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1887-1975
- 9786263359611
- 9789570850062
- 9789570850963
- 9789570851380
- 9789570861945
- 9789570862669
- 9789570863086
- 9789570863710
- 9789570864274
- 9789570864984
- 9789570865356
- 9789570866537
- 9789570866629
- 9789570866636
- 9789570866902
- 9789570866926
- 9789570866957
- 9789570867626
- 9789570869613
- 9789570869651
- 9789570869767
- 9789570870886
- 9789570871005
- 9789570872910
- 9789570872965
- 9789570873566
- 9789570874181
- Alexander V. Pantsov
-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 Will Sink the Global Economy
- Another book about Santa
- China
- Christian Grataloup
- D2
- Daily Rituals: Women at Work
- Equipo Plantel
- Herman Melville
- James Rickards
- Joan Negrescolor
- JR上野站公園口
- Laura Bunting
- Marta Pina
- Mason Currey
- Mikel Casal
- moby dick
- 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 Reimagining the N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Across the 1949 Divide
- Neil MacGregor
- Ocean Vuong
- Patricia Buckley Ebrey
- Serhii Plokhy
- Shaun Bythell
- Sigrid Nunez
- Sold Out: How Broken Supply Chains
- Surging Inflation
- Susan Sontag
- T. S. Eliot
- The Great Leveler:Violence and the History of Inequality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The Life and Times of Chiang Kai-Shek
- Theorizing Across Borders
- Victorious In Defeat
- Walter Scheidel
- 一個人開書店
- 一個人開書店:那霸市場裡的烏拉拉
- 三采
- 上海
- 世界歷史
- 世界通史
- 世紀詩人
- 中國
- 中國歷史
- 九歌
- 二手書店店員告白
- 二手書店店員告白 Confessions of a Bookseller
- 于是
- 亞歷山大·潘佐夫
- 人文思潮
- 人文社科
- 人物傳記
- 什麼是民主
- 伊沛霞
- 何穎怡
- 余淑慧
- 佛教
- 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 元釋無聞思聰禪師
- 克里斯・費區
- 克里斯穹‧葛塔魯
- 兒童繪本
- 全球視野
- 其他
- 冷战与中国文学现代性:一九四九前后重新想像中国的方法
- 冷戰與中國文學現代性:一九四九前後重新想像中國的方法
- 出版
- 出版編輯實務
- 劉亞菲
- 劉宗為
- 勵志
- 古典
- 古典小說
- 台湾新诗史
- 台灣
- 台灣新詩史
- 史书美
- 史書美
- 同志
- 吳國卿
- 吳念真
- 吳景傑
- 吳淡如
- 吴念真
- 吴景杰
- 命子
- 哲學
- 商業理財
- 回憶錄
- 因為風的緣故
- 困難
- 國文超驚典
- 國文超驚典:古來聖賢不寂寞,還有神文留下來
- 圖解詩經
- 圣诞老公公要罢工!
- 地底世界地圖
- 堯嘉寧
- 夜空穿透傷
- 大人的村上檢定:即使親密友人也無法給予又深又硬的安慰的村上春樹專門讀本
- 大缺貨
- 大缺貨:供應鏈斷裂、通膨飆升與地緣衝突如何拖垮全球經濟?
- 大缺货
- 大風吹
- 大風吹:台灣童年
- 天堂春夢:二十世紀香港電影史論
- 天堂春梦:二十世纪香港电影史论
- 女性主義
- 她們的創作日常
- 如是苏东坡
- 如是蘇東坡
-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 姜學豪
- 子彈是餘生
- 字畝文化
- 孟樊
- 孫松榮
- 孫筑瑾
- 宇田智子
- 宋徽宗
- 宋朝
- 宗教
- 寇致銘
- 寫作
- 寫作指導
- 寺尾哲也
- 小說
- 尚恩·貝西爾
- 尤安·內格雷斯葛羅
- 尼爾·麥葛瑞格
- 山海經
- 崑曲
- 巫仁恕
- 巫術
- 巫術掌紋
- 巫術掌紋:陳大為詩選1992-2013
- 平等的暴政:戰爭、革命、崩潰與瘟疫,暴力與不平等的人類大歷史
- 廖偉棠
- 廖泊喬
- 張亦絢
- 張小虹
- 張愛玲
- 張淑英
- 張貴興
- 張雅婷
- 彭明輝
- 彭臨桂
- 心
- 心理勵志
- 心經
- 愛妻
- 感覺十書
- 感覺十書:蔣勳談美
- 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
- 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把痛苦、走偏的關係,勇敢退貨,只留下對的人!
