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式告白◎林婉瑜

模糊式告白◎林婉瑜

Regular price $21.00
/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Only 1 items in stock!
  
  《模糊式告白》是林婉瑜的第五部詩集,收錄二十首全新詩作,和奚密教授的推薦序〈胖胖的食夢貘〉。

  藏匿著驚奇的詩句,以精鍊篇幅,輻射出自由縱走的想像。思緒蘊藏微妙情感,同時具有思考的深度和辯證性質。林婉瑜的書寫表現了詩的生動迷人和靈活變貌。慧黠、具現代感的詮釋,追擊生命、語字、愛、存有……的本質和多種可能,引致驚喜、豐饒的閱讀感受。

  奚密(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傑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

  「在林婉瑜的詩裡我們看到她對世俗價值的質疑,對自然與兒童的認同,對愛情的思考和對自我的堅持。她的文字、聲音、意象、圖案……構成一個充滿想像力和趣味,既感性又智性的世界。」

作者簡介

林婉瑜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曾出版詩集《剛剛發生的事》、《可能的花蜜》、《那些閃電指向你》、《愛的24則運算》,文集《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編有《回家 — 顧城精選詩集》(與張寶云合編)。

  林婉瑜email:alanis0201@yahoo.com.tw
  facebook:林婉瑜
  IG:alanis0201

推薦序

胖胖的食夢貘:林婉瑜的詩


  愛情是進入林婉瑜世界的一把鑰匙。也許這點適用於許多詩人,但是林婉瑜筆下的愛情不僅感人而且獨具特色。首先,她的角度新穎,意象貼切。我們都熟悉《古詩十九首》的:「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和北宋詞人柳永的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林婉瑜卻一反這經典美學模式:

  如果想念會使人變胖
  很想念你的我
  現在
  已經很胖了吧

  那 那些毫無牽掛的瘦子是怎麼回事
  瘦子去到哪裡
  都只攜帶自己
  我去到哪
  都帶著你
  因想念的重量而步伐蹣跚……
  ──摘自〈胖子〉

  詩人用「反比」的手法顛倒──或者說顛覆了──古典,在表現現代感性的同時也技巧地寓哀痛於幽默中。

  顛倒和顛覆處處可見,而且表現於多個層面,諸如意象(「在自欺的時刻重新變為誠實」〈第一重要的事〉)、諺語(「上天幫我關了一扇門又幫我關一扇窗沒關係」〈沒關係之歌〉)、邏輯(「所有故事/都只剩下『很久很久以前』這句話」〈顛倒世界2〉)、觀點等等。後者在〈童話故事〉組詩裡有淋漓的發揮:面對小紅帽、睡美人、三隻小豬、龜兔賽跑等七則童叟皆知的故事,詩人或質疑,或調侃,或強調女性的主體性,或拒絕傳統的道德教訓。顛覆性的新解饒有趣味,發人深省。

  常言道:人生如戲。林婉瑜的另一特色是她擅長設計戲劇場景。〈你是我最斑斕的幻覺〉第2節運用戲劇的隱喻:

  我搬來椅子坐在舞臺中央,幕啟燈亮,戲劇開始了。
  我走下舞臺,因為這是一齣關於椅子的戲劇。

  〈默劇演員的內心獨白〉、〈他們的交談〉、〈某詩人的英翻中試卷〉、〈心理測驗〉、〈那一晚的事發經過〉等明白呈現了某些場景。其他如〈14種告白的結果〉就是十四種可能的場景;〈好久不見〉和〈道別〉皆採用單行對話;〈期末試題〉列出三種不同形式的考題;〈選擇題〉和〈公主的抉擇〉則是選擇題。林婉瑜的詩裡有許多想像的對話和獨白,包括戲劇獨白和雙人對話。有趣的是,如上面引詩的第二行所表現的,戲劇效果不只限於場景的鋪陳,也包括反戲劇性所製造的戲劇效果。

  戲劇場景的美學功能之一是它提供了一種抽離、立體的敘述角度。雖然愛情離不開私密的「我」,但是戲劇化一方面不讓「我」沉溺在感傷或自憐裡,另一方面它將愛情的多種面向更生動地呈現出來。

  林婉瑜重複思考愛情與時間之間的辯證。愛情的本質與時間密不可分;它的開始和結束,期盼和回憶,一瞬和永恆,都必須在時間的河流裡才得以顯現。詩人寫愛情的光華:

  你經過的時候
  我的生活
  總會
  因此被擦亮一秒鐘
  ──摘自〈夜行性〉

  寫「許多時間正經過」,寫「舊的你」:

  還想穿越 橫亙在我們中間的許多時間
  到「現在」來找我
  ──摘自〈舊的你〉

  而時間給人最深的觸動莫過於對愛情的回憶:

  是你離開的速度比較快
  還是
  我痊癒的速度更快?

  比賽開始了
  ──摘自〈速度〉

  孤零零的末行有畫龍點睛之妙,它點出了愛情裡沒有絕對的對等關係;兩人好比坐在蹺蹺板上,總是此起彼伏。也因此,愛情是無法掌控的。在〈花開的速度〉裡,送花本是情人之間尋常的示愛舉動,但是結尾毫不落俗套:

  和你之間
  我能控制的
  只有花開的速度而已

  相對於握得越緊融化得越快的糖,失去了愛情的詩中角色像「那些石頭靜坐很久了/終於完成一種鐵灰色、礦物質的禪」(〈太妃糖奶油捲和苦甜巧克力〉)。

  莎士比亞在《仲夏夜之夢》裡說詩人:「將不知名事物化為形狀,賦予空氣般的虛物以居處和名字(……the poet's pen / Turns them to shapes, and gives to airy nothing / A local habitation and a name.)。」為萬物命名,是西方文學傳統對詩人最高的定位。在林婉瑜的筆下,詩人反覆地為愛情重新命名。〈模糊式告白〉將生活改名為「石榴」,正義感為「戀人」,注音輸入法為「一個人」,潰瘍為「寂寞」。當我們透過詩人自造的符碼讀到下面這段對話時,表面字義和「譯本」之間的差距讓人不覺莞爾:

  「我的石榴現在不需要正義感,我暫時想注音輸入法。」
  「不覺得潰瘍嗎?」
  「一直都很潰瘍,我習慣潰瘍。」

  〈你是我最斑斕的幻覺〉第7節感慨現代城市人因生存的無望和社會的暴力而喪失了想像力:

  食夢貘瘦了。城裡的人們最近缺乏盼望,因為受到太多隨機殺人事件的驚嚇,暫時喪失想像力,所以近日沒有產生任何豐腴肥美的夢。

  在林婉瑜的詩裡我們看到她對世俗價值的質疑,對自然與兒童的認同,對愛情的思考和對自我的堅持。她的文字、聲音、意象、圖案……構成一個充滿想像力和趣味,既感性又智性的世界。
  奚密/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傑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