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ter
- 102
- 2023
- 463
- 4711228588831
- 4712966629435
- 471297774055604
- 9771819917025
- 9786263103795
- 9786263104013
- 9786263104365
- 9786263142589
- 9786263152717
- 9786263186095
- 9786263186163
- 9786263298149
- 9786263329638
- 9786263534094
- 9786263535763
- 9786263536623
- 9786263537019
- 9786263565067
- 9786263572744
- 9786263573215
- 9786267026250
- 9786267044797
- 9786267085165
- 9786267095850
- 9786267129210
- 9786267129449
- 9786267218464
- 9786267226469
- 9786267240380
- 9786267243176
- 9786267256398
- 9786267261170
- 9786267276112
- 9786267288344
- 9786267317181
- 9786269548699
- 9786269578047
- 9786269617432
- 9786269685448
- 9786269701582
- 9786269702329
- 9786269702923
- 9786269718504
- 9789570868210
- 9789571361499
- 9789571361598
- 9789571368184
- 9789571379739
- 9789576743665
- 9789576743672
- 9789579121477
- 9789861374017
- 9789861797946
- 9789861798011
- 9789862823163
- 9789862896020
- 9789863235330
- 9789863235361
- 9789863597537
- 9789863599692
- 9789864063574
- 9789864897698
- 9789864897773
- 9789864943678
- 9789864945856
- 9789865671099
- 9789869934701
- 9789888808168
- 9991120425013
- 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
- A Memoir
- A Room of One’s Own
- Abrams Image
- Adam Smyth
- Alex Johnson
- Amara Solari
- Art Matters
- Art Matters: Because Your Imagination Can Change the World
- Avery Pie
- Banzisu
- BL
- Boy love
- ChatGPT
- Chris Riddell
- Christopher Vogler
- C³offee 咖啡誌 4月號/2023 第40期
- David Prudhomme
- Dennis Duncan
- DIALEKTIK DER AUFKLARUNG
- EDWARD BROOKE-HITCHING
- Edward Ross
- Elizabeth Abbott
- Ella Risbridger
- gamish
- Gamish: A Graphic History of Gaming
- Grandmaster of Demonic Cultivation: Mo Dao Zu Shi (The Comic / Manhua) Vol. 1
- James Griffiths
- Jamuan Khaoyam
- Jose Saramago
- Lessons from the mountains
- Manuscripts and Other Literary Curiosities From History
- Mistresses: A History of the Other Woman
- Nakao Eki Pacidal
- Neil Gaiman
- Nigel Warburton
- Nikita D.Coulombe
- Peter Zeihan
- Philip Zimbardo
- randmaster of Demonic Cultivation
- Room of their own: where great writers write
- Roxane Gay
- Seven Seas
- skmt 坂本龍一是誰
- The End of the World Is Just the Beginning: Mapping the Collapse of Globalization
- 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
- 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 How to Build and Control an Alternative Version of the Internet
- THE MADMAN’S LIBRARY
- The Maya: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The Rooster House: My Ukrainian Family Story
- The Strangest Books
- The Writer’s Journey -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Mythic Structure for Writers
- UNITAS
- Van Gogh
- Vanessa Friedman
- Victoria Belim
- Virginia Woolf
- Ward Farnsworth
- 《世說新語.八周刊》卷1&卷2
- 《字花》第102期
- 【牛津通識課05】馬雅:被誤解的中美洲文明
- 一閃一閃亮晶晶:第一屆台灣獨立書店獎
- 丁凡
- 下駄華緒
- 不便利的便利店
- 不便利的便利店2
- 世界不再是平的
- 世界不再是平的:後全球化時代的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預測
- 世界歷史
- 世界經典
- 世間以深為海
- 世間以深為海:人在時光中的萬千種方式
- 中國
- 中國古代文化漫談
- 中國古代文化漫談:百種調香×異域歌舞×相馬游獵,古人其實比你更懂生活!