- 戴樂為
- 批判思考
- 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
- 抓住一个春天
- 抓住一個春天
- 散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化與文學研究
- 文學小說
- 文學理論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文豪酒癮診斷書
- 文集
- 新神
- 新詩
- 於是
- 日常犯罪与清代社会:十九世纪中国窃盗案件的多元分析
- 日常犯罪與清代社會:十九世紀中國竊盜案件的多元分析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早餐
- 明日之書套書(一套三冊不拆售):《什麼是民主》+《關於社會階級》+《這就是獨裁》
- 書
- 書店
- 曾毅
- 朱國珍
- 朴民根
- 杉澤
- 李喜明
- 李歐梵
- 李育霖
- 村上春樹
- 杜國清
- 東坡軼事
- 林依晨
- 林建國
- 林琳
- 查無此人
- 柯瑋妮
- 柳美里
- 梁思文
- 梁超
- 梅森‧柯瑞
- 楊佳嫻
- 楊宗翰
- 楊淑娟
- 楊翠
- 武漢封城日記
- 歷代君王
- 歷史
- 歷史經典
- 民族重建
- 永發街事
- 永遠的蘇珊
- 永遠的蘇珊:回憶蘇珊·桑塔格
- 汉唐的巫蛊与集体心态
- 沃特·席代爾
- 沈意卿
- 洛夫
- 海外
- 清代社會
- 游静
- 游靜
- 漢唐
- 漢唐的巫蠱與集體心態
- 澳洲
- 烏克蘭
- 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
- 無量壽經
- 燒賣
- 猴杯
- 王德威
- 王晓珏
- 王曉珏
- 王盛弘
- 王聰威
- 王鷗行
- 王鼎鈞
- 現代詩
- 現文因緣
- 瑪爾妲·碧娜
- 異托邦指南/電影卷:影的告白
- 白先勇
- 白先勇說崑曲
- 白話佛經套組
- 白鯨記
- 白鯨記(紀念梅爾維爾200歲冥誕,全新中譯本,雙面書衣典藏版)
- 百年早餐史
- 目宿媒体
- 短篇小說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 祁立峰
- 立場寬子
- 童書
- 第94期
- 米格爾·卡薩爾
- 絣織紅縷:《紅樓夢》與乾隆的十三道陰影
- 絣织红缕:《红楼梦》与乾隆的十三道阴影
- 經典
- 經典人物
- 經典故事
- 經濟
- 經濟學
- 編輯樣
- 編輯樣Ⅱ
- 編輯樣Ⅱ: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
- 繁体
- 繁體
- 繪本
- 经济
- 羅鵬
- 美國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翻譯詩歌
- 聊齋本紀
- 联经出版
- 联经出版公司
- 聖誕老人
- 聖誕老公公要罷工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聯經出版公司
- 育苗團隊
- 臺灣的勝算
-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
- 臺灣老桌遊
- 臺灣老桌遊:從大富翁、龜博士升學、到天地牌與飛車龍虎鬪,完整收錄懷舊珍貴老遊戲
- 色戒
- 色,戒:從張愛玲到李安
- 艾略特
- 艾略特詩選
- 艾略特詩選:〈荒原〉、〈四重奏〉及其他觀察
- 英國文學
- 草藥
- 莊安祺
- 華人社群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
- 華文文學研究
- 華文現代詩
- 華語語系
- 華語語系十講
- 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
- 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土腔風格、華夷風與作者論
- 萝拉·邦廷
- 葉佳怡
- 葉懿瑩
- 葉月瑜
- 董啟章
- 蒲慕州
- 蔡孟貞
- 蔡素芬
- 蔡耀緯
- 蔣介石
- 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
- 蔣勳
- 藍屋子
- 藝術
- 藥物
- 蘇文瑜
- 蘭陵笑笑生
- 蘿拉·邦廷
- 行為
- 袁育媗
- 西格麗德·努涅斯
- 觀山海
- 記錄
- 許維賢
- 評論
- 詩
- 詩經
- 詩集
- 詹姆斯‧瑞卡茲
- 論小說與小說家
- 論文
- 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
- 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技藝
- 諸神的起源
- 諸神的起源:四萬年的信仰、信徒與信物,見證眾神世界史
- 諸神的起源:四萬年的信仰、信徒與信物,見證眾神世界史(Living with the Gods: On Beliefs and People)
- 謝爾希·浦洛基
- 譯者:康凌
- 讀古文撞到鄉民
- 讀古文撞到鄉民:走跳江湖欲練神功的國學秘笈
- 译者:康凌
- 貧富差距
- 賴俊雄
- 賴明珠
- 賴永海
- 赫曼·梅爾維爾
- 越南西貢
- 趨勢
- 跨界理論
- 跨界理论
- 辛波絲卡
- 這就是獨裁
- 通货膨胀
- 邱常婷
- 郭晶
- 醫療保健
- 野豬渡河
- 金剛經
- 金剛經·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金剛經》,世界珍貴遺產國寶級善本古籍)(大)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金剛經》,世界珍貴遺產國寶級善本古籍)(小)
- 金瓶梅
- 金瓶梅同人誌:成人向
- 閱讀
- 閻連科
- 關於社會階級
- 陳介宇
- 陳大為
- 陳思宏
- 陳栢青
- 陳榮強
- 陳榮彬
- 陳濟舟
- 陳相因
- 陳芝婷
- 電影
- 電影歷史
- 電影評論
- 靈感
- 韓華)
- 領導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學
- 香港
- 香港歷史文化
- 馬以工
- 馬來西亞
- 马以工
- 高儕鶴
- 高翊峰
- 鹽分地帶文學
- 鹽分地帶文學(9月號/2021)(第94期)
- 黃亞歷
- 黃淑嫻
- 黃莞婷

【預購】讀古文撞到鄉民:走跳江湖欲練神功的國學秘笈◎祁立峰
平常價 $23.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孔子壯遊團 VS. 莊子我夢到
熱門陸劇「瑯琊榜」解析者祁立峰,
在《讀古文撞到鄉民:走跳江湖欲練神功的國學秘笈》中,
談古論今、夾議夾敘,剖析義理、縱論世間眾生百態,
以網路鄉民的嘲諷嘻笑方式,
通過每一章的書寫把古往今來的人事物通通抓來評比,
將現實與理想、古人與今人、典籍與網路的愛恨情仇,
表現出盡付淋漓的悲傷與同情!
