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出版 Singapore Publications
- 海外出版 Overseas Publications
- 詩 Poetry
- 散文 Essays, Non-Fiction
- 小說 Fiction, Novels
- 雜誌 Magazines
- 評論/論文 Critics
- 文學與文化研究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ies
- 生活哲學/勵志 Lifestyle & Self-help
- 同志主題與商品 Queer Titles & Merch
- 繪本/漫畫 Picture Books / Comics
- 兩性關係 Love & Relationships
- 親子關係Parenting
- 其他 Others
- 15種兩性關係
- 9786263106215
- 9786263431065
- 9786267031780
- 9789570866926
- culture
- Die neue Ordnung auf dem alten Kontinent
- Edward W. Said
- George Orwell
- interview
- John Berger
- Jérôme Garcin
- Lyu Wen Cui
- Michael J. Sandel
- Nouvelles Mythologies
- Philipp Ther
- politics
- power
- Public Philosophy: Essays on Morality in Politics
- Raymond Carver
- Raymond Carver on Writing
-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the 1993 Reith lectures
- Roland Barthes
- Teo You Yenn
- To Call Myself Beloved
- Wasted Lives:Modernity and Its Outcasts
- Ways of Seeing
- Zygmunt Bauman
- 一往而深
- 上野千鶴子
- 不平等的样貌
- 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
- 世界的聲音
- 世界經典文學
- 中國
- 中國史地
- 中國大陸
- 乔治·欧威尔
- 五南
- 人文史地
- 人文社科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但唐謨
- 作家傳記
- 傑洛姆‧嘉赫桑
- 全譯版
- 兩岸研究
- 兩性關係
- 公共哲學
- 其他
- 初文
- 初文出版社
- 創世紀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南山夜語
- 南山夜語——藝文隨筆集
- 卡繆
- 印刻
- 历史
- 厭女
-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
- 古典文學
- 另起爐灶
- 叫我自己親愛的
- 台灣
- 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
- 同志
- 向羅蘭巴特致敬
- 吳莉君
- 呂文翠
- 哆啦A夢
- 哆啦A夢論
- 哆啦A梦论
- 喬治·歐威爾
- 單德興
- 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
- 報廢物
- 夏志清
- 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 大河的雄辯
- 大虛構時代
- 大陸
- 姿與言
- 婚戀私語
- 季風帶
- 學術
- 安德列·艾席蒙
- 寫作
- 寫作指導
- 寶瓶文化
- 小叮噹
- 小說
- 廖伟棠
- 廖偉棠
- 廢棄社會
- 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
- 张优远
- 張優遠
- 張弘瑜
- 張愛玲
-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 張默
- 彭俊人
- 彭明輝
- 從「中國人」到「臺灣人」
- 從冷戰衝突到政治轉型
- 從布爾喬亞的價值迷思到21世紀大眾符號解讀
- 忠于自己灵魂的人:卡缪与《异乡人》
-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
- 思考
- 情不知所起
- 我为何写作
- 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
- 我偏愛讀詩的荒謬
- 我偏爱读诗的荒谬
- 我為何寫作
- 政治
- 政治中的道德問題(新版)
- 散文
- 文化
- 文化史
- 文化研究
- 文史名家智解70款婚戀私語
- 文學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評論
- 新加坡
- 新神話學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日本翻譯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書
- 杉田俊介
- 李氣虹
- 杨照
- 林詠心
- 楊士堤
- 楊照
- 機器與憂鬱
- 權力
- 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
- 歐洲1989
- 正本清源說紅樓
- 水煮魚文化
- 江灝
- 法國哲學
- 法國社會精英的新時代趨勢觀察錄
- 洛夫
- 海外
- 游靜
-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
- 無用人口
- 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詮釋與批評
- 王榮輝
- 現代化
- 現代文學
- 現代歐洲的關鍵時刻
- 理論
- 瑞蒙·卡佛
- 異鄉人
- 當代台灣文學光譜
- 當代思潮
- 白先勇
-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 知識分子論
- 社會科學
- 神話學
-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 約翰·伯格
- 紅樓夢
- 經典
- 經典代表作
- 經典文學
- 繁體
- 續集
- 羅蘭巴特
- 翁德明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联经
- 聯合文學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胡人說書
- 胡欣
- 艾德華·薩依德
- 英國
- 華文
- 華文世界首度全譯版
- 菲利浦·泰爾
- 蔡惠伃
- 蔡益懷
- 薩依德
- 薩依德訪談集
- 藝林探微
- 蘇東坡
- 衣若芬
- 觀看的方式
- 解讀新自由主義之下的舊大陸與新秩序
- 評論
- 評論集
- 詩
- 詩國革命新論
- 談寫作
- 論文
- 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
- 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技藝
- 譯者:方祖芳
- 谷蕾
- 逗點
- 逗點文創結社
- 遊目騁懷
- 過剩消費
- 道德
- 邁可·桑德爾
- 郝譽翔
- 鄭毓瑜
- 里仁書局
- 鐘怡雯
- 陪你去看蘇東坡
- 陳黎
- 雲影天光
- 電影
- 電影評論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香港文學館
- 駱以軍
- 麥田出版
- 齊格蒙·包曼
【預購】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張優遠(Teo You Yenn)(譯者:方祖芳)
Regular price $30.00揭開新加坡人的「家醜」,不敢公開的社會真相
全球GDP人均所得亞洲第一、世界排行第八
人民擁房率90%,貧困人口卻可能高達20%
外人稱羨的新加坡,
存在著高度的不平等與扭曲狹隘的價值觀……
在新加坡這座高度發展的小島上,
有一群蝸居於租賃組屋的低收入者,
他們也許有了容身之處,卻找不到立足之地……
新加坡似乎很晚才意識到所得與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
因為我們很難把這些現實納入進步繁榮的故事裡。——張優遠
臺灣房價居高不下,好羨慕新加坡「住者有其屋」?
其實,許多當地人的願望是搬出租賃組屋……
名列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向來給人光鮮繁榮的印象,然而作為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其經濟發展的背後充滿爭議,強調國家榮耀的國族主義,只想揚長避短,對社會不平等問題視而不見。
社會學專家張優遠深入走訪底層社會,歷時三年與低收入者聊天、訪談及觀察,了解弱勢階層面對的困境,結合其十年來對於新加坡家庭、社會福利、性別和公共政策的專業研究,指出新加坡在托育結構、福利制度、教育體系、勞動環境中普遍存在的弊病與不平等,反思改善之道。
本書英文版出版後在新加坡蔚為風潮,激發公眾對不平等現象廣泛、深度的辯論,影響深遠。書中所揭露的問題,在中產階級逐漸增加、都市貧困問題日益劇烈的亞洲主要城市同樣可見到。《不平等的樣貌》貫穿不同階層、城市、國家和地區,掀開亮麗表面下無所不在的不平等環境,將居民百姓連結在一起,並點名我們關心、重視每一個人的尊嚴。
名家推薦
▍專文導讀
黃克先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強力推薦
朱剛勇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韋地 季風帶文化發行人
張烽益 臺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蔡瑞明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依姓氏筆劃排序)
媒體讚譽
張優遠憑藉勇氣、誠信和科學工具,進入不為人知的不平等領域。她深入新加坡底層社會,讓讀者看到原本看不見的事物,將低收入家庭動盪不安的艱苦生活、求學經驗、養育子女與住所的問題,對照中產階級視為理所當然的舒適享受。她推翻廣為流傳的錯誤觀念,呼籲人們關注新加坡福利制度的缺陷,同時探討如何修復這些問題。這正是社會學的真諦!——麥克.布洛維(Michael Burawoy),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學教授
這本書難能可貴,採用民族誌手法,生動描繪出新加坡低收入者的生活、夢想與失望,同時巧妙穿插各種明顯或隱晦的意識形態、社會結構和官僚作風,這些因素把我們連結在一起,也將我們隔離開來。文字精練、令人回味的散文篇篇見解精闢、富含同理心,卻又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分析為基礎,而且立論嚴謹,讓我們看到那群經常遭到遺忘的同胞在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促使我們檢視自己和社會,以及工業化後富裕的新加坡。平易近人的敘事手法不但觸動人心,同時發人深省,應該作為我們討論國家本質的基礎。——林愿清(Linda Lim),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羅斯商學院(Stephen M. Ross School of Business)企業策略與國際企業學榮譽教授
《不平等的樣貌》令人耳目一新、大開眼界,也讓我們深思。本書充滿熱情和洞察力,文字平易近人,凡是對新加坡或其他地區貧窮與不平等問題感興趣的讀者一定覺得深受啟發。張優遠的著作是以社會學家的敏感度為出發點,並與新加坡低收入者密切互動三年而形成。這本書顛覆新加坡全然繁榮進步的形象,讓我們看到新加坡弱勢居民的日常經歷、挑戰,以及許多人的既定想法,如何阻礙他們獲得有尊嚴的援助。張優遠邀請讀者正視不平等現象,並思考這群人在社會矩陣裡的位置。她認為,新加坡人對於「社會包容」(social inclusion)和「犧牲小我、完成大我」(the greater good)過分簡化的論述,導致許多人強調市場價值和自力更生,因此很難推動實質改變,縮減社會不平等現象。——郭思嘉(Nicole Constable),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人類學教授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教授
《不平等的樣貌》是精心傑作,張優遠刻意避開學術框架,從道德與政治角度檢視這個社會問題,並讓我們看到真實的生活經驗未必符合大多數人以為的新加坡人可以靠著努力向上移動、大都會、無拘無束、掌控自我命運、富裕的全球公民形象。作者描繪個人和家庭的日常生活,採用民族誌手法,讓他們表達自己的聲音。書中不同章節都傳達出在這座國際性的大都會城市,身為低收入者與在不平等條件下生活的悲哀和經歷。本書以批判的鏡頭檢視一般大眾、學術界與官方對於新加坡社會的說法。迄今為止,大部分新加坡人,包括學者在內,都不認為新加坡有貧窮問題,更不會追究其原因或深究社會的不平等現象、討論政府和社會結構必須負哪些責任。我們很需要這樣的一本書來點醒我們。本書提供豐富的實例,讓讀者看到新加坡部分人口的日常經歷,必然能在全世界引起迴響和共鳴。作者刻意顛覆既有觀念、提出令人深思的道德難題,並強調體制結構對於造成貧困和不平等所扮演的角色。張優遠的聲音透過文字有力並真誠地傳達出來,挑戰讀者思考,每一頁都蘊藏啟發人心的力量。我們無法昧著良心不參與,這是我們無法拒絕的邀請。——維尼塔.辛哈(Vineeta Sinha),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教授
這本書在很多方面都傑出不凡。張優遠鼓勵新加坡所有居民檢視不平等的社會結構和心理背景,同時挑戰我們許多因新加坡經濟發展而受益的人,質疑為了自我安慰而告訴自己、其實只是自欺欺人的故事。《不平等的樣貌》的文字優美流暢,也是很棒的典範,讓我們看到學者如何深入思考社會學家的角色,然後以一般大眾為對象,邀請讀者踏上共同學習的旅程、了解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經常遭受忽視的經歷。——侯仁敦(Philip Holden),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語言與文學教授
張優遠在這本文字平易近人、觀察精闢的書裡,帶領讀者超越統計數字,了解新加坡相對沒那麼幸運的人的日常生活,是這座匆忙城市非常需要的一本書。——菲利普.葛斯基(Philip Gorski),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
作者簡介
張優遠(Teo You Yenn)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社會學博士,目前擔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兼社會學系主任,曾發表諸多期刊論文、書籍文章與評論,著作包括2011年勞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出版的《新加坡新自由主義道德:家庭政策如何影響國家和社會》(Neoliberal Morality in Singapore: How family policies make state and society)等。她致力於教學,並將研究成果帶入公共領域。2013年獲頒南洋教育獎(Nanyang Education Award),2016年榮獲美國社會學學會性與性別部門(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Sex and Gender Section)的女權學者社會運動家獎(Feminist Scholar Activist Award)。
譯者簡介
方祖芳
第23屆與28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得主。譯作包括《從新主管到頂尖主管》、《新韓國人》、《一生設計》、《創意電力公司》、《消費行為之前的心理學》、《華爾街的猴戲》、《飛行少年》、《走對下一步》等。
目錄
推薦序 公共社會學的經典範例 黃克先
原書序 不平等的民族誌 郭建文
前言
第一章 第一步:破壞原有的敘述
第二章 日常生活
第三章 平衡工作與生活不該是階級特權
第四章 我希望孩子比我更好
第五章 在缺乏階級保護的環境下成長
第六章 有差異的應得
第七章 需要、想要、尊嚴
第八章 尊嚴就像乾淨的空氣
第九章 家醜外揚
第十章 關於「種族」的備忘錄
第十一章 接下來怎麼辦?
附錄 為所有讀者而寫的研究方法:這就是數據的樣貌
後記 自傳民族誌:出乎意料的一年
致謝
參考資料
【預購】陪你去看蘇東坡◎衣若芬
Regular price $36.00一位 #蘇東坡迷妹 貼近詞人一生行跡的聖地巡禮
#亞洲一流蘇學女專家 穿越時空的追星遊記
你問她愛東坡有多深?
她愛東坡愛到行旅東坡走過的山水!
(當然也看了東坡的紫微斗數、星座命盤、流年大限啦)
蘇東坡真的是蘿莉控嗎?
蘇東坡的星盤流年怎麼看?
蘇東坡長得怎樣?幾公分高?
「東坡居士」的「東坡」在哪裡?
歐陽脩是愛才還是害了蘇東坡?
為什麼蘇東坡愛的女人都姓王?
烏台詩案是王安石的陰謀嗎?
如果蘇東坡有臉書,猜猜他有幾位臉友?
——東坡迷們,偶像的私密檔案來了
——第一本結合東坡文學、地理、史料穿行古今的文化遊記
——東坡的軼事八卦,徹底明辨,讓你一識東坡真面目
衣若芬教授自一九九○年八月起,以浙江杭州做為起點,開啟追尋東坡畢生行跡之旅。她花費三十年,飛行與步行里程累積數十萬公里,踏查四川、湖北、河南、山東、江西、江蘇、河北、廣東與海南。將這位被法國《世界報》譽為「千年英雄」的詞人,畢生所待過的地方,巡禮遊歷。並將東坡古今不實的軼事八卦,做最詳盡、清楚的澄清。
《陪你去看蘇東坡》是一切因東坡而生,結合文學、地理、史料穿行古今的文化行路遊記,更是一位熱戀蘇東坡的台灣女子,透析東坡文學藝術,不畏煙雨蕭瑟、行路顛簸,致敬「偶像」的真情書寫。
加入迷妹圈:愛上蘇東坡 www.facebook.com/Lovesudongpo/
名人推薦
馬雅人(馬雅國駐臺辦事處大使PTT Mayaman)
陳芳明(國立政治大學台文所講座教授)
陳義芝(詩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兼任教授)
許悔之(詩人、有鹿文化社長)
解昆樺(「趨勢經典文學劇場——東坡在臺灣」演員、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詩人、小說家)
謝金魚(歷史作家)
劉少雄(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蕭麗華(佛光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教授)
自序
陪你去看蘇東坡
這本書,從無端想像,到非寫不可。完成了,我才可以,陪你去看蘇東坡。
三十年,夢途中回眸。
「南京,陰轉小雨,一度。」一九七○年代的一個冬日清晨,我枕邊的小小紅色收音機播報了遙遠城市的氣象。
還蜷縮在被窩裡的,中學生的我,立即嚇醒了!
臺北和南京的距離,比臺北到東京還在天邊——我怎麼會收聽到?
我坐起身,收音機靜悄悄。撥轉頻道,回到平常熟悉的節目。我知道接收大陸的訊息是很危險的,聽了一會兒熟悉的節目,主持人播放歌曲的三十秒後,我前後撥動轉環,那些無聲的空檔之間,可能還有什麼祕密和禁忌?
今天,南京的天氣怎樣?我經常想著,可再也沒有聽見。
世界的盡頭,在撒哈拉沙漠吧?南京是另一個世界。
三毛的書裡有她風神瀟灑的照片,照片旁邊的詩句娓娓傾訴:「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我把詩句抄在隨身的筆記本,記住了蘇軾,蘇東坡的名字。
然後我在林語堂的書裡認識了這位才華橫溢的樂觀幽默詩人,不被現實擊倒,始終有自己的對應方式和生活趣味。我想過這般的人生,流浪在時間的荒蕪裡,啜飲文字如甘泉。雖然受了林語堂的啟蒙,我也必須說,他寫的蘇東坡傳記有許多離譜的錯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抺總相宜。」站在被颱風侵襲過的西湖邊,腳前是敗柳殘荷,這不是淡妝,也不是濃抺,是花容失色啊!剛才車窗外窺見「蘇東坡紀念館」的建築,我問能不能停一停?司機毫無減速,頭也不回地說:「都關門了,沒啥好看的!」
我正想表示:就算關著門,門口觀望,東瞧西看也是有意思的。
那是一九九○年,我想,西湖我必再來,看妳千姿萬態。蘇堤春曉,三潭印月,這是東坡的西湖。我想,走在東坡的足跡上。
七年後,初次到訪四川眉山三蘇祠,在東坡家的庭院賞中秋月,心底的東坡影子如被月光斜輝拉長放大,賜予我力量和勇氣——我可能帶著東坡的文字,欣賞他書寫的風景,更貼近他嗎?
圍繞眉山周邊的他外婆家、兩位妻子娘家青神;他南行轉往京師前瞻仰過的樂山大佛;父母和元配王弗的墓地蘇墳山……我親歷其境,見到山坡的松林,浮現「明月夜,短松崗」的情味。何其有幸,我過的不只個人的一生,有東坡的文字穿透我的身心,化為翩翩蝶影,偶然留落砂丘,隨風去來。
只是自怡悅的札記,沒有刻意要傳達什麼主意。我無法像宋代的張耒、陸遊;明代的張岱;清代的王士禎、翁方綱,他們或仕宦;或行旅,尋訪東坡遺址。幾次獨自闖盪的經驗,我明白自己有許多限制——身分的、性別的;加上不大願意勉強冒險或麻煩他人,與其說我像古人及前輩踏查東坡履痕,更多的,是在交錯的時空中站了某處支點,去感受滄海桑田和山水變遷,去回味閱讀東坡文字的觸動及聯想。
所以,這不是一本具有指南性質的遊記。讀者很容易發現我依賴講學或學術研討的機會去看東坡遺蹟,有些地方我數度造訪,比如眉山。有的地方,比如東坡初入仕途的第一個工作處陝西鳳翔、他的埋骨墓地河南郟縣三蘇墳,我沒有去過。即使我親臨了,彼時彼刻的景觀如今未必一致。
讀者也很容易發現我的尋覓往往希望撲空。在鎮江金山寺,連後代複製的東坡玉帶也沒有。徐州的快哉亭是一幢危樓。黃州赤壁看不見「大江東去」、「驚濤裂岸」。我其實並不執著於「還原歷史現場」,古今對照時的落差和斷破才是我的「在場」。
讀者還容易發現的是,我雖然不在意還原歷史的「現場」,卻對於歷史的「實況」有點兒「較真」。尤其在大家高度依賴互聯網資訊的當下,愈來愈多似是而非,甚且以訛傳訛的假說故事布滿雲端,像是說東坡靠作弊考上科舉;說東坡在文字獄「烏臺詩案」被判了死刑;說東坡的侍妾朝雲是他的「小三」……。就連一些文學書籍裡也充斥著不明就理的情節,被誇大吹捧。比如東坡一輩子都「在被貶謫的路上」嗎?所以「堅強不屈」嗎?非也!非也!不在京師做官並不表示「被外放」;「外放」也不一定就「被貶」啊。
「較真」的事情,表面上是追求真理,等我吃了苦頭,曉得會得罪人,我已經在天涯論壇被罵成「腦殘」。二○一○年我應邀去海南儋州參加論壇,主辦單位沒有要求論文,我準備了電腦簡報。
做為最後一位發言者,我的時間被擠壓成只剩十分鐘。我談的是傳說東坡在海南穿木屐戴斗笠的故事,後來被圖繪成東坡的形象。我對南宋的記載提出疑點,繪畫採用軼聞為題材,進而強化野史為正史的情形屢見不鮮,也無可厚非。一位當時不在場的韓姓作者讀了報紙的介紹,便用網名在網上指摘我的謬誤。一些文字的謬誤是新聞記者寫錯,我的論述重點絕無意傷害東坡的「偉大形象」。然而,跟帖的網民們從附和發帖人的高見,逐漸轉向對我的人身攻擊。
即使如此,我仍然不願輕率地把東坡神格化。深入他的作品,會注意到他並非我們以為的天然豁達;他的豪放詞數量比婉約詞還少。一些耳熟能詳的東坡事蹟,細節還有待梳理。例如,大家知道歐陽脩讀了東坡的試卷〈刑賞忠厚之至論〉,以為是他的學生曾鞏寫的,結果判了個第二名。
那麼,成績揭曉,第一名是曾鞏嗎?東坡被貶謫黃州,在城東邊的坡地農耕,自號「東坡居士」(嚴格說來,這時才有「東坡」之名,為了親切表述,本書未依具體年代,混用「蘇軾」和「東坡」),那麼,誕生「東坡」的「東坡」在現在湖北黃岡的什麼地方?都說東坡是吃貨美食家,「東坡肉」是他發明的嗎?他喜歡的豬肉怎麼燒滋味最好?