- 中國大陸
-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中國文化
- 中國文化史
- 中國歷史
- 中文
- 中華書局出版
- 中華書局教育編輯部
- 丹尼斯·唐肯
- 二〇四六出版
- 五代
- 五行九宮:母親的料理時代
- 亞歷克斯·強森
- 亞然
- 亞當·史密斯
- 京都
- 人文史地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人物傳記
- 人物傳說
- 他們在這裡寫作:五十位文學家的靈感空間
- 伊莉莎白‧阿柏特
- 何政廣
- 何桂育
- 佛光寺
- 佛教
- 佛理與文心
- 佛理與文心 臺灣現當代佛教文學論集
- 作家之路
- 作家之路:【25週年紀念版】從英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
- 依空法師
- 像小王子一樣反應與思考
- 克里斯·瑞斗
- 克里斯多夫‧佛格勒
- 全球化
- 全球經濟
- 八旗文化
- 公雞之家
- 公雞之家:從被消失的家族成員追溯一個烏克蘭家族的百年離合,在尋找自我的碎片中回望邊境之國的記憶與哀愁
- 凡妮莎·富萊德曼
- 出版
- 刑務所
- 前衛
- 剛剛好的孤獨
- 剛剛好的孤獨:培養獨活能力,與別人保持無負擔的聯繫,想要一個人待著的時候也沒問題
- 創作
- 劇本
- 劉以鬯
- 劉仲敬
- 劉怡臻
- 劉鈞倫
- 原爆詩集(2023全新翻譯文庫本)峠三吉
- 原點
- 又一個時代
- 反戰詩
- 古代
- 古代生活
- 古文明
- 可畏的想像力
- 台灣
- 台灣文學
- 台灣東販
- 史蒂芬·加尼葉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同性戀
- 向田邦子
- 吳國卿
- 吳妍儀
- 呂玉嬋
- 味道
- 和古代學霸擊個掌:大叔可以成偶像,小混混可以成良將,學習就是最好的翻身術
- 咖哩時間
- 咖哩時間【日本最受年輕讀者青睞之文學賞作家,長篇極品傑作】
- 咖啡
- 哲學
- 哲學的40堂公開課
- 哲學的40堂公開課:從「提問的人」蘇格拉底到電腦之父圖靈,與大師一起漫步的哲學小旅程
- 唐潮
- 唐潮:唐人的不厭世生活與流行
- 商周出版
- 商業理財
- 啟蒙的辯證
- 喬一樵
- 喬賽‧薩拉馬戈
- 回憶
- 因為殘酷,所以傾聽
- 國立中央大學
- 國立政治大學
-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圖文書
- 圖書館學
- 坂本龍一
- 堡壘文化
- 墨香銅臭
- 夏淑怡
- 外國作者
- 大田出版社
- 大衛.普魯東
- 大陸
- 奈傑爾·沃伯頓
- 女性
- 好想消失的日子(新增彩蛋版)
- 好的文化
- 如何做一本書
- 如何做一本書:書中的每個小地方都有存在的用意,了解書的架構,重新認識一本書
- 妮基塔·庫隆布
- 字花
- 孤獨
- 孫致文
- 宇山卓榮
- 安西水丸
- 宋偉航
- 宗教
- 宗教命理
- 寂寞出版社
- 寫作
- 寫作指導
- 寶瓶文化
- 寺地春奈
- 專業
- 小光點出版
- 小王子
- 尖端出版社
- 尼爾·蓋曼
- 山教我的事
- 島與半島
- 崧燁文化
- 巴黎
- 布克文化
- 平心
- 平心出版
- 底層世代
- 底層世代:高工時、低薪水、崩壞的人生軌道,絕望的國度裡是否也有你的身影
- 庫布拉·古慕塞
- 廖偉棠
- 廖彥博
- 弱勢群體
- 張國榮
- 張宏實
- 張家瑞
- 張晏菖
- 彼得·澤汗
- 後藤繁雄
- 徐思寧
- 從民族解讀世界史
- 從民族解讀世界史:民族如何推動千年來的歷史進展,政治又如何利用民族來製造對立
- 德奧哲學
- 心理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心靈成長
- 急腳大師
- 性別
- 性別研究
- 怪書研究室
- 悅知文化
- 情婦
- 情婦史(上卷)
- 情婦史(上卷):從聖經、中國後宮、歐洲皇室,到殖民者情婦的故事
- 情婦史(下卷)
- 情婦史(下卷):從納粹德國、革命中的古巴,到六○年代情婦的故事
- 愛德華·羅斯
- 愛德華.布魯克希欽
- 愛的認識論:男同性愛欲文學的政治、情感與倫理
- 我是人生整理師:死亡清掃X遺物整理X囤積歸納
- 我說,所以我存在
- 我說,所以我存在:語言如何形塑我們的思想並決定社會的政治
- 把眼淚還來
- 提奧多·阿多諾,林宏濤
- 攝影
- 散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學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斑馬線文庫有限公司
- 料理
- 方斯華
- 方舟文化
- 日出出版
- 日本
- 日本京都中國文學論考
- 日本文學
- 日本現代監獄的制度
- 日本翻譯
- 日本藝術家
- 日本詩歌
- 星月夜
- 春田花花
- 春華發行代理有限公司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晴也好 雨也好 活在當下
- 書
- 書信
- 書店
- 曾詩琴
- 有托邦
- 有托邦〔索隱〕:關於當下、生態與未來的文化想像
- 木馬文化
- 李家驊
- 李屹
- 李永志
- 李琴峰
- 李瑞騰
- 杜子倩
- 杜蘊慈
- 東京
- 東京輓歌
- 林佩蓉
- 林淑貞
- 林琳
- 林盈鈞
- 林芳如
- 果力文化
- 梁寒衣
- 梵谷
- 梵谷: 瘋狂的天才畫家 (改版)
- 楊明綺
- 楊牧
- 楊牧書簡Ⅰ
- 楊詠翔
- 楓樹林出版社
- 橋本健二
- 橡實文化
- 歷史