古典時期看似遙遠,但是古人們的機鋒與嘴砲,一點也不遜於今日的網路鄉民。
我們所遭遇的困境,歷代鄉民可能早已經歷過一輪了。
他們或抵抗或妥協,歷史上有過萬人響應的壯舉,也有過無人到場的噤聲。
而我們的文明也正因如此,終於成了如今的模樣。
坊間有不少推廣古典文學的著作,但《讀古文撞到鄉民》不僅是概論的介紹。有教學的體會,有研究的心得,有近年學術界的成果,也有近年來面對時代與議題的回應。
《讀古文撞到鄉民》共分成四輯,從先秦兩漢思想家,漢魏六朝的詩人或筆記,一路談到唐詩宋詞元曲。尤其精采的是作者近年來面對小時代大議題的回應。
‧在這被鄉民悲摧戲稱的「鬼島」,讀者經歷了學運、後太陽花、覺醒青年們虎虎洶洶。世代、階級、勞資、地域,各種身分認同交混而對立,天河撩亂、光影散射。
‧書中談到了儒家對死刑存廢的看法,談江南士族面對北方強國的心態與認同,或杜甫身經喪亂後對居住正義的辯證。當代網路鄉民喜歡戰男女或戰南北,發文酸訕冷峭,但這不是鬼島鄉民特有的習性或身世。千百年來的詩人墨客早已面對過這些問題,而他們的這些作品,摒除了中學課本裡文謅謅的教材教法,那可能才是真正的、應該放進括弧裡的「經典」。
縱觀文學史流變,作者祁立峰認為可能需要一些無聊無謂的人,認真地去寫那些看似無意義的廢文廢詩,因為雖然看似無意義,也可能真的毫無意義。然而總有一天,這些無意義將成為所有象徵的象徵。
鼎力推薦
臥斧(文字工作者)
徐國能(知名作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廖玉蕙(知名作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退休教授)
謝金魚(知名作家、故事網站共同創辦人)
~~(排序按照姓氏筆劃)
小農文青陶淵明VS.都更覺青杜甫
宋詞溫拿 VS. 元曲魯蛇
嘴砲戰神大亂鬥,我的國文課業障重啊!
從古籍穿越網路,點評歷代聖賢,句句宅氣干雲,字字酸民本色!
一本沒有最狂只有更狂的文化基本教材!
網路熱門專欄【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結集,鄉民讀者瘋狂轉貼點閱
臥斧、徐國能、廖玉蕙、謝金魚鼎力推薦
宋詞溫拿 VS. 元曲魯蛇
嘴砲戰神大亂鬥,我的國文課業障重啊!
從古籍穿越網路,點評歷代聖賢,句句宅氣干雲,字字酸民本色!
一本沒有最狂只有更狂的文化基本教材!
網路熱門專欄【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結集,鄉民讀者瘋狂轉貼點閱
臥斧、徐國能、廖玉蕙、謝金魚鼎力推薦
熱門陸劇「瑯琊榜」解析者祁立峰,
在《讀古文撞到鄉民:走跳江湖欲練神功的國學秘笈》中,
談古論今、夾議夾敘,剖析義理、縱論世間眾生百態,
以網路鄉民的嘲諷嘻笑方式,
通過每一章的書寫把古往今來的人事物通通抓來評比,
將現實與理想、古人與今人、典籍與網路的愛恨情仇,
表現出盡付淋漓的悲傷與同情!
