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0500294529
- 9786267118085
- 9786267118887
- 9786267206003
- 9786267206065
- 9786267206270
- 9786267206300
- 9786267206782
- 9786267317532
- 9786267317556
- 9786267317648
- 9786267317693
- 9786267317716
- 9786267388235
- 9786267388679
- 9786267483220
- 9786267483237
- 9786267483657
- 9786267594018
- 9786267594186
- 9786267594407
- 9789860777468
- 9789862133118
- 9789862136478
- 9789862136829
- 9789862138540
- 9789865406615
- 9789865549084
- 9991110825038
- 9991111025024
- 9991111025048
- 9991111125052
- 9991130325013
- 9991130925022
- Annie Ernaux
- how to eat
- how to fight
- How to Love
- how to relax
- how to see
- How to sit
- How to Smile
- How to Walk
- Investiture of the Gods in Comics
- Jake Hall
- Journey to the West
- Junie Wang
- Later Journey to the West
- Later Journey to the West in Comics
- Marcella Terrusi
- Matsumoto Taiyo
- Meraviglie mute: Silent book e letteratura per l’infanzia
- No.吾 全四冊套書
- Olga Tokarczuk
- On the Origin of Time: Stephen Hawking’s Final Theory
- Rick Rubin
- The Art of Drag
- Thich Nhat Hanh
- Thomas Hertog
- Vitali Konstantinov
- 一行禅师
- 一行禪師
- 与妈祖同行:艺术家朱朱的信仰生活实践记
- 世說新語
- 中國歷史
- 中國神話
- 乐进未来:台湾流行音乐的十个关键课题
- 井上理津子
- 人工智慧
- 人文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人的条件(全新修订版)
- 他们互相伤害的时候
- 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
- 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台灣文學百年論戰
- 佛學
- 佛學思想
- 佛家
- 佛教
- 作家新手村
- 作家新手村1
- 作家新手村2
- 作家生存攻略
- 作家生存攻略+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套書
- 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套書1(技術篇)
- 俗女养成记(第二季开播纪念版)
- 俗女養成記(第二季開播紀念版)
- 傑克·霍爾
- 儒家
- 先養狗,然後……養了貓
- 兒童
- 六朝怪談
- 創作散文
- 創造力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The Creative Act: A Way of Being
- 勵志
- 包裝
- 历史
- 原田比香
- 变装的艺术
- 古典
- 只能用4H鉛筆
- 只能用4H铅笔
- 台灣
-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 台灣文學
- 台灣文學史
- 台灣漫畫
- 史提芬·瑞克勒斯
- 史景迁
- 史記
- 同志
- 同志與跨性別研究
- 后西游记
- 吕珮绫
- 吳茵茵
- 吾
- 呂珮綾
- 哲學
- 唐詩三百首
- 唐詩說
- 图绘日本料理
- 圖文書
- 圖繪日本料理
- 圖解貨幣簡史:貨幣的誕生,以及它如何影響從古至今的金融體制與國際政治
- 地球科學
- 大块文化
- 大塊文化
- 大海的一天
- 天文學
- 太空科學
- 奥尔嘉·朵卡萩
- 奧爾嘉·朵卡萩
- 娜歐蜜‧夏拉蓋
- 嫉妒所未知的空白(2022年新版)
- 孝經
- 孫子兵法
- 安妮‧艾諾
- 安娜·莫尼葉·梵理布
- 安東尼·聖修伯里
- 宋詞說
- 宗教
- 宗教命理
- 寫作
- 寫真
- 封神榜
- 封神演義
- 小說
- 川貝母
- 左安浦
- 巴金森氏症病人
- 巴金森氏症病人的運動
- 师徒百景:十六组传技也传心的匠人传承故事
- 師徒百景:十六組傳技也傳心的匠人傳承故事
- 建築設計
- 張怡沁
- 張穎綺
- 後西遊記
- 徐至宏
- 心法篇
- 心理勵志
- 心經解密
- 心裡勵志
- 怎么微笑
- 怎麼吃
- 怎麼吵
- 怎麼坐
- 怎麼微笑
- 怎麼愛
- 怎麼看
- 怎麼走
- 怎麼鬆
- 性別多元宇宙:跨性別生命故事集
- 性別研究
- 性别多元宇宙:跨性别生命故事集
- 怪誕故事集
- 怪诞故事集
- 情批
- 愛人的樣子:愛滋感染者伴侶親友訪談故事集
- 愛滋病
- 成為洞穴
- 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
- 技術篇
- 攝影
- 散文
- 文化
- 文壇生態導覽
- 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2(心法篇)
- 文字
- 文学关键词100
- 文学关键词100:给入门者的通关秘笈
- 文學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關鍵詞100
- 文學關鍵詞100:給入門者的通關祕笈
- 新AI与新人类
- 新AI与新人类:学习、认知与生命的进化新路程
- 新AI與新人類
- 新AI與新人類:學習、認知與生命的進化新路程
- 旅遊
- 无字奇境:安静之书与儿童文学
- 日本
- 日本動畫
- 日本小說
- 日本文學
- 日本經典動畫建築: 架空世界&巨型城市
- 日本美學
- 日本翻譯
- 日本翻译
- 日本飲食文化
- 日本飲食札記
- 时间的起源:史蒂芬·霍金的最终理论
- 時報
- 時間的起源
- 時間的起源:史蒂芬·霍金的最終理論
- 書
- 朱宥勋
- 朱宥勳
- 李建興
- 李明璁
- 杜蘊慈
- 杰克·霍尔
- 東方哲理
- 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從最醜公爵夫人到維納斯,探索歐洲近代藝文軼事與眾生百態
- 松本大洋
- 樂曲解說
- 樂評
- 樂進未來:台灣流行音樂的十個關鍵課題
- 歷史
- 每天都在膨脹
- 民間信仰
- 江灝
- 江鵝
- 江鹅
- 汤佩芳
- 法國
- 法國文學
- 波蘭作家
- 洛儿‧琪耶
- 洛兒‧琪耶
- 海外
- 深夜图书馆的宵夜
- 深夜圖書館的宵夜
- 温澤元
- 湯佩芳
- 湯瑪仕·赫托
- 漫画哲学经典套书
- 漫畫
- 漫畫佛家思想
- 漫畫儒家思想
- 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
- 漫畫史記
- 漫畫史記·世說新語
- 漫畫哲學經典套書
- 漫畫唐詩三百首
- 漫畫唐詩說·宋詞說
- 漫畫孫子兵法
- 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
- 漫畫禪宗思想
- 漫畫菜根譚·孝經
- 漫畫道家思想
- 無字奇境:安靜之書與兒童文學
- 狗
- 王春子
- 玛伽拉·特鲁斯
- 班与唐
- 班與唐
- 瑪伽拉·特魯斯
- 生活哲學
- 當代思潮
- 盏彧
- 盞彧
- 眾神與野獸
- 社會寫實
- 社會議題
- 禪修
- 禪宗
- 科幻
- 科技
- 秦佐
- 童書
- 精神病院
- 經典
- 經典文學
- 維達利
- 繁体
- 繁體
- 繪本
- 繪畫
- 翻譯
- 翻譯圖文書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聊齋誌異
- 职业
- 職場
- 職業
- 脑神经
- 腦神經
- 自然科普
- 與媽祖同行:藝術家朱朱的信仰生活實踐記
- 舞台
- 苏经天
- 英文
- 菜根譚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文學
- 華文文學研究
- 蔡培元
- 蔡志忠
- 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
- 蔡志忠漫画后西游记
- 蔡志忠漫画鬼狐仙怪【6册合售】
- 蔡志忠漫畫封神榜
- 蔡志忠漫畫鬼狐仙怪【6冊合售】
- 藝術
- 藝術設計
- 蘇經天
- 西遊記
- 西遊記漫畫
- 許恬寧
- 詩
- 譯者:張怡沁
- 譯者陳瑄
- 譯者:余韋達
- 譯者:倪安宇
- 譯者:劉淳
- 譯者:高彩雯
- 變裝的藝術
- 译者:余韦达
- 译者:刘淳
- 谷口治郎
- 貓
- 賴亭卉
-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7冊合售】
- 輕鬆幽默
- 遇見小王子:《小王子》誕生80周年創作紀錄珍藏集(送明信片組)
- 遇见小王子:《小王子》诞生80周年创作纪录珍藏集(送明信片组)
- 道家
- 道家思想
- 那些狂烈的安靜
- 那城THAT CITY
- 鄭凱庭
- 醫療保健
- 里克·魯賓
- 錯把工作當人生的人:讀懂同事內心小劇場,擺脫無用情緒包袱,劃清職場與生活界線◎
- 阿勒班·瑟理吉耶
- 阿尼默
- 陈冠宏
- 陈泓名
- 陳冠宏
- 陳泓名
- 陳牧宏
- 陳育萱
- 音樂
- 音樂文化
- 食譜
- 香港
- 高彩雯
- 鯨向海
- 黃朱平(朱朱)
- 黃正雅
- 黃照達
- 黃鴻硯
- 黄正雅
- (譯者:盧慧心 )
【預購】精神病院 (經典復刻版)◎鯨向海
Regular price $24.00# 較之現代科技的瘋狂遞變,詩集的態勢是堅定永恆的。⋯⋯我們總是急於見到那些寫詩的人,更甚於好好研讀他們的詩,這個時代的氛圍似乎是這樣的。詩集的處境,有時更像是座落在荒郊野外的一座精神病院。
# 你是那種比較強的風
我的靈魂依附在上面
是那麼容易散落
始終記得那些年被《精神病院》擊中的日子。
我常幻想走在秋天的路上
一抬頭就看見你
巨大,而且懾人的美麗
不斷落下
卻又沒有一片要擊中我的意思
那時詩句紛紛射來,彷彿隨意就瞄中人心拍節奏之間,讓人為之一悸,覺得自己被鯨向海給圈入魔山上的療養院中。
這個世界,一瞬間,也恍若精神病院了。一處肆無忌憚,放任想像力與創造力之所在,正是詩歌要追求的;而充滿儀式與規範的精神病院,以仿同宗教的模式來治療不安定的靈魂,亦宛如詩歌——憑藉各種韻腳、節奏與意象的形式鎮壓著詩人的激情暴烈,使其優雅、安頓。
時間召喚,時間追著時間,年少的日子偶爾閃現,你是那永遠不再來的、那些年無法再覓得的心事。復刻的《精神病院》,重新開啟,詩人與讀者彼此治療,「必然會有那樣的神秘讀者,甚至一生僅只一次,和詩人彼此互有治療者和被治療者的精神動力關係。」讓我們無所畏懼地讓自己被詩療養,鬆開時代的挫傷,在這裡,會找到那個人願意成為你的治療者和被治療者。
從前從前,卻有這樣一個人
(一開始就再不存有任何幻想了)
願為你永遠永遠
保存他無瑕的淚滴
鯨向海
精神科醫師。
著有詩集《通緝犯》、《精神病院》、《大雄》、《犄角》、《A夢》、《每天都在膨脹》。
散文集《沿海岸線徵友》、《銀河系焊接工人》。
【預購】作家生存攻略+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套書(一套兩本不拆售)◎朱宥勳
Regular price $53.00表面上看起來玄之又玄的「文壇」,實際上是有運作模式的產業,朱宥勳以自己實際「闖蕩江湖」的經驗,和自己觀察歸納的體會,為每個想要了解這個環境的讀者,和想要闖關的創作者,提供補血能量和破關祕笈。
《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
靠筆吃飯,可能嗎?
想以文學創作為業的人,應該都會自問或被親朋好友逼問:「做這一行會不會餓死?」文學創作者是一個社會創作力的代表,但這個工作卻總是有著職場資訊不清、業界生存法則難辨的狀況。如果想從事寫作工作,想靠寫作維生,但卻沒有這個職業該有的職場資訊,求職網站上也沒這個選項,那該怎麼辦?
文字創作者以職場術語來說是「自雇者」,沒有工會、沒有太多同事、沒有法規規範,最重要的是沒有職場生存回報資料讓後進者了解。《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便是針對想了解文字創作領域職場狀況的人所做的田野觀察成果,給想嘗試文學創作的人、給想評估寫作環境的人、給對創作出版運作有興趣的人的第一手生存攻略,揭開種種隱而不宣的業界眉角。
本書的寫作起源於對於許多創作者如流星般消逝的惋惜,朱宥勳說:「從我高中開始寫作到現在,我見過幾十位比我更有才華的創作者。他們橫跨各個世代,無論比我年輕還是比我年長,都曾在某一瞬間,展現了我從未能及的光芒。但是,他們大多沒能繼續寫作。除了『另有人生規劃』以外,大多數的秀異創作者,都是被業界各種『俗務』給磨掉了。就連我自己,也有過好幾次放棄的念頭。我能夠繼續寫下去,並不是因為我比別人優秀。我回報這份幸運的方式之一,就是把我所知的這些江湖訣竅說出來。」
《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是難得的針對文學、文字創作職場的田調與生存者回報,也是寫作職涯眉角大公開,所有以往認為不可捉摸的、用「天分」、「靈感」、「才華」等虛幻詞彙架起來的上層結構,其實都有經濟運作收支損益的下層結構。透過揭露這些業界資訊,讓創作與出版成為有脈絡可供新手依循的產業,讓創作生態有清晰的面目讓新手參考。這本書寫給想要成為作家的新人:它可能會成為實用的技術手冊,讓你讀了之後充滿創作決心;也可能會成為勸退之書,讓你稍微考慮一下自己的文學夢。
《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2 心法篇》
歹勢,敝圈真的好亂
就算不是從事寫作者,或多或少也都聽過「文壇」,但到底「文壇」是什麼?它是怎樣的江湖?這個詞,大概是最常被直覺地說出來,但又難以定義的詞彙之一。
在《作家生存攻略》中細細說明過寫作職場運作的眉角,朱宥勳將創作生涯十年來實際闖關經驗的具體細節毫不保留地提供給讀者後,《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2 心法篇》則提供更為宏觀層次的文壇生態,它的結構、階級、意識形態與價值偏好,提供大家關於「文壇」這個環境的廣域地圖。
關於這系列文壇的生態觀察,以朱宥勳自己的話來說是:「『文壇』並不像某些說話玄之又玄的寫作者宣稱的那樣,只是一個幻覺;從社會學的角度,我看到了一個確實存在的社會場域。這個社會場域有自己的物質基礎,有自己的組織慣性,有自己的意識形態,也當然有在這些結構裡面,努力求存或掠奪資源的人。文壇生態看多了之後,就會明白:作家不過是一種職業,並不特別玄妙或抽象,只是這些『從業人員』通常喜歡含糊其詞,才讓外人霧裡看花。⋯⋯在這本書裡,我不會談太多文學理論、寫作心法。我希望可以平實地告訴你,我看到的『文壇』是怎麼運轉的。以及,它如何吸引一代代的文學青年前仆後繼。」
這本書,就是試著將「作家」外圍的形象拆掉,試著將其還原成可理解的「職業」邏輯。希望在這樣的描述裡,可以幫助有志於寫作的人,去理解文壇運作常規,特別是那些隱而不說、高來高去的精神密碼。
近來人們流行用「玻璃心」來形容動不動自尊就會受傷的人,如果套用這種比喻,文學人大概滿滿都是「地雷心」吧。當每個文學人心裡面都安裝了幾百個地雷,又都在一個小小的圈子裡面擠來擠去的時候,可以說比戰後那些未清除的雷區更加危險,新手寫作者都還沒登壇大展身手,就被詭雷爆得慘不忍睹。拆雷不如避雷,縱使隱雷處處險象環生,本書心法讓前人的踩雷經驗當作你的漫遊文壇導覽指引,穩當地踏在前人清除出來的安全道途上前行。
名人推薦
王聰威(小說家)
李屏瑤(作家)
林達陽(詩人、作家)
封德屏(《文訊》總編輯)
胡采蘋(財經網美)
馬翊航(作家)
楊佳嫻(詩人、作家)
朱宥勳
台灣桃園人,一九八八年生,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耕莘青年寫作會成員,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全國學生文學獎與台積電青年文學獎。
出版過小說集《誤遞》、《堊觀》;長篇小說《暗影》以職棒簽賭案來探索台灣社會的面貌;長篇小說《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摸索學校教育體制的權力結構問題;散文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藉經典作品解讀來分享學校教育裡不會探觸,但卻是許多年輕心靈期待理解的作品;《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分析如何用小說技術來解析世界、說服他人、洞悉讓人混淆的資訊洪流;與朱家安合著的《作文超進化》,教學生培養思辨能力,只要知道人們如何思考、大腦如何運作,就能把文章寫得又快又好。
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介紹新世代的小說創作者。與愛好文學的朋友創辦電子書評雜誌《秘密讀者》,曾持續三年不間斷出版當下台灣僅見的文學評論刊物。朱宥勳目前於「深崛萌」擔任高中國文課本執行主編,並於聯合報鳴人堂、蘋果日報等媒體開設專欄。
除魅之書
楊佳嫻
一個在文學場域(即文壇/貴圈)內被認可的作家,回溯起得到這個位置之前的經歷,通常會跟什麼有關呢?作文比賽、校刊社、國文老師,以及第一次參加文藝營/寫作班,第一次參加全國性質的文學獎,第一次遇到心儀的作家(幻滅或不),第一次投稿重要文學刊物或大報副刊(被退稿或不),第一次出書⋯⋯,幾乎是一連串操演與建設的積累。當中比如寫作班、文藝營、文學獎,在台灣戰後淵遠流長,是橫跨好幾世代作家的共同回憶。
老一輩作家會回憶他們參加官方反共文學體系下的「復興文藝營」、見到令人如沐春風口才一流的瘂弦;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以降開始邁入自覺創作的作家們,可能參加過《聯合文學》舉辦的全國巡迴文藝營(是不是依然見到了瘂弦?他是該文學雜誌的創刊總編輯),而得以見到不少聯文出版過的作家們,或許就從中找到了學習的典範。新世紀以來,有沒有可以與之前兩種文藝營抗衡的營隊出現?