- 死神放長假
- 母親料理
- 民族
- 水煮魚
- 水煮魚文化
- 沃德‧法恩斯沃斯
- 沈念
- 沈恩民
- 沈曉鈺
- 沙漠玫瑰,怎麼開花
- 河合幹雄
- 法醫
- 泰國
- 洪範
- 海外
- 深夜救贖我的烤雞(讓我留戀人生的解憂食譜)Midnight Chicken(& Other Recipes Worth Living For)
- 深海 第一部 「為愛痴狂」 上+下套組 (限)
- 游擊文化
- 演講結集
- 漫畫
- 漫遊者
- 漫遊者文化
- 火葬
- 烏克蘭
- 牆國誌
- 牆國誌:中國如何控制網路
- 獨步文化
- 獨處
- 獸靈之詩
- 獸靈之詩〈上〉:保留地的祭歌【作家親簽版.呼喚全天下熱愛故事的人們,《新神》作家一鳴驚人的奇幻新經典!】
- 王品涵
- 王嘉玲
- 王德威
- 現代詩
- 生活
- 生活哲學
- 生活風格
- 生老病死
- 男同志
- 男時女時
- 男時女時(日本國民作家向田邦子離世前最後小說×散文珠玉集)
- 町田尚子
- 當代小說31家
- 當代思潮
- 當代文學
- 當男人不MAN了
- 當男人不MAN了!消失在科技時代的男子氣概 Man (Dis)Connected: How Technology Has Sabotaged What it Means to be Male
- 瘂弦
- 瘂弦書簡Ⅰ
- 瘂弦書簡Ⅰ :致楊牧,瘂弦
- 療愈
- 百年情書
- 百年情書:文協時代的啟蒙告白
- 監獄
- 盧巧音
- 盧拉拉
- 真實人生故事
- 石婉舜
- 石靜
- 社會寫實
- 社會寫真
- 社會文化
- 社會議題
- 科幻小說
- 究竟
- 穿得像個女人?限制到解放,工作女性百年寫真 Dress Like a Woman: Working Women and What They Wore◎ 阿布拉姆斯映像編輯部
- 穿越羅浮宮
- 章蓓蕾
- 簡繁對照
- 簡繁轉換一本通
- 簡體
- 素食者
- 素食者【亞洲首部榮獲國際曼布克獎作品】
- 細思極恐的傳說真相:岳飛背上到底刺什麼?劉伯溫是諸葛亮轉世?梁山伯算不算gay?重新挖掘鄉野奇談的另一面
- 經典
- 經典小說
- 經典文學
- 經典畫家
- 維吉尼亞·吳爾芙
- 維多利亞‧貝林姆
- 編輯
- 繁體
- 繪本
- 繪畫
- 罪犯
- 羅浮宮
- 羅珊·蓋伊
- 翻譯
- 翻譯圖文書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翻譯詩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5月號/2023/第463期)
- 聯經出版公司
- 胡椒筒
- 胡矇
- 臉譜
- 自己的房間【作家經典圖像+譯註版]
- 致瘂弦
- 艾拉‧瑞絲布萊吉爾
- 英國文學
- 英文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
- 菲利普·津巴多
- 落地成球
- 蔡孟哲
- 蔡明諺
- 蔡鵑如
- 蔣勳
- 蕭水順
- 蕭秀琴
- 藝術
- 藝術家出版社
- 藝術很重要
- 藝術很重要:因為想像力可以改變世界
- 蘇懿禎
- 蘇聯
- 西方思考
- 西方文學
- 記錄
- 訣離記
- 詩歌
- 詩集
- 詹姆斯·格里菲斯
- 語言
- 誦經與量子力學:從藥師經儀軌了解意識能量轉化的奧祕
- 豬樂桃
- 貓
- 貓爪之夜
- 財團法人樹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 赤笛雲琴記
- 趙惠玲
- 趙超
- 跟蘇格拉底學思辨
- 跟蘇格拉底學思辨:從《對話錄》學習如何質疑、怎樣探究?矯正僵化思維、屏除固有偏見,寫給每個人的理性思考與對話指南 The Socratic Method: A Practitioner’s Handbook
- 逆轉的文明史
- 逆轉的文明史:美索不達米亞 古老的人類文明曙光如何熄滅,墮落成今天伊拉克窪地
- 逗點文創結社
- 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
- 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從性侵受害者到倖存者,一段陪伴者同行的創傷療癒之路
- 那瓜
- 邱函妮
- 邱常婷
- 鄭有傑
- 鄭煥昇
- 重回舊地
- 野菜盛宴
- 金浩然
- 金鎮率
- 鍾文音
- 鎌田實
- 閱讀
-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那些勵志書不會告訴你的人生真相
- 阿瑪拉·索拉里Matthew Restall
- 陳佳琦
- 陳信宏
- 陳冠中
- 陳品芳
- 陳姵君
- 陳婉菱
- 陳彥文
- 陳淑容
- 陳潔晧
- 陳綠文
- 陳聖怡
- 隋唐
- 雜誌
- 電玩遊戲進化史
- 韋瓦第密信
- 韓國
- 韓國文學
- 韓江
- 韓絜光
- 音樂
- 飲江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馬修·雷斯特爾
- 馬克斯·霍克海默
- 馬雅
- 馮啓斌
- 高彩雯
- 魔道祖師
- 魔道祖師(漫畫版 七)
- 鯨嶼文化
- 鳳妙本
- 麥田出版
- 黃信彰
- 黃子恩
- 黃小蛋
- 黃鴻硯
- 點燃最後一把火的送行者:一級火葬士的工作日常
- 龍應台
- 龍應台演講集套書(共2冊)
- 김호연
2023年5月——新上架

【預購】日本現代監獄的制度◎河合幹雄(譯者:陳聖怡)
Regular price $31.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好痛苦、好難受、好恐怖~!