古典時期看似遙遠,但是古人們的機鋒與嘴砲,一點也不遜於今日的網路鄉民。
我們所遭遇的困境,歷代鄉民可能早已經歷過一輪了。
他們或抵抗或妥協,歷史上有過萬人響應的壯舉,也有過無人到場的噤聲。
而我們的文明也正因如此,終於成了如今的模樣。
坊間有不少推廣古典文學的著作,但《讀古文撞到鄉民》不僅是概論的介紹。有教學的體會,有研究的心得,有近年學術界的成果,也有近年來面對時代與議題的回應。
《讀古文撞到鄉民》共分成四輯,從先秦兩漢思想家,漢魏六朝的詩人或筆記,一路談到唐詩宋詞元曲。尤其精采的是作者近年來面對小時代大議題的回應。
‧在這被鄉民悲摧戲稱的「鬼島」,讀者經歷了學運、後太陽花、覺醒青年們虎虎洶洶。世代、階級、勞資、地域,各種身分認同交混而對立,天河撩亂、光影散射。
‧書中談到了儒家對死刑存廢的看法,談江南士族面對北方強國的心態與認同,或杜甫身經喪亂後對居住正義的辯證。當代網路鄉民喜歡戰男女或戰南北,發文酸訕冷峭,但這不是鬼島鄉民特有的習性或身世。千百年來的詩人墨客早已面對過這些問題,而他們的這些作品,摒除了中學課本裡文謅謅的教材教法,那可能才是真正的、應該放進括弧裡的「經典」。
縱觀文學史流變,作者祁立峰認為可能需要一些無聊無謂的人,認真地去寫那些看似無意義的廢文廢詩,因為雖然看似無意義,也可能真的毫無意義。然而總有一天,這些無意義將成為所有象徵的象徵。
鼎力推薦
臥斧(文字工作者)
徐國能(知名作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廖玉蕙(知名作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退休教授)
謝金魚(知名作家、故事網站共同創辦人)
~~(排序按照姓氏筆劃)
作者簡介
祁立峰
1981年生,現任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六朝文學、文學理論,著有學術論著若干。另從事文藝創作,曾獲臺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創作及出版補助。著有散文集《偏安臺北》、長篇小說《臺北逃亡地圖》,並於FHM雜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udn讀書人」以及「Readmoo閱讀最前線」擔任專欄作者。
祁立峰
1981年生,現任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六朝文學、文學理論,著有學術論著若干。另從事文藝創作,曾獲臺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創作及出版補助。著有散文集《偏安臺北》、長篇小說《臺北逃亡地圖》,並於FHM雜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udn讀書人」以及「Readmoo閱讀最前線」擔任專欄作者。
推薦序
以今人眼光諦視先人生活(廖玉蕙)
作者不但是學術界的新銳,也是優秀的作家。本書結合他學術研究、教學成果與文學創作經驗,用今人眼光諦視先人生活;用現代手法還原遠古情境;用嶄新思維詮釋古老思想;用過往的故事對照現代人的經驗。
作者為拓展讀者更寬廣的視野,甚至避開一般人耳熟能詳的內容,再披沙揀金,進行重組及再創作的工程,因此不落入俗套;因深諳新世代的語境與語彙,充分掌握普及傳播的要訣,所以不淪於深奧板滯,是一本既豐富深入、幽默有趣又容易親近的書。
和鄉民認真你就輸了(徐國能)
祁立峰馳電向你邀稿,正是秋天向晚,世局零落的時節。點開檔案,淵博而又機智的的祁立峰不改本色,全書又是古文又是鄉民的,似諛似諷之間若有深意。翻了幾篇,像觸電一樣,忽然你想起二十多年前在大學裡念書時對知識與理論的熱切渴望,急忙從電腦前起身,從特力屋買來的資料箱裡,找到了一份竟然還沒資源回收的泛黃講義:「當代文學理論與批評」,啊,你想到了那是多麼遙遠的學生年代,還來不及理解《都柏林人》到《臺北人》的現代主義是怎麼一回事,「後現代」的浪潮便撲面而來。
當時你坐在兩旁都塞滿《明儒學案》、《冊府元龜》、《四庫全書薈要》、《大本原版精印四部叢刊一二三四五編》研究室,讀著夏宇拼貼而成的怪詩,想著黃凡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後設小說,試圖理解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經典究竟何謂?也思索著賴聲川《暗戀桃花源》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創作意圖。你想起當時學院氣氛,同學話頭之間是總要來點:顛覆、遊戲、拼貼、去歷史化、諧擬或解構等靈妙術語;寫報告時如果不先抄一段阿多諾、伽達默爾或德希達,簡直不知如何開始。
秋日將盡氣息讓你煩惱、困惑,你不知道這二十幾年是怎麼過去的,那些尊偉的傳統忽焉崩塌、道德離散、威權解體、價值混淆、邊陲反撲、體系瓦解……,連巴布・狄倫都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新的世界品味愈發怪異,而這不正是當年言說後現代時最想看到的情狀?當眾人合力掀翻了巴別塔,你是不是也有暗中推了一把了喜悅?但你不懂為何在君父城邦潰敗之際,自己會從法蘭克福學派又踱回《杜詩叢刊》和《清詩話續編》;不明白自己在大學講堂討論張衡〈四愁詩〉時,忽然要引出魯迅的名言:「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麼:貓頭鷹。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面對困惑的青年眼睛說這就是後現代呀!
你於是喝完一杯半冷的咖啡,回了兩則FB留言,再重新看一次祁立峰的文章,在一張論文審查意見書的背面空白處,寫下:
1.這是一本後現代主義思潮下的作品
2.透過諧擬的反逆嘲諷世事
3.網路與全球化
4.後天記得小組開會要準備瓷杯不能用紙杯
5.下午需匯錢2500
6.經典導讀?
