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 471113238915901
- 4711528700254
- 471410268964801
- 4717211037409
- 483
- 9786263102019
- 9786263102682
- 9786263106765
- 9786263107564
- 9786263107908
- 9786263108028
- 9786263108080
- 9786263155824
- 9786263358706
- 9786263903401
- 9786263903678
- 9786263969124
- 9786264191142
- 9786267061725
- 9786267255629
- 9786267261972
- 9786267293904
- 9786267305881
- 9786267378731
- 9786267465318
- 9786267488393
- 9786267488737
- 9786267491621
- 9786267539576
- 9786267558669
- 9786267558676
- 9786267561218
- 9786267594407
- 9786267606070
- 9786267628164
- 9786267645000
- 9786267645048
- 9786269858040
- 9786269892495
- 9786269914777
- 9786269932948
- 9789570869651
- 9789570872910
- 9789573342380
- 9789573342496
- 9789577109507
- 9789861202945
- 9789861738086
- 9789862238028
- 9789862944165
- 9789863236481
- 9789863877905
- 9789864064458
- 9789864064526
- 9789865083311
- 9789865405045
- A Life Less Throwaway:The Lost Art of Buying for Life
- Battleground: 10 Conflicts that Explain the New Middle East
- Christopher Phillips
- contemporary
- creative prose
- Cyril Wong
- Daniel Klein
- Devon Price
- Edward Wong
- Emily St. John Mandel
- English
- Eric Grzymkowski
- fiction
- Filterworld: How Algorithms Flattened Culture
- Greywacke
- Greywacke: How a Priest,a Soldier and a School Teacher Uncovered 300 Million Years of History
- Gustave Le Bon
- Hannah Arendt
- Heidegger and a Hippo Walk Through Those Pearly Gates
- Ian Anderson
- 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
- INSTANT HISTORY
- Jellyfish Age Backward: Nature Secret’s to Longevity
- Jennifer S. Hirsch
- John Connolly
- Kyle Chayka
- literature
- Nick Davidson
- Nicklas Brendborg
- On Photography
- PCuSER電腦人文化
-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 Rosetta Cultures
- Sandra Lawrence
- Sexual Citizens
- Shamus Khan
- Sigrid Nunez
- singapore literature
- Susan Sontag
- Tara Button
- Terry Szuplat
- 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
- The Histor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Spices
- The Land of Lost Things
- The Life of the Mind
- The Quotable Asshole
- The Quotable Asshole:More Than 1200 Bitter Barbs,Cutting Comments,and Caustic Comebacks for Aspiring and Armchair Assholes Alike
- Theatre
- Thomas Cathcart
- TrendLit Publishing
- Unmasking Autism: Discovering the New Faces of Neurodiversity
-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 いい子のあくび
- 一分鐘大歷史
- 一分鐘大歷史:從地理大發現、世紀瘟疫到車諾比核災,160個改變世界的關鍵事件完全圖解【二版】
- 一分钟大历史
- 一分钟大历史:从地理大发现、世纪瘟疫到切尔诺贝利核灾,160个改变世界的关键事件完全图解【二版】
- 一卷文化
- 一路笑到挂的生死哲学课
- 一路笑到掛的生死哲學課
- 一路笑到掛的生死哲學課:哈佛哲學家用幽默剖析生與死的一切【暢銷新版】
- 三岛由纪夫
- 三島由紀夫
- 三越誕生
- 三越誕生!─帝国のデパートと近代化の夢
- 三越誕生:帝國百貨與近代化的夢
- 三越诞生
- 三采
- 不孤独的美食家苏东坡
- 不孤獨的美食家蘇東坡
- 不孤獨的美食家蘇東坡:貶到哪、吃到哪,大文豪的吃貨之路
- 不道德教育講座:三島由紀夫最強人生講座!深入洞悉人生、社會與文學的大膽異論
- 不道德教育讲座:三岛由纪夫最强人生讲座!深入洞悉人生、社会与文学的大胆异论
- 世界歷史
- 世界通史
- 丘彥明
- 中國古代
- 中國古典
- 中國歷史
- 中國研究
- 中國茶
- 丹尼尔‧克莱恩
- 丹尼爾‧克萊恩
- 为何龙虾不会变老,水母会逆龄,人类却无法?
- 乌合之众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的研究
- 书
- 人文文學
- 人文社科
- 人物傳記
- 人生很短,我决定活得有趣
- 人生很短,我决定活得有趣:知趣、识趣、有趣的37种生活诗意
- 人生很短,我決定活得有趣
- 人生很短,我決定活得有趣:知趣、識趣、有趣的37種生活詩意
- 人際關係
- 他山之石
- 伊恩·安德森
- 伤兽之岛
- 伤兽之岛:我当野生动物兽医师的日子
- 佛教
- 來小書廚房住一晚
- 信仰
- 個人成長
- 倍萬自愛
- 倍萬自愛:學著蘇東坡愛自己‧享受快意人生◎
- 傳統文化故事
- 傷獸之島
- 傷獸之島:我當野生動物獸醫師的日子
- 克里斯多夫·菲力普斯
- 內政
- 兩個油漆匠
- 兩性關係
- 凯尔·切卡
- 凱爾·切卡
- 刘克襄
- 剧院
- 剧院(繁体中文首度出版‧评论家赞誉为二十世纪优秀小说的范本)
- 劇院
- 劇院(繁體中文首度出版‧評論家讚譽為二十世紀優秀小說的範本)
- 劉克襄
- 動物
- 勵志小品文
- 勵志故事
- 印刻出版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印刻文學生活誌1月號2025第257期
- 原生家庭
- 古代公务员生存指南
- 古代公务员生存指南:直击古代官署的日常,清晰还原衙门里的工作群像,揭露官场不为人知的隐秘……
- 古代公務員生存指南
- 古代公務員生存指南:直擊古代官署的日常,清晰還原衙門裡的工作群像,揭露官場不為人知的隱祕……
- 古典
- 古典文學
- 古斯塔夫‧勒庞
- 古斯塔夫‧勒龐
- 台灣
- 台灣歷史
- 吉国瑞
- 吉國瑞
- 吕珮绫
- 吳淡如
- 呂珮綾
- 和田博文
- 咖啡廳
- 哲學
- 商周出版
- 商業理財
- 回憶錄
- 团圆贺新年
- 圖畫書
- 團圓賀新年
- 地下鐵事件
- 地球科學
- 地理
- 地質
- 城与不确定的墙(平装)
- 城市規劃
- 城與不確定的牆(平裝)
- 堪布慈囊仁波切
- 塔拉·巴頓
- 塔拉·巴顿
- 夏子の冒険
- 夏子的冒险
- 夏子的冒险:鬼才文豪三岛由纪夫让读者忍不住嘴角失守的超有戏大作
- 夏子的冒險
- 夏子的冒險:鬼才文豪三島由紀夫讓讀者忍不住嘴角失守的超有戲大作
- 大塊文化
- 大寫出版
- 大是文化
- 大溏出版
- 大牌出版
- 太陽與鐵
- 太陽與鐵:三島由紀夫總結一生的哲學告白,獨家收錄三島文明論巨作《行動學入門》【精裝典藏版】
- 失物之国
- 失物之國
- 失物之國【博客來獨家書衣版】
- 失眠
- 失眠研究室
- 失眠研究室:找出根本原因,重拾睡眠本能
- 失落的三亿年
- 失落的三億年
- 失落的三億年:史詩般的地質年代發現之旅
- 奇幻
- 奇幻小說
- 女性主義
- 好孩子的哈欠
- 好孩子的哈欠【藝術選獎新人賞得獎作】
- 如是苏东坡
- 如是蘇東坡
- 如果我们的世界消失了
-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
-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十週年紀念版,特別收錄全新附錄短篇)
-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 宋尚玮
- 宋尚緯
- 完美的地方
- 宗教
- 宗教命理
- 家庭關係
- 寵物
- 寶瓶文化
- 小川糸
- 小琪的那一頂帽子
- 小說
- 尼克‧戴維森
- 尼克‧戴维森
- 尼可拉斯·潘柏格
- 布克文化
- 广嶋玲子
- 庄惟佳
- 廣嶋玲子
- 弄草紀
- 弄草纪
- 弱勢族群
- 張致斌
- 德奧哲學
- 心智生命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性公民权
- 性公民權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性別研究
- 情緒
- 我还在这里
- 我逃离的帝国
- 我逃离的帝国:从毛泽东到习近平,横亘两代人的觉醒之路
- 我逃離的帝國
- 我逃離的帝國:從毛澤東到習近平,橫亙兩代人的覺醒之路
- 我還在這裡
- 戴文‧普莱斯
- 戴文‧普萊斯
- 扁平时代
- 扁平时代:算法如何限缩我们的品味与文化
- 扁平時代
- 扁平時代:演算法如何限縮我們的品味與文化
- 手术室小绿人Apple
- 手术室里的小绿人
- 手术室里的小绿人:麻醉后、恢复前,我们在忙什么?这里需要读心与高速换台,一个只有自己人的工作日常
- 手術室小綠人Apple
- 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 手術室裡的小綠人:麻醉後、恢復前,我們在忙什麼?這裡需要讀心與高速換檯,一個只有自己人的工作日常
- 招財貓的每一天
- 招财猫的每一天
- 操作書
- 攝影設計
- 故事
- 散文
- 散文詩
- 散文诗
- 數位文化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学
- 文学关键词100
- 文学关键词100:给入门者的通关秘笈
- 文學
- 文學創作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關鍵詞100
- 文學關鍵詞100:給入門者的通關祕笈
- 文學雜誌
- 新加坡
- 新加坡文学
- 新加坡文學
- 新加坡華文出版
- 新文潮出版社
- 新時代
- 新經典文化
- 旁觀他人之痛苦
- 日出
- 日出出版
- 日本
- 日本傳統商業
- 日本文化
- 日本文學
- 日本日本文學
- 日本翻譯
- 日治時期
- 早餐店阿姨什么都记得住
- 早餐店阿姨什麼都記得住
- 早餐店阿姨什麼都記得住:早安,今天的鬼故事加點洋蔥嗎?
- 时报出版
- 明白文化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書
- 最勇敢的女性菩萨:绿度母
- 最勇敢的女性菩薩
- 最勇敢的女性菩薩:綠度母
- 有鹿文化
- 末日
- 本事出版社
- 朱宥勋
- 朱宥勳
- 朱海燕
- 李冰
- 李启芳
- 李啟芳
- 村上春树
- 村上春樹
- 来小书橱住一晚
- 杨小豌
- 東亞與台灣書籍裝幀史
- 東坡軼事
- 林慧雯
- 林政毅
- 林素幸
- 棄貓
- 棄貓: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
- 植物
- 楊小豌
- 概論
- 橡樹林
- 欧巴马资深文瞻的精准表达课
- 歐巴馬資深文膽的精準表達課
- 歐巴馬資深文膽的精準表達課:從50-25-25準備法、BBQ法則到AI工具,讓你從公開演講到日常溝通都一手掌握
- 歷史
- 民生
- 永遠的蘇珊
- 永遠的蘇珊:回憶蘇珊·桑塔格
- 汉娜·鄂兰
- 汤玛斯‧凯瑟卡
- 沐燁文化
- 沙姆斯·康
- 泰瑞·苏普拉
- 泰瑞·蘇普拉
- 流火
- 流火:鹿野忠雄的台湾养成
- 流火:鹿野忠雄的臺灣養成
- 海外
- 湯瑪斯‧凱瑟卡
- 演講
- 漢娜·鄂蘭
-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
-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24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 烏合之眾
-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的研究
- 無神論
- 猫咪家庭医学大百科
- 猫咪家庭医学大百科 2025年畅销增订版
- 玉山社
- 珊卓拉·劳伦斯
- 珊卓拉·勞倫斯
- 珍妮佛·赫希
- 班与唐
- 班與唐
- 生活哲學
- 生活經驗
- 生活風格
- 當代小說
- 當代思潮
- 疾病的隐喻
- 疾病的隱喻
- 療愈
- 皇冠
- 皇冠出版
- 盏彧
- 盛夏之死
- 盛夏之死:失序美學的極致書寫,三島由紀夫短篇小說自選集
- 盞彧
- 看海的日子
- 看海的日子續集
- 真夏の死─自選短編集
- 社會學
- 社會議題
- 神奇柑仔店系列:招財貓的每一天(首刷限量贈送三款喵喵納福小卡)
- 神奇柑仔店系列:招财猫的每一天(首刷限量赠送三款喵喵纳福小卡)
- 科幻
- 科普叢書
- 秦佐
- 種植
- 立體書
- 童文
- 童書
- 笛藤
- 簡報
- 精准购买
- 精准购买:比“断舍离”更极简、永续的究极之道
- 精準購買
- 精準購買:比「斷捨離」更極簡、永續的究極之道
- 精神疾病
- 約翰·康納利
- 經典
- 經典人物
- 經典古代文學家
- 經典文學
- 綠度母
- 綦孟柔
- 繁體
- 繪圖
- 繪者:yajya
- 约翰·康纳利
- 罗塞塔文化
- 罗杰
- 羅塞塔文化
- 羅杰
- 美丽的书来自台湾
- 美麗的書來自台灣
- 美麗的書來自台灣:近代台灣的書物裝幀
- 習俗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联合文学
- 联合文学生活志
- 联经出版公司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1月號2025第483期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聯經出版公司
- 職場工作術
- 臉譜
- 臉譜出版
- 自然科普
- 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 自闭者的面具,为何戴上,如何卸下
- 至死之愛
- 至死之愛上
- 至死之愛(上)
- 舌尖上的香料史
- 舌尖上的香料史:走過5000年,主宰政治、貿易、飲食的風味
- 艾瑞克‧格兹莫考斯基
- 艾瑞克‧格茲莫考斯基
- 艾蜜莉·孟德尔
- 艾蜜莉·孟德爾
- 苏珊·桑塔格
- 英國文學
- 英文
- 茶
- 莊惟佳
- 莎喲娜啦·再見
- 華人傳統節日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研究
- 萤火虫
- 葉佳怡
- 藝術
- 蘇東坡
- 蘇珊·桑塔格
- 蘋果的滋味
- 虚构
- 虛構
- 螢火蟲 (新版)
- 街头的流离者
- 街頭的流離者
- 街頭的流離者:一名街頭社工與無家者的交會微光
- 衛城出版
- 衣若芬
- 西格麗德·努涅斯
- 親子天下
- 解开你的星际马雅密码
- 解開你的星際馬雅密碼
- 解開你的星際馬雅密碼:集結馬雅、易經、心經、廬恩符文、13月亮曆法,解開時間的秘密
- 詩畫裡的中國茶
- 論攝影
- 譯者:劉子倩
- 譯者:吳品儒
- 譯者:尹嘉玄
- 譯者:張福成
- 譯者:方玥雯
- 譯者:李斯毅
- 譯者:林玉菁
- 譯者:梁永安
- 譯者:歸也光
- 譯者:涂紋凰
- 譯者:潘恩典
- 譯者:王定春
- 譯者:王蘊潔
- 譯者:甘錫安
- 譯者:程巍
- 譯者:薄文承、王琳茱、黃瑜安
- 譯者:蘇友貞
- 譯者:許可欣
- 譯者:許艾利
- 譯者:許雅淑,李宗義
- 譯者:賴明珠
- 譯者:邱振瑞
- 譯者:陳令嫻
- 譯者:陳依萍
- 譯者:陳耀成
- 譯者:高霈芬
- 譯者:黃星樺
- 譯者:黃燦然
- 论摄影
- 译者:刘子倩
- 译者:尹嘉玄
- 译者:张福成
- 译者:归也光
- 译者:李斯毅
- 译者:林玉菁
- 译者:潘恩典
- 译者:王定春
- 译者:王蕴洁
- 译者:甘锡安
- 译者:苏友贞
- 译者:薄文承、王琳茱、黄瑜安
- 译者:许可欣
- 译者:许艾利
- 译者:许雅淑,李宗义
- 译者:陈令娴
- 译者:陈依萍
- 译者:高霈芬
- 译者:黄星桦
- 诗画里的中国茶
- 貓咪家庭醫學大百科
- 貓咪家庭醫學大百科 2025年暢銷增訂版
- 賴明珠
- 超简单热压三明治
- 超简单热压三明治:本屋大赏得主、日本文坛暖泪系作家小川糸的宝藏文集。首刷附赠{小川糸印刷签名扉页}
- 超簡單熱壓三明治
- 超簡單熱壓三明治:本屋大賞得主、日本文壇暖淚系作家小川糸的寶藏文集。首刷附贈{小川糸印刷簽名扉頁}
- 跑步
- 路边摊
- 路邊攤
- 農曆新年
- 近代台灣的書物裝幀
- 这些话,为什么这么有哏?!