犯罪入獄可不是輕鬆免費吃牢飯!
無論是電視影集還是新聞媒體,監獄帶給人們的印象不外乎為:
關押一群反社會的暴力分子,組織幫派鬥毆、無法無天的地方;
不想工作、好吃懶做的人,成為偷竊慣犯就只為了進入這裡免費吃牢飯;
犯下重大刑案的犯人,基於人權保障而被監禁終生的場所⋯⋯。
實際上,世界各地每年新入獄的受刑人,約有半數是再犯者,這些監獄裡的熟面孔可以說正是獄中生活的專家。
本書將介紹日本的現代監獄──刑務所的相關規範。
日本自從2005年通過法條,將以往統稱「監獄」的設施,全面改稱「刑務所」,明確定位其矯正與教化犯罪者的深意。
畢竟,入獄者當中有許多面臨困境的人,而刑務所正是引導受刑人更生、融入社會的機構。
生活在牆內的受刑人,是這麼度過每一天!
・多人擠在一間牢房,不但如廁大家都看得到,每次還只能上5分鐘
・每個禮拜只能洗2次澡,夏天頂多再加1次
・需要在工廠勞動,一個月服刑勞役的薪水連超商店員的一天都不到
・未經刑務官同意,不可意和其他受刑人談話,說話只能趁運動放風時間
・每天有規律的早中晚三餐,調味不但清淡,也被禁止吃零食
日本的刑務所,又是如何幫助服刑完畢的受刑人回歸社會?
・每月舉辦一次慶生會,為當月壽星一起慶祝
・受刑人有每年一次的例行健康檢查
・符合假釋條件的人,出獄後可住進更生保護設施,並接受就業輔導
・假釋出獄前要先學習自主生活,也能從事購物、志工與就業體驗
・假釋者每個月都要固定與觀護人面談2次,報告生活近況
相信在社會奮鬥中的你我,許多人都自認此生與牢獄生活無緣。
然而,我們卻依然有可能在未來的哪天,因為某個原因而入獄服刑。
此前身處在牆外自由世界的我們,根本無從知曉牆內的生活。無論是作為風險預防知識,還是關懷人權議題,我們都有必要認識監獄的相關制度和規範。
本書特色
◎日本現代監獄全圖解,從日本刑務所的體制、入獄的流程到獄中生活,掌握日本現代監獄的方方面面。
◎全書架構分「入獄」、「獄中生活」、「休閒」、「刑務官」與「出獄」五大部分,共53個主題,每個主題均附標籤欄,快速找到對應的對象和地點。
◎收錄「特別專欄」,一覽日本刑務所真實發生的事件,以及現行面臨的問題。
犯罪入獄可不是輕鬆免費吃牢飯!
無論是電視影集還是新聞媒體,監獄帶給人們的印象不外乎為:
關押一群反社會的暴力分子,組織幫派鬥毆、無法無天的地方;
不想工作、好吃懶做的人,成為偷竊慣犯就只為了進入這裡免費吃牢飯;
犯下重大刑案的犯人,基於人權保障而被監禁終生的場所⋯⋯。
實際上,世界各地每年新入獄的受刑人,約有半數是再犯者,這些監獄裡的熟面孔可以說正是獄中生活的專家。
本書將介紹日本的現代監獄──刑務所的相關規範。
日本自從2005年通過法條,將以往統稱「監獄」的設施,全面改稱「刑務所」,明確定位其矯正與教化犯罪者的深意。
畢竟,入獄者當中有許多面臨困境的人,而刑務所正是引導受刑人更生、融入社會的機構。
生活在牆內的受刑人,是這麼度過每一天!
・多人擠在一間牢房,不但如廁大家都看得到,每次還只能上5分鐘
・每個禮拜只能洗2次澡,夏天頂多再加1次
・需要在工廠勞動,一個月服刑勞役的薪水連超商店員的一天都不到
・未經刑務官同意,不可意和其他受刑人談話,說話只能趁運動放風時間
・每天有規律的早中晚三餐,調味不但清淡,也被禁止吃零食
日本的刑務所,又是如何幫助服刑完畢的受刑人回歸社會?
