:我的书桌、女儿、老狗,还有那些疗愈我的日本大作家
- 譯者: 張玉芬
- 譯者:林玉菁
- 譯者:楊佳蓉
- 譯者:鄭煥昇
- 译者:杨佳蓉
- 貿易
- 辛永勝
- 近現代史
- 迪恩·柏奈特
- 鄧子衿
- 阮越清
- 陳義仁
- 雖然血淚,我還是喜歡翻譯
- 雖然血淚,我還是喜歡翻譯:我的書桌、女兒、老狗,還有那些療癒我的日本大作家
- 雪佛
- 雪佛:年度散文獎得主王盛弘散文書寫再創新格局作品
- 韓國
- 韓國文學
- 顏湘如
- 風格
- 飲食
- 香料
- 香料(地中海史权威罗杰·克劳利历史新作):以摩鹿加群岛为中心,见证十六世纪形塑现代世界的权力地图
- 香料(地中海史權威羅傑·克勞利歷史新作):以摩鹿加群島為中心,見證十六世紀形塑現代世界的權力地圖
- 馬可孛羅
- 馮奕達
- 马可孛罗
- 麥可·庫利科斯基
- 黃中憲
- 黃芳田
- 黄芳田
- 黑人
- 黛安娜·艾克

【預購】薩哈林島行旅:俄國文學巨匠契訶夫唯一一部旅行報導文學◎安東·契訶夫(譯者:劉森堯 )
平常價 $49.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著名小說《六號病房》背後的一場世紀考察
「跟隨契訶夫一步一腳印,進入他的思緒,啟程走這一遭人間煉獄的歷險,時刻深思此書所帶來的種種問題意識與人文關懷。」—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 陳相因
◆ 俄羅斯國立聖彼得堡大學語言所俄國文學史系碩士/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斯拉夫研究系與東方研究系兩系博士/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 陳相因 專文導讀
◆ 契訶夫生涯唯一一部非虛構作品
◆「十九世紀最好的報導文學」——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
薩哈林島(另譯為庫頁島)是北太平洋上介於韃靼海峽和鄂霍次克海之間的一個長條形島嶼,四面環水。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起,俄羅斯帝國把它當作是罪犯無法逃脫的天然監獄,將成千上萬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這裡,從事苦役勞動。
一八九○年,契訶夫決定前往薩哈林考察,他參觀監獄、和苦役犯談話,記錄了近一萬個囚徒和移民的近況,甚至目睹了死刑和種種酷刑,深受震動。三個月後,他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的時間,寫出《薩哈林島行旅》。
在這裡,一切都如同他的景色一般,蕭瑟且孤寂
這一趟旅途改變了契訶夫此後一生的創作方向,也為世界的人對於沙皇政權、薩哈林島帶來更深刻的理解,直到現今也是最重要理解薩哈林島的來源。
契訶夫一生中極其重要的令人難忘的作品,對後來的作品和俄羅斯社會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國內推薦|
俄羅斯國立聖彼得堡大學語言所俄國文學史系碩士/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斯拉夫研究系與東方研究系兩系博士/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 陳相因 專文導讀
《 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作者 陳力航——掛名推薦
|國際好評|
- 「契訶夫的《薩哈林島行旅》是十九世紀最好的報導文學。」—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
- 「契訶夫的抒情與自然主義衝動之間產生的張力,寫作出始終引人入勝的敘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 「《薩哈林島行旅》永遠不會讓《櫻桃園》黯然失色,但它同樣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傑作。」—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薩哈林島行旅》是一部內斂、凝重、不帶感情色彩的散文傑作… 但整體影響卻令人難以忘懷」—觀察者報
作者簡介
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ov
安東.契訶夫(俄語: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一八六○年一月二十九日–一九○四年七月十五日)是一位俄羅斯短篇小說作家,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短篇小說作家之一。 他的劇作家生涯創作了四部經典作品,他最好的短篇小說受到作家和評論家的高度評價。 契訶夫與易卜生和斯特林堡,一起被稱為戲劇早期現代主義誕生的三位開創性人物。
一八九六年《海鷗》慘遭失敗後,契訶夫放棄了劇院,但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莫斯科藝術劇院於一八九八 年重新上演該劇並廣受好評,該劇院隨後還製作了契訶夫的《萬尼亞叔叔》,並首演了他的最後兩部戲劇《三姐妹》和《櫻桃園》 。 這四部作品對表演團隊和觀眾都提出了挑戰,因為契訶夫提供了一種「情緒戲劇」和「文本中潛藏的生活」來代替傳統的動作。
契訶夫最初只是為了經濟利益而寫故事,但隨著他的藝術抱負的增長,他在形式上進行了創新,影響了現代短篇小說的演變。 他沒有為這給讀者帶來的困難道歉,並堅持認為藝術家的角色是提出問題,而不是回答問題。
譯者簡介
劉森堯
台灣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愛爾蘭大學愛爾蘭文學碩士,並於法國波特爾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博士。著有《電影生活》、《導演與電影》、《天光雲影共徘徊》,譯有《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威瑪文化》、《啟蒙運動:現代異教精神的崛起》、《閒暇》、《歡樂時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