帶著溫故知新的心情,陪你順著東坡一生經歷,去看他居住過的地方,從最北邊的河北定州,到最南端的海南島儋州。如果你是東坡千年以後的族裔或同鄉;如果你的家鄉出現在東坡行旅的地圖上;如果你的行旅出現在東坡足跡的脈絡中,請,翻開本書相應的篇章,看一看我的書寫。哦,那年東坡終焉處的藤花舊館(孫公館)正在重建中,如今煥然一新。那年我問不出個明堂的「淀花苑」,果然就是東坡在黃州借住過的寺廟「定惠院」,如今地方政府立了石碑紀念……。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東坡曾經為這裡留下的作品。請,繼續我小文後的延伸閱讀,進入古人的字裡行間。
為了便於檢索和理解,本書把東坡的家族系譜、科舉考試過程和考題、烏臺詩案的經過歷程、東坡一生的大事和行跡都繪製了圖表,其中,東坡一生行跡圖獲得李常生博士慨允使用他於大作《東坡行跡考》的地圖;姜青青先生慨允使用他復原的宋版《咸淳臨安志》「西湖圖」;三蘇祠博物館陳仲文館長將明代碑刻《東坡盤陀像》的玻璃罩取下,為我拍攝照片,謹此致謝!
我還要感謝帶我去蟆頤山的劉清泉先生、陪我去常州的章含、陪我去定州的陳濤、陪我去徐州和鎮江的孔令俐、幫我查核古籍原典的洪可均,以及邀請我參加東坡學術會議的眉山市、諸城市、黃岡市、儋州的人民政府、蘇軾研究會等等。
本書的繁體字版由有鹿文化編輯出版,感謝許悔之社長成全,讓這本魂牽夢縈三十年的小書,有了和讀者見面的最好形態。這美好的形態,在編輯魏于婷的悉心呵護下完成,千年東坡,煥發新鮮的氣息!
你也是喜愛東坡的「東粉」嗎?試試書裡的〈超級東粉檢定測驗〉,為你的熱情增加經驗值;為你的人生鞏固生命值吧!
二○一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衣若芬書於大阪堀江寓樓
二○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修訂於新加坡
【預購】正本清源說紅樓◎白先勇
Regular price $42.00這場爭論牽涉甚廣,不僅對後四十回的作者身分起了質疑,而且對《紅樓夢》這部小說的前後情節、人物的結局、主題的一貫性,甚至文字風格,文采高下,最後牽涉到小說藝術評價,通通受到嚴格檢驗,嚴厲批評。
「新紅學」的開山袓師胡適,於一九二一年為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的新式標點程甲本《紅樓夢》寫了一篇長序〈《紅樓夢》考證〉。這篇長序是「新紅學」最重要的文獻之一,其中兩大論點:證明曹雪芹即是《紅樓夢》的作者,斷定後四十回並非曹雪芹原著,而是高鶚偽托續書。自從胡適一錘定音,判決《紅樓夢》後四十回是高鶚的「偽書」以來,幾個世代甚至一些重量級的紅學家都沿著胡適這條思路,對高鶚續書作了各種評論,有的走向極端,把後四十回數落得一無是處,高鶚變成了千古罪人。而且這種論調也擴散影響到一般讀者。
於此,白先勇策劃《正本清源說紅樓》論文集,聚焦程乙本及後四十回,收錄兩岸歷年重要紅學專家學者,包括胡適、周策縱、高陽等人,針對《紅樓夢》此一議題的文章,讓紅學研究者、一般讀者更能全面掌握此爭論的核心。
白先勇
民國二十六年生,廣西桂林人。臺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學創作碩士。
白先勇為北伐抗戰名將白崇禧之子,幼年居住於南寧、桂林,民國三十三年逃難至重慶。抗戰勝利後曾移居南京、上海、漢口、廣州。民國三十八年遷居香港,民國四十一年來臺與父母團聚。民國五十二年赴美留學、定居,民國五十四年獲碩士學位,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任教中國語言文學,民國八十三年退休。民國八十六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圖書館成立「白先勇資料特藏室」,收錄一生作品的各國譯本、相關資料與手稿。
白先勇是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戲劇家,著作極豐,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舞臺劇劇本《遊園驚夢》、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後的貴族》等。兩岸均已出版《白先勇作品集》。關於白先勇文學創作的研究,兩岸均不斷有學者投入,人數眾多,面向多元,形成白先勇文學經典化現象。
近年投入愛滋防治的公益活動和崑曲藝術的復興事業,製作青春版《牡丹亭》巡迴兩岸、美國、歐洲,獲得廣大迴響。從「現代文學傳燈人」,成為「傳統戲曲傳教士」。
民國一○○年開始致力整理父親白崇禧的傳記,民國一○一年出版《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在兩岸三地與歐美漢學界,都受到重視,並引起廣大迴響,於民國一○三年出版《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整理白崇禧將軍來臺最新史料與口述採訪紀實。
民國一○三年在臺灣大學開設《紅樓夢》導讀通識課程三個學期,將畢生對《紅樓夢》的鑽研體會,傾囊相授學子,深受兩岸學生歡迎。課程錄影先置臺大開放式課程網站與趨勢教育基金會網站,供校內外人士點閱,並出版DVD及書籍。並於民國一○五年出版《白先勇細說紅樓夢》,民國一○七年策畫出版《正本清源說紅樓》。
【預購】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詮釋與批評◎ 鐘怡雯
Regular price $22.00文分兩卷,卷一為當代散文名家與其著作的介紹與評論,從世紀初的散文大師梁實秋、董橋到當前的余光中、莫言、楊牧、簡媜、余秋雨等,鍾怡雯以時間為經,人物為緯,一一爬梳出各名家的精與魂;卷二則從華文散文的著作主題分析起,從中國的飢餓主題、台灣的美食主題到新加坡的國家認同與馬來西亞的雨林書寫等,同時並陳不同地域的論述主題與其歷史性,詳盡地分析描繪出一個華文論述的版圖,呈現一個磅礡的、大中華的華文著作氣象。
作者簡介
鍾怡雯,一九六九年生於馬來西亞金寶市。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現任元智大學中語系副教授。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散文首獎、九歌年度散文獎、吳魯芹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華航旅行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散文獎、台灣新聞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星洲日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及首獎、新加坡金獅獎散文首獎、馬華優秀青年作家獎、新聞局圖書金鼎獎等。著有散文集《河宴》、《垂釣睡眠》、《聽說》、《我和我豢養的宇宙》;論文集《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主編《馬華當代散文選》、《馬華文學讀本1:赤道形聲》、《天下散文選》。
機器與憂鬱——字花十年選評論卷◎鄧正健編
Regular price $38.00《機器與憂鬱——字花十年選評論卷》收錄曾於《字花》發表的評論文章28篇,作者包括香港、台灣及內地評論人、學者、乃至不同界別的文字創作者和社會實踐者,內容涵蓋香港文學、本土文化、當代思潮、中國文學、電影、戲劇、流行文化等多種內容。文章長短迥然,風格不拘一格,有接近學術論文的,也有仿照散文體的,但每篇文章可讀性俱高,也嘗試從不同角度切入不同範疇的重要議題,並提供別開生面的解讀。書中亦選收了由《字花》策劃的文學對談記錄三篇,以呈現在評論人相互激勵之間,所生成的另一種評論形式。
【預購】哆啦A夢論◎杉田俊介(譯者: 彭俊人)
Regular price $38.00覺得看漫畫不用思考什麼困難的議題, 只要讀得開心就好的這種想法,其實小看了漫畫的精彩程度。
反倒是具有思考性才「正是」漫畫有趣的地方才對。藤子・F老師的《哆啦A夢》教導了眾多的少男少女們,甚至是大人們這一點。——摘自《哆啦A夢論》
激進的「軟弱」思想!
《哆啦A夢》要告訴我們的事!
家喻戶曉的哆啦A夢,應該是最平凡裡的不簡單!
藤子・F・不二雄老師藉由一個「永遠的小學生大雄」日常,深入探討軟弱、溫柔、率真,絕望與希望,以及科學、宗教、政治與進化。
無論天資多差、長相不佳、頭腦不好、不擅長運動,老是失敗,被霸凌又被當作笨蛋……大雄依舊沒有喪失對人類而言最重要的東西──率真。
胖虎是蠻橫的惡霸嗎?努力朝著漫畫家夢想前進的胖妹其實是獨立女性代表?靜香有著男子漢的內心?這些孩子生活化的日常是日本戰後民主主義下的理想?
而哆啦A夢是瑕疵品還是未來科技的神代表?機器人、恐龍、颱風的小孩、雪精靈、樹寶、蒲公英小孩、石頭狗等非人類帶來的諭示又是什麼?
繼《宮崎駿論》、《JOJO論》後,評論家杉田俊介的第三波國民動漫評論《哆啦A夢論》。
作者簡介
1975年生於神奈川縣。評論家。法政大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主修日本文學。活躍於文藝刊物、思想刊物等各式各樣的媒體,除了在文學、動畫、漫畫等評論活動之外,他對於作品核心的解讀也獲得了很高的評價。著有《宮崎駿論:眾神與孩子們的物語》、《JOJO論》(這兩本已由典藏藝術家庭出版中文版),以及《戰爭與虛構》(作品社)、《長渆剛論》(每日新聞出版)、《無能力評論》(大月書店)、《非主流的品格》(集英社新書)等書。
譯者簡介
彭俊人(ToShi Peng)
1979年生。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業。標準的懷古廚,對經典電玩遊戲復刻版和漫畫周邊商品沒有抵抗力的中年男子。最愛的點心是銅鑼燒。譯有《宮崎駿論:眾神與孩子們的物語》、《JOJO論》,《為當下策展:南條史生的藝術現場 1978-2011》等書。
【預購】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技藝◎彭明輝
Regular price $31.00雲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衣若芬
Regular price $47.00 「瀟湘」指「清深的湘水」,又是「瀟水」和「湘水」的合稱,泛指湖南。 「瀟湘八景」為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以及漁村落照。北宋「瀟湘八景」畫題,催生了「西湖十景」、「北京八景」等各種地方景觀。
本書運用跨學科研究方法,探討「瀟湘」山水的詩情與畫意。作者親身探訪「瀟湘」地域,梳理宋代以降的「瀟湘八景」文本,結合豐富的文學與美術作品分析「瀟湘」山水詩畫的文學意象、文化空間和抒情底蘊,並對其在東亞的傳布和演變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娓娓道來,和讀者遊觀雲影天光,宛在「瀟湘」畫裡行。
作者簡介
衣若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她海外經歷豐富,曾赴韓國成均館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客座授課,受邀於京都大學、東京大學、奈良女子大學合作研究,也擔任了南京大學、北京大學等內地高校的特邀訪問學者。業餘時間為《聯合早報》撰寫專欄。衣若芬《雲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一共有10章,對瀟湘圖與瀟湘詩有著較為深入的研究,在美術史學界有著較大的影響。從「瀟湘八景」寫至「明代臥遊山水畫」,其中對瀟湘山水的地方經驗、文化意象、空間表述、心理意識等,都有深切的分析。
藝林探微◎衣若芬
Regular price $21.00 本書系臺灣學者衣若芬美術史方面的論文匯集。作者運用現代學術手段,廣泛收集相關文獻資料,從圖像、文字、實物三者的關系入手,對中國古代繪畫藝術進行了獨到的立體化研究,解釋了藝術史實際上是這三者互相影響的歷程。
作者簡介
衣若芬,曾經任教於臺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中文系,臺北師範學院臺灣文學研究所。韓國成均館大學校東亞學術院客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2006年7月加入南大中文系。
目前研究課題包括「中國.日本.韓國「瀟湘八景」詩畫」、「互文.越界與再生──中國文學與美術的交會」、「中國古代的性別.敘事與暴力:蔡琰及其相關作品的互文展演」等。
【預購】我為何寫作◎ 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譯者:張弘瑜)
Regular price $24.00「政治性的語言——從保守黨到無政府主義派,所有的政黨都一樣——都是為了以假亂真、讓殺戮變得值得尊崇,並使空話聽起來煞有其事。」──喬治·歐威爾
〈我為何寫作〉是歐威爾在1947年寫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回顧他寫作的經驗與歷程,文章中他提出四個寫作的動機,除了謀生吃飯之外,有:完全的自我中心、熱衷於美的事物、基於歷史的使命,及政治性目的這四個原因。他說他個人前三個動機遠超過第四個,但他所處的背景,及日後的經歷,使他理解工人階層的存在,也使他對權威的痛恨加劇,特別是西班牙內戰的經驗,使他的寫作逐漸形成了第四種動機。
想深入了解喬治.歐威爾洞悉政治與揭露謊言的獨到眼光,本書是相當重要的作品。除了〈我為何寫作〉一文外,書中還收入〈獅子與獨角獸:社會主義與英國精神〉、〈政治與英語〉、〈書坊雜憶〉、〈關於甘地的幾點感想〉,共五篇文章。
英國著名小說家、政治諷刺作家和評論家,善以先知般的筆調勾畫人類陰暗的未來。生於英屬印度彭加爾省一個政府下級官員的家庭,家境並不寬裕,他自稱屬於「上層中產階級偏下」家庭。1917-1921年以獎學金進入著名的伊頓公學就讀,但無力升學。1922年至緬甸擔任英國皇家警察,對西方的殖民主義產生反思。1927年回到英國,開始長達四年的流浪生活,並依據這段經歷寫成《巴黎倫敦落魄記》(1933)。1936年以國際志願者的身分參與西班牙共和軍,支援反佛朗哥的西班牙內戰,後來寫成《向加泰隆尼亞致敬》(1938),揭露共產國際關於西班牙內戰的謊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受僱於BBC從事有關戰爭的報導,1944年完成寓言諷刺小說《動物莊園》。1948年完成名著《一九八四》,描繪一個極權主義達到頂峰的可怕社會,以辛辣的筆觸諷刺泯滅人性的極權主義社會和追逐權力者,本書出版後不久,卻因肺結核而去世。
譯者簡介
張弘瑜
學歷: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士
法國巴黎索爾邦大學藝術史學博士預備班
譯作:
《無牆的博物館》、《埃及》、《羅馬》、《希臘》、《澎湖人在台灣》、《弗洛依德傳》
【預購】大河的雄辯 :洛夫詩作評論集◎張默
Regular price $31.00內容簡介
洛夫的詩,愈到晚近,氣勢越是龐沛,視境更加豁達,張力十足,意趣無窮。
本書選錄海內外29位重要詩家對洛夫各時期的詩作所展開的多面不同的論述,見解犀利,舉證清晰,各篇均滿溢知感交匯的芬多精。尤其對長詩《漂木》的驚心矚目,讚譽它是一首觀照生命,穿越時空的悲劇性史詩,而令喜愛詩魔洛夫的讀者,從生命儀式的瞻仰中,從回歸與出離的時空意涵中,獲得自我的救贖與啟示。
作者簡介
洛夫
洛夫,一九二八年生於湖南衡陽,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
曾任教東吳大學文學系。與張默、□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瑞典等文,並收入各大詩選,包括《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
洛夫著作甚豐,出版詩集《時間之傷》等三十七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七部,評論集《詩人之鏡》五部,譯著《雨果傳》等八部。另有《石室之死亡》、長詩《血的再版》、《時間之傷》、《魔歌》、《漂木》等出版,屢獲國內外大獎,震驚華語詩壇。
洛夫評為超現實主義詩人,表現手法近乎魔幻,被詩壇譽為「詩魔」。
南山夜語——藝文隨筆集◎蔡益懷
Regular price $26.00中國古代有源遠流長的詩話傳統,文人學士談文說藝,寓學理於閒談中,隻言片語,微言大義,內容豐富多采,形式活潑多樣,蔚為大觀。本書作者於創作、著述、編輯之餘,以現代視角、今人筆法,隨事生說,積累了若干藝文心得感言,大有上承古風續寫現代詩話的意味。此書共收錄八十多篇藝文小品,為作者近十年間的隨筆精選。全書分兩輯,「藝文絮語」與「編後漫筆」,前者為求道心得與創作雜感,其中不乏對文化文學現象的現實回應;後者為文學雜誌的編後寄語,記錄了不同年代與社會時期的所思所想。二者各有側重,特點為一,都於隨性輕快的漫話中閃現卓識與洞見。
文如其人,集中小品乃作者為人為學為文的心跡墨痕,所言所語皆不虛誑,一如作者所說︰此中有真言。
以心印心,心心相印,但願文友都能從這本小書中領受到作者的幽幽文心、拳拳盛意。
作者簡介
蔡益懷(常用筆名南山、許南山),暨南大學文藝學博士,作家、文學評論人, 八十年代開始從事文學創作與評論,結集出版的著作有--小說集︰《前塵風月》(香港︰獲益,1994);散文集︰《客棧倒影》(香港︰初文出版社 2017);文論集︰《港人敍事》(香港作家協會,2001);學術專著︰《小說,開門》等。
【預購】白先勇的文藝復興◎白先勇
Regular price $31.00《白先勇的文藝復興》是深刻理解白先勇文化推動脈絡最為完整的著作。
白先勇
民國二十六年生,廣西桂林人。臺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學創作碩士。
白先勇為北伐抗戰名將白崇禧之子,幼年居住於南寧、桂林,民國三十三年逃難至重慶。抗戰勝利後曾移居南京、上海、漢口、廣州。民國三十八年遷居香港,四十一年來臺與父母團聚。民國五十二年赴美留學、定居,五十四年獲碩士學位,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任教中國語言文學,八十三年退休。民國八十六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圖書館成立「白先勇資料特藏室」,收錄一生作品的各國譯本、相關資料與手稿。
白先勇著作豐富,面向多元,有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八千里路雲和月》,舞臺劇劇本《遊園驚夢》、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後的貴族》等。兩岸均已出版『白先勇作品集』。
加大退休後,投入愛滋防治的公益活動和崑曲藝術的復興事業,製作青春版《牡丹亭》巡迴兩岸、美國、歐洲,獲得廣大迴響。從「現代文學傳燈人」,成為「傳統戲曲傳教士」。
民國一○○年開始致力整理父親白崇禧的傳記,一○一年出版《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在兩岸三地與歐美漢學界,都受到重視,並引起廣大迴響,一○三年出版《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整理白崇禧將軍來臺最新史料與口述採訪紀實。
民國一○三年在臺灣大學開設《紅樓夢》導讀通識課程三個學期,將畢生對《紅樓夢》的鑽研體會,傾囊相授學子,深受兩岸學生歡迎。後出版《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策畫編纂《正本清源說紅樓》。
【預購】白先勇細說紅樓夢(平裝套書)◎白先勇
Regular price $85.00看文學大師白先勇如何細膩解説《紅樓夢》這本「天書」,
看二位小説家跨越時空的心靈相印。
◆三冊60萬字,十八開本,特殊裱紅卡書盒+精緻大書衣包覆三大冊珍藏
◆白先勇鑽研「天書」數十年,一生心血結晶完整呈現!
◆董陽孜字帖+典雅裝幀設計,重現大觀園的極盛繁華
◆「精裝典藏版」另附清朝知名畫家改琦經典人物彩繪圖冊(36頁精裝)
《紅樓夢》導讀是白先勇先生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系主要授課之一,分中英文兩種課程,持續二十多年。
二○一四年,臺大邀請回母校開設《紅樓夢》導讀通識課,由於《紅樓夢》這本「天書」歷來的研究、批評、考據、索隱,林林總總,汗牛充棟,各方爭議熱烈,任何一家之言,都難下斷論。白先勇藉三學期的細說,正本清源,把這部文學經典完全當作小說來導讀,側重解析《紅樓夢》的小說藝術:神話架構、人物塑造、文字風格、敘事手法、觀點運用、對話技巧、象徵隱喻、平行對比、千里伏筆,檢視《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如何將各種構成小說的元素發揮到極致。
《紅樓夢》早被公認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偉大的著作之一,更是集大成的才子書,才子書的真正解人,往往需要「惺惺惜惺惺」的風流人物。當今之世,白先勇不正是這種才子?他性好《紅樓夢》,熟讀大半生,尤其跨越兩百多年時空,以小說家與小說家心靈相印,豈非最適當的解人?