・每月舉辦一次慶生會,為當月壽星一起慶祝
・受刑人有每年一次的例行健康檢查
・符合假釋條件的人,出獄後可住進更生保護設施,並接受就業輔導
・假釋出獄前要先學習自主生活,也能從事購物、志工與就業體驗
・假釋者每個月都要固定與觀護人面談2次,報告生活近況
相信在社會奮鬥中的你我,許多人都自認此生與牢獄生活無緣。
然而,我們卻依然有可能在未來的哪天,因為某個原因而入獄服刑。
此前身處在牆外自由世界的我們,根本無從知曉牆內的生活。無論是作為風險預防知識,還是關懷人權議題,我們都有必要認識監獄的相關制度和規範。
本書特色
◎日本現代監獄全圖解,從日本刑務所的體制、入獄的流程到獄中生活,掌握日本現代監獄的方方面面。
◎全書架構分「入獄」、「獄中生活」、「休閒」、「刑務官」與「出獄」五大部分,共53個主題,每個主題均附標籤欄,快速找到對應的對象和地點。
◎收錄「特別專欄」,一覽日本刑務所真實發生的事件,以及現行面臨的問題。
作者簡介
河合幹雄
法律社會學者。於京都大學研究所專攻法律社會學後,留學法國法學研究所的名門學校巴黎第二大學。之後曾任京都大學法學部助理,現為桐蔭橫濱大學法學部教授兼任副校長,同時也是公益財團法人矯正協會評議員、全日本慈善面試委員聯盟評議員,也擔任日本犯罪社會學會理事、日本法社會學會理事、日本被害者學會的理事。曾任警察大學教師、囑託法務省刑事設施視察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務。著有多本探討日本刑務所制度與刑罰的專書,亦曾參演電視節目及接受報章雜誌等媒體專訪。
譯者簡介
陳聖怡
享受有日文的生活,曾留學東京,熱愛筆譯。
譯有《推理迷必備的犯罪現場科學搜查》、《心理學使用說明書》、《向阿德勒學習:為活得更好而工作》、《世界史劇場:甲午、日俄戰爭始末》、《極簡德國史》、《極簡俄羅斯史》、《極簡法國史》、《極簡印度史》、《極簡土耳其史》、《極簡巴西史》,以及多種歷史、旅遊、生活實用書。
法律社會學者。於京都大學研究所專攻法律社會學後,留學法國法學研究所的名門學校巴黎第二大學。之後曾任京都大學法學部助理,現為桐蔭橫濱大學法學部教授兼任副校長,同時也是公益財團法人矯正協會評議員、全日本慈善面試委員聯盟評議員,也擔任日本犯罪社會學會理事、日本法社會學會理事、日本被害者學會的理事。曾任警察大學教師、囑託法務省刑事設施視察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務。著有多本探討日本刑務所制度與刑罰的專書,亦曾參演電視節目及接受報章雜誌等媒體專訪。
譯者簡介
陳聖怡
享受有日文的生活,曾留學東京,熱愛筆譯。
譯有《推理迷必備的犯罪現場科學搜查》、《心理學使用說明書》、《向阿德勒學習:為活得更好而工作》、《世界史劇場:甲午、日俄戰爭始末》、《極簡德國史》、《極簡俄羅斯史》、《極簡法國史》、《極簡印度史》、《極簡土耳其史》、《極簡巴西史》,以及多種歷史、旅遊、生活實用書。

【預購】點燃最後一把火的送行者:一級火葬士的工作日常◎下駄華緒(譯者:陳姵君)
Regular price $25.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死亡之前人人平等。不管是家財萬貫風光一世的鳳子龍孫,還是陰溝裡求生的底層鼠輩,最後的去處都在這裡——經大火焚燒後,再回歸土地。
帶著熱忱與抱負成為火葬場員工,在這裡所度過的每一天皆驚奇連連──
曾被火化中破散的遺體碎骨與肉塊所傷,
銳利到非常恐怖,甚至能割破手指的顎骨,
在暴風雨中被送來、含有大量水分的遺體,
從火化爐送出的半焦遺體……因員工失誤而造成的慘劇。
.火化主要分上燒和下燒兩種方式。
.火化時,遺體不但會噴血還會移動!?
.生前體內裝有心律調節器等儀器的遺體火化時常常會引發大爆炸!
.新冠疫情最嚴重時,不僅遺體要層層包起來,連火化技師進行操作時也要全身包緊緊。
本書特色
由服務過一萬具往生者大體的技師,現身說法分享不為人知的火葬現場祕辛!
日本各大媒體競相報導,多次再版的話題書!
