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ter
- 100隻傳說中的貓
- 9786263351646
- 9786267009840
- 9786267118085
- 9789571398570
- 9789571467702
- 9789573279990
- 9789579001854
- 9789670744698
- 9789670744728
- 9789671658635
- 9789672949114
- 9789860698039
- 9789861337098
- 9789863232186
- 9789863317494
- 9789863598459
- 9789863601012
- 9789865524449
- 9789865572778
- 9789866319877
- 9789869641746
- A Curious History of Sex
- boy love
- Chesshire
- China: A History in Objects
- Dr. Kate Lister
- DTT
- F
- GoGo上班去!
- I Found You
- Jessica Harrison-Hall
- LA PLAISANTERIE
- Lisa Jewell
- Maggie Hyde
- Michael McGuinness
- Milan Kundera
- one day one dog
- Prapt
- Rappa
- Welkin
- 三民出版
- 三采
- 上下套裝
- 上野千鶴子
- 不存在的男人
- 不懂神話,就只能看裸體了啊:認識藝術的快速鍵,逛美術館不再若有所思、腦袋空空
- 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
- 中野京子
- 丹尼爾•卡波維茲
- 九歌
- 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 亞細亞的孤兒
- 人文史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人類學
- 今天的天氣適合離職
- 何柏均
- 佛學
- 佛教
- 佛理與文心
- 佛理與文心 臺灣現當代佛教文學論集
- 你好,這裡是記憶花店
- 你背負了誰的傷
- 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
- 依空法師
- 俞隽
- 個人之島
- 偽魚販指南
- 傅朝卿
- 傑夫·約翰·羅伯茲
- 傳說
- 傳說裡的心理學
- 先養狗,然後……養了貓
- 兩性關係
- 公民不下課
- 其他
- 凌性傑
- 凱特·李斯特
- 创媒体 Innovation Media
- 前男友大出清
- 加密貨幣之王
- 勵志
- 南幅俊輔
- 南懷瑾
- 南懷瑾禪學講座(上)
- 南懷瑾禪學講座(下)
- 南方家園
- 印刻出版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印刻文學生活誌 5月號/2022 (第225期)
- 印度
- 印度諸神皆有戲
- 原點出版
- 古典
- 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
- 台灣
- 台灣建築史綱
- 台灣東販
- 吳妍儀
- 吳宜璇
- 吳濁流
- 周佑芷
- 周俊男
- 周慕姿
- 周若鵬
- 品味大師的簡單生活藝術指南
- 哲學
- 唐慧宇
- 商周出版
- 喵主子的安奈條列式
- 喵德勒心理學
- 嚴文廷
- 國立中央大學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 圓神
- 圖文
- 圖文書
- 圖解星座神話故事
- 在一個久別的城市重逢
- 報導文學
- 報導者事件簿001
- 墨汁和月色:邢詒旺詩選1998-2013
- 夏洛克・福爾摩斯 倫敦殺人觀光
- 夏爾‧丹齊格
- 夢之眼
- 大塊文化
- 大家出版
- 大將
- 大將出版社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
- 天空藍
- 天竺奇譚
- 奇幻
- 奇蹟熊先生
- 女性主義
- 好優文化
- 妖怪藥局
- 妻子從不忘記
- 威廉(William Tseng)
- 娜歐蜜‧夏拉蓋
- 孫致文
- 安德魯.所羅門
- 宋岩
- 宋曉東
- 宗教
- 宗教命理
- 宮口幸治
- 寫給公民的40堂思辨課
- 寫給公民的40堂思辨課:人氣知識平台「公民不下課」,寫給現代台灣人的公民議題讀本!從世界到日常,這些事情,你真的應該要知道!
