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分類
- *小野
- 448
- 9789814827966
- and Why
- Anxious People
- Bitch!歷史中最美麗叛逆、敢作敢為的15位婊子英雄
- Bonk:The Curious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Sex
- Christopher Balme
- Dean Burnett
- Fredrik Backman
- furoshiki
- furrie and shortie
- happy brain
- how to eat
- how to fight
- How to Love
- how to relax
- how to see
- How to sit
- How to Walk
- Howard Steven Friedman
- IN THIS TOGETHER: SINGAPORE’S COVID-19 STORY
- Mary Roach
- metaverse
- Nelly Sachs
- PCuSER電腦人文化
- Pierre Lunel
- Polissonnes:Les grands secrets d’alcôve de l’Histoire
- 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
- Straits Times Press
- Sumiko Tan
-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Theatre Studies
- The Happy Brain: The Science of Where Happiness Comes From
- The Straits Times
- These Foolish Things & Other Stories
- Ultimate Price: The Value We Place on Life
- verse
- VERSE 2月號 /2022(第10期)
- Yeo Wei Wei
- 一行禪師
- 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
- 一頁文化
- 三采
- 不過是具屍體:解剖、撞擊、挨子彈,暢銷書作家帶你解開屍體千奇百怪的用途
- 人命如何定價
- 人命如何定價:從法律、商業、保險、醫療、政策、生育等切面,探究社會為人命貼上價格標籤的迷思、缺陷與不正義
- 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
- 佛教
- 做最美好的自己
- 元宇宙:全面即懂metaverse的第一本書
- 克蘿伊
- 克里斯多夫·巴爾梅
- 其他
- 別讓大腦不開心
- 別讓大腦不開心:神經科學家告訴你「快樂」的祕密,讓我們打造更美滿的生活
- 劇場
- 劍橋劇場研究入門
- 勵志
- 古典
- 台灣
- 吳佩珍
- 吳晟
- 吳茵茵
- 吳鉤
- 周渝民
- 問候薛西弗斯
- 啟明出版
- 大塊文化
- 奈莉·沙克絲
- 女兒紅
- 季風帶
- 宗教
- 寶瓶文化
- 小說
- 山口守
- 張怡沁
- 張芬齡
- 張錦忠
- 徐珮芬
- 怎麼吃
- 怎麼吵
- 怎麼坐
- 怎麼愛
- 怎麼看
- 怎麼走
- 怎麼鬆
- 怪奇事物所
- 怪奇事物所2:這世界不只很怪,還很可愛!
- 怪奇事物所所長
- 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
- 我的愛戀 我的憂傷
- 我的日本
- 我的日本:當代台灣作家日本紀遊散文選
- 戰「疫」勇士——新加坡之道
- 手帕
- 散文
- 文創
- 文創品
- 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斑馬線文庫
- 新加坡
- 日本
- 明信片
- 明天會更好
- 春山出版
- 時代精神
- 時代精神書屋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書
-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 有方文化
- 木馬文化
- 末日告白指南
- 本地
- 李丞桓
- 杜蘊慧
- 林依晨
- 林君文
- 欽天監
- 歷史的臍帶
- 歷史的臍帶:東南亞建築與生活
- 毛毛與矮矮
- 洪慧芳
- 洪範
- 海外
- 漫畫
- 焦慮的人
- 焦點出版
- 王春子
- 瑪莉‧羅曲
- 生活的點點滴滴
- 生活需要高級感
- 瘂弦
- 瘂弦回憶錄
- 白水紀子
- 皇冠
- 皮埃爾·盧內爾
- 禮物盒版
- 第10期
- 第一號
- 第三號
- 第二號
- 簡媜
- 簡文彬
- 簡體
- 精裝
- 繁体
- 繁體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耿一偉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2月號/2022/第448期)
- 聯合早報
- 聯經
- 英文
- 英語
- 菊花如何夜行軍
- 華文
- 菲特烈·貝克曼
- 蘇乙笙
- 蝴蝶的重量:奈莉·沙克絲詩選
- 西西
- 詩
- 走路:獨處的實踐
-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7冊合售】
- 辛上邪
- 迪恩·柏奈特
- 鄧子衿
- 鍾永豐
- 陳玠安
- 陳黎
- 雜誌
- 霍華德·史蒂文·弗里德曼
- 韓國
- 風呂敷(furoshiki)
- 風雅宋
- 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
- 香港
- 香港中和出版
- 馬來西亞
- 馬可孛羅
- 馬尼尼為
- 高寶
- 龍應台

【預購】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馬尼尼為、張錦忠
平常價 $28.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不光是詩的翻譯,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翻譯