- 这些话,为什么这么有哏?!:名人毒舌语录1200句
- 迷信的无神论者
- 迷信的无神论者(黑白回忆精装版)
- 迷信的無神論者
- 迷信的無神論者(黑白回憶精裝版)
- 逗點文創結社
- 這些話,為什麼這麼有哏?!
- 這些話,為什麼這麼有哏?!:名人毒舌語錄1200句
- 這邊出版
- 連明偉
- 遠足文化
- 邱振瑞
- 醫生日常
- 醫療保健
- 醫療史
- 醫院
- 金智慧
- 長篇小說
- 閱讀餐廳
- 關於書的藝術
- 陈冠宏
- 陈千雯
- 陈夏民
- 陈泓名
- 陳冠宏
- 陳千雯
- 陳夏民
- 陳泓名
- 雜誌
- 電影劇本兒子的大玩偶
- 靈性成長
- 靈性療癒
- 青少年文學
- 韓國
- 韓國文學
- 風車編輯部
- 风车编辑部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學
- 騷動火藥庫
- 騷動火藥庫:10場衝突全解新中東
- 骚动火药库
- 骚动火药库:10场冲突全解新中东
- 高妍
- 高濑隼子
- 高瀨隼子
- 鷹出版
- 麥浩斯
- 麥田出版
- 黃安偉
- 黃春明
- 黃春明電影小說集
- 黃益民
- 黄安伟
- 黄春明
- 黄春明电影小说集
2025年1月——新書上架
This Is How We Come Back◎Cyril Wong
Regular price $18.00About This Is How We Come Back
One of a pair of lovers slices off his nipple on a dare. Both argue about enlightenment before it becomes too late, after retreating from the hostile world into a cave of wildly carnal fulfilment. Marrying mystical exploration and avant-garde homo-erotica, here is a prose-poem-as-fairy-tale in the modern day about the things few of us in love may see, insights about love and loss which pierce the amnesia of ordinary time.
About Cyril Wong
Cyril Wong is a poet whose works “embrace themes of love, alienation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of all kinds” (TIME magazine, 28 Nov. 2007). His books include Beachlight (Seagull Books, 2023) and This Side of Heaven (Epigram Books, 2020). A two-time recipient of the Singapore Literature Prize (2006 and 2016) and the National Arts Council’s Young Artist Award for Literature (2005), he completed his doctoral degree in English Literature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in 2012. His work was featured in Poems on the Underground in London (2022). His writings have appeared in journals like Poetry International, Poetry New Zealand, Ambit, Atlanta Review, as well as in anthologies by W. W. Norton and Everyman’s Library.
About Rosetta Cultures
Rosetta Cultures is an imprint by TrendLit Publishing that focuses on championing and bridging languages and the arts across cultures and communities.
Rosetta Cultures is currently based in Singapore, serving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readers.
Publication Information
ISBN: 978-981-18-8274-6 (Paperback)
CIP: Available with National Libarary Board, Singapore
Publisher / Imprint: Rosetta Cultures
Date of Publication: December 2024
Suggested Categorization: Poetry,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Singapore Literature
Format: 19cm (H) x 13cm (W), 68 pages
【預購】至死之愛(上)◎童文
Regular price $30.00故事中描繪了城裡與城外,在嚴格社會政策下的生活差異,也展示了各階層人民向上流動的艱難。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對這種社會制度的掙扎,突顯了階層之間不可逾越的巨大鴻溝。他們的生命似乎從一開始就被定義為「工具」,小說裡探討了活著的人如何在被設定的框架內嘗試尋找屬於自己的意義。
小說通過愛、孤獨、死亡等多重主題的探討,深刻剖析了人性。警察、C、C母親等人,在面對個人慾望和社會壓力時所作出的抉擇時,所展示的人性矛盾和複雜。每一個角色的行為都反映出各自的光明與陰暗,多層次的人性描寫使得小說在故事性外,具備了深刻的思想內涵。
小說通過角色的命運變化,揭示了命運的無常和不可預知性。女主C在追求新生活的過程中,歷經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挑戰和轉折。她的驕傲與脆弱、她對自我身份和未來方向的探索,企圖在一個陌生的「城外」找到一線生機與答案。
故事中「鬱金香盛會」的組織者「面具管家」,是C接下來「重生」旅程中的關鍵人物之一。他是C,甚至是所有參與者的真實情感和情緒的引領者,尤其恐懼。「面具管家」的神秘性讓整個氛圍增添了不少懸疑和緊張感,也推動了往後故事繼續的發展。
作者簡介
童文,原名羅兆良,一九八九年出生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是一位自媒體人和寫作者。二〇一四年,他從中國北京科技大學畢業,隨後於二〇一五年前往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學習戲劇學,隔年肄業回國。
自二〇一五年起,童文開始為中國文化雜誌《知中》撰寫文章,並於二〇一七年開始運營自己的藝術文化自媒體平台。二〇一八年,他為中國著名古琴音樂家巫娜的個人賬號運營者。二〇一九年,童文開始著手創作長篇小說《至死之愛》。
內容簡介
在經歷了眾多歷史事件和政治變遷後,各國在合作與分裂之間不斷搖擺,世界始終處於與崩潰共舞的脆弱平衡中。某個極權國家陷入了嚴重的人口危機,導致更為嚴峻的「城市單極化」現象。人們渴望更發達的城市生活,城外地區逐漸變得蕭條荒蕪。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政府實施了嚴格的「強制生育」和「價值積分」政策,以限制人口流動並增加人口數量。
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對身份和階層的敏感度顯著提升,原本永恆的理想和自由的光芒似乎也開始黯淡,甚至異化。這部小說以此虛構卻合情合理的反烏托邦未來為背景,將人們置於更加極端的環境中,旨在探索愛與生死等生命最本質的抽象問題,如何在個體生活中展現,並影響他們的關係和命運。
作品節選:
離城口岸的情況就要複雜很多。這裡除了「喜悅」與「幸福」之外,四周處於一種近乎崩潰的混沌狀態。被驅逐的城外人成為絕望的草民,嘲笑他們的I城人化身為希望的弄臣。
城外人表現絕望的方式不盡相同。這些方式會隨著他們的身體四散到口岸大廳的各處,使得每個不經意間的一瞥,都是沉重的風景:有的人,在窗台邊上發呆。他們耷拉著頭,攥緊雙手,臉上早已失去了血色;有的人,像行屍般排成一隊,等待政務人員在自己的I城臨時居留證上蓋上註銷的戳記。拉長的人群,是口岸邊界的極端;漫長的等待,注定無法痛快結束。所以,在隊伍裡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流淚。很多人剛走到窗口前,因承受不了現實的無情,索性放聲大哭;還有些人不願到窗口,就在大廳裡走來走去,彷彿認為自己只要像苦行僧一樣踩著屬於I城的地面,奇蹟就能發生。直到站在一旁的警察實在不耐煩了,走上前去催促他們排隊,無意義的腳步方才停下。可他們這個時候還會向警察軟磨硬泡,扭曲著身子,說著莫名其妙的理由。但結果都無一例外,他們最終都被迫接續上隊伍,無力地完成該做的事。
政策造成的差異和不公讓少部分人選擇孤注一擲。絕望讓他們忘記了人生還得繼續,或者說他們認定繼續這場人生只剩下絕望。他們將所有的憤怒和憎恨發洩到政務人員和在I城永久居民通道辦理離城手續的城市人身上。由於行李要事先托運,進入口岸大廳前又有嚴格的安檢通道,他們只能將自己的身體當做攻擊武器。他們破口大罵,捶打窗口的玻璃,看到誰就一通亂咬,這些場景每天都會上演。所以,離城口岸裡有許多負責維護現場秩序的警察。
走出離城口岸的時候,城外人要麼留戀地回望,要麼依然失去理智破口大罵,要麼哭得泣不成聲。但他們最終都會陷入沉默。有些人會在離城口岸的出口待上好幾天,直到被警察勒令離開。
離城口岸比入城口岸還多了一個通道,名叫「強制離城通道」。這是為那些心存僥倖,沒有在既定日期離開I城的城外人所準備的。這裡是暴力的現場。每天都會有警察押著城外人走出警車,生拉硬拽地在這裡完成所有離城手續。然後警察像是扔垃圾一樣,把城外人拋到離城口岸出口。在城外迎接他們的是城外的另一批警察。他們對I城警察點頭哈腰,轉過身便兇狠地把城外人拽進另一輛警車裡,嘴裡不停咒罵道:「你他媽是不要命了,還敢躲在城裡。別亂動!」
被拘捕的城外人面對「正義」的暴力都不會選擇束手就擒,好像深信自己沒有犯罪,而是在對抗惡法。國家不是給了他們再次回到城市的機會嗎?但是在他們眼中,這個「機會」就是絕望本身。世界是不公的,可有些公平又是必須守護的。正因為如此,沒有人知道自己真正應該擁有什麼。無論接受還是不接受現實,大部分城外人的餘生最終很可能都被迫只為了目的而活,而不是在生活。從繁華走進荒蕪是為了「重拾繁華」,這就像是給人餵了一顆用嘔吐物做的糖果一樣惡毒。
眼前膽大包天的城外人,正是要以最極端和脆弱的方式拒絕這份以不公為基礎的機會。他們和警察扭打到一起,臉憋得漲紅,口水橫飛,吼著不成語調的話語。只有城外人明白,他們在說什麼。警察還在喊著:「規矩點!」他們越聽到警察的警告,身體就越像石頭一樣頑強。
離城的I城人,就像看熱鬧一樣,看著眼前的人間百態。他們慶幸自己的身份是與生俱來或是永久的,同時又共情地認為自己是受難的幸存者。要說世界上什麼是最快樂和幸福的事,恐怕莫過於此了。
序
愛與存有◎張鳴宇
約五年前,我初次接觸童文這部小說的雛形。令我驚異的是,在這部作品即將付梓之際,我再次審視到的是一場關於「愛」的思想實驗。
長久以來,哲學家、人類學家和動物學家在爭論一個問題:「人類的道德從何而來?」一種理論認為「道德」是人類用於掩蓋動物般野蠻本性的面具;另一種理論則轉向觀察人類的親緣物種,觀察如猿猴等生物,探究人類是否擁有經演化而來的「道德」基因——畢竟,猿猴也會向同伴表現出無所求的善意。那麼,這種對同伴的「好」能否稱為「道德」?同樣,童文筆下的「愛」也被置於類似的觀察之下:因肉慾釋放所產生的依戀是不是愛,雙方在某些議題上所發現的精神共振算不算愛,被對方所承載的客觀條件(如金錢、身份等)所吸引算不算愛?把這些現象相加後的結果又是不是愛?還是說,人類只是藉由這些現象或感受,摘取了「愛」這個概念,隨後便將這些現象或感受輕描淡寫地解釋過去了?
