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list◎洪嘉
Regular price $25.00《Playlist》 為洪嘉的首部同志小說。同志亦凡人,過著與異性 戀、雙性戀等等的平常人一樣的生活,受著相同的痛楚,患著相同的疾病,付出著沒有分別的愛。書中故事和流行曲都是主旋律,協奏出十多段來來去去 。男男關係正如奏樂,雙雙互為進退才奏成和弦。
《Playlist》拒絕營造異色奇觀,以平白日常,書寫男男愛慾故事 ——薄情戀人形象低調滲透多篇小說,不會和你擁抱成漩渦,只求隱藏 ego,化身成最近距離的旁觀者或最遠距離的當事人。然而那一切愛慾無異於我們所擁有的,所以無事不可對人言。
作者簡介:
洪嘉。讀書、寫字、做飯、搵食的人。同志小說集《Playlist》作者。
(注:此書原先由水煮魚文化出版,目前由後話文字工作室代理。)
《字花》第93期(2021年10/11月號)
Regular price $16.00《字花》93期「朝2016流」是回顧過去五年的一個小停頓。2016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有不少關於大眾媒體的轉變悄悄在這個年份裡發生,接續影響著我們的當下。可是在訊息爆炸的年代,去追溯、回想非常不易,於是新一期《字花》希望尋找2016以及過去五年來,潮流的脈絡和波動,尋訪那些發生過又消失在大家眼前的亮點、熱潮,還有那些仍存在大家眼前,在過去五年不斷受到挑戰的人與事物——他們如何抵得住潮流的湧退。
專題訪問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及王樂儀,師徒一起大談香港樂壇轉變,幕後音樂人的狀況,揭露行業秘辛﹗
當代流行文化尤其在意資訊創生者的真性情、幽默感和開放程度,時勢與英雄互相造就,於2016年成立的好青年便恰好把看似艱深離地的哲學,透過十三太保的率性、創意與願力,帶入拒絕大台、拒絕虛假和迎合眾聲的時代。——《純粹好青年荼毒室批判》
精彩內容包括:
專題「朝2016流」
物語
起格
「另外,我亦留意到喺疫症期間,有表演團體利用網上資源,創作新嘅表演模式,亦有人構思一啲冇表演者嘅演出,我覺得,呢個時候係一個好嘅契機去重新思考劇場,喺舊有嘅模式尋找出新嘅吸引力,以回應呢個時代。」——譚孔文《當「劇場」成為「瘟疫」──2021的另一個「阿陶」》
鬼火與人形◎陳子謙
Regular price $27.00失語之年,讓倉促的時代書寫自己。陳子謙繼《豐饒的陰影》後第二本詩集,作品大多寫成於2020年夏天以後,重新探問生存的愛與痛,實驗詩的快與慢,輕與重。詩分七輯,從「外臟」開始,如果「幻痛」是場「默劇」,也可等待「蟲珀」「移形」,在「泛音」中尋找希望與絕望之間的「平衡」:
是的,眼前就是地獄了
拆掉就是
關於作者
陳子謙
生於香港,在幻變的時代下潛行。
《字花》編委,著有詩集《豐饒的陰影》、《鬼火與人形》、散文集《怪物描寫》,合編有《雲上播種:給寫作導師的十堂課》、《樹下栽花:寫作教育經驗談》等。曾任多個文學獎評判,並獲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中文文學創作獎。
履歷太長,因為生命太短。
南歸貨車◎王証恒
Regular price $39.00以新界西為背景
寫出二十一世紀第一代的小說
以文學和生活作為反抗的方式
當我們以為錯過一個偉大的時代,回頭卻發現已身處另一個偉 大的時代。
社會的轉變令人猝不及防,而在大時代下,掩埋的都是個人的 故事。王証恒以愛情故事切入,在一個個發生在新界西愛情故 事的底下,都是人生存、掙扎的赤裸處境——我們如何在這個 城市、時代,隱蔽地過活,卻在同一時間反抗現實的生活?
