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ter
- 10月號
- 11月號
- 13
- 2022
- 230期
- 9786263103177
- 9786263103269
- 9786263142763
- 9786263143135
- 9786263143333
- 9786263152038
- 9786263184329
- 9786263327016
- 9786263354562
- 9786263355101
- 9786263359611
- 9786263530348
- 9786267073896
- 9786267095744
- 9786267118887
- 9786267129968
- 9786267129975
- 9786267206065
- 9786267206270
- 9786269599134
- 9786269626625
- 9789570850963
- 9789570864984
- 9789570865356
- 9789571395487
- 9789573297680
- 9789573297741
- 9789573298366
- 9789573339571
- 9789578654204
- 9789578654372
- 9789579199513
- 9789861344393
- 9789862357989
- 9789863447177
- 9789863449508
- 9789863503989
- 9789863847922
- 9789863875888
- 9789864063222
- 9789864594429
- 9789864945030
- 9789864945238
- 9789865102531
- 9789865671860
- 9789887481188
- 99
- 9991111025024
- 9991111025048
- Alison Hui
- Ayano Takeda
- BL
- Cynthia Barnett
- David Quammen
- Dr. Jo Marchant
- Erica Fox Brindley
- Gestalten
- Hong Kong Siumai Concern Group
- Idea Editorial & Design Team
- JittiRain
- John Gray
- Junie Wang
- Kate Manne
- Matt K. Matsuda
- Ocean Vuong
- Olga Tokarczuk
- Patricia Buckley Ebrey
- Philip Pullman
- rabbit44
- Renjo Mikihiko
- Sanping Chen
- Sasaki Toshinao
- Simon Mason
- Sujit Sivasundaram
- Suzanne O’Sullivan
- The Sound of the Sea: Seashells and the Fate of the Ocean
- UNITAS
- Vitali Konstantinov
- Wisława Szymborska
- 丁安妮
- 下一场人类大瘟疫:跨物种传染病侵袭人类的致命接触
-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
- 不只是厭女: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越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
- 不被愛也沒關係
- 不被爱也没关系
- 世界咖啡館社群
- 世界咖啡館:用對話找答案、體驗集體創造力,一本帶動組織學習與個人成長的修練書◎
- 世界歷史
- 中國
- 中國大陸
- 中國歷史
- 中式點心
- 书店学:爱书人的灵魂窝居,60家书店逆势求生、立足世界的经营之道
- 京劇
- 人文
- 人文史
- 人文史地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人物傳記
- 人类大宇宙
- 人類大宇宙:抬頭望向天空尋找答案的人們,以及隱藏在星空中的歷史
- 伊沛霞
- 佐佐木俊尚
- 何穎怡
- 佛畏系統
- 佛畏系統:洞察事物背後的規則,在不確定時代做出對的選擇
- 儂若
- 先覺出版
- 全彩图解中央欧亚史:再现骑马游牧民的世界,二千年草原文明演变
- 全彩圖解中央歐亞史:再現騎馬遊牧民的世界,二千年草原文明演變◎
- 八旗文化
- 凱特‧曼恩
- 劉佳澐
- 動物
- 動物行為
- 匕首与投枪,鲁迅以文为刃的抗争:横眉冷对千夫指,却以深情待人间
- 匕首與投槍,魯迅以文為刃的抗爭:橫眉冷對千夫指,卻以深情待人間
- 北港香爐人人插(限制級)
- 匡春芝
- 南方浪潮:印、太海洋民族对抗帝国暴力、驱动现代史的革命年代
- 南方浪潮:印、太海洋民族對抗帝國暴力、驅動現代史的革命年代
- 印刻
- 印刻出版
- 印刻文学生活志(10月号/2022)(第230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印刻文學生活誌(10月號/2022)(第230期)
- 古代中國與越:中國南方邊境的自我認知與族群認同.錢德樑
- 台湾文学
- 台灣
-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 台灣文學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吳莉君
- 哲學
- 唐亞東
- 商務印書館
- 商業理財
- 喬·馬錢特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圖解貨幣簡史:貨幣的誕生,以及它如何影響從古至今的金融體制與國際政治
- 圖解香港燒賣
- 夜空穿透傷
- 大人的村上檢定:即使親密友人也無法給予又深又硬的安慰的村上春樹專門讀本
- 大卫·逵曼
- 大塊文化
- 大洋洲
- 大衛·伊薩克
- 大衛·逵曼
- 太平洋
- 奥尔嘉·朵卡萩
- 奧爾嘉·朵卡萩
- 好故事能對抗世界嗎?從知識的星火、敘事的力量,到作家的社會責任,「黑暗元素三部曲」作者菲力普·普曼的32場大師講堂
- 妖魔鬼怪
- 妻妾成群
- 子彈是餘生
- 字花
- 字花第99期
- 學術史講義
- 宋徽宗
- 宋朝
- 寓言
- 寶瓶文化
- 寺尾哲也
- 尋琴者經典版【限量親簽精裝+作者祝福彩蛋】
- 小異邦人(經典回歸版)
- 小說
- 崧燁文化
- 巫言
- 巫靜文
- 平心出版
- 建築
- 徐立妍
- 心理勵志
- 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增修版)
- 性別研究
- 怪誕故事集