上述這些問題的前提是,愛是否具有其自身的本質?在日常中觀測到的「愛」,似乎不得不屈從於某些條件,而在這些條件下的「愛」又會被進一步演繹成什麼?正如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註一)在給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註二)的情書中,引用聖奧斯定(Augustinus Hipponensis)(註三)的经典语录:「我愛你,我願你存在」(Amo: Volo ut sis.)。童文所探究的愛,模稜兩可且難以捉摸,就如同某道光線滲入黑暗,讓人「顯現」。對於迷路的人,光是一種指引;對於沉睡的人,光是一種煩擾。那些顯現了的人,面對與「愛」的現象纏繞在一起的自我,既可以欣喜若狂,也可以不知所措,甚至萬念俱灰——似乎唯有那些渴望存有的人,才有勇氣直面愛。
同時,童文並不僅僅停留在展示「愛」的不同面向上,而是將許多與愛糾纏的存有領域的元素吸附其中,並逐一將它們剝離以作檢視。在「愛」之外,大量的筆墨用來刻畫更容易被感受的「恨」;儘管「愛」總是顯現為有特定對象和方向的「善」,它又與荒謬且綿延不絕的「惡」構成了一體兩面——這是本書所剖析的「道德」難題之一。在更為形而上的領域,即「愛」的持續性問題,童文亦直面了「生死」的永恆漩渦。當然,這些僅僅是本書無數思考中的幾個片段,它們並非直擊問題要害的解答,而只是對人類存有困境的揭露。
童文在這部小說中藉由「愛」探究了他自己,我也在其中隱約看到了多個曾經的自己。讀者或許也可以從中同那些與「愛」相連的概念和經驗再次擁抱,感受自己的形狀。
張鳴宇
二〇二四年八月 寫於香港
序者簡介:張鳴宇,生於中國廣東順德,目前居住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碩士畢業,香港史研究者,亦涉獵社會政治哲學及西洋文學。
【註釋】
註一: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20世紀德國哲學家。代表作有《存在與時間》、《形而上學導論》等。
註二: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誕生於德國柏林的猶太女性,被譽為 20 世紀最偉大、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家之一。其哲學作品包括《人的條件》、《過去與未來之間:政治思考的八場習練》等。
註三:聖奧斯定(Augustinus Hipponensis,354-430年)俗稱聖奧古斯丁,羅馬帝國末期北非的柏柏爾人,早期西方天主教的神學家、哲學家。
目次
推薦序
愛與存有◎張鳴宇
第一章:蜂蜜
1. 案發現場
2. 調查
3. 休息
4. 影子
5. 最後一次對話
第二章:城市
1. 離城口岸
2. 那個人
3. 一日幻滅
4. 家務與香菸
5. 精英酒吧
第三章:盛會
1. 重生
2. 河岸
3. 地下室的教堂
跋
未完結◎童文
__________
ISBN:978-981-94-0632-6
出版社:新文潮出版社私人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年12月
建議分類:長篇小說、當代小說、城市規劃
系列:他山之石003
【預購】文學關鍵詞100:給入門者的通關祕笈◎呂珮綾、班與唐、秦佐、陳泓名、陳冠宏、盞彧、朱宥勳
Regular price $33.00以新手讀者與創作者的需求優先,轉化100個常用的文學詞彙,用每則千餘字的言簡意賅入門引介,將它們從「路障」變成「繩梯」,讓人們能暢快探訪文學殿堂。
由年輕寫作者共同編寫,像是學長姊帶帶領入門,最知道新人哪裡會搞不懂,哪裡會需要出手扶一把。
走入歧路花園,你需要一份地圖
由六位青年作家與文學研究者組隊,共同撰寫一本適合入門者的關鍵詞詞典,讓年輕的文學閱讀者與創作入門者,有貼近的語彙及案例來認識文學基礎知識。
本書的作者群透過營運書店、帶領文學營隊、組織工作坊與社團及展覽等活動,與各年齡層文學愛好者接觸的經驗中發現,許多文學入門者的困惑與煩惱相當接近:缺乏入門的管道,以及因爲用語的隔閡而在遇到困難時滯礙不前。
透過自身的教學、創作、研究經驗彙整討論,作者群以台灣的社會環境與經驗作為切入點,選擇用「關鍵詞」的形式出發,釐清常見的名詞混淆,弭平創作與閱讀的對話門檻,成為一份「既能涵養,亦能使用」的新手指南。帶領有志於深入理解文學知識的文學愛好者與一般閱讀大眾,深入淺出地增進文學素養與閱讀技巧,對於想進一步創作的入門者,也是基礎技術的奠基良方。
一・以直述句提供明確的定義(是什麼)與區分(不是什麼),避免越讀越糊塗。
二・簡要勾勒歷史脈絡,適度提及經典的作家、作品與學者。
三・盡量以台灣文學或當代流行文本為例,使理論概念能落實到文本裡。
名人推薦
何玟珒|作家
宋文郁|作家
林新惠|小說家、文學研究者
曹馭博|作家
蕭詒徽|寫作者、自由編輯
鍾旻瑞|作家
——推薦
一九九七年生,畢業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曾獲台中文學獎、新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創作補助等。
文字作品散見副刊。合著有《島嶼拾光.文物藏影:臺灣文學的轉譯故事》。
撰寫詞條
001——形式/內容 002——隱喻
010——結構 012——抒情
043——節奏 044——音樂性
070——圖像詩 089—象徵主義
班與唐
一九九三年生,曾獲台積電文學賞等文學獎,著有歷史小說《食肉的土丘》、《安雅之地》。
寫小說之餘,嗜好探勘有趣的台灣歷史,經營YouTube頻道「熬夜的便當(BenDon)」。
撰寫詞條
013——反諷 015——幽默
秦佐
屏東人,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歐語系西班牙文組,另輔中文系,目前就讀政大語言學研究所。曾任長廊詩社顧問,現為想像朋友寫作會成員。
喜歡海洋、光影、寂靜、讀與寫。
曾獲國藝會文學創作補助、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臺中文學獎、屏東文學獎等。
著有散文集《擱淺在森林》。
撰寫詞條
009——寫實 014——口語化
084——浪漫主義 086——自然主義
陳泓名
小說、散文創作,成大水利工程系畢業,獲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獨立書店楫文社負責人。
出版小說集《湖骨》、中篇小說《水中家庭》。
撰寫詞條
006——核心 011——風格
050——○○化:詩化/散文化/戲劇化
陳冠宏
一九九六年生,專職文字工作與活動策劃。
長篇小說創作計畫《東宮行啟》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曾任「雲端漫遊」獨立書店線上展、「南島嶼族」文學市集策展人,合著有《島嶼拾光.文物藏影:臺灣文學的轉譯故事》。
撰寫詞條
005——主題 007——離題
034——敘事觀點 035——敘事腔調
087——馬克思主義 099——後殖民
盞彧
本名吳俊賢。
關注文學教育的跨域應用、創傷與成長敘事。
畢業於東海中文系、清華台文所,「想像朋友寫作會」第一屆總幹事。
二○一九年「眾聲起噪—顛島文藝營」總召。
補教業、桌遊編輯、文學&教育企畫工作者。
撰寫詞條
021——角色動機 023——轉場
080——作品、文本、論述
總顧問:朱宥勳
一九八八年生。畢業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長為現代小說、文學批評。曾獲金鼎獎、林榮三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文學獎。已出版個人小說集《誤遞》、《堊觀》、《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評論散文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作家新手村」系列二冊、《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台灣文學百年論戰》,長篇小說《暗影》、《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散文《只能用4H鉛筆》。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並與朱家安合著《作文超進化》。曾擔任奇異果版高中國文課本執行主編,並於鳴人堂、蘋果日報、商周網站、想想論壇等媒體開設專欄。
個人網站:chuckchu.com.tw 。
撰寫詞條及篇章
083——互文性
序:路障與繩梯
第一區「創作觀念」導言:培養高手的眼力
第二區「圈內行話」導言:「自己人」的氣息
第三區「文學理論」導言:文學真的需要那麼「理論」嗎?
【預購】倍萬自愛:學著蘇東坡愛自己‧享受快意人生◎衣若芬
Regular price $27.00學著蘇東坡愛自己,享受快意人生
痛或喜,人生最後只有你自己
深入靈魂的咒語――「倍萬自愛」
每遇到一些難受的問題,我就會打開東坡的詩文,設想:如果東坡生在今世,他會怎麼想?怎麼做?
你問我,學蘇東坡有什麼用?
我用這本書,我的生命經驗回答你。――衣若芬
研究蘇東坡三十多年,亞洲一流蘇學女專家衣若芬教授最新作品《倍萬自愛:學著蘇東坡愛自己.享受快意人生》。書信未尾,你說「敬祝安康」,蘇東坡說「倍萬自愛」。
生命不夠愛你一萬年;人人都要愛自己一萬倍。
擦乾眼淚,消解怒氣,就算全世界遺棄了你,收拾你的身心,愛吧!愛自己,認識自己的存在,安頓、管理、樂活,你值得擁有蘇東坡一樣的快意人生。
從愛自己到愛他人、愛萬物、愛世界。
一‧〈自我存在〉
什麼是自我?愛自己會很自私嗎?
從蘇東坡的前世傳說和夢境異事認識東坡的生命本質,感知自我的存在。
二‧〈自我安頓〉
從蘇東坡對人情世態的體悟,領略生活上的心靈自我安頓。
當我們遇到問題或需要決策時,試試運用東坡的思考方法來幫助自己。
三‧〈自我管理〉
懶惰、拖延、自傷自憐是「習慣」?還是需要求醫治療的「病」?
從心理學、管理學、認知科學等角度,分析蘇東坡的慾念和逆商,了解蘇東坡自我管理的策略,成為自己喜愛的自己。
四‧〈樂活自我〉
什麼是苦?什麼是樂?
看東坡如何營造「小確幸」,樂活每一天!
衣若芬(I, Lo-fen)
一個長相很東方,思維無國界,經常從蘇東坡的文字裡接收生命能量的女子。
讀書。寫作。教學。演講。旅行。我的日常生活。
從本科、碩士、博士都在台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度過。現在任教於新加坡的NTU(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原中文系主任(2014-2016)。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家。新加坡政府立案社團"文圖學會"(Text and Image Studies Society)創始人兼榮譽主席。中國蘇軾學會理事。韓國東方文學比較研究會國際理事。
曾經任職台灣大學、輔仁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受邀於美國史丹福大學、韓國成均館大學客座講學授課。
文學創作榮獲台灣大學新詩獎。學術研究榮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國科會吳大猷先生學術成就獎、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出版獎助。教學榮獲南洋理工大學許文輝學術獎。
研究領域為文圖學、蘇軾研究、東亞漢文學與文化交流、新加坡文史藝術。曾經是大陸中央電視台歷史紀錄片《蘇東坡》講述人之一。新加坡958城市頻道合作節目策畫。規畫主持多個大型國際合作項目。製作主持Podcast播客節目《有此衣說》。
出版過學術專書11本,主編及合編論著10本,期刊和專書論文超過百篇。小說和散文創作15本。
痛或喜,人生最後只有你自己。和那句靈魂的咒語――「倍萬自愛」。
衣若芬個人網站:lofen.net
Facebook追蹤衣若芬:www.facebook.com/lofeni/
加入飯圈:愛上蘇東坡 www.facebook.com/Lovesudongpo/
倍萬自愛:學著東坡愛自己
蘇東坡在寫給友人的書信最後,經常用「倍萬自愛」做結語,比如給王迥(子高):「伏冀倍萬自愛」;給釋法言:「惟萬萬自愛」;給王箴(元直):「餘惟萬萬保愛」。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我們還能看到他的筆跡――《致夢得祕校尺牘》(又名《渡海帖》),這是東坡寫給趙夢得的告別信,信裡寫道:
軾將渡海。宿澄邁。承令子見訪。知從者未歸。又云。恐已到桂府。若果尔。庶幾得於海康相遇。不尔。則未知後會之期也。區區無他禱。惟晚景宜倍万自愛耳。怱怱留此帋令子處。更不重封。不罪不罪。軾頓首。夢得祕校閣下。六月十三日。
時間是北宋哲宗元符三年(一一○○年),東坡結束了在海南儋州的貶謫生活,奉詔命遷徙到廉州(廣西合浦)。那天六月十三日,他住在澄邁(海南澄邁),準備渡海北歸。趙夢得的兒子來拜訪他,才曉得趙夢得還沒回來。不能當面向一直關照他的友人致謝,東坡心中怏怏,期待能在兩人的旅途交會點相遇,否則不知何日相見。東坡說:「我沒有別的祝禱,只有希望晚年您能千萬保重自己!」
「晚景宜倍萬自愛」,東坡說予友人;「倍萬自愛」,反向來說,是「愛自萬倍」――提醒自己,風燭殘年,除了萬倍的好好照顧自己、愛護自己,還渴求些什麼呢?