白先勇的細說,除了體大思精的掌握全書真意,更在一字一句、一段一落中,處處見出其中個別呈露的微妙涵義。白先勇「要把金針度與人」,絕不止淺層的講故事,說人物,他透過解構、剖析、抒理、同情……出入宏觀與微觀,如同曹雪芹書寫那麼強烈的興致勃勃,將畢生對《紅樓夢》的鑽研體會,傾囊相授。
透過這套書詳實而精準的整理呈現,不僅對《紅樓夢》的欣賞與理解,指出一條康莊大道,更帶給讀者對傳統、對文學、對文化、對人生的感悟與啟發。
▋裝幀特色 ▋
本書由書法藝術家董陽孜題字,將「細說紅樓夢」一筆喝成,呈現白先勇教學時娓娓道來的優雅與熱切。精緻書套上有董老師燙金字帖和中國庭園式花窗鏤空,探入盒內的金澄書衣。三冊精裝書與經典人物彩繪圖冊,以燙金字、絲絨膜加局部光呈現,再以古典的金色大書衣包覆,裝進精緻盒套內,《白先勇細說紅樓夢》華麗登場。
白先勇
民國二十六年生,廣西桂林人。臺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學創作碩士。
白先勇為北伐抗戰名將白崇禧之子,幼年居住於南寧、桂林,民國三十三年逃難至重慶。抗戰勝利後曾移居南京、上海、漢口、廣州。民國三十八年遷居香港,民國四十一年來臺與父母團聚。民國五十二年赴美留學、定居,民國五十四年獲碩士學位,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任教中國語言文學,民國八十三年退休。民國八十六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圖書館成立「白先勇資料特藏室」,收錄一生作品的各國譯本、相關資料與手稿。
白先勇是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戲劇家,著作極豐,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舞臺劇劇本《遊園驚夢》、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後的貴族》等。兩岸均已出版《白先勇作品集》。關於白先勇文學創作的研究,兩岸均不斷有學者投入,人數眾多,面向多元,形成白先勇文學經典化現象。
從加大退休後,投入愛滋防治的公益活動和崑曲藝術的復興事業,製作青春版《牡丹亭》巡迴兩岸、美國、歐洲,獲得廣大迴響。從「現代文學傳燈人」,成為「傳統戲曲傳教士」。
民國一○○年開始致力整理父親白崇禧的傳記,民國一○一年出版《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在兩岸三地與歐美漢學界,都受到重視,並引起廣大迴響,於民國一○三年出版《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整理白崇禧將軍來臺最新史料與口述採訪紀實。
民國一○三年在臺灣大學開設《紅樓夢》導讀通識課程三個學期,將畢生對《紅樓夢》的鑽研體會,傾囊相授學子,深受兩岸學生歡迎。課程錄影先置臺大開放式課程網站與趨勢教育基金會網站,供校內外人士點閱,並出版DVD及書籍。
大觀紅樓 白先勇
二○一四年春季,臺大文學院由趨勢教育基金會贊助的「白先勇人文講座」開課,種種因緣巧合,這次輪到我擔任講座教授。自從一九九四年我在加州大學提前退休後,二十年來,雖然曾在多所大學演講,參加講座,但從未全程授課。教書對我來說,責任重大,必須全心投入,全力以赴,所以不敢輕易答應。此次面對臺大「白先勇人文講座」,不免亦有所躊躇。張淑香教授勸我道:「你應該在臺大教《紅樓夢》。」她說現在大學生很少有耐心看大部頭的經典作品了,這對學生的人文教育有很大的影響。她這番話恰恰觸動了我的心思,「五四」以來,我們的教育政策一向重理工輕人文,尤其偏廢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造成學生文化認同混淆,人文素養低落,後遺症甚大。近年來,我致力推廣崑曲,替北大、香港中大、臺大設立崑曲講座,就是希望這些龍頭大學的青年學子有機會欣賞到崑曲之美,希望他們重新親近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在美國加州大學也曾教過多次《紅樓夢》,但回到母校教授自己的學弟學妹,心情到底不同。至少選我課的同學,有機會跟著我,把這本曠世經典從頭細讀一遍,希望透過這部古典文學傑作,同學們也會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有所感悟,受到啟發。
《紅樓夢》本來就應該是大學人文教育必讀的一本文學經典:首先,《紅樓夢》是中國文學最偉大的小說,如果說文學是一個民族心靈最深刻的投射,那麼《紅樓夢》在我們民族心靈構成中,應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十九世紀以前,放眼世界各國的小說,似乎還沒有一部能超越過《紅樓夢》,即使在二十一世紀,在我閱讀的範圍內,要我選擇五本世界最傑出的小說,我一定會包括《紅樓夢》,可能還列在很前面。
《紅樓夢》是一本天書,有解說不盡的玄機,有探索不完的祕密。自從兩百多年前《紅樓夢》問世以來,關於這本書的研究、批評、考據、索隱,林林總總,汗牛充棟,興起所謂「紅學」、「曹學」,各種理論、學派應運而生,一時風起雲湧,波瀾壯闊,至今方興未艾,大概沒有一本文學作品,會引起這麼多人如此熱切的關注與投入。但《紅樓夢》一書內容何其複雜豐富,其版本、作者又問題多多,任何一家之言,恐怕都難下斷論。我在臺大開設《紅樓夢》導讀課程,正本清源,把這部文學經典完全當作小說來導讀,側重解析《紅樓夢》的小說藝術:神話架構、人物塑造、文字風格、敘事手法、觀點運用、對話技巧、象徵隱喻、平行對比、千里伏筆,檢視《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如何將各種構成小說的元素發揮到極致。曹雪芹是不世出的天才,他成長在十八世紀的乾隆時代,那正是中國文化由盛入衰的關鍵時期,曹雪芹繼承了中國文學詩詞歌賦、小說戲劇的大傳統,但他在《紅樓夢》中卻能樣樣推陳出新,以他藝術家的極度敏感,譜下對大時代的興衰、大傳統的式微,人世無可挽轉的枯榮無常,人生命運無法料測的變幻起伏,一闋史詩式、千古絕唱的輓歌。
十九、二十世紀西方小說的新形式,層出不窮,萬花競艷,但仔細觀察,這些現代小說技巧,在《紅樓夢》中其實大都具體而微。《紅樓夢》在小說藝術的成就上,遠遠超過它的時代,而且是永恆的。例如現代小說非常講究的敘事觀點之運用,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用的是全知觀點,但作者是隱形的,神龍見首不見尾,完全脫離了中國小說的說書傳統,亦沒有十八、十九世紀一些西方小說作者現身干預說教,作者對於敘事觀點的轉換,靈活應用,因時制宜。例如大觀園的呈現:大觀園是《紅樓夢》最主要的場景,如何介紹這些主景?我們讀者第一次遊大觀園是跟賈政進去的。第十七回大觀園落成,賈政率領眾清客以及寶玉,到園內巡視題詠,因此大觀園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是隨著賈政的視角而湧現,賈政是《紅樓夢》中儒家系統宗法社會的代表人物,在他眼中,大觀園是為了元妃省親而建造的園林場所,是皇妃女兒的省親別墅、家庭聚會的地方。功能意義完全合乎儒家倫理的社會性,因此透過賈政視角的大觀園是寫實的、靜態的,我們讀者這時看到的大觀園就如同一幅中規中矩的工筆畫。我們第二次再遊大觀園的時候,導遊換成了劉姥姥,從劉姥姥的觀點看出去,大觀園立刻完全換了一幅景象。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由於劉姥姥的出現,大觀園似乎突然百花齊放,蜂飛蝶舞,熱鬧起來。劉姥姥是個鄉下老嫗,她眼中看到的大觀園,無一處不新奇,大觀園變成了遊樂園,如同哈哈鏡中折射出來的誇大了數倍的景物。「劉姥姥進大觀園」,我們跟著這位「鄉巴佬」遊覽,也看盡了園中的奇花異草,但劉姥姥這個人物遠不止於一位鄉下老嫗,在某種意義上,她可以說是一個土地神祇—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土地婆。她把大地的生機帶進了大觀園,使得大觀園的貴族居民個個喜上眉梢,笑聲不絕。劉姥姥把「省親別墅」的碑坊看成「玉皇寶殿」,事實上大觀園的設計本來就是人間的「太虛幻境」,只是太虛幻境中時間是停頓的,所以草木長春,而人間的「太虛幻境」大觀園中時間不停運轉,春去秋來,大觀園最後終於傾頹,百花凋謝。利用不同的敘事觀點,巧妙的把大觀園多層次的意義,一一展現出來,這是《紅樓夢》的「現代性」之一。
《紅樓夢》的中心主題是賈府的興衰,也就是大觀園的枯榮,最後指向人世的滄桑、無常,「浮生若夢」的佛道思想。大觀園鼎盛的一刻在第四十回,賈太君兩宴大觀園的家宴上,劉姥姥這位土地神仙把人間歡樂帶進了賈府,她在宴會上把賈府上下逗得歡天喜地,樂得人仰馬翻,那一段描寫各人的笑態,是《紅樓夢》最精采的片段,整個大觀園都充滿了太平盛世的笑聲。第一百零八回:「強歡笑蘅蕪慶生辰,死纏綿瀟湘聞鬼哭」,此時賈府已被抄家,黛玉淚盡人亡,賈府人丁死的死,散的散。賈母為了補償寶釵倉促成婚所受的委屈,替寶釵舉行一場生日宴,可是宴上大家各懷心思,強顏歡笑,鼓不起勁來;一場尷尬的宴席,充分暴露了賈府的頹勢敗象,寶玉獨自進到大觀園中,「只見滿目淒涼」,幾個月不到,大觀園已「瞬息荒涼」,寶玉經過瀟湘館,聞有哭聲,是黛玉的鬼魂在哭泣,於是寶玉大慟。荒涼頹廢的大觀園裏,這時只剩下林黛玉的孤魂,夜夜哭泣。曹雪芹以兩場家宴,用強烈的對比手法說盡了賈府及大觀園的繁盛與衰落,一笑一哭,大觀園由人間仙境沉淪為幽魂鬼域。
大觀園走向敗落的關鍵在第七十四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避嫌隙杜絕寧國府」,賈府自己抄家,因而晴雯被逐冤死,司棋、入畫、四兒等人皆被趕出大觀園,芳官等幾個小伶人也被發放,連寶釵避嫌也搬出大觀園,一夕間,大觀園頃刻蕭條,黯然失色。抄大觀園的起因是在大觀園中,賈母丫鬟傻大姐拾到了一隻繡春囊,一隻繡春囊卻顛覆了賈府儒家系統宗法社會的整個道德秩序,這隻繡春囊不過是司棋及其表弟潘又安兩人互贈的紀念物,一對小情侶互通私情的表記。可是看在賈府長輩王夫人、邢夫人的眼中,就如同「伊甸園中爬進了那條大毒蛇」(夏志清語),危及了大觀園內小姐們的純真。這就牽涉到儒家宋明理學「存天理去人欲」的極端主張,對人的自然天性有多大的斲傷了。這也是曹雪芹藉寶玉之口,經常提出的抗議。可是曹雪芹畢竟是個天才中的天才,他竟然會將這隻繡春囊偏偏交在一個十四歲「心性愚頑,一無知識」的傻大姐手裏,傻大姐沒有任何道德偏見,也無從做任何道德判斷,繡春囊上那對赤條條抱在一起的男女,在這位天真痴傻的女孩眼裏,竟是一幅「妖精打架」圖。這對王夫人、邢夫人這些頑冥不化的衛道者又是多大的諷刺。
多年來一些紅學家四處勘查,尋找《紅樓夢》裏的大觀園的原址,有人認定是北京恭王府,也有人斷定是南京江南織造府的花園,還有點名袁枚的隨園,但很可能大觀園只存在曹雪芹的心中,是他的「心園」,他創造的人間「太虛幻境」。大觀園是一個隱喻,隱喻我們這個紅塵滾滾的人間世,其實我們都在紅塵中的大觀園裏,「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最後寶玉出家,連他幾曾留連不捨的大觀園,恐怕也只是鏡花水月的一個幻境罷了。
《紅樓夢》的版本問題極其複雜,是門大學問。要之,在眾多版本中,可分兩大類:即帶有脂硯齋、畸笏叟等人評語的手抄本,止於前八十回,簡稱「脂本」,另一大類,一百二十回全本,最先由程偉元與高鶚整理出來印刻成書,世稱「程高本」,第一版成於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即「程甲本」,翌年(一七九二)又改版重印「程乙本」。「程乙本」與「程甲本」,有兩萬多字的差異。「程甲本」一問世,幾十年間廣為流傳,直至一九二七年,胡適用新式標點標註,由亞東圖書館印行的「程乙本」出版,才取代「程甲本」,成為《紅樓夢》「標準版」的地位。早年臺灣遠東圖書公司、啟明書局出版的《紅樓夢》都是根據亞東「程乙本」。一九八三年,臺灣桂冠圖書公司出版《紅樓夢》,這個版本也是以「程乙本」為底本,並考照其他眾多主要版本,詳加勘校,改正訛錯,十分講究,並附有校記以作參考。其注解尤其詳盡,是以國學大師啟功的注釋本為底本,由唐敏等人重新整理而成,其中詩詞並有白話翻譯,作為教科書,對學生幫助甚大。我在美國加州大學教《紅樓夢》,一直採用桂冠版。這次在臺大開課教授《紅樓夢》,我用的卻是臺北里仁書局出版,由馮其庸等人校注,以庚辰本為底本的版本,後四十回乃截取「程高本」而成。因為桂冠版《紅樓夢》已經斷版,而里仁書局的庚辰本《紅樓夢》,其注釋十分詳細,有助於初讀《紅樓夢》的學生。這種以庚辰本為主的《紅樓夢》版本,自從一九八二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以後,漸漸大行其道,近來甚至有壓倒「程乙本」之趨勢。擁護這個版本的紅學家認為,「庚辰本」是諸脂本中比較完整的一個,共七十八回,其年代較早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他們認為這是最接近曹雪芹原作的本子。這是我第一次採用「庚辰本」做教科書,有機會把里仁版「庚辰本」《紅樓夢》與桂冠版「程乙本」從頭到尾仔細對照比較了一次。我發覺「庚辰本」其實也隱藏了不少問題,有幾處還相當嚴重,我完全從小說藝術、美學觀點來比較兩個版本的得失。
人物塑造是《紅樓夢》小說藝術最成功的地方,無論主要、次要人物,無一不個性鮮明,舉止言談,莫不恰如其分。例如秦鐘,這是一個次要角色,出場甚短,但對寶玉意義非凡。寶玉認為「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濁臭逼人」,尤其厭惡一心講究文章經濟、追求功名利祿的男人,如賈雨村之流,連與他形貌相似而心性不同的甄寶玉,他也斥之為「祿蠹」。但秦鐘是《紅樓夢》中極少數受寶玉珍惜的男性角色,兩人氣味相投,惺惺相惜,同進同出,關係親密。秦鐘夭折,寶玉奔往探視,「庚辰本」中秦鐘臨終竟留給寶玉這一段話:
以前你我見識自為高過世人,我今日才知誤了。以後還該立志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
這段臨終懺悔,完全不符秦鐘這個人物的個性口吻,破壞了人物的統一性。秦鐘這番老氣橫秋、立志功名的話,恰恰是寶玉最憎惡的。如果秦鐘真有這番利祿之心,寶玉一定會把他歸為「祿蠹」,不可能對秦鐘還思念不已。再深一層,秦鐘這個人物在《紅樓夢》中又具有象徵意義,秦鐘與「情種」諧音,第五回賈寶玉遊太虛幻境,聽警幻仙姑《紅樓夢》曲子第一支〔紅樓夢引子〕:開闢鴻蒙,誰為情種?「情種」便成為《紅樓夢》的關鍵詞,秦鐘與姐姐秦可卿其實是啟發賈寶玉對男女動情的象徵人物,兩人是「情」的一體二面。「情」是《紅樓夢》的核心。秦鐘這個人物象徵意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庚辰本」中秦鐘臨終那幾句「勵志」遺言,把秦鐘變成了一個庸俗「祿蠹」,對《紅樓夢》有主題性的傷害。「程乙本」沒有這一段,秦鐘並未醒轉留言。「脂本」多為手抄本,抄書的人不一定都有很好的學識見解,「庚辰本」那幾句話很可能是抄書者自己加進去的。作者曹雪芹不可能製造這種矛盾。
比較嚴重的是尤三姐一案。《紅樓夢》次要人物榜上,尤三姐獨樹一幟,最為突出,可以說是曹雪芹在人物刻畫上一大異彩。在描述過十二金釵、眾丫鬟等人後,小說中段,尤氏姐妹二姐、三姐登場,這兩個人物橫空而出,從第六十四回至六十九回,五回間二尤的故事多姿多采,把《紅樓夢》的劇情又推往另一個高潮。尤二姐柔順,尤三姐剛烈,這是作者有意設計出來一對強烈對比的人物。二姐與姐夫賈珍有染,後被賈璉收為二房。三姐「風流標緻」,賈珍亦有垂涎之意,但不似二姐隨和,因而不敢造次。第六十四回,賈珍欲勾引三姐,賈璉在一旁慫恿,未料卻被三姐將兩人指斥痛罵一場。這是《紅樓夢》寫得最精采、最富戲劇性的片段之一,三姐聲容並茂,活躍於紙上。但「庚辰本」這一回卻把尤三姐寫成了一個水性淫蕩之人,早已失足於賈珍,這完全誤解了作者有意把三姐塑造成貞烈女子的企圖。「庚辰本」如此描寫:
當下四人一處吃酒。尤二姐知局,便邀他母親說:「我怪怕的,媽同我到那邊走走來。」尤老也會意,便真個同他出來,只剩小丫頭們。賈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臉,百般輕薄起來。小丫頭子們看不過,也都躲了出去,憑他兩個自在取樂,不知作些什麼勾當。
這裏尤二姐支開母親尤老娘,母女二人好像故意設局讓賈珍得逞,與三姐狎暱。而剛烈如尤三姐竟然隨賈珍「百般輕薄」、「挨肩擦臉」,連小丫頭們都看不過,躲了出去。這一段把三姐蹧蹋得夠嗆,而且文字拙劣,態度輕浮,全然不像出自原作者曹雪芹之筆。「程乙本」這一段這樣寫:
當下四人一處吃酒。二姐兒此時恐怕賈璉一時走來,彼此不雅,吃了兩鍾酒便推故往那邊去了。賈珍此時也無可奈何,只得看着二姐兒自去。剩下尤老娘和三姐兒相陪。那三姐兒雖向來也和賈珍偶有戲言,但不似他姐姐那樣隨和兒,所以賈珍雖有垂涎之意,卻也不肯造次了,致討沒趣。況且尤老娘在傍邊陪著,賈珍也不好意思太露輕薄。
尤二姐離桌是有理由的,怕賈璉闖來看見她陪賈珍飲酒,有些尷尬,因為二姐與賈珍有過一段私情。這一段「程乙本」寫得合情合理,三姐與賈珍之間,並無勾當。如果按照「庚辰本」,賈珍百般輕薄,三姐並不在意,而且還有所逢迎,那麼下一段賈璉勸酒,企圖拉攏三姐與賈珍,三姐就沒有理由,也沒有立場,暴怒起身,痛斥二人。《紅樓夢》這一幕最精采的場景也就站不住腳了。後來柳湘蓮因懷疑尤三姐不貞,索回聘禮鴛鴦劍,三姐羞憤用鴛鴦劍刎頸自殺。如果三姐本來就是水性婦人,與姐夫賈珍早有私情,那麼柳湘蓮懷疑她乃「淫奔無恥之流」並不冤枉,三姐就更沒有自殺以示貞節的理由了。那麼尤三姐與柳湘蓮的愛情悲劇也就無法自圓其說。尤三姐是烈女,不是淫婦,她的慘死才博得讀者的同情。「庚辰本」把尤三姐這個人物寫岔了,這絕不是曹雪芹的本意,我懷疑恐怕是抄書的人動了手腳。
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風流」寫晴雯之死,是《紅樓夢》全書最動人的章節之一。晴雯與寶玉的關係非比一般,她在寶玉的心中地位可與襲人分庭抗禮,在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補雀金裘」中,兩人的感情有細膩的描寫。晴雯貌美自負,「水蛇腰,削肩膀兒」,眉眼像「林妹妹」,可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後來遭讒被逐出大觀園,含冤而死。臨終前寶玉到晴雯姑舅哥哥家探望她,晴雯睡在蘆席土炕上:
幸而衾褥還是舊日鋪的。心內不知自己怎麼才好,因上來含淚伸手輕輕拉他,悄喚兩聲。當下晴雯又因著了風,又受了他哥嫂的歹話,病上加病,嗽了一日,才朦朧睡了。忽聞有人喚他,強展星眸,一見是寶玉,又驚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哽咽了半日,方說出半句話來:「我只當不得見你了。」接著便嗽個不住。寶玉也只有哽咽之分。晴雯道:「阿彌陀佛,你來的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這半日,叫半個人也叫不著。」寶玉聽說,忙拭淚問:「茶在那裏?」晴雯道:「那爐臺上就是。」寶玉看時,雖有個黑沙吊子,卻不像個茶壺。只得桌上去拿了一個碗,也甚大甚粗,不像個茶碗,未到手內,先就聞得油膻之氣。寶玉只得拿了來,先拿些水洗了兩次,復又用水汕過,方提起沙壺斟了半碗。看時,絳紅的,也太不成茶。晴雯扶枕道:「快給我喝一口罷!這就是茶了。那裏比得咱們的茶!」寶玉聽說,先自己嘗了一嘗,並無清香,且無茶味,只一味苦澀,略有茶意而已。嘗畢,方遞與晴雯。只見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氣都灌下去了。