作者簡介
【原案】下駄華緒 Geta Hanao
樂團「我們所在之處(ぼくたちのいるところ。)」貝斯手,2018年與環球音樂簽約出道。
怪談最恐戰2019 怪談最恐怖獎得主
分享火葬場工作經驗的YouTube頻道「火葬場奇談」蔚為話題。
【漫畫】蓮古田二郎 Hasu Kodajiro
定居千葉縣。育有二名子女。妻子負責畫背景。主要著作為『幸福住宅區』(しあわせ団地,講談社)。
譯者簡介
陳佩君
為街坊小書店的女兒,從小就喜愛懸疑冒險故事,畢業於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和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兩度赴日本關東地區交換留學,專攻台日的區域研究。 曾為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的機上雜誌撰寫日文報導介紹台灣旅遊景點,具備多年的文字出版與商務翻譯經驗,另有手工藝叢書的譯作,現在專職致力於日文的口筆譯工作。
【預購】我是人生整理師:死亡清掃X遺物整理X囤積歸納◎盧拉拉
Regular price $31.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trend|掌握時事議題,綜觀過去與未來,用知識接軌世界。
★死亡看似遙遠,卻又貼近生活
★陪伴每個逝者走向最後一哩路
★我是人生整理師,清理遺物,也撫慰各個不同的人生
讓我們……
面對死亡,不再避談;面對活著,更加珍惜;面對牽掛,懂得放下。
人生整理師,看似遙遠,其實就在你我身邊,
用淺顯易懂的繪圖與平常的心態,認識這個生命最後一哩路的清道夫。
特別的職場與同事
帶上「傢伙們」趕赴現場,孤獨死、自殺、家屬委託……我們面對死亡,也面對無數的牽掛,不只打掃環境,更是家屬沉穩的依靠。家暴、街友、更生、殘疾、智能障礙等同事的集結,就是我的職場。他們都在社會不起眼的角落,但或許身處過黑暗,才更能在黑暗中點亮微光,在面對他人死亡時帶來溫暖。
對生命最後的無力吶喊
腐壞蛀蟲的身軀、布滿屍水的地面、臭氣瀰漫的空間……不知道過了多久才被發現,而這裡,曾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的居住地。逝者彷彿在用衝擊、震撼的場景,證明自己存在過,為自己奏起最後一首無助悲哀的人生輓歌。
逐漸擴大的社會陰暗面
案件越來越多,看見的陰影也越來越大。死亡,是最後的結果,而造成這些哀歌的源頭正在不斷地發生。自殺、獨居、經濟弱勢……社會到底怎麼了?這些不曾注意的角落就在你我身邊,正視問題,才有機會被解決。
關於遺物整理
市面上有許多重視空間規劃、配色和諧等等的收納整理師,而人生整理師負責的遺物整理則不太相同。遺物整理是清潔的一環,其中更關係到逝者與家屬的關係、心靈狀態、經濟環境等。關於遺物整理,其實就是一種社會問題。
不只是清掃,更是陪伴與傾聽
清潔、收納,人生整理師的工作遠遠不只如此。悲傷輔導、情緒整理,陪伴家屬「斷、捨、離」,讓每個逝者的遺物有所依歸,讓靈魂得以安放。整理的是物品、是人生、也是心靈。
我是人生整理師,讓每個冰冷的消逝,有一絲絲溫暖,
讓黯淡的角落,仍有點點光亮。
【重點特色】
●打破距離,面對生死
許多人難以開口的死亡,就是作者的日常。用第一人稱視角,忠實呈現他的工作內容,不抗拒、不避談、不畏縮,因為瞭解,就能擊潰恐懼。
●不只談生病,更談心病
從死亡清掃到遺物整理,從肉體的無法負荷到心理的情感空缺。佈滿血水蛆蟲的凶宅、雜物如山的生活空間。打掃的不只是死亡,更是心理的千瘡百孔。
●從個人到家庭,從家庭到社會
生命的消逝只是結果,根源往往是社會問題。孤獨死、囤積症、無處可去的街友成了可靠的工作夥伴、被家暴的女子即使受傷仍賣力地工作著。透過作者對工作即夥伴的描述,看見社會的陰暗面與希望。
好評推薦
★面對生死專文推薦
大師兄|接體員、暢銷作家
★人生無常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林立青|工人作家、拉拉指定的暢銷作家
往 櫺|臺灣靈異研究學會會長
郭憲鴻(小冬瓜)|人氣YT頻道「單程旅行社」
鄭印君|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系主任
透過死亡看見生命,透過整理清除恐懼
「人生整理師」清理一場又一場的特殊現場,除了還原房屋該有的樣貌,也清除了家屬內心的恐懼與傷痛。這份工作不單單只是清掃,而是用心對待那些一條條寶貴的生命,在這世界上留下的最後痕跡。──人氣YT頻道「單程旅行社」/郭憲鴻(小冬瓜)
很笨卻很溫暖的拉拉
謝謝有拉拉這種很笨的業者存在,也謝謝拉拉願意跟我們分享這些故事,我在這本書看到的是滿滿的感動,希望大家在這本書上,也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殯葬樣貌與反思。──接體員、暢銷作家/大師兄
作者簡介
盧拉拉
踏足生死領域多年。始終堅信清潔目的不只是恢復現場潔淨,更是陪伴家屬走出悲傷遺憾的場景。
目前從事社會企業,幫助遭遇困境的人回歸社會,並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預購】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從性侵受害者到倖存者,一段陪伴者同行的創傷療癒之路◎陳潔晧, 徐思寧
Regular price $29.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博客來當月選書】
★首刷隨書限量附贈:作者繪製精美暖心陪伴卡2張
(共4款,隨機送出)
回憶的碎片如此鋒利,
我們如何縫合傷口,又如何療癒?