有句話說:「千金難買早知道。」早知道早好。我們當然不必等到人生的倒數階段才來愛自己。「愛自己」應該是人生自始至終的信念和原則,唯有我們好好愛自己,懂得愛的態度和方法,才能推己及人,到愛他人、愛萬物、愛世界。
相對的,也唯有我們懂得如何是愛自己最好的形式,才能和他人溝通,表達「我希望你這樣愛我」。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可能被當時擁護他的門人弟子崇拜如天才吧? 他老人家並不沾沾自喜,而是告訴他們,自己如何做到的――「我不是天生就知道世間許多事情的道理,我是喜愛向古人學習,勤勤懇懇尋求得來的。」
「好古」的途徑,主要是讀書,讀什麼書呢? 我想可以選自己性情接近的作者,或是敘寫那位前賢的書來讀。
我選的,就是蘇東坡。
我研究蘇東坡、開設蘇東坡文學和藝術的課,經常發現他的觀點和行為契合現當代。我想,其中有兩種可能:一是他的超前和普世;一是我們受他的影響,潛移默化,日用而不自知。直到千年以後,我們還說:「要儲蓄,以備『不時之須』」。遇到棘手的案子,得查個「水落石出」。「不時之須」、「水落石出」,都是出自東坡的〈後赤壁賦〉。比如談到競爭,我們勉勵彼此「勝固欣然,敗亦可喜」,這是出於東坡的〈觀棋〉詩。東坡不僅為現代漢語創造了兩百多個成語,關聯更深的,是詞彙和語句內在的邏輯和價值觀。
那麼,「倍萬自愛」的蘇東坡,他的「自愛」邏輯與價值觀是什麼呢? 他是信口說說,還是躬行貫徹? 我們如何學習? 或是覺察我們被他滲透的情形呢? 你現在讀著的這本小書,便是我嘗試的解答。
本書分成四個區塊:自我存在、自我安頓、自我管理、樂活自我。
「自我存在」,從東坡的前世傳說和夢境異事認識東坡的生命本質。
「自我安頓」,東坡對人情世態的體悟。
「自我管理」,用心理學、管理學、認知科學等等角度,分析東坡的慾念和逆商。
「樂活自我」,看東坡如何營造生活樂趣。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雖然叫做「學著蘇東坡愛自己」,並無意/無能自命為指導讀者們「愛自己」的標竿。東坡被法國《世界報》(Le Monde)選入十二位跨越千禧年,唯一來自中國的「千年英雄」,但他絕非超世神佛,也不算道德聖賢,他是真真切切努力活過一生的人。他的一生,從出生到去世的年月日,清清楚楚。他贏得的掌聲、吃過的苦頭、怎樣當官、為什麼坐牢,也都記載得明明白白。很難說他符合世俗「成功」的定義,甚至從他晚年一再被貶謫,一次比一次荒遠的境遇來看,政壇失勢,潦倒不堪,即使他好好「愛自己」,可能對有些人而言,不構成典範,遑論學習。
所以,本書的定位,是以東坡為實例,陪伴讀者自我認知和成長,不熬雞湯,更不說教。我選擇比較特殊和有意思的東坡故事和作品,和讀者分享「東坡是這樣做、這樣想」。還是孔子說得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讀者自可判斷是否要模仿複製東坡的言行。我也不強做解人,把自由自在的東坡說成高高在上的「大師」,我的陳述,只是表達「我是這樣理解東坡」,讀者當然也自可讚許或反對。
還有,本書呈現的東坡故事不一定全部為史實。我採納一些筆記叢談,盡量挑不過於離譜的內容。這些故事聊備一說,代表某一作者或某個時代所相信的東坡形象,或者為增添趣味性而敷衍誇張,那是為達到塑造東坡這個超級大IP的效果。假如我能加以考察,會在文中說明真相。
感謝陳文茜小姐和許悔之社長,啟發和鼓勵我寫作這本書。承蒙文茜小姐青睞,推薦介紹我尋訪東坡行跡的書《陪你去看蘇東坡》,引發讀者熱愛關注,出版二十天便三刷,是我意想不及。並蒙她慨允,為三刷本《陪你去看蘇東坡》作序,如東風吹綻春花,繁興書市。在全球為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焦慮不安之際,文茜小姐援東坡「倍萬自愛」之句,撫慰讀者。於是促成我把東坡的「倍萬自愛」化成篇篇小品,和大家共同欣賞學習。
本書在四個區塊之前做一短文小引,提出話題和脈絡。每篇文章設計「思考練習」,請你想一想,經由知道「我是這樣想的」來認識你自己。很有可能,你的想法會遊移或改變,所以我鼓勵你寫下來,讀著你的答案,和真正的自己坦誠相見。每個區塊最後,有三點我的小結語,我稱為「有此衣說」,就是「衣若芬這樣說」,不是標準答案。最好,你也可以寫下你的「有此×說」。
這本書可以做為你的人生筆記,長期保存,時時回顧,也歡迎和你的親友分享,愛己愛人。
二○二○年五月二日初稿
六月八日再修
七月十二日三修
【預購】如是蘇東坡◎吳淡如
Regular price $33.00被嚴酷動盪生活相逼的人,才能體會隨遇而安的美好。
明白人事無常,所以有氣度呈現豪邁灑脫的性格。
大起大落的坎坷,成就一代文豪氣韻卓絕的詩與遠方。
史上文學全才的蘇軾,詩、詞、文、賦、書法和繪畫都自成風格,他的詼諧性格,甚至獨創品味的美食體悟,傳唱千百年一樣鮮明。
少年得志,文名滿天下,也以天下蒼生為念,風發的意氣卻換得了一生的委屈坎坷;該講就忍不住要講的招黑體質,使蘇東坡命中從來不缺小人……還好也不缺朋友。在憂患中年後種種身不由己之中,他用他獨特的眼睛看見平凡生活中的小幸運,依舊活得有滋有味,豁達的迎接命運。
殺不死他的,總使他的人生更飽滿。曲曲折折的考驗,碰撞出燦亮的人性之光,在至暗時刻,他依然友善而坦蕩。正因為這些對他刀劍相逼的苦難,使他行雲流水的各種書寫,成為文學中的千古傳唱。
熟諳中國古典文學與史學的吳淡如,以蘇東坡的經歷為切入點,以詩詞文章襯托重構蘇東坡的人生行旅,讓你了解蘇東坡的世界:雖然有那麼複雜的難、那麼巨大的冤,竟然可以在他從容面對及咀嚼之後,或期待或失落,或含笑或帶悲,呈現了既壯闊又細膩的獨特之美。
面臨多變的世界,若要問歷史中有誰的人生態度最值得學習,那肯定是蘇東坡了。
東坡之風,蒼蒼泱泱,山高水長。
委屈無人懂的,來學蘇東坡吧。被黑到對人性快絕望時,來看蘇東坡吧。
蘇東坡會是你很好的心理導師,
你會懂在那些無奈浮沉的風波中,一顆不隨波逐流的真心。
就因為人生苦短,做人就是要做自己。──吳淡如|本書作者
本書特色
★本書特別收錄多幅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國寶」等級文物的蘇東坡尺牘,包含〈蘇軾書前赤壁賦〉、〈致知縣朝奉尺牘〉(別名江上帖)等手跡以及尺牘背後相關的故事。
★大起大落的貶謫仕途如何催生出蘇東坡踏遍廣闊大地的豪放胸襟,看著作等身且獲得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中國史博士學位的吳淡如,以深刻的學養以及自身 的生命體驗重新詮釋蘇式獨有的詩詞心境,對讀者予以另一種心靈指引。
好評推薦
年少得意的蘇軾,是怎麼成為這個顛沛流離的蘇東坡的?偵探式小說的戲劇性設置,讓全書得以用倒敘、插敘、補敘等等多種手段逸趣橫生地展開。這種抓住人物命運的主線、採用解謎式的戲劇化手法,讓蘇東坡在一瞬間就向我們呈現出個性鮮明的靈魂,是本書與其他蘇軾傳記的顯著差別。——朱周斌|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教授。
吳淡如
興趣就是讀書還有寫書,台大法律系學士,有三個碩士學位,包括台大中國文學、商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商學碩士。寫這本書之前剛剛獲得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歷史博士、目前也是瑞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企管博士候選人。
寫過很多本書,並不想計算;寫了許多年,幾乎是一種和生命連結的愛好。當然,也沒有忘記好好生活;充滿好奇心,喜歡用不同的視角探討所有自己想研究的問題。
【預購】團圓賀新年◎風車編輯部
Regular price $45.00 滿新年氣氛的3D立體書,立體、翻翻、推拉,多種互動機關,讓孩子愛不釋手!
■商品介紹
春節是我們重要的傳統習俗節日,家家戶戶除舊迎新,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的互道祝福,體驗熱鬧的鞭炮聲,享受熱氣騰騰的年夜飯,在這特殊日子裡,一家人溫馨的歡聚一堂,共同迎接新 年到來!
《團圓賀新年》總共有7大主題場景,24種新年知識或傳統文化故事,以及105個互動遊戲機關設計,讓孩子除了能夠理解新年傳統文化,同時也讓閱讀變成遊戲,在遊戲中閱讀學習。
本書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年節氣氛,同時了解許多過年的習俗與傳統,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透過震撼的3D立體場景與多種互動遊戲機關,除了能刺激視覺發展與訓練手指精細動作外,同 時也享受濃厚新年氣氛,並促進親子關係,享受親子共讀時光。
■商品功能
1.收錄正統年節知識
收錄從農曆年前到元宵節的傳統故事、習俗與知識,讓孩子一路玩到正月十五。
2.主題內容豐富
精選7大主題分類,每跨頁都有不同的3D立體場景與互動機關,促進視覺刺激與肌肉發展。
3.在閱讀中遊戲學習
有趣可愛的繪圖與互動機關,不僅能吸引孩子目光,也能讓孩子在閱讀中也能遊戲學習。
4.增進親子關係
家長能與孩子一起閱讀,同時補充說明過年還需要做什麼事情,享受親子共讀時光。
本書特色
★7大立體場景
從傳統故事,到除夕習俗,再到元宵廟會花燈,讓孩子一口氣體會年節氣氛。
★24種新年知識
除了收錄傳統年節故事之外,同時也有收錄其他不同的年節習俗,讓孩子傳承歷史,理解文化。
★生動活潑繪圖
生動活潑的繪圖,吸引孩子目光,能讓孩子圖像記憶,沉浸在濃厚的新年歡樂氣氛之中。
★105種互動機關
3D立體、翻翻、推拉等多種互動機關,能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遊戲互動。
*適讀年齡:3歲以上
【預購】失眠研究室:找出根本原因,重拾睡眠本能◎李啟芳
Regular price $24.00了解失眠心理機制
尋求有效改善方式
本書從一開始就讓患者為治療失眠做好充分的準備:了解睡眠的真實面貌,糾正對睡眠的認知,仔細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工作狀態等,從而找出自己失眠的真正原因,確定針對自己失眠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切實回歸自然睡眠。讓患者從改變自己的認知入手,進而協調心理、生理的平衡,逐漸進入到有效的治療程序。最後,全方位地從患者的生活習慣、工作狀態、心理狀況、用藥情況等各個方面提出不同的治療方法。
作者簡介
李啟芳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麻醉睡眠中心主任、教授、主任醫師、註冊中醫師。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在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聖路易斯校區留學,2014年在上海中醫藥大學取得中醫執照,2008年和2012年先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
2012年獲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計畫」資助。2017年出版個人專著《痰派中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有效治療失眠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擅長結合當代社會特徵,從中西結合的角度治療頑固性失眠及相關疑難雜症。
【預購】貓咪家庭醫學大百科 2025年暢銷增訂版◎林政毅、陳千雯
Regular price $49.00愛貓人一定要收藏的經典醫學大百科
2025年暢銷增訂
讓你迅速掌握最新、最正確的貓咪醫學與養育知識
全書新增章節:
新增貓的血型、營養品、醫療糾紛、貓感覺過敏症侯群、老年癡呆、肌肉骨關節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中毒、疫苗接種準則等章節與疾病介紹增列。
多種疾病的症狀、診斷、治療與預後等內容全面更新。
本書由200位臨床獸醫師聯名推薦,
貓博士林政毅與101貓醫院前院長、來地喵喵貓診所院長陳千雯共同撰寫,
是一本貓專科醫師為台灣貓咪量身規劃的指南。
從幼幼貓、小貓、成貓到老貓都適用,
無論是日常照顧、意外與傷病症狀判斷處置,或是慢性病居家照護,
全部使用真實圖片圖解,生老病死,疑難雜症全收錄。
親愛的牠,不分年齡性別,
是剛加入你的家庭或者即將離開,
這是一本貓咪從出生到終老都能用得上的書。
本書特色:
1.貓博士傾囊相授!200位獸醫師聯名推薦。
2.母貓接生、幼貓養育、成貓照顧、病貓護理、老貓安養等,疑難雜症全收錄。
3.日常照顧與特殊醫病照顧全圖解,簡單判斷、了解疾病不求人。
作者簡介
林政毅
中興大學獸醫學士、獸醫碩士、獸醫博士班,曾任台北市獸醫師公會常務理事、理事,現任台北市中山動物醫院及101台北貓醫院總院長、成都貓博士動物醫院榮譽院長、台灣貓科醫學會理事長、動物醫學基金會董事、小動物內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小動物腎臟科醫學會理事、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院客座講師、亞洲大學學士後獸醫學系兼任教授。
著有犬貓常用藥治療手冊(第一版、第二版)、犬貓動物醫院臨床手冊、貓病臨床診斷路徑圖表暨重要傳染病、寵物醫師臨床手冊(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貓博士的貓病學(第一版、第二版)、小動物輸液學(第一版、第二版)、貓博士的腎臟疾病攻略、貓博士的肝膽胰疾病攻略、犬貓臨床血液生化學、信元犬貓藥典、拜耳犬貓藥典、犬貓心臟病學、貓咪家庭醫學大百科、最強圖解貓慢性腎臟疾病、喵喵交換日記,譯有小動物理學檢查及臨床操作、小動物眼科學。
近幾年來也致力於兩岸臨床獸醫師的技術提昇,受邀講課已逾數百場以上,為2012年日本第14屆JBVP、2014年北京及2015年台北FASAVA大會受邀講師,曾榮獲第29屆全國獸醫師大會傑出貢獻獎、第六屆中國東西部獸醫師大會傑出貢獻奬,及李崇道博士基金會台灣臨床獸醫菁英獎。
相關著作:《畫貓:貓博士的藝享世界》《貓咪家庭醫學大百科(2019年暢銷新編版)》《貓咪家庭醫學大百科(2017年暢銷增訂版)》《貓咪家庭醫學大百科》
陳千雯
畢業於國立嘉義大學
曾任於台北中山動物醫院主治醫生
曾任101台北貓醫院院長
現任來地喵喵貓診所院長
相關著作:《貓咪的食萬個為什麼 圖解「吃」的學問與科學》《貓咪家庭醫學大百科(2019年暢銷新編版)》《貓咪家庭醫學大百科(2017年暢銷增訂版)》《貓咪家庭醫學大百科》
【預購】一分鐘大歷史:從地理大發現、世紀瘟疫到車諾比核災,160個改變世界的關鍵事件完全圖解【二版】◎珊卓拉·勞倫斯(Sandra Lawrence)(譯者:陳依萍)
Regular price $33.00從地理大發現到登陸月球、從環歐壯遊到經濟大蕭條
從文藝復興到迷你裙風潮、從啟蒙運動到有聲電影問世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911恐攻、從黑死病大流行到器官移植成功
從波士頓傾茶事件到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發表演講《我有一個夢》
為什麼世界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其實數百年前就有預兆!?
最精華歷史懶人包 X 一目瞭然時間軸 X 真實大數據面面觀
160件影響現代發展軌跡的歷史大件事,1041張最有趣的故事簡圖
帶你重回時光奇異點,一次解密中世紀至今的世界趨勢關鍵報告!