除了形制與聯文十分類似的印刻(出版社+文學雜誌)也出動旗下作家,以文藝營方式讓文學愛好者認識以外,當屬由許榮哲、高翊峰、王聰威等人組成的「小說家讀者8P」擔任導師的「搶救文壇新秀再作戰」文藝營。導師制度固然沿襲自過往大型文藝營,但是,也出現新的運作模式,可能與主事者許榮哲在耕莘寫作會的經驗有關,更為表演化、綜藝化,也更為目的化(以獲取文學獎為目標來調整作品)。我真正認識宥勳是不是在這個場合?某一年,「8P」某位小說家太忙,我曾經擔任代打,擔任「搶救」文藝營的導師。那時候,宥勳和其他耕莘寫作會的年輕人就在營內擔任輔導員。
匆匆十餘年過去,除了已經成為獨當一面的小說家與文學評論家、熱心介入教育與政治事務之外,宥勳也花費很大精力,希望能「除魅」──「如何成為作家」,這在無數作家自述中總閃耀著命運與靈光的歷程,其實一點都不神祕。天分當然不可或缺,可是「作家」不只牽涉到創作,發表、出版以及其他生涯發展中的事務,它們都是具體現實的一部份,不是有才華就會自動靠攏生成的,而往往還依賴勤勞、自律,也得做出判斷和選擇。於是,誕生了《作家生存攻略》技術篇和《文壇生態導覽》心法篇的寫作計畫。
閱讀《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時,確實頻頻點頭,寫得好清楚,又坦白,每個相關環節都觸及,甚至連工時分配(假設你是一個沒有固定正職、完全依賴稿費演講費評審費補助計畫過活的作家,你必須衡量你能完成而不會擺爛或降低水平的工作量)都討論了。
其實,提出「技術」二字,已經非常牴觸一般對於文學的想像。一九三三年,章克標寫了一本《文壇登龍術》,諷刺文壇怪象,魯迅拿此書做引子,寫了〈登龍術拾遺〉,嘲笑說此「術」即做女婿之術,「要登文壇,須闊太太,遺產必需,官司莫怕」,影射當時文壇特定人士。而宥勳此書明擺著談「生存之技術」,分析「作家」的「職業生涯」之所需,也許會引來「術士」譏嘲?無論如何,在「除魅」工作底下還含藏著一顆愛護的心,期望讓後來者看清楚要走的道路,勿懷抱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更直白的說吧,養活自己,累積戰力,不要被騙,也不要自欺。
宥勳在本書〈後話〉中說,學習社會科學教導他「精神創造都奠基在物質基礎與社會制度上」,因此,他認為有志於文學者,不能拿文學清高的神話來自誤。魯迅談女性處境時很直接說就是要有錢,作家生涯亦如此;張愛玲把第一筆稿費拿去買了唇膏,母親說怎麼不留著紀念,但祖師奶奶頭腦清明不浪漫,錢就是要用。在我看來,文學相關研究的典範與方法持續變化中,社會科學觀念的引入,確實可以讓人不再「有系統的天真下去」(張愛玲語)。
不過,如此強調「技術」,並不意味著認為技術解決一切。宥勳提到,認知現實難堪後仍保有的「奮力追求的意志之光」,才是「真正的美善」──我想起宥勳和我都心愛的郭松棻小說,〈雪盲〉裡頭,幸鑾在海拔五千公尺沙漠中的警察學校裡教魯迅,頹唐氣息與意志之光共存,粗糙現實與敏緻心靈的角力……。
常聽到感嘆,說當前台灣文學環境很差──當真如此嗎?一方面,文學獎層級與數量都很豐富,有心通過此一管道循序發展的寫作者,練筆機會相當充足;同時,獎助項目也不算太少,縣市文化局、文化部、國藝會,甚至是以作家、社團之名募款集資成立、以協助出版為目的的獎項,林林總總,提供了專注創作、減輕謀生壓力的可能性;大學校園中,文學創作學位以及各種寫作課程,只有增加不曾減少。過去曾聽說,在文學黃金年代,哪個報社哪個出版社提供作家「基本薪資」之類待遇,寫得普通也容易成名,或書如何好賣等等,但是,追懷不可再來的社會文化條件是徒勞的,我這一代、下一代,也早不是在那樣的條件下長成。宥勳強調作家作為一份事業,應當「現在就開始」,而非「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彰顯出一份活在當下的猛進精神。
最後,我想起從「搶救」文藝營到前幾年聯文文藝營都玩過的,把文壇知識變成遊戲,考驗你對場域熟悉到什麼程度──你能分清楚「王德威」、「王浩威」和「王聰威」嗎?你能說出「張耀升」、「張耀仁」和「張耀」的創作有什麼差別嗎?好了,即使搞清楚這些且如數家珍,認真看待每一樁來到眼前的機會,「戲棚底下站久了就是你的」,確實場域內占了個位置,也未必能夠成為偉大的作家(這個詞彙是否太古老?但我仍信仰),視野、教養、品味、氣度,介於天生氣質與自我培力之間,難以說清楚卻又確實存在、決定了創作者高度的那些,恐怕仍是「技術」之外、值得看重的關鍵面向。
宥勳《作家生存攻略》替有志於文學視野者廓清想法,打下基礎,之後,不妨再讀一讀至今仍然難以取代的高階文學教養書楊牧《一首詩的完成》,內外兼備,天地合補。
推薦序
文學也是一門生意,而你責無旁貸應該升官發財
胡采蘋
這本書真是太好看了,我邊看邊哈哈大笑。我多次向別人提及,朱宥勳簡直就是一個賣文學的生意人,這套書再一次證明這件事情。
我對文學只能說是外行,但卻看了很多日本小說,尤其是直木賞和芥川賞的作家。在許多描述作者與編輯關係的電影或日劇中,我隱約窺見那是一個有序的文學產業機制,直木賞、芥川賞只是其中一環,整個產業機制穩定向市場供應高質量的作品,養成了龐大的讀者群。可以想見,日本成名作家的生活品質,會比台灣作家好上不少。
這就是「產業化」的差別。華人社會受到儒家教育的影響,講到讀書人的詞語幾乎都很窮酸,安貧樂道、不為五斗米折腰、十年寒窗無人問,生活已經夠慘,文人之間還彼此相輕,最是負心讀書人。當一個文學家好像生活注定很窮,還要被同行討厭,終究走向心理變態的道路(笑)。到底誰想要過這種生活呢。
時序進入現代,事實上,行動網路的發展拆解了大眾媒體的影響力,懂得溝通的人才是這個時代的決定者。大量新型內容透過手機傳送給每個個人,網路貼文、搞笑影片、推播訊息,內容產業到了百花齊放的時代,一個短篇貼文或者一個迷因圖,所能發揮出的病毒傳播效應,才真正是洛陽紙貴,一字千金。
無論在政治上、在商業上、在各種領域,數位內容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懂得用內容溝通的人,就掌握了下一個世代的傳播權力。喜愛文學的你,當然是其中最有機會的人。我在中國生活十年,前六年是財經新聞記者,然而後四年卻因為行動網路的革命,成為了數位事業部門的主管,這是真實發生在我身上的轉變。
這也是我喜歡朱宥勳的原因,他非常缺乏一個傳統儒家讀書人的窮酸氣息,深知文學也可以是一門生意。我非常著迷於他告訴我的一切生意經,沒想到現在他把這些生意經系統化的整理出來,幫助每一個人瞭解,如何將對文學的喜好發展成一門生意。你可以選擇成為一個作家,或者有更多元化的事業可以經營,未來無限。
宥勳將這套書寫得像是一本電玩通關密笈,從最基礎的文學入門工作開始細談,你該怎麼「踏入文學這一行」,該如何計算自己的薪水,怎麼安排自己的工作,去哪裡找尋客戶與現金流來源。這套書讓一個喜歡寫作的人,能夠系統化的理解,該怎麼將單純的寫作喜好,轉化為一部「職場機器」,精益求精,更上層樓。從技術層面到心態準備,幾乎是一部文學產業分析了,書中的舉例尤其讓人哈哈大笑,帶有宥勳個人對台灣文壇的針砭,那也是一種文學評論。
我是一個資深的財經內容主編,在財經新聞中,有一種「職場分析」是深受讀者歡迎的文類,例如「建立你的人脈存摺」、「如何爭取加薪」、「怎麼向上管理」,這類問題幾乎是點閱率保證,因為每個人都渴望在職場中更上層樓。這套書在我眼中,就像是一份「文學天分者的職場分析」,是完全合格的財經報導,我希望它也能受到歡迎,因為我並不那麼認同每個人都要活得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事實上我相信善於文學者,能在下一個世代的每個領域發光。
內容永遠打動人心,而你得有更豐富的生活資歷,才能不斷深入人心,獲得共鳴。現在就開始吧,各位作家。
推薦序
在完整地圖解鎖之前
李屏瑤
《仙劍奇俠傳》是我人生第一個沉迷的遊戲,當時的電腦應該是龐大的486主機,開機就需要一段時間,至於遊戲的畫質跟解析度,完完全全是時代的眼淚。玩家藉由主角李逍遙的視角,學劍求仙、斬妖除魔,在花花世界遊歷了一遭。
多年後我看見ptt上有一則笨版貼文,談自己的遊戲經驗,此篇被傳頌萬千,原貼文者最後被尊稱為「十里坡劍神」。沒有玩過《仙劍奇俠傳》的人,可能不太懂此文的奧妙。十里坡位於遊戲初始的村莊外,玩家因為找不到出發的船,一直沒有成功觸發遊戲點,誤以為村莊這區域就是遊戲的全部。於是玩家每次開遊戲,就到十里坡努力打怪,等到發現有船可搭,已經在初始區域練到71級、練成了「劍神」。
在讀《文壇生態導覽》時,我突然想起十里坡劍神的故事。如果在起步之前,或是在困頓之時,能夠先讀過理想的攻略/導覽書,也許不必要的損傷會小一點。
小時候出門郊遊都要提前一天收包包了,何況是考慮一場終生的志業?