這一段寶玉目睹晴雯悲慘處境,心生無限憐惜,寫得細致纏綿,語調哀惋,可是「庚辰本」下面突然接上這麼一段:
寶玉心下暗道:「往常那樣好茶,他尚有不如意之處;今日這樣。看來,可知古人說的『飽飫烹宰,飢饜糟糠』,又道是『飯飽弄粥』,可見都不錯了。」
這段有暗貶晴雯之意,語調十分突兀。此時寶玉心中只有疼憐晴雯,哪裏還捨得暗暗批評她,這幾句話,破壞了整節的氣氛,根本不像寶玉的想法,看來倒像手抄本脂硯齋等人的評語,被抄書的人把這些眉批、夾批抄入正文中去了。「程乙本」沒有這一段,只接到下一段:寶玉看著,眼中淚直流下來,連自己的身子都不知為何物了……
「庚辰本」對襲人、晴雯、芳官等人的描寫,也有可商榷的地方,我在課堂上都一一指出來討論過了,一些明顯的誤漏,也加以改正。例如第四十六回,鴛鴦罵她的嫂子是「九國販駱駝的」,當然應該是「六國」。第七十四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庚辰本」有一處嚴重錯誤。繡春囊事件引發了抄檢大觀園,鳳姐
率眾抄到迎春處,在迎春的丫鬟司棋箱中查出一個「字帖兒」,上面寫道:
「上月你來家後,父母已察覺你我之意。但姑娘未出閣,尚不能完你我之心願。若園內可以相見,你可以托張媽給一信息。若得在園內一見,倒比來家得說話,千萬,千萬。再所賜香袋二個,今已查收外,特寄香珠一串,略表我心。千萬收好。表弟潘又安拜具。」
司棋與潘又安是姑表姐弟,兩人青梅竹馬,長大後二人互相已心有所屬,第七十一回「鴛鴦女無意遇鴛鴦」,司棋與潘又安果然如帖上所說夜間到大觀園中幽會被鴛鴦撞見。繡春囊本是潘又安贈給司棋的定情物,「庚辰本」的字帖上寫反了,寫成是司棋贈給潘又安的,而且變成二個。司棋不可能弄個繡有「妖精打架」春宮圖的香囊給潘又安,必定是潘又安從外面坊間買來贈司棋的。程乙本的帖上如此寫道:
再所賜香珠二串,今已查收。外特寄香袋一個,略表我心。
繡春囊是潘又安給司棋的,司棋贈給潘又安則是兩串香珠。繡春囊事件是整本小說的重大關鍵,引發了抄查大觀園,大觀園由是衰頹崩壞,預示了賈府最後被抄家的命運。像繡春囊如此重要的物件,其來龍去脈,絕對不可以發生錯誤。
「庚辰本」作為研究材料,是非常珍貴重要的版本,因為其時間早,前八十回回數多,而且有「脂評」,但作為普及本,有許多問題,須先解決,以免誤導。
自「程高本」出版以來,爭議未曾斷過,主要是對後四十回的質疑批評。爭論分兩方面,一是質疑後四十回的作者,長期以來,幾個世代的紅學專家都認定後四十回乃高鶚所續,並非曹雪芹的原稿。因此也就引起一連串的爭論:後四十回的一些情節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後四十回的文采風格遠不如前八十回,這樣那樣,後四十回遭到各種攻擊,有的言論走向極端,把後四十回數落得一無是處,高鶚續書變成了千古罪人。我對後四十回一向不是這樣看法。我還是完全以小說創作、小說藝術的觀點來評論後四十回。首先我一直認為後四十回不可能是另一位作者的續作。《紅樓夢》人物情節發展千頭萬緒,後四十回如果換一個作者,怎麼可能把這些無數根長長短短的線索一一理清接榫,前後成為一體。例如人物性格語調的統一就是一個大難題。賈母在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中絕對是同一個人,她的舉止言行前後並無矛盾。第一百零六回:「賈太君禱天消禍患」,把賈府大家長的風範發揮到極致,老太君跪地求天的一幕,令人動容。後四十回只有拉高賈母的形象,並沒有降低她。
《紅樓夢》是曹雪芹帶有自傳性的小說,是他的《追憶似水年華》,全書充滿了對過去繁華的追念,尤其後半部寫道賈府的衰落,可以感受到作者哀憫之情,躍然紙上,不能自已。高鶚與曹雪芹的家世大不相同,個人遭遇亦迥異,似乎很難由他寫出如此真摯個人的情感來。近年來紅學界已經有愈來愈多的學者相信高鶚不是後四十回的續書者,後四十回本來就是曹雪芹的原稿,只是經過高鶚與程偉元整理過罷了。其實在「程甲本」程偉元序及「程乙本」程偉元與高鶚引言中早已說得清楚明白,後四十回的稿子是程偉元蒐集得來,與高鶚「細加釐剔,截長補短」修輯而成,引言又說「至其原文,未敢臆改」。在其他鐵證還沒有出現以前,我們就姑且相信程偉元、高鶚說的是真話吧。
至於不少人認為後四十回文字功夫、藝術成就遠不如前八十回,這點我絕不敢苟同。後四十回的文字風采、藝術價值絕對不輸前八十回,有幾處可能還有過之。《紅樓夢》前大半部是寫賈府之盛,文字當然應該華麗,後四十回是寫賈府之衰,文字自然比較蕭疏,這是應情節的需要,而非功力不逮。其實後四十回寫得精采異常的場景真還不少。試舉一兩個例子:寶玉出家、黛玉之死,這兩場是全書的主要關鍵,可以說是《紅樓夢》的兩根柱子,把整本書像一座大廈牢牢撐住。如果兩根柱子折斷,《紅樓夢》就會像座大廈轟然傾頹。
第一百二十回最後寶玉出家,那幾個片段的描寫是中國文學中的一座峨峨高峯。寶玉光頭赤足,身披大紅斗篷,在雪地裏向父親賈政辭別,合十四拜,然後隨著一僧一道飄然而去,一聲禪唱,歸彼大荒,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紅樓夢》這個畫龍點睛式的結尾,恰恰將整本小說撐了起來,其意境之高、其意象之美,是中國抒情文字的極致。我們似乎聽到禪唱聲充滿了整個宇宙,天地為之久低昂。寶玉出家,並不好寫,而後四十回中的寶玉出家,必然出自大家手筆。
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斷痴情」,第九十八回「苦絳珠魂歸離恨天」,這兩回寫黛玉之死又是另一座高峯,是作者精心設計、仔細描寫的一幕摧人心肝的悲劇。黛玉夭壽、淚盡人亡的命運,作者明示暗示,早有鋪排,可是真正寫到苦絳珠臨終一刻,作者須煞費苦心,將前面鋪排累積的能量一古腦兒全部釋放出來,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作者十分聰明的用黛玉焚稿比喻自焚,林黛玉本來就是「詩魂」,焚詩稿等於毀滅自我,尤其黛玉將寶玉所贈的手帕上面題有黛玉的情詩一併擲入火中,手帕是寶玉用過的舊物,是寶玉的一部分,手帕上斑斑點點還有黛玉的淚痕,這是兩個人最親密的結合,兩人愛情的信物,如今黛玉如此決絕將手帕扔進火裏,霎時間,弱不禁風的林黛玉形象突然暴漲成為一個剛烈如火的殉情女子。手帕的再度出現,是曹雪芹善用草蛇灰線,伏筆千里的高妙手法。
後四十回其實還有其他許多亮點:第八十二回「病瀟湘痴魂驚惡夢」、第八十七回「感秋深撫琴悲往事」,妙玉聽琴。第一百零八回「死纏綿瀟湘聞鬼哭」,寶玉淚灑瀟湘館,第一百十三回,「釋舊憾情婢感痴郎」,寶玉向紫鵑告白。
張愛玲極不喜歡後四十回,她曾說一生中最感遺憾的事就是曹雪芹寫《紅樓夢》只寫到八十回沒有寫完。而我感到我這一生中最幸運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夠讀到程偉元和高鶚整理出來的一百二十回全本《紅樓夢》,這部震古鑠今的文學經典鉅作。
推薦序文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出版弁言 國立臺灣大學新百家學堂執行長 柯慶明
金聖嘆其生也早,當他以《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為六大才子書時,他無緣見到《紅樓夢》面世,否則他不但會將它列為「才子書」,而且會視為「才子書」中的集大成者。自然今天視《紅樓夢》為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最偉大的著作(至少是其中之一),則早是中外公認的評價。
《紅樓夢》作為才子書之集大成者,其內涵之豐富、文采之斐然,雅俗共賞,所得自是各有深淺。俗曰:「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看門道」,但才子書之所以為才子書,其實不只是熱鬧與門道,重要的是「才子」特有的器識與才情,足以另開一世界,風華此乾坤。是以說:「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才子書的真正解人,往往需要「惺惺惜惺惺」的風流人物。當今之世,白先勇不正是這種才子?他性好《紅樓夢》,熟讀大半生,而且教授近二十年,豈非最為適當的解人?
白先勇在臺大講授《紅樓夢》,事出偶然,又勢有必然。趨勢教育基金會陳怡蓁董事長,在捐贈臺大第二期「白先勇人文講座」時,原本有意成全白先勇,在臺大開授一系列有關「民國史」之講論課程,當時預計一年可以講完。當我受命執行,就預留一年,以安排講座人選。但事與願違,許多歷史學界的國外學者,各有自己的行程,無法前來共襄盛舉。我們正為講座勢必開天窗煩惱之際,張淑香教授靈機一動,建議白先勇何不在臺大講授一學期的「紅樓夢導讀」,以為我們爭取到另請講座人選的緩衝期間,遂開始了白先勇親任講座,在臺大導讀《紅樓夢》的盛事。
課程一上臺大選課網站,初選者千餘人,但臺大最大的教室只能容納四百四十人。因而決定另以「新百家學堂」計畫,加以錄影,先置臺大開放式課程網站與趨勢教育基金會網站,供校內外人士點閱。再經過後製、出版DVD與書面手冊,以供願意詳加研讀、反覆參詳者運用。一學期下來,由於分析深入,論讚綿密,僅及四十回,遂決定以臺大講座課程繼續講授。第二學期亦只接近八十回,最後決定再續講一學期,以完成全書之導讀。DVD與手冊亦將分為上、中、下三集,依白先勇的說法是:「我們不能對不起曹雪芹!」
在開課之初,時報出版公司即已向白先勇請求,要將授課演講的內容整理為書本形式,單行出版,白先勇亦已應允。因而臺大「新百家學堂」與出版中心只向白先勇要求非專屬授權,並且提供錄影與聽打的文稿供時報出版公司編輯應用。因為彼此皆極珍惜白先勇此次的細說詳讀,願意它的豐美成果為廣大的愛讀者所欣賞而流傳廣遠。
在此系列的細讀評析中,除了「紅樓夢」許多潛在義蘊一一浮現,最重要的是意外的見證了「程乙本」以文字表現、人物性格與情節意境,在「紅樓夢」眾多抄本中,脫穎而出。不但內容最為豐富,而且人物聲口與性情的發展最為一致而近情合理,文字精美,意境高遠。方見「紅樓夢」為一代,甚至萬世傑作。這是多年來只用「程乙本」教學的白先勇始料未及,因為在臺大上課時,白先勇發現「程乙本」竟然在市面絕版,只好權用「庚辰本」代替。講課時一一與「程乙本」參校,發現「庚辰本」頗多混雜纏夾之處。三個學期細讀詳校下來,方能確信「程乙本」允為「紅樓夢」最佳善本。是以白先勇為文感激有「程乙本」可以閱讀。
「程乙本」為紅樓夢之最佳讀本,此事早經胡適「紅樓夢考證」、林語堂「平心論高鶚」論述,而王國維著名的「紅樓夢評論」,立論的依據,亦是本諸「程乙本」,白先勇與這些前輩,可謂「英雄所見略同」,但不以考證而以文學表現,回歸作品本身,則白先勇尤其與王國維、林語堂合拍。正如王國維強調的面對「紅樓夢」這種絕世鉅著,最重要的是領會其倫理與美學之價值。白先勇的細說詳讀除了體大思精的掌握全書真意,更在一字一句、一段一落中,處處見出其中各別呈露的倫理與美學義涵,真可謂鉅細靡遺,中邊俱甜,對於此後「紅樓夢」的欣賞與理解,確是指出了一條康莊大道,讓我們忍不住流連其間,而忍不住要說:「慢慢走,好好欣賞啊!」
因為白先勇在臺大講授「紅樓夢」,多少和我有關,僅略誌數言,以敘其因緣。平生擔任編輯,以激發作者創意,甚至逼稿成篇,為人生快事;但其快意皆未有如此次之歡喜踴躍。真的為白先勇喜!為「紅樓夢」喜!為中國文學喜!
105年5月30日於臺大澄思樓308室
【預購】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但唐謨
Regular price $22.00
最恐怖的東西,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為何要花錢被嚇,自找罪受?」如果你問。
「想要戰勝恐懼,你必須成為恐懼本身。」
忍者大師(連恩.尼遜飾)會這樣答。
恐懼能有多深,陰影能有多沉?為了尋求答案,影評人但唐謨化身恐怖電影神農氏,人驚己驚,忍受心頭七上八下之苦,終於完成人生第一本恐怖電影研究專書。《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是絕佳的「恐怖電影選片指南」,更是一本能量充沛的「人生指南」。
在這本字字珠璣,令人智性成長的書中,你將不會得到:
1.鎮退(躲在電視、黑色垃圾袋,或是爬在人肩膀上的)女鬼的符咒。
2.逃脫(比任何一家KTV隔音設備都要好的)奪魂密室的鑰匙。
3.跑贏(在你背後用走的都比你用跑的還快的)殺人魔的速度。
相反的,你將一面驚呼「這什麼鬼」,一面學到:
1.倖存是最好的復仇──弱勢者求生指南。
2.污染力就是我們的超能力──如何與危險的蔬菜、核能、動物、網路相處。
3.讓好人不用提早下場領便當的小撇步──吃人夠夠、土地正義、拒絕歧視……
「生命中所有的不安全感全部加起來,那絕對不是自以為堅強的你可以負擔的。還好我們還有恐怖電影。恐怖片中那些可怕的、變形的、令人髮指的怪東西,都是在投射你心底的恐懼,就像一面鏡子,你看恐怖片,你被嚇到了,但是在深邃的心底,你所看到的,也是你自己的恐懼。」∕但唐謨現在就打開書本,按圖索驥,重新定位恐懼所在!(不准遮住眼睛!讓恐怖電影洗去我們的恐懼!)
本書特點
羞:影評人但唐謨的第一本電影書!
酷:直探恐怖電影中的象徵含意與隱藏訊息!
放:可文藝、可搞笑、可批判。一本好看,好玩,好猛的書!
作者簡介
但唐謨
台北出生,念過三次台大,拿到戲劇碩士。喜歡小狗,喜歡洛杉磯的墨西哥社區,喜歡做菜給朋友們吃。當過唱片公司企劃、端過咖啡、幹過金馬獎評審,翻譯過《猜火車》。現任《破週報》每週影評撰述,以及OKAPI網站專欄作者。
喜歡看電影,看恐怖片。曾經在LA和NYC廝混,考察七零年代午夜戲院的遺址;最愛逛沒落的錄影帶出租店。熱愛研究死亡與人性暗影,但卻怕黑。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是我的第一本書。
【預購】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平裝)◎紀大偉
Regular price $47.00《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看見完整建構台灣同志文學史發展!
「同志文學」是「讓讀者感受到人事物的文學」
「同志文學史」是「立基於同志文學的公眾歷史」
公眾歷史就是有別於主流史觀的另類記憶
紀大偉的論著《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爬梳長達一甲子的台灣公眾歷史,從美國主導冷戰的1950年代,一路細數到「後冷戰」的21世紀初期,各類型台灣同志文學作品,包括長、中、短篇小說,散文、詩、劇戲等。
《同志文學史》有別於主流歷史的另類文化史論著,頻頻探問:
1950年代如何早在白先勇進入台灣文壇之前就打造了「識讀」同性戀的「想像共同體」?
1960年代白先勇大放異彩之際,他的文壇前輩、平輩怎樣在作品裡描繪其他同志的主體效果?
1970年代台灣文學中,女性嘗試和同性配對的時候,同時期的男性怎樣獨闖「內在」的美國?
1980年代,新興的「核心家庭霸權」怎麼和人道主義協力催生同志的悲情?
世紀末的「愛滋」、「同志」、「酷兒」等等外來語進入台灣之後,如何與本土語境互相激盪、彼此改寫?
到了21世紀,台灣同志又怎麼過渡到「液體現代性」?
一甲子以來,台灣同志文學裝滿了被恐懼、被排擠、被侮辱、被摧毀、被偷偷祝福的種種難言之隱。紀大偉的《同志文學史》就是貓一樣踮腳起來,回顧難言之隱的旅程。本書選取文本討論對象的「積極策略」是「求多不求精」,而不是「求精不求多」:書中每一章大致對應了每個年代(每個十年,例如1960年代),每一章都避免聚焦在那個年代極少數、極菁英的兩、三種台灣同志文學,反而盡可能納入同一個年代內十種以上的文本,才能呈現每一個年代的眾聲喧嘩風貌。
《同志文學史》引用的台灣本土文獻可以上溯至20世紀初期,下探至21世紀初期。在超過一百年的時光中,「呈現同性戀」的台灣印刷品文本(包括「被視為文學作品」的美文,也包括「不被視為文學作品」的報上社會新聞)幾乎不曾在任何一個年代缺席。呈現同性戀的印刷品享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本書細數一甲子的歷史(六個年代;六個十年),包括(1)1950年代;(2)1960年代;(3)1970年代;(4)1980年代;(5)世紀末;(6)21世紀初,橫跨三個時期,依序是(1)冷戰之前時期(從20世紀初期至1940年代,也就是日本統治台灣時期),(2)冷戰時期(從1950年代以降,也就是國民黨統治台灣時期),以及(3)後冷戰時期(從20世紀的世紀末直至21世紀初期)。
本書共分8章,第1章〈緒論──台灣的發明〉簡單扼要指出:「同志文學史就是台灣的發明」,強調「同志文學」不僅僅可以視為一種「文類」,更可以視為「領域」:這個領域需要在重視作者之餘承認讀者的貢獻,需要營造眾聲喧嘩的文本對話環境。同時,這一章也說明「同志文學史」是一種和「主流歷史」互別苗頭的「公眾歷史」。
第2章〈白先勇的前輩和同輩──從20世紀初至1960年代〉指出,白先勇雖然是台灣同志文學史的先驅之一,但先驅畢竟也自有前輩和同輩。早在白先勇之前就有各種前輩投入同性戀的呈現。
第3章〈愛錢來作伙──1970年代女女關係〉指出,台灣女同志文學要等到1970年代才密集出現。雖然早在日本時期、戰後初期的報紙就已經不時披露女同性戀新聞,但是女同志文學風潮要到70年代才浮現。這個文學界的風潮呼應了現實生活中女性經濟地位的改變:多虧冷戰全球布局之「福」,台灣變成美國的代工廠,因而在70年代體驗「經濟起飛」。本土女性紛紛進入工廠、職場,爭取到較多的經濟自主,可以開始想像女女作伙的生活。
第4章〈誰有美國時間──一九七○年代男同性戀者〉發現「美國」在台灣文學中千呼萬喚始出來:雖然戰後台灣長期受到美國宰制、1960年代文學早就展現了美國式「現代主義」痕跡,但是要等到70年代本地文學才開始明確寫出「美國」:將「另類的人」(男同性戀者)和「另類空間」(美國)連結在一起,暗示「另類之人」要在「另類之國」才得以倖存。
第5章〈罷家做人──1980年代〉主張「同性戀罷家」現象在1970年代末畫下了分界線:分界線之前,台灣文學裡的同志幾乎不和家庭衝突;分界線之後,台灣文學裡的同志和家庭決裂則幾乎成為鐵律。
第6章〈翻譯愛滋、同志、酷兒──世紀末〉經歷了從「冷戰時期」進入「後冷戰時期」的歷史轉折,強調,「同志文學在二十世紀末蔚然成風」的現象除了可以歸諸於1987年的解嚴,還可以更往前推一點,歸諸於「愛滋」字詞與相關脈絡的「翻譯遭遇」。
第7章〈固體或液體的同志現代性──二十一世紀初期〉借用社會學家鮑曼(Zygmunt Bauman)的「液體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觀念,解釋同志文學面臨的變局:「去中心」的液體現代性崛起,以既有體制為中心的固體現代性則持續失勢。
〈後記──中國在哪裡〉與其是要議論「同志文學」和「中國文學」的關係,不如說是要指陳一個較少為人談論的事實:同志文學史幾十年來的發展剛好見證了「中國」隨著時代變化的「有/無」。
作者簡介
紀大偉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比較文學博士。著有學術專書《同志文學史》、小說集《膜》(已有日文翻譯版、法文翻譯版)等,雜文集《晚安巴比倫》等。
目錄
《台灣與東亞》叢刊發行旨趣/陳芳明
看待台灣文學史的另一個方法──《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序/陳芳明
自序
第1章 緒論──台灣的發明
一、本土文學的「同志現代性」
二、作為「公眾歷史」的同志文學史
三、取決於讀者感受──而不只取決於作者意圖
四、扼殺「雙性戀」與「異性戀」的「是非題」
五、定義,特徵
六、研究方法:歷史怎麼做
七、章節安排:年代、時期
第2章 白先勇的「前輩」與「同輩」──從二十世紀初至一九六○年代
一、先有讀者,才有作者
二、追認冷戰之前的資產
三、1950年代:同志文學史的關鍵十年
四、白先勇作品內外的眾聲
五、《重陽》有資格嗎?