本書以「一頁介紹一項大事件」的方式,將近代七百年來的重要時刻——蒐集統整,
用最直覺的圖表重新詮釋編排,呈現世界之網千絲萬縷中的各條支線。
每個關鍵事件、傳奇人物、曠世發明、經典戰役與文化轉捩點,
都有簡潔生動的解說、清楚有條理的時間軸分析,和相關的大數據分享,
讓你一分鐘秒懂歷史的來龍去脈,領會人類是如何從對知識、對未知世界的熱切渴望,逐步邁向文明與社會的璀璨時代;
又如何從帝國之間的權力競賽,輕易變質為犧牲慘烈的世界大戰。
只有察覺箇中道理及關聯,辨清歷史的因與果,
我們才能避免重蹈覆轍,為所有生命的未來,找到最正確的可能方向。
作者簡介
珊卓拉·勞倫斯 Sandra Lawrence
身兼報導記者與撰文作者,曾為眾多出版刊物執筆,諸如《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週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衛報》(Guardian)、《泰晤士報》(The Times)、《不列顛雜誌》(Britain)以及「倫敦旅遊網」(Londonist.com);擔任《英國遺產》(British Heritage)雜誌的專欄寫手,且身為《歷史揭密》(History Revealed)雜誌問答集的專家團隊一員;書作涵蓋寫給成人和兒童的歷史、神話以及民俗故事。
譯者簡介
陳依萍
畢業於台大外文系和師大譯研所,現任全職自由譯者;秉持「堅知、達譯」的精神——堅實鑽研語言與知識,致力琢磨文筆來傳達訊息;譯作另有遠流《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3》、《讓你無往不利的談判溝通密技》以及商周《哈佛頂尖商學院教授的8堂人生經營學》、《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等。
聯絡方式:nitachen.trans@gmail.com
【預購】失落的三億年:史詩般的地質年代發現之旅(Greywacke: How a Priest, a Soldier and a School Teacher Uncovered 300 Million Years of History)◎尼克‧戴維森(Nick Davidson)(譯者:甘錫安)
Regular price $37.00
作者簡介
尼克‧戴維森(Nick Davidson)
紀錄片製作人與業餘地質學家,現居英國倫敦。本人描述自己對周遭世界充滿好奇心,也對講故事充滿了熱情,希望將複雜的問題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在全球各地製作自然、歷史、環境生態等紀錄片,也曾在南斯拉夫、伊拉克、東帝汶和剛果等衝突地帶報導。著有《黑色報告》(合著)探討英國社會政策、《人類失去掌控》(合著)探討科學與新生產技術、《英國公共衛生調查》等書。
審定者簡介
羅立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副教授,對自然的美麗感到好奇,喜歡徜徉在地球歷史的長河中思索複雜多變的種種可能,希望透過不同的方式與更多的人分享這些喜悅,也希望汲取於幽遠過去的經驗與知識,能為當代的挑戰帶來新的可能性。
譯者簡介
甘錫安
物理系學業結束後轉職成為專業翻譯,曾獲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佳作,為《科學人》、《BBC知識》及《國家地理》等知識類雜誌翻譯。譯作包括《喚醒大腦裡的數學家》、《天生不愛動》、《間諜解謎》、《身為自己》等。在吸收新知和翻譯之外,最愛的休閒活動是旅行、攝影和水上活動。目前住在有山有海有美食的台灣頭基隆,最大的心願是知識普及、人人快樂。
【預購】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的研究(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譯者:許艾利)
Regular price $28.00永不過時的集體人性研究!
橫跨三世紀的時代精神轉變見證之作!
翻譯十餘種語言版本,群體心理學的開山之作;
帶你看清群眾的瘋狂、盲從、與反智行為之謎
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是最早研究「群眾心理」這一概念的學人之一。他在本書精準預告,無論未來社會如何組建,人類要進入的是一個「群眾的時代」,從百年後的今日來看,群眾在政治、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的確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如果你是必須面對選民的政治家,必須面對消費者的經理人,或是面對投資大眾的財經專家,這絕對是一本不容錯過的案牘之書。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是最早研究群眾心理的先驅,他在書中指出,「群眾從未渴望真相。誰能為他們提供幻想,就能成為他們的主人;誰試圖摧毀他們的幻想,就會成為他們的受害者。」的確,不同於個體,群眾就像一群原始生物,當他們聚在一起時會將理性拋諸腦後,只依照當下感覺行事,即使受再高等的教育,大腦也會頓時空洞,無思考能力,只能跟著領導者的暗示行動,這就是勒龐所精準描述的「群眾」。
群眾特徵:
衝動、容易改變與易怒
容易受到暗示
情感誇大與單純
缺乏包容力、專制與保守
道德感取決於主導者
心理分析先驅學人佛洛伊德推崇為「一本實至名歸的著作」
他是十九世紀享譽國際,世界一戰到二戰間,從老羅斯福到希特勒都閱讀參考的重要研究作者。
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教授安森‧拉賓巴赫(Anson Rabinbach)給予本書很高的評價,他認為,「任何研究群眾行為、流行心理學、法西斯主義等,都應該從勒龐的作品開始。」
勒龐在群體人性上的精準剖析,在社會心理學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歷史上許多重量級的人物產生深遠的影響,包括心理分析之父弗洛伊德,公共關係之父伯內斯(Edward Louis Bernays)等。而在後來發生的各種社會運動中,更是可看到領導者將勒龐觀點運用的淋漓盡致,掌握群眾行為的基本邏輯,藉此激發民眾的衝動與激情。
從個人的消費行為,投資者一窩蜂的追捧熱潮,甚至大到各國的衝突事件,都脫離不了群眾心理學的範疇。面對快速競爭的商業市場,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當你越了解群眾特性,就越能在這混沌、衝突與矛盾之世,保持理智,以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態,抽離群體情感的煽動,做出最有利的判斷與選擇。
作者簡介
古斯塔夫·勒龐 Gustave Le Bon(1841-1931)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同時也是群眾心理學的創始人。他在1866年取得醫學博士學位,但後來並沒有選擇從醫,而是遊歷歐洲、北非與亞洲,走入了寫作的世界。勒龐的著作範圍十分廣泛,包括醫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其中在一八九五年出版的《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的研究》(The Crowd: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為群眾心理學的經典之作。
其他著作還有《民族演變的心理法則》(Lois psychologiques del'évolution des peuples)、《法國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學》(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 et la Psychologie des Révolutions)、《戰爭心理學》(Enseignements Psychologiques de la Guerre Européenne)等。
譯者簡介
許艾利
曾任旅遊記者、科技產業技術撰稿人、譯者多年,翻譯過十數本商業管理、社會科學方面書籍,現為自由工作者。
【預購】扁平時代:演算法如何限縮我們的品味與文化(Filterworld: How Algorithms Flattened Culture)◎凱爾·切卡(Kyle Chayka)(譯者:黃星樺)
Regular price $42.00社群媒體與串流平台上的爆紅作品為何總是千篇一律?這些套路是怎麼形成的?
策展為什麼是扁平時代的希望與指引?我們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策展?
作者簡介
凱爾·切卡(Kyle Chayka)
《紐約客》專欄作家,書寫主題包括數位科技以及社群媒體對文化的影響。二○二○年,他出版了首部非虛構著作《渴望極簡》(The Longing for Less)。在這本書裡,切卡探索了生活和藝術領域當中的極簡主義風潮。
切卡也是一名新聞工作者和評論人,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哈潑雜誌》與《新共和》等媒體。此外,他也是線上藝術雜誌《Hyperallergic》的首位專職作者。在寫作生涯之外,切卡還曾創辦過一個專為新聞工作者服務的網路社群Study Hall,以及一份有關數位文化的電子報Dirt。
譯者簡介
黃星樺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翻譯工作者。文章散見於端傳媒、轉角國際等媒體,另設有podcast讀書節目《衣櫥裡的讀者》。
【預購】失物之國【博客來獨家書衣版】◎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譯者:歸也光)
Regular price $44.00明知那些故事帶你一步步深入險境,
為了找回最深愛的人,只能一頁頁讀下去……
宮崎駿也深受啟發的奇幻經典《失物之書》系列續作重磅回歸
《怪奇物語》的成長歷險 x《蒼鷺與少年》的異境相逢
冬陽(復興電台「故事與它們的產地」主持人)、臥斧(文字工作者)、陳郁如(奇幻小說家)、劉鳳芯(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專任副教授)、譚光磊(知名版權經紀人)——重量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每個生命都是一則故事,在這些故事裡,你可能會真的死掉。
如果可以喚回摯愛,你願意賭上性命穿越多少個黑暗的故事?
自從鍾愛的女兒因車禍成為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
席瑞絲無所適從,日夜守在女兒床邊,朗讀女兒最愛的童話故事,
她決定,只要女兒還活著,她就會繼續念下去,希望能將女兒喚回。
有一天,她發現故事自己有了生命,自動從她口中流瀉而出,
一個沒聽過的奇幻國度自行從她筆下成形……
搬回老家療養後,隔壁那棟荒廢已久的老屋也呼喚著她。
這正是失蹤作家大衛當年創作暢銷書《失物之書》的地方。
隨著女兒病情惡化,悲傷至極的席瑞絲試圖逃離那個孩子成了空殼的世界,
她穿越荒宅,進入《失物之書》的世界——
一個有女巫、樹精、長髮公主、巨人,也有駝背人的國度。
在這個奇異國度重返十六歲的席瑞絲,展開一段尋回孩子的旅程,譜寫屬於她的青春故事……
席瑞絲能平安走出危險重重的故事,回到女兒身邊嗎?
暌違十九年,約翰·康納利走到人生中段,重拾初心寫下《失物之國》,帶領讀者再次重返《失物之書》。在故事裡,我們一起面對可能痛失摯愛的悲傷與矛盾,一起咀嚼始終懷抱的希望況味。
媒體與讀者好評
這本暗黑童話故事——《失物之書》的續集——娓娓道出母親的奉獻……一本充滿想像力的作品,一定會讓康納利的書迷大開眼界。——《科克斯書評》
這是一部黑暗的成人童話,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愛爾蘭觀察家》
故事核心十分感人、真誠且發自內心,讓人不禁為之動容——《失物之書》是關於童年和失去父母的故事,而現在的《失物之國》變成了關於成年和可能失去孩子的故事。——Amazon讀者Josh Mauthe
《失物之國》絕對是我今年讀過最喜歡的一本書,……我喜歡回到這個魔法世界,和第一本書中的一些人物重溫舊事,就像去拜訪老朋友一樣。——Goodreas讀者Rachel Hunter
約翰·康納利的文筆是如此優美抒情,讀他的書總是一種享受。《失物之書》富有想像力、文筆優美、扣人心弦、又引人入勝。——Goodreas讀者Debra
這本書就像是灌溉我靈魂的養分。——Goodreas讀者Char
作者簡介
約翰·康納利 John Connolly
一九六八年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經歷豐富,曾擔任過記者、酒保、服務生、倫敦哈洛德百貨公司的雜工、地方公務員等等。他曾於愛爾蘭三一學院修習英語,並於都柏林市立大學主修新聞學,之後五年在愛爾蘭時報擔任自由記者。
一九九九年,康納利以《奪命旅人》出道。這本驚悚小說以追查殺死妻女真凶的退休警探帕克為主角,創下了英美版權史上第二高價的新人預付版稅紀錄,令康納利成為夏姆斯獎首位非美籍得獎者,並奠定其「愛爾蘭驚悚大師」之地位。
二○○三年以《蒼白冥途》獲得巴瑞獎年度最佳英國犯罪小說。此後十年間又陸續榮獲阿嘉莎獎、愛倫坡獎、安東尼獎等國際大獎肯定。
康納利才華洋溢,左手寫驚悚,右手跨領域、跨類型書寫。二○○六年出版的首部獨立作《失物之書》,內容融合童話、驚悚、成長故事、恐怖元素、寓言體例,可說是一部陰森美麗的成人童話,也為康納利的寫作生涯開啟了全新篇章。另一獨立作《魔鬼的名字》則為康納利贏得「史蒂芬·金接班人」之譽。
《失物之書》出版後獲得廣大迴響,讀者期待讀到更多失物宇宙的細節。康納利起初認為故事已然完整,而遲遲未再動筆。隨著《失物之書》經典增修版的推出,康納利回頭檢視這部大幅借鏡自身成長故事的小說,也回首人生走過不同階段,面對離家的子女、老邁的母親,此刻生命裡的責任與擔憂已成生活重心。他認為如今正是時候重返失物宇宙,再次探索青春時光,以回顧自己的人生。
作者網站:www.johnconnollybooks.com
相關著作:《失物之國【誠品獨家書衣版】》、《失物之國(全球暢銷破百萬冊《失物之書》系列最新魔幻大作)》、《失物之國(限量作者親簽版)》、《失物之書【博客來獨家限量書衣‧經典增修版】》、《失物之書(經典增修版)》《失物之書(典藏增訂版)》。
譯者簡介
歸也光
開設文字加工廠,譯作有《當我們分崩離析》、《孤獨癖》、《狂暴年代》、《查理橋的象》、「星辰繼承者」系列、《神經喚術士》、「銘印之子」系列、《貓與城市》、《隱娘》、《潰雪》等,百無禁忌。
【預購】傷獸之島:我當野生動物獸醫師的日子◎綦孟柔
Regular price $30.00大冠鷲飛不上天,穿山甲奄奄一息……
「我們的島,受傷了。」
台灣首位【野生動物獸醫師】出書分享救援現場。
一名野生動物獸醫師為動物請命、向人類爭命,
深耕保育的熱愛與省思:
每隻動物不僅是存活,更要活成牠們該有的樣子。
每個生命不只活著時受尊重,也應該死得有尊嚴。
獅子、猩猩等猛獸,她搏命照顧;為拇指大的蝙蝠「接骨」,細膩溫柔;嗷嗷待哺的小犀牛、受困陷阱的小黑熊,堅定守護……綦孟柔寫道:「身為野生動物獸醫師,要說是我拯救動物,更正確的是,動物拯救了我。」
第一份工作在私人動物園,綦孟柔主動請纓擔任「獅子王」的御用獸醫師,狂吸大貓,如母親般帶大二十幾頭獅寶寶,卻也悲傷地送走心頭肉……【面對死亡的無力回天,她學會敬畏生命。】
馬來熊被私養在狹小獸籠三十年,也吃了人類的便當三十年。當牠終於被救出,戰戰兢兢地第一步踏上土地、第一次跳進水池,竟像個孩子似的驚喜……【人類憑什麼以一己之私,剝奪其他生命的自由權利?】
費盡心力救回瀕死的穿山甲,失了一隻前肢的牠卻也喪失生存的平衡,從高處重重摔落,再度躺上手術檯。而身為獸醫師,只有三秒鐘決定要不要讓牠安樂死……【野生動物救傷和保育,不能光憑滿腔熱血,更需要全盤的策略考量、完整的配套規劃。】
野放獼猴自在奔向家園的背影,觸動綦孟柔投身救傷;重傷的山羌路倒十二小時、無人援救的心痛,促使她更奮力為野生動物發聲。
笑中帶淚、臨場感十足的描述,有最可愛的「神獸」寶寶、最驚險的生死瞬間,也有最矛盾的保育難題、最令獸醫師揪心的天人交戰……透過救傷及保育第一線的視角,綦孟柔獸醫師帶我們看到:
「生命沒有不同,生命也沒有辦法用價值來定論。對於野生動物,不打擾,就是人類最好的溫柔。」
本書特色
全台灣5千多名獸醫師,從事野生動物救傷的獸醫師不到25人。
本書作者綦孟柔獲2024年綠色奧斯卡:林業保育署「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表揚。
台灣首位「野生動物獸醫師」出書分享:「那年夏天,我照顧了二十幾頭小獅子;那一瞬間,台灣黑熊在我眼前張大嘴,我清楚看見那森森銳齒和牽絲的口水……」身為野生動物獸醫師,必須具備分秒必爭的犀利技術、搏命治療的勇氣。
「每一趟與動物的生命旅程,都造就我今天對於人生的許多觀念,要說是我拯救動物,更正確的是,動物拯救了我。期待有一天,所有的臺灣人面對野生動物保育,都像每天要吃飯一樣的理所當然。」——綦孟柔,摘自作者自序
「這本書是一種撞擊,為讀者撞開正確的動物知識大門。保育,從認識、從理解開始。」——白心儀/生態節目製作人&主持人,摘自推薦序
「台灣第一次有像綦醫師這樣背景及經歷的野生動物獸醫師,以專書分享她的實務經驗與保育理念。在山野間為台灣野生動物救傷而奔走的獸醫師們,是野生動物保育的前鋒,是守護傷獸的天使。」——林華慶/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摘自推薦序
「《傷獸之島》透過作者豐富的野生動物救傷經驗,敘述牠們所面臨的挑戰和困境。每一隻動物的遭遇,在字裡行間細細展開,不僅填補我們對野生動物的知識,更喚起我們對於保育的決心!」——郭雪貞/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執行長,讀後感言
【請問野生動物獸醫師~綦孟柔快問快答】
「什麼動物最難醫?」
A:任何動物都很難醫,因為牠們不會講話!野外的野生動物就醫,總是像醉漢般一臉茫然,甚至想要逃走或衝撞。其中,「最輕」與「最重」的物種最考驗人體極限,比如六克的東亞家蝠和八十公斤的紅毛猩猩!