── 第一本由倖存者與陪伴者合著的創傷陪伴之書,最溫暖的力量 ──
▍他用《不再沉默》告訴每個受傷的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現在,他用這本書竭力宣告──
▍任何一個受傷的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三歲那年,奶媽一家四口性侵了我。
整整三年,如同禁臠。」
曾經他想吶喊,卻沒有聲音。
潘朵拉的盒子一打開,埋藏多年不願面對的痛苦回憶如惡火襲來,
他癱軟在地,退回到三歲的自己,
脆弱、敏感、被恐懼與不安籠罩罩……
2016年以《不再沉默》一書揭露童年創傷的陳潔晧,多年來在妻子徐思寧的陪伴下,艱難但堅定地,一步步走在復原重建的路上。在妻子無盡的愛與耐心傾聽、理解中,一顆被冰封的心逐漸拾回跳動的勇氣。
本書由陳潔晧與妻子徐思寧共同撰寫,詳述兩人長期的相互陪伴與療傷之路。這是台灣第一本由創傷倖存者與陪伴者共同撰寫、從「陪伴」角度出發的理解與療癒之書,為陪伴者指引方向,也為創傷者帶來希望與力量。
▍「縱使痛苦如地獄之火,我願一起置身火海。」
我想知道他的需求,我在意他的感受。
或許這份傷痛永遠有不能觸碰之處,但我願意在餘生的時間,
進入他孤獨的世界。
──徐思寧
不是透過妻子的眼睛,我看不見真實的自己。
時間一點一點慢慢在轉動,我像是薛西佛斯,
每天背負我能背負的重量,一點一點搬移過去的困難。
──陳潔晧
名人推薦
小劉醫師 劉宗瑀(外科醫師)
——專文作序
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王婉諭(立法委員)
神老師&神媽咪 沈雅琪(資深教師)
彭仁郁(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法國分析空間學會臨床精神分析師)
隋棠(演員)
鐘穎(諮商心理師、愛智者書窩版主)
——療癒推薦
看著潔晧與思寧溫柔而細膩的文字,我忍不住掉下眼淚。感謝這本書的出版,讓我們看見倖存者與陪伴者在復原途中,艱難但堅定的每一步。——王婉諭(立法委員)
看過潔晧第一本書,到這本他與思寧的創作,想起曾有位勵馨服務的倖存者在復原歷程中頓悟:「受害不是我的錯,但讓自己好起來是我自己的責任。」而好的親密關係品質,對復原有著極關鍵的作用。潔晧在探索心靈幽暗地下室的過程中,因著思寧的陪伴,加上二人用創作轉化創傷的方式,為陪伴倖存者的創傷療癒之路,寫下令人動容的故事。——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注意聽!孩子說的故事裡總是包含著嘲弄邪惡的元素,但有些孩子的故事沒有,他們以沉默處理邪惡,或者以恐懼,或者以其他。讀者從這本書裡將會聽見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而這類故事並不總是有思寧的陪伴。所以我們那麼需要您,每位讀者,對您身邊的人打開好奇的耳朵。——鐘穎(諮商心理師、愛智者書窩版主)
這本書無處不展現了兩個人共同靈魂合一的神奇完美!常常前一個提到的伏筆,就連著由另一半接續說完,或是其一在文字雕琢中發出接近追尋問題的核心哲理時,另一邊則會靜靜聆聽並給予肯定。尤其,當悲傷記憶排山倒海而來,嚴重到真實感受如同世界崩毀,已經無法理智,已經無法思考,已經放棄一切時……另一半包容並陪伴著,一起沉浮、一次次告訴對方:「你沒有錯,你不應該被這樣對待。」無比揪心,卻又是我所見過最偉大的愛。——小劉醫師 劉宗瑀(外科醫師)
★首刷隨書限量附贈:作者繪製精美暖心陪伴卡2張
(共4款,隨機送出)
回憶的碎片如此鋒利,
我們如何縫合傷口,又如何療癒?