- 怪诞故事集
- 愛人的樣子:愛滋感染者伴侶親友訪談故事集
- 愛滋病
- 懸疑
- 我們的海:一部人類共有的太平洋大歷史
- 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
- 戲劇
- 推理小說
- 插圖
- 擁抱陽光的黑夜 上+下套組 (限)
- 散文
- 文化研究
- 文學
- 文學家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雜誌
- 旅遊
- 旅遊指南
- 日本
- 日本史
- 日本文學
- 日本異界博物誌:原來這些習俗都跟妖魔鬼怪有關係
- 昨天的孩子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
- 書
- 書店學:愛書人的靈魂窩居,60家書店逆勢求生、立足世界的經營之道
- 有故事的郵票:東南亞傳說與美食
- 朝里 樹
- 期間限定的理想男友(限)
- 木兰与麒麟
- 木蘭與麒麟:中古中國的突厥 伊朗元素
- 木馬文化
- 朱天文
- 朱怡康
- 李昂
- 李正蕊
- 村上春樹
- 杜文田
- 杨隶亚
- 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從最醜公爵夫人到維納斯,探索歐洲近代藝文軼事與眾生百態
- 林巍翰
- 柳廣成
- 楊佳嫻
- 楊隸亞
- 武田綾乃
- 歷代君王
- 歷史
- 江宓蓁
- 波蘭作家
- 海之聲:貝殼與海洋的億萬年命運【博客來獨家贈年曆海報】
- 海外
- 海洋
- 温如生
- 温澤元
- 溫如生
- 漫畫
- 漫遊者文化
- 潘于真
- 点子编辑室
- 燒賣
- 猫哲学:猫与生命意义
- 王安祈
- 王定國
- 王敏雯
- 王翎
- 王華懋
- 王鷗行
- 王麗蘭
- 現代文學
- 現代詩
- 瑪莎
- 環友文化
- 瓦貓
- 生態
- 男子汉
- 男子漢
- 瘟疫
- 皇冠
- 相愛或是相守(孟若被譽為最好的作品之一.典藏新裝版)
- 社會寫實
- 社會議題
- 積木文化
- 簡體
- 粘肖晶
- 精神疾病
- 約翰·葛雷
- 經典
- 維斯瓦娃·辛波絲卡
- 維達利
- 編輯
- 繁體
- 繪畫
- 约翰·葛雷
-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
- 羅毓嘉
- 美紙
- 美紙(9月號/2022)(ISSUE 13)(蔡瀾)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翻譯詩歌
- 联合文学(11月号/2022/第457期)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11月號/2022/第457期)
- 聯經出版
- 職場
- 臉譜
- 自然科普
- 致那些杀不死的浪漫
- 致那些殺不死的浪漫
- 艾利克西斯·霍爾
- 艾莉絲·孟若 Alice Munro
- 苏吉特·希瓦桑达兰
- 英國文學
- 華妮塔·布朗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
- 菲力普·普曼
- 萬維鋼
- 葉品岑
- 葛亮
- 葛兆光
- 蔡培元
- 蔡承志
- 蔡瀾
- 藝術
- 藝術設計
- 蘇吉特·希瓦桑達蘭
- 蘇珊‧歐蘇利文
- 蘇童
- 詩歌
- 謎病睡美人:各種罕見心身症的奇妙故事,一位腦神經專家的醫療人類學全球踏查報告
- 貓哲學:貓與生命意義 Feline Philosophy: Cats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 賴明珠
- 賴芊曄
- 賽門·梅森
- 越
- 越南西貢
- 趨勢商機
- 辛波丝卡谈写作
- 辛波絲卡談寫作:致仍在路上的創作者們
- 辛西亞‧巴內特
- 連城三紀彥
- 遠流
- 邱香凝
- 郭強生
- 都市設計
- 鄒宜姮
- 鄭凱庭
- 醫療保健
- 金浩东
- 金浩東
- 阿姨們【首刷紙本限定羅毓嘉暖心手寫信】
- 陈信宏
- 陳三平
- 陳信宏
- 陳栢青
- 雜誌
-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
- 非洲
- 韓華)
- 飲食
- 飲食文化
- 香港
- 香港寻味
- 香港尋味
- 香港尋味:吃一口蛋撻奶茶菠蘿油,在百年老舖與冰室、茶餐廳,遇見港食文化的過去與現在
- 香港文學
- 香港新,柳廣成
- 香港烧卖关注组
- 香港燒賣關注組
- 香港點心
- 馬特‧松田
- 馬華
- 馮奕達
- 高子梅
- 魯迅
- 麥田
- 麥田出版
- 點子編輯室
2022年11月——新上架

【預購】不被愛也沒關係◎ 武田綾乃 Ayano Takeda(譯者:王華懋)
Regular price $31.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吉川英治文学新人賞受賞作★
★共鳴度120%大迴響!★
★台灣獨家,作者親繪、簽名,
親自以中文撰寫獻給台灣讀者的一句話★
為窒息的現代社會,打開通風口的療癒之作!
就是這樣的故事,能拯救一個人。
時間、金錢、家人、朋友,
都是奢侈品!
現代年輕人已漸漸不帶任何想法,生活在世人所認為的常理當中。我卻認為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的「普通」與「正常」,被世俗認知最恰當的作法,驅使著人們盲目地追求,然而,這樣的人生實在太辛苦了。
「沒關係,明天還可以繼續努力。」本作品就是想將這樣的的想法傳遞給大家。——武田綾乃
玩樂?哪來的時間!更沒有那種錢!
十九歳的大學生陽彩,與母親同住,
為了支付學費,以及每月給家裡的八萬圓,
不分晝夜地犧牲睡眠打工。
揮霍成性的母親,總是將「我愛妳!」掛在嘴角,
這也讓沒有半個朋友的陽彩,背負著「親情」的詛咒。
如此空虛的日常,卻在遇見有著波瀾壯闊過往的江永雅之後,
人生徹底被翻轉……
不被愛的人生就不幸福?
活著就必須被愛?
【書名的由來】
愛,並非抵銷一切的魔法!
「不幸福也可以繼續存活,抱持著想死的念頭繼續活下去也無妨。」這是作者最想傳遞的。所有的情緒都是從零發展出來的,痛苦與悲傷有各自的意義。「我的人生已經失去意義!」「我沒有任何生存價值!」那就去尋找生存意義,因為世界上沒有毫無價值的人。即使為了意義或價值這種無聊的東西求生存,這也無妨。當人生遇到瓶頸時,光是有人願意對自己說:「沒關係!」便能讓內心產生巨大的能量。
【編輯推薦】
善用「愛」唬人的成年人之逃避。
描繪現今時代的煎熬,博得廣大迴響!
「被愛」,是世上為數眾多「應該如此」的價值觀當中,格外令人想逃避的詛咒。家人、伴侶與朋友的愛,簡直就代表著自己身為人類的價值。只要打開社群便可看見彰顯自己「被愛著」的人,也能瞧見感嘆「沒人愛」的人,甚至還有人宣揚「想被愛就必須○○」的技巧……其實,這社會到處充斥著「渴望被愛」的心聲!