「做救傷最感動的時刻?」
A:每回進行野放時,望著動物急忙衝出去的那一刻,最令人百感交集。回想起眼前的動物從原本連吸一口氣都有困難,慢慢地可以自己進食、傷口逐漸癒合、開始會攻擊人,到站得穩、飛得高、跑得快……動物的野放,是我執著的初衷。
「野生動物最難處理的傷勢?」
A:我認為最難處理的就是遭到其他動物的撕咬攻擊,因為那會讓身體支離破碎,我們連要從何開始修復都無處著手,而且體型越小的動物,被救回的機率越小。例如台灣獼猴、山羌……
「獸醫師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嗎?」
A:獸醫師多半比較不擅長與人相處,還以為醫治動物最簡單,然而最後處理的往往還是人的事情。站在野生動物和人類之間,我看到好多只單純地面對動物時,看不到的問題:私養、餵養、遊蕩犬及貓、陷阱、中毒、棲地破碎、傳染病、政策、政治等。身為野生動物獸醫師,我努力地在這些問題之中,撞擊出一條活路,並期待能帶來一點點改變,幫助野生動物的生活過得更好一些。
「你們怎麼有辦法面對動物的慘狀?承受這些生命的殞落?」
A:我想,我們只是不想把珍貴的時間拿去抒發情緒。因為就算死亡,也還有好多細節等著我們去發現;因為野生動物的資訊太少,而我們想知道的太多……因為下一隻動物不會等你。
各界人士齊心推薦
專文推薦
白心儀|生態節目製作人&主持人
林華慶|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
同心推薦
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吳昌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分署長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作家
祁偉廉|中華鯨豚協會理事長/亞洲大學附屬獸醫教學醫院院長
張東君|科普作家
連一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院院長
孫敬閔|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巧薇|紀錄片導演
郭雪貞|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執行長
麥覺明|人文山岳導演
黃美秀|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
裴家騏|台灣野生動物學會理事長
劉偉蘋|「挺挺動物應援團」創辦人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綦孟柔
● 資深野生動物獸醫師
●「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共同創辦人
● 2024年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表揚
● 越南「瀕臨絕種靈長類收容中心」合作獸醫師
●《聯合報》「野生動物救援筆記」專欄作家
● 兩度擔任「TEDx Talks」講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在六福村野生動物園,擔任非洲獅、老虎和黑熊等大型肉食獸的醫療照護。
全台灣有5千多名獸醫師,其中從事野生動物救傷者不到25人。而她投身野生動物救傷保育領域,至美國明尼蘇達州「野生動物復健中心」進修、尼泊爾的動物救援協會擔任志工獸醫。曾服務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並固定在每年的每一季赴越南的「瀕臨絕種靈長類收容中心」,協助懶猴與金頰長臂猿(兩者皆為瀕危物種)的保育救援工作。
由於深感長期以來,台灣的相關救傷資源集中於西部,物種豐富的東部極為匱乏,2016年於台東池上與夥伴創立「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並陸續獲獎:2018年獲第十四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2021年獲「推動野生動物生命教育楷模獎」,2024年獲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
2020年,「野灣非營利野生動物醫院」啟用,是台灣東部第一間野生動物醫院,實際投入花東地區野生動物救援及環境教育(陳巧薇導演以此攝製紀錄片《野生之路》,獲2023年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入圍第61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
鑒於台東縱谷沒有任何動物醫院,與夥伴在臺東關山設立谷米動物醫院,其中由她專看特殊寵物門診。
●【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www.wildonetaiwan.org/
● 內頁照片提供:綦孟柔、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台灣黑熊)。
【預購】詩畫裡的中國茶◎朱海燕
Regular price $33.00以筆墨記錄下茶香歲月,讓經典在掌中重現
《詩畫裡的中國茶》是一部融合詩詞、書畫與茶文化的獨特讀物,內容涵蓋唐、宋、元、明、清歷朝與茶相關的著名詩詞及傳世畫作。全書以茶為主題,透過深入解析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藝術特色,在撲面而來的古典書香氣息中,再現歷代茶飲風尚。讀者可以在欣賞書畫中的壯美山河和各色人物時,感受詩詞畫作背後的情感表達與茶文化故事,與歷史的經典之作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書中不僅整理了茶文化在歷朝歷代中的變遷與發展,也深挖詩詞與畫作中「借物言志」的藝術表現,展現了茶作為文化符號的多樣性與深刻內涵。從李白的「且將新火試新茶」,到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再到文徵明的《茶具十詠圖》,本書帶領讀者領略詩畫背後的茶香與書香交融的世界,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詩畫解讀與文化欣賞,這本書還具有實用的功能設計,兼具讀書手帳的特性。讀者可以透過書中的經典詩詞誦讀和畫作剖析,增進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同時,書中特別設置了藏品打卡功能,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記錄下屬於自己的「筆墨茶香」。這樣的設計,既增添了互動性,也激發了讀者的參與感,使每一次翻閱都成為一次與茶文化的深度交流。
更值得一提的是,《詩畫裡的中國茶》緊扣現代人追求品茗休閒的生活潮流,帶領讀者重新審視中國茶文化的藝術與情感價值。無論是作為茶文化愛好者的日常讀物,還是傳統文化學習的入門書,這部作品都能以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清雅的藝術氣息,讓傳世經典「活」在當下。翻開這本書,讓茶香伴書香,細品詩畫中的茶意人生,感受傳統文化在時光流轉中的永恆魅力。
本書特色
本書融合詩詞、書畫與茶文化,內容涵蓋唐代以來歷朝與茶相關的著名詩詞及傳世畫作。以茶為主題,透過深入解析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藝術特色,在撲面而來的古典書香氣息中,再現歷代茶飲風尚。讀者可以在欣賞書畫中的壯美山河和各色人物時,感受詩詞畫作背後的情感表達與茶文化故事,與歷史的經典之作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作者簡介
朱海燕
博士後,園藝學院教授,茶館行業協會會長,園藝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主任。美國休士頓大學訪問學者,茶葉學會副祕書長,主要從事茶文化與茶業經濟研究。獨著或合著《明清茶美學研究》等學術專著5部、高等教材4部;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承擔10多項科學研究課題;獲發明專利2項。
【預購】超簡單熱壓三明治:本屋大賞得主、日本文壇暖淚系作家小川糸的寶藏文集。首刷附贈{小川糸印刷簽名扉頁}◎小川糸(譯者:王蘊潔)
Regular price $27.00把每天都當作最後一天
「希望能夠持續寫這份日記到生命最後一刻。」
本屋大賞得主、日本文壇暖淚系作家小川糸的寶藏文集。
▍好像風輕輕推我的背——
▍當我回過神時,
▍就走到了這一步。
老人與狗
百合剛來家裡的時候,我完全搞不清楚牠想要什麼。
最近覺得我們之間似乎能夠溝通了。
一旦有辦法溝通,彼此就更相愛了。
考駕照
隨著年紀增長,我想住在水和空氣都很乾淨的地方。
我想看著窗外的美景寫故事。
我想走在泥土上。
走向生命終點的方式
每個人走向生命終點的方式都不同。
有人像是把抽屜輕輕關上,有人則是用力拉開。
也有人忘記自己已經打開抽屜,就踏上了新的旅程。
用河水冰桃子
我把桃子放進冰涼的河水裡。
冰得剛剛好,熟度也剛剛好,這是最頂級的美味。
我希望這件事可以成為自己的二十四節氣儀式之一。
甜甜圈中間那個洞存在的理由
甜甜圈中間有一個洞,不只是為了美觀,而是有助於均勻受熱。
我終於知道甜甜圈中間那個洞存在的理由。
今天真是值得紀念的日子。
關於___,小川糸說……
關於冬天,她說所有東西都徹徹底底地死去,然後再重生。
關於變動,她說與其期待一切恢復原狀,不如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關於死亡,她說就像飛機起飛,她期待那一刻發生在轉眼之間。
關於自由,她說幸福或不幸,開心和受傷,都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關於快樂,她說只要有朋友、動物、大自然,就可以幸福生活。
當每一個日常,不一定總能如常,
每一個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
那些走遠的小日子,都是好好生活過的證明。
寶藏推薦
依姓名筆畫序排列
B 編|編笑編哭經營者
李桐豪|作家
馮國瑄|作家
鄧福如 AFÜ|音樂人
作者簡介
小川糸(おがわいと)
作家。以《蝸牛食堂》一書出道,一舉成為超級暢銷之作。該書於2011年獲得義大利書報亭文學獎(PREMIO BANCARELLA),2013年獲得法國尤金妮·布哈吉耶小說獎(Le Grand Prix Eugénie Brazier )。《蝸牛食堂》被改編成電影,《鶴龜助產院》、《山茶花文具店》、《獅子的點心》陸續被改編拍成電視劇。《山茶花文具店》、《閃亮亮共和國》、《獅子的點心》皆入圍本屋大賞。
著有《再見了,過去的我》、《超簡單熱壓三明治》、《山茶花文具店》、《閃亮亮共和國》、《獅子的點心》、《永遠的院子》、《山茶花情書》等書。
譯者簡介
王蘊潔
譯書二十載有餘,愛上探索世界,更鍾情語言世界的探索;熱衷手機遊戲,更酷愛文字遊戲。
譯有《解憂雜貨店》、《空洞的十字架》、《哪啊哪啊神去村》、《流》。
著有:《譯界天后親授!這樣做,案子永遠接不完》
臉書交流專頁:綿羊的譯心譯意
【預購】黃春明電影小說集◎黃春明
Regular price $35.00特別收錄——
改編電影40年後,《看海的日子》續集,首度公開!