我從二〇一一年開始獨立接案,範圍挺廣,寫採訪、接文案,也一邊寫劇本跟小說,第一版本名片的稱謂是「文字工作者」。相較起許多早慧的作者,我出版第一本書《向光植物》已經是二〇一六年的事,剛過三十歲。當時的總編輯夏民對我說,他覺得三十歲之後才出書是好事,雖然稍晚,但人會比較成熟。
我不知道三十歲後才出書的自己有沒有比較成熟,優勢是,好歹出過社會,遇過一些難解之事,知道組織裡的無所施力。從組織離開,成為個人接案者後,在生涯各種明面暗面的擦撞中,能夠努力避免折損到自身的核心,讓書寫繼續。
總之,在出書前我有過幾年時間,能夠用採訪者的角度觀察各種現場。場合眾多,也許是一對一的人物專訪,也許是擔任對談紀錄,或者是公開座談、書展現場。偶爾還會想起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創作者,他們漸漸不再寫了。近似於宥勳在《作家生存攻略》裡的提到的,他一路見過幾十位秀異有才華、橫跨不同世代的創作者,可能另有人生規劃,或是被俗務所拖磨,最後沒能繼續寫作。
不再寫的原因我未能確知,我嘗試打撈一些片段。例如剛出版第一本書的作者,很緊張地跟我說,他覺得文壇很可怕。或者有個更常出現的提問:文壇到底是什麼?也有一個作者,認為新書發表會結束後,好像就結束了,書就跟丟進深井的小石頭一樣。或者是,另一個新作者,告訴我他天天都會google自己的名字好幾次,想知道大家都怎麼討論他。
以前我會安慰對方,沒有文壇。你所恐懼之物,比較像是都市傳說。
後來我慢慢發覺,欸,好像有。但這個壇並非想像中的虛無飄渺,而是一個看似扁平、卻又立體,像是一個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組織圖。宥勳在書中有段精準的歸納:
「從社會學的角度,我看到了一個確實存在的社會場域。這個社會場域有自己的物質基礎,有自己的組織慣性,有自己的意識形態,也當然有在這些結構裡面,努力求存或掠奪資源的人。文壇生態看多了之後,就會明白:作家不過是一種職業,並不特別玄妙或抽象,只是這些『從業人員』通常喜歡含糊其詞,才讓外人霧裡看花。」
倘若早點有這本書,在已經過去的許多難以深入談話的現場,我便可以推薦給慌亂的寫作者。讓他們更理解「作家」這個職業,應該可以降低一些轉職率,少去許多無謂的碰撞。
此書是給正在初始台地的新手們,關於未來地圖的揭示。遊戲剛起步,許多區域尚未解鎖,至少可以看出版塊的雛形。憑藉著這場導覽,新手們可以知道旅途的可能方向,往某處走有路,或者是此處可轉彎,而非東南西北不堪行。
至於書中提到的生態,我想簡單補充一些女性視角(當然又不完全那麼女性,畢竟以我的外型已經避開了一些狀況),作家是一個職業,在職場中會遇到各形各色的人,可能會聽到奇怪的傳聞,或是遭逢某些難以脫身的情勢。創作者當然不乏性情特異之人,作家就是一個職業的選項,若遇奇人,那是性格問題,不用冠以作家的光環。在一般社會中該開啟的警覺心跟判斷力,請記得還是要開啟。
看了再多攻略跟導覽,就像看遊戲直播,最重要的,還是自己下海走一遭的體驗。在某些人眼中這個生態可能像是《飢餓遊戲》,即便如此,你也需要理解遊戲邏輯,原著告訴我們的其中一個啓示是,不能將所有人視為敵人,你需要真正的朋友。我也見過將文壇視為一切,眼裡只看得見長輩跟資源,睥睨同輩之人。我不覺得那是唯一解,規則也不見得如此單一,只能說,祝福。
我其實很欽佩十里坡劍神的毅力,他把單一技巧跟空間玩到極致。面對未知的地圖,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玩法。除了傳統的RPG世界,現在更多的是像《薩爾達傳說》那樣的開放空間,任務在走,升等規矩也有,但你依舊可以拋開主線,去做你覺得新奇有趣的探險。我也還記得玩《最後生還者》的過程,最感動的一幕是走在荒蕪的鬼鎮,抬頭看見非常美的夕陽。
創作終究是很個人的事,初始的武器,不,應該說,直到最後,你的武器就是你的文字。以文字前進補血加心升等,文字是你立足的一切。請抱持初心,活到最後。
【預購】文學關鍵詞100:給入門者的通關祕笈◎呂珮綾、班與唐、秦佐、陳泓名、陳冠宏、盞彧、朱宥勳
Regular price $33.00以新手讀者與創作者的需求優先,轉化100個常用的文學詞彙,用每則千餘字的言簡意賅入門引介,將它們從「路障」變成「繩梯」,讓人們能暢快探訪文學殿堂。
由年輕寫作者共同編寫,像是學長姊帶帶領入門,最知道新人哪裡會搞不懂,哪裡會需要出手扶一把。
走入歧路花園,你需要一份地圖
由六位青年作家與文學研究者組隊,共同撰寫一本適合入門者的關鍵詞詞典,讓年輕的文學閱讀者與創作入門者,有貼近的語彙及案例來認識文學基礎知識。
本書的作者群透過營運書店、帶領文學營隊、組織工作坊與社團及展覽等活動,與各年齡層文學愛好者接觸的經驗中發現,許多文學入門者的困惑與煩惱相當接近:缺乏入門的管道,以及因爲用語的隔閡而在遇到困難時滯礙不前。
透過自身的教學、創作、研究經驗彙整討論,作者群以台灣的社會環境與經驗作為切入點,選擇用「關鍵詞」的形式出發,釐清常見的名詞混淆,弭平創作與閱讀的對話門檻,成為一份「既能涵養,亦能使用」的新手指南。帶領有志於深入理解文學知識的文學愛好者與一般閱讀大眾,深入淺出地增進文學素養與閱讀技巧,對於想進一步創作的入門者,也是基礎技術的奠基良方。
一・以直述句提供明確的定義(是什麼)與區分(不是什麼),避免越讀越糊塗。
二・簡要勾勒歷史脈絡,適度提及經典的作家、作品與學者。
三・盡量以台灣文學或當代流行文本為例,使理論概念能落實到文本裡。
名人推薦
何玟珒|作家
宋文郁|作家
林新惠|小說家、文學研究者
曹馭博|作家
蕭詒徽|寫作者、自由編輯
鍾旻瑞|作家
——推薦
一九九七年生,畢業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曾獲台中文學獎、新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創作補助等。
文字作品散見副刊。合著有《島嶼拾光.文物藏影:臺灣文學的轉譯故事》。
撰寫詞條
001——形式/內容 002——隱喻
010——結構 012——抒情
043——節奏 044——音樂性
070——圖像詩 089—象徵主義
班與唐
一九九三年生,曾獲台積電文學賞等文學獎,著有歷史小說《食肉的土丘》、《安雅之地》。
寫小說之餘,嗜好探勘有趣的台灣歷史,經營YouTube頻道「熬夜的便當(BenDon)」。
撰寫詞條
013——反諷 015——幽默
秦佐
屏東人,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歐語系西班牙文組,另輔中文系,目前就讀政大語言學研究所。曾任長廊詩社顧問,現為想像朋友寫作會成員。
喜歡海洋、光影、寂靜、讀與寫。
曾獲國藝會文學創作補助、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臺中文學獎、屏東文學獎等。
著有散文集《擱淺在森林》。
撰寫詞條
009——寫實 014——口語化
084——浪漫主義 086——自然主義
陳泓名
小說、散文創作,成大水利工程系畢業,獲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獨立書店楫文社負責人。
出版小說集《湖骨》、中篇小說《水中家庭》。
撰寫詞條
006——核心 011——風格
050——○○化:詩化/散文化/戲劇化
陳冠宏
一九九六年生,專職文字工作與活動策劃。
長篇小說創作計畫《東宮行啟》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曾任「雲端漫遊」獨立書店線上展、「南島嶼族」文學市集策展人,合著有《島嶼拾光.文物藏影:臺灣文學的轉譯故事》。
撰寫詞條
005——主題 007——離題
034——敘事觀點 035——敘事腔調
087——馬克思主義 099——後殖民
盞彧
本名吳俊賢。
關注文學教育的跨域應用、創傷與成長敘事。
畢業於東海中文系、清華台文所,「想像朋友寫作會」第一屆總幹事。
二○一九年「眾聲起噪—顛島文藝營」總召。
補教業、桌遊編輯、文學&教育企畫工作者。
撰寫詞條
021——角色動機 023——轉場
080——作品、文本、論述
總顧問:朱宥勳
一九八八年生。畢業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長為現代小說、文學批評。曾獲金鼎獎、林榮三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文學獎。已出版個人小說集《誤遞》、《堊觀》、《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評論散文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作家新手村」系列二冊、《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台灣文學百年論戰》,長篇小說《暗影》、《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散文《只能用4H鉛筆》。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並與朱家安合著《作文超進化》。曾擔任奇異果版高中國文課本執行主編,並於鳴人堂、蘋果日報、商周網站、想想論壇等媒體開設專欄。
個人網站:chuckchu.com.tw 。
撰寫詞條及篇章
083——互文性
序:路障與繩梯
第一區「創作觀念」導言:培養高手的眼力
第二區「圈內行話」導言:「自己人」的氣息
第三區「文學理論」導言:文學真的需要那麼「理論」嗎?
【預購】先養狗,然後……養了貓◎谷口治郎(譯者:高彩雯)
Regular price $28.00◎《孤獨的美食家》已故漫畫家大師,最引人熱淚的長銷經典作「豪華紀念版」!
◎ 1992年第37回小學館漫畫獎審查員特別獎,開啟谷口治郎新視野的創作轉捩點
◎「紀念新版」特別收錄:5篇漫畫+2篇散文,以及完整原始彩稿
◎ 台灣版獨家:限量加贈〈養狗〉彩色畫卡
無論是貓狗、還是別人的小孩,
有了情感的羈絆,就是「一家人」。
日本國寶級漫畫家谷口治郎,以飼養貓狗平凡卻真摯的親身經歷,細膩刻畫人與動物相處互動的日常,以及面對毛小孩生離死別的感受。
如果說,〈養狗〉以愛犬終老前的最後一年來探討「死」、〈然後……養了貓〉用意外接收的孕貓來描繪「生」,那麼〈庭院風景〉與〈三人時光〉,則講述了「離別」與「相遇」。透過人與人、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彼此陪伴而得到的歡樂與治癒,賦予「家人」新的定義。
此外,書中點出了許多現代人關心的動物照護議題,包含高齡貓犬長照、新生兒導致毛小孩棄養、領養代替購買……等等,相信在動保意識抬頭的今日,讀者更能感同身受。
此版本是谷口治郎去世後的紀念新版,全書重新製版,原始彩稿全部四色印刷。除了四篇〈養狗〉的系列漫畫之外,特別收錄一篇以二戰軍犬為題材的時代劇漫畫〈百年系譜〉,以及谷口治郎親自撰寫的兩篇文章——包含全文超過一萬六千字的長篇散文〈Sasuke和治郎〉,還有原版單行本的後記〈回想〉——在畫格之外,透過真懇的文字,詳實地還原漫畫家本人養狗養貓的真實歷程。
作者簡介
谷口治郎
1947年生於日本鳥取縣,1971年在漫畫雜誌《Young Comic》出道。
作品有《父之曆》、《遙遠的小鎮》、《事件屋稼業》(和關川夏央共作)、《神之山嶺》(原作:夢枕獏)、《孤獨的美食家》(原作:久住昌之)等,創作類型廣泛。
1992年以本書最初版本《養狗》,獲得第37回小學館漫畫獎審查委員特別獎。谷口治郎一生獲獎無數,還曾獲得日本漫畫家協會獎優秀獎、手塚治虫文化獎漫畫大獎、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部門優秀獎、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勳章、法國安古蘭漫畫獎……等。
2017年2月11日逝世。
譯者簡介
高彩雯
臺灣大學中文系、中文所畢業,東京大學亞洲文化専攻博士課程修畢。現為中日文譯者,有時寫專欄。喜愛文史、散步與貓咪。譯有《山口,西京都的古城之美:走入日本與臺灣交錯的時空之旅》(幸福文化)、《跟貓咪快樂同居》《經過100次的失敗,他用氣球拍下太空》(啟動文化)、《幸福為何是哲學的問題呢?》(麥田)、《臺灣日式建築紀行》(時報出版)、《一人創業思考法:東京未來食堂店主不藏私的成功經營法》(日出),共著《現代日本的形成:空間與時間穿越的旅程》(遠足文化)。
譯稿賜教及工作聯繫:looky.kao@gmail.com
【預購】情批◎阿尼默
Regular price $38.00內容簡介
◎此書讓阿尼默於2021年再度得到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情批》自28國/地域的21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得到年度主題「Poetry」的評審優選獎。連續兩年得到大獎,連波隆那主席都直呼太難得!
作者簡介
【預購】怎麼吵(How to Fight)◎一行禪師(譯者:張怡沁)(繪者:王春子)
Regular price $18.00就會看到我們的「仇人」也在受苦。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
怎麼吵
◆忙碌的現代人往往忘記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是什麼滋味。本系列用不囉唆卻發人深省的簡短段落,讓人在紛擾世界中,隨時隨地,念念清明。全套完整收集,體會一行禪師的日常禪法。
◆一行禪師的方法非常直觀,從聆聽、感受下手,講的是一般人都能體會、理解的方法。尤其是被忙碌生活節奏拉著走的都市人,更能在一切回歸簡單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碰觸生命的肌理,實實在在感受生活的喜悅。
◆繁體中文版佐以台灣知名插畫家王春子的作品,陪伴你重新體驗「吵與和」的單純與美好。
本書主張,透過覺察力,還有對自己和他人的仁慈之心,學習去鬆綁我們與憤怒、依賴、妄想的連結及其帶來的束縛。一行禪師以一貫清晰的理路、慈悲的感染力及幽默感,指出我們一般人在生氣、挫折、失望、錯覺的情境中,是如何反應。同時介紹切實的方法,來轉化我們的想望與困惑。如果人人都學會善待自己的痛苦經驗,就能幫助其他人跨越類似的障礙,讓世界更美好。
《怎麼吵》是【跟一行禪師過日常】系列的第六本,提供簡單明瞭的指導,任何想要探索正念禪修的人都能深受啟發。書末「和平與和解的練習」列出實際可行的步驟,讓你感受何謂「苦他人之苦,減少無謂的紛爭」。
***
對一行禪師的禪法有興趣者,請洽:
亞洲應用佛學院(Asian Institute of Applied Buddhism)
以一行禪師及梅村承傳的應用佛學及修習中心
pvfhk.org/
地址:蓮池寺 香港大嶼山昂坪村
電話:(852) 2985-5281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一九二六年生於越南,十六歲在慈孝寺出家,一九四九年受具足戒,為臨濟禪宗第四十二代、越南了觀禪師第八代傳人。
一九六○年赴美普林斯頓大學研讀比較宗教學,並於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講學。持續推動反戰運動。一九六七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一九七三年越南政府取消他的護照,自此離開越南,流亡法國。目前住在法國南部的禪修中心「梅村」(一九八二年創立),由僧俗弟子協助到世界各地帶領禪修活動,宣揚正念生活的藝術。
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位禪師,教導正念禪修長達七十餘年,暢銷作品包括《幸福》(Happiness)和《當下自在》(Being Peace)。
譯者簡介
張怡沁
台大政治系學士,紐約大學碩士,曾任新聞記者、金融公關與出版編輯,現專事翻譯與修習瑜伽哲學。
【預購】漫畫哲學經典套書◎蔡志忠
Regular price $129.00集結數十年創作晶華——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
我從來不敢抱有這種想法,企圖由一本書道盡一切真理;而讀者也從未寄望藉由一本書,便成為那一門學問的博士。我想做的只是讓讀者能透過一個鐘頭看完一本漫畫,因而對東方思想有概略的瞭解,進而引發興趣自發性地去學習。——蔡志忠
漫畫哲學經典之一——儒家思想
二十一世紀是華人的天下,又怎能不讀懂中國文化!
經典的魅力+最有系統的解讀
連環漫畫+淺顯易懂的白話文
=四書的最佳入門書籍
本書是蔡志忠反覆閱讀了先秦儒家典籍後,投入自己的熱誠,將兩千年前艱深不易理解的古文,化解為輕鬆好閱讀的漫畫。他總認為,未來是華人的天下,而不懂得老祖宗的智慧,又怎麼能說自己是個文化人!因此他發願以自我最擅長的漫畫,幫助所需的人走往瞭解古人哲思的大道。
本書蒐羅〈孔子說〉、〈論語〉、〈孟子說〉、〈大學〉、〈中庸〉等儒家經典,囊括四書的精華,有助讀者透悉儒家學說,輕鬆領略孔孟思想的核心。
閱讀經典,不再需要看難懂的古文、翻閱厚厚地注釋,只要隨著蔡志忠的腳步,讀懂經典也可以很easy!
漫畫哲學經典之二——佛學思想
讀懂佛學解脫、無苦之道,做自己身心的真正主人。
理解佛陀思想,一眼就懂佛學最經典的《心經》與《法句經》。
最輕鬆的佛學理解方式,便是閱讀蔡志忠的漫畫。
蔡志忠鑽研佛學已經數十年,家中滿滿收藏著佛學書籍以及佛陀造像,信手拈來,就是對於佛學深入的體悟。三十五歲後,他總想著人生該為他人做一些事情,而將佛理化為簡單易讀的漫畫,自然在他的人生規畫之中。
佛教東傳而來,經過代代不同的解讀與翻譯,文字離現代人越來越遠,要在短時間內透悟佛法是相當困難的事。因此閱讀蔡志忠的佛學漫畫是一種享受,無需在字句間苦苦思索,只要隨著他的漫畫,聽他一篇一篇地告訴我們佛說法的內容,以及對於佛學經典的深入淺出的解讀,自然而然,就跨進了佛學大門。
本書收錄〈佛陀說〉、〈法句經〉與〈心經〉三書,以簡單洗練的線條人物、富有智慧的佛語,引讀者領略佛學之道。
漫畫哲學經典之三——道家思想
破解老莊玄學的藩籬。
將形而上的思想語言,化為淺顯深入的大道。
本書由連環漫畫〈莊子說〉、〈老子說〉與〈列子說〉組成,老莊思想是中國道家的起源,也是一般人最難讀懂的著作。尤其是《老子》,因言語上的隱喻與虛無,一直難以解讀;《莊子》則著重寓言故事,雖然輕鬆活潑,但因為古文與現今語言的距離,而使得許多人退縮。蔡志忠將這些中國經典道家思想化為簡單易讀的連環漫畫,幫助讀者快速進入道家世界。
這本《漫畫道家思想》的圖像尤其精采,因為老莊的玄幻與擅於比喻,畫面處處充滿活潑、新奇、張力與想像,讓人手不釋卷。
看蔡志忠解讀老子清淨無為的理念,以及莊子的妙語機鋒、善用譬喻,再看列子對於道學的解釋與實踐,會發現原來理解老莊玄學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漫畫哲學經典之四——禪宗思想
公案故事+連環漫畫=最輕鬆有趣的禪學書
凝鍊而活潑漫畫人物+禪學警語=最直接的頓悟
漢末佛教東傳而來,融入魏晉思想的玄虛空無後,發展出中國特有的禪宗佛學,並在東土開枝散葉、發揚光大,成為一時顯學!
