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6267606070
- 9786269548699
- 9786269699070
- 9786269782543
- 9786269782567
- 97862698394
- 9786269867646
- Carlos Bulosan
- Christina Rossetti
- Divinus Deus suivi de Le Mort
- Eric Mader
- Georges Bataille
- 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
- Histoire de l'œil
- IDIOCY
- James Thurber
- lo-fi
- LTD
- Lyman Frank Baum
- Mr. Pizza
- My Life and Hard Times
- Nevil Shute
- On the Beach
- The Laughter of My Father
- The Lost Boy
-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 Thomas Wolfe
- 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 一座星系的幾何
- 一鳴驚人短篇小說集
- 三十個哲學家和他們腦子裡的怪奇東西
- 不測之人
-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 主婦的午後時光
- 主婦的午後時光:15段人生故事Χ15種蛋炒飯的滋味
- 人文社科
- 伊格言
- 但唐謨
- 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
- 俄羅斯
- 信仰
- 做书的人:探访十家韩国独立出版社快乐的生存之道
- 做書的人: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
- 停下來的書店
- 備忘錄
- 克里斯提娜·羅賽蒂
- 內佛·舒特
- 其他
- 凱特文化
- 出版
- 出版社
- 劇本
- 劉怡臻
- 劉芷妤
- 勵志
- 南方從來不下雪
- 卡洛斯·卜婁杉
- 印卡
- 原爆詩集(2023全新翻譯文庫本)峠三吉
- 又仁
- 反戰詩
- 台灣
- 向光植物
- 吳俞萱
- 哲學
- 唐澄暐
- 唐澄暐、活人拳
- 喬治·巴塔耶
- 困難
- 圖書館學
- 在你背後
- 塗翔文
- 夏琳
- 夏目漱石
- 失物風景
- 契訶夫
- 契诃夫
- 女神自助餐
- 奶浮
- 妖獸
- 孫得欽
- 宗教
- 尉光吉
- 小妖魔市
- 小說
- 工作哲學
- 工作排毒:讓你咻咻咻的工作編輯術
- 工作排毒:让你咻咻咻的工作编辑术
- 工作記事
- 廖建华
- 廖建華
- 性別研究
- 恣睢麻利
- 情非得體
- 惡意的郵差
- 想我苦哈哈的一生
- 我們的戒菸失敗
- 我們的時代
- 我娘
- 把砒霜留給自己
- 攝影
- 攝影紀實散文
- 攝影詩集
- 散文
- 文化研究
- 文学小说
- 文學小說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集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日本詩歌
- 是
- 書
- 曾珍珍
- 最後一堂創作課
- 最快樂的一天
- 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
- 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自由時代》雜誌編輯室報告文選
- 朱家安
- 李屏瑤
- 李曼·F·鮑姆
- 李曼·F·鲍姆
- 李曼·法蘭克·鮑姆
- 李永平
- 李永平、曾珍珍紀念文集
- 東華創英所
- 林夢媧
- 林達陽
- 枚德林
- 枚綠金
- 柏森
- 樱桃园
- 橘書
- 櫻桃園
- 歡迎光臨風和日麗唱片行
- 汪其楣
- 沈嘉悅
- 沒有一天的星星和今天不一樣
- 沒有名字的世界
- 法國
- 活人拳
- 海外
- 海明威
- 海明威短篇傑作選
- 海洋心情
- 海洋心情:為珍重生命而寫的AIDS文學備忘錄
- 湯瑪斯·沃爾夫
- 漫畫
- 潔癖
- 潘家欣
- 灰矮星
- 無神論
- 王志元
- 王春明
- 玻璃
- 生活
- 画哲學
- 白痴有限公司
- 白童夜歌
- 皮囊下的底頻寫真
- 目前勉強
- 眼睛的故事
- 硬漢
- 硬漢有時軟軟的:向銀幕硬漢學習柔軟心法。男人該know,女孩兒更該懂的「硬漢軟軟學」!