六、早熟:初中生也堪稱同志主體嗎?
七、為歐陽子翻案
結語
第3章 愛錢來作伙──1970年代女女關係
一、自由的幻影
二、「工作讓人自由」
三、強調經濟,「不強調」情慾
四、歐陽子和白先勇的女女情仇
五、李昂筆下的「性知識」
六、玄小佛和郭良蕙遇到「大家」
七、值不值得被紀念的過去
結語
第4章 誰有美國時間──1970年代男同性戀「者」
一、外在美國,內在美國,美國時間
二、外在的美國
三、內在的美國之一,野人咖啡室
四、內在的美國之二,新南陽戲院
五、內在的美國之三,醫生診所
六、「否寫美國」的王禎和劇本
結語
第5章 罷家做人──1980年代
一、作為公眾平台的《孽子》
二、罷家,做人,告白
三、在人道主義的王國裡
四、墮落的核心家庭
五、出國決勝負的「朝聖」
六、女子家庭代工
七、男子家庭代工
結語
第6章 翻譯愛滋,同志,酷兒──世紀末
一、從「解嚴」還是從「愛滋」開始算起?
二、翻譯遭遇
三、愛滋:從國外到本土
四、同志:哪一種公共?
五、酷兒:在人道主義的王國外
結語
第7章 固體或液體的同志現代性──21世紀初期
一、詩:從難以指認之苦,到不必發現之樂
二、長篇小說:蒼蠅與膏油
三、跨性別時間
四、原住民:從僵化的客體到軟化的主體
結語
後 記 中國在哪裡
一、今昔之比
二、「同時存在」之謎
三、冷戰的小孩
四、視覺至上主義之外
參考及引用書目
附錄 作家年表
索引
序(節錄)
看待台灣文學史的另一個方法
一
文學史,在一定的意義上,也是一種文學批評史。從來沒有一種歷史,都是以單一的價值在發展。依照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觀念,沒有一種歷史是連續不斷的。也沒有一種歷史,只能容納一種觀點。他認為所有的歷史都是複數的,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念,都同時在進行。因為不是連續 的,在時間發展過程中,往往充滿了縫隙與裂痕。身為歷史學訓練出來的學生,我曾經也以單一的觀念在回望歷史。尤其是接受中國歷史的教育,總是以為中國歷史最悠久,而且連綿不斷。這種錯誤的觀念,曾經主導著我的前半生。新歷史主義的觀念浮現之後,才漸漸發現自己曾經接受過嚴重的誤導。中國歷史是男性史,是異性戀史,是漢人史。凡是沒有寫進歷史紀錄的性別、族群、階級,從此就從歷史地平線消失。這種史觀非常粗暴,尤其是以儒家的立場來寫歷史,更是粗暴。由於史家都是男性,都是異性戀者,都擁有當權派的地位,他們習慣於偏向自己所堅持的理念。這種史家,擅長以二分法的方式,來區別這個世界。而且也擅長以審判的語氣,來看待他們眼中的異類。凡屬邊疆民族,便被劃入野蠻的領域。凡屬女性,就輕易被貶低身分。更可怕的是,傳統史家總是堅持 萬世一系的觀念,他們堅持著長子繼承制的閉鎖態度。一個父權的、統治者的、貴族的中心史觀,便如此建構起來,而且牢不可破。如今我們已經發現,所謂主流歷史都是發明出來的。主流史觀一旦誕生,其他支流的脈絡必然遭到湮滅。這說明了為什麼,我們後代在看待歷史時,都只發現一條歷史主軸,其他都消失不見。
不見,其實就是偏見。我們只看到傾斜的、歪了一邊的歷史。在戒嚴時期,歷史教育可以說非 常成功,都只容許看到中國、男性、漢人、異性戀史。新歷史主義特別強調,人類歷史的發展並非只依賴一條主軸,而是以多軸的線索持續延伸。從來沒有一種歷史是連續不斷的,而是充滿了太多的缺口、縫隙、斷裂,並且是以多軸的形式持續發展。歷史學家慢慢發現,在縫隙與斷裂之處,就是可以填補不同的歷史記憶進去。由於歷史是多軸的,就不可能有所謂的主流或支流之分,而是同時並排進行。所謂歷史主軸,其實是一種二分法、兩元論的觀念。把男女分別放在主客的位置,也同樣把黑白膚色區隔開來。從世界史的角度來看,白人歷史總是優先於有色人種。從中國史來看,漢族總是優先於邊疆民族。白人的重要性,或漢人的重要性,便是不斷把不同人種遮蔽起來,而彰顯了白人或漢人的優越位置。這種偏頗的歷史觀,無法讓後人看到過去的全貌。從而也使歷史舞台上的主要人種,壟斷了文化解釋權。
如果我們接受歷史多軸的觀念,則曾經受到遮蔽的種族、性別、階級,又可以重新登上歷史舞台。從這個角度來看,紀大偉所寫的同志文學史,應該可以視為台灣學界值得大書特書的事件。把這本書的出版,視為一個事件,並不過於誇張。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抱持著偏見來看待同志族群,也一直以扭曲的態度來解釋同志文學。紀大偉有意撥開歷史迷霧,讓被遮蔽的同志文學撥雲見日。身為《台灣新文學史》的作者,我無法掩飾內心的喜悅。縱然在自己所書寫的文學史也討論了同志文學,卻只能以極小的篇幅讓台灣同志文學被看見,無法讓讀者發現同志文學的全貌。一部台灣文學史,必須由集體的力量來共同撰寫,才有可能讓受到蒙蔽的文學書寫展現真貌。
我也深深相信,在未來新的文學史一定會誕生。不僅是同志文學史,還包括女性文學史、原住民文學史,都有可能問世。身為異性戀的文學史家,我無法深入同志文學的世界。同樣的,身為男性文學史家,我也不能窺見女性文學的全貌。身為漢人文學史家,我也必須承認,對於原住民文學傳承的真相,我還停留在皮毛之見。如果要建構一部完整的台灣文學史,就有必要讓女性、原住民、同志的文學史家共同合作來撰寫。當代台灣文學史可能時間稍短,但是內容卻相當龐大而豐富,絕對不是依賴一個人的力量就可容納全部。這也是為什麼看到紀大偉所寫的《同志文學史》完成時,我不只是喜悅而已,也已經預見了一個更開闊的史觀就要誕生。
二
在這本書裡,紀大偉企圖突破線性的史觀,借用新歷史主義,來重建台灣同志文學史的發展軌跡。具體而言,他並不依賴連續不斷的時間感,而是利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顯露出來的縫隙、斷裂、空白,填補了同志文學的記憶。他所遵循的是複數歷史觀,讓同志文學與一般的文學類別並列。借用所謂並置(juxtaposition)的觀念,使多軸的歷史發展平行陳列出來。這種並置的發展論,既可與所謂的主流歷史軸線相互參照,也容許了同志文學的獨立發展。這使得整本書更為豐富而精采,尤其他透過細讀(close reading)的方式,讓同志作品再次浮出歷史地表。他的挖掘與鉤沉終於讓讀者看見了從前所未見的史事。
對於異性戀讀者而言,許多文本往往輕易瀏覽過去就好。但是,紀大偉則重新詳細穿越許多被忽略的文本與作品,發現字裡行間所暗藏的同志傾向。在同志文學的文本正式誕生之前,前輩作家早就有過閱讀同志文學的經驗。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解釋,他把同志文學史往前延伸到一九五○年代,並特別指出,更早的前行代作家已經有過閱讀同志文學的經驗。紀大偉雖然是在寫文學史,卻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閱讀範式。在文本底層,其實是潛藏許多未能定義的流動情感。
紀大偉的史觀應該可以成立,也就是把「閱讀史」納入文學史的一環。眾所周知的台灣文學史家葉石濤,他早年從事文學創作時,也曾經耽溺在法國作家紀德(André Gide)的唯美文學裡。紀德的詩與小說,也曾經是西川滿的模仿對象。如果沿著這一條軸線去挖掘,當可發現台灣社會的同志文本閱讀,應該還更深遠。身為西川滿學徒的葉石濤,早年所寫的唯美小說,乾淨而透明,幾乎直追紀德的耽美。作品閱讀史,在不知不覺之間,為文學發展埋下一定程度的暗示。這也是為什麼紀大偉在第二章第一節揭示「先有讀者,才有作者」。這是相當睿智的解釋,也是使同志文學史的源流找到線索。
性別差異往往也會導出閱讀差異,這正是文學史精采之處。對於同志文本或酷兒文本,紀大偉在閱讀之際,總是採取游移、流動、跨界的態度。以白先勇的《孽子》為例,就可分辨出《台灣新文學史》的解讀,與他的解讀非常不一樣。身為異性戀的作者如我,把小說中父子決裂的那一幕,認為是對儒家傳統的背叛。在書中特別強調,「這個場景是台灣文學的一個經典:那位憤怒的父親,可能是傳統歷史的最後投影;那位被驅逐出走的兒子,則正要開啟一個長路漫漫的新時代。兩條取向完全不同的歷史長河,從此就要改流。」換言之,我的閱讀是把小說文本置放在儒家傳統的歷史脈絡裡,仍然沒有擺脫大敘述的史觀。紀大偉的解讀,則是把離家出走的阿青,視為一種「罷家」的行動者。這兩種不同的解讀,正好彰顯阿青的被動轉換為主動。離開了父權的家庭,阿青便獲得了喘息甚至新生的機會。這種文本閱讀的差異性,正好可以證明一部同志文學史的建構有其必要。等於把同志小說的文本,從傳統文學史觀拯救出來。同時,也讓同志文學獲得獨立自主的空間。
捧讀這本書之際,或許讀者對於紀大偉所建構的歷史分期會有意見。因為他劃分的方式,仍然是以一九六○、一九七○、一九八○年代的模式來劃分,似乎太過於異性戀男性的觀點,也太過於強調歷史的線性發展。但是,如果考察戰後的台灣歷史,就可以發現台灣的政治經濟結構每十年就發生一次變化。例如一九六○年代台灣社會首次開放外國資本家投資,一九七○年代加工出口區開始普遍成立,一九八○年代新竹工業園區正式完成。整個社會的發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資本主義衝擊。在這種經濟發展的浪潮下,文學生產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強烈影響。具體而言,同志文學可能也與其他文類的發展,都同樣被編入資本主義的共構。整個大環境的變化,自然而然就反映在文學生產裡。
這本書的重要意義,在於標誌著台灣同志運動的漫長道路,也在於彰顯台灣社會風氣如何從封閉走向開放。任何一部小說或散文,都可視為一個時代的墊腳石。面對一個非常不寬容的社會,同志文學的書寫正好代表了一股不滅的意志,不僅在文學上開花結果,也在文化上開枝散葉。確切而言,同志文學史的出現,意味著戰後台灣歷史從來都是以多軸的形式在發展。
台灣民主運動走到這麼遙遠,也等同了同志運動所開創的格局。當整個社會陷入「婚姻平權法」的爭議之際,這本書的誕生,等於提出了相當雄辯的歷史證詞。在爭議的硝煙高漲之際,紀大偉引導我們重新去回顧文學史是如何發展的。其中的起伏跌宕,都在他的歷史敘述中歷歷可見。身為他的文學同伴,身為他的教學同事,我以嚴肅但揉雜著喜悅的心情,向街頭對抗的人們呼籲,請大家靜下心來,好好捧讀這部《台灣同志文學史》。
【預購】觀看的方式◎約翰·伯格 John Berger(譯者:吳莉君)
Regular price $18.00探究我們如何觀看藝術和世界的方式,最精練又最具衝擊性的經典視覺藝術之作。
觀看先於言語。孩童先會觀看和辨識,接著才會說話。
不過觀看先於言語還有另一種義涵。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事實:世界包圍著我們。我們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知道的世界,兩者間的關係從未確定。
男人行動,女人表現。男人注視女人。女人看自己被男人注視。
赤裸顯露自身。裸體用於展示。裸體的詛咒是永遠無法赤裸。裸體是一種衣著形式。
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強調「形式」和「論點」兩者同樣重要,試圖引發讀者質疑與探究我們是如何觀看繪畫……這無疑將改變讀者觀看圖像的方式。
全書雖以章次為名,但讀者可以隨自己喜好以任何順序閱讀。其中四章由文字和圖像構成,另外三章則只有圖像。由圖像構成的章節,主題分別為觀看女體的方式,以及油畫傳統中的各種矛盾面向,雖然沒有文字,但它們企圖提出的問題並不下於有文字的篇章。在這些圖像篇章裡,作者有時不提供任何相關資料,因為擔心這類資訊可能會分散讀者的注意力,干擾圖像正在傳述的意旨。
本書初版於1972年,以BBC的同名電視影片為基礎加以延伸,是所有談論藝術的書籍中,最發人深省也最具影響力的經典作品,直到今日,其啟發讀者如何觀看藝術作品的入門地位依然不變。
約翰.伯格擊中了專業藝評家的神祕要害……他是影像的解放者:一旦我們讓畫作直接影響我們,我們就能以更好的位置做出有意義的判斷。——英國藝術評論家Peter Fuller
這本書的影響力十分驚人,它開啟了我們的視野,帶我們進入文化研究的普遍關注領域。——英國作家兼評論家Geoff Dyer,著有《敘述的方式:約翰.伯格的作品》(Ways of Telling: The Work of John Berger)等書
伯格有關視覺藝術最具衝擊性的作品……這本書對於推廣歷史主義和唯物主義的藝術研究法而言,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出現在無數書單上。直到今天,《觀看的方式》依然是談論西方藝術主流傳統的社會角色,以及意識形態和科技如何薰陶我們觀看藝術和世界的方式,最簡練又最具挑戰性的作品之一。——英國里茲「三一與諸聖大學學院」傳播學院高級講師Lloyd Spencer
作者簡介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1926.11.5-)
文化藝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等,1926年出生於倫敦。1944至1946年結束服役後,進入倫敦中央藝術學院及切爾西(Chelsea)藝術學院就學。1948至1955年開始教授繪畫,並展開終其一生的繪畫生涯。他的作品曾在倫敦的?登斯坦畫廊、瑞德弗尼畫廊,以及萊斯特等畫廊展出。
1952年伯格開始替以政治、社會問題、書刊、電影、戲劇等為主題的《新政治家》雜誌撰稿,並很快的以一位深具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的藝術評論家身分竄起。從那時起他陸續出版了多本藝術評論書籍,包括了有口皆碑的藝術研究作品《觀看的方式》。這本書是以BBC的同名電視影片裡的某些概念為出發點。
伯格的第一部小說發表於1958年,他創造了一種別出心裁的小說體,包括1972年贏得英國布克獎以及布萊克紀念獎的作品G,並與瑞士導演阿蘭.鄧內合作,撰寫電影劇本《2000年約拿即將25歲》,以及多部電影劇本。他還撰寫了多部舞台劇本。在過去的這二十多年,伯格長期居住在靠近法國邊境阿爾卑斯山的小村鎮裡,深受山中居民的傳統習俗以及艱困的生活形態所吸引,他也以他們為主題撰寫了多部相關作品。
伯格雖已年近八十,依然十分活躍,作品大多具有濃厚的批判色彩,且表現形式不斷的推陳出新,對社會政治等議題也有其獨特的看法及熱情。他被公認為是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相關重要著作還有《永恆的紅色》、《畢卡索的成功與失敗》、《影像的閱讀》、《藝術與革命》、《另類的出口》、《另一種影像敘事》、《我們在此相遇》、《留住一切親愛的》、《觀看的視界》等。
譯者簡介
吳莉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我們在此相遇》、《留住一切親愛的》、《霍布斯邦看21世紀:全球化,民主與恐怖主義》、《建築的法則》等。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預購】知識分子論◎薩依德 Edward Said(譯者:單德興)
Regular price $26.00曾獲1997年中國時報十大好書、聯合報讀書人獎
如何介入社會政治與學術領域,一直是知識分子的重要課題
透過本書,讀者將見證當代著名的公共知識分子薩依德如何展現其發人深省的批判立場
愛德華‧薩依德年他以《東方主義》一書引起廣泛矚目,成為後殖民與後現代主義論辯的先鋒。其後著述不輟,而且焦點擴及政治觀察、文化批判,甚至音樂學述評等範疇。與此同時,他又積極介入巴勒斯坦獨立運動,毀譽交加,卻義無反顧。由坐而言到起而行,薩依德可謂實至名歸。
本書為薩依德總結長期文學、文化、政治批評經驗,所作的系列反思。全書開宗明義,探問在媒體資訊繁衍、政治、學術利益團體游竄的現今社會,知識分子的自處之道。薩依德慨言今之所謂知識分子,已是一種特殊專業,集編輯、記者、政客及學術中間人於一身。他(她)們身不由己,往往成為各種權力結構中的一員。反而在去國離鄉的移民逐客中、在甘居異端的「業餘者」、「圈外人」中,我們仍能得見知識分子不屈不移、卓然特立的風骨典型。
本書原為1993年在英國廣播公司的講稿,旁徵博引,深入淺出,足見薩依德本人在專業以外之文采風貌。除精譯原文外,本書譯者單德興博士曾親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薩依德,並另撰專文介紹其人的學問文章。書未所評註的薩依德著作書目,尤為中文學界難得一見的參考資料,極其值得推薦。
作者簡介
薩依德(Edward Said, 1935-2003)
1935年出生於耶路撒冷,在英國占領期間就讀巴勒斯坦和埃及開羅的西方學校,接受英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國就學,取得哈佛大學博士,1963年起任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講授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2003年9月24日因白血病宿疾病逝於紐約市醫院,得年67歲。
薩依德著作等身,其中以《東方主義》(Orientalism, 1978)聞名遐邇,為當代國際上舉足輕重的文學學者暨文化批評家,尤其對後殖民論述的建立與發展發揮了決定性的影響,並以知識分子的身分投入巴勒斯坦政治運動,其學術表現與政治參與都引人矚目。
譯者簡介
單德興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比較文學),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暨《歐美研究》主編,曾任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與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區、柏克萊校區)、哈佛大學、紐約大學、英國伯明罕大學訪問學人及傅爾布萊特資深訪問學人,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研究所兼任教授,靜宜大學英文研究所兼任講座教授,三度獲得行政院國科會外文學門傑出研究獎,以及第五十四屆教育部學術獎,第六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首獎,第三十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著有《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反動與重演:美國文學史與文化批評》、《越界與創新:亞美文學與文化研究》、《翻譯與脈絡》、《薩依德在台灣》等,譯有《英美名作家訪談錄》、《美國夢的挑戰:在美國的華人》、《知識分子論》、《禪的智慧》、《格理弗遊記》、《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等近二十種專書,並出版訪談集《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及《與智者為伍:亞美文學與文化名家訪談錄》。研究領域包括比較文學、亞美文學、翻譯研究、文化研究。
目錄
(新增)推薦序——李有成
緒論
知識分子的代表
第一章 為國族與傳統設限
第二章 知識分子的流亡——放逐者與邊緣人
第三章 專業人與業餘者
第四章 對權勢說真話
第五章 總是失敗的諸神
【預購】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新版)◎邁可·桑德爾 Michael J. Sandel(譯者:蔡惠伃、林詠心)
Regular price $28.00《正義》(Justice)的進階版
集結桑德爾繼其代表作《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之後十餘年來思想大成
面對多半令人喪氣、內容匱乏的政治辯論,
桑德爾無疑開了一帖眾人亟需且做法高明的解藥。
──迪歐尼(E.J. Dionne Jr),《為何美國人厭惡政治》、《起身,反擊》作者
我們所處的時代,人民被賦予及享有的權利擴張了,公民的參政權也擴張了,卻對於政治現狀、對於自己的生活愈感困頓無力,這是因為在這個媒體氾濫失控的年代裡,我們對政府的評價總是仰賴它所投射出來的形象。
政府以總體經濟為名的陳腔濫調,對今日貪得無厭的資本主義難以受民主政治約束的事實視而不見,任憑市場運作表面下所潛伏的各種道德欠缺問題摧毀我們的公民組織、縮減我們的公共領域,而這種公共責任的轉向與公民習慣的改變,另一方面也使人們丟失了彼此互為關聯繩結的共同體認同。倘若我們不再相信自己能夠形塑自己的命運,忽視個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舉足輕重的角色,恐怕只會帶來一次又一次選舉過後的悲觀結果。桑德爾這本書的核心,正是圍繞在如何恢復此種瀕臨垂危的社群意識上,也就是自我治理。
「自我治理,是一種選擇自我目的之能力,以及尊重他人也有選擇自我目的之權利,還需要對公共事務有一定的認知,並且對於這個與我們的命運休戚與共的社會整體感到歸屬感、關懷與道德使命。」桑德爾藉由美國的政治傳統,以及這十幾年來炙手可熱的道德議題為例,引導讀者思考上述問題;其論述簡明清晰,無疑地對我們當代的公共生活多所裨益。
本書收錄了桑德爾繼其代表作之後十餘年來發表的文章,與我們熟悉的桑德爾一貫重視的議題相同,內容主要在探索道德和公民難題,論述風格則維持了他一貫的清晰簡明。這些文章既面向公民,也面向學者,且對於在政治政策及執行面上仿效美國的台灣來說,反映了我們諸多的政治社會狀況。
▍內容分為三部分:
桑德爾首先藉由美國的政治傳統揭示至今仍懸而未決的道德缺失問題。例如,選舉過程與道德價值的拉扯、政治人物的謊言,以及缺乏道德共鳴的政治論述如何使人民對政府感到幻滅。
第二部分「道德與政治爭辯」,則是把近二十年來一些最熱門的道德與政治議題搬上檯面,其中包括優惠性差別待遇、醫助自殺、同志權利、幹細胞研究、污染許可證、犯罪懲治、市場的道德限度、個人權利與社群主張等,藉此探討市場運作和商業壓力是如何摧毀公民組織、縮減公共領域,以及在各種機會、榮譽與報酬的公平分配爭議的表面之下,經常出現的道德問題。
第三部分「自由主義、多元主義和社群」,著重在將前面所討論的各種主題連結起來,用以檢視當代較為突出的自由主義政治理論,並且評論它們的強項及弱點。
【名家讚譽】
★史考特.杜伊姆斯特拉(Scott Duimstra)|《圖書館學刊》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的社會裡,眾人各有不同的道德理念,但桑德爾說明,這並未阻止我們去討論像是墮胎或幹細胞研究這類議題,反而能藉由探究何謂「美好生活」,來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對一般讀者及學者均極有價值。
★迪歐尼(E.J. Dionne Jr)|《華盛頓郵報》資深專欄作家、布魯克林社會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喬治城大學教授、《為何美國人厭惡政治》與《起身,反擊》作者
不論你的政治立場是什麼,只要讀過邁可.桑德爾的《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都會認為本書令人為之振奮、富含洞見且鼓舞人心。保守主義者會在本書中發現一種他們從來不曉得的自由主義:作者深切關注責任、社群,以及個人德行的重要性。而對於自由主義者和民主黨人,如果他們理解到自己的陣營需要一種更重視參與的公共哲學,則會在本書中發現他們正好需要的骨架、輪廓與基本原則。面對多半令人喪氣、內容匱乏的政治辯論,桑德爾的作品無疑開了一帖眾人亟需且做法高明的解藥。
★史蒂芬.馬塞多(Stephen Macedo)|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
桑德爾是舉世知名的政治理論家,他所處理的實際倫理議題範圍廣泛,涵蓋生命、死亡、體育、宗教、商業等。這些文章明白易懂,論理精湛且啟發人心。針對他所處理的每個主題,他都有重要的話要說。
★湯瑪斯.奈格爾(Thomas Nagel)|《紐約書評》作者
邁可‧桑德爾……真心認為,自由主義者一再強調個人權利、公平及平等的廣泛價值,但這種做法不論從策略或原則角度而言,都不足以做為支持進步主義的理由。在他看來,如果進步主義者能夠提出共同善的圖像,激起多數人的共鳴,並使該圖像成為公共政策與法律基礎,那麼我們國家和民主黨都會做得比現在更好……近年來保守主義大行其道,任何深思過其盛行原因之人,必定會對本書的批判分析深感興趣。
★珍.貝斯克.艾絲坦(Jean Bethke Elshtain)|芝加哥大學政治哲學教授
桑德爾總是能針對重要議題寫出精確而有智慧的文章。不管你同意與否,你都無法忽視他的論點。在公共廣場上,我們需要所有明智的發言,而桑德爾的發言再明智不過。
★威廉.倫德(William Lund)|《社會理論與實踐》期刊
推動美國民主的價值及信念,真的足以解決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嗎?邁可‧桑德爾自一九八二年出書以來對上述問題一直抱持否定答案,他認為美國公民已經發現自己無力塑造個人環境,也無力塑造集體環境,對此產生廣泛的焦慮。桑德爾將這股病徵歸因於我們無條件接受權利、公平與個人選擇,並將之視為合法政治的重要參數。他提出的解決之道是回歸前自由主義的完美主義,重新強調責任、公民義務和共同善。本書為桑德爾於一九八三至二○○四年間所出版的文章集結,是一次他稱為「公共哲學」學說的珍貴概述……他的論述著眼於我們罹患的公共慢性疾病,內容廣袤、清明且真誠。本書不僅索求讀者的注意力,也要求讀者投入其中。
作者簡介
邁可·桑德爾 Michael J. Sandel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哈佛大學教授,世界知名學者。曾榮獲哈佛大學教學卓越獎、美國政治學會「特別成就獎」。2002至2005年,擔任美國「國家生命倫理諮詢委員會」委員。
桑德爾於80年代初期發表的作品《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奠定了他的學術地位,公認為批判羅爾斯與自由主義的代表作。一般都將桑德爾視為社群主義的擁護者,他本人則於其代表作第二版開頭表示對此標籤感到不快,他是這麼說的:「只要『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為多數決主義的別名,又或為不論所屬的社群、時間為何,權利皆依據某種優越價值思考的別名,那就不是我想擁護的見解。」因而傾向以「公民共和主義」(civic republicanism)取代之。
著有《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民主的不滿:美國在尋求一種公共哲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等書。
相關著作:《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
譯者簡介
蔡惠伃
(本書ch21~30翻譯,及全書校對)
台大法律系畢業,現就讀師大翻譯研究所。人生感想:與其站著不如坐著,與其多說一句話不如多看三行書。譯有《零的力量》等書。
林詠心
(本書ch1~20翻譯)
巴黎索邦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也做過海外志工教師,對於人類社會運作的一切「眉角」都充滿好奇心,期望透過翻譯與更多人一起認識這個世界。譯有《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合譯)、《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超工業時代》、《找尋明天的答案》等書。
目錄
序言
第一部 美國公民生活
第1章 美國對於公共哲學的追尋
第2章 在個人主義之外:民主黨人和社群
第3章 放蕩的政治
第4章 宏大理念
第5章 禮貌問題
第6章 彈劾──今昔之比
第7章 羅伯特.甘迺迪曾帶來的希望
第二部 道德和政治論證
第8章 反對州營樂透彩
第9章 教室裡的廣告
第10章 公共領域的品牌化
第11章 體育活動和公民認同
第12章 歷史待售中
第13章 優秀學生的市場
第14章 我們應該花錢購買污染的權利嗎?