禪宗講求機鋒公案與頓悟的原則,雖然充滿活潑朝氣,但也因修行的艱難,使常人不易理解。這本《漫畫禪宗思想》,收錄〈禪說〉、〈六祖壇經〉與〈金剛經〉,將禪學最入門的幾部經書化為連環漫畫,使讀者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讀懂禪學,直指禪門最菁華的概念。
看蔡志忠以漫畫故事解讀禪宗公案,是輕鬆且快意的,每則故事的末尾則會附上他鑽研禪學多年得來的短短警語,對於體悟禪學極有幫助。
放下「自我」,朝修心的路途而去,走入「無我」而悟道,達到禪學清淨自在的境界,其實很簡單。
作者簡介
蔡志忠
1948年出生於彰化縣花壇鄉。4歲半時因為父親送的一塊小黑板,找到了人生志向,從此心無旁騖地朝著漫畫家道路前進。15歲時,將作品寄至台北集英社,接到錄取電話後決定休學,帶著250元隻身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市場,創下總銷量5千萬的佳績,銷售版權通行世界60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2010年,發表閉關10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構物理公式,並以此套書入圍第35屆金鼎獎。
2013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50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2015年,蔡志忠因為對禪學深刻的體會,推出以禪為主題的筆記套書《四季禪》。2016年推出《中國哲學經典解密》系列套書,包括《論語解密》、《莊子解密》、《菜根譚解密》、《心經解密》和《禪說解密》等。
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型塑人物,將傳統的哲學典籍、諸子百家思想、中國佛理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在幽默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蔡志忠大事記
1963年 從故鄉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
1971年 出任光啓社電視美術設計。
1977年 成立遠東卡通公司。
1981年 卡通作品《七彩卡通老夫子》,獲「金馬獎最佳動畫」影片獎。
1981年 開始在台灣、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報章雜誌長期連載四格漫畫。
1985年 獲選為全國第二十三屆十大傑出青年。
1987年 《自然的簫聲──莊子說》出版,蟬聯暢銷排行榜十個月。
1989年 陸續推出《老子說》、《莊子說》等經典漫畫,以及《漫畫行腳》、《漫畫動物園》等不同風格作品,作品譯本在全球已達四十幾種語言。
1992年 開始學習水墨創作。《蔡志忠經典漫畫珍藏本》出版。
1993年 口述自傳《蔡子說》出版。
1994年 《後西遊記》獲第一屆漫畫讀物金鼎獎。
1996年 到香港參加阜際杯橋牌賽,比賽結束返台後閉關研究物理,並自創科學、數學公式。
1999年 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
2009年 推出《漫畫天才巧克力》、《漫畫天才學習法》二書,激勵讀者開發自己成為人才。
2010年 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
2011年 獲第二屆金漫獎「終身成就獎」。彩色漫畫《參禪步道》問世。
2013年 出版數年來對於中國經典思想的集結大作《漫畫儒家思想》、《漫畫佛學思想》、《漫畫道家思想》、《漫畫禪宗思想》。
2015年 開始拍攝動畫電影《功夫少林寺》、《武聖關公》。
2020年 於少林寺剃度出家,法名「釋延一」。
【預購】蔡志忠漫畫後西遊記◎蔡志忠
Regular price $98.00取經天團2.0陪你爆笑上西天
看「星二代」如何打敗「妖二代」
東方猴王大戰西方精靈
八十一難全面升級,且看他們殺出一條新絲路!
經典簡介
明代吳承恩的章回小說《西遊記》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經典著作,更有「四大名著」之一的美譽。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與沙悟淨赴西天取經的故事百看也不膩,師徒四人一路上遭遇各式妖魔鬼怪:牛魔王、鐵扇公主、紅孩兒、白骨精……,關關難過關關過,成功將佛教經典帶回大唐,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
《後西遊記》是《西遊記》三大續書之一(另兩者為《續西遊記》、《西遊補》),共四十回,作者不詳,僅標明「天花才子評點」。該書主要劇情是唐憲宗年間,唐玄奘取得的真經遭貪僧歪解,如來封了經書,令唐玄奘選取經人去靈山求得真解。唐玄奘選得大顛和尚(唐半偈),又集合了孫小聖、豬一戒、沙彌前往西天取經,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抵達靈山見佛,求得真解。
漫畫亮點
芙莉蓮先靠邊,星二代出頭天!看西遊記英雄後代重啟取經之旅
你喜歡芙莉蓮打敗魔王後,與新夥伴再度踏上旅程的故事嗎?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漫畫大師蔡志忠爆笑改編的《西遊記》續集!話說唐僧師徒辛苦取經回來,正準備安享仙福,卻發現凡間把經文解讀得亂七八糟。看不下去的佛祖一拍大腿,決定推出「取經天團2.0」來再戰江湖!
• 少林寺的呆萌弟子「唐半偈」,被皇帝親自欽點出山
• 孫悟空的搗蛋後代「齊天小聖」,從石頭迸出來就開始耍猴戲
• 豬八戒的第三十二代孫「豬一戒」,遺傳了祖先愛吃懶作與花心的本領
• 沙悟淨的傳人「忍者龜沙彌」,在流沙河苦苦修煉了百年
好奇這群奇葩組合會碰撞出什麼驚天動地的笑料嗎?《後西遊記》保證讓你笑到流淚、笑到岔氣!
東西方名著夢幻聯手!《後西遊記》竟有米老鼠、忍者龜還有神燈精靈?
《後西遊記》驚喜連連!唐半偈率領齊天小聖、豬一戒和忍者龜重啟取經之旅。首戰竟遇上自卑的「缺陷大王」米老鼠!更有牛魔王與玉面鬼母之子「黑孩兒」,從阿拉伯帶回神燈精靈和魔毯。東方猴王大戰西方精靈,《西遊記》與《天方夜譚》跨界合作,看來我們的取經小隊不僅要對付妖魔鬼怪,還得應付各種流行文化的惡搞挑戰?
電玩界有《黑悟空》,漫畫界有「黑孩兒」大戰「齊天小聖」!
現象級電玩《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掀起不少話題,臺灣漫畫界也有「漫神話」強勢來襲!這次「齊天小聖」孫小聖不打紅孩兒,改跟「漫神話」原創角色的「黑孩兒」一較高下。
喝過洋墨水的黑孩兒可不是省油的燈,為了對付孫小聖有備而來,請到超強外援「神燈精靈」來助陣!神燈精靈號稱「三冠王」,不僅是打擊王、打點王還是全壘打王,究竟孫小聖要如何接招,才能成為本土之光呢?
妖怪也懂多元性別!超前衛「陰陽大王」閃婚成家領先數十年
在陰陽二氣山中,住著一對「陰陽大王」:性格剛烈的「陽大王」是女性,偏偏愛女人,渴望成為男人;而「陰大王」雖是男性,卻喜好女裝,只愛男子。兩人相遇一拍即合,閃婚成家。「陽大王」掌控神奇變變球,能隨意變幻各種球具,甚至算命謀生;「陰大王」則持無敵照妖鏡,妖魔鬼怪見之膽寒。面對這對奇異的陰陽大王,孫小聖一行人將如何破解?
就是不放過諧音哏!看「君子國」如何魔改孔子名言
不只臺灣人愛諧音哏!取經天團2.0來到君子國,他們個個體型巨大,因為「君子不『重』則不威」。吃飯絕對不分別人,正應「『量』小非君子」。喝酒都只喝1%濃度,因為「君子之交淡如水」。想知道唐半偈一行人在君子國遇到哪些奇事嗎?快來翻開《後西遊記》吧!
作者簡介
蔡志忠
1948年出生於彰化縣花壇鄉。4歲半時因為父親送的一塊小黑板,找到了人生志向,從此心無旁騖地朝著漫畫家道路前進。15歲時,將作品寄至台北集英社,接到錄取電話後決定休學,帶著250元隻身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市場,創下總銷量5千萬的佳績,銷售版權通行世界60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2010年,發表閉關10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構物理公式,並以此套書入圍第35屆金鼎獎。
2013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50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2015年,蔡志忠因為對禪學深刻的體會,推出以禪為主題的筆記套書《四季禪》。2016年推出《中國哲學經典解密》系列套書,包括《論語解密》、《莊子解密》、《菜根譚解密》、《心經解密》和《禪說解密》等。
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型塑人物,將傳統的哲學典籍、諸子百家思想、中國佛理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在幽默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蔡志忠大事記
1963年 從故鄉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
1971年 出任光啓社電視美術設計。
1977年 成立遠東卡通公司。
1981年 卡通作品《七彩卡通老夫子》,獲「金馬獎最佳動畫」影片獎。
1981年 開始在台灣、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報章雜誌長期連載四格漫畫。
1985年 獲選為全國第二十三屆十大傑出青年。
1987年 《自然的簫聲──莊子說》出版,蟬聯暢銷排行榜十個月。
1989年 陸續推出《老子說》、《莊子說》等經典漫畫,以及《漫畫行腳》、《漫畫動物園》等不同風格作品,作品譯本在全球已達四十幾種語言。
1992年 開始學習水墨創作。《蔡志忠經典漫畫珍藏本》出版。
1993年 口述自傳《蔡子說》出版。
1994年 《後西遊記》獲第一屆漫畫讀物金鼎獎。
1996年 到香港參加阜際杯橋牌賽,比賽結束返台後閉關研究物理,並自創科學、數學公式。
1999年 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
2009年 推出《漫畫天才巧克力》、《漫畫天才學習法》二書,激勵讀者開發自己成為人才。
2010年 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
2011年 獲第二屆金漫獎「終身成就獎」。彩色漫畫《參禪步道》問世。
2013年 出版數年來對於中國經典思想的集結大作《漫畫儒家思想》、《漫畫佛學思想》、《漫畫道家思想》、《漫畫禪宗思想》。
2015年 開始拍攝動畫電影《功夫少林寺》、《武聖關公》。
2020年 於少林寺剃度出家,法名「釋延一」。
【預購】性別多元宇宙:跨性別生命故事集◎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Regular price $30.00 ★ 第一本跨性別生命故事集,多位跨性別者現身說法、第一手告白。
★ 跨性別,就是跨越性別本身定義的人。
★ 不同年齡、不同職業與社會處境的多元故事。
★ 刻畫跨性別者的內在不安與衝突和外部影響,故事生動細膩。
★ 豐富實用附錄,熱線影音節目與醫療資源彙整。
看見跨性別者的真實人生
即使是現今在性別環境上堪稱相對開放多元的台灣社會,對於跨性別的理解也才剛開始。尤其是近年來從體育到法律領域上各種關於跨性別的討論,即使在相對開放包容的意見中,難免還是擺脫不了二元性別框架。
同志諮詢熱線協會關注跨性別議題的時間也已經有二十年了。從早期跨性別義工的參與、成立跨性別工作團隊,到正式成立跨性別小組,辦理各種聚會、講座、工作坊、家庭晤談、支持團體,乃至二○一九年主辦第一屆跨性別遊行至今,熱線一直站在第一線支持跨性別、進行社會教育與倡議。本書是熱線的跨性別小組努力多年呈現的二十一篇跨性別真情告白,透過自述或訪談,瞭解跨性別者的真實生命,從內在的心理變化、自我思辨過程,到外在的社會規訓、法律制度、醫療資源取得、人際關係、職業選擇的影響與調適。
書中的真實故事從年輕到年長,經歷不同時代社會處境、不同職業背景的跨性別生命軌跡。女跨男的學校老師,不斷在校園中被學生詢問是男生還是女生;性別氣質不明顯的孩子,在國中校園被老師訓斥「可不可以正常點」;也有受訪者活到退休,才知道性別可以改變,但卻因為年紀大身體無法承受只能放棄手術;也有故事主角以男性身分與男性及女性交往過,再變成女性身分與女性及男性交往過;也有人是喜愛自己生理男性的身體,卻也愛以偽娘的樣貌與人交流。故事中廣泛觸及跨性別遭遇的各種生命議題,展現跨性別突破性別框架的各種思考與衝撞。
書中特別收錄實用的附錄,包括:「跨性別相關名詞小辭典」,幫助讀者瞭解跨性別文化;「熱線Podcast頻道跨性別主題節目」及「熱線YouTube頻道跨性別議題短片」,透過活潑生動的影音節目,提供讀者深入認識跨性別真實生活、社會處境與生存困境;「全國跨性別醫療資源彙整」,詳細蒐集各地區醫療資源,幫助跨性別朋友在這崎嶇二元社會中減少就醫障礙。
希望透過本書,看到如同多元宇宙般與我們不同卻又再真實不過的生命故事,讓我們不再固守二分法的性別框架,可以理解不同選擇的心路歷程。
同聲推薦
UG(社群變裝名人台灣變色龍)
尤美女(前立法委員、同婚法案主要推動者)
胡郁盈(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飛利冰(布農族變裝皇后)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兼社科院院長)
黃明真(跨性別教師、2024年師鐸獎得主)
劉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作者簡介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成立於一九九八年六月,關注台灣同志平權運動、致力改善LGBTQ+同志處境,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全國性同志機構。現有工作小組:接線、家庭、教育、愛滋、老同、性權(青少年)、親密關係、跨性別,以及南部辦公室。由十三位專職人員帶領超過四百位義工推動各項同志議題倡議、教育及社群服務工作。(hotline.org.tw/)
採訪撰文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跨性別小組
熱線跨性別小組於二○一一年年底成立,希望為跨性別社群帶來更多支持與資源。小組每年舉辦多場跨性別聚會與跨性別主題講座,也於網站上彙整全國跨性別醫療資源,並編寫《跨性別醫療手冊》。同時也努力讓社會大眾更認識跨性別,除了受邀演講外,也推出Podcast節目「喜咧跨蝦米」,分享跨性別朋友的各種經驗,並於二○一九年首次舉辦第一屆台灣跨性別遊行。
【預購】只能用4H鉛筆◎朱宥勳
Regular price $30.00作者簡介
【預購】樂進未來:台灣流行音樂的十個關鍵課題◎李明璁
Regular price $30.00 台灣流行音樂,從來不只在台灣流行,在中國、港澳、新馬與東南亞、乃至美國各地華人社群,皆深受大眾喜愛。然而,當全球化與數位化兩股力量衝擊不斷,各國音樂產業皆面臨巨大革命。站上更艱難也更華麗的挑戰舞台,曾經擁有市場優勢的台灣音樂人,該如何重新展演自身?
我們是否過度急躁地尋求藥方、想速成模仿他國?
或者仍在眷戀昔日榮景、續炒冷飯而不思創新?