- 社會議題
- 管理與領導
- 紀實
-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 經典文學
- 綠野仙蹤
- 綠野仙蹤故事集:奧茲大地的神奇巫師
- 編輯
- 繁體
- 经典
- 绿野仙踪故事集:奥兹大地的神奇巫师
- 羅浥薇薇
- 美國文學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翻譯詩
- 老爸的笑聲
- 聖神·死人
- 聖誕老人的禮物
- 職場工作術
- 職場訓練
- 胡家榮
- 臥斧
- 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
- 與電影過招
- 華文
- 華語武俠類型電影論
- 落失男孩
- 蔣公會吃人
- 虛構的海
- 西方哲學
- 評論
- 詩
- 詩集
- 詹姆斯·瑟伯
- 誘人親簽蓋章版
- 譯者:游孟儒
- 譯者:陳婉容
- 護家盟不萌
- 译者:陈婉容
- 負子獸
- 迷信的无神论者
- 迷信的无神论者(黑白回忆精装版)
- 迷信的無神論者
- 迷信的無神論者(黑白回憶精裝版)
- 逗点文创结社
- 逗點
- 逗點文創結社
- 這一切都是幻覺
- 達瑞
- 那些乘客教我的事
- 郭強生
- 鄭南榕
- 鄭哲涵
- 鄭聿
- 重新計算中
- 野原KURO
- 閱讀
- 附近有人笑了
- 陈夏民
- 陈雨汝
- 陳允石
- 陳夏民
- 陳婉容
- 陳昌遠
- 陳玠安
- 陳育萱
- 陳雨汝
- 陸上怪獸警報
- 電影
- 電影評論
- 青春選讀——魯迅短篇小說選(文庫本)
- 音樂
- 音樂評論
- 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 騙你的
- 馮啓斌
- 騷夏
- 魯迅
- 魯迅短篇小說
- 鲁迅
- 黃柏軒

【預購】與電影過招:華語武俠類型電影論◎塗翔文
平常價 $27.00從「俠女」到「刺客聶隱娘」,從「一代劍王」到「一代宗師」
十八部經典,有的像隱晦含光的暗器,有的是熠熠鋒利的刀劍
華人獨有的俠文化,非看不可的武俠電影論
陳儒修、聞天祥、鍾孟宏、藍祖蔚 聯袂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火燒紅蓮寺、三鳳震武林、大醉俠、獨臂刀、龍門客棧、一代劍王、俠女、流星蝴蝶劍、猛龍過江、醉拳、蝶變、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東邪西毒、臥虎藏龍、武俠、一代宗師、刺客聶隱娘、師父……
武俠片是二十世紀才開始的產物,也是華語電影獨有的類型
讀完此書就能走遍江湖,打通武俠片的任督二脈!
電影史上第一部「武俠片」是?武俠小說跟武俠電影的關係如何?張徹、胡金銓兩位導演誰是武俠片盟主?從李小龍到成龍,武俠片演員經歷了怎樣的流變?三次高峰分別在什麼時候?臥虎藏龍之後,又如何翻出新境界?