7.還書
不對不對,你心裡警覺了起來,後現代的諧擬,是透過對經典文本的遊戲仿擬,從而解構其原先的威權地位與單一意義,而使之成為更開放的文本,不過這是二十年前的筆記了,現在不知道還是不是這樣?趕快估狗一下,甚麼嘛!居然舉《大話西遊》當例子,但你心中說這也不能算錯,至少《西遊記》是一部漢人中心的經典,出了唐土盡是想吞吃唐人的妖魔鬼怪,經過周星馳這麼一攪和,至尊寶與白骨精都成了另一種經典,老西遊反而不西遊了。
然而祁立峰卻反過來,以一個研究六朝詩賦的學者來諧擬當代網路語言:
「在蕭鋼筆下的孌童還不只是小鮮肉,他眼神帶笑,玉手攀花的情態,基本上又是一個偽娘了(有點不蘇湖)。但君不見當前的演藝圈,有薰愛有鵝叔,還有什麼深蹲下去撿肥皂的,要說寫詩歌頌美少年,就是什麼情色墮落,那現代人豈不都要下地獄了?(有沒有好詩都在西斯版的八卦)」
但是在這嘻笑的筆下,他隨即正經地說:「說起來守舊與開放是一相對而變動不居的疆界,其實《禮記》裡早有疏導情慾的論述,只是爾後宋明理學的視角下編出的《四書》,將這一部份給屏蔽了。」語言就是思想,守舊和開放的變動不居,不也正是祁立峰這部書的精要所在?你這時忽然想起了「文以載道」的故事,中學時老師都說韓夫子重視道統,以弘揚道統為己任,為文宗旨在於存道;但多少年後才有人為你揭破,韓夫子文章論道,其實是想藉道存文,在道統的掩護下,讓自己的文字與聲名流傳千古,而是事實也證明韓愈這個計策成功了,就因為「傳道」一句,中學生便非得讀〈師說〉不可。
因此你明白了,祁立峰原是想透過這些滑稽的諧擬,傳達他精妙的文化解釋,可你想多少年以後,他這種富於才思的語言創造與時代腔調,也會隨著這樣深闊的文化理解而流傳下去,甚至成為未來註解這個時代重要文獻。
於是你必須新開一個word檔來為祁立峰寫下一些文字,你想寫下:這是第一本由網路語言寫作的散文集,裡面匯通古今觀念,弭平時間距離的一本超譯之作;你也想寫下這是一本純粹的文字實驗品,既已完成,又未完成的世說新語。你還想寫下,這是當代儒生的學案筆記,更幽微地反映了這個時代知識分子的處境與心思。但你更想說這是一部才子憤世淺薄的無聊搞笑之書,裡面卻夾藏著一顆惜護文化、弘揚藝境的幽心。
但你覺得這本書還有太多不可言說的妙味,語言就是思想,但語言總是無法完全表述思想,那些夾藏在鄉民語言中的憤世嫉俗、百無聊賴、自以為是與中二心態,在祁教授的諧擬下已經清楚現形,你想也許祁教授要逼你思考當代網路語言深層的心理哲學,一如《愛麗絲夢遊仙境》本來不是一本兒童文學,而是一座語言的迷宮。
也許多年後你的作品都要消失,但祁立峰的文字卻會留下來,念及此處,你不禁悲從中來,全漢賦中多殘篇,你隨手又把全部打好的字給刪除掉了。但各位讀者,你現在正讀到的又是什麼呢?
自序
歷代的鄉民們
「讀古文撞到鄉民」原本是我在Readmoo「閱讀最前線」專欄的題目,其實接寫這專欄一切都歪打正著。印象中是2015年的凜冷寒冬,我逛書展時巧遇臉友、也是Readmoo的龐文真執行長,她說他們正在考慮推廣古籍電子書,並向我邀稿。草率談完悠忽又忙碌了大半年,遲至那年暑假我才真正將寫的幾篇稿給當時Readmoo的副總編輯臥斧,確定下這個專欄的走向。
貌似我本來取了個更高冷、假鬼假怪的專欄名稱,什麼「古典時光」還「古文時間」之類的,真的要感謝臥斧替我想了這個「讀古文撞到鄉民」如此貼切、直指肯綮的題目。
我正職在學院內任教,但寫作始終是我業餘之外、最執拗也最不忍割捨的興趣,某些程度或時空截面它甚至越界進入到我的研究領域或日常生活。一開始我在報章上寫些雜文,旁敲新聞時事或學術隨筆之礦脈,美其名曰知識型散文好了,但其實以學術圈或專業論文審查的角度來看,這些文章實在稱不上入流。
不只一次我真心想以專職寫作為業,直到我出版了長篇小說。這事說來很恥,即便我自認寫出盡所能的流暢好讀故事了,但那小說之銷量實在淒冷。當時小說的編輯、時報李國祥主編在酒筵歌席鬧著玩說:既然我專長是六朝文學,何不如交一本《六朝豔談》之類的能創造利潤的作品。惟我當時初入學術界,姑且不說此等古典文學普及著作對升等研究績效無益,一弄不好成了歪書淫書,不但不必提其他科系嚷嚷的「產學合作」、「異業結盟」,還從此貼了個不務正業之標籤。
但恐怕就在那一瞬,我有了朝向古典文學普及寫作的志向。開始專欄後,經過一年多的慢燉細熬,如今終於交出《讀古文撞到鄉民》這部作品,它或許沒那麼正經卻不完全是戲謔,沒那麼考究卻不至於在瞎掰,認真地悲傷,同情地理解,這也是我寫作之初衷。
本書共分成四輯,從先秦兩漢思想家,漢魏六朝的詩人或筆記,一路談到唐詩宋詞元曲。坊間普及推廣或概論介紹古典文學的著作很多,但本書收錄的許多篇章不僅是概論的介紹。有些我日常教學的體貼,有些我近年研究的心得,更多的是這幾年面對小時代大議題的回應。在這被鄉民悲摧戲稱的「鬼島」,我們經歷了學運、後太陽花、覺醒青年們虎虎洶洶。世代、階級、勞資、地域,各種身份認同交混而對立,天河撩亂、光影散射。所謂的古典文學——尤其是背後牽涉過度的意識形態和強國想像,到底還有沒有足以回應現代議題的可能性,是我始終在思考的。