毫無疑問,我們必須有更多的討論思考和行動選擇。
本書由台大社會系教授李明璁帶領的團隊,歷經一年的資料蒐集與訪談,歸納出台灣流行音樂當前發展的十個關鍵議題,
並邀請二十位重量級音樂工作者及評論家,從十場深入的焦點對談出發,談群眾募資、數位串流、實體販售、展演空間、演唱會、獨立廠牌、跨界連結、中國市場、韓流啟示與在地扎根。
期待這份給新世代音樂工作者與聆聽者的重要備忘錄,
能協助台灣流行音樂打通經脈、活絡氣血,勇往直前。
作者簡介
統籌企劃/李明璁
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開授音樂社會學、視覺社會學等課程。研究領域涵蓋大眾文化與東亞社會、媒體消費與性別認同、身體反抗與社會運動等。曾主持文化部「國民小學認識流行音樂輔助教材」計畫、參與創辦《cue.》電影雜誌、擔任過文化研究學會理事、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與臺灣智庫顧問。亦曾協助重要文化獎項之評審如金鼎獎、金鐘獎、金視獎、台北電影節、文化部流行音樂旗艦計畫與獨立音樂出版獎助等。以中文發表的學術論文,曾刊登於《台灣社會學刊》、《新聞學研究》、《文化研究》、《戶外遊憩研究》等國內重要期刊。另著有個人散文集《物裡學》(2009),短篇小說集《Rock Moment》(2014)。
【預購】無字奇境:安靜之書與兒童文學 Meraviglie mute: Silent book e letteratura per l’infanzia◎瑪伽拉·特魯斯(Marcella Terrusi)(譯者:倪安宇)
Regular price $63.00 波隆那童書展資深顧問的
「無文字繪本」研究與閱讀提案
藍劍虹(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專序推薦:
「以眼睛傾聽──觸動語言之外的感受,令人達致藝術體驗。」
「當書寫文字保持靜默,思索、遊戲、源源不絕的創意、凝視和驚奇就會出現。」
沒有文字的圖畫書——安靜之書(silent book),是出版人、作家和藝術家們為孩子們提供新的閱讀可能性的勇氣果實;它們集結了插圖、繪畫、漫畫、攝影、電影、文學、默劇、音樂等各種形式的藝術,匯流為圖像書籍的敘事語言,調校我們的目光,邀請我們體驗奇蹟和迷失方向,深潛於自由想像中,重新測定與「語言/文字」間的微妙關係。
本書試圖以開創性的批判角度進行書寫,透過豐富的多國繪本研究,大小讀者回饋,並藉由詳細且優美地闡述作品圖像帶來的啟發與反思,可作為觸及一般大眾在美感和詩意教育的工具書,也是台灣出版市場與兒文學術圈目前相當難得的無字圖畫書專門論著。
這本《無字奇境》是擔任波隆那童書展顧問多年的特魯斯對無字書的全面觀察與鑽研成果,字裡行間也傳達她在關注過程累積的幸福感,更是熱情導遊──儘管相較於文字作品、有字繪本,無字書的閱讀路徑,似乎有些曲折難測,卻像在充滿這世界各種聲音、詩意與感性的迷宮中展開未知探險和優游,趣味盎然地與等待指認的人類文明、智慧、幽默與無盡大自然邂逅,而得以從容體驗、回味妙不可言的童稚之美。
本書分為三部分:
一、「論述」:說明「無字書/無聲書」此一研究主題相關的爭議,也從「無字書說了什麼」這個基本提問展開思考,進而探究「如何讀無字書」(且不同於閱讀文字書、有字繪本),其敘述模式如何作用、「與讀者一起」?
二、「歷程」:勾勒與這類作品相關的發展歷史脈絡,對創作者、出版者以及讀者的啟發,以及評家、作家們如何討論,有哪些至今仍值得注意的觀點?
三、「發展路線」:以探索兒童文學的想像議題的方法,討論多部無聲文學繪本佳作的創作核心與美學,例如驚喜、變形、靜謐、空白、小與大、循環、關係、記憶、茫然、野性、歡樂等;藉此探索作家們如何透過視覺設計,幫助讀者在無字書中「看見」、喚起那些無法或不易以文字言說的,看不見的情感、祕密、心事、夢想。也提出許多給教育者、創作者參考的,引導小讀者們閱讀無字書的眉角。
各方推薦
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在此理論情感兼備的著作中,我們因此能夠跟著走進無字書的世界。作者讓我們更加相信,無字書也能說出最豐富的故事。跟著作者的選書,翻閱無字書,不論你是讀者還是創作者,一定都能獲得滿滿的閱讀樂趣。」——陳培瑜(立法委員)
「對希望使用連續圖像敘事的創作者來說,了解如何藉由有限元素建立能被他者進入的空間,為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而本書不只提供給專業人士,更從不同面向細談無字書的趣味,當讀者從毫無頭緒到逐漸感受文本之外,還有另一個世界,無字書,是擴展這特殊閱讀體驗的起點。」——黃一文(繪本作家)
「當『無字繪本』被置換成『安靜的書』——義大利研究者瑪伽拉・特魯斯翻轉了我們對繪本的分析角度,讓我們發現過往在無字繪本中未曾相遇的詩意與美。」——游珮芸(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通常別人問我為什麼我畫的書沒有字,我會說:因為沒有需要,所以就不加了。看完這本書裡面不同的例子,覺得無字書有很多可能性。
無字書可以向前讀,向後讀。無字書可以讓讀者變成發聲的那一位。無字書不會灌輸資訊給我們,反而可能令我們更加迷惘,但這可以鍛鍊我們的腦筋和想像。」——廖倍恩(插畫家)
「當一本繪本裡只有圖畫存在時,其實它說得更多。」——薛慧瑩(插畫家)
「從1932年Ruth Carroll創作的第一本無字書《What Whiskers Did》,無字圖畫書從單純以圖敘事的『默片』,至今成為創作者引領讀者發揮想像和創意,突破框架的閱讀遊樂場。這本書的作者瑪伽拉.特魯斯宛如熱情精熟的導遊,透過層層抽絲剝繭的解析,引領我們走進這個安靜的閱讀奇境,無論是讀者或創作者,都能在其中盡情的享樂與拾穗!」 ——劉清彥(童書作家與金鐘獎兒童節目主持人)
「我很常聽到成人說:『我不知道要怎麼讀沒有字的繪本。』或是因為『無字』,而刻意將某些書排拒於購買的名單之外。但我卻不曾聽過有小孩說『這沒有字我看不懂』,他們總是生猛地跳進圖畫之中,嘰哩呱啦,或指認或詮釋,賦予圖像意義。本書以純圖像的作品為主題,不只帶領讀者聆聽安靜中的眾聲喧譁,更看見文字之外的各種可能性與魅力。請帶著你對無字書的不安與期待同行,一同踏入書中,看看作者瑪伽拉.特魯斯如何以文字解析『無字』這塊新鮮陌生的奇妙天地。」——藍依勤(繪本星球212-7版主)
───共同推薦
(姓名筆劃序)
作者簡介
瑪伽拉·特魯斯 Marcella Terrusi
義大利波隆納大學生命質量科學系助理教,教育學博士。長期擔任波隆那童書展的科學顧問,參與表彰國際知名的藝術家、插畫家和出版商,並策畫相關計畫與展覽。曾於波隆那的Giannino Stoppani兒童書店接受書商培訓,在Accademia Drosselmeier學會擔任策展人和教師,在烏爾比諾(Urbino)的高等藝術產業學院(Istituto Superiore Industrie Artistiche, ISIA)教授繪本歷史。曾擔任2009年BIB(布拉迪斯拉發雙年展)與2024年Premio Strega Ragazze e Ragazzi 等國際評審團成員。
主要研究專長包括兒童文化、文學史和兒童國際出版領域,已出版兩本專著以及許多關於圖畫書和兒童生活的文章,領域涵括戶外教育、時尚和服裝、視覺敘事、兒童閱讀權……等。
她對無字書的研究面向,跨及許多不同層面,除了關注作品與創作者,還包括對移民兒童和各年齡段讀者的實地研究,並對出版業進行深入了解。集大成的著作《無字奇境》(2017)是義大利第一部完全致力於無字書籍的跨地域研究論述,巧妙結合了扎實調查與詩意筆調,更於2018年在義大利獲得了年度最佳教育專著獎。
譯者簡介
倪安宇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威尼斯大學義大利文學研究所肄業。旅居義大利威尼斯近十年,曾任威尼斯大學中文系口筆譯組、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專任講師,現專職文字工作。譯有《魔法外套》、《馬可瓦多》、《白天的貓頭鷹/一個簡單的故事》、《虛構的筆記本》、《玫瑰的名字》、《巴黎隱士》、《在你說「喂」之前》、《在美洲虎太陽下》、《困難的愛故事集》、《收藏沙子的人》、《最後來的是烏鴉》、《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等多部。
【預購】深夜圖書館的宵夜◎原田比香(譯者:高彩雯)
Regular price $31.00放下生活繁瑣的念頭,花一些時間來這間圖書館待著吧!身心五感都被好好地餵養,休息完畢再出發٩( ᐛ )و
作者簡介
原田比香(Harada hika)
1970年生於神奈川縣。2005年以《小王子2號》獲第34屆NHK創作收音機日劇大獎。07年以《無法開始的紅茶時間》獲第31屆昂星文學獎。以《三千圓的用法》獲得宮崎書大獎。尚有《老人旅館》、《錢包起舞》、《古書食堂》、《一橋桐子(76)年的犯罪日記》《午餐酒》系列、《三人屋》系列、《先從這個開始吃》、《口福食譜》等諸多著作。
譯者簡介
高彩雯
臺灣大學中文系、中文所畢業,東京大學亞洲文化專攻博士課程修畢。現為中日文譯者,譯有:《臺灣日式建築紀行》、《臺南日式建築紀行》、《一人創業思考法:東京未來食堂店主不藏私的成功經營法》、《平家物語 犬王之卷》、《skmt坂本龍一是誰》、《大叔之牆》等。共著:《現代日本的形成:空間與時間穿越的旅程》、《水水蘭陽,百年電火》等書。譯稿賜教及工作聯繫:looky.kao@gmail.com
【預購】蔡志忠漫畫鬼狐仙怪【6冊合售】◎蔡志忠
Regular price $178.00 中國文學史上的「鬼狐仙怪」大集合!
漫畫大師蔡志忠神鬼改編,女鬼、怪馬、蛇妖群魔亂舞
你想到的、想不到的各種劇情,六冊套書一次滿足!
冥婚始祖聶小倩、寧采臣,上演爆笑第六感生死戀!
唐朝富二代敗光家產,只好「與神同行」逛地獄?
喵的多重宇宙!此生貓狗不兩立,來世竟要當家人?
——等等,這不是《聊齋誌異》嗎?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
【經典簡介】
說到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鬼怪小說,你會想到什麼?首先不得不提的一定是家喻戶曉的清代鬼怪小說——《聊齋誌異》。蒲松齡的《聊齋誌異》蒐集了長年流傳的奇聞軼事,以仙、狐、鬼、妖的故事反映當時的社會風氣,不僅內容趣味,許多故事更暗示了「鬼比人還要有情義」的諷刺意味。
而宋代李昉等人編纂的經典小說合輯《太平廣記》,則有高達五百卷內容的含金量,此書將故事分門別類,光是畜獸部就下分牛、馬、驢、羊等,各類神仙鬼怪應有盡有。此外,魏晉南北朝時期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也記錄了當代人物的逸聞趣事,以上三書精彩程度完全不輸現代鬼故事。
擔心這些經典太難讀嗎?那先來看看漫畫大師蔡志忠的幽默改編版本,說書能力不輸《玫瑰瞳鈴眼》盛竹如,保證讓你笑破肚皮,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漫畫亮點】
無論是愛情、科幻、恐怖還是犯罪動作片,你想要的各種劇情一次滿足!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鼻祖!聶小倩與寧采臣的淒美人鬼戀
白面書生寧采臣寒窗苦讀十年,進京趕考卻只能入住荒廟;年方二十就不幸過世的女鬼聶小倩,受樹精所迫前去勾引寧采臣吸取陽氣,結果兩人竟然天雷勾動地火譜出一段「第六感生死戀」!為了取回「鬼妻」,寧采臣斬樹精、劫骨灰,終於如願以償辦冥婚,與鬼變成一家人!
◆與鬼成婚還不夠?看古代書生娶龍女、人獸通婚,跨種族「多元成家」
唐代文人柳毅自小飽讀詩書,進京趕考卻不幸落榜,沒想到回家路上巧遇龍王之女,意外獲知對方飽受夫家欺凌,自告奮勇前進海底龍宮稟告龍王替女兒作主,最終成功英雄救美,抱得「美龍」歸。
陝西貢生安幼輿天性仁慈愛放生,不僅放生小動物,甚至把父母跟家裡的奴僕都一同「放生」。某日他遇上曾被自己放生的三千年異獸來報恩,更結識異獸之女「花姑子」,在歷經遠距相思以及大戰白蛇後,安幼輿終於和花姑子修成正果。
◆唐代《與神同行》!富二代敗光家產,只好下地獄挑戰《魷魚遊戲》?
信義區大撒幣不夠看,唐朝公子哥早就開先例!盛唐富二代杜子春坐擁父親留下來的金山銀山,還屢獲神仙金援相助,一秒幾千萬進出,讓他買地炒房、自家商城開幕直接灑下大把鈔票從天降。
然而揮霍無度的杜子春數度散盡家產,最後只好跟著神仙去修仙,結果被閻羅王招去十八層地獄走一回。且看杜子春「與神同行」前進地府細數一生罪惡,不僅看遍抽舌、刀床,還歷經水火酷刑、賭上性命走過奈何橋,緊張程度堪比《魷魚遊戲》!
◆「貓」的多重宇宙!此生貓狗死對頭,來世竟成一家人?
話說湖南世家有位弟子名叫「甘木人」,當上縣官後推行特考卻評分不公,從此與落榜的讀書人興于唐結仇,興于唐心有不甘向地府申冤,結果兩人竟然雙雙轉世到同戶人家當寵物!
第二世,甘木人與興于唐變身一貓一狗,然而貓狗命運大不同,狗狗興于唐要看門、抓小偷,貓咪甘木人卻整天受「奴才」服務還能吃「熱狗」!量子糾纏的兩人來到第三世,甘木人投胎成王少爺,長大後當上「經營之鬼」,沒想到娶到的女婿竟是興于唐轉世的天才書生孔娘,兩人相愛相殺了三生三世,究竟要如何才能一笑泯恩仇?
◆中華版《變形記》!一覺醒來變青蛙、色狼化身狐狸精,還有恐怖「驢記餡餅」
只知道《王子變青蛙》嗎?這裡還有富商變青蛙!武陵石油商人石憲愛好養蛙、吃蛙,不僅長出青蛙肚,還有青蛙腿般的彈跳力。然而某天一覺醒來,石憲竟然變成大青蛙!究竟他要如何變回人形?這是要拍《變蛙人》了嗎?
賣酒人某乙抓包狐大仙偷喝酒,想藉對方的迷惑幻術前去勾引孫家媳婦,怎料遇上茅山道士來收妖,「人變狐精」慘被當成怪物收服。還有板橋十三娘子開的恐怖客棧,早餐餡餅咬一口,客人全都變驢子?誰快找小千去警告大家:「不能吃太胖喔,會被殺掉的!」
◆先點一首茄子蛋的〈浪子回頭〉……桂林仔靠邊站,周醋要來除三害!