王証恒筆下的屯門、天水圍、元朗的日常一直被社會忽視,也 鮮少出現在文學作品之中,而他專注書寫這片區域,細緻紀錄 當中的生活質感,以及生活其中的低下階層面貌。新界西的邊 緣人物有著獨特的美學,作者藉作品展露他們如何遊走於一個 對自己置若罔聞的主流的同時,創造自己獨特的生存模式。結集中的低下階層角色包括〈南歸貨車〉中的貨車司機、〈沉默 的瘀傷〉中的地盤工人、〈虫豸〉中的小混混、南來的妓女等 等,作者以朋友的角度觀照他們,重新把他們的心理、情慾、 困苦、掙扎、傷痕,有血有肉、有笑有淚地帶到讀者面前,而角色有意無意的毀滅行為,同時也無聲地為文學帶來更大的反抗動力。
柳廣成插畫
鍾國強 楊佳嫻專文細讀
李維怡、唐睿、麥樹堅、樊善標、潘國靈誠意推薦
推薦語
擅長以短對話來烘托一條欲隱未隱的邊界,景色與感官都不是 閒筆,一層刷一層,暗示人物曲折差池的心理。壓抑裡滲透幽 情,全燃燒的瞬刻已經發生過了。小說要寫的無非是餘燼。 ——楊佳嫻(台灣學者、作家)
王証恒不走此城不少年青作者一窩蜂所走的卡夫卡式超現實城 市寓言之路,而是不可多得地紮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中,多寫 城市邊緣(尤以屯門為重心)一族的生存現況和心理刻劃,寄 深情於冷峭節制的筆墨中,生活質感厚實,而且深得小說藝術 的神髓,出色地調和文學與生活的語言,自成風格。 ——鍾國強(香港作家、詩人)
一首屬於大西北的邊民之歌正在萌芽……期待即使被痛楚燃燒, 仍能長成葉葉閃爍,能孕育其他生命的大樹。 ——李維怡(文字耕作者)
王証恒的文字乾脆而硬朗,這種文字在書寫書中低下階層人物 的故事時,尤其能夠刻劃出人物的真切處境,釋放出人物的能 量與生命力。 ——唐睿(香港作家、小說《FOOTNOTE》作者)
讀《南歸貨車》如緊盯餘焰。靈魂終必寂滅,最後的亮度遺留 促促殘影,聊以阻隔無邊夜涼。 ——麥樹堅(香港作家)
王証恒的小說低調、樸實、專注,無論在題材、情節、語言方面,都 統一給我這樣的感覺。作者在一個親近但不至於失去冷靜的距離,關 心地注視那些人、那些事情,表現出一種真誠懇切、用志不分的強大 力量,這是最打動我的地方。 ——樊善標(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人物的頹敗與城市的頹敗相連,但頹敗之中總殘存一股生命 力,作者勾劃出社會建設中的破毀,總有人被擠到社會邊緣的 處境,或曰命運。 ——潘國靈(香港作家)
作者簡介
王証恒,畢業於城市大學中文系,曾獲青年文學獎、中文文學 創作獎、城市文學獎、大學文學獎。曾任教師、記者、地盤工 人,現為自由撰稿人,作品主要為時事評論、小說,散見於 《端》、《字花》、《方圓》等。
插畫家簡介
柳廣成,童年於日本京都生活,早期作品深受當地漫畫文化影 響。自 2017 年參展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後,創作方向驟變。 近期專注於創作個人漫畫作品,如於法國、比利時出版的 Fantaisie ordinaire、台灣出版的《被消失的香港》、荷蘭出 版、全球發售的 Cube Escape: Paradox、個人誌 Zine 及正在 進行的 Unknown Brothers。 常以鉛筆創作,藉其筆觸強調氛圍,同時探索漫畫語言的可能性。
一般的黑夜一樣的黎明——香港六四詩選◎鄧小樺、梁雅媛編
Regular price $22.00由本地青年文學雜誌《字花》出版的《一般的黑夜一樣黎明──香港六四詩選》,集合了64位中港台作家為六四事件而寫的詩歌共130首,寄託了22年來詩人對事件所付出的心力與關懷,亦是《字花》本年度的重要編著。
22年以來,人們一直以各種形式去紀念及反思六四事件,因應而生的詩作更是海量。不少關於六四的詩作已經散佚、絕版,是次重新結集,為歷史下了重要的註腳。這亦見證了文學界以至社會對八九民運的認同,決意延展六四的意義,堅持對理想的執著、對真相及民主的追尋。
本書收編來自殿堂級的知名學者與作家,包括北島、也斯、葉輝、飲江、西西、黃碧雲等的詩作,此外亦特別收錄了一批80後年輕詩人的作品,他們循著六四的軌跡,投入社會追求公義的激越之聲,是為傳承民運心志的象徵。此外,我們更可循詩作探究六四在香港「本土化」的過程:我城以怎樣的身份去構成六四的一部份,港人如何從旁觀角色轉化為執著的主體,去回應和延續對公義和真理的探問。
香港是現時在世界上最執著及勇於紀念六四的地方;在九九年的《打開》中,梁文道就曾說過,要把六四視為香港的本土事件。本書便是意欲體現這種態度。
水葬◎蘇朗欣