因此,書中談到了儒家對死刑存廢的看法,談江南士族面對北方強國的心態與認同,或杜甫身經喪亂後對居住正義的辯證。當代網路鄉民喜歡戰男女或戰南北,發文酸訕冷峭,但這不是我島鄉民特有的習性或身世。千百年來的詩人墨客早已面對過這些問題,而他們的這些作品,摒除了中學課本裡文謅謅的教材教法,那可能才是真正的、應該放進括弧裡的「經典」。
從某些意識形態的對極面來看,這些古典文學作品當然可能仍然是廢文,是舊中國封建遺毒,是崇古蔑今的守舊派幽靈。但我仍希望讀者能從書中體會到一些什麼,面對一些什麼。那不一定是充滿正能量的格言。我只想告訴各位──當前我們遭遇的悖論、困境或難題,歷代的鄉民們可能早已經歷過一輪了。他們身處暴亂的年代,面對憂患的不安,或酸諷或反串,或抵抗或妥協。他們或許有異於我們的執著與風骨,也有與我們一樣的猶豫和懦弱。歷史上有過萬人響應的壯舉,也有過無人到場的噤聲。而文明正因經歷了這樣層層的演變與積累,終於成了如今的模樣。
相較其他科系領域與產業界的合作,那種將學術成果專利推廣以為幾千萬鎂,進而運用於改善人類生活與建構未來世界的革命,我覺得自己的科系同樣可以也應然如此。只是無端身是眼中人,升等與評鑑所需要的專書和論文點數,東塗西抹,又如此栩栩如真地糾纏著我輩。但我總覺得縱觀文學史流變,可能就是需要一些無聊無謂的人,認真地去寫那些看似無意義廢文廢詩的人,它們看似無意義,也可能真的毫無意義。然而總有一天,這些無意義成了所有象徵的象徵。
對我而言這只是一個開端。像元好問那首很狂的詩,蚍蜉撼樹,書生技癢,本書有些用詞乃鄉民用語,並非諧音錯字,除此外若有什麼曲解歪讀了的段落或謬誤,完全是屬於作者自己的責任。真心感謝給我這樣園地寫作專欄的Readmoo同仁。文真、臥斧,也感謝聯經出版的金倫學長、芳瑜主編,因為你們,一切的無意義在此現世之一瞬也就有了熠熠光芒。
以今人眼光諦視先人生活(廖玉蕙)
作者不但是學術界的新銳,也是優秀的作家。本書結合他學術研究、教學成果與文學創作經驗,用今人眼光諦視先人生活;用現代手法還原遠古情境;用嶄新思維詮釋古老思想;用過往的故事對照現代人的經驗。
作者為拓展讀者更寬廣的視野,甚至避開一般人耳熟能詳的內容,再披沙揀金,進行重組及再創作的工程,因此不落入俗套;因深諳新世代的語境與語彙,充分掌握普及傳播的要訣,所以不淪於深奧板滯,是一本既豐富深入、幽默有趣又容易親近的書。
和鄉民認真你就輸了(徐國能)
祁立峰馳電向你邀稿,正是秋天向晚,世局零落的時節。點開檔案,淵博而又機智的的祁立峰不改本色,全書又是古文又是鄉民的,似諛似諷之間若有深意。翻了幾篇,像觸電一樣,忽然你想起二十多年前在大學裡念書時對知識與理論的熱切渴望,急忙從電腦前起身,從特力屋買來的資料箱裡,找到了一份竟然還沒資源回收的泛黃講義:「當代文學理論與批評」,啊,你想到了那是多麼遙遠的學生年代,還來不及理解《都柏林人》到《臺北人》的現代主義是怎麼一回事,「後現代」的浪潮便撲面而來。
當時你坐在兩旁都塞滿《明儒學案》、《冊府元龜》、《四庫全書薈要》、《大本原版精印四部叢刊一二三四五編》研究室,讀著夏宇拼貼而成的怪詩,想著黃凡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後設小說,試圖理解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經典究竟何謂?也思索著賴聲川《暗戀桃花源》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創作意圖。你想起當時學院氣氛,同學話頭之間是總要來點:顛覆、遊戲、拼貼、去歷史化、諧擬或解構等靈妙術語;寫報告時如果不先抄一段阿多諾、伽達默爾或德希達,簡直不知如何開始。
秋日將盡氣息讓你煩惱、困惑,你不知道這二十幾年是怎麼過去的,那些尊偉的傳統忽焉崩塌、道德離散、威權解體、價值混淆、邊陲反撲、體系瓦解……,連巴布・狄倫都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新的世界品味愈發怪異,而這不正是當年言說後現代時最想看到的情狀?當眾人合力掀翻了巴別塔,你是不是也有暗中推了一把了喜悅?但你不懂為何在君父城邦潰敗之際,自己會從法蘭克福學派又踱回《杜詩叢刊》和《清詩話續編》;不明白自己在大學講堂討論張衡〈四愁詩〉時,忽然要引出魯迅的名言:「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麼:貓頭鷹。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面對困惑的青年眼睛說這就是後現代呀!