- 寫.金剛經
- 寵物
- 寶瓶文化
- 專業
- 小G瑋-SmallGwei
- 小兵出版
- 小日子
- 小日子十週年限定海報
- 小說
- 川貝母
- 布芮尼.布朗
- 帕特里克・斯文森
- 平安文化
- 平心出版
- 幾米年曆2022
- 廖泊喬
- 建築設計
- 張明明
- 張芬齡
- 張鐵志
- 張馨方
- 徐明福
- 徐頌贊
- 徒手殺死那隻狐狸
- 復始之地:馬華文學專題系列鄉土篇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心經解密
- 心裡勵志
- 心靈成長
- 性、高跟鞋與吳爾芙
- 性別
- 性別研究
- 性的奇妙歷史(18禁):聖妓、英國雨衣與閃亮的尿液,連性學大師都(可能)要跪著讀的情慾讀本
- 悅知文化
- 情緒掌控
- 情緒掌控,決定你的人生格局:別讓1%的情緒失控,毀了你99%的努力
- 情色美術史
- 情詩
- 感官
- 愷易緯
- 懶惰土著的迷思
- 我不在這裡,就在往那裡的路上:那些帶我走上電影之路的人生往事&鳥事
- 我忙著孤獨
- 找回不再做夢的人
- 找我嗎
- 招財貓
- 推理
- 揭小勇
- 摩艾裝可愛
- 政治
- 散文
- 散文集
- 文創
- 文創品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學
- 文學研究
- 文學雜誌
- 文豪酒癮診斷書
- 斯蒂芳諾.薩爾維亞蒂
- 新加坡淪陷的教訓:紀念新加坡淪陷80週年
- 施舜翔
- 日出出版
- 日本
- 昆德拉手繪書封版
- 星座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時尚宗教學
- 晨星
- 暗夜
- 書
- 曾盈慈
- 最好在二十幾歲就知道的事:關於未完成的夢想、不體面的人生,以及是否永恆的185個知見
- 有人出版社
- 木鑰匙圈
- 木馬文化
- 朱和之
- 朴秀真與「這裡」
- 李漁
- 李瑞騰
- 李美芮이미예
- 李英子
- 李雪莉
- 松田宏三
- 林中治
- 林佩瑾
- 林懷民
- 林昆樺
- 林會承
- 林楷倫
- 林楸燕
- 林淑貞
- 林盈鈞
- 林芳如
- 林郁如
- 查爾斯.史金納
- 柳廣成
- 梁寒衣
- 植物
- 植物神話與傳說
- 楊子磊
- 楊智強
- 楓葉社文化
- 榮格:思潮與大師經典漫畫
- 樓上的好人
- 橙實文化
- 橡實文化
- 歐芙伶
- 歡迎光臨夢境百貨2
- 歷史
- 氣味文明史
- 氧氣
- 氧氣Oxygen
- 水曜旮旯
- 求救貓貓
- 池上英洋
- 沒有你,我無法成為小說家
- 沼澤茂美
- 法蘭克‧萊恩
- 洪世民
- 洪慧芳
- 洪琴宣
- 流浪者之歌
- 海報
- 海外
- 海莉·麥吉
- 液態現代性
- 清田予紀
- 漫畫
- 漫遊者文化
- 激流與倒影
- 烤鴨的鴨
- 狐狸讀書
- 狗
- 猴子設計
- 王嘉蘭
- 王榆琮
- 王盛弘
- 王華懋
- 玩笑
- 現代文學
- 現代詩
- 瓦爾特・米尼奧羅
- 男人的四個原型
- 留學黑工
- 當我們喵在一起:貓咪飼育小指南
- 當神成為機械人
- 病毒圈
- 白晝
- 白石一文
- 白話佛經套組
- 皇冠
- 監獄大學:從閱讀思辨《罪與罰》
- 看什麼看
- 瞌睡柴犬
- 矢樹純
- 社會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 祈願達摩
- 神話
- 科幻
- 立緒
- 簡萓靚
- 簡體
- 米莉安‧德爾‧里歐
- 米蘭·昆德拉
- 紀實
- 繁體
- 繪本
- 繪畫
- 羅伯特・摩爾
- 羅勃·穆尚布萊
- 羅智成
- 翁尚均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老古
- 聯合文學
- 聯合文學(5月號/2022)(第451期)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聯經出版公司
- 聶魯達
- 職場
- 肆一
- 背離親緣
- 胡洲賢
- 胡清朝
- 脆弱的力量
- 脇屋奈奈代
- 膽小別看畫
- 膽小別看畫:藝術很殘酷
- 膽小別看畫:藝術很殘酷——解謎西洋名畫中的恐怖心機與人性弱點。那些藝術史上不說,你不知道的繪畫黑歷史