Regular price $23.00《水葬》發生在新界東北一隅的鄉土上,關於上水新橋村和大苑兩代人因爭奪土地而展開的恩怨情仇。蘇朗欣以真實事件為本,在家族史、羅曼史、鄉土史之間,構築成這則浮城寓言,是跨世代的悲劇,也刻畫著香港一片被遺忘的土地,歷史的暴力與個體的傷口,最終互為印證。
《字花》NO. 100
Regular price $18.00《字花》100 期「一〇〇‧從零到一」
《字花》步入一百期,從零到一,經歷時代起落,是讀者和作者陪伴我們成長。這期回溯以往的歷 史之外,更以全新面目示人,重新設計《字花》版式,並以「一〇〇‧從零到一」為題,為了文藝 的價值而堅持,由零慢慢步向一,當中也有像我們一樣的同行者。這期新增 BOOK B《花字》,訪問流行人物,發掘本土品牌,更連線對岸,加入台灣故事
內容簡介
但繞了一個圈又不算原地踏步,我們起碼畫了一個圓。還記得十六年前,《字花》的誕生是一件盛 事,我也被新穎的氣質、能量充沛的突進姿態吸引,馬上成為忠實讀者,後來獲得發表的機會,再 有幸加入編輯團隊,一晃眼六年,途中經歷多次改版和人事流轉。這個圈,其實走得一點也不輕巧 流暢,更多時候是遲疑、蹣跚、摸索。或許是時候畫另一個圓圈。──關天林〈循環(再造)史 觀〉
作者簡介
《字花》是香港一本雙月刊文學雜誌,於 2006 年 4 月創刊,由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出版,用文 學視角直接介入社會文化議題。專題以外,每期均有文字、視藝和跨媒體創作,以及文學、影視和 文化評論,以「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為旨,力圖打破香港文學雜誌的固有形式,以展示文學年 輕、活潑和多元化的一面。
網頁:http://zihua.org.hk/ Facebook
專頁:字花 | https://www.facebook.com/fleursdeslettres/
水煮魚文化 | https://www.facebook.com/spicyfish001/
山上來的人◎伍淑賢
Regular price $34.00 「你說過,將來是我們的。是的,只是我們的將來,會不會是一條歧路」
──〈山上來的人〉
從荒山裡的學校而來,往山下的夜城而去,多少人生,苦中作樂,重逢或作別。七年前素葉出版社的壓卷作,修訂重出,舊作與新篇,皆以簡潔亮麗的風格,說一些世俗故事。
本書中的多篇小說都有一個「開放式」結局,正如〈山上來的人〉主角小貞的成長,其實遠未完成,現實中,未走到最後一步,人生的軌道仍可轉變。然則可不可以說,所有成長小說都不過是半成長,或成長中小說?那成長的結局,是開放的。
然而書中小說的結局儘管「開放」,但情節的發展其實或隱或顯指向一個答案,只是作者沒有寫出來。這或可稱為「半開放式」結局,伍淑賢的小說大都是這樣,魔力在細節而不在結果,是一個半空的水桶,有充裕的空間容讓讀者把自己的水注進去。
伍淑賢的文字輕巧自然,簡潔俐落,時帶抒情筆觸,其偶或的「冷酷」,又每驚心動魄,而突發的慧黠、幽默,如會得扭氣球把戲的大人問小孩喜歡扭甚麼,小孩說「扭篤屎」,會失驚無神的令人捧腹。
「我心愛的,細暖綿密,暗香而內裡翻騰的東西,早就過時了。」
——〈古古〉
*本書由素葉出版社於二○一四年八月初版,現裁撤部分,另加新近的作品多篇,排序經水煮魚編輯部再行編訂。
作者簡介
伍淑賢,香港人,原籍廣東順德。從事公關及傳訊工作。早年小說散見《素葉文學》和《文化新潮》等,二○○九至二○一二年在《文匯報》發表短篇小說說和《山上來的人》連載,差不多同時撰寫隨筆專欄。小說集《山上來的人》二○一四年初版,二○一五年獲香港文學季推薦獎,二○二一年增訂再版。散文集《夜以繼日》二○一七年出版。
菀彼桑柔◎阮文略
Regular price $36.00用盡一生的氣力/帶著從全世界收集回來的石頭/敲開有沒有夢
▌廖偉棠、淮遠推薦
從飛雪到火焰,阮文略以《菀彼桑柔》作為六年來的創作小結。書中分輯皆以詩人寫過的詩集為名,各輯內的詩都呼應前作的主題,亦可以視為其延伸或變體。
「菀彼桑柔」出自《詩經‧大雅》:「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劉,瘼此下民。」 黎民可在繁茂的桑樹下休養、齊家,若在位者不顧社稷,如將樹葉採盡,其下的人在太陽底下將無處可去。書同名輯一「菀彼桑柔」是父親寫給女兒的成長之詩,詩行中穿插女兒的手繪,寄希望在孩子身上,願桑樹重新長出繁葉。