你於是喝完一杯半冷的咖啡,回了兩則FB留言,再重新看一次祁立峰的文章,在一張論文審查意見書的背面空白處,寫下:
1.這是一本後現代主義思潮下的作品
2.透過諧擬的反逆嘲諷世事
3.網路與全球化
4.後天記得小組開會要準備瓷杯不能用紙杯
5.下午需匯錢2500
6.經典導讀?
7.還書
不對不對,你心裡警覺了起來,後現代的諧擬,是透過對經典文本的遊戲仿擬,從而解構其原先的威權地位與單一意義,而使之成為更開放的文本,不過這是二十年前的筆記了,現在不知道還是不是這樣?趕快估狗一下,甚麼嘛!居然舉《大話西遊》當例子,但你心中說這也不能算錯,至少《西遊記》是一部漢人中心的經典,出了唐土盡是想吞吃唐人的妖魔鬼怪,經過周星馳這麼一攪和,至尊寶與白骨精都成了另一種經典,老西遊反而不西遊了。
然而祁立峰卻反過來,以一個研究六朝詩賦的學者來諧擬當代網路語言:
「在蕭鋼筆下的孌童還不只是小鮮肉,他眼神帶笑,玉手攀花的情態,基本上又是一個偽娘了(有點不蘇湖)。但君不見當前的演藝圈,有薰愛有鵝叔,還有什麼深蹲下去撿肥皂的,要說寫詩歌頌美少年,就是什麼情色墮落,那現代人豈不都要下地獄了?(有沒有好詩都在西斯版的八卦)」
但是在這嘻笑的筆下,他隨即正經地說:「說起來守舊與開放是一相對而變動不居的疆界,其實《禮記》裡早有疏導情慾的論述,只是爾後宋明理學的視角下編出的《四書》,將這一部份給屏蔽了。」語言就是思想,守舊和開放的變動不居,不也正是祁立峰這部書的精要所在?你這時忽然想起了「文以載道」的故事,中學時老師都說韓夫子重視道統,以弘揚道統為己任,為文宗旨在於存道;但多少年後才有人為你揭破,韓夫子文章論道,其實是想藉道存文,在道統的掩護下,讓自己的文字與聲名流傳千古,而是事實也證明韓愈這個計策成功了,就因為「傳道」一句,中學生便非得讀〈師說〉不可。
因此你明白了,祁立峰原是想透過這些滑稽的諧擬,傳達他精妙的文化解釋,可你想多少年以後,他這種富於才思的語言創造與時代腔調,也會隨著這樣深闊的文化理解而流傳下去,甚至成為未來註解這個時代重要文獻。
於是你必須新開一個word檔來為祁立峰寫下一些文字,你想寫下:這是第一本由網路語言寫作的散文集,裡面匯通古今觀念,弭平時間距離的一本超譯之作;你也想寫下這是一本純粹的文字實驗品,既已完成,又未完成的世說新語。你還想寫下,這是當代儒生的學案筆記,更幽微地反映了這個時代知識分子的處境與心思。但你更想說這是一部才子憤世淺薄的無聊搞笑之書,裡面卻夾藏著一顆惜護文化、弘揚藝境的幽心。
但你覺得這本書還有太多不可言說的妙味,語言就是思想,但語言總是無法完全表述思想,那些夾藏在鄉民語言中的憤世嫉俗、百無聊賴、自以為是與中二心態,在祁教授的諧擬下已經清楚現形,你想也許祁教授要逼你思考當代網路語言深層的心理哲學,一如《愛麗絲夢遊仙境》本來不是一本兒童文學,而是一座語言的迷宮。
也許多年後你的作品都要消失,但祁立峰的文字卻會留下來,念及此處,你不禁悲從中來,全漢賦中多殘篇,你隨手又把全部打好的字給刪除掉了。但各位讀者,你現在正讀到的又是什麼呢?