- 自然科學
- 范宜如
- 范明瑛
- 華文
- 董啟章
- 蓋亞出版
- 蔡志忠
- 蔡昌雄
- 蕭水順
- 藝術
- 裙底下的劇場
- 西元一千年
- 親子關係
- 解殖:全球殖民性與世界失序
- 記錄
- 許恬寧
- 許芳慈
- 詩
- 詩歌
- 詩集
- 論傑作:拒絕平庸的文學閱讀指南
- 謝忍翾
- 謝燕
- 谷口治郎
- 貓
- 貓狗加油團
- 貓蒔Nekomaki
- 貓頭鷹出版
- 賣書成癡的真心告白
- 賴永海
- 賽胡先・阿拉塔斯
- 輕小說
-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 道格拉斯・吉列特
- 遠景
- 遠流
- 邢詒旺
- 邱瑞鑾
- 邱香凝
- 郭凡嘉
- 金惠主
- 釣魚小貓帆布袋
- 錯把工作當人生的人:讀懂同事內心小劇場,擺脫無用情緒包袱,劃清職場與生活界線◎
- 鍾孟宏
- 鏡文學
- 鐘穎
- 長篇小說
- 閱讀
- 阿茶與師父:我在印度慈恩學校遇間最溫暖的冬天
- 陳令嫻
- 陳佳琳
- 陳品芳
- 陳思宏
- 陳耀宗
- 陳芙陽
- 陳雅馨
- 陳黎
- 陸培春
- 陸培春留日中心
- 隨筆
- 雅筑安・梅爾
- 雜亂有章
- 雜誌
- 雪佛
- 雪佛:年度散文獎得主王盛弘散文書寫再創新格局作品
- 電影
- 霍吉淑
- 非書類
- 韓森 Valerie Hansen
- 願所有相遇,都恰逢其時
- 願所有相遇,都恰逢其時【60萬冊暢銷增訂版】:成為有趣而不扭曲的人,過努力而不糾結的人生
- 顧爺
- 顧雯
- 馬丁‧萊瑟姆
- 馬來西亞
- 馬可孛羅
- 馮以量
- 高寶
- 高彩雯
- 魏汝安
- 鰻漫回家路
- 麗莎·傑威爾
- 麥田
- 麥田出版
- 黃傑
- 黃子揚
- 黃建華
- 黃筱涵
- 黃詩婷
- 黑暗旅遊:暗黑吸引力的目的地
- 齊格蒙·包曼

【預購】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周慕姿
Regular price $29.00/
Shipping calculated at checkout.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1動人新作。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
「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
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
「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
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
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8個令人泫然欲泣的真實生命故事,
溫柔提醒我們,在華人推崇努力的文化裡,
「過度努力」是多麼容易被忽視,它甚至被完美掩蓋在高收入與不凡成就裡。
但,每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靈魂受創、傷痕累累的大人啊。
過度努力是一種自我耗損與傷害。
因為過度努力的人,追逐的是他人或社會眼光中的自己,而非真實的自己。
而當你相信自己夠好,你就不用總是必須向這個世界證明什麼。
◆「心理師,你難道不能直接告訴我如何解決我的恐慌嗎?你們沒有SOP嗎?」
◆「我為了父母,已經整形到連我自己都不認得了,但為什麼他們還是不要(愛)我?!」
◆「我已經好努力了,為什麼還是不夠?可是我已經累到要崩潰了……」
無愛碎裂暴虐的童年處境或家族不能言說的禁忌,
以無聲的方式,凌遲他們一生。
他們甩掉弱小無助的童年自己,
以不停歇、不喘息的或戰鬥或逃離的方式,面對生命。
成就與薪水、他人的讚賞與喝采是他們肩上的勳章,
但他們卻覺得生命蒼白又貧瘠,
也總在深夜裡,自我不斷被囓咬與啃噬,
甚至罹患各種上癮、恐慌、暴食、憂鬱……
為什麼他們已經如此努力,拚命讓自己有用、夠好,卻仍無法擺脫空洞人生?