因反修例運動出現的《紙飛進火》描繪香港人的臉譜,書中輯二的長詩以各國的歷史動盪、亂離為背景組成,不同的水在世界流動,反照香港;輯三「赤地藍圖」以城市細節、遊歷見聞、歷史想像、人物補完為主;輯四與六「狐狸回頭」、「突觸間隙」充滿詩人對詩、生活到社會的叩問;出版源起雨傘運動的《香港夜雪》為輯五,社運、悼念、疫症,無一不是當下迫切的議題,寫給時代的義人,寫給香港。
果實微溫◎劉偉成
Regular price $28.00由纖細至豐腴,以繁細見宏博。
果實微温,為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中「Grocery Run」這個環節的音譯。寫作要結出果實,可能就是要把那浪漫轟烈的想望還原到日常的層次:從衣食住行的架子上選材,將之化入混沌的生活中,不留痕跡,只剩下不知遺忘了甚麼的忐忑。
劉偉成書寫異國國際寫作交流計劃的日常中温暖純真,如微温果實;倏忽飄搖的社會景況下,詩中細膩温熱似煙下亮光;在反覆呼應的香港史詩裡依然温厚纖細,彷彿爐上雕花;在作家朋友以及有緣的物品前同樣温潤細緻,猶如光潔曲壺。
當心中的果實在微温中漸趨成熟,即使黑潮驟臨摧殘夢境,我們還可相信那從內心經筆端透現出來的色彩,斧子是無論如何也砍不掉的,而世界會再次令人着迷。
曾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首獎作家劉偉成最新詩集《果實微温》,夢在秋肅與春温間,結出果實。
——台灣作家 顏忠賢
詩集由Trilingua 叄語設計,配以Furze Chan溫暖細膩筆調,突顯溫暖的詩質。
作者簡介
劉偉成,香港土生土長,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學系哲學博士,從事統籌出版事務工作,又於本地大學兼職教授寫作、編輯與出版相關課程。曾出版散文集《持花的小孩》(獲第十屆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推薦獎)、《翅膀的鈍角》、詩集《瓦當背後》、《陽光棧道有多寬》(獲第十三屆中文文學雙年獎詩組首獎)。2017年獲邀赴美參加愛荷華大學的國際作家工作坊,期間得詩六十餘首,都收錄在這部詩集中。
《字花》第90期
Regular price $16.00夜海◎盧卓倫
Regular price $23.00令人期待的九十後本土作家,新一代小說寫手
香港的故事難說,但還可以這樣說
盧卓倫是令人期待的新一代說故事人。二十一篇短篇小說,有關身障者、傭工、性向不明者、露宿者、麥難民── 他關注「卑賤者」的世界,以及表面上護蔭著他們的體制和權勢。一篇篇人物速寫,情節看似單純,卻往往能以出人意表之筆,探觸倫理的死角,在輕重之間,回應了時代。
從個人面對的愛情、性別、職業議題,到社會批判、運動題材。由一系列特殊境遇和人性描繪開始,書寫圍城百態和邊緣人物,趨向近年現實的動盪與疫症城市,加以聚焦,體現盧卓倫更廣的社會關懷。
沿道尋回◎律銘
Regular price $23.00▌區聞海、周漢輝、張婉雯一致推薦
▌書寫地景之變,城市之殤,生命之道
全書四十七首詩作,詩句沿道尋來——在街道,在真理。
醫生律銘走進老街舊區替城市「診症」,首輯「沿著街道」收錄多首地景詩,記錄城市病徵;從醫身到治心,道上遇見的人寫成扣問真理的「道成」,輯三、四尋回到貼身的生活和工作,剖白衝突與矛盾。──〈相認〉
作者簡介
基督徒,偶然寫詩。喜歡自己的工作,是和別人同行生命的一段路。另有筆名風緣。回味2001年,與林一葉和方綺組織港大詩社的日子。作品散見於《詩潮》《詩網絡》《秋螢》《月台》《Stadt 城市誌》《明報》《聲韻》《阡陌》《大頭菜》《號外》、亦有幸收於《瞧,他們的21 grams在飛翔》,《書在人在-在緊緻的密縫中閱讀》。著有詩集《如今常存的》及《所望之事》。詩作《我們是苦難的好孩子》被國際文學雜誌 Asymptote翻譯成英文刊登。機器與憂鬱——字花十年選評論卷◎鄧正健編
Regular price $38.00《機器與憂鬱——字花十年選評論卷》收錄曾於《字花》發表的評論文章28篇,作者包括香港、台灣及內地評論人、學者、乃至不同界別的文字創作者和社會實踐者,內容涵蓋香港文學、本土文化、當代思潮、中國文學、電影、戲劇、流行文化等多種內容。文章長短迥然,風格不拘一格,有接近學術論文的,也有仿照散文體的,但每篇文章可讀性俱高,也嘗試從不同角度切入不同範疇的重要議題,並提供別開生面的解讀。書中亦選收了由《字花》策劃的文學對談記錄三篇,以呈現在評論人相互激勵之間,所生成的另一種評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