對電影版《周處除三害》中阮經天精湛的演技印象深刻嗎?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漫畫版的「周醋除三害」。為了成為「暴力之王」,地方惡霸周醋要來幹大事,不僅上山打虎,還赴北澤收蛟龍……等等!這隻老虎怎麼有點不一樣,人家臥虎只想當大貓、才懶得跟你打?蛟龍一現身,奇怪?到底是蛇、是蟲、還是尼斯湖水怪?且看周醋如何上山下海越級打怪,從作惡多端的浪子回頭民除害。
作者簡介
蔡志忠
1948年出生於彰化縣花壇鄉。4歲半時因為父親送的一塊小黑板,找到了人生志向,從此心無旁騖地朝著漫畫家道路前進。15歲時,將作品寄至臺北集英社,接到錄取電話後決定休學,帶著250元隻身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市場,創下總銷量5千萬的佳績,銷售版權通行世界60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2010年,發表閉關10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構物理公式,並以此套書入圍第35屆金鼎獎。
2013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50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2015年,蔡志忠因為對禪學深刻的體會,推出以禪為主題的筆記套書《四季禪》。2016年推出《中國哲學經典解密》系列套書,包括《論語解密》、《莊子解密》、《菜根譚解密》、《心經解密》和《禪說解密》等。
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型塑人物,將傳統的哲學典籍、諸子百家思想、中國佛理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在幽默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預購】時間的起源:史蒂芬.霍金的最終理論 On the Origin of Time: Stephen Hawking’s Final Theory◎湯瑪仕·赫托(Thomas Hertog)(譯者:余韋達)
Regular price $49.00——史蒂芬.霍金生前對《時間簡史》宇宙觀的顛覆性修正
由霍金最密切的研究夥伴,宇宙學家湯瑪仕.赫托執筆,回溯他們二十年來的宇宙探索之旅,帶我們一覽這位傳奇物理學家對宇宙起源的最終思考。
霍金去世之前不久,他告訴作者,是時候寫本新書了。本書就是那本新書。作者寫下他們重返並進入大霹靂的旅程,以及這趟旅程到最後如何讓霍金放棄多重宇宙的觀點,改用驚奇的新視角來思考時間起源;這個視角在精神與本質上都深具達爾文主義的色彩,並提供對偉大宇宙設計的全新理解。
為什麼宇宙這麼適合生命發展?這是傳奇物理學家霍金生前最希望解釋的現象之一。二十多年來,霍金與他最親近的學生、朋友與研究夥伴赫托提出了以演化論為基礎、相當具顛覆性的宇宙起源理論:物理定律並非必然以當前的形式存在,而是隨宇宙誕生而出現,並和早期的宇宙共同演化;我們的觀測行為則是讓「萬有理論」成立的基礎。
本書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宇宙探索之作。赫托以清晰深刻的筆觸描繪了霍金的學術與哲學貢獻,提出了他獨特而具前瞻性的宇宙觀。赫托融合了科學理論與科學史,深入分析了科學辯論背後的哲學動機,以簡潔清晰的文筆呈現自哥白尼、牛頓、愛因斯坦以來,物理學界如何從決定論與上帝視角,走到當代量子論、全像原理與「蟲眼視角」,讓一般讀者也能夠理解和享受這個複雜且深奧的主題。
國內推薦
吳俊輝(劍橋宇宙學博士、台大教授)
高涌泉(台大物理系兼任教授)
超級歪SuperY(YouTuber)
謝哲青(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國際好評
真正讓思維拓展⋯⋯回報極大。——《泰晤士報》
關於史蒂芬.霍金最重要遺產的精彩書籍。——《觀察家報》
對宇宙基礎的大膽且激動人心的觀點。——《出版人週刊》
我們的宇宙為何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一切是如何開始的?可能會如何結束?湯瑪仕.赫托與史蒂芬.霍金合作探索了這些令人震撼的問題,由獨特的視角,了解霍金是如何在面對令人生畏的生理障礙,甚至在他晚年困獸之鬥中獲得的驚人洞察力。這本極好的書籍提供了對一個非凡個體、創造過程的深入洞察,以及我們當前對宇宙的了解的範圍和限制。——馬丁·里斯勳爵,劍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物理學名譽教授
史蒂芬·霍金的最終理論在這本出色的易於理解的書中得到了清晰的解釋。作者湯瑪仕·赫托是霍金最親密的合作者之一,讓我們深入了解了霍金作為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以及驚人毅力的人。——格雷厄姆·法梅洛,《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
【預購】圖繪日本料理◎洛兒‧琪耶(譯者:盧慧心 )
Regular price $36.00【預購】與媽祖同行:藝術家朱朱的信仰生活實踐記◎黃朱平(朱朱)
Regular price $31.00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白沙屯媽祖進香、徒步環島全臺媽祖廟、
手繪媽祖各地駐村策展、發行《臺灣媽祖曆》、請媽祖登嘉明湖及走四國遍路……
媽祖教我的事無關崇拜,而是慢慢去感受及實踐身為一個人的過程
我們是大海的孩子,順著洋流乘風破浪,
到流著奶與蜜的地方,不要忘記先民們的篳路藍縷。
我向祢祈求,隨禱即應,聖母媽祖!
願美麗的島嶼能擺脫環境的災害、人為的紛擾。
朱朱因大學時對生活迷惘而向媽祖祈求,感覺得到了回應,於是開始追隨媽祖遶境進香、徒步環臺朝拜各地媽祖廟,更繪製媽祖圖像,於各地駐村、舉辦媽祖藝術展,出版《臺灣媽祖曆》;她還供奉了一尊慈藝媽祖,請媽祖去臺灣各地旅行,同訪不丹和日本四國。累積十多年創作與在地參與,走遍以媽祖(廟)為中心延伸出的生活足跡。
朱朱透過文字重新梳理這十五年來與媽祖同行所見的風景,踏過的土地、遇見的人、交織的故事,彰顯了信仰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命實踐,綿延而扎實。
專文推薦
殷寶寧/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同心推薦
Josie/《走向內在》作者
片倉佳史/旅居臺灣作家
余國信/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總幹事、洪雅書房房主
李乾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林美容/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素素/晃晃二手書店
陳郁秀/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陳璧君/雲林縣文化觀光處處長
雪兒/旅人作家
單彥博/雞籠卡米諾創辦人
楊雅萍/見書店主理人
鄭宇展/Chan Chan's Travel Story 主理人
(依姓名筆畫排序)
遶境、進香、環島苦行、跨越國境朝聖、四國遍路、各地駐村創作、舉辦許多活動展演……朱朱與媽祖同行的旅程不僅僅是宗教上的追求,一步一腳印的踏查如田野調查般細膩詳實,信仰已內化為一種真切的生活方式,過程中的種種反思感悟,強化了仰望,更淬鍊了內在,謙卑虔誠且純粹動人。讀完書,讓人也好想立刻出發去找媽祖啊!——Josie《走向內在》作者
朝聖是向著心中靈性之所向的聖地前行,或是蒐集沿線以媽祖之名的廟宇,出發以後,沿途可能會經歷各種大大小小的挑戰以及各種無法言喻的機遇,要能完成旅途,需要仰賴無數陌生人的善意。跟著媽祖遶境,是從聖地出發,巡行黎民百姓的生活空間,因著神威庇蔭,最能密集體驗善念善行的聚集,感受慈悲的願力,因而心中滿溢歡喜。本書樸實地記錄下朱朱多年來,從事這兩種方向的旅行腳跡,為各種不同的環島或長途健行,多一種想像與觀點。——徐銘謙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朱朱與媽祖同行的故事一直是長距離徒步領域中特別的存在,透過朱朱對臺灣各地媽祖的描繪,不只可以感受到宗教帶來的力量,也能透過朱朱過往的旅程中去了解,臺灣各地對於媽祖信仰虔誠的故事,也因為認識朱朱的媽祖創作,現在工作室牆上都是滿滿的《臺灣媽祖曆》,感覺自己一直都被媽祖保護著!——單彥博 雞籠卡米諾創辦人
指揮手部運動是大腦的工作,朱朱手下的筆是連結心靈的。繪圖經過扎實的練習,除了腦中的擘畫,還有手部的反射與身體記憶,每一筆畫都是累積的美感與經驗。說朱朱筆下的媽祖是連結心靈的產物,因為靜心細看,每一幀作品都像是一種指引,呼喚迷途的人們回到該要走的道路上,並滿溢著祝福。——楊雅萍 見書店主理人
行遍千萬里路,回頭歷歷在目。因為經歷過萬般艱辛,感知生命的可貴,故把所感化作文字圖像,作為媒介,共享福報。這本書,記錄了朱朱這一路來的不容易與正向面對人生的態度,無可取代的生命故事。——鄭宇展Chan Chan's Travel Story 主理人
臺灣臺東人。大學課後與媽祖偶然的談天得到啟發,進而踏上追尋媽祖婆足跡的路。二〇〇八年起開始參與以徒步為主的媽祖進香活動,二〇一〇年徒步環臺後,以線稿白描的方式繪製各地媽祖畫像,累積至今已逾兩百件作品。
二〇一三年舉辦「跟著媽祖去環島:圖文創作攝影展」巡迴各地,並供奉了一尊「慈藝媽祖」。
二〇一四年出版《迺境:朱朱的徒步環島記事》,將徒步環島的心路歷程,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
二〇一九年出版《作度人舟:朱朱手繪媽祖圖集》,將累積十年的作品,以經摺頁裝幀結合「天后領軍,藝術遶境」集章活動,打造一條臺灣的祈福環島之路。
二〇二〇年起,以手繪媽祖圖像結合孔版印刷,條列國定、各縣市民俗文化資產媽祖活動的《臺灣媽祖曆》發行,帶來各地媽祖婆年年的保佑。
隨著時序流轉而遷徙,長期在臺灣各地駐村創作,在旅行中覺察自身與土地、環境之密切,相輔相成,因而以民俗文化及人物為創作對象。手繪黑白線稿、攝影佐以書寫各地的行旅足跡,呈現直觀感受最單純的面貌,表達人與環境之間時空轉換的情感交流。雖然非科班出身,卻帶有獨特的個人風格。這些創作,是她找尋內心寧靜,實踐生命及創作的老師。
Chu's studio 朱朱藝術創作工作室
www.facebook.com/ChusStudio
【預購】巴金森氏症病人的運動◎湯佩芳,黃正雅
Regular price $35.00病友若能好好地接受藥物與物理治療,保持運動的好習慣,維持10-15年以上的獨立自主生活,在目前醫療與健保發達的時代,應該是不難達到的。巴金森氏症是種退化性神經疾病,好發於中老年族群。肢體抖動、僵硬、動作緩慢、肌力減退、平衡與步態不佳、與常跌倒是影響病友日常生活功能與生活品質的主要原因。本書針對不同分期巴金森氏症病友設計各類運動與活動指引。期望除了用藥物控制以外,病友們能藉由適當的運動訓練,延緩功能退化與提升生活品質。
對巴金森氏症病友而言,物理治療師在評估過病友的肌力、肌肉張力、關節活動度、靜態與動態姿勢控制與平衡能力、行動能力如翻身、坐起、站起與坐下、走路與轉彎等功能之後,會為每位病友設計「量身訂作」的個人化運動處方箋,也會教病友怎麼做這些運動才正確。即使已服藥物來改善症狀,病友還是要規律運動,因為規律運動加上規律服藥,才能較有效的延緩退化,讓患者維持較好的動作功能與生活品質,比只靠藥物或只靠運動都好。
臺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臺大醫院兼任物理治療師
黃正雅
臺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臺大醫院兼任物理治療師
【預購】怎麼微笑 How to Smile◎一行禪師 ( Thich Nhat Hanh )(譯者:張怡沁)
Regular price $19.00【預購】變裝的藝術 The Art of Drag◎傑克·霍爾(Jake Hall)(譯者:陳瑄)
Regular price $78.00「只要社會完好無缺,變裝就會存在,抱持異見。」
敢曝,敢言,敢做,敢當。美麗而挑釁。
「假髮從未看起來如此高,眼影也從未如此過分。」
「唯有像這樣美麗而廣博的書,才能向變裝歷史致敬。」
〖裸背精裝〗・〖全書螢光粉特別色印製〗・〖點綴燙金〗
LGBTQIA+ 、平權、藝術、時尚、流行文化研究必珍藏
✶ 「寶貝,看看我。聽我這張吐不出象牙的狗嘴。你以為我有想過要進入主流嗎?」─── 邦尼女士(Lady Bunny)
✶ 「我希望更批判、更龐克和更政治性的聲音,能進佔變裝的中心。變裝的我希望總有一天,能不只被視為膚淺的飾品。」─── 水晶・拉斯穆森(Crystal Rasmussen)
✶ 「變裝個體將在經常被強行安置的地下空間之外,自由自在地生活,並把自己擴散至總是為異性戀身體所預留的日常空間。」─── 流汗媽咪(Sweatmother)
✶ 「謹記我們的力量不只來自對嘴,更來自發聲。」 ─── 潑婦(The Vixen)
變裝,一門戲耍性別的藝術,掙脫了怎樣才像男人、才像女人、才像人的枷鎖。在《魯保羅變裝秀》將變裝文化推向全球的焦點之前,變裝已存在數千年的歷史:變裝存在於西方的古希臘默劇和莎劇的舞台上,也存在於東方的歌舞伎和京劇的魅力之中,在南印度與奧圖曼帝國的傳統舞蹈中,也蘊含著變裝的元素。
一直以來,儘管變裝普遍在舞台上能被接受,在街上卻並非如此,世界各地多少都有打壓街頭變裝者的黑歷史。曾經,多數的酷兒和變裝者廣受暴力和嘲笑,只因他們勇於活著,如今社會逐漸明白,酷兒不只是喜劇和娛樂,他們更是有血有肉的人,厭倦了不被善待。
在迷人的假髮、亮片和睫毛膏之外,本書揭開了「變裝」和戲劇、電影、性別、政治與時尚的交匯,繽紛奪目的插畫分別由三位酷兒藝術家操刀,顏色對撞,表情浮誇,意圖奔放,每一頁都刺激著視覺,洋溢著多元又令人激賞的敢曝之美,引燃人人心中的變裝魂。
▎究竟,變裝表演者在爵士時代與三色堇熱潮時期,分別使出哪些渾身解數,各自獨領風騷?
▎在革命性的石牆暴動之後,又是哪些關鍵人物持續倡議,讓變裝與酷兒文化有機會在電影、電視、實境秀、MV中遍地開花,更在夜店、派對、選美、雜誌、遊行中耀眼騷動?
▎紐約哈林區的舞廳場景,以及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開普敦莫菲文化,為何標誌著酷兒的韌性和群體精神?
▎有哪些機構與組織,為有色酷兒與變裝者提供庇護的空間與爭光的平台?
▎酷兒身懷哪些共同焦慮,之間又有哪些內鬨與分歧?在選美會的幕後,埋藏哪些秘辛與明爭暗鬥?
▎當酷兒們的風采不再埋沒於地下舞廳,面對主流與商業化,將如何滲透、抗衡或對話?
▎大衛・鮑伊、魯保羅、史托米・德拉維利、水晶・拉貝加等人,這些酷兒傳奇分別帶來什麼樣的爆棚魅力與號召力?