故事中的主角們被「愛」耍得團團轉,特別是名為「親情」的藉口,更像是無形的枷鎖將她們五花大綁。每一位登場人物所背負的沉重過去,似乎讓人感到距離日常生活太遙遠,然則她們所產生的情緒與煎熬卻相當大眾。故事的收尾十分清爽,不留鬱悶的餘韻。
作者巧妙地利用台詞及獨白,留下強烈的訊息,反諷世間普遍認同的「愛」至上主義。並對人們吶喊出「愛情不是抵銷一切的魔法」、「我希望不被愛也能夠活得幸福」。
讀者共鳴大回響
■這本書告訴了我,你的普通,不是每個人的普通。讀完之後,應該會發現自己煥然一新,對人事物的觀點都有些不同了。(愛花)
■有時候比起陪伴,離開更要困難太多。但我得知了這麼做,才是好好地愛自己和世界。(奈美)
■並非所有的愛都是崇高的,但只要牽扯上「親情」,世人就會把它神聖化。
選擇愛的自由經常被疏忽,但不管是去愛還是被愛,或許都比我們所想像的更困難。(YUKI)
■讓我強烈感受到年輕人艱困的處境,以及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苦惱。(里美)
■並不是說,愛就一定要用愛來回報。即使沒有絕對的愛,只要有簡單的日常、有微小的快樂就足夠了。這本書讓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方式或許也不錯。(岸)
作者簡介
武田綾乃 Ayano Takeda
1992年出生於京都府,畢業於同志社大學文學系。
以《今日和你一起呼吸》入圍第8屆日本愛情故事大賞,於2013年出版正式出道。
2013年12月發行《吹響吧!上低音號:歡迎光臨北宇治高中管樂社》後成功漫畫化,續篇小說系列同樣大受歡迎,由京都動畫(京都アニメーション)改編動畫與劇場版。
2019年以《那天,朱音飛上了天空》入圍第40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
其他著作包括《和你一起划》系列與《數算青春》《石黑君的春天不來》《敬請呼喊愛》。
譯者簡介
王華懋
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推理、文學及實用等各種類型。
譯作包括:《便利店人間》、《孿生子》、《流浪的月》(以上為悅知文化出版)、《人蟻之家》、《如碆靈祭祀之物》、《最後的情書》、《地球星人》、《滅絕之園》、《通往謀殺與愉悅之路》、《如幽女怨懟之物》、《被殺了三次的女孩》、《dele刪除》系列、《百鬼夜行》系列等。

【預購】好故事能對抗世界嗎?從知識的星火、敘事的力量,到作家的社會責任,「黑暗元素三部曲」作者菲力普·普曼的32場大師講堂◎菲力普·普曼, 賽門·梅森 Philip Pullman, Simon Mason(譯者: 王翎)
Regular price $45.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創作者,請竭盡所能地保護你的故事!
「黑暗元素三部曲」全球狂銷17,000,000冊
《塵之書》二部曲問世3天熱賣超越《使女的故事》續集
最受歡迎小說家與他的故事藝術
菲力普.普曼獲獎殊榮
★卡內基童書獎(1996、2007)
★最佳卡內基童書獎(2007)
★衛報兒童小說獎(1996)
★科斯塔圖書獎年度選書(2001)
★林格倫紀念文學獎(2005)
★英國圖書協會年度作家(2018)
★詹姆斯・巴利終身成就獎(2019)
他筆下的世界影射現實,創造前所未有的閱讀現象
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大師
在故事之境不需要護照,
以知識為火炬,探照敘事的橋梁,
找到通往自由的道路。
像一個大師那樣琢磨寫作技藝──
文學不在象牙塔裡,說書人應負起的八種責任──
「黑暗元素三部曲」全球狂銷17,000,000冊
《塵之書》二部曲問世3天熱賣超越《使女的故事》續集
最受歡迎小說家與他的故事藝術
菲力普.普曼獲獎殊榮
★卡內基童書獎(1996、2007)
★最佳卡內基童書獎(2007)
★衛報兒童小說獎(1996)
★科斯塔圖書獎年度選書(2001)
★林格倫紀念文學獎(2005)
★英國圖書協會年度作家(2018)
★詹姆斯・巴利終身成就獎(2019)
他筆下的世界影射現實,創造前所未有的閱讀現象
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大師
◎名列《泰晤士報》一九四五年以來最偉大的五十個英國作家
◎集結近二十年散文、演講精華,內含32篇故事哲學,以及42張精美插圖,包括名畫《女神遊樂廳的吧檯》、朵貝楊笙的插畫、第一版《孤雛淚》的手繪插圖等等。
◎石芳瑜(作家、《閱讀的島》總編輯)、邱常婷(小說家)、游佩芸(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劉鳳芯(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盧郁佳(作家)鄭重推薦(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內容簡介
◎集結近二十年散文、演講精華,內含32篇故事哲學,以及42張精美插圖,包括名畫《女神遊樂廳的吧檯》、朵貝楊笙的插畫、第一版《孤雛淚》的手繪插圖等等。
◎石芳瑜(作家、《閱讀的島》總編輯)、邱常婷(小說家)、游佩芸(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劉鳳芯(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盧郁佳(作家)鄭重推薦(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內容簡介
在故事之境不需要護照,
以知識為火炬,探照敘事的橋梁,
找到通往自由的道路。
像一個大師那樣琢磨寫作技藝──
- 以正確次序排列,讓事件之間的連結清晰可見。
- 說故事就像拍電影,鏡頭位置至關重要。
- 故事講求一致性,不能任意插入大異其趣的元素。
- 故事的轉折必須全部指向結局,勇於貫徹「不需要的就刪除」。
- 不要怕老哏,切記愛和勇氣永遠是讀者需要的優良老哏。
- 熟悉你的故事,評估市場,才能吸引不同讀者的注意。
- 謹記「原初情境」,讓所有重要的事都出現在故事裡,無關的事都別提。
文學不在象牙塔裡,說書人應負起的八種責任──
- 財務上的責任──爭取自己應得的價碼,不用不好意思。
- 對語言的責任──備妥工具書。
- 對情感誠實的責任──別故意騙人眼淚。
- 說故事技藝的責任──鑽研最高明、最靈活的手法。
- 引導的責任──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新鮮故事泉源帶入自己的文化。
- 對讀者的責任──黑暗與悲觀的故事也必須帶來正面影響。
- 了解自己的責任──身為說故事者,自己擅長的是什麼?