自序
歷代的鄉民們
「讀古文撞到鄉民」原本是我在Readmoo「閱讀最前線」專欄的題目,其實接寫這專欄一切都歪打正著。印象中是2015年的凜冷寒冬,我逛書展時巧遇臉友、也是Readmoo的龐文真執行長,她說他們正在考慮推廣古籍電子書,並向我邀稿。草率談完悠忽又忙碌了大半年,遲至那年暑假我才真正將寫的幾篇稿給當時Readmoo的副總編輯臥斧,確定下這個專欄的走向。
貌似我本來取了個更高冷、假鬼假怪的專欄名稱,什麼「古典時光」還「古文時間」之類的,真的要感謝臥斧替我想了這個「讀古文撞到鄉民」如此貼切、直指肯綮的題目。
我正職在學院內任教,但寫作始終是我業餘之外、最執拗也最不忍割捨的興趣,某些程度或時空截面它甚至越界進入到我的研究領域或日常生活。一開始我在報章上寫些雜文,旁敲新聞時事或學術隨筆之礦脈,美其名曰知識型散文好了,但其實以學術圈或專業論文審查的角度來看,這些文章實在稱不上入流。
不只一次我真心想以專職寫作為業,直到我出版了長篇小說。這事說來很恥,即便我自認寫出盡所能的流暢好讀故事了,但那小說之銷量實在淒冷。當時小說的編輯、時報李國祥主編在酒筵歌席鬧著玩說:既然我專長是六朝文學,何不如交一本《六朝豔談》之類的能創造利潤的作品。惟我當時初入學術界,姑且不說此等古典文學普及著作對升等研究績效無益,一弄不好成了歪書淫書,不但不必提其他科系嚷嚷的「產學合作」、「異業結盟」,還從此貼了個不務正業之標籤。
但恐怕就在那一瞬,我有了朝向古典文學普及寫作的志向。開始專欄後,經過一年多的慢燉細熬,如今終於交出《讀古文撞到鄉民》這部作品,它或許沒那麼正經卻不完全是戲謔,沒那麼考究卻不至於在瞎掰,認真地悲傷,同情地理解,這也是我寫作之初衷。
本書共分成四輯,從先秦兩漢思想家,漢魏六朝的詩人或筆記,一路談到唐詩宋詞元曲。坊間普及推廣或概論介紹古典文學的著作很多,但本書收錄的許多篇章不僅是概論的介紹。有些我日常教學的體貼,有些我近年研究的心得,更多的是這幾年面對小時代大議題的回應。在這被鄉民悲摧戲稱的「鬼島」,我們經歷了學運、後太陽花、覺醒青年們虎虎洶洶。世代、階級、勞資、地域,各種身份認同交混而對立,天河撩亂、光影散射。所謂的古典文學——尤其是背後牽涉過度的意識形態和強國想像,到底還有沒有足以回應現代議題的可能性,是我始終在思考的。
因此,書中談到了儒家對死刑存廢的看法,談江南士族面對北方強國的心態與認同,或杜甫身經喪亂後對居住正義的辯證。當代網路鄉民喜歡戰男女或戰南北,發文酸訕冷峭,但這不是我島鄉民特有的習性或身世。千百年來的詩人墨客早已面對過這些問題,而他們的這些作品,摒除了中學課本裡文謅謅的教材教法,那可能才是真正的、應該放進括弧裡的「經典」。
從某些意識形態的對極面來看,這些古典文學作品當然可能仍然是廢文,是舊中國封建遺毒,是崇古蔑今的守舊派幽靈。但我仍希望讀者能從書中體會到一些什麼,面對一些什麼。那不一定是充滿正能量的格言。我只想告訴各位──當前我們遭遇的悖論、困境或難題,歷代的鄉民們可能早已經歷過一輪了。他們身處暴亂的年代,面對憂患的不安,或酸諷或反串,或抵抗或妥協。他們或許有異於我們的執著與風骨,也有與我們一樣的猶豫和懦弱。歷史上有過萬人響應的壯舉,也有過無人到場的噤聲。而文明正因經歷了這樣層層的演變與積累,終於成了如今的模樣。
相較其他科系領域與產業界的合作,那種將學術成果專利推廣以為幾千萬鎂,進而運用於改善人類生活與建構未來世界的革命,我覺得自己的科系同樣可以也應然如此。只是無端身是眼中人,升等與評鑑所需要的專書和論文點數,東塗西抹,又如此栩栩如真地糾纏著我輩。但我總覺得縱觀文學史流變,可能就是需要一些無聊無謂的人,認真地去寫那些看似無意義廢文廢詩的人,它們看似無意義,也可能真的毫無意義。然而總有一天,這些無意義成了所有象徵的象徵。
對我而言這只是一個開端。像元好問那首很狂的詩,蚍蜉撼樹,書生技癢,本書有些用詞乃鄉民用語,並非諧音錯字,除此外若有什麼曲解歪讀了的段落或謬誤,完全是屬於作者自己的責任。真心感謝給我這樣園地寫作專欄的Readmoo同仁。文真、臥斧,也感謝聯經出版的金倫學長、芳瑜主編,因為你們,一切的無意義在此現世之一瞬也就有了熠熠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