慕姿心理師認為,心理師這份工作猶如擺渡人,對於書上8個彷若站在懸崖邊的個案來說,無論是在工作上只能贏的跨國公司高階主管、婚姻即將垮掉的工程師或在醫院崩潰的住院醫師……慕姿心理師試著接住、陪伴著持續向下墜落的他們。陪著他們,從漠視無感、抗拒防衛、輕蔑自嘲開始,努力地耐心等待、溫柔同理,以及細膩的諮商專業,妥貼地、柔軟地、呵護地回到過往可能遍體鱗傷的生命經歷,而那不過就是一個個睜大雙眼,驚恐又哭泣不停的稚嫩孩子。
本書特色
◎當我闔上這本書,除了第N度落下眼眶無法盛載的淚水,也感謝慕姿老師藉由邀請我寫推薦序的這個過程,提前渡了我。
如果,你也常說「沒關係,我自己來就好。」
如果,也常有人對你說「你應該對自己好一點。」
如果,你也害怕「不夠好,是不是就代表自己沒用?」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總想著:「我表現得好不好?」而不是:「我好不好?」
我想現在,該換你上這艘船了。──蕭彤雯(前新聞主播/知名節目主持人)
◎「不夠好」,這句話很傷人,也很毒,可惜的是我們很少有防疫措施。
「不夠好」是自我要求完美的焦慮,還是外在造成的壓力?很難說清楚,畢竟整個追求成功的文化裡,哪個不是從小就被父母、師長們以各種形式來告訴你「不夠好」,我們更常被這三個字體罰、辱罵、嘲諷或貶抑。長大後,被職場主管、老闆、客戶,甚至情人或伴侶嫌棄不夠好。男人被唾棄錢賺得不夠多、成就太低,女人被嘲諷不夠溫柔體貼、賢妻良母。好吧,這個社會沒放過任何人,就是指著你的鼻子直言:「你不夠好」。
整個社會,不是虎爸或虎媽當道而已,而是已經建構出隱形的「虎社會」。所以當你有童年逆境,就如雪上加霜,所有的逆境都指向一個原因:「因為我不夠好,所以父母才不愛我」。當這個觀點內化成自我價值時,再優秀的菁英都還是與自卑情結相伴,形塑出各式各樣的創傷因應措施,就像這本書提到的購物欲、冷漠疏離、自戀、暴食症及恐慌症等。──賴芳玉(律師)
◎我們的一生總在歉疚。對不完美的自己歉疚,為了逃避歉疚,我們不斷努力,卻換來更大的歉疚,只因感覺不夠,無論做得再多,仍然不夠。我們始終認為可以更好一些,為了更好的自己,數度耗盡了自己。
歉疚是一個祕密的洞,我們都曾長久生活在罪疚的深淵裡。
感到歉疚,是否是因為沒人告訴我們,日常的柔軟亦可以承接我們,我們不必挖掘祕密的洞,讓自己墜落下去?沒人告訴我們,傷痕、痛苦、失敗、挫折並非人生的汙點,而是使我們獨特於他者的可能?更或許是沒人告訴我們,生命所遭遇的苦痛艱難,其所留下的傷痕是辨認自己的方式,而非反覆鞭笞自我的刑具?若能沿著這些痕跡,撫摸其紋理,理解並寬容自己,最後即能從傷痕裡映照出自己真實的模樣。──陳曉唯(作家)
◎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些傷口。這些傷口,會帶來一些難耐的情緒,這些情緒可能會大而猛烈,讓人無法承受;當我們不知道怎麼處理,我們會隔絕它,用一些方法掩蓋、合理化或淡化它,讓自己能不去面對它,以便讓我們能繼續在生活中撐下去。
而諮商心理師,有些時候,就是從你的願意分享中,感受那些你不敢碰觸的情緒,然後,再將它消化成你可以接受、吸收的方式,慢慢地回饋給你。
而我們,就在這樣的回饋當中,慢慢地理解自己、慢慢地從這些情緒與理解中獲得滋養;我們有機會從這些滋養中慢慢長大,而終於有能力回過頭來,跟那個無法承受如此多創傷與情緒的、內心的小孩說:
「嘿,沒有關係的,要面對、承受這些真的很不容易。你一個人撐著、還陪伴著我,真的是辛苦了。
但現在,你不用害怕了,我會陪著你。」
於是,我們終於有機會,可以給自己一點溫柔,可以愛著這樣的自己。
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你一點溫柔與陪伴。──摘自本書前言