- 對故事本身的責任──竭盡所能地保護你的故事。
本書選自菲力普・普曼近二十年超過一百二十篇演講、報刊雜文,可謂其思索故事的精華集結,除創作心法,亦從寫作技藝、知識、歷史等角度解剖故事在文化中扮演的豐富面向,更觸及科學、民主自由、威權主義及教育等議題。他以想像能回應現實為旨,寫出〈執寫實之筆,創奇幻之作〉;〈熱氣球上的辯論〉指出故事有如萊拉宇宙裡的黃金羅盤,層層符號埋藏著對生命提出的大哉問。普曼是創作者,也是思想家,他始終相信,故事將帶領我們理解人生、參與社會,讓我們認識人性──人如何去愛、鬥爭、背叛,如何對抗世界,獲得思想與行動上的自由。
▍《好故事可以對抗世界嗎?》──國際媒體一致盛讚
▍《好故事可以對抗世界嗎?》──國際媒體一致盛讚
普曼談論說故事的技藝和力量,發揮得淋漓盡致。——《觀察家報》
閱讀此書彷彿偷溜進一位故事大師講課的教室,旁聽了整年的課⋯⋯普曼如此友善直率地提出建議和忠告,分享祕辛和想法,令人感動得幾欲落淚。——《衛報》二○一七年度好書
指路明燈之作。——《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好比一座金礦⋯⋯如此豐富的文集,彷彿取之不盡的寶藏⋯⋯本書睿智且充滿人文關懷,而且極為好讀,讓讀者得窺作家蓬勃想像力以及寫作生涯的堂奧,堪稱一趟精采巡禮。——《金融時報》
對於在3C螢幕時代應如何為孩童的想像力提供養分,普曼提出深刻的省思。——《觀察家雜誌》
本書施展了一道咒語令人沉醉入迷⋯⋯浸淫於字裡行間,彷彿與見多識廣、愉悅歡快、好奇心與想像力無限奔放的心智為伴,有如醍醐灌頂。——《紐約時報》
本書專論想像力和說故事的重要性,淺白易讀、令人信服且引人入勝,讓我們得以深刻洞悉這個時代最傑出的說故事大師的心思智識。——基蘭・米爾伍德・哈爾葛芙,《萬物盡頭之島:隔離樂園》作者
閱讀此書彷彿偷溜進一位故事大師講課的教室,旁聽了整年的課⋯⋯普曼如此友善直率地提出建議和忠告,分享祕辛和想法,令人感動得幾欲落淚。——《衛報》二○一七年度好書
指路明燈之作。——《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好比一座金礦⋯⋯如此豐富的文集,彷彿取之不盡的寶藏⋯⋯本書睿智且充滿人文關懷,而且極為好讀,讓讀者得窺作家蓬勃想像力以及寫作生涯的堂奧,堪稱一趟精采巡禮。——《金融時報》
對於在3C螢幕時代應如何為孩童的想像力提供養分,普曼提出深刻的省思。——《觀察家雜誌》
本書施展了一道咒語令人沉醉入迷⋯⋯浸淫於字裡行間,彷彿與見多識廣、愉悅歡快、好奇心與想像力無限奔放的心智為伴,有如醍醐灌頂。——《紐約時報》
本書專論想像力和說故事的重要性,淺白易讀、令人信服且引人入勝,讓我們得以深刻洞悉這個時代最傑出的說故事大師的心思智識。——基蘭・米爾伍德・哈爾葛芙,《萬物盡頭之島:隔離樂園》作者
作者簡介
「沒有了故事,我們將不足以被稱為人類。」
生於英格蘭諾里奇(Norwich),父親是飛行員,小時曾隨著父親住過澳洲。在他七歲那年,父親因飛機失事喪生,母親改嫁後帶著他搬至北威爾斯。歷史悠久的威爾斯地區群山環繞,有著許多傳說與神話,這些都影響了日後普曼的寫作風格。在威爾斯求學時接觸到兩位作家的作品: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以及詩人、畫家威廉.布雷克,他為此深深著迷,《失樂園》更成為後來寫作「黑暗元素三部曲」的重要元素。
大學就讀於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Exeter College)英文系,不過成績普通。畢業後曾在中學擔任教職,七〇年代的英國沒有課綱,他盡情對孩子們闡述從神話到荷馬史詩等各式各樣的作品,並為每學期末的話劇演出擔任編劇和導演,這些素材都成為後續作品的養分。普曼雖熱心教學,卻自稱不太能認同過分強調考試的教育制度,一九九五年出版的《黃金羅盤》於隔年同時奪得英國兒童小說卡內基獎章與《衛報》兒童小說獎,普曼亦辭去教職,全力投入寫作,除了獲獎無數的代表作「黑暗元素三部曲」及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的「英倫懸疑四部曲」外,亦著有許多單本長、短篇小說如《發條鐘》、《我是老鼠!》與《卡斯坦伯爵》等作品。他從未自我設限的寫作精神,打破了年齡與類型的界限,廣受大人小孩的喜愛,至今仍是活躍於文壇的說故事大師。在二〇一七年,以「黑暗元素三部曲」同名主角「萊拉」,再推出重量級《塵之書三部曲І:野美人號》,媒體譽為:「很少書能讓我們願意等十七年,但『塵之書』絕對是其一。」
二〇〇八年,普曼獲《泰晤士報》選為一九四五年以來最偉大的五十個英國作家之一;二〇〇九年獲牛津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並甫於二〇一九年的新年授勛(New Year Honours)獲頒爵士勳銜。
相關著作:《黑暗元素三部曲II:奧祕匕首(故事大師菲力普.普曼代表作 BBC影集原著)》《黑暗元素三部曲І:黃金羅盤(故事大師菲力普.普曼代表作 BBC影集原著)》《黑暗元素三部曲Ш:琥珀望遠鏡(故事大師菲力普.普曼代表作 BBC影集原著)》
賽門·梅森/編者Simon Mason
為大小讀者寫書。首部寫給成人的小說獲頒貝蒂・特拉斯克小說新人獎,青少年小說《月亮派》(Moon Pie)則獲衛報兒童小說獎。以嘉維・史密斯為主角的系列神祕懸疑小說第一集《逃家女孩》(Running Girl)入圍柯斯達文學獎最佳童書決選,第二集《少年命案》(Kid got Shot)獲國際犯罪小說大會「犯罪盛宴」選為二零一七年最佳青少年適讀犯罪小說。現居英國牛津。
譯者簡介
王翎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所畢業,現專事筆譯,在翻譯旅途中,穿梭平行時空,開展多重視界,探索文本中的層層意義。譯作有《塵之書三部曲II:祕密聯邦》、《惡作劇女孩》、《雪山男孩與幻影巨怪》、《聽不見的聲音》、《暗黑孤兒院》等。
菲力普·普曼Philip Pullman
「沒有了故事,我們將不足以被稱為人類。」
生於英格蘭諾里奇(Norwich),父親是飛行員,小時曾隨著父親住過澳洲。在他七歲那年,父親因飛機失事喪生,母親改嫁後帶著他搬至北威爾斯。歷史悠久的威爾斯地區群山環繞,有著許多傳說與神話,這些都影響了日後普曼的寫作風格。在威爾斯求學時接觸到兩位作家的作品: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以及詩人、畫家威廉.布雷克,他為此深深著迷,《失樂園》更成為後來寫作「黑暗元素三部曲」的重要元素。
大學就讀於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Exeter College)英文系,不過成績普通。畢業後曾在中學擔任教職,七〇年代的英國沒有課綱,他盡情對孩子們闡述從神話到荷馬史詩等各式各樣的作品,並為每學期末的話劇演出擔任編劇和導演,這些素材都成為後續作品的養分。普曼雖熱心教學,卻自稱不太能認同過分強調考試的教育制度,一九九五年出版的《黃金羅盤》於隔年同時奪得英國兒童小說卡內基獎章與《衛報》兒童小說獎,普曼亦辭去教職,全力投入寫作,除了獲獎無數的代表作「黑暗元素三部曲」及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的「英倫懸疑四部曲」外,亦著有許多單本長、短篇小說如《發條鐘》、《我是老鼠!》與《卡斯坦伯爵》等作品。他從未自我設限的寫作精神,打破了年齡與類型的界限,廣受大人小孩的喜愛,至今仍是活躍於文壇的說故事大師。在二〇一七年,以「黑暗元素三部曲」同名主角「萊拉」,再推出重量級《塵之書三部曲І:野美人號》,媒體譽為:「很少書能讓我們願意等十七年,但『塵之書』絕對是其一。」