第15章 榮譽和憎惡
第16章 優惠性差別待遇之爭
第17章 受害者對於量刑是否應有發言權?
第18章 柯林頓和康德對於謊言的看法
第19章 是否有協助自殺的權利?
第20章 胚胎倫理:幹細胞研究之道德邏輯
第21章 道德論辯與自由主義的容忍:以墮胎和同性戀為例
第三部 自由主義、多元主義和社群
第22章 道德和自由主義理想
第23章 程序共和與無拘束的自我
第24章 正義即成員身分
第25章 滅絕的危險
第26章 杜威的自由主義,以及我們的(自由主義)
第27章 猶太教的主宰與自大:扮演神有錯嗎?
第28章 政治自由主義
第29章 紀念羅爾斯
第30章 社群主義的局限
內容連載
道德論辯與自由主義的容忍:以墮胎和同性戀為例
贊成立法禁止墮胎或同性戀的人,有兩種不同的贊成理由。有些人主張墮胎和同性戀在道德上應受譴責,因此值得立法禁止;有些人則避免對這些行為做出道德判斷,而主張在民主社會中,政治多數有權利將他們的道德確信體現於法律。
反對「反墮胎」和「反性悖軌」(antisodomy)法律的人,也提出兩種和對立陣營有些類似的反對理由。有些人主張上述行為是道德上允許的,有時候甚至是人所渴望的,因此立法禁止這種行為並不正義;有些人則不參照上述行為的道德狀態,主張個人有權利為自己選擇要不要進行上述行為。
以上兩種不同的論述方式,分別可以稱為「天真派」和「複雜派」。天真派主張法律的正義與否,取決於它禁止或保護之行為的道德價值。複雜派則主張,法律正義與否並不仰賴對系爭行為的實質道德判斷,而是取決於探討多數統治及個人權利,如何調和民主及自由的一般理論。
我在本文中將採取以下方法,嘗試呈現「天真派」的觀點:反對墮胎和同性戀的法律正義(或不正義),至少有一部分取決於這兩種行為的道德性(或不道德性)[1]。這是複雜派所拒斥的觀點。不論是採多數主義或自由主義,複雜派論述都為了達成正義而企圖「懸置」爭議的道德與宗教觀念,堅持法律的證成(justification)應該在相競爭的良善生活圖像中保持中立。
當然,天真派和複雜派的論點在實踐上很難清楚區別。在羅伊對韋德案(Roe v. Wade)[2]和鮑爾斯對哈威克案(Bowers v. Hardwick)[3]這一類的判決中,兩方陣營都傾向用複雜派的包裝傳達天真派的論點(這正是複雜派論述的優勢)。舉例來說,出於厭惡而希望禁止同性性行為的人,會以尊重民主和司法自制之名反對合法化。而贊成墮胎和同性戀的人,則常常以自由主義的容忍為名希望這兩種行為合法化。
不過,我的意思不是複雜派的所有論述都是包藏實質道德判斷的虛偽作法。主張法律應該在相競爭的各種良善生活觀之間保持中立的人,提供許多論述基礎,包括以下最盛行的理由:
一、唯意志論者主張,政府應該在各種良善生活觀之間保持中立,才能尊重人做為自由公民或自主行動者,選擇自己的良善生活觀的能力。
二、底限論者或實際主義者則主張,由於眾人在道德和宗教議題上意見不同本來就難以避免,政府為了達成政治上一致意見和社會合作,應該懸置這種爭議。
為了呈現出天真派主張之中的真相,我先從墮胎和同性戀判決中法官和評論者真實提出過的主張開始討論。他們的論辯都非常細緻複雜,但也都反映出為了法律而懸置道德判斷是多困難的一件事。不過,儘管我在以下論述中對自由主義多所批判,並不代表多數主義就能提供解決之道。自由主義的解藥不是多數主義,而是更熱切體悟到實質道德言說在政治及憲法論辯中的重要性。
隱私權:親密關係與自主性
就憲法脈絡下的隱私權來說,中立國家和唯意志論的人之觀念(conception of the person)經常彼此牽連。舉例來說,墮胎的論證中就會出現國家不得「採納任何一種生命理論」[4],凌駕於女性的權利,代為決定「是否終結她的懷孕狀態」[5]。政府不得實踐任何一種特定道德觀點,不論該觀點多廣泛盛行,因為「任何女性都不應該僅僅因為她偏好的價值不被多數共享,就被迫放棄為自己決定人生的自由。」[6]
從宗教自由到言論自由,再到隱私權,中立理想常常反映出唯意志論者的觀念。政府為了尊重個人選擇自己的價值與關係的自由,必須在各種良善生活觀之間保持中立。隱私權和唯意志論者的人之觀念如此緊密相連,以至於論者經常將隱私的價值與自主性畫上等號:他們說隱私權「以個人自主的觀念為根基」,因為「如果人類不能自由選擇並採納一種可以表達他們獨特性和個人性的生活方式,憲法所保證的人性尊嚴就會受到嚴重破壞」[7]。當大法官「承認憲法上的隱私權」,就是讓「人有能力自主生活,並且有權利實踐前述能力」[8]這個觀點產生效力。當最高法院認定反對避孕器的法律無效,此舉「不僅保護選擇不生育的人,更保護夫妻組織的自主性。」[9]法院判決保護男性與女性免於對他們不想要的孩子「做出非自己所選的承諾」,「被強制扮演社會賦予的父母角色」[10]。
大法官不論是在判決或不同意見書中,都常常將隱私權與唯意志論的預設連結成對。因此聯邦最高法院反對禁止使用避孕器的法律,是因為「違反憲法上對於個人自主性之生育事務的保護。」[11]而支持墮胎權的理由,也是因為少有決定「會像女性決定......
是否要終結懷孕狀態一般,屬於個人尊嚴與自主性中如此私人且基本的事務。」[12]道格拉斯大法官在其中一個墮胎權判決的協同意見中強調,隱私權保護的是諸如「一個人對於自己才智、興趣、品味和人格之發展與表達的自主掌握」的自由,以及「對於諸如婚姻、離婚、生育、避孕、子女教育和養育等人生中基本決定的選擇自由」[13]。同判決中有四位法官將隱私權保護範圍擴及雙方同意的同性性行為,理由是「人際關係中的豐富內涵,多半來自個人對於緊密私人關係之形式與本質的選擇自由。」[14]
儘管如今隱私和自主性之間的連結看似理所當然,甚至有其必要,其實隱私權並不需要預設唯意志論者的觀念。事實上,從美國隱私權發展的歷史來看,隱私權有很長一段時間既不涉及中立國家的理想,也不涉及自我自由選擇其目標與歸屬的理想。[15]
當代的隱私權內涵,是在不受政府限制的情況下從事特定行為,而傳統的隱私權內涵,則是保護特定私人事實不受公眾注意。新式隱私權保護的是人的「做特定重大決定的獨立性」,而舊式隱私權則保護人「避免私人事務遭揭露」的利益。
將隱私與自主性視為一體的論述,不僅模糊隱私權內涵的轉移過程,更限制支持隱私權的論述範圍。儘管新式隱私權的證成通常仰賴唯意志論,其實唯意志論並非唯一的論證方法。舉例來說,像是婚姻事務免受政府干預的權利,支持這個權利的理由不僅包括尊重個人選擇,也可主張保護行為本身的內在價值或社會重要性。
從舊式到新式隱私
美國的隱私權最初的法源是侵權法,而非憲法。一八九○年,當時在波士頓執業,尚未成為大法官的路易斯.布蘭迪斯(Louis Brandeis)律師和當時的合夥人山繆.華倫(Samuel Warren)在一樁著名案件中主張,民法應該保護「隱私之權利」[16]。布蘭迪斯和華倫當時主張的隱私權內涵與今日著重的性行為自由相較,前者顯得相當老派:他們關注的是八卦小報對上流社會中流言蜚語的報導,或是未經同意將他人肖像當成商業廣告的行為。[17]隱私權被提出後得到承認的速度不高,後來在一九三○年代速度終於加快,得到大多數州的民法承認。[18]不過在一九六○年代以前,憲法上對於隱私權的關注極為少見。
聯邦最高法院首次接觸隱私權議題,是在一九六一年的坡對烏曼案(Poe v. Ullman)[19],由康乃狄克州一位藥劑師對該州禁止避孕器的法律提出異議。儘管多數大法官以技術上理由[20]駁回該案,道格拉斯(Douglas)大法官和哈蘭(Harlan)大法官卻在不同意見書中認為系爭法律違反隱私權。而他們擁護的隱私,是傳統意義下的隱私。系爭隱私權並非使用避孕器的權利,而是免於政府執行系爭法律所必要之監視的權利。道格拉斯大法官寫道:「如果我們想像一個完全執行法律的政權,我們就能想像得到,警方拿到搜索授權,進入別人家的寢室裡調查發生什麼事,是何等景象......如果(國家)可以制定這種法律,就可以執行這種法律。要拿到違法的證據,就必須質問丈夫與妻子之間的關係。」[21]道格拉斯認為,禁止避孕器的買賣和禁止使用避孕器是不同的兩件事。禁止避孕器的買賣,只會限制取得避孕器的方法,並不會在公眾檢視之下揭露親密關係。警方若要執法只會進入藥局,而不會進入人家寢室,因此不會違反傳統意義之下的隱私權。[22]
哈蘭大法官反對系爭法律的意見,也呈現出舊式與新式隱私觀的區別。他反對禁止使用避孕器的法律,但理由不是系爭法律面對相競爭的道德觀念並未保持中立。儘管哈蘭承認,系爭法律帶有「避孕不道德」的觀念,而且預設避孕器的存在讓淫亂、通姦等「不知節制的行為」之「災難性後果」[23]降至最低,反而會鼓勵前述行為發生,他並不認為這種道德立法有違憲法意旨。哈蘭在以下陳述中表達對嚴守中立的明確反對,並主張道德本來就是政府的合法考量:
社會所要達成的目標並不限於社群的物質幸福,從傳統來看維持人民的穩固道德也一樣重要。當然,試圖在公共行為及純粹雙方同意或單獨行為之間畫出界線,會將每個文明社會都有必要處理的一系列主題排除於社群之外。[24]
儘管哈蘭拒斥中立國家的理想,他並未因此得出康乃狄克州得禁止夫妻使用避孕器的結論。他和道格拉斯都認為,執行系爭法律會侵犯珍貴的婚姻制度中至關重要的隱私。他站在隱私權的傳統意義上反對系爭法律,反對「整部刑法機器入侵婚姻隱私最核心的部位,要求丈夫和太太在刑法法庭上解釋他們如何使用這份親密。」[25]
哈蘭認為國家有權將「避孕不道德」的觀念體現於法律,但不得「以其所選擇之可憎侵入手段實現該政策」。[26]
四年後,在葛利斯沃對康乃狄克州案(Griswold v. Connecticut)[27]中,先前的反對意見變成多數意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康乃狄克州禁止避孕器的法律無效,而且首度承認隱私權為憲法所賦予之權利。不過,儘管隱私權為憲法上之權利,其內容仍與傳統的隱私觀念緊密相連,所保護的是親密事務免受公眾注視的利益。系爭法律侵犯隱私權之處,為執行法律所必要的侵入手段,而非限制人民使用避孕措施的作法。道格拉斯在理由書中寫道:「我們難道要允許警方搜索已婚夫婦寢室此一神聖不可侵犯之地,找出他們不小心留下的避孕跡象?對於環繞婚姻關係的隱私性來說,這種想法令人作嘔。」 [28]
「此處,隱私權的證成並非透過唯意志論,而是基於實質道德判斷;聯邦最高法院認可隱私權的原因並不是要讓人民過自己選擇的性生活,而是要肯認並保護婚姻這個社會制度。」
婚姻這種關係,是無論禍福都相扶相持,運氣好的話持久不息,並且親密到近乎神聖的地步。它是種結盟關係,為了促進某種生活方式......生活的和諧......雙向的忠誠......是為了達成如我們先前決定一般神聖之目標的結盟關係。[29]
儘管許多評論者和法官都視葛利斯沃案為憲法上的戲劇轉折,該判決所肯認的隱私權仍與二十世紀初以來傳統觀念中的隱私相一致。從隱私內涵轉移的角度來看,更決定性的轉折發生在七年後一個看似與葛利斯沃案類似的案子,艾森史達特對貝爾德案(Eisenstadt v. Baird)[30]。艾森史達特案與葛利斯沃案相似之處在於,系爭的州法律對避孕器做出限制。然而在艾森史達特案中,系爭法律限制的是避孕器的銷售而非使用。儘管該法律限制取得避孕器的管道,它的執行方式卻不能說是政府對親密關係的監視。因此該法並未違反傳統意義下的隱私。[31]而且,該法只禁止販售避孕器給未婚者,因此並未像康乃狄克州的法律一樣破壞婚姻制度。
儘管兩案所涉及的法律存在上述差異,聯邦最高法院在艾森史達特案中仍以六比一之壓倒性多數判決麻州法律違憲。本案判決締造兩項創舉,一項很明確,另一項則很隱晦。明確的那項創舉,是隱私權的權利人從婚姻制度當事人轉變為獨立於社會角色或歸屬的個人。法院理由書中寫道:「誠然,葛利斯沃案的系爭隱私權存於婚姻關係中,然而婚姻伴侶並非一個有專屬心智與心靈的獨立實體,而是兩個各自擁有才智與情緒組成的個人。」[32]
艾森史達特案中另一個比較隱晦,但重大程度不亞於前者的創舉,則是舊隱私觀到新隱私觀的轉移。聯邦最高法院不再視隱私為親密事務免受監視或揭露的自由,而是從事特定行為而不受政府限制的自由。葛利斯沃案中的隱私權阻止政府入侵「夫妻寢室那不可侵犯之聖地」[33],而艾森史達特案中的隱私權則阻止政府妨礙人民做特定決定。此外,隱私意義改變的同時,隱私權的證成也出現改變。聯邦最高法院在艾森史達特案中,不再基於隱私權所促進的社會行為而保護該權利,而是基於隱私權所保全的個人選擇而保護之。「如果隱私權有任何意義,那就是不論已婚或未婚之個人,面臨對人生具有重大影響的事務,如是否懷孕或生育子女之決定,皆擁有免受政府不正當手段入侵的權利。」[34]
一年後,聯邦最高法院在羅伊對韋德案(Roe v. Wade)[35]判決德州反對墮胎的法律違憲,並擴大隱私權適用範圍,以「保護女性決定是否要終結其懷孕狀態」。在隱私權議題上,本案判決為大法官最具爭議性的適用見解。[36]剛開始是避孕器,再來是墮胎,隱私權已經成為免受國家干預,自由做出特定選擇的權利。
一九七七年,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紐約州禁止販售避孕器給十六歲以下之未成年人的法律無效,該判決明確呈現出唯意志論的新隱私觀。[37]法院在該案中首次使用自主性等語彙描述隱私權所保護的利益,並公開主張從舊隱私觀轉移到新隱私觀。布瑞南(William J. Brennan, Jr.)大法官在凱利對國際人口服務組織案(Carey v. Population Services International)的理由書中,先承認葛利斯沃案的重點在禁止使用避孕器的法律,在實行上會發生警方進入夫妻寢室的情況。[38]「然而法院在後續決定中已清楚表明,憲法對生育子女等個人自主性之保護並不取決於該因素。」[39]布瑞南綜觀先前相關判決,強調艾森史達特案在於保護「懷孕或生育子女的決定」[40],羅伊案在於保護「女性是否要終止其懷孕狀態的決定」[41],並如此做結:「葛利斯沃案的教導,則是憲法保護個人在生育子女的決定上免受國家不正當的入侵。」[42]
基於唯意志論對隱私的詮釋,限制避孕器的販售如同禁止使用避孕器,所造成的隱私侵害一樣嚴重,都是限制人民的選擇自由。布瑞南認為:「禁止所有販售在執行上更簡單,侵犯性也更小,但是對選擇避孕的自由而言確實可能產生更嚴重的效果。」 [43] 說來諷刺,從舊隱私觀來看,禁止避孕器的販售並不違反隱私,但同樣狀態對新隱私觀的威脅卻更勝以往。
【預購】海上傾城:上海文學與文化的轉異,一八四九 ~ 一九○八◎呂文翠
Regular price $38.00 本書完整呈現十九世紀中國上海的文學與文化之豔異與豐富性,
以文字描繪出市民生活、通俗文化、傳播媒體之間的重要互動和互相影響。
從電影、音樂、文學、文化、都市、性別呈現,迷人的晚清上海十里洋場文化,或一直被引用討論的「海派文學」,甚至是張愛玲的國語註譯本《海上花》、侯孝賢的《海上花》,到小說或電影《傾城之戀》,晚清時期上海的文學與文化、都市性與現代性,已成為熱門話題。
本書將從不同的角度,譬如中國文人、洋場才子、報人、域外文學、青樓花史、青樓小說、城市文化、文學作品包括《海上花列傳》、《海上塵天影》、《海上繁華夢》、《海上奇書》、《普法戰紀》為考掘探析的焦點,重新詮釋這個在十九世紀崛起的新興東亞大城。
近年來,晚清「上海學」儼然成為國際漢學界熱門討論領域,舉凡從都市空間、性別意識、大眾媒體、通俗文學、時尚文化等,皆從不同角度來詮釋這個在十九世紀崛起的新興東亞大城。
本書從比較文化視角,旨在呈現一八四○年代末葉至二十世紀初年上海文化圈種種文學形式、文化形態及城市想像的流轉變異,大抵由兩大部分構成:
.域外行旅與文化他者──洋場才子奇書;
.情感、自我與地景表述之相互生成。
兩者率皆以豐富的圖像與視覺元素還原文化語境,從物質性材料重新理解近代上海文人∕報人心態史的多元剖面,貼近解析十九、二十世紀之交傳統文人文化面臨的巨大衝擊。
除了揭示出十九世紀中末葉的全球圖景與近代中國文學史研究中不容迴避的標誌性意義,更具體而微地呈現晚清上海做為異域多元文化的輸入港口與東亞文化擴散輻輳地標的時代角色,揭開其間展演的跨國流動、城鄉互動、傳統階級與新興勢力重新洗牌、地方經驗與世界文化交織角力、認知與觀念之生成演化的種種課題。
也唯有正視「晚清前期」上海文壇蓄積的豐沛文化動力與多元共生的契機,釐清近代中國崛起的「海派」文學之來龍去脈,方能於重繪全景後,清晰理解晚清上海文學文化的現代性預兆先聲。
作者簡介
呂文翠
出生於嘉義布袋鎮,成長於彰化鹿港,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博士論文為〈現代性與情色烏托邦──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研究〉,現為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與教學方向為中國近現代文學、晚清小說、台灣文學。
【預購】歐洲1989:現代歐洲的關鍵時刻,從冷戰衝突到政治轉型,解讀新自由主義之下的舊大陸與新秩序◎菲利浦·泰爾 Philipp Ther(譯者:王榮輝)
Regular price $45.00天鵝絨革命、兩德統一、烏克蘭人民運動、歐洲共產主義終結
1989是奇蹟之年,也是轉變之年,變革的力量,讓多元的歐洲煥然重生
2015年萊比錫書展獎非小說類大獎、德國艾伯特基金會年度政治類選書
專文導讀 作家蔡慶樺
Courant書系選書人 作家楊照
伍碧雯(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李顯峰(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副教授)
洪德欽(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聯名推薦
不管是語言能力、學術訓練或個人經歷,這位「入戲的觀眾」都是寫作這本書的極佳人選。再加上,其介於研究者與見證者之間的敘述舉重若輕,雖有不少政治經濟學術語,但易讀性高,顯見其功力。──作家蔡慶樺
想了解歐洲近代衝突的讀者,都應該看這本書。──萊比錫書展大獎評語
在他的這本「令人驚嘆的書」裡,作者以全歐洲的視角破天荒地對舊大陸上的新秩序,提出了一套全面性的歷史分析。他揭開了許多關於「一九八九」的神話,為新自由主義秩序做了第一次的總結。──《南德意志報》彥斯・比斯基(Jens Bisky)
一九八九年,近代歐洲新方向的轉捩點
▍兩德統一扭轉柏林,轉型成就德國新的政治生態。
▍蘇聯改革失利與嚴重的通貨膨脹,開始對下層人民實行更進一步的緊縮政策。
▍波蘭國會大選,終結歐洲共產主義,是東歐民主化的起點。
▍捷克發生反共產黨統治天鵝絨革命,朝向民主化國家發展。
▍烏克蘭人民運動成立,爭取改革運動。
本書作者菲利浦・泰爾,根據親身經歷為讀者詳細地描述了自一九八九年以來的歐洲歷史。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柏林圍牆倒下後,一場遍及整個歐洲大陸的大規模實驗也跟著展開。在短短幾年中,前「東方集團」國家走向新自由主義的體制,政權也服膺於私有化與自由化。轉型造就了贏家與輸家。俄國落入一場經濟混亂,總統普丁趁勢建立了他的威權政府。波蘭、捷克與烏克蘭等國則勵精圖治,如今更成為歐盟的成員國。有別於華沙與其他的首都發展成為新興都市,鄉村地區卻是日益貧困。
在本書中,作者以敘事的方式,為讀者講述了這些轉變的細節。他表示,自由化和私有化的深刻的影響了東歐各國,此外,經濟「休克療法」並非歐洲經濟增長的基礎,人力資本和基礎性的轉型才是經濟成功與失敗的決定性因素。與此同時,作者也闡述了西方資本主義如何對東歐進行「重塑」、西歐新自由主義改革的步伐和範圍,以及二○○八年後全球性金融危機對東歐、西歐產生的各種影響等問題。
作者簡介
菲利浦·泰爾 Philipp Ther
生於一九六七年,維也納大學東歐史研究所教授。曾任哈佛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約翰・甘迺迪紀念研究員、於佛羅倫斯的歐洲大學學院教授。其著作《現代歐洲的民族清洗》(Ethnische Säuberungen im modernen Europa)一書,曾在二〇一二年榮獲德國書業協會表揚,更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歐洲1989》(Die neue Ordnung auf dem alten Kontinent)則在二〇一五年獲頒萊比錫書展獎非小說類大獎、德國艾伯特基金會年度政治類選書。
譯者簡介
王榮輝
曾就讀東吳大學政治系、政治大學歷史系與法律系;其後前往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ität Gottingen)攻讀碩士,主修哲學、西洋中古史與西洋近現代史。通曉英、德、法、日與拉丁文等外文。2009年起,擔任台北歌德學院特約翻譯。譯有:《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7-「過濾氣泡、假新聞與說謊媒體──我們如何避免被操弄?」:有自覺使用媒體的第一步》、《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6-「宗教怎麼來的?為什麼人會相信看不見的神?」:寫給所有人的宗教入門書》、《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生活的藝術:52個打造美好人生的思考工具》等書。
目錄
導論
個人的引言
歷史化
新自由主義的起源
轉型的概念
二、一九八〇年代的危機與改革辯論
國家社會主義的沒落
冷戰的另類解讀
西方與東方的新自由主義轉向
三、一九八九~九一年的革命
革命的過程和作用範圍
解釋方法
革命的中心與參與者
「談判的」革命
四、新自由主義的實踐與副作用
轉型的分期
轉型危機
系統固有的問題
改革結果的類型學
五、新自由主義的第二波與歐盟的角色
新自由主義的外表
單一稅制與民粹主義
人力資本
新富裕
富裕的城市,貧窮的鄉村
歐盟的角色
六、中東歐大都會的比較
蘋果與梨子?關於比較的目標
由下而上的轉型
繁榮時期
新興城市華沙
大都會的趨同現象
七、危機後的結算
經濟追趕過程結束了嗎?
危機的過程
外幣貸款的例子
政治上對於危機的反應
八、南部成為新東部
危機的持續時間與深度
移民作為出路
歐洲的心智圖
九、共同轉型
德國的社會改革與勞動市場改革
關於公民社會的討論
來自德東的政治人物
十、被利用與被錯過的機會
參與革命
革命的價值
歐洲統一的陣痛
烏克蘭危機
新自由主義的觀點
結語
參考文獻
謝詞
註釋
序
推薦序:舊大陸的新秩序
蔡慶樺(作家)
《刑案偵訊室:德國》(Criminal: Deutschland)這部影集的第一集,描寫在東西德剛剛統一時發生的一起命案。在偵訊室裡,嫌疑犯這麼說起統一後的東柏林,他是戰後靠房地產致富的西德人,統一時他從西德來到東柏林,買了第一間房子,開始建造其房地產帝國。他說,當時東德的房地產,「就像免費一樣」。
這個片段,暗示了整個前社會主義陣營面對西方新自由主義時的無力,以及冷戰結束後,來自西方的資本如何以巨大的力量重組了東方的經濟秩序。而這也是菲利浦・泰爾要在本書勾畫的藍圖,究竟,一九八九年後,在「除了自由主義外無任何其他替代方案」的信念中,新秩序如何在舊大陸上被實踐及運作?今日的歐洲(包括歐洲的問題)如何成為今日之所是?
答案非常不容易找到,因為副書名中短短「舊大陸」一詞,處理的地區橫跨德國、巴爾幹半島諸國、波蘭、捷克、烏克蘭甚至俄國等,每個國家的歷史、政治、經濟狀況都不同,卻又多少相互牽連,而這麼複雜的轉型,牽涉多種語言與族群,實在難以處理,並且必須寫得易讀,但本書確實能滿足挑剔的讀者。
有關東歐地區轉型過程中走上新自由主義道路,雖非新的論點,但是本書有其特點:冷戰如何結束、結束後市場鬆綁、去管制、國有企業解體及私有化等措施如何在這些後轉型地區起作用,曾有的失望與後來的失望,曾許下的承諾與沒能實踐的承諾,這本書給出從八〇年代中期到二〇一四年左右非常清楚的因果鋪陳,另外也加入了貼近當代的分析,把歷史與現況的因果串連起來,例如烏克蘭危機及南歐國家面臨的經濟困境。
本書資料豐富,限於篇幅,在此僅提出令我印象深刻的幾點讀後心得。
作者的追尋答案之旅並非鐵幕降下後才開始,冷戰的結束,並非突然地在一九八九年德國統一、一九九〇年蘇聯解體等這些日子發生,而是在八〇年代末期,東西陣營間在經濟誘因上持續接觸,共產陣營的人用盡一切辦法買到西方物資,「購物旅行」,「金錢刺穿了鐵幕」,交易培養了信任。另外,西方也前進東方,例如宜家家居便到東德設廠生產。東方對西方的依賴逐漸提高。
因此,在德國,一九八九年向被認為是「奇蹟之年」(annus mirabilis),柏林圍牆突然倒塌,東德一夕垮台,人人歡慶「轉變」(Wende),其劇烈變動的程度不亞革命。可是,作者懷疑「革命」這樣的說法,不只是當年中東歐變體時反對派對當權者的要求多是體制內改革,相較於歐洲其他革命(一七八九、一八四八、一九一七),並無明顯暴力性;另再加上所謂革命與轉變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而是經濟力量逐漸穿透了鐵幕,越來越多的交流,最後,雖然在一九八九年年初,東德領導人何內克還信誓旦旦說柏林圍牆仍將矗立五十年或一百年,但不到一年間,整個中東歐已累積足夠能量,再加上一些不可能重演的偶然因素,才無比幸運地誕生了這場人類歷史上少見的巨大變革。
可是,這個變革,也帶來巨大的代價。二〇一九年適逢柏林圍牆倒塌三十週年,《時代週報》(Die Zeit)刊登一則專題報導,封面照片是開放邊界那天駕車穿越邊界的東德人,拉下車廂與車外的西德行人相吻的畫面。記者提出的問題,也是每個德國人自問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使得當年那麼相愛著的(或者以為終究能夠相愛的)我們,今日如此相互憎恨?
當年東德人民上街,吶喊「我們是一個民族」(Wir sind ein Volk),要求統一;而多年過去,東西之間的經濟差異加上政治版圖的演變,有愈來愈多的德國人自問:我們真的是一個民族嗎?本書也提供讀者回答這問題的線索。作者認為,中東歐從計畫經濟轉型為新自由主義經濟制度,是一種劇烈的「休克」療法,引起失業率高漲、社會安全網崩潰、甚至在某些國家有嚴重的通貨膨脹或者貪污問題,而德國的「統一」,遮掩了東德其實也經歷休克療法的事實。東德,必須被視為轉型國家,而不是自然而然地便融入了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體系,並且在這轉型過程中,充滿痛苦,當時計畫經濟下的產業以極為快速的腳步轉型,造成大量工人失業,房產被賤賣,青年人出走,直至今天德東地區人的被剝奪感仍居高不下,也促成了該地區排外勢力的茁壯。至今東西德人民之間無法化解的差異與分裂,都與那一九八九年有關──那既是「奇蹟之年」,但對某些人來說,也是「恐怖之年」(annus horribilis)。
泰爾任教於東西歐交界處的奧地利,曾在德、美等國研讀歐洲史,亦長年生活於東歐,早在鐵幕還高掛時,已多次進出東歐,親眼目睹計畫經濟逐漸走向崩潰的過程,甚至,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捷克天鵝絨革命爆發時,他就在布拉格親眼看著人民在街頭要求共黨總書記雅克什(Miloš Jakeš)下台。不管是語言能力、學術訓練或個人經歷,這位「入戲的觀眾」都是寫作這本書的極佳人選。再加上,其介於研究者與見證者之間的敘述舉重若輕,雖有不少政治經濟學術語,但易讀性高,顯見其功力。本書曾被德國艾伯特基金會(Friedrich-Ebert- Stiftung)選為年度政治類書籍,並獲得萊比錫書展獎,確無異議。
內容連載
這本書緣起於一九七七年,在一個氣候與政治都是陽光燦爛的夏天,當時第一次石油危機已成過眼雲煙,歐洲的「緩和政策」(détente;或稱「低盪」)則正值頂峰。東、西方對抗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一九七五年的《赫爾辛基最終法案》(Helsinki Final Act;又稱《赫爾辛基協議》〔Helsinki Accords〕)創造了信任感,德國政府則確信,「藉由拉近距離促成轉變」是可能的。在此政治背景下,我的家人決定在夏季前往「東方集團」(Ostblock)一遊。儘管整個氛圍趨於緩和,可是當我們在家裡講述這個詞彙時卻仍不免戰戰兢兢。「Osten」代表著「共產主義」,「Block」則代表著「孤立與軍事威脅」。因此,我們所安排的行程如下:首先前往匈牙利,這個國家被認為是東方集團的「歡樂營房」,然後再到波蘭,最後再去遊覽捷克的克爾科諾謝山(Krkonoše),並且拜訪住在布拉格的親戚。這趟旅程的序幕進展得十分順利,我們並未在奧地利與匈牙利的邊界遇上什麼「鐵幕」,海關人員很友善地問候我們;順道一提,當時在西方國家之間,諸如驗關、檢查護照之類的事情,其實就如同家常便飯。我們很快就抵達了布達佩斯,波光粼粼的多瑙河也映入我們的眼簾。到了晚上,我們則品嚐了匈牙利的肉湯,「古拉希」(gulyás;匈牙利的共產主義變體,所謂的「肉湯共產主義」〔gulyáskommunizmus〕,便是由此而得名),滋味遠比我們在調味平淡的聯邦德國家鄉裡所吃到的來得美妙。
在黑夜降臨布達佩斯的大型露營地後,我獲得了關於一九八九年、東方集團的崩潰及隨之而來的轉型初體驗。營地入口大門處有兩個窗口和兩條人龍,一長、一短。在那條一動也不動的長人龍裡,講著某種我並不熟悉的方言的德國人兩手空空地站著傻等,偶爾還會惡狠很地往裡頭瞧個幾眼。一旁的短人龍排隊的也是德國人。他們的穿著和我們差不多,手裡還拿著德國馬克的紙鈔。當時還是青少年的我,在父親的牽引下越過長長人龍,內心不免感到尷尬。我被告知,在我們所排的隊伍裡,由於人們所支付的是「德國馬克」,因此可以立即獲得一個停車及搭帳篷的位子;至於排另一排隊伍的人,他們所支付的則是「東部馬克」(Ostmark),得要等到接近關門的時候才曉得是否還有空位。
當時我忿忿不平地問我的父親,怎麼會這樣呢,東方集團諸國彼此難道不是朋友嗎(波希米亞的祖母曾經這麼對我說,不過她總是帶著小心「俄國人」的口吻)?父親給我的答案是,共產主義國家正苦於缺乏外匯,所以他們歡迎使用德國馬克租用露營位子,不僅如此,他們還解除了我們每天二十五馬克「強制兌換」的限制,即所謂的「人頭費」。
當時我提議,我們不妨給排在長人龍裡的東德人一點德國馬克,畢竟我們可以在奧地利自由兌換它們。接著我們又是一陣討論,後來就連隔壁帳篷來自卡爾.馬克思城(Karl-Marx-Stadt)的鄰居也加入討論,為何在東方集團裡人們只能去銀行兌換貨幣、當地的官方匯率又是多少?