◎本書療心話語: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心裡都是受了傷的;之後,以為「努力」可以讓自己不再受傷。就停不下來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把自己一點、一點地交了出去,用來交換愛、交換不被責罵及鄙視,希望被接納,或是希望能在這個世界上獲得一點位置,能夠生存、能有一點喘息的空間。就在這樣的生活中,我們勉強自己,也丟失了自己。而自己,原本又該是什麼樣子?我們還記得嗎?
‧即使你不是父母最愛的孩子,但你仍然是被深愛、被重視的。
‧孩子,面對自己不能理解的可怕情況,會用各種方式逼自己適應,只為了能生存下去。
‧為了生存,孩子只好內化父母的標準,變成孩子生活、生命的一部分,甚至變成孩子的個性之一。
‧「即使你身上有和你父母類似的特質;你個人的意志、你的選擇,都會讓你跟他們不一樣,過著不一樣的生活。你不會複製,也不需要複製誰。你,就是你自己。
‧「你像爸爸,也像媽媽,你也是你自己,有他們兩個都沒有的部分。然後,你終於可以不再當爸爸的替身,不再成為媽媽的未來,不用再努力讓誰滿意;可以好好的,讓你自己滿意。
‧這麼努力的你,怎麼可能不好?迷失在別人目光與評價中時,記得回到自己身上,以自己的感受為主;我們就有力量,可以抵擋外在世界的不友善。
名人推薦
◎蕭彤雯(前新聞主播/知名節目主持人)、賴芳玉(律師)、陳曉唯(作家)專文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林書煒(POP Radio聯播網台長/主持人)、洪仲清(臨床心理師)、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張曼娟(作家)、陶晶瑩、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泫然欲泣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周慕姿
諮商心理師(諮心字第2889號)/心曦心理諮商所創辦人之一。2017誠品暢銷榜冠軍、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博客來年度暢銷TOP2《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作者,而《情緒勒索》一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泰國、越南、星馬、印尼版權。另著有《關係黑洞》及《他們都說妳「應該」》兩本書。除去心理師/作者身分,私底下也是民謠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的主唱,2020年12月推出第三張台語專輯:《噤夢》。
從傳播到心理諮商、心理師到金屬樂團主唱,不管在哪裡,似乎都是個「非典型」角色,一路上也面臨許多考驗與自我掙扎。因此,周慕姿對自己諮商工作的期待,是希望能幫助人看到自己的選擇「是怎麼被困住」,還有「為何被困住」;而後,幫助他們看到「自己擁有的能力」與「其他的選擇」。她相信:我們擁有「選擇的自由」,以及,若能以「真實的自己」面對生命,我們就能掙脫無形的束縛,獲得真正的自由。
對她而言,「接納自己,獲得自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周慕姿心理師FB:reurl.cc/m7pVl
心曦心理諮商所FB:reurl.cc/69G1M
官方網站:beasince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