二〇〇八年,普曼獲《泰晤士報》選為一九四五年以來最偉大的五十個英國作家之一;二〇〇九年獲牛津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並甫於二〇一九年的新年授勛(New Year Honours)獲頒爵士勳銜。
相關著作:《黑暗元素三部曲II:奧祕匕首(故事大師菲力普.普曼代表作 BBC影集原著)》《黑暗元素三部曲І:黃金羅盤(故事大師菲力普.普曼代表作 BBC影集原著)》《黑暗元素三部曲Ш:琥珀望遠鏡(故事大師菲力普.普曼代表作 BBC影集原著)》
賽門·梅森/編者Simon Mason
為大小讀者寫書。首部寫給成人的小說獲頒貝蒂・特拉斯克小說新人獎,青少年小說《月亮派》(Moon Pie)則獲衛報兒童小說獎。以嘉維・史密斯為主角的系列神祕懸疑小說第一集《逃家女孩》(Running Girl)入圍柯斯達文學獎最佳童書決選,第二集《少年命案》(Kid got Shot)獲國際犯罪小說大會「犯罪盛宴」選為二零一七年最佳青少年適讀犯罪小說。現居英國牛津。
譯者簡介
王翎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所畢業,現專事筆譯,在翻譯旅途中,穿梭平行時空,開展多重視界,探索文本中的層層意義。譯作有《塵之書三部曲II:祕密聯邦》、《惡作劇女孩》、《雪山男孩與幻影巨怪》、《聽不見的聲音》、《暗黑孤兒院》等。
【預購】相愛或是相守(孟若被譽為最好的作品之一.典藏新裝版)◎ 艾莉絲·孟若 Alice Munro(譯者: 王敏雯)
Regular price $35.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被譽為最好的作品之一
-相愛或是相守:一對少女的惡作劇,竟讓一名女管家的人生完全改變。
-浮橋:癌末的中年女子自認不會再有快樂了,直到她遇到一名陌生男子。
-家具:女孩幼時景仰的姑姑,在她日漸成長後,她決定拋下對姑姑的記憶。
-安慰:堅信無神論的丈夫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他的老婆苦苦找尋遺書,內容卻不如她所想像。
-蕁麻:一名女子拜訪她的好友時,意外遇見她的青梅竹馬,兩人約好一起去打高爾夫球,他說出了她未曾得知的祕密。
-梁柱:女子接待少時親暱的堂姊,兩人不再親密,反而陌生尷尬。從未離開家鄉的堂姊,似乎也要開始追求自由的生活。
-記憶:與丈夫白頭偕老的妻子,在平靜無波的婚姻之下,始終藏著她與一名陌生男子的愛戀。
-昆妮:溫柔善良的女孩不告而別地離開了她的家。而在她往後的人生中,這並不是她第一次出走。
-山裡來了熊:丈夫將記憶力衰退的老婆送至療養院,她卻另一名男病人發生微妙的情愫。
「這就是我想要的,值得傾注一切聆聽的,我渴望的人生的模樣。」
《相愛或是相守》最初於2001年出版,是孟若的第十部短篇小說集,刻畫女性的心境更為洗鍊、幽微、充滿靈光。孟若時而穿梭在她們的童年、少女時代、白髮蒼蒼的時期,讓她們的人生矛盾、困境以及欲望逐一顯現,最後變得極具張力,在篇幅有限的短篇,彷彿能體驗她們一輩子的生老病死。
這些出生小鎮的女性從小看似乖順、恪守社會賦予她們該具備的特質,然而在成長後,她們毅然遠離原本被交予的責任,離家、離開另一半,過起一直以來所嚮往的人生,帶著永遠的愧疚,也帶著嶄新的興奮。透過細緻的刻畫,這些角色變得立體豐富,即使被世俗認定為「悖德」,在孟若的描寫下,卻能令讀者產生同理、不願批判,甚至她們的心聲也都是我們共同擁有過的。
*本書於2014年4月初版。
「無疑是孟若迄今最好的作品」──《紐約時報》書評
「孟若的筆觸有如契科夫,一篇短篇小說廣大得足以容納整個世界,一次又一次的讓我們感到震撼。」──《芝加哥論壇報》
「當我說小說是我的信仰時,她是我少數會想到的作家之一。有些還在世,而大多已經過世。」──美國小說家、《十字路》作者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
「艾莉絲.孟若以其他作家無法企及的方式,讓角色穿越了時間。」──英國後現代主義文學作家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
《紐約時報》、《時代》雜誌年度最佳小說
《洛杉磯時報》圖書獎決選
當代短篇小說大師孟若以九則故事,交織出最複雜深刻的人生
她相信,等她遠離這個鎮,
離開所有自以為認識她的人們,
真正的自我就會出現。
「證明孟若擁有契訶夫式的能力,
創造真實、有缺陷、讓人共感的人物,就像我們親身所知的人們,
並展現出這些角色如何被愛、失去、簡單的時間流逝所形塑。」
──《紐約時報》書評家、普立茲獎得主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
「我只希望,對於我真心看重的事物,可以不必再撒那種謊,不用再故作輕蔑。而為了不必那麼做,我就得離這些過去認識的人遠遠的。」
《洛杉磯時報》圖書獎決選
當代短篇小說大師孟若以九則故事,交織出最複雜深刻的人生
她相信,等她遠離這個鎮,
離開所有自以為認識她的人們,
真正的自我就會出現。
「證明孟若擁有契訶夫式的能力,
創造真實、有缺陷、讓人共感的人物,就像我們親身所知的人們,
並展現出這些角色如何被愛、失去、簡單的時間流逝所形塑。」
──《紐約時報》書評家、普立茲獎得主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
「我只希望,對於我真心看重的事物,可以不必再撒那種謊,不用再故作輕蔑。而為了不必那麼做,我就得離這些過去認識的人遠遠的。」
-相愛或是相守:一對少女的惡作劇,竟讓一名女管家的人生完全改變。
-浮橋:癌末的中年女子自認不會再有快樂了,直到她遇到一名陌生男子。
-家具:女孩幼時景仰的姑姑,在她日漸成長後,她決定拋下對姑姑的記憶。
-安慰:堅信無神論的丈夫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他的老婆苦苦找尋遺書,內容卻不如她所想像。
-蕁麻:一名女子拜訪她的好友時,意外遇見她的青梅竹馬,兩人約好一起去打高爾夫球,他說出了她未曾得知的祕密。
-梁柱:女子接待少時親暱的堂姊,兩人不再親密,反而陌生尷尬。從未離開家鄉的堂姊,似乎也要開始追求自由的生活。
-記憶:與丈夫白頭偕老的妻子,在平靜無波的婚姻之下,始終藏著她與一名陌生男子的愛戀。
-昆妮:溫柔善良的女孩不告而別地離開了她的家。而在她往後的人生中,這並不是她第一次出走。
-山裡來了熊:丈夫將記憶力衰退的老婆送至療養院,她卻另一名男病人發生微妙的情愫。
「這就是我想要的,值得傾注一切聆聽的,我渴望的人生的模樣。」
《相愛或是相守》最初於2001年出版,是孟若的第十部短篇小說集,刻畫女性的心境更為洗鍊、幽微、充滿靈光。孟若時而穿梭在她們的童年、少女時代、白髮蒼蒼的時期,讓她們的人生矛盾、困境以及欲望逐一顯現,最後變得極具張力,在篇幅有限的短篇,彷彿能體驗她們一輩子的生老病死。