一九八〇年代,台灣電影界掀起了一股風起雲湧的「新浪潮」電影運動。一群年輕新銳電影導演從文學作品汲取靈感,創造出嶄新的電影語言和敘事模式,完成劃時代的電影美學革命。
此一時期,最為重要的便是黃春明的小說。
黃春明擅長將底層人物的悲哀與喜樂、既卑微又尊嚴的眾生相,活靈活現地寫出來。〈看海的日子〉刻劃委身青樓卻意志堅強不向命運低頭的妓女白梅;〈兒子的大玩偶〉裡孩子看到父親真面目竟認不得而大哭的荒謬與哀傷;〈兩個油漆匠〉則揭示了原住民族和老兵在現代化都市底下的扞格不適,加諸媒體的嗜血,戳穿人道和文明的表相。
此外,黃春明亦有許多作品披露台灣在美日兩國經濟殖民下的社會圖像。
〈蘋果的滋味〉裡因車禍失去謀生能力的工人阿發一家,對咀嚼到洋人贈予的蘋果雀躍不已,反諷而令人鼻酸;〈莎喲娜啦·再見〉中被迫帶日本人到礁溪去嫖自己同胞姊妹的黃君,內在衝突在嘲諷中突顯出民族意識的矛盾;〈小琪的那一頂帽子〉、〈我愛瑪莉〉則描述小人物在工商社會下為了生存掙扎遭受經濟文化殖民的卑屈。
黃春明以戲而不謔的筆調擁抱筆下這些小人物。儘管社會環境不斷改變,始終不變的是一貫對土地的濃厚之情和無盡的關愛。
作者簡介
黃春明
台灣宜蘭人。曾任小學教師、記者、廣告企劃、導演等職。近年除仍專事寫作,更致力於歌仔戲及兒童劇的編導。曾獲吳三連文學獎、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東元獎、噶瑪蘭獎及行政院文化獎、總統文化獎等。為《九彎十八拐》雜誌發行人、黃大魚兒童劇團團長。
著有小說《看海的日子》、《兒子的大玩偶》、《莎喲娜啦·再見》、《放生》、《沒有時刻的月臺》、《跟著寶貝兒走》 、《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等;散文《等待一朵花的名字》、《九彎十八拐》、《大便老師》、《毛毛有話》等;文學漫畫《王善壽與牛進》;童話繪本《小駝背》、《我是貓也》、《短鼻象》、《愛吃糖的皇帝》、《小麻雀.稻草人》、《犀牛釘在樹上了》、《貓頭鷹與老烏鴉》、《石羅漢日記》、《吃齋唸佛的老奶奶》、《巨人的眼淚》等。
【預購】街頭的流離者:一名街頭社工與無家者的交會微光◎楊小豌
Regular price $31.00
作者簡介
楊小豌(社工)
「我多次流離,你都數算;你把我的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你的冊子上嗎?」——《聖經·詩篇56:8》
一位高中時期便立志踏上助人工作之路的新鮮人。
2018年底,在萬華受到「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許多滋養,並開始以不同角色深入艋舺公園。亦參與「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監所訪談計畫」,進到獄中訪談多位長期監禁受刑人,反思著人們共同的脆弱與力量。
2021年自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畢業,同年考上社工師專技高考合格。隨後回到家鄉台中,擔任「台灣國際禧年關懷協會」社工。除了協同志工每週固定街訪,亦經營日間關懷據點「平等街小站」,提供甘苦人一個隱身於城市中的休息站。
臉書個人專頁:【小字輩的街頭記事】reurl.cc/zpAG8a
臉書公開社團:【台灣國際禧年關懷協會(旌旗教會無家者事工)】reurl.cc/M6RmvL
【預購】迷信的無神論者(黑白回憶精裝版)◎陳夏民
Regular price $35.00 「不能放過自己的人,眼前所見每一張臉,都是地獄。」
想要成為真正的大人,活得自由自在,要熬過多少來自外界的凝視、又得走過幾次地獄再折返?獨立出版人陳夏民細數成長歷程中的幻滅與矛盾:原來討好不保證能變得討喜;原來被眾人簇擁才更孤單;原來,原來自己才是摧毀他人幸福的大魔王……假如在全世界所有人的敘事之中,我不是永遠無辜、永遠善良的那個角色,要如何繼續相信自己,坦然活下去?一本為普通孩子而寫,陪伴你成為大人的抒情散文集。
「我像是《綠野仙蹤》的錫人那般小心翼翼,一邊為踩到小蟲子滿懷歉疚而流淚,一邊為保護桃樂絲與夥伴而揮舞手中鐵斧,毫不遲疑砍下野狼的頭。」
本書特色
延續《失物風景》的方背硬殼精裝,內附詩人達瑞拍攝陳夏民風格寫真。
睽違六年,繼《那些乘客教我的事》、《失物風景》,邀請你再次進入陳夏民「乘客系列」世界觀。
不是教學書,沒有即刻上手的知識;以撫慰人心的方式,提供給你變成大人的know-how。
《工作排毒:讓你咻咻咻的工作編輯術》的雙生之書,建議搭配服用,前中年人生排毒的極佳選擇。
作者簡介
陳夏民
桃園人,做書的人,迷信的無神論者。桃園高中、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創作組畢業。曾旅居印尼,現於故鄉經營獨立出版社comma books。
譯有海明威、菲律賓文豪卜婁杉作品若干,著有《工作排毒:讓你咻咻咻的工作編輯術》、《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騙你的)》、《失物風景》、《那些乘客教我的事》、《讓你咻咻咻的人生編輯術》、《主婦的午後時光》(與攝影師陳藝堂合著)等書。
【預購】我逃離的帝國:從毛澤東到習近平,橫亙兩代人的覺醒之路◎黃安偉(Edward Wong)(譯者:薄文承、王琳茱、黃瑜安)
Regular price $54.00 歐逸文、芭芭拉‧德米克、法蘭西斯‧福山等
國內外知名記者、作家、學者同聲讚譽
駐華記者加速離境後,理解當代中國的必讀之作!
《紐約時報》前北京分社社長、華裔資深外交記者
追尋父親的足跡,一路從香港、新疆到美國
細膩描繪個人命運與大歷史的交織
更揭示出當代中國最深沉而隱密的故事
這是一部美國華裔移民家庭的回憶錄,從一位逃亡的華裔老父親與挖掘家族記憶之子的角度,講述一段橫跨兩代人的現代中國史詩故事。
黃安偉是中國移民的後代,他的父親黄沃强在美國的中餐館工作,看似平凡,但曾經加入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黃沃強成長於二戰的日本占領時期,歷經國共內戰與韓戰,當時毛澤東帶著復興強大中國的承諾,讓他義無反顧地加入人民解放軍,跟著部隊從偏遠的東北滿州出發,沿著中亞邊境前往新疆……直到 1962 年,黃沃強因為對共產黨統治失望,逃往香港,進而前往美國。
時序飛轉,時任《紐約時報》外交記者的黃安偉來到北京工作,剛開始他對中國的經濟繁榮、地緣政治擴張抱有希望,更對自毛澤東以降,「最強大」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抱有濃烈的民族主義的情感。帶著這種對「習式新中國復興」的憧憬,他積極地展開在中國的報導工作,同時也調查父親神祕的過往。
然而,命運總是驚人的相似,黃安偉跟隨著父親的腳步,目睹了新疆的民族衝突,也見證了香港的民主運動,在面對中美冷戰的十字路口,他逐漸萌生出屬於自己的看法……
本書不僅是一份動人的家族記憶,更是一部全景式的國家與時代編年史。黃安偉以個人生命為切口,為讀者揭開了從毛澤東到習近平這段影響深遠的歷史進程。對於任何想要理解當代中國與新威權時代的人來說,都是不可不讀的重量級巨作。
作者簡介
黃安偉 Edward Wong
《紐約時報》資深外交記者。在《紐約時報》工作 25 年間,曾報導數十個國家的新聞,並擔任駐伊拉克戰地記者及北京分社社長。其優秀的國際報導曾榮獲利文斯頓獎(Livingston Award),亦入圍過普立茲獎決選。
除了記者身份,黃安偉也曾為哈佛大學尼曼研究員,並於普林斯頓大學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客座教授。此外,他還參與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及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貝爾弗中心(Belfer Center)的研究員計畫,為學術研究做出貢獻。
他經常在國際媒體上發表對全球議題的見解,包括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公共廣播公司(PBS)、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 和英國廣播公司(BBC) 等媒體平台。
現與家人居住在華盛頓特區。
譯者簡介
薄文承
畢業於政治大學英文系、台灣大學翻譯碩士學程筆譯組。現為全職自由譯者。喜歡以各種媒介述說的好故事,也期許能透過翻譯更認識這個世界,並且在時間、金錢和心靈上,都擁有充裕的自由。已出版譯作有《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第十一章至第二十章)、《阿嘉莎.克莉絲蒂:謀殺天后與她的未解之謎》(序章至第二十一章)和《真我布蘭妮》(序章至第二十三章)。
譯作賜教或合作邀約請洽:vincent104501050@gmail.com
(負責本書作者註解、前言及第1至7章)
王琳茱
中英口筆譯自由譯者,畢業於台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口譯組。譯有《強人時代》(堡壘文化)、《美利堅國度》(八旗文化)。譯作賜教請洽:ljw.mainusun@gmail.com。
(負責本書地圖、圖片說明及第8至16章)
黃瑜安
台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筆譯組畢,從事影視字幕、書籍等各類型的翻譯工作,譯有《疫苗商戰》、《香港日記》、《隱形天賦》與《中國任務》等。
工作邀約請洽:werty7743@gmail.com
(負責本書第17至24章)
【預購】這些話,為什麼這麼有哏?!:名人毒舌語錄1200句◎艾瑞克‧格茲莫考斯基(Eric Grzymkowski)(譯者:王定春)
Regular price $35.00每天不來點負能量就不爽,
少講幾句幹話也渾身不自在,
這裡有一本名人語錄,
它完全沒有勵志效果,
書中沒一句好話,
但是它絕對戳中你的點,只要你懂它的哏……
易怒、難相處的海明威、馬克吐溫毒舌不意外,
溫和優雅的愛因斯坦、華特迪士尼、奧黛麗赫本,居然也會挖苦人!?
本書收錄各界名人在遭遇到各種令人惱怒、無奈、哭笑不得的情境時,
如何拋開溫良恭謙讓,極盡尖酸刻薄地一吐為快。
如果你受夠了正能量與小清新,
或是你從來就不想說好話,
這本書絕對能好好滿足你的黑暗面!
來自各界名人在家庭、親子、工作、朋友、男女交往等各種令人崩潰的情境,
如何罵人不帶髒字、挖苦人不損尊嚴、幹譙人不齜牙咧嘴,
卻又句句戳中點,令人捧腹叫絕,
如果不方便大笑,肯定要內傷!
【家庭篇】
「兩歲小孩就像是一台攪拌機,不過缺了蓋子。」——傑里·賽恩菲爾德,美國喜劇演員.劇作家
「聖誕老人的想法是對的——一年只拜訪人們一次。」——維克多·伯治,丹麥喜劇演員
「亞當是全世界最幸運的男人,因為他沒有岳母。」——馬克·吐溫,美國作家
「為什麼爺爺奶奶與孫子可以處得好?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敵人,媽媽。」——克勞黛·考爾白,法國女演員
【朋友篇】
「我的朋友?這世上沒有朋友這種東西。」——可可·香奈兒
「他就是那種死了以後可以變得更好的人。」——H.H·孟若,英國作家
「要忍受敵人造就的困難非常容易,朋友的成功才是難以承受的事。」——奧斯卡·王爾德,愛爾蘭作家
【職場篇】
「所有付你錢的工作都會吞噬你的智慧,降低你的心智。」——亞里斯多德,古希臘哲學家。
「無所事事就件很困難的事,你永遠不知道何時會完成它。」——萊斯里·尼爾森,加拿大演員
「精神快要崩潰的症狀之一,就是相信某個人的工作非常重要。」——伯特蘭·羅素,英國哲學家
【男女交往、性】
「看著你的女兒被約會對象接走,那感覺就像是把一把價值一百萬美金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交給一隻猩猩。」——吉姆·畢夏普,美國記者
「親吻是一種讓兩個人因太靠近彼此而無法看到對方任何缺點的方法。」——芮妮·雅斯內克
「沒有人可以打贏性別戰爭;因為太常與敵人調情了。」——亨利·季辛吉,美國外交官
【室友、客人篇】
「文明的最高表現就是你可以討厭我,而我也可以討厭你,但我們發展出一套禮儀讓我們可以相處。如果光憑衝動行事,我們大概會有場大戰。」——史丹利·克勞區,美國流行文化評論家。
「每位客人都痛恨其他客人,而主人則痛恨所有人。」——阿爾巴尼亞諺語
「你的出生是個你必須花一輩子矯正的錯誤。」——恰克·帕拉尼克,美國小說家
【令人抓狂的情境】
「不用那麼謙虛,你沒那麼好。」——果爾達·梅厄,前以色列總理
「如果你不相信世界上有鬼,那表示你從沒參加過家庭聚會。」——艾希莉·布理恩特,美國漫畫家
「想要好天氣請上天堂,要有人作伴的請下地獄。」——馬克·吐溫,美國作家
「只有兩件事可能是沒有極限的:宇宙及人類的愚蠢。不過前者我還不太敢確定。」——愛因斯坦
作者簡介
艾瑞克‧格茲莫考斯基(Eric Grzymkowski)
幽默作家,立志做一流的混蛋。不寫作的時候,可以發現他在超市插隊搶結帳、在電影院裡講手機。住在美國麻州,在家的時候大部份時間都在蒐集好笑的話。
譯者簡介
王定春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早稻田大學考古學系出身。
熱愛閱讀、核心電玩玩家,偶爾寫寫文章。平日致力於電玩中文化,譯有《模擬市民》、《辛普森家庭》、《刺客教條》系列等電玩作品。
譯文賜教:kaede1031@gmail.com
【預購】人生很短,我決定活得有趣:知趣、識趣、有趣的37種生活詩意◎李冰
Regular price $31.00 只要你是笑著的,你的世界就是對的。
一輩子很短,要嘛有趣,要嘛老去,
在有限的人生裡,做一個有趣的人。
理解生活的凌厲,卻依然熱愛生活,
善於發現細節,在平淡的日常裡活出精采,
每天都活得有情有趣,熱烈有勁。
之所以要追求一種有趣而又幽默的生活方式,
是因為這個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無趣——
真心喜歡的東西越來越少,需要敷衍應付的場面越來越多;
單純的人際關係越來越少,複雜的勾心鬥角越來越多;
留給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不知所謂的時間越來越多。
有趣的人,無論身在何處,都有能力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懂得從平淡生活中、細碎小事裡發現趣味,
這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優秀的能力。
這一生不長,也不短,剛剛好能讓你學會去做一個有趣的人,
在平淡的生活裡描畫色彩,在無趣的世界中活出樂趣。
「一輩子很短,要和有趣的人相伴,做有趣的事。」
關於「孤獨」:唯有遠離人群,才能找到自己。
成群結隊的所謂好友,不如三五零散的知音。如果知音求而不得,也不要輕易隨波逐流,此刻就算孤獨也無妨,因為拒絕了庸俗之後,接納的是自己。
*生活的精彩與否不在於身邊人多、人少,而在於我們如何去選擇,以及怎麼去改變。
*我們需要的並不是隨時隨地的熱鬧,而是明白自己的心意,並遵從自己的心意。
*緣分靠遇,遇不到,獨自過一輩子也挺好。
關於「愛情」:好的愛情能讓你保留更多的自我。
有趣之人從不會做無趣之事。所謂有趣的人,就是能夠帶領你發現自我的人;所謂有趣的生活,就是和一個尊重你的自我的人一起去探索更多的未知。
*當一段感情需要你卑微地去討好的時候,你就已經不再是你了。
*我們放不下的,並不是感情裡的對方,而是陷入感情裡的自己。
*一輩子很長也很短,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關於|工作:心在哪裡,收穫就在哪裡。
如果努力是為了生存,工作是為了賺錢,那麼為什麼不能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再順便把錢賺了呢?哪怕不足以讓自己發財,至少精神上很富足啊!