自由記者、研究生,研究領域為性別與性相(sexuality),沉迷於與酷兒相關的任何事物。作品內容涵蓋極廣,包括性工作者權益、氣候變遷、時尚次文化和──當然少不了變裝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客戶包括《目眩》(Dazed)、《眨眼》(i-D)、《惡》(VICE)、英國版《時尚》(Vogue)和《花花公子》(Playboy)等雜誌。喜歡看摔角比賽、看狗狗梗圖和吃下與自己體重等重的壽司。
繪者簡介
海倫.李(Helen Li)
來自澳洲的插畫家,現居波蘭華沙。在視覺藝術學院取得藝術創作碩士,合作單位包含Google、Dropbox、Adobe、Redbull和《華爾街日報》等。在客戶委託和私下接案之間,你會發現她埋首於刺青,並與配偶和狗狗一起探索大自然。
蘇菲.柏金(Sofie Birkin)
英國插畫家,和太太與狗狗住在丹佛(太太和狗狗都是身材修長和頭腦聰明的類型)。所創作的圖像鮮艷又饒富玩味,並以包容性的再現、鼓勵人做夢,以及──最重要的──培力(empower)為主題。有機會就會用作品宣傳同志議題,曾為《柯夢波丹》和《花花公子》創作酷兒和跨性別者的包容性插畫。擱下繪圖板時,多半會為了舊物拍賣和鬼故事而情緒高漲。
傑斯賈.辛格.漢斯(Jasjyot Singh Hans)
來自德里的插畫家,現以美國為基地。深受混搭了時尚、音樂和流行的霓虹風格啟發。對舊物始終關心,同時熱衷於當下的一切事物。作品長期以身體影像、性相與身分認同為主題。客戶包括google、《紐約時報》、印度版《時尚》雜誌和Adidas。
譯者簡介
陳瑄
筆名陳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研究所博士生(文學組),亦為兼任講師、影評人及譯者。譯有《中國剩女:性別歧視與財富分配不均的權力遊戲》、《倫敦的生與死:一部關於移民者的大城悲歌》、《卡卡女性主義》、《膠卷同志:當代中華電影中之男同性戀再現》,尤專於性別研究之學術翻譯。
【預購】師徒百景:十六組傳技也傳心的匠人傳承故事◎井上理津子(譯者:劉淳)
Regular price $37.00【預購】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台灣文學百年論戰◎朱宥勳
Regular price $31.00◎由文學戰神擔任「場邊球評」帶團觀戰,特別能看出論戰煙硝裡的個中三昧。
◎台灣文學是從論戰中開始的,小從使用的文字、語言,大到意識形態,台灣文學從來沒有理所當然順理成章這件事,我們現在可以擁有的自由與空間,都是從各種議題一場一場論辯過來的。
整個台灣文學史上,能夠擁有「認識我自己」的空間,
是多麽奢侈的文學願望。
論戰,或筆戰、論爭,在文學創作者間一直都在發生。本書主要關注二十世紀台灣文學的論戰(當時的論戰還是依靠刊物,不像二十一世紀之後主要發生在網路),這些論戰雖然各自在不同年代發生,但每一次的論戰就是一次形塑台灣文學樣貌的歷程。文學參與者們(不只創作者,還有社運人士和學者)直接以理念發聲,「辯」化出我們現今文學的樣貌,和理解文學的態度。
朱宥勳以宛如「場邊球評」的角色,帶讀者來看貫穿二十世紀的十場文學論戰,說故事般進入這些論爭興起的緣由,還有論戰各方的論點,另一方面也用我們現代觀點來看,這些論戰如何影響到我們後世。
這十個「戰場」分別是:
一、新舊文學論戰
二、台灣話文論戰
三、糞寫實主義論戰
四、「橋」副刊論戰
五、現代派論戰
六、關唐事件
七、鄉土文學論戰
八、「台灣文學正名」系列論戰
九、後殖民論戰
十、雙陳論戰
我們現今對台灣(新)文學的觀念,甚至是對(純)文學的理解,都是由這些論戰幾次逐步奠定下來。甚至,台灣文學這個概念,也就是從新舊文學論戰之後逐漸成形的,也可以說,台灣文學史是從論戰中誕生的。認識這些文學論戰的故事,也就回頭檢視了我們自己對文學的品味與認知是怎樣形成的。
一般關於文學論戰的整理,主要都是史料和學術資料,朱宥勳將生硬的史料和論文,以後來者的觀點消化,再以章回小說的形式帶我們重返論爭的核心要點,以及觀察各方怎樣運用戰術策略來打筆戰。讀者可以吃瓜看好戲,看看文人們怎樣彼此相鬥,更深刻的意義還是讓普羅讀者知道,我們現今文學的樣貌和品味思索,是如何一次次藉由創作與論戰交織而成,我們現在的文學樣貌是前代文人一次次辯出來的。
在四、五十年前,連「台灣文學」都還是不能明白講出來的禁忌之詞,很可能獲罪,如今卻是另一番光景。由此更可以看出台灣文學是怎樣透過思想、美學、社會與政治運動慢慢開創成為現今的園地。這是經過近百年來的衝撞,才讓我們擁有認識自己面目、認識這個社會樣貌、擁有自己文學的自由與空間。這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奮戰出來的,是奢侈的文學願望。
本書是朱宥勳「台灣文青養成計畫」的系列作品之一,這個計畫的目標是想全用台灣文學的作品與案例,來解說文學的基本概念。透過台灣文學的作品談「閱讀」、「創作」、「作家」與「文學理論」。透過文學論戰談「文學理論」的《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甫完成,「台灣文青養成計畫」的四塊領域初步都有了一本書,《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搭配重新改版的談「作家」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更新版),讓台灣文學論戰的歷程搭配戒嚴台灣小說家的故事一起閱讀,更可以體會過去百年來台灣新文學如何從無到有逐步建構出至今的樣貌。
名人推薦
向陽(詩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何玟珒(作家)
林巾力(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
邱貴芬(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
洪明道(小說家)
唐捐(詩人、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張誦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亞洲研究系及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
自台灣新文學運動以來,無數文學人都相信「文學能夠改造社會」。但是,若真的問起「文學有哪一次真正改造社會了」,文壇中人大概都只能支吾以對了。不過,鄉土文學論戰至少給出了一次正面的答案。沒錯,就是這一次論戰打開了潘朵拉之盒。它把腐朽的威權體制撞出裂痕,它讓本來被壓抑的思想逸流出來,給了人們一個持守信念的理由。如果沒有鄉土文學論戰,一九八〇年代的「黨外運動」恐怕很難如此風起雲湧。這一次,真的是文學走在社會前面了。——朱宥勳,〈一個詞彙就是一處戰略高地:鄉土文學論戰〉
台灣桃園人,一九八八年生,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曾獲金鼎獎、林榮三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文學獎。
出版過:
小說集——《誤遞》與《堊觀》。
小說連作——《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用虛擬的未來口述歷史結構,以多樣觀點描述一場台灣近未來的戰爭,探索台灣民族共同體的想像。
長篇小說——《暗影》以職棒簽賭案來探索台灣社會的面貌;《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摸索學校教育體制的權力結構問題。
非虛構作品——「作家新手村」系列二書《作家生存攻略》與《文壇生態導覽》,以田野調查精神一五一十描繪神祕的文壇鋩角與求生術;《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分析如何用小說技術來解析世界、說服他人、洞悉讓人混淆的資訊洪流;《學校不敢教的小說》,藉經典小說解讀來分享學校教育裡不會探觸,但卻是許多年輕心靈期待理解的作品。
與朱家安合著的《作文超進化》,教學生培養思辨能力,只要知道人們如何思考、大腦如何運作,就能把文章寫得又快又好。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介紹新世代的小說創作者。與愛好文學的朋友創辦電子書評雜誌《祕密讀者》,曾持續三年不間斷出版當下台灣僅見的文學評論刊物。
也在聯合報鳴人堂、蘋果日報、商周網站、想想論壇等媒體開設專欄。
個人網站:chuckchu.com.tw
【預購】遇見小王子:《小王子》誕生80周年創作紀錄珍藏集(送明信片組)◎安東尼·聖修伯里, 阿勒班·瑟理吉耶, 安娜·莫尼葉·梵理布(譯者:賴亭卉, 江灝)
Regular price $78.00● 大開本全彩書衣典藏版,法國伽利瑪出版社正式授權。
● 收錄逾350幅珍稀手稿、照片、文獻,深入了解作者的創作歷程。
● 台灣版獨家:隨書送兩款珍稀手繪插圖明信片。
小王子的創作過程和生命旅程✕向不朽的文學經典傑作致敬
珍貴圖文影像典藏特別亮相✕ 法國裝飾藝術博物館80周年展覽
✦
傳遞充滿人性和希望的訊息,永恆的故事迴盪於世界近80年。
從聖修伯里的人生走入童話中,用童心去觀看如詩的哲學。
「唯有用心,才能看得清。重要的事物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安東尼・聖修伯里
「簡單地寫作,便是賦予文字觸動你的力量。安東尼.聖修伯里的《小王子》為我們開啟了幾扇人性之門,裡頭不只有他的真實,還有他的幻夢。透過書中淺顯易懂的對話以及簡潔風(ligne claire)的水彩畫,他邀請我們抓住事物的本質。他的話,同時既是對所有人說,也是對每一個單獨的個體說,在寓言故事裡巧妙地融合了兩種語言:私密的語言,以及普世的語言。他故事中的每一個場景都融入了想像與真實。『人們在星星中找尋自己的真相』,他在《風沙星辰》裡這麼寫到。這並非胡言亂語,因為安東尼.聖修伯里不是信口胡言之人:他欲將親身經歷過的、想過的、夢過的所有人性的素材與世界的天高地厚都寫進《小王子》。『我們知道,童話故事是生命中的唯一真理。』
這些插畫與文字,都是聖修伯里的回憶;而整個寓言故事則是他的情感表現,久遠的童年與精彩的一生所凝聚的情感,盼此濃情熱烈不滅、永不冷卻。即便時日不長,但願此情永在。聖修伯里的擔憂也在於此:有什麼比情感更為短暫易逝?故事中的小王子能不能活下來嗎?他還會被後人閱讀、理解並喜愛嗎?這個問題對聖修伯里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本書在美國出版的那一天,他已經啟程前往北非執行軍事任務了。他當時便知自己的生命猶如走在鋼索上,命懸一線。還沒寬慰家人,怎便前往犧牲?
從來沒有一本法文寫成的書能在全世界傳播地那樣廣、那樣長久,從一九四三年四月第一次在美國出版開始算起,很快就要滿八十年了!而安東尼.聖修伯里的傑作也會繼續觸動男女老少讀者的心,揭露人們生命中難以觸及的部分。少有書籍能夠做到這點。
故事是普世珍寶,充盈了豐饒的世界寶庫,而在此其中,小王子佔有一席之地,在他的小行星上,他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安東尼・伽利瑪(伽利瑪出版社社長)
內容簡介:
聖修伯里的《小王子》於一九四三年在紐約出版英文版與法文版;一九四六年時,再由法國的伽利瑪出版社出版法文版本。在二〇二三年,將是它誕生的第八十周年。在世界各地,有許多人是陪伴著《小王子》這個故事一起長大的,全世界的翻譯語言也超過兩百七十種。即使到了現在,這個充滿詩意和哲思的動人故事,依然在每個熱愛生命的人的心中。透過許多未出版和公開的寶貴圖像和文字,法國伽利瑪出版社特別策劃此本書,搭配在二〇二二年在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舉辦的特展,同樣展示了來自紐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使廣大的讀者能去理解這個撫慰人心的純粹與幻想故事背後的誕生過程,也能再次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事物的本質。
在以作家身=受人矚目時,聖修伯里是一名法國郵政航空公司的飛行員。他的第一本小說《南方郵航》在一九二九年出版;第二本小說《夜間飛行》在一九三一年出版,也獲得了和。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在一次打算創下從巴黎飛至西貢的飛行速度紀錄,聖修伯里和他的機師安德烈・佩沃在撒哈拉沙漠墜機,並兩人皆奇蹟生還。在開始產生幻象,同時飽受脫水之苦的幾天後,一位騎著駱駝的貝都因人拯救了他們。這個意外事件也成為了《風沙星辰》和《小王子》的靈感來源和故事根基。
聖修伯里的童年給予他很多幸福和快樂,小王子的角色形象誕生就像是小時候的他,他也不斷懷念那個時光的自己。我們也得以從同是飛行員,也是作家的聖修伯里的生活點滴中,觀看他的思想、價值觀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情緒波動。本書包含了許多從未出版過的構思草圖、手繪草稿與水彩原稿、照片,以及親筆的日記、詩文和通信等。尤其,許多草稿圖是近幾年才被發現,從未出版過的就多達八十張。從這些關於作者的珍貴文獻資料中,慢慢沈浸在他獨特的生命歷程和深厚的創作思維裡,看著內心永遠是個孩子的聖修伯里如何描繪出既純真、美麗又憂傷且發人省思的童話故事,與小王子一起遨遊在想像的世界裡。
本書特色
・關於聖修伯里的生命和創作過程的文字和圖像資料完整豐富。
・隨書附贈的明信片插圖為鮮少為人所知的私人收藏墨水及水彩畫。
・作者手繪水彩插圖柔軟、童趣又優雅,觀察細膩且感情充沛。
名人推薦
「《小王子》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永恆童話,透過書中充滿哲思的對話,伴隨著細膩的插畫,讓讀者細細品味人生智慧的深邃,重新發現純真的美好。」—— 王秀文(文藻外語大學法文系副教授)
「喜歡《紅樓夢》的讀者,難道會對曹雪芹不感興趣!喜愛《小王子》的朋友,難道會對聖修伯里無動於衷!這本書給我們《小王子》書中看到以及沒看到的世界。」—— 羅北安(紙風車劇團編導演)
羅北安(編導演)|鄭麗君(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許皓宜(諮商心理師)|張亦絢(作家)|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馬欣(作家)|吳青峰(創作歌手)|阮若缺(政大歐文系教授)|王秀文(文藻外語大學法文系副教授)——暖心推薦
安東尼・聖修伯里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法國作家、飛行員,生於里昂,以著作《小王子》聞名。其他著名的小說有《南方郵航》、《夜間飛行》、《風沙星辰》、《戰地飛行員》等。
1944年7月31日執行飛行任務時失蹤,再也沒有返航,後獲得「法蘭西烈士」(Mort pour la France)稱號。直到2004年4月,失蹤近六十年後,聖修伯里的飛機殘骸在法國南部馬賽附近的海域被尋獲。
阿勒班・瑟理吉耶 Alban Cerisier
出生於1972年,法國出版史與文獻檔案研究專家,現為伽利瑪出版社編輯。從1995年開始在伽利瑪出版社工作,作為一名資深編輯負責過的書有《風沙星辰》、《通信集》等。
安娜・莫尼葉・梵理布 Anne Monier Vanryb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館長。
譯者簡介
賴亭卉
中央大學法文碩士,法文譯者。
譯作:《林園水塘部》、《臺北之胃》、《科多.馬提斯:在西伯利亞》、《科多.馬提斯:暗影之海》、《病態型自戀》、《我的老師羅蘭.巴特》(合譯)、《說書人和他的閱讀處方箋》(合譯)、《版畫,狂想》(合譯)。
交流信箱:irisimile@gmail.com
江灝
輔仁大學法文碩士。曾任中央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法國在台協會主任室專員、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秘書長、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工作者。
譯作:羅蘭.巴特《符號帝國》、《神話學》;香塔勒.托瑪《我的老師羅蘭.巴特》(合譯);雨果.帕特《科多.馬提斯:威尼斯傳說》。
追求靈魂,迷戀天光,喜歡乾淨。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聯絡信箱:winston59921@gmail.com
【預購】新AI與新人類:學習、認知與生命的進化新路程◎蘇經天
Regular price $38.00【預購】蔡志忠漫畫封神榜【2冊合售】 Investiture of the Gods in Comics◎蔡志忠
Regular price $51.00《封神榜》長銷經典漫畫版
蔡志忠幽默詮釋仙魔對決、人神鬥法
紂王把妹不成,惹怒女媧,女性的復仇竟掀起商周大戰!