── 第一本由倖存者與陪伴者合著的創傷陪伴之書,最溫暖的力量 ──
▍他用《不再沉默》告訴每個受傷的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現在,他用這本書竭力宣告──
▍任何一個受傷的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三歲那年,奶媽一家四口性侵了我。
整整三年,如同禁臠。」
曾經他想吶喊,卻沒有聲音。
潘朵拉的盒子一打開,埋藏多年不願面對的痛苦回憶如惡火襲來,
他癱軟在地,退回到三歲的自己,
脆弱、敏感、被恐懼與不安籠罩罩……
2016年以《不再沉默》一書揭露童年創傷的陳潔晧,多年來在妻子徐思寧的陪伴下,艱難但堅定地,一步步走在復原重建的路上。在妻子無盡的愛與耐心傾聽、理解中,一顆被冰封的心逐漸拾回跳動的勇氣。
本書由陳潔晧與妻子徐思寧共同撰寫,詳述兩人長期的相互陪伴與療傷之路。這是台灣第一本由創傷倖存者與陪伴者共同撰寫、從「陪伴」角度出發的理解與療癒之書,為陪伴者指引方向,也為創傷者帶來希望與力量。
▍「縱使痛苦如地獄之火,我願一起置身火海。」
我想知道他的需求,我在意他的感受。
或許這份傷痛永遠有不能觸碰之處,但我願意在餘生的時間,
進入他孤獨的世界。
──徐思寧
不是透過妻子的眼睛,我看不見真實的自己。
時間一點一點慢慢在轉動,我像是薛西佛斯,
每天背負我能背負的重量,一點一點搬移過去的困難。
──陳潔晧
名人推薦
小劉醫師 劉宗瑀(外科醫師)
——專文作序
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王婉諭(立法委員)
神老師&神媽咪 沈雅琪(資深教師)
彭仁郁(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法國分析空間學會臨床精神分析師)
隋棠(演員)
鐘穎(諮商心理師、愛智者書窩版主)
——療癒推薦
看著潔晧與思寧溫柔而細膩的文字,我忍不住掉下眼淚。感謝這本書的出版,讓我們看見倖存者與陪伴者在復原途中,艱難但堅定的每一步。——王婉諭(立法委員)
看過潔晧第一本書,到這本他與思寧的創作,想起曾有位勵馨服務的倖存者在復原歷程中頓悟:「受害不是我的錯,但讓自己好起來是我自己的責任。」而好的親密關係品質,對復原有著極關鍵的作用。潔晧在探索心靈幽暗地下室的過程中,因著思寧的陪伴,加上二人用創作轉化創傷的方式,為陪伴倖存者的創傷療癒之路,寫下令人動容的故事。——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注意聽!孩子說的故事裡總是包含著嘲弄邪惡的元素,但有些孩子的故事沒有,他們以沉默處理邪惡,或者以恐懼,或者以其他。讀者從這本書裡將會聽見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而這類故事並不總是有思寧的陪伴。所以我們那麼需要您,每位讀者,對您身邊的人打開好奇的耳朵。——鐘穎(諮商心理師、愛智者書窩版主)
這本書無處不展現了兩個人共同靈魂合一的神奇完美!常常前一個提到的伏筆,就連著由另一半接續說完,或是其一在文字雕琢中發出接近追尋問題的核心哲理時,另一邊則會靜靜聆聽並給予肯定。尤其,當悲傷記憶排山倒海而來,嚴重到真實感受如同世界崩毀,已經無法理智,已經無法思考,已經放棄一切時……另一半包容並陪伴著,一起沉浮、一次次告訴對方:「你沒有錯,你不應該被這樣對待。」無比揪心,卻又是我所見過最偉大的愛。——小劉醫師 劉宗瑀(外科醫師)
作者簡介
陳潔晧
藝術家。34歲時發現自己童年遭受性侵的回憶,透過閱讀、書寫與創作,尋找復原方向。著有《不再沉默》,述說童年經歷的許多傷痛。《蝴蝶朵朵》繪者。
相信即使世界滅亡,也要守護愛的人。看劇會忍不住流眼淚,正在學習與創傷共存。喜歡煮飯,切菜時會覺得平靜。
成立「貓獅子工作室」,推動兒童性侵預防與創傷復原。
貓獅子工作室felissimha.com
徐思寧
香港大學藝術學系學士,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蝴蝶朵朵》繪者,《人本教育札記》「萬千視野,照見兒童性侵」專欄作者。
曾於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及兒童藝術教育機構工作。透過兒童發展與創傷復原的知識,陪伴先生陳潔晧共尋復原之路。
曾見證人性的黑暗,但不想放棄。投入推廣兒童保護的倡議,長期研究跨國兒童性侵議題。期許每個小孩都可以平安長大,每個受傷的靈魂都得到療癒。
藝術家。34歲時發現自己童年遭受性侵的回憶,透過閱讀、書寫與創作,尋找復原方向。著有《不再沉默》,述說童年經歷的許多傷痛。《蝴蝶朵朵》繪者。
相信即使世界滅亡,也要守護愛的人。看劇會忍不住流眼淚,正在學習與創傷共存。喜歡煮飯,切菜時會覺得平靜。
成立「貓獅子工作室」,推動兒童性侵預防與創傷復原。
貓獅子工作室felissimha.com
徐思寧
香港大學藝術學系學士,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蝴蝶朵朵》繪者,《人本教育札記》「萬千視野,照見兒童性侵」專欄作者。
曾於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及兒童藝術教育機構工作。透過兒童發展與創傷復原的知識,陪伴先生陳潔晧共尋復原之路。
曾見證人性的黑暗,但不想放棄。投入推廣兒童保護的倡議,長期研究跨國兒童性侵議題。期許每個小孩都可以平安長大,每個受傷的靈魂都得到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