第一招 類型:從俠文化到武俠片
要了解及認識武俠片,就得先回溯「俠」的源起,它從民間而來,進入文學流傳,終成所謂的「俠文化」,深植所有華人心中。
第二招 歷史:刀光劍影一世紀
三〇年代的《火燒紅蓮寺》帶起神怪武俠片狂潮,六〇年代的新派武俠片,以及九〇年代的再復興;三次高潮起落、來去銀幕的刀光劍影。
第三招 經典:非看不可18部
面對浩瀚廣大的武俠電影,作者與作品的解讀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精選18部逐一分析,一窺武俠類型發展的典型與變化。
作者簡介
塗翔文 Tu Hsiang-Wen
1974年生於台北。輔大中文系、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碩士,主修中國武俠片研究。
影評人、編劇、策展人、製片人。曾任自由時報、蘋果日報電影線記者,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金馬獎評審等,長期從事與電影相關文字寫作與影展活動,現為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兼任講師。著有《電癮A咖開麥拉》一書,曾以電影編劇作品《第四張畫》(與鍾孟宏合編)入圍第47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首部監製電影為《德布西森林》。
目錄
變與不變:類型的法則
俠的文化:悠久的基礎
華人獨有:江湖與俠客
第二招 歷史:刀光劍影一世紀
武俠片的起源
《火燒紅蓮寺》燒出一把火
第二次高潮興起之前
張徹、胡金銓港台爭輝
李小龍與成龍
九〇年代旋風再起
《臥虎藏龍》及其後
第三招 經典:非看不可18部
1.《大醉俠》:客棧與女俠的開端
2.《獨臂刀》:陽剛美學的確立
3.《龍門客棧》:胡氏美學的揮灑
4.《一代劍王》:工整的浪頭之作
5.《三鳳震武林》:台語片代表作
6.《俠女》:由武俠到禪的境界
7.《猛龍過江》:李小龍傳奇
8.《流星.蝴蝶.劍》:奇情懸疑計中計
9.《醉拳》:成龍的功夫喜劇
10.《少林三十六房》:硬橋硬馬真功夫
11.《蝶變》:求新求變的徐克
12.《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大膽改編與性別越界
13.《東邪西毒》:成為高手之前
14.《臥虎藏龍》:打開西方武俠之眼
15.《武俠》:反叛與致敬
16.《一代宗師》:歷經風霜,才見新境
17.《刺客聶隱娘》:選擇不殺的俠客
18.《師父》:銀幕裡外的武學傳承
好評推薦
陳菊(高雄市市長)
「俠」在中國象形文上的解讀,可以說是一個大人帶著兩個人,有人說是「承擔」。武俠文化在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非常悠久,行俠仗義,打抱不平,在西方文化來說,是騎士的精神。在我個人的生命歷程,對於社會的苦難者感受非常深刻,一路走來,可以說是用生命在實踐「俠」的文化內涵。而不管是李小龍還是成龍,詠春拳還是八段掌,對於「勤於鍛鍊自己,並學習承擔他人苦難的人」,最終必能獲得世人的尊敬。
尹立(高雄市文化局局長)
塗翔文為臺灣少數鑽研武俠類型之電影職人,高雄市電影館此次邀請翔文撰寫《與電影過招》一書,此書不僅內容嚴謹,運筆亦同武學的招式有法有度,是研究武俠電影最好的教材。
劉秀英(高雄市電影館館長)
知名電影人塗翔文從電影類型的角度出發,深入淺出的介紹兩岸三地武俠電影的導演作品以及武俠文化,是台灣少數論述武俠電影的專書,若要進一步瞭解華語電影獨有的俠文化與武俠類型,《與電影過招》絕對是非看不可!
藍祖蔚(影評人)
展讀塗翔文的這本《與電影過招》時,看著他逐一點名武林影史上的每一部經典時,昔日俠客英姿就生龍活虎似地眼前快速閃過,昨日的迷戀,依舊在胸口彈跳著……江湖遼闊,從肉身到衣著,從兵器到機關,從哲理到招式,有太多風景可以大書特書,很期待鑽研武俠電影頗有心得的翔文日後再寫續篇,肯定會讓讀者更呼過癮。
聞天祥(影評人)
類型電影,人人都能說上幾句;成一家之言,可大不容易。塗翔文很早就寫成這本武俠專論,給予了學理的架構;近期補以多部影片為例,降低影迷親近的門檻。華語電影論述很需要這方面的耕耘。
陳儒修(政大廣電系教授)
放眼今日江湖,每位華語電影導演都需要拍一部武俠片,以證明自己的宗師地位。李安、王家衛、侯孝賢,莫不如此。欲知原因,就要讀《與電影過招》。本書正好用來說明並補足武俠片歷史發展與流變過程,有如打通讀者的任督二脈,完全掌握這個獨特又精彩的類型。
鍾孟宏(導演)
塗翔文不只是我的好朋友,他還是一個我非常敬重的影評人,很高興他在台灣出了一本討論類型電影的書……這是一本不管是電影從業者或是對電影有興趣的觀眾應該要看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