本書含三十七首馬來班頓詩、圖,也詳文介紹馬來班頓的藝術(班頓是什麽?班頓基本形式之外的變化、班頓的書寫主題、班頓押韻的變化、連環班頓等)借此洞見馬來鄉野奇幻、馬來民族性,並當時的馬來文化範圍擴及今泰國、印尼、新加坡,可視為南島諸國之幻影、遐想。本書作為中文界窺視異文化的鏡子,也期盼為多元文化土壤注入小小種子。
書名「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鐡爛」取自最後一首詩「以前是刀子,現在是廢鐡」。原文的「刀子」用字是「巴冷刀」,此字為「parang」音譯,見此音譯相當傳神又有國際化的氣勢,故用之。下半句原文只用了「鐡」,「廢鐡」是我為了配「刀子」加上去的;「廢鐡爛」則是為了配「巴冷刀」三個字;不用「爛廢鐡」而用「廢鐡爛」,是把上句的「刀」也變為形容字,對應「爛」放句尾強化,另把「爛」字放句尾,有種台語感。
本書特色
──馬來班頓詩(不敢說是首次)鄭重於中文世界曝光,讓我們終於有幸窺見馬來民間詩歌之形式與精神。
──收錄由學者、作家張錦忠精選三十七首馬來班頓,含愛情、學習、古老智慧等多方面向。
──繪圖版的馬來班頓詩:由詩人、藝術家馬尼尼為轉譯為三十七幅單色刻版插畫, 視覺風格強烈, 搭配民間詩歌更顯風情。
──班頓詩、馬來班頓、馬來民間詩歌的第一塊敲門磚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調查與研究)補助獎項
──馬、中雙語對照
──專文手把手導讀
──大開本海報書
本書含三十七首馬來班頓詩、圖,也詳文介紹馬來班頓的藝術(班頓是什麽?班頓基本形式之外的變化、班頓的書寫主題、班頓押韻的變化、連環班頓等)借此洞見馬來鄉野奇幻、馬來民族性,並當時的馬來文化範圍擴及今泰國、印尼、新加坡,可視為南島諸國之幻影、遐想。本書作為中文界窺視異文化的鏡子,也期盼為多元文化土壤注入小小種子。
書名「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鐡爛」取自最後一首詩「以前是刀子,現在是廢鐡」。原文的「刀子」用字是「巴冷刀」,此字為「parang」音譯,見此音譯相當傳神又有國際化的氣勢,故用之。下半句原文只用了「鐡」,「廢鐡」是我為了配「刀子」加上去的;「廢鐡爛」則是為了配「巴冷刀」三個字;不用「爛廢鐡」而用「廢鐡爛」,是把上句的「刀」也變為形容字,對應「爛」放句尾強化,另把「爛」字放句尾,有種台語感。
本書特色
──馬來班頓詩(不敢說是首次)鄭重於中文世界曝光,讓我們終於有幸窺見馬來民間詩歌之形式與精神。
──收錄由學者、作家張錦忠精選三十七首馬來班頓,含愛情、學習、古老智慧等多方面向。
──繪圖版的馬來班頓詩:由詩人、藝術家馬尼尼為轉譯為三十七幅單色刻版插畫, 視覺風格強烈, 搭配民間詩歌更顯風情。
──班頓詩、馬來班頓、馬來民間詩歌的第一塊敲門磚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調查與研究)補助獎項
──馬、中雙語對照
──專文手把手導讀
──大開本海報書
作者簡介
策劃、翻譯、製圖:馬尼尼為
「我難以想像可以有這樣的機會「研究」民間題材,特別是我離開故鄉二十年,回今再回溯馬來文化是百感交加;又看來是和鄉土密切結合的題目,其中對我幫忙最大的卻是網購自英國的書籍。我一邊以一種由書本置入的記憶來填補對故土的認識,一邊填入我目前在台灣生活吸收到的養份,詮釋出這些作品。」
馬來西亞第三代華人。高中畢業後赴台。三十歲後開始創作。反感美術系。
有幸養貓、有幸重拾創作。詩、繪本、散文醜作若干。
此生宏願為每人走進動物收容所一回。領回一個生命一回。加入有幸養貓/狗一回。
Fb/ ig/website : maniniwei
選詩、審訂、朗讀:張錦忠
「小學馬來文仄姑教我用馬來文認識鳥獸草木之名,彷彿在教我如何命名那個努山達拉世界的博物,阿宴、衣蝶、冷布、衣乾、安靜、古衿、布龍之餘,也教我班頓,我背了「帶著香蕉去旅行」那首,一輩子忘不了。」
祖籍廣東潮安,生於馬來半島彭亨州。現定居台灣。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文學博士,現為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副教授。著有短篇集《白鳥之幻》、《壁虎》、詩抄 《眼前的詩》、《像河那樣他是自己的靜默》、雜文集 《時光如此遙遠:隨筆馬華文學》及 《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等論述集,編有馬華文學選集與論文集多種。
策劃、翻譯、製圖:馬尼尼為
「我難以想像可以有這樣的機會「研究」民間題材,特別是我離開故鄉二十年,回今再回溯馬來文化是百感交加;又看來是和鄉土密切結合的題目,其中對我幫忙最大的卻是網購自英國的書籍。我一邊以一種由書本置入的記憶來填補對故土的認識,一邊填入我目前在台灣生活吸收到的養份,詮釋出這些作品。」
馬來西亞第三代華人。高中畢業後赴台。三十歲後開始創作。反感美術系。
有幸養貓、有幸重拾創作。詩、繪本、散文醜作若干。
此生宏願為每人走進動物收容所一回。領回一個生命一回。加入有幸養貓/狗一回。
Fb/ ig/website : maniniwei
選詩、審訂、朗讀:張錦忠
「小學馬來文仄姑教我用馬來文認識鳥獸草木之名,彷彿在教我如何命名那個努山達拉世界的博物,阿宴、衣蝶、冷布、衣乾、安靜、古衿、布龍之餘,也教我班頓,我背了「帶著香蕉去旅行」那首,一輩子忘不了。」
祖籍廣東潮安,生於馬來半島彭亨州。現定居台灣。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文學博士,現為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副教授。著有短篇集《白鳥之幻》、《壁虎》、詩抄 《眼前的詩》、《像河那樣他是自己的靜默》、雜文集 《時光如此遙遠:隨筆馬華文學》及 《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等論述集,編有馬華文學選集與論文集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