那個布達佩斯營地之夜宛如一個國際經濟速成班;東方的貨幣、西方的貨幣、外匯、出口、進口、外債、外匯短缺、強制兌換、官方匯率、非官方匯率(某種「由下而上的經濟」)與黑市等等。兩條人龍的明顯不公,苦苦等候、在最壞的情況下得睡在車上的那些人的憤怒眼神,都讓我的心難以平靜。過了一個星期,在歷經了於「匈牙利與斯洛伐克」及「捷克與波蘭」的邊境漫長的查驗與等待後(這完全不符合社會主義民族友誼的官方形象),我在克拉科夫(Krakow)獲得了現學現賣這些經濟知識的機會。我們的波蘭朋友(前一個夏天,在他們首次前往西方旅行途中,我們因搭他們的便車而結識了他們)想向我們購買德國馬克。他們為我們揭示了上漲的價格、空蕩蕩的商店以及他們貶值的貨幣。很顯然,當時在波蘭,人們主要都是以德國馬克與美元來支付,而非本土的貨幣茲羅提(Złoty)。「波蘭的經濟」自一九九○年代起的成功,其中一個根源就存在於普通市民的市場經濟能力;只不過,在這趟旅行中,當然沒有人想到,東方集團有朝一日將會崩潰。
下跌的茲羅提黑市匯率反映了一九七七年波蘭人民共和國的巨大經濟問題。正如檔案開放後,人們更清楚的樣貌,波蘭經濟當時連續五年走下坡。1希望藉由技術進口實現的現代化歸於失敗,留下了這個國家幾乎無力償付的積欠西方國家的大量債務。
在當時身為青少年的我看來,即將來臨(計畫經濟中根本不允許其存在)的通貨膨脹並不是什麼壞事,情況甚至恰恰相反。用我所存下的五馬克零用錢,我就能從東道主家庭換得三倍於我父親在銀行裡根據官方匯率兌換的茲羅提。利用這些鋁幣和一疊如大富翁玩具鈔般既薄又易皺的鈔票,我不但連續一週無限暢買了許多冰淇淋,還寄了明信片給我所有的朋友。耐人尋味的是,那裡卻買不到鋼珠筆或墨水匣。我在無意中成了波蘭的「非境內居住者」(non-resident),因而獲得了某種特權。不過,在現實存在的社會主義裡,享受這種特權卻並不「純潔」。我很快就發現到,當地的青少年根本就買不起冰淇淋,更別說牛仔褲或運動鞋了。此外,雖然在克拉科夫人們不必像在布達佩斯那樣為求一個露營地而排隊,但是卻得為肉、糖、生奶油或其他對於我們這些「西方人」來說理所當然的物資大排長龍。
在我們的第三個旅遊目的地,捷克斯洛伐克,並沒有這樣的匱乏經濟。布拉格的親戚開著一輛新的「Škoda」,住在莫爾道河(Moldau)河堤旁的一個現代的獨棟住宅,而且還擁有一間寬敞且附有游泳池的鄉間別墅。我們這個西德的六口之家生活水準也沒高過他們。不過那位叔公和他的兒子卻會關起門來抱怨政治局勢。他們覺得「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遭鎮壓後的「正常化」令人難以忍受。他們還根據自己的經驗,描述了自己擔任工程師所服務的大公司效率不彰。他們心知肚明自己的國家在技術上日益落後,這也影響到了他們在專業與民族上的自豪感。此外,對於在布拉格市中心裡某些具有象徵性的處所的嚴密監控,例如在一九六九年一月時大學生楊.帕拉赫(Jan Palach)為了抗議華沙公約組織國家的軍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自焚的地點,嚴密到稍微細心一點的遊客都能看得出來。
不過,卻也有些不順從的人,在東方是那些勇敢的異議者,在西方則包括了我們學校那位來自布拉格的校長。在「團結工聯」(Solidarność)於一九八一年秋天遭鎮壓後,他曾發起過大規模運送食物包裹到波蘭的運動。在逮捕「七七憲章」(Charta 77)的那些異議分子後,我們也曾將一些「精神食糧」寄往捷克斯洛伐克;那是一些由學生們自行收集、包裝含有禁書的書籍包裹。
在邊界外的那些東方集團國家,有別於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於一九八三年在一篇關於「中歐悲劇」的、深具影響力的散文中所哀嘆的那樣,其實並未被完全遺忘。2
不過,從歷史的角度看來,比起這些來自西方的資助,東方集團走近西方卻是更為重要。自從「低盪」以來,越來越多的波蘭人、匈牙利人與捷克人開始認識西歐,無論是作為遊客(例如我們在克拉科夫的朋友)、農業的季節性工人、抑或是官方的商業夥伴。
東方國家的經濟專家同樣也仔細地觀察了西方國家當時的經濟問題;持續上升的通貨膨脹與失業率,還有在國家預算中不斷攀高的赤字,而這些赤字又會進一步助長通貨膨脹。後來的改革政治家瓦茨拉夫.克勞斯(Václav Klaus)與萊謝.巴塞羅維茨(Leszek Balcerowicz),注意到國際間在經濟政策上的範式轉移,從普遍被認為失敗的凱恩斯主義(Keynesianism)轉向貨幣主義(monetarism),轉向藉由貨幣供給量來控制經濟,至於貨幣供給量則又進一步由獨立的央行來監控。伴隨著瑪格麗特.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與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的上台,國營企業跟著開始私有化(民營化),先前受到嚴格管制的一些行業(例如金融業)也跟著開始自由化;總體而言,國家退出經濟領域成了英美政府的計畫。起初在歐洲大陸上不太能夠感受到這些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影響,可是那些由社會民主黨人執政的國家卻也在討論,國家是否會因其眾多的社會福利而不堪負荷。
儘管在一九八○年代初期經濟再次衰退後,所有的西方國家全都產生越來越強的危機感,以計畫經濟方式組織的東方集團所面臨的問題卻是更為明顯且根本。持續的供給短缺、難以估量的不公正以及在經濟上日益落後西方,這些都是造成意識形態的共產主義與其實現的國家社會主義失敗的原因。然而,在一九八九年之前,卻沒有人預見即將到來的終點,無論是那些在本書裡扮演著要角的東歐專家、抑或是我們於一九八○年代在其他的旅程中另外結識的東方集團的朋友。鬆餅冰淇淋此時變得無足輕重,取而代之的是有利可圖的尼龍褲襪與音樂卡帶的交易與販售,它們讓此時已是大學生的作者本人得以輕鬆地完成充滿有趣對話的「東方假期」。在一九八九年的夏季時,西方的蘇聯專家幾乎毫無例外地認為,東方集團與蘇聯會存續下去。
人們可以本於歷史學家的「事後諸葛」批評這種無知。然而,設身處地地回歸過往,承認每個時代都有個未決的終點,或許會比較明智。正因如此,我們有必要去解釋,為何舊秩序會在一九八九至九一年間如此突然地崩潰,而這又對全球帶來了怎樣的後果。
就連在鐵腕統治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也都顯露在政治上發酵到何種程度。一九八九年五月一日,在我諸多旅行之一的途中,一場在布拉格溫塞斯拉斯廣場(Václavské náměstí)上舉行的官方集會引爆了一場反示威行動,民眾們高喊批評政府的口號。在維安部隊進行干預前,示威者再次列隊於紅旗與馬克思、恩格斯及列寧的旗幟後面。當天晚上發生了嚴重的騷亂。然而,警察的暴力卻強化了反對者的非暴力策略。它的成功在秋天時顯現於布拉格;萊比錫與東柏林也有類似的情形。儘管這些大城的市中心滿是警察、民警與祕密警察(人們往往能從他們所穿的皮夾克及臃腫的臉頰一眼認出),可是,面對成千上萬的示威者,他們既無法鎮壓、也無法逮捕。在二十五年前的那個秋天,群眾的力量具有無可抗拒的吸引效應。
然而,在十一月初時,布拉格溫塞斯拉斯廣場上的示威者與西方國家的場外觀眾卻不曉得,所有那些穿制服的和穿皮夾克的人是否會下台。緊張氣氛使成千上萬素未謀面的人連在一起。相應地,到了十一月底,當一切都有了好結果時,集體的安慰和喜悅也十分巨大。當時洋溢著一種宛如在畢業典禮的感覺,考試通過了,舊政府再也無話可說,人們這時所面對的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凡事皆有可能。3
隨著陶醉而來的是幻滅。這在一九八九/九○年冬季的柏林(布拉格的政權傾覆後的下一站)特別能感受到。西柏林人抱怨來自東方的群眾,他們的汽車搞得街道水泄不通、烏煙瘴氣,他們更把超市的貨物一掃而空。突然之間,就連西柏林人也得大排長龍,這對他們來說是種陌生的體驗。諸後共產主義社會很快就面臨到截然不同的種種問題。在波蘭,惡性通貨膨脹不僅毀滅了以茲羅提計算的所有儲蓄,更將實際工資(主要是以外幣計的同等價值)壓低到每月不到一百馬克。由於外債低,捷克斯洛伐克有相對較好的出發點,也推遲了種種激進的改革。然而,刪除食物補貼,導致乳製品與蔬菜的價格上漲將近一半,麵包的價格也上漲近三分之一。
4在東德,數百家工廠停止運營並解雇了所有職工。這種經濟慘況並未促使它們如同先前的某些異議者所要求的那樣,走向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第三條路」。由於作為概念與制度的社會主義在一九九○年太過不受歡迎,不但無法打著這樣的旗號贏得選舉,更無法從西方國家獲得貸款。
本於政權傾覆所釋放出的政治動力與經濟動力,在一九九○年代初期,幾乎所有後共產主義國家都採行了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前圍牆邊界以西的社會當時並未意識到這種範式轉移的影響,或是在浮誇地預示東方國家將變得像西方國家下受到蒙蔽。這隱藏在赫爾穆特.柯爾(Helmut Kohl)所創造的「繁榮景象」(Blühende Landschaften)公式背後。所謂的「改革國家」位於在人們心中尚未被拉開的「鐵幕」的東邊。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轉型」(transformation)一詞同樣被保留給歐洲的東半部。也因此,西方國家的政府與專家無不暗示,東方國家幾乎一切都必須改變,相反地,西方國家則幾乎一切都無須改變。這最終所關乎的是一場遏制,一場對於一九八九年革命的遏制。
這時人們可在波蘭體驗到,「休克療法」(shock therapy)在東方國家造成了什麼影響。我又再度拜訪了結識於「低盪」時期、住在克拉科夫的朋友。這座城市長期處在諾瓦胡塔區(Nowa Huta)的鋼鐵廠嗆人的褐色廢氣籠罩下,可是,在一九九一年的秋天,人們卻樂於見到煙囪排放廢氣,否則的話,將會有更多的人失業。晚上在市中心裡只有三家餐廳營業,因為再也沒有人吃得起。商店裡許多貨架空空如也,不是因為像一九八九年之前那樣缺乏供給,而是因為缺乏需求。沒人有錢買東西。只有農民市場欣欣向榮,因為人們可在那裡便宜地買到洋蔥、馬鈴薯和其他的主食。這就是所承諾的新秩序嗎?經濟改革應該走向哪裡呢?
最後讓我們再一次將時光倒回,回到歐盟擴張之後的那幾年。華沙、克拉科夫、布拉格、柏林的腓特烈大街,當時到處都是購物廣場,光線明亮,就連到了深夜也都人聲鼎沸,車水馬龍,酒吧與商店的音樂不絕於耳。
你究竟是還身處於東方國家,或是已經到了西方國家呢?環境的聲音是相同的,視覺的刺激也一樣。只不過,當你穿越大都會之間的其他地方時,你的印象就會發生改變。在小城市裡,空置的板式建築(Plattenbau)比比皆是,工廠廢墟則見證了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嘗試。村莊裡有許多老人,可是幾乎沒有任何小孩,那裡的未來顯然希望渺茫。
【預購】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艾德華 · 薩依德(譯者: 單德興)
Regular price $50.00◎全新增訂版,增修2005年至今〈薩依德專書書目提要〉以及〈薩依德年表大事記〉。
◎本書榮獲2006年金鼎獎一般圖書最佳翻譯人獎
薩依德「在各個領域挑戰並刺激我們的思考方式」。本書集結近三十年來對薩依德深入淺出的訪談,透過訪者的精闢提問,讓我們能夠更全面地理解薩氏對知識分子、政治、文化與文學等議題尖銳批判態度背後的深刻思維。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是當今國際上舉足輕重的文學學者暨文化、政治批評家,也是當代西方知識界最受爭議的人物之一。1978年他以《東方主義》一書引起廣泛矚目,成為後殖民與後現代主義論辯先鋒。薩依德一生著述不輟,焦點擴及政治觀察、文化批評,甚至音樂述評等範疇。
在本書具代表性的三十篇訪談中(遍及歐洲、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世界、以色列、美國以及附錄一篇譯者的訪談),薩依德討論了歐美學術與知識界的狀況,巴勒斯坦的處境、波灣戰爭、以色列、奧斯陸和平協定、伊斯蘭和檢查制度、海珊,以及國家認同的理念。
同時也談及批評家在社會中的角色,他如何寫就《東方主義》一書,以及是什麼成就了音樂表演等問題。也談到了他對鋼琴家顧爾德、哲學家維科、文學家康拉德、文學理論家阿多諾等的熱情。
在這繁浩的論述中,薩依德總是慨言知識分子的敏銳及正直。與他的學術論述相較,這本訪談集以更平易近人、深入淺出的方式展現了其理念的演進過程,也為他的人生成就提供了一個基本的註腳。
本書編者薇思瓦納珊教授(Gauri Viswanathan)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又一傑出教授,追隨薩依德多年,本身學問亦早成一家。
中文翻譯及評論由中央研究院單德興教授執筆。單德興教授與薩依德相互問學多年,對其立論、治學均有專精了解,本書由其迻譯,堪稱相得益彰。
作者簡介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1935-2003)
1935年11月1日出生於耶路撒冷,在英國占領期間就讀埃及開羅的西方學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國就學,取得哈佛大學博士,1963年起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講授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薩依德著作等身,其中以《東方主義》(Orientalism, 1978)聞名遐邇,為當代舉足輕重的文學學者暨文化批評家,尤其對於後殖民論述的建立與發展發揮了決定性的影響,並以知識分子的身分投入巴勒斯坦政治運動,其學術表現和政治參與都引人矚目。本書精選薩依德近三十年接受世界各地人士訪問的紀錄,相較於其他論述,對其學思歷程有最完整的呈現。2003年9月25日薩依德病逝於紐約,享年67歲。
譯者簡介
單德興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比較文學),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暨《歐美研究》主編,曾任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與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區、柏克萊校區)、哈佛大學、紐約大學、英國伯明罕大學訪問學人及傅爾布萊特資深訪問學人,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研究所兼任教授,靜宜大學英文研究所兼任講座教授,三度獲得行政院國科會外文學門傑出研究獎,以及第五十四屆教育部學術獎,第六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首獎,第三十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著有《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反動與重演:美國文學史與文化批評》、《越界與創新:亞美文學與文化研究》、《翻譯與脈絡》、《薩依德在台灣》等,譯有《英美名作家訪談錄》、《美國夢的挑戰:在美國的華人》、《知識分子論》、《禪的智慧》、《格理弗遊記》、《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等近二十種專書,並出版訪談集《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及《與智者為伍:亞美文學與文化名家訪談錄》。研究領域包括比較文學、亞美文學、翻譯研究、文化研究。
【預購】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文史名家智解70款婚戀私語、15種兩性關係,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王立群
Regular price $27.00時光銀河裡,最爛漫旖旎,樂此不彼的追尋與沉溺——愛情婚戀
國學歷史名家王立群,融合先秦經典、詩詞歌賦、影視劇集、現象觀察,
勾連成語背後的婚姻與愛情價值觀。
好評推薦——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徐秋玲(北一女國文教師)
蔡淇華(作家、教師)
敏鎬的黑特事務所(《人生自古誰不廢》作者)
(依姓氏筆劃排序)
是一本構思非常新穎且與生活情境結合的成語書!
——徐秋玲
作者對國學的廣博知識,以及詳細解說典故時活靈活現的文筆,都讓人感到十分愉快!講解古典文學中的愛情,更是融古貫今,相當精彩!
——敏鎬的黑特事務所
就地取材表情意——禮輕情意重「投木報瓊」
古代戀人贈送定情禮物重視的是情意,而非禮物的價值有多高貴,只要有愛,一支茅草都能讓對方欣喜無比。
林子裡的愛情故事——約會聖地「桑間濮上」
每年春天,農曆二月時節,視祭祀與繁衍為重大要務的周朝政府會舉辦相親大會,無論男女,只要看對眼,就能手拉手去旁邊的樹林約會。
思念是一種病,生而死又復生——病相思「人面桃花」
即使愛情不可靠,但卻讓世間男女為之瘋狂、朝生暮死,一如《牡丹亭》的杜麗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一見傾心、桑中之約、采蘭贈芍、山盟海誓、黯然銷魂、魚傳尺素、琴瑟之好……
國學歷史名家王立群,結合時政和當前社會熱點,以廣博的學識和生動的筆觸,從上百個與愛情婚戀有關的成語,暢談其中的人情事故及隱含的文化精粹。
從邂逅、定情、熱戀,到相知相守、白首偕老;從相思、離情、分手,到愛入歧途、相愛不能相守……王立群暢談藏在成語裡的人情義理,以及古典時代的純粹之愛,帶領我們回歸到最私密的雙人世界;把短短幾顆方塊字,耐心打磨成顆顆閃耀的明亮珍珠,串成一條條優雅、精緻的愛情項鍊,重溫純情年代的本貌。
全新視角,夾古敘今,王立群展現智慧觀察與理解,既介紹了成語背後的故事,又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讓我們讀成語同時也學處世。
作者簡介
王立群
山東新泰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
身為「百家講壇」史記新詮第一人,他善於以說故事的方式解讀《史記》,讓歷史閱讀更為普及,因而成為「百家講壇」裡,最受觀眾歡迎的講者之一,並與閻崇年、易中天三人被尊稱為「百家講壇」三大頂梁柱。
著有《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現代(文選)學史》、《(文選)成書研究》等學術著作外,同時出版了《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上》、《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下》、《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王立群讀「史記」之呂后》等書。
目錄
序:你永遠都找不到心中「那一個」
一、世界這麼大,還能遇見你
邂逅相遇:不期而遇的美好
一見傾心、一見鍾情:愛之幸
走馬觀花:陡然轉變的幸福
二、待你長髮及腰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無瑕的戀情
金屋藏嬌:美麗的童話
情竇初開、秋水伊人:初戀不顧一切
三、相約在荒煙蔓草的年代
桑中之約、桑間濮上:約會的好去處
花前月下、月約星期:約會可不是秀給別人看的
待月西廂:一部經典的約會教科書
四、拿什麼送給你,我的愛人
采蘭贈芍:中國式情人節禮物
投木報瓊:《詩經》時代的拋繡球
鈿合金釵:唐玄宗的愛情信物
五、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割臂之盟:私定終身的約定
山盟海誓、海枯石爛:熱戀時的堅定執著
之死靡它:遭遇打擊時的觸底反彈
六、土豪、屌絲、文藝青年、高富帥
以貌取人:誰都喜歡漂亮的,可哪有那麼多漂亮的
才貌雙全:想得很美,不過也就是想想
嫌貧愛富:似乎令人厭,其實很現實
東食西宿:貌似好辦法,實際不可能
七、多情自古傷離別
黯然銷魂:離別是道不盡的傷
如膠似漆:相守是分不開的愛
十里長亭:送別是不想走盡的路
楊柳依依:折柳是留戀不捨的情
八、從別後、憶相逢
望穿秋水:相思是綿綿不盡的等待
人面桃花:生者可以死,死者亦可生
魚傳尺素:說不完道不盡的思念
九、愛的阻力
門當戶對:無法選擇的出身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戀中的又一道門檻
一廂情願:你永遠都不可能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
十、向左走、向右走
寢食俱廢、茶飯不思:分手的滋味
始亂終棄:古人分手時一個道貌岸然的藉口
喜新厭舊:據說有心理依據,但不能成為分手的理由
一刀兩斷:分了便分了,散了便散了
十一、愛入歧途
魚傳尺素、上烝下報、帷薄不修:一種混亂的情愛
人盡可夫:好色之徒眼中的欲罷不能
好色之徒與紅杏出牆
魚傳尺素:是是非非爭論不休
十二、中國式姻緣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主的中國式婚姻
赤繩繫足、天作之合:中國人的婚姻觀念
三媒六證:婚姻的鄭重其事
十三、今天我要嫁給你
吉日良辰:婚禮之時
桃之夭夭:婚禮之人
鵲巢鳩占、洞房花燭、結髮夫妻:婚禮之成
鸞鳳和鳴、白頭偕老:婚姻祝願
十四、婚姻磁場
琴瑟之好、鶼鰈情深、並蒂芙蓉:我和你纏纏綿綿翩翩飛
天壤王郎:我的那個他為何是這樣
相濡以沫、破鏡重圓:愛你就要在一起
十五、白頭偕老並不是很容易的事兒
分道揚鑣、破鏡分釵、雨斷雲銷:我的世界從此沒了你
夫唱婦隨:男人才是夫妻關係的主導者
抓耳搔腮、束手無策、萬般無奈:休你非出我本願
【預購】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楊照
Regular price $31.00你是為了別人口中的意義而活,還是為了希望而活?
想要誠實地活,為什麼必然荒謬?
暢銷10年 名家楊照經典讀本
認識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存在主義大師卡繆
華文世界最重要的深度解析
為什麼要認識「勇敢到近乎自虐」的存在主義?
為什麼到了今天,還需要讀卡繆?
從《異鄉人》到「荒謬三部曲」,
卡繆如何打破既有框架,詮解「荒謬」與「存在」,
為現代人日復一日的荒謬日常樹立不朽的靈魂典範?
存在主義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思潮之一,卡繆即為其中代表人物。相較於沙特的著作,卡繆以劇本、小說、論述等多重形式,開創別具一格的魅力,使他深深影響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風靡至今。
從卡繆知名作品《異鄉人》來看,他的思想體系最想要呈現的,就是「荒謬」。人的「存在」,常會尋找各種藉口,讓自己懷抱希望活下去──人因自由而活著,但關進監牢的囚犯還是繼續活著;人因財富而活著,但一貧如洗還是繼續活著──因此,在卡繆的觀點中,懷抱希望而活就是「荒謬」而非「誠實」的生活態度。那麼,人有沒有可能不荒謬地活著?沒有了藉口、沒有了希望,還能忠於自己的靈魂而活?
本書為台灣重要作家楊照評析卡繆的權威讀本,推出以來暢銷至今,全書以「荒謬三部曲」的《薛西弗斯的神話》、《異鄉人》、《卡利古拉》為主軸,從卡繆與存在主義崛起的歷史背景,到卡繆的荒誕人生,引領讀者一同進入「存在主義」的真正本質,是華文世界理解卡繆與《異鄉人》內涵最重要的一部文本。
◎「荒謬」的一個來源,就是人習慣性地依賴希望活著。希望就是我們最相信的謊言,有著最大的欺瞞、麻醉效果。
◎卡繆對薛西弗斯神話的解釋是:他因為輕視神、因為痛恨死亡、因為熱愛生命,所以受罰。他就是個「荒謬英雄」,他的熱情與他所受的折磨都指向「荒謬」。
◎「存在主義」是個人哲學,非得要落在個人生活裡才有意義。「存在主義」追求的,不是answer,而是solution,處理的不是question,而是problem。
楊照
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News98電台「一點照新聞」、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公共電視「人間相對論」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天下文化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擔任麥田「幡」書系策畫人,選書並主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別具代表性之作品。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
《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尋路青春》、《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文學文化評論集──
《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 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想樂2》,與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與《忽然懂了:對照記 @1963》。
現代經典細讀系列──
《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對決人生:解讀海明威》、「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系列叢書」、《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矛盾的美國人:馬克.吐溫與《湯姆歷險記》、《哈克歷險記》》、「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叢書」、「楊照談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系列叢書」。
譯作──
《老人與海》。
相關著作:《以愛與責任重建世界:楊照談村上春樹【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0)》《以愛與責任重建世界:楊照談村上春樹(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0)》《最親近的陌生人:楊照談宮本輝【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9)》《最親近的陌生人:楊照談宮本輝(日本文學名家十講9)》《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楊照談遠藤周作【限量親簽扉頁版】(日本文學名家十講7)》《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楊照談遠藤周作(日本文學名家十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