這些出生小鎮的女性從小看似乖順、恪守社會賦予她們該具備的特質,然而在成長後,她們毅然遠離原本被交予的責任,離家、離開另一半,過起一直以來所嚮往的人生,帶著永遠的愧疚,也帶著嶄新的興奮。透過細緻的刻畫,這些角色變得立體豐富,即使被世俗認定為「悖德」,在孟若的描寫下,卻能令讀者產生同理、不願批判,甚至她們的心聲也都是我們共同擁有過的。
*本書於2014年4月初版。
「無疑是孟若迄今最好的作品」──《紐約時報》書評
「孟若的筆觸有如契科夫,一篇短篇小說廣大得足以容納整個世界,一次又一次的讓我們感到震撼。」──《芝加哥論壇報》
「當我說小說是我的信仰時,她是我少數會想到的作家之一。有些還在世,而大多已經過世。」──美國小說家、《十字路》作者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
「艾莉絲.孟若以其他作家無法企及的方式,讓角色穿越了時間。」──英國後現代主義文學作家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
作者簡介
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1931年生於安大略省溫安鎮,後就讀西安大略大學,因婚休學。先後著有十一本短篇小說選集、一部長篇小說及一本《短篇小說精選集》。曾三度獲得加拿大總督文學獎(Governor General’s Literary Awards)、兩度獲頒吉勒文學獎(Giller Prize),2009年獲頒曼布克國際文學獎(Man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另曾獲Rea短篇小說獎(Rea Award for the Short Story)、萊南文學獎(Lannan Literary Award)、英國W. H.史密斯書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小說獎。短篇小說作品散見於《紐約客》、《大西洋月刊》、《巴黎評論》等。其作品已被譯為十三種語言。長年居於安大略省鄰近休倫湖的小鎮克林頓。
譯者簡介
王敏雯
專職譯者,師大翻譯所碩士。酷愛翻譯,享受閱讀,同時認為翻譯是最美妙的閱讀。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1931年生於安大略省溫安鎮,後就讀西安大略大學,因婚休學。先後著有十一本短篇小說選集、一部長篇小說及一本《短篇小說精選集》。曾三度獲得加拿大總督文學獎(Governor General’s Literary Awards)、兩度獲頒吉勒文學獎(Giller Prize),2009年獲頒曼布克國際文學獎(Man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另曾獲Rea短篇小說獎(Rea Award for the Short Story)、萊南文學獎(Lannan Literary Award)、英國W. H.史密斯書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小說獎。短篇小說作品散見於《紐約客》、《大西洋月刊》、《巴黎評論》等。其作品已被譯為十三種語言。長年居於安大略省鄰近休倫湖的小鎮克林頓。
譯者簡介
王敏雯
專職譯者,師大翻譯所碩士。酷愛翻譯,享受閱讀,同時認為翻譯是最美妙的閱讀。

【預購】小異邦人(經典回歸版)◎ 連城三紀彥 Renjo Mikihiko(譯者:王華懋 )
Regular price $33.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我們何其有幸,曾與他生活在相同的世界!」
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耀.直木獎得主
戀愛&推理小說雙棲傳奇巨匠──連城三紀彥
以《情書》、《花葬》在日本文壇留下不朽一頁
展現極致美學與創作力,獻給讀者的告別短篇集。
◆日本四大推理權威排行榜一致推崇!
◆日本重量級作家│東野圭吾、伊坂幸太郎、小野不由美、米澤穗信──傾慕推薦!
◆【推理X文學X出版界 聯名誠摯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
王聰威、甘耀明、高翊峰、涼可、陳栢青、陳浩基、陳國偉、 陳瀅如、 楊佳嫻、 廖輝英、Liz
一段走到荒蕪的情路,
還能承載多少命運的轉折與重量?
在無可救藥的愛戀面前,
我們成為世上最孤獨的異邦人……
終生凝視潛藏「美」的陰影下,種種瘋狂、執著、無奈的敏感作家,
以「愛情」為名,編織出八篇巧妙的人性璇璣圖。
【故事概要】
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耀.直木獎得主
戀愛&推理小說雙棲傳奇巨匠──連城三紀彥
以《情書》、《花葬》在日本文壇留下不朽一頁
展現極致美學與創作力,獻給讀者的告別短篇集。
◆日本四大推理權威排行榜一致推崇!
◆日本重量級作家│東野圭吾、伊坂幸太郎、小野不由美、米澤穗信──傾慕推薦!
◆【推理X文學X出版界 聯名誠摯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
王聰威、甘耀明、高翊峰、涼可、陳栢青、陳浩基、陳國偉、 陳瀅如、 楊佳嫻、 廖輝英、Liz
一段走到荒蕪的情路,
還能承載多少命運的轉折與重量?
在無可救藥的愛戀面前,
我們成為世上最孤獨的異邦人……
終生凝視潛藏「美」的陰影下,種種瘋狂、執著、無奈的敏感作家,
以「愛情」為名,編織出八篇巧妙的人性璇璣圖。
【故事概要】
◎ 收錄連城三紀彥患病離世前,創作巔峰的十年之間,曾發表於雜誌的八則精華短篇。
包括富《花葬》濃厚耽美色彩的〈白雨〉;宛如在現實與噩夢邊緣走鋼索的懸疑驚悚劇〈冬玫瑰〉;
不斷顛覆常識預測的閨蜜情誼〈蘭花枯萎之前〉;
退休刑警與逃犯情婦的心理追逐戰〈無人車站〉;
開拓誘拐小說新境界的〈小異邦人〉等。
構思布局前衛,充滿獨特抒情風格,彷彿能感受到故事的脈搏與呼吸,為名副其實的生涯傑作集。
〈戒指〉
上班族男子偶然看見與前妻相像、卻打扮華麗的女人,在路口隨手拋棄與自己一模一樣的婚戒,正在錯愕,忽然被抓住肩膀……
〈無人車站〉
一名神祕女子來到鄉下小鎮,搭計程車四處兜轉,曾是刑警的司機愈想愈不對勁,記得某起命案的追訴時效即將到期……
〈蘭花枯萎之前〉
有希子跟丈夫和女兒相處不睦,對家庭心灰意冷,頹喪坐在公園發呆時,自稱同學的女人前來搭話。兩人漸漸,決定互相幫助,結束不美滿的婚姻……
〈冬玫瑰〉
悠子趕赴與外遇對象的約會,卻精神恍惚,反覆做著遭心愛的人刺殺的噩夢……
〈風的失算〉
響子的上司傳言不斷,一舉一動都成為下流醜聞的題材。
趁著在電梯中獨處,響子忍不住探詢真相,一向面無表情的課長笑答「妳想親身試試嗎」……
〈白雨〉
同學唐突地找乃里子在櫻樹下合影,不料,洗出來的照片只有她遭到抹消。
此後,乃里子成為霸凌的目標,甚至有封指名給母親的信送至家中,原來一切得追溯到三十年前殉情的外祖父母……
〈直到天涯海角〉
站務員與同事陷入婚外情,隔一陣子便會往北遠遊。
然而,每次旅行回來,就會出現戴白手套的女人,向他勒索到同一地點的車票……
〈小異邦人〉
「孩子在我手上,準備三千萬。」擁有八個兒女的母親突然接到恐嚇電話,奇怪的是,全家大小一個不少,全待在屋裡。
這究竟是惡作劇,還是打錯電話?歹徒手上真有人質嗎?