*不必為了適應世界而強裝世故,不需要為了迎合別人而刻意修剪自己。
*人生總會觸底反彈,任何一段或好或壞的經歷都會重塑你的內心,讓它變得既堅固又有韌性。
*生活多面才有趣,能賺錢養家又能貌美如花,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跡天涯。
關於|生活:保持像孩子一樣的初心。
每個人每一天都有分毫不差的二十四小時,但是如何度過、用怎樣的心情度過卻大不相同。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覺得那個遠離的自我正在慢慢靠近。
*認真生活,生活就會認真對待自己,而認真生活就是對自己的最大善意。
*如果生活是苦的,那就苦中作樂;如果生活是甜的,那就細細品味。
*越平凡的事物越要塑造出儀式感,找出樂趣。
關於|人生: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無聊的人總是樂於追逐,而有趣的靈魂卻在發現自己。一個有趣味的靈魂,本身就自帶發光發熱的屬性,它不僅能照亮自己,也能夠將餘光傳遞給他人。
*靈魂有趣,即使是孤獨的,人也會像小火爐上熱著的水,撲撲地冒出熱氣來。
*靈魂之趣在於貢獻自我,這是最高級的趣味,最有境界的趣味,也是最令人敬仰的趣味。
*小到面對生活,大到面對生死,有趣的靈魂會讓生命變得更有厚度。
一輩子很短,在有限的人生裡做一個有趣的人。
本書特色
溫暖療癒的故事,寫給每一個在疲憊的生活裡仍懷抱夢想的人。
貼近人心的書寫,分享知趣、情趣、識趣、妙趣、樂趣的生活詩意。
平易近人的文字,以日常生活的真實故事發掘「有趣」,淺顯易懂,知易行易。
暖心推薦
Lala蘇心甯|勵志女星
周品均|唯品風尚集團執行長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之盈|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
(按姓氏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李冰
原名劉莉。九〇後專欄作者,常年遊走於自媒體,用自己的文字與這個世界溝通。
從小到大堅持的一件事情就是寫作。外表沉靜,内心火熱,一邊觀察生活,一邊書寫世界。
會講瑣碎的小故事,也會講深刻的大道理,如是而已。
【預購】精準購買:比「斷捨離」更極簡、永續的究極之道(A Life Less Throwaway:The Lost Art of Buying for Life)◎塔拉·巴頓(Tara Button)(譯者:潘恩典)
Regular price $33.00其實我們最該學會的是——
挑選耐用、實用、合用的物品,過著愛物惜物的生活
擺脫過度消費、提升自我價值的選物哲學!
附「居家用品維修護理」指南
隨文穿插「精準購買」小練習,在生活中養成精挑細選、有覺知的購物行為
作者獲《Telegraph》、《ETtoday新聞雲》、《蘋果日報》……等國內外媒體爭相報導
一九二〇年代,一個由各大燈泡廠牌組成,名為「太陽神壟斷聯盟」的祕密團體,同意將燈泡定期送到瑞士測試,以確認燈泡會在一千小時內損壞,變相促使民眾過度消費。
我們購買的東西,平均有百分之五十是在衝動下購買的。
大賣場的動線設計,會刻意將熱銷商品放在動線盡頭,好讓顧客不得不逛完整個店面,增加購物機率。
申辦店家會員資格,不但有可能使個資受損,還有可能被拿來做顧客研究,接收到更多引誘你消費的訊息。
你希望自己的購物行為,都是出自於無窮無盡的物欲,以及商人的唆弄嗎?
廣告人最誠實的揭密,讓人擺脫過度消費的陷阱。
這是現代人最該反思的議題,也是讓人生煥然一新的生活練習!
原從事廣告業,不斷鼓吹人購物的塔拉‧巴頓,
因緣際會下,竟成為一名「勸人少買」的極簡主義倡導者,
在本書中,她想要探討的是——
會養成過度購買的習慣,主要肇因於「自我價值感太低」,當你了解擁有的物品多寡無法改變你的價值後,就不會因此過度消費。
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生活中的小練習來了解自己,篩選掉不需要購買的物品,達到「精準購買」的目的。
透過本書,讀者可以了解自己為何會陷入「買不停」的制約中,
並藉由逐步的引導和實用技巧,挑選到最符合自身價值的物品,
從滿載的購物欲中解放!
真心推薦
Sustainable Home作者|Christine Liu
純素部落客|Vegan Kitty Cat
YouTuber|末羊子
收納專家,《姐,整理的是人生》作者|廖心筠
讀者好評
我好愛這本書,它實實在在地改變了我們以往的認知。太感謝這本書的問世了!我還把本書分享給我所有的親朋好友們!
——讀者|Pezzer
本書讓我意識到,全球化的進步思維,就始於你的家中,要減少全球性浪費,就從精準購買做起。
——讀者|Bobby
非常好的讀物,本書不像其他書那樣,強調極簡主義和環保觀念等老生常談。它比較像是跟朋友談天,輕鬆且幽默地傳達出關於精準購買的重點,同時也提供資訊完備且易實踐的練習。我最喜歡了解有關行銷技倆的部分了。
——讀者|Melanie
在什麼都追求過量的時代,這本重要著作讓我們得以探勘真實的自我。
——作者|Evan Michael Zislis
作者簡介
塔拉·巴頓 Tara Button
直至2016年止,塔拉.巴頓一直在廣告業工作。
不斷洗腦人們消費購買他們不需要的物品,讓她感到相當矛盾且沮喪。
三十歲生日當天,她收到了來自姊姊的一只名牌鑄鐵鍋。
每當用這只鍋子時,她便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我擁有的每樣東西都像這個鍋子那麼耐用,那我就不需要常常買新鍋子了。」
這個念頭在她腦海中縈繞了好幾個月,於是她下定決心開創一個名為BuyMeOnce(只買一次)的網站,於網站中推薦精選耐用的商品,網友可從網站中的連結進入導購頁面。不消幾天,便獲得Telegraph大幅報導,因而聲名大噪。
相關著作:《精準購買:比「斷捨離」更極簡、永續的究極之道》
譯者簡介
潘恩典
中正大學外文系博士。
譯作有:《神奇的π》、《一個世界,多種解答:改變歷史的偉大發明》、《天才費曼:科學與生活的探險家》、《諸神的魔法師:失落文明的智慧》等。
【預購】手術室裡的小綠人:麻醉後、恢復前,我們在忙什麼?這裡需要讀心與高速換檯,一個只有自己人的工作日常◎手術室小綠人 Apple
Regular price $31.00【預購】騷動火藥庫:10場衝突全解新中東(Battleground: 10 Conflicts that Explain the New Middle East)◎克里斯多夫·菲力普斯(Christopher Phillips)(譯者:林玉菁)
Regular price $48.00本書特色
1.阿拉伯之春15週年,最詳盡的中東地緣政治指南。
2.精確定義「中東」的地理範圍,最全面性的中東火藥庫探討。
3.行文充滿現場感,最多第一手資料,詳解新中東新遊戲規則。
4.圖文並茂,13張簡潔地圖,直搗地緣核心,讓中東情勢讀起來更有脈絡感。
5.捨棄美國是「世界秩序維護者」的觀點,以上帝視角俯瞰阿拉伯之春後的「新中東」樣貌。
【預購】古代公務員生存指南:直擊古代官署的日常,清晰還原衙門裡的工作群像,揭露官場不為人知的隱祕……◎羅杰
Regular price $29.00一本寫給天下讀書人的「仕途啟示錄」
寒窗苦讀十年,終於考中科舉踏進仕途,但你可知道你將要面對什麼?
最真實、最直接也最深入的古代官場史料與祕聞,從小細節讀出大歷史,了解中國古代史罕為人知的另一面
原來,要當個「九品芝麻官」還真不簡單!
一個衙門要養多少人員才能運作?哪些人領公家薪水,哪些人要自費聘僱?
古代官員到人生地不熟的遠方上任,竟然還要靠高利貸才能籌到經費!
古代沒有電腦連線,官員上任靠什麼作為憑證?原來還真有人冒名頂替!
科舉士子除了讀書,世事一概不通,第一次到地方當官要如何進入狀況?
為什麼說當官離不開好師爺?當師爺要有哪些條件?要請幾個才夠?
官場升遷難,要懂得應付上司,要熟悉送禮文化,還要會經營人脈圈!
古代沒有公務員高普考,讀書人唯一的前途就是拚過層層科考,弄個一官半職光耀門楣。然而,古代的官場可不比現在的職場,沒一點本事想當個九品芝麻官都難!即便最基層的地方衙門,也有各路人馬臥虎藏龍,各種撈錢的鬼域伎倆層出不窮,一個讀書人赤手空拳上任,要如何對付?而官場的池水更深,想要升遷更要懂得如何應付上司與推展政令,一不謹慎輕則被記過罰俸,重則被降級革職甚至送命!
本書作者熟讀歷史與各類筆記小說,清楚交代了古時候衙門的官署建築結構與各部功能、文人所歷經的科舉流程、官員赴任時各種相關注意事項(諸如旅費要如何籌措,要趕緊聘幾個師爺好手,官憑委任書得拚死保管好,到衙門就任要注意哪些禁忌與鬼神之說,如何與前任盤點交接避掉爛攤子……)。而官署所在的衙門,內部組織就像個小朝廷,從知縣以下,有縣丞、主簿、師爺、書吏、典史、長隨、捕快、獄卒、仵作……等副手幕僚與各胥吏衙役,各幹各事、各撈各的油水,為官的又要如何經營才能政通人和且不出大事?
本書從地方基層最重要的機構衙門著手,是了解古代底層社會和庶民生活百態最真實深入的蹊徑。書中可讀到大量古代官場中的軼聞密事、人生百態和文化傳統(無論是好的或壞的),逼真還原出古代衙門官員胥吏的工作群像與職場技能,揭露衙門文化中的種種隱祕,讓我們從小細節認識歷史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作者簡介
羅杰
作家,編劇,白話說史圈的世外高手。主要作品有《漢朝其實很瘋狂》、《歷史就這四張臉》、《驚醒記》等。其作品極具歷史現場感和身分代入感,將人帶入歷史的每個瞬間,從中我們可以讀到歷史的多面性和隱祕性。
【預購】劇院(繁體中文首度出版‧評論家讚譽為二十世紀優秀小說的範本)(Theatre)◎威廉·薩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譯者:李斯毅)
Regular price $33.00一九三○年代全球最高版稅的作家
逾20部作品改編電影
創立毛姆文學獎,鼓勵英國35歲以下小說創作者
生於一八七四年,十歲之前都住在法國巴黎。曾就讀於坎特伯里(Canterbury)的國王學校(King's School)及海德堡大學(Heidelberg University)。毛姆曾經想要從醫,並於聖托馬斯醫院(St. Thomas' Hospital)服務,但他於一八九七年出版的小說處女作《蘭貝斯的麗莎》(Liza of Lambeth)成績斐然,因而棄醫從文。
譯者簡介
李斯毅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美國波士頓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及財經法學碩士,具台灣證券分析師(CSIA)資格。喜愛閱讀,曾獲梁實秋翻譯大師獎優選。譯有《剪接室裡的故事大師》、《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深夜裡的哲學家》、《泡泡紙男孩》、《月光下的擁抱》等。
【預購】印刻文學生活誌 (1月號/2025/第257期)
Regular price $22.00本期發表連明偉最新小說;並與朱和之對談,關於那離不開的遠方,與回不去的家鄉;還有詹閔旭、陳栢青、黃資婷的讀後讚聲;以及小說家漫步,特寫那些鄰近生活,並且滋生出小說的地景,要如何在時移的變遷中,一次次為心懷的鄉土,用反覆的觀看去釐清,此中的確鑿。
編者的話
執行主編 蔡俊傑
我總覺得,連明偉平常沒事時,就是自己一人,或者牽著小狗,在居住的小鎮四處漫遊。也許是因為我對當地環境不熟,想到那畫面總有一種奇異的末日感,彷彿是一處時間的墟地。雖然是小地方,但人口也相對稀少而處處寬敞,因為寬敞,大部分的聲響就特別鬧耳而顯得環境本身的寧靜。還有破碎,年齡斷層的稚子與老人,固定不變的生活作息,親暱卻又疏遠的黏著人際關係。還有一塊塊或休或耕的田地,小路不時鋪開一串農機沾泥的胎痕,曬在晨昏的濃淡陽光之中……。漫想中,直到我對那個遠方的想像,開始出現自己南部鄉下家裡旁邊那間媽祖廟,我才發現原來剛剛的那些想像,其實不是哪個未知的遠方,而是我自己好一陣子沒回去的,那安靜的小村子。
我看著那一張張被山和樹簇擁著的鐵道上,穿行著各種不同外型的火車,明亮潔白的流線型車頭,機械粗重感明顯的舊式車型,好像穿著制服般安分行進的新式區間,被歲月和風沙侵蝕刮花了車身的慢車,(當然還有那些更多的花)就好像可以聽見列車行進時的轟隆聲,心思被帶到更遠。我在想,這些看起來被凝滯的時間裡,移動一直進行中吧,不論是照片,抑或是存在記憶中的印記,終會被某些觸動喚起體感,此時不論身在何方,總會朝著心裡掛念的方向前往。
一年之末銜接一年之初,我想到小說家來訊裡的「滿滿」和「更多」,這兩個我平常很少會用的詞,這時覺得很可愛,像是一種對世界的熱誠與期待。
《印刻文學生活誌》於二○○三年創刊以來,致力搜羅所有能指向心靈的創作,以文學為主軸,涵蓋藝術、電影、攝影、音樂、表演等領域;內容有作家特集(新作發表、深度訪問、作品析論)、新人推介、藝術評論及文學教育等內容,並持續報導國際文壇動態,引介國外作家作品。作品永遠是文學的重點與中心,期予認真的作家一個最好的發表平台,並提供文學愛好者閱讀的最佳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