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康〈風吹書香〉,《聯合早報》(新加坡)副刊〈四方八面〉,2022年4月20日。

 

  一天,我到海風書屋去送書,非常訝異在新加坡東部一個毫不起眼的店屋二樓,居然會有一間那麼精緻的書店。書店很小,但書卷味濃,一入內就有不能空手離開的衝動。原本沒打算逗留,但看著一室的書,覺得都是精選,不自覺瀏覽,漸漸沉浸在一頁又一頁的字裡行間。選書的人很懂書,也懂愛書人的心態。文采、內容和設計是重點,那些在一般商業書店暢銷榜上排名冠軍的理財勵志書類,欠缺。

  這是那種若我在臺灣、香港或北京,會特地去找,並且一定會去買書的地方。就像喜歡看世界的任何人,疫情前我到處去,一個必做的動作,是在世界各個城市我都會去逛書局,看到喜歡的書就買,很多時候是隻憑封面設計或書名就買,因為我總認為沒有不好的書,願意將文字串連結集成書,這本身就已經是一份難得的情懷,尤其在什麼都強調虛擬的NFT和數碼年代,願意寫書,願意出書,願意買書,願意扛書,基本上是上一代人的文化遺產。

  所以即便大概知道買了也沒時間看,或甚至根本看不懂,我還是會因為想要買書而買書。

  雖然我也寫書,還寫了不少,也許因為不夠傳統,不走“文藝”路線,一向來都沒給人留下與文學相關的印象。但這不削弱我對書本的喜愛。我自認是個愛書的人,書房裡的書很多很雜,有不少是買了很多年還未拆封,或買了後直接裝進箱子裡就堆在一個角落的。很浪費空間,也很浪費錢,但我還是喜歡買書,那是與我買時尚和買鞋子並例的“三大買”之一,相比起來覺得比時尚品更高尚一點,可以因為擁書而假裝有點文化。

  臺灣的誠品和日本的蔦屋書店,基本上已是“教主”,是那種看到必定要入內走一走,呼吸一點書卷氧氣的地方,但一些隱藏在大都市小角落的書店更有驚喜。一年在北京的一個衚衕,發現了一間名為“模範書店”的小書店。真的不大,入內很擠迫,像一個人的書房多過於像一間書店。我在裡頭找到了一些獲得設計大獎的書,根本沒看內容,只看包裝就買下。也不便宜,一本可以接近100新元,但我覺得值得,因為用實體方式呈現的文字和設計,在今日的書堆中已越來越少見,在設計上下功夫的更少,市場也不大,所以更得支持“自己人”。

  東京神保町舊書街有很多古董書店,雖然看不懂日文,但漫遊在幾百年的舊書堆中,完全是另一層次的享受。最後一次到東京的時候,就在這條街的一間古董書店找到了一本超過百年的茶書,用木質盒子裝著,泛黃的紙張退色的字跡,還有很多關於茶的插畫,有特別魅力,如果不是因為售價超過3000新元,我早已買下。最後是買了一本複製自1300年代詩集的老書,用一塊日本帆布包裹,像珍貴之極的寶典,一看就愛上。因為複製年代是上世紀30年代,也叫價500新元,這是我買過最貴的其中一本書,關鍵是日文書,我完全看不懂。

  是的,我不一定細讀每一本所買的書,買書往往只是因為喜歡文字,喜歡記載故事的紙張,喜歡手握翻閱時的溫度。所以在海風書屋,我隨手拿了其實早有的一名作者的書,只因那是不同版本不同包裝,就買下了。

  翻閱的時候似乎聞到紙張的味道,隱隱約約,似有似無,那應該就是所謂的書香。


Please note, comments must be approved before they are published