【獲獎紀錄】
2014年「週刊文春傑作推理小說BEST10」 NO.4
2015年「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NO.4
2015年「本格推理小說BEST10」NO.3
2015年「最想讀推理小說」NO.3
【影響無數日本重量級作家,永難忘懷的傳奇大師】
東野圭吾、 伊坂幸太郎、京極夏彥、 綾辻行人、 小野不由美、 米澤穗信、 權田萬治、 奧田瑛二──傾慕推薦!
‧文藝評論家 權田萬治
凝視隱藏在「美」的背後種種恐怖、悲傷、無奈事物的作家。如此英年早逝,實在令人感到遺憾,但他洞悉人性黑暗面的這份敏銳,將透過作品持續傳達給讀者。
‧推理作家 綾辻行人
明知將有出乎意料的開展,卻永遠在閱讀的最初便落入圈套,這就是連城小說的力量吧。
‧知名導演‧演員 奧田瑛二
小說家去世後留下小說,如今不受時空限制,我們隨時都能見面。
‧2015年「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書評
《小異邦人》收錄的八則短篇全是傑作,簡直是奇蹟之書。
‧文藝評論家 池上冬樹
《小異邦人》構想前衛,充滿連城式抒情風格,無處不瀰漫耽美的氛圍,無處不流露人性的瘋狂,無處不感受到故事的脈搏與呼吸,實在令人陶醉。
‧文藝評論家 細谷正充
《小異邦人》藉由謎團迫近男女幽暗的內心,不僅如此,若能察覺令人讚嘆不已的精巧故事背後,小說家種種真摯的創作意念,便會忍不住想一讀再讀。
‧文藝評論家 橫井司
《小異邦人》作為遺稿集,居然描繪出這麼令人愛不釋手、不捨掩卷的世界,真教我又驚又喜。
【推理X文學X出版界 聯名誠摯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
王聰威、甘耀明、高翊峰、涼可、陳栢青、陳浩基、陳國偉、陳瀅如、 楊佳嫻、 廖輝英、Liz
‧推理評論家 陳國偉
爐火純青地遊走於真實與幻境、推理與愛情的不同象限,透過充滿藝術性的文字,
幻化出一幕幕人情風景,變奏為不同的小說世界景觀,在在讓人驚奇而沉醉不已。
‧推理作家 陳浩基
文藝小說般的耽美外衣包覆著的,是宛如利刃的精湛詭計。
每則故事都以男女之間作為主軸,但作者透過動人的筆觸,演繹出八種不同的面貌,更厲害的是他還寫出八種不同的推理面向。
‧作家 廖輝英
連城三紀彥的作品,往往在花影中帶有淡淡的哀傷。他一生創作以推理和戀愛小說雙線並行;
也是少數在推理小說中織進文學綿密詩意,在文學作品裡縫入令人驚詫扼腕發展的高手。
‧作家 陳栢青
瞬息間一顆心曾為之怦通作響的那數秒搶拍,關於命運,關於人類最幽微難以直球貼身觸擊的委婉情念,最好看的小說給我們的,往往不是答案,有時候僅僅是一個提問。
而連城三紀彥給我們更多,例如,很深的惆悵,或是一個嘆息。
‧小說家 甘耀明
這幾則九連環般精巧的故事,充滿人性掙扎的精妙構圖,或許在我們周遭會發現相同境遇的人,印證此書不凡中的平凡。
‧木馬文化總編輯 陳瀅如
連城寫出了浮沉在寂寞之海的眾生相:他們心知煩悶生活裡的轉折是危險的誘惑,卻無法不視之為重獲新生的浮木。
‧麥田出版編輯 涼可
華麗的詭計在人心,最複雜的謎團是愛情。《小異鄉人》中,每一次的動念都是縱身煉獄的瞬間,每一個字句都折射出七情六慾裡的大千世界。
連城的文字總是兼具婀娜繚繞與銳利冰冷,像失控的刀鋒直逼眼前,讀者毫無迴身餘地,只能感受自己僅剩一身貪婪與懦弱,恍之惚之,難以自拔。
‧編輯 Liz
設圈套與被圈套僅一線之隔,短小篇幅更見高手布置故事之巧妙,是不到最後無法正常呼吸、令人屏息的設定。
2014年「週刊文春傑作推理小說BEST10」 NO.4
2015年「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NO.4
2015年「本格推理小說BEST10」NO.3
2015年「最想讀推理小說」NO.3
【影響無數日本重量級作家,永難忘懷的傳奇大師】
東野圭吾、 伊坂幸太郎、京極夏彥、 綾辻行人、 小野不由美、 米澤穗信、 權田萬治、 奧田瑛二──傾慕推薦!