姜子牙帶頭反商,天上地下神魔亂舞,神仙也要站對立場
◆《封神榜》,又名《封神演義》,是中國著名的神魔小說,情節虛實交錯,奇幻色彩濃厚。故事主線以武王伐紂、商周易代為歷史背景,天上神仙分成兩派捲入戰爭,各種史實人物與神話角色輪番上陣鬥智鬥法,最終以紂王戰敗、武王封侯,姜子牙冊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結束。
◆蔡志忠的《漫畫封神榜》,以角色分章節,從哪吒大鬧東海、暴君商紂王與狐妖妲己禍害朝政,到姜子牙接受天命輔佐周王伐紂,原本是人間商朝與周朝的對戰,卻成了各路神仙大顯神通、破陣封神的競技場。蔡志忠重新詮釋小說中的著名橋段,加入獨到的幽默、一針見血的嘲諷,長達百回的小說變得更有趣易讀,人人都可輕鬆入門《封神榜》。
第一集精彩內容:
一切皆因商紂王題詩調戲女媧而埋下禍端,憤怒的女媧令千年狐狸精附身妲己,進宮禍亂君心,紂王倒行逆施,民怨四起。另一方面,姜子牙奉天命扶周滅紂,並得哪吒、楊戩等人相助,反商的氣勢正在集結……
第二集精彩內容:
周武王討伐商紂勢在必行,闡教截教兩派互相對立,各自派出高人出場仙拚仙,陣術法寶齊發各顯神通,最終會戰西岐,出兵朝歌,展開精彩的神魔大決戰!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彰化縣花壇鄉。四歲半時因為父親送的一塊小黑板,找到了人生志向,從此心無旁騖地朝著漫畫家道路前進。十五歲時,將作品寄至臺北集英社,接到錄取電話後決定休學,帶著兩百五十元隻身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市場,創下總銷量五千萬的佳績,銷售版權通行世界六十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二〇一〇年,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構物理公式,並以此套書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
二〇一三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三十七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五十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二〇一五年,蔡志忠因為對禪學深刻的體會,推出以禪為主題的筆記套書《四季禪》。二〇一六年推出《中國哲學經典解密》系列套書,包括《論語解密》、《莊子解密》、《菜根譚解密》、《心經解密》和《禪說解密》等。
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型塑人物,將傳統的哲學典籍、諸子百家思想、中國佛理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在幽默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蔡志忠大事記
1963年 從故鄉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
1971年 出任光啓社電視美術設計。
1977年 成立遠東卡通公司。
1981年 卡通作品《七彩卡通老夫子》,獲「金馬獎最佳動畫」影片獎。
1981年 開始在臺灣、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報章雜誌長期連載四格漫畫。
1985年 獲選為全國第二十三屆十大傑出青年。
1987年 《自然的簫聲──莊子說》出版,蟬聯暢銷排行榜十個月。
1989年 陸續推出《老子說》、《莊子說》等經典漫畫,以及《漫畫行腳》、《漫畫動物園》等不同風格作品,作品譯本在全球已達四十幾種語言。
1992年 開始學習水墨創作。《蔡志忠經典漫畫珍藏本》出版。
1993年 口述自傳《蔡子說》出版。
1994年 《後西遊記》獲第一屆漫畫讀物金鼎獎。
1996年 到香港參加阜際杯橋牌賽,比賽結束返臺後閉關研究物理,並自創科學、數學公式。
1999年 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
2009年 推出《漫畫天才巧克力》、《漫畫天才學習法》二書,激勵讀者開發自己成為人才。
2010年 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
2011年 獲第二屆金漫獎「終身成就獎」。彩色漫畫《參禪步道》問世。
2013年 出版數年來對於中國經典思想的集結大作《漫畫儒家思想》、《漫畫佛學思想》、《漫畫道家思想》、《漫畫禪宗思想》。
2015年 開始拍攝動畫電影《功夫少林寺》、《武聖關公》。
2020年 於少林寺剃度出家,法名「釋延一」。
【预购】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The Creative Act: A Way of Being◎里克·魯賓 ( Rick Rubin)(譯者:杜蘊慈 )
Regular price $37.00我不懂音樂,但我很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作者 里克・魯賓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第一名
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 創意類 第一名
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 大眾心理學類 第一名
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 全分類 第四名 蟬聯十六週
|天神級音樂製作人,公開自己窮極一生累積的心法|
我的初衷,是要寫一本如何創造偉大藝術的書。
然而它揭露了自己,
變成了一本關於如何「活著」的書。
其中有些想法可能引起共鳴,
也有一些可能不會。
有些可能喚醒你內心原本已遭遺忘的
某種認識。
有益的,加以利用。
至於其他,就放手。
如果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創作的「材料」,我們可以怎麼妥善地運用它們?
在橫跨四十年的音樂製作生涯裡,里克・魯賓不但是葛萊美獎的常勝軍,也是許多知名音樂人心中一等一的大師(guru)。然而,他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推崇,並不單單因為他能製作風格千變萬化的專輯,而是他有辦法引領與之合作的音樂人,突破自己的界限,感受創作的「本質」。
透過觀察過各種創作者的工作方式與困境,以及他們感知世界的方式之後,里克・魯賓歸納出一種找回原始、純真創作狀態的「修行」──他以輕巧、睿智的筆觸,談論一個人的聽覺、耐性、感知、潛意識、觀察力⋯⋯是如何與一個人的創造力息息相關,而那樣的創造力,又會如何形塑一個人的人生。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是一本關乎創造力的書,卻也不止於此;里克・魯賓是在利用「創造力」這把鑰匙,開啟生命的可能性。
聯名推薦
小湛──Azure Mulo 《靈界運作》作者
小樹──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
王昱辰──音樂製作人
血肉果汁機──樂團
吳柏蒼──回聲樂團主唱
美秀集團──樂團
陳君豪──音樂製作人
黃少雍──音樂製作人
雷擎──鼓手/創作歌手
韓立康──吉他手/音樂製作人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主持人
(按照姓名筆畫排序)
各界盛讚
里克美妙地捕捉到了創造力的神聖但又普世的實踐。當有人將我們所知但可能不理解的東西賦予聲音或形狀時,我覺得非常有力量。來自任何領域的設計師都會發現里克的話深深鼓舞和激勵人心。────蘋果公司首席設計長 強尼・艾夫
對我來說,這本書真的像是一本稀有的長銷書⋯⋯這是一本我希望在我二十五歲時就擁有在書架上的書。這是一本我會送給二十五歲的人的書。也許這會是一本最棒的畢業禮物。────《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 史蒂芬・李維特
這是一本關於創作、創新以及藝術工作的美麗且鼓舞人心的藝術品。它將使各地的作家和藝術家感到欣慰,並以新的意義和方向重新開始工作。這是一本令人驚嘆的成就。────《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安‧拉莫特
對里克來說,藝術是自我實現的最終形式,一種豐富靈魂的高等呼喚⋯⋯那麼,一個藝術家如何從概念走向創作呢?里克有條理地闡述了這個過程,提供了鼓勵、靈感和建議的混合體⋯⋯他寫了一本充滿深度思考、洞見,且充滿創意的迷人書籍。────洛杉磯時報
一本卓越的著作。它給了如此的啟示:即便所有情況都對不利於我們的時候,宇宙依然會對我們展露微笑。────華爾街日報
這本書是對創造過程的美麗沉思。里克透過七十八種思考領域,分享他對創造力的看法;這反過來又反映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他以易於理解的方式解釋了這些深奧的哲學理念,寫得非常出色。────潮流雜誌 COMPLEX
謎幻樂團、聯合公園、愛黛兒、紅髮艾德、阿姆、Jay-Z、賈斯汀、強尼凱許、金屬製品、嗆辣紅椒等巨星的幕後推手,是一名傳奇唱片製作人/葛萊美獎常勝軍。他不諳樂器,也不懂得使用錄音控台,卻能製作包羅萬象唱片──風格橫跨金屬、饒舌、鄉村、R&B等等。他曾在2007年被MTV譽為「過去二十年來最重要的製作人」,同年也被時代雜誌列入「世界上一百位最有影響力的人」。
譯者簡介
杜蘊慈
身兼作家與譯者,史地旅行著作有《地圖上的藍眼睛》、《迭里溫‧孤山》。J・R・R・托爾金著作系列的詩歌譯者,參與譯作包括《魔戒》、《霍比特人》、《精靈寶鑽》、《貝倫與露西恩》、《剛多林的陷落》、《險境奇談》等。另譯有《止息盛怒:泰戈爾短篇小說選》、《俄羅斯美食史:包心菜和魚子醬》、《希臘美食史:眾神的禮物》等書。
【預購】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蔡志忠
Regular price $32.00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彰化縣花壇鄉。四歲半時因為父親送的一塊小黑板,找到了人生志向,從此心無旁騖地朝著漫畫家道路前進。十五歲時,將作品寄至臺北集英社,接到錄取電話後決定休學,帶著兩百五十元隻身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市場,創下總銷量四千萬的佳績,銷售版權通行世界四十五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二〇一〇年,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構物理公式,並以此套書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
二〇一三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三十七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五十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二〇一五年,蔡志忠因為對禪學深刻的體會,推出以禪為主題的筆記套書《四季禪》。二〇一六年推出《中國哲學經典解密》系列套書,包括《論語解密》、《莊子解密》、《菜根譚解密》、《心經解密》和《禪說解密》等。
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型塑人物,將傳統的哲學典籍、諸子百家思想、中國佛理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在幽默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蔡志忠曾創作過〈老子說〉(收錄於《漫畫道家思想》一書),以漫畫形式解讀老子清淨無為的理念,這次的新作品《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則是蔡志忠沉潛老子哲思後的精粹圖像。每一章經文均搭配一幅蔡志忠的手繪插圖呈現,每一幅圖都可以獨立成作品。漫畫筆法下的老子,形象靈動豁達,各有趣味與禪意,讓《道德經》有了新的意境與生命。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先秦時期的古籍,相傳為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所著,為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性經典,亦是道教尊奉的經典。通行本一共八十一章。原典約五千餘字,是影響古今中西無數人的智慧寶典。此次《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也收錄三國時期曹魏經學家王弼的老子道德經注,是通行後世、研究老子最重要的注釋之一。
作者簡介
蔡志忠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彰化縣花壇鄉。四歲半時因為父親送的一塊小黑板,找到了人生志向,從此心無旁騖地朝著漫畫家道路前進。十五歲時,將作品寄至臺北集英社,接到錄取電話後決定休學,帶著兩百五十元隻身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市場,創下總銷量四千萬的佳績,銷售版權通行世界四十五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二〇一〇年,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構物理公式,並以此套書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
二〇一三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三十七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五十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二〇一五年,蔡志忠因為對禪學深刻的體會,推出以禪為主題的筆記套書《四季禪》。二〇一六年推出《中國哲學經典解密》系列套書,包括《論語解密》、《莊子解密》、《菜根譚解密》、《心經解密》和《禪說解密》等。
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型塑人物,將傳統的哲學典籍、諸子百家思想、中國佛理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在幽默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蔡志忠大事記:
1963年 從故鄉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
1971年 出任光啓社電視美術設計。
1977年 成立遠東卡通公司。
1981年 卡通作品《七彩卡通老夫子》,獲「金馬獎最佳動畫」影片獎。
1981年 開始在臺灣、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報章雜誌長期連載四格漫畫。
1985年 獲選為全國第二十三屆十大傑出青年。
1987年 《自然的簫聲──莊子說》出版,蟬聯暢銷排行榜十個月。
1989年 陸續推出《老子說》、《莊子說》等經典漫畫,以及《漫畫行腳》、《漫畫動物園》等不同風格作品,作品譯本在全球已達四十幾種語言。
1992年 開始學習水墨創作。《蔡志忠經典漫畫珍藏本》出版。
1993年 口述自傳《蔡子說》出版。
1994年 《後西遊記》獲第一屆漫畫讀物金鼎獎。
1996年 到香港參加阜際杯橋牌賽,比賽結束返臺後閉關研究物理,並自創科學、數學公式。
1999年 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
2009年 推出《漫畫天才巧克力》、《漫畫天才學習法》二書,激勵讀者開發自己成為人才。
2010年 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
2011年 獲第二屆金漫獎「終身成就獎」。彩色漫畫《參禪步道》問世。
2013年 出版數年來對於中國經典思想的集結大作《漫畫儒家思想》、《漫畫佛學思想》、《漫畫道家思想》、《漫畫禪宗思想》。
2015年 開始拍攝動畫電影《功夫少林寺》、《武聖關公》。
2020年 於少林寺剃度出家,法名「釋延一」。
【預購】日本經典動畫建築: 架空世界&巨型城市◎史提芬·瑞克勒斯(譯者: 李建興)
Regular price $112.00《大都會》、《惡童當街》、《福音戰士新劇場版》……
從手繪時代到數位時代,
影響全世界的日本科幻動畫經典,
收錄近400張珍貴草稿、原圖、分鏡、取材照,
揭開美術設定與場景設計背後的創意過程!
「動畫」(Anime)日本最成功的文化輸出之一。數十年來,它的影響力橫跨電影、文學、漫畫和電玩遊戲。然而這個藝術類型的的背景繪畫卻一直罩著神祕面紗,尤其是2000年之前的「前數位」時期作品。
《日本經典動畫建築》源自2016年首度在柏林建築繪圖博物館(Museum for Architecture Drawing)展出的「日本經典動畫建築」(Anime Architecture)展覽。該展由本書作者史提芬・瑞克勒斯(Stefan Riekeles)策畫,呈現日本最具影響力的經典科幻動畫電影中,城市與建築等美術世界背後的發展過程,以及這些動畫如何營造出影響後世的「賽博龐克/電馭叛客」(Cyberpunk)科幻場景與美學風格。
本書收錄的九部超級夢幻動畫神作,包含:
《AKIRA 阿基拉》(1988)導演:大友克洋
《機動警察劇場版》(1989)導演:押井守
《機動警察劇場版2》(1993)導演:押井守
《攻殼機動隊》(1995)導演:押井守、原作:士郎正宗
《大都會》(2001)導演:林重行、原作:手塚治虫
《攻殼機動隊2:INNOCENCE》(2004)導演:押井守
《惡童當街》(2004)導演:Michael Arias、原作:松本大洋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破》(2007/2009)導演:庵野秀明
當中出現的背景美術創作者,也都是手繪動畫時期數一數二的大師級繪師們,包含:小倉宏昌/大野廣司/水谷利春/木村真二/今 敏/竹內敦志/草森秀一/渡部隆……等。他們打造了賽璐珞動畫的黃金盛世,也經歷從手繪到數位的過渡時期,見證了動畫產業的變革。
這一趟真實的幕後旅程,將帶領讀者一窺日本動畫業界最受推崇的名導們,以及手繪巔峰時期最具標誌性的背景美術創作者們的創意世界。近距離直擊他們筆下為這些動畫鉅作繪製的細膩且瑰麗無比的背景原圖、分鏡與初期底稿,以及作為靈感來源的取材攝影。
作者史提芬・瑞克勒斯耗費非常多的心力,一一聯繫與訪談參與過這些經典作品過的動畫公司、導演、美術創作者們,蒐集到近400張珍貴圖片,並且忠實呈現在登上大銀幕之前,稿件的原始內容,就連在官方的原畫集或設定集內,都很難看到。
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名場面一次收錄,讓動漫迷大飽眼福之餘,也得知幕後的創作歷程。如《AKIRA 阿基拉》大爆炸前的舊東京樣貌、被稱為神預言的東京奧運看板;《攻殼機動隊》的香港街景取材照、草薙素子運用光學迷彩服與歹徒在河面上對打的新舊城對比景觀;《惡童當街》參考Studio 4℃工作所在地吉祥寺設計出來的寶町;《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庵野秀明捕捉的各個電線桿取材照、以及他親手繪製的第3東京市等。
本書呈現了這些天才創作者們透過動畫來構築出的架空世界,以及令人目眩神迷的巨型城市和建築細節。這些作品可說預言了未來,在警世的同時,也讓我們懷抱無限憧憬和想像。
作者簡介
史提芬・瑞克勒斯 Stefan Riekeles
定居柏林的策展人。洪堡大學和柏林科技大學的文化研究和音聲溝科學碩士。曾擔多特蒙德日本媒體藝術節(Japan Media Arts Festival Dortmund)藝術指導、主辦《Proto Anime Cut》展覽 (2011-2013巡迴)。亦擔任過2010年國際電子藝術研討會的議程主持人,並為柏林跨媒體藝術節策展。現為柏林的「飛行員花園」藝術協會(Les Jardins des Pilotes)副主席。
專業審訂
孫家隆
アニメーター/SAFE HOUSE T studio的共同創辦人、動畫專業負責人,旅日多年。參與多部日本動畫作品如:《帕蒂瑪的顛倒世界》、《七龍珠:神與神》、《銀魂》、《刀劍神域》、《機動戰士GUNDAM UC》、《妖怪手錶》、《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等。譯著有:《決定版!日本動畫專業用語事典》、《動畫製作基礎知識大百科》。\
譯者簡介
李建興
臺灣臺南市人,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歷任漫畫、電玩雜誌、情色雜誌和科普、旅遊叢書編輯,路透社網路新聞編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把妹達人》系列、《刺客教條》系列、丹・布朗的《起源》、《地獄》、《失落的符號》等數十冊。
samsonli@ms12.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