‧文藝評論家 權田萬治
凝視隱藏在「美」的背後種種恐怖、悲傷、無奈事物的作家。如此英年早逝,實在令人感到遺憾,但他洞悉人性黑暗面的這份敏銳,將透過作品持續傳達給讀者。
‧推理作家 綾辻行人
明知將有出乎意料的開展,卻永遠在閱讀的最初便落入圈套,這就是連城小說的力量吧。
‧知名導演‧演員 奧田瑛二
小說家去世後留下小說,如今不受時空限制,我們隨時都能見面。
‧2015年「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書評
《小異邦人》收錄的八則短篇全是傑作,簡直是奇蹟之書。
‧文藝評論家 池上冬樹
《小異邦人》構想前衛,充滿連城式抒情風格,無處不瀰漫耽美的氛圍,無處不流露人性的瘋狂,無處不感受到故事的脈搏與呼吸,實在令人陶醉。
‧文藝評論家 細谷正充
《小異邦人》藉由謎團迫近男女幽暗的內心,不僅如此,若能察覺令人讚嘆不已的精巧故事背後,小說家種種真摯的創作意念,便會忍不住想一讀再讀。
‧文藝評論家 橫井司
《小異邦人》作為遺稿集,居然描繪出這麼令人愛不釋手、不捨掩卷的世界,真教我又驚又喜。
【推理X文學X出版界 聯名誠摯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
王聰威、甘耀明、高翊峰、涼可、陳栢青、陳浩基、陳國偉、陳瀅如、 楊佳嫻、 廖輝英、Liz
‧推理評論家 陳國偉
爐火純青地遊走於真實與幻境、推理與愛情的不同象限,透過充滿藝術性的文字,
幻化出一幕幕人情風景,變奏為不同的小說世界景觀,在在讓人驚奇而沉醉不已。
‧推理作家 陳浩基
文藝小說般的耽美外衣包覆著的,是宛如利刃的精湛詭計。
每則故事都以男女之間作為主軸,但作者透過動人的筆觸,演繹出八種不同的面貌,更厲害的是他還寫出八種不同的推理面向。
‧作家 廖輝英
連城三紀彥的作品,往往在花影中帶有淡淡的哀傷。他一生創作以推理和戀愛小說雙線並行;
也是少數在推理小說中織進文學綿密詩意,在文學作品裡縫入令人驚詫扼腕發展的高手。
‧作家 陳栢青
瞬息間一顆心曾為之怦通作響的那數秒搶拍,關於命運,關於人類最幽微難以直球貼身觸擊的委婉情念,最好看的小說給我們的,往往不是答案,有時候僅僅是一個提問。
而連城三紀彥給我們更多,例如,很深的惆悵,或是一個嘆息。
‧小說家 甘耀明
這幾則九連環般精巧的故事,充滿人性掙扎的精妙構圖,或許在我們周遭會發現相同境遇的人,印證此書不凡中的平凡。
‧木馬文化總編輯 陳瀅如
連城寫出了浮沉在寂寞之海的眾生相:他們心知煩悶生活裡的轉折是危險的誘惑,卻無法不視之為重獲新生的浮木。
‧麥田出版編輯 涼可
華麗的詭計在人心,最複雜的謎團是愛情。《小異鄉人》中,每一次的動念都是縱身煉獄的瞬間,每一個字句都折射出七情六慾裡的大千世界。
連城的文字總是兼具婀娜繚繞與銳利冰冷,像失控的刀鋒直逼眼前,讀者毫無迴身餘地,只能感受自己僅剩一身貪婪與懦弱,恍之惚之,難以自拔。
‧編輯 Liz
設圈套與被圈套僅一線之隔,短小篇幅更見高手布置故事之巧妙,是不到最後無法正常呼吸、令人屏息的設定。
作者簡介
連城三紀彥Renjo Mikihiko
名古屋人,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畢業。
1978年以偵探小說雜誌《幻影城》舉辦的「幻影城新人獎」得獎作〈變調二人羽織〉出道。作品風格纖細、秀麗之外,連城的推理小說將詭計的比重降至最低,側重人類心理帶來的謎團與意外性,獨樹一格。同時將推理小說的筆法應用在戀愛小說上,成功融合戀愛與推理,在大眾小說界取得巨大的成功。
2013年因胃癌去世。
生涯最後的短篇集《小異邦人》,不僅保有獨特美學,甚至開拓誘拐小說的新境地,被譽為奇蹟之作。
★得獎紀錄
1978年-〈変調二人羽織〉第3屆幻影城新人獎。
1981年 - 〈返回川殉情〉第34屆日本推理作家協会獎。
1984年 - 《宵待草夜情》第5屆吉川英治文学新人賞受賞。
1984年 - 《情書》第91屆直木獎。
1989年 - 〈試片室的旋律〉第17屆《電影旬報》(キネマ旬報)讀者獎。
1996年 - 《隱菊》第9屆柴田錬三郎獎。
2014年 - 第18屆日本推理文学大獎特別獎。
相關著作:《花葬(經典回歸版)》《沒有臉的肖像畫》《小異邦人(永久典藏紀念版)》《花葬》
譯者簡介
王華懋
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推理、文學及實用等各種類型。
近期譯作有《如碆靈祭祀之物》、《如幽女怨懟之物》、《最後的情書》、《地球星人》、《滅絕之園》、《通往謀殺與愉悅之路》、《孿生子》、《連續殺人犯還在外面》、《被殺了三次的女孩》、《dele刪除》系列等。
譯稿賜教:huamao.w@gmail.com

【預購】辛波絲卡談寫作:致仍在路上的創作者們◎維斯瓦娃·辛波絲卡 Wisława Szymborska (譯者:粘肖晶)
Regular price $32.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寫作這條路,如何開始,何時停止?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波絲卡的創作建議
懇切﹑慧黠﹑幽默﹑詼諧﹑諷刺。
「世界必須一再被重新書寫,因為此刻已不同於以往,或者只因當時我們尚未存在。」
一九五三至一九八一年,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以編輯身分任職於波蘭雜誌《文學生活》,期間曾與另一名同事負責「文學通訊」專欄,匿名回覆、評論投稿作品。刊登文壇新星之作的專欄吸引來自各地、懷抱夢想的文學愛好人士來函,雜誌編輯則以詼諧諷刺交織的機敏意見答覆。多年後,這些點評終於集結出版,與所有仍在路上的寫作者交流其迷人的文學觀點。《辛波絲卡談寫作:致仍在路上的創作者們》這本書涵納對有志創作者的懇切忠告,也能看見詩人回應其寫作生涯的告白,行文間更收錄十五幅辛波絲卡的拼貼作品,圖文相映置放極富趣味性。
從事文字工作的讀者也許能在辛波絲卡促狹中帶點鼓勵的編輯心內話求得共鳴,她同理創作的辛勤,也不忘拿自身經歷敦促沮喪的後進夥伴:「我自己也是從拙劣的詩詞和故事開始的。」從生活的如常中提取那份不尋常的詩意,那正是寫作者要做的事。辛波絲卡在書裡化身專屬編輯,替創作新手梳理寫作策略,給予忠實的建議與思想上的啟發。
「讓我們解下翅膀,嘗試徒步進行創作吧?」辛波絲卡這麼說。
作者簡介
維斯瓦娃·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
一九二三年出生於波蘭,二〇一二年離世。波蘭詩人、翻譯家,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曾於一九九六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著作豐富,在臺出版詩集包含《辛波絲卡》、《辛波絲卡.最後》、《黑色的歌》等。
譯者簡介
粘肖晶
輔仁大學英語系畢,1992年隨波蘭籍夫婿至波蘭南部定居,在異鄉度過的歲月早超過在家鄉的日子。誤打誤撞進入翻譯界,有過各種新奇的體驗,在不接口譯工作後,